1)近视可以控制吗?如果发现孩子近视,家长和孩子们需要正确面对,合理治疗,采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控制近视进展。2)如何控制近视进展?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读写姿势正确,注意用眼节律,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近视,或采用有控制近视作用的功能性眼镜、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或眼药水等来进行控制,同时加强户外活动、保证睡眠充足、均衡营养。3)什么是良好的用眼姿势?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胸部离桌子一拳(6~7cm);眼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尺(33cm)左右距离,握笔距离笔尖一寸(3cm)远,拇指放在中指上,不要挡住笔尖。4)什么是良好的用眼节律?使用电子产品需要注意什么?每次近距离用眼20-30分钟,休息5~10分钟,远眺休息。使用电子产品遵循“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5)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可能近视了怎么办?若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可能近视,需进行医学验光,13岁以下初次验光需扩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若近视100度及以上建议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者特殊功能的眼镜来进行矫正,也可以采用药物来进行控制。6)近视防控“三件宝”是指哪些?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三件宝为“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和户外活动”,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1.减少近距离读写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遵循“20-20-20原则”:使用电子产品20分后钟站起来远眺20英尺( 6米)以外的物体,保持20秒以上,远眺5-10分钟。2.注意读写姿势: “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一尺两眼与书本保持一尺( 33.3cm )距离胸离一拳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笔离一寸握笔的手指离笔头一寸( 3.33cm )距离3.多户外活动,每天两小时以上,可预防近视发生。4.近视不可逆,但可矫正。近视超过100度或散光高等影响看远视力(比如上课黑板看不清)需要戴眼镜,根据医生医嘱配镜。若市场上有机构称可以治愈近视,请勿相信。5.预防近视需要综合防控,包括1)行为控制(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注意读写姿势习惯、多户外活动等)2)光学控制(新乐学框架眼镜、OK镜等)3)药物控制(低浓度阿托品等)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防控方案。6.要不要戴防蓝光镜?是否买仪器进行视觉训练?目前没有证据说明防蓝光眼镜和仪器做视觉训练可控制或预防近视作用。7.饮食有注意的吗?正常均衡饮食。叶黄素等保健品不是必须。8.近视后怎么复查?建议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如果视力下降或近视增加快建议3-4月复查。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建议3-4月复查,不要超过半年。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对近视激光手术从先前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亲密接触”、“如数家珍”,身边的同事们也亲眼见证了我摘掉眼镜的全过程。近视激光手术作为我生活的转折点,让我改变形象,也让我对这份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更加熟悉和喜爱。我和大家分享下自己7年前的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经历,也想用铁铮铮的事实向深受谣言蛊惑的大众辟谣证明:其实我们眼科医师自己也做近视激光矫正手术,而且数量绝对不少。如何下定决心做近视激光手术我从小学开始近视,到大学时已是800多度的高度近视,可以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是在“近视眼”阴影笼罩下成长的,且一直与框架眼镜为伴。