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给药2次、入选《科学》年度突破,HIV长效药国内获批上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王圆2025-01-0508:311月2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吉利德申报的新药来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当前方案无法达到病毒学抑制的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该药物一年仅需给药两次。此前,在2024年12月,该药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我们都关注到这个消息了,尤其是一些出现耐药的病友们,