冬天吃火锅大家早已欢快地夹菜开吃,我却还忙着擦眼镜;去打羽毛球或做些其他运动时总要腾出手扶下架在鼻梁上“摇摇欲坠”的镜架,觉得好是别扭;偶尔出去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为了能照相上镜,我也会配戴隐形眼镜,但若配戴的时间过久,眼睛就会觉得干涩、有异物感,当时自己也曾蒙发过要做激光手术的想法,但因为对这个手术的不了解,心中充满了忐忑和疑虑,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直到我成为了一名眼科医师,尤其是作为一名视光学科的医生,在门诊接触到成百上千的要求做近视激光手术矫正或是术后回来复查的近视患者,与此同时自己也参与到一些近视激光手术相关的临床课题研究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逐渐熟悉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了解高科技时代下新的手术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自己也投入到相关的临床观察和随访中,不断揭开近视激光手术的一层层神秘面纱。至此,我不再畏惧,不再疑虑,决定摘掉眼镜,做近视矫正手术。近视激光手术全过程我和平常就诊的近视患者一样,术前进行了一系列常规眼科检查和全面的激光术前综合检查,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分别记录在门诊病历本和手术大卡中,因为自己已对术前的检查流程十分熟悉,并非常清楚每项检查的必要性和对手术设计的意义,我认真地配合各位医生和护士顺利地完成了所有检查,并做好点消炎眼药水、训练平躺后眼睛保持注视等术前准备工作。手术的当天,在准备室更换好无菌衣帽,完成眼部消毒等前期工作后,我被护士带入到手术室中。即使面对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我熟识的老师同事,当作为病人刚躺上手术台上的那一刻,心里还是难免有些紧张,随即听到主刀医生在亲切温柔地叫我的名字,与工程师核对确认手术资料和信息。主刀医生鼓励我放松,保持头部不动,眼睛注视前方指示灯,我平静地深呼吸,按照指示全力配合,不知不觉短短的几分钟马上就过去了,手术顺利结束,快到自己还没回过神来。之前是我自己给病人做术前检查或手术,而当自己以一名近视患者的全新身份切身经历了检查及手术的全过程,体验更深刻、更有说服力。例如:术前扩瞳后视近物会模糊疲劳,需要6-8小时后才慢慢恢复;三面镜眼底检查时对裂隙灯光照会有刺眼不适应感;手术过程中激光切削时注视光点会变成白茫茫的一片;术后当天4-6小时后畏光、流泪、疼痛明显,眼睑轻微肿账、有睁不开的感觉,第二天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早期视力可能有波动,术后早期会有眼干症状等等。这个宝贵的切身经历让那些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理论在我印象中更加深刻,让我的体会更加鲜明,也帮助我在之后的临床工作中给近视患者做术前检查和谈话时有更好的沟通互动。术后体会和近视手术发展如今的我早已摆脱了厚重的框架眼镜,多年来维持着较好的裸眼视力,可以眨着明亮的大眼睛微笑自如地和朋友聊天、尽情地参加各类工作活动,同时也更能感同身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近视患者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信心十足地解答他们的各种疑虑,比如术后早期会有轻微的干眼、眩光等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用人工泪液一段时间,这些症状会逐渐改善。随着近几年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近视激光矫正手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目前全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简称SMILE术)已成了近视激光手术的主流术式,全程用飞秒激光双层扫描制作一个透镜,通过小切口将透镜完整取出,因为它具有切口小、对角膜的结构损伤和干扰小,具有视力恢复快、术后干眼少、角膜生物力学更稳定等优点,也不像准分子激光切削过程中会闻到烧焦味,受到了广大屈光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当然,在进行近视屈光矫正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自己最佳的手术方式,来保证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视激光手术是一个锦上贴花的手术,我们需要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位近视患者。这世上有光,便有了一切”。近视激光手术,还我清晰视界,也让我微笑面对近视患者!
家长们一旦听到小朋友确诊为近视,都会很恐慌,常常会问几个问题:1)近视能被纠正吗?2)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近视的进展?第一个问题:小朋友一旦被确诊为近视,就无法回去了,因为眼球增长了,无法再压缩回去。如同小朋友长个子,只会长高,不会往回缩,是同一个道理。也就意味着近视会随着年龄增长和近距离用眼的增多而不断加深,直到15-16岁以后不再加深趋于稳定。而家长们要做的是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延缓近视的发生和控制它的加深速度。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近视的进展?每个小朋友的近视防控方法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选择,而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就是下面近视防控的“三件宝”:1.增加户外运动。这是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2.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且副作用最小。3.OK镜(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这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更多的户外活动目前循证医学证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这里说的户外活动不只是局限于户外的体育运动,只需要儿童呆在户外,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而光照度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不过现在的孩子功课时间长,学习任务重,可能很难保持每天2小时的户外时间,需要家长和学校尽可能安排给儿童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不过某研究发现,户外活动仅对未发生近视的儿童有效,而对已经近视的孩子则作用非常有限。不管如何,还是应该多给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防控近视。二、低浓度阿托品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阿托品抑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可能是直接拮抗视网膜、脉络膜或巩膜上的特殊受体而发挥作用的。不过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虽然0.01%的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极少,但仍有部分人群有不良反应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目前我国用于眼科治疗的阿托品滴眼液为1%,不能直接用于儿童近视控制,希望将来能早日见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的上市。目前我院可以配置0.01%低浓度阿托品,但不方便的是因为是医院自制,只有一个月有效期,需要家长每个月来开药。三、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是通过夜间配戴特殊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使角膜中央区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平坦和规则样改变,从而暂时性降低近视屈光度数,白天可以提高裸眼视力,不戴镜的可逆性非手术物理矫形治疗方法,其同时可获得明显减缓近视眼发展的临床效果,因此受到了家长和医生的青睐,但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属于三类医疗器械,验配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家长应带孩子到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接受检查和验配,遵循医嘱,并按期复诊。有关近视有几个误区:1.认为戴眼镜会加深度数?其实不然。如有近视发生,请按照专业眼科医师的指导进行配镜并根据要求方法正确佩戴。近视初期不配眼镜反而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加深变快。2.有了近视能不能“矫正”会正常?这也是大家认识的误区,如果通过正规的医学验光,显示已经有近视了,那么就不会再变成正常眼(正视眼),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延缓近视的发展。暂时性消除近视的方法可以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压平角膜,暂时性地消除500度以内的近视度数。目前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主要有佩戴OK镜,多做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两小时让孩子待在户外,不一定要运动,只要在户外就可以),减少近距离工作等(这些都是有国际眼科学权威专业论文数据支持的可靠方法)。3.分不清真性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是指眼球内控制看远看近调节的肌肉“抽筋疲劳”了,可以通过充分休息,转动一下眼球,眺望一下远方来放松疲劳的肌肉,放松以后是可以达到正视“没有度数”的状态的。孩子发生了假性近视,通过使用“放松”的散瞳眼药水同样可以消除肌肉的”抽筋疲劳“,当然这类眼药水主要是用来散瞳验光的,通过散瞳,医师可以验到孩子眼睛的真实度数,并指导配眼镜。通过散瞳验光,如果没有近视度数,眼睛为正视,那就是假性近视,注意用眼卫生就可以了。如果有近视度数,就是真性近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一步治疗。无论近视是真性还是假性,孩子每半年都需要进行复诊,监测眼球的变化。4.认为OK镜有很大风险:8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尝试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控制近视,其效果可能优于框架眼镜。OK镜需到有资质的专业眼科医院找专业的验配医师进行验配,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护理,做到以上方法,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总体的佩戴风险是极小的。5.认为散瞳对眼睛不好散瞳后瞳孔会变大,容易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因此孩子会有刺激感,睁不开眼,因此散瞳后不宜见强光。除此以外,目前临床上大多用的是快散(当天点药水后8小时左右逐渐恢复),散瞳是暂时性的,不会对眼球造成器质性的损伤,完全可以放心地按照医师要求进行散瞳验光。6.让孩子去眼镜店配镜眼镜店一般进行的是没有散瞳的电脑验光,按照这样的度数给孩子配镜,往往容易配得太深,容易造成视物疲劳和近视加深。因此需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后的验光师人工验光,才是科学的做法。
转自转自(转自 Dr. Lily(转自 Dr. Lily薛枫和眼视光薛枫和眼视光转自转自Dr.Lily薛枫和眼视光根据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所为代表的多年的研究,阿托品对于延缓近视有作用,这也是目前对于近视延缓有效的三个有循证依据的措施之一:分别为角膜塑形术,阿托品和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根据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阿托品延缓近视的META分析的文章(所谓META分析就是把很多科研文章再研究在总结,并用META分析的方式研究其有效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结论是阿托品能显著延缓近视进展,在亚洲孩子中比白人儿童作用更明显。这种作用和药物浓度差异关系不大。因为阿托品作用非常广泛,那些除外近视控制的作用就被称为是“副作用”了,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应用低些的浓度来减少这些“副作用”。国内有的阿托品滴眼液是1%,需要稀释使用。稀释剂是思然(ALCON)滴眼液,由于两者都是5ML的包装,所以稀释不是太难,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可以使用的浓度是0.01%--0.1%,也就是稀释100倍到10倍,所以抽取的1%阿托品液体量是0.05ML到0.5ML(使用1毫升的注射器)混入思然滴眼液就可以,现配现用,一月一支。推荐的起始浓度是0.01%或者0.02%(抽取1%阿托品0.05ML和0.1ML配置)用法是先隔天一次,观察下孩子的反应后再决定是每天一次还是隔天一次。滴用3个月检测眼轴监测近视增长幅度。每个孩子的用药浓度和用量比较个性化,只能慢慢试了再调整,请家长做好记录。因为国内没有现成的低浓度阿托品,所以只能家长自己解决,我可以帮你们观察下药物的作用和调整用药方法,希望这对孩子控制近视有作用。但因为这是OFF-LABEL的药物,家长也要理解。点用阿托品眼液的注意事项:1.点后要按压内眼角3分钟,防止阿托品从下泪小点进入鼻腔吸收。2.阿托品会引起瞳孔不同程度放大,所以孩子可能有畏光,当然浓度越低越不明显,但也要依据个人而异。3.阿托品会导致睫状肌麻痹,可能看近会发生问题。同样低浓度会不是太明显,也要依据个人而异。● 浓度阿托品配置方法指导:(请遵照医嘱执行,随访按照医生要求)注意点:配制0.01%或者0.02%浓度时,因为抽取量很少,请用1毫升的小注射器。上面有10大格,每格就是0.1毫升,每大格里面分5小格,每小格是0.02毫升。(见下图)由于抽取量少,避免只抽取0.05或者0.1毫升。建议相减量抽取法,同时请一定排清注射器内的气泡。相减量抽取法:如图,抽取0.7毫升,将注射器针头注入思然,推注射器刻度到0.6毫升,那么抽取的量就是两个刻度相减的0.1毫升。当然你可以选择从0.6毫升推到0.5毫升,只要差值是你想要抽取的量就可以。(该图片来自网络)● 仅用低浓度阿托品眼液控制近视患者每次随访临床测量项目(一般每三个月测量一次):1.视力2.电脑验光(快速扩瞳后的30分钟)+曲率 3.眼轴(IOL-master 测量) 4.NCT● 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眼液控制近视患者每次随访临床测量项目(一般每三个月测量一次):1.视力2.眼轴(IOL-master 测量) 其他项目医生按照OK镜随访要求执行所有检查项目请务必保存好,请按照随访时间整理好,便于医生根据结果来调整药物的浓度和用法。
转自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ouxingtao_57089.htm全网发布:2014-01-05 16:58发表者:周行涛 众多学者一直为近视眼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而努力,但是还没有找到揭开近视之迷的理想的“钥匙”。我们是1993年开展近视激光手术的,200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在积极探索近视眼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包括通过家系研究寻找可能的相关基因,同时进行激光矫治近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开拓新的术式LASEK/epi-LASIK,开展个体化切削和超高度近视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开展飞秒激光研究,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包括光发育档案的研究等,许多工作仍有待检验,但近视眼已似乎越来越多。从社会学的层面,对近视的防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不仅仅是医生的本份,也应该是全社会有科学的认知。贴一篇以前写并发表的科普,作了些新的修改如下:近视眼的社会性与社会的“近视”性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周行涛 眼是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视神经是第二对脑神经,外界的信息80%以上通过视觉而获得。近视眼是眼科屈光不正这一最常见病症中的最重要类型,我国人群患病率约为33%,即近4亿。600度以上并伴有眼底改变的病理性近视眼,全民的患病率在1%左右,即至少也在千万以上,这庞大群体更需要关心,因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如巩膜变薄、胶原异常的复杂机制是迷中之迷,临床可并发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包括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出血、变性等。 显而易见,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近视的发病机理及防治上确实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基础研究的突破不易。在科学探索不断超越人类自我的今天,近视眼仍被认为是眼科最突出的未解难题之一。在我国,人们对解决近视眼的要求是如此迫切,使近视眼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成为引起广泛关切的社会问题。 通常百姓对近视的反应是沮丧和无奈,特别是做家长的听到孩子的检查结果为近视,更常伴有全家的紧张不安,这或许已是中国国内社会心理中最为普遍性的焦虑之一。甚至在社会生活中遭到常态性的隐性的歧视,比如就业等选择上,近视常被作为“不合格”的借口。当前各种招工找生时对近视者的不合理限制是需要商榷修正的一种社会偏见,折射出国内对近视眼的不合乎科学的担忧和社会的“近视”性。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从光学的角度而言,近视的本质仅仅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聚焦模糊:因为镜头、镜筒、底片等各种组件的光学不配适,即眼的各屈光成分之间的平衡的失常而呈现的近视(负号表示)屈光状态。当人类的眼光暂离眼科的范畴而落在数轴上,会发现零只是最偶然的情况,绝大多数不是为正,就是为负。这一普遍性的原理也体现在人眼的屈光状态上,负(近视)或者正(远视)的几率要大于“0”(平光)。因此,对于单纯性近视,绝大多数轻中度近视,只要能做到定期随访和眼底检查等,并不需要忧心忡忡。 而且,人类眼的屈光状态向近视过渡是自然的要求,且人一生中对屈光的生理要求是随年龄而演变的,如小于18岁时,+2.50DS~+1.50DS可能较好,在18~30岁阶段,+0.50DS可能为佳,又比如到55~70岁,如果有一眼在轻度近视-2.25DS~-1.50DS,对于阅读等是非常有帮助的。轻度近视甚至中度近视,如果不合并眼底异常,矫正远视力亦在1.0以上,不能认为是“有病”。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单纯近视的恐惧和歧视,是多么不应该! 更不应该的是在“全民恐近视”的情形下出现的名目繁多的“治疗假性近视”让大众眼花缭乱,离科学防治背道而驰。流传甚广的其中一个概念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有很大的“人气” ,几乎每位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为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甚至许多眼科医生,也为自己的孩子“假性近视”而苦恼。许多人相信“近视眼有真假之分”,“假性是真性的可逆或早期阶段”,“可以用药物或特殊镜片或设备防治假性近视”。也有很多人想当然觉得“近视由假性变真性,完全是用眼过度使然”。 实际上,这个在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于我国的学说,并非科学定论。所谓假性近视眼只是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率(可能不超过3%):是一种近视现象,但本质上不是近视眼,现象不等于本质!举例:一个6岁男孩,被诊断为“100度假性近视”,视力只有“0.6”,经过1年针对“假性近视”的“治疗”,摘掉了眼镜,视力恢复到1.0。笔者发现后给予客观验光,结果证实是是100度远视,说明原本就是远视,根本就不是近视,本来就不需要戴镜!。另一例14岁女孩“300度近视,100度为‘假性近视’,200度为真性近视”,某种“假性近视治疗仪”治疗后“假性近视”减轻“50度”,裸眼视力由0.1提高到0.2。” 经检查,真正的度数并没有治疗好转,两次检查的客观的眼轴等数据也提示没有任何好转,度数仍在加深。老百姓要认识到,裸眼视力与近视度数是不能等同的,而且视力是一个心理物理学的检查结果,有主观性,事实上裸眼远视力的这种“提高”根本不能说明任何“进步”!。“假性近视”的风行反映了国内对近视矫正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不排除某些人为或商业的因素。值得思考的是即使在那么商业化的美国和欧洲,“假性近视”的概念及其延伸产品并没有多少人问津! 在对于近视的验光配镜上以及手术矫正上,也有许多人有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普遍性的“近视”: 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接受了“真性近视”,人们开始急切地对近视的检查和矫正方法千筛万选。首次验光配镜者必须到医院眼科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排除其它异常引起的视物模糊。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镜片。成人以自然瞳孔接受主觉验光为多,经过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插片,找到最佳的镜片度数。虽然电脑验光以速度快见长,散瞳后的电脑验光准确性亦有提高,但不宜直接作为眼镜的度数。参考电脑验光的度数或轴向可以提高验光效率,但要再次强调,绝不是以电脑读数代替验光结果。在许多人印象里“扩瞳验光才是最准的”,从配镜角度看,这一认识却并没有全对,因为扩瞳下的屈光状态并非是生理状态。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才可以尽最大努力让近视者获得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无论扩不扩瞳的验光,配镜处方以医生或专业视光师的医嘱为准。 青少年验光需要注意调节问题,传统认为要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即“散瞳验光”。验光在平时亦可进行,而不是人们老观念里“一定要寒暑假验光” ,因为托品酰胺等短效睫状肌麻痹剂,瞳孔在6~10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例如0.5%托品卡胺眼药水每5分钟点一次,共2-5次,等候约20分钟即可检影验光。如果是6岁以下儿童,或者高度远视或伴有斜视者,则必须用1%阿托品眼药水,每天3次,连续点3~5天后再验光。 有些家长会抱着“早戴眼镜越戴越近”等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却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科学而言,应该是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考虑配镜处方。比如低度近视者,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6、矫正视力达1.0或以上,不必配镜矫正。如果裸眼视力0.6以下,看远时不能看清目标,或对远视力有较高要求,则需要配镜。中、高度近视者,配戴合适的眼镜会改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所要的视觉质量。高度数时(大于600度)首次选配的眼镜不要求全部矫正,以耐受度数为宜,适应后再予以全矫。散光矫正的原则是无症状的散光不配,有症状的散光既使度数较低也予试配。高度散光可先低配,适应后再调整。 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近视者谈到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的问题时,十有八九表示“隐形眼镜很危险,很容易发炎的”,尽管他们从无真正体验。这反映了一个客观的要求:最好在医院或设有隐形眼镜保健的专业视光诊所验配角膜接触镜,因为验配隐形眼镜是医疗行为,必须重视并发症如角膜炎症等。其实规范配戴和护理下,角膜接触镜是相当安全的,而且优点显著。接触镜分硬性和软性两种。硬性镜透光好、牢度强。软性镜透氧好、柔软亲水,病人配戴易适应。高透氧的硬性镜适应症较宽。软性镜则适合一般近视眼,普通软性镜可矫正1.0D内的散光。软性散光片可矫正较高些的散光。近年来,国内对于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给予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越来越受到注视。 从美国FDA批准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以来,在这一领域的进步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但国内大众心理却常表现在两个极端:第一种是神化手术效果,近视激光手术“一了百了”。事实上高度数比如1200度以上的近视用激光矫正的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甚至需要改屈光晶体的手术,对于超高度近视比如1200度以上近视,在适应症确凿的前提下,进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植入是一个让人期待的方向之一。而且对于病理性近视眼,手术后远视力得到提高后,仍然不能放松对眼底的定期随访。另一种对立的观念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持这种想法的人已日渐减少),即以讹传讹的所谓“治标不治本”“反弹很厉害”“角膜会很危险”,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低中度近视和部分高度近视而言,这么多年实践已证明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而且可靠。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实给广大近视者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 当前社会对近视和近视的防治包括近视手术等问题上还存在着其他谬误和短视性的行为,非常需要理性的认知。期待一个从容的社会环境,对近视,对患有近视的人。
近视早发现早干预
电子设备距离越远越好哦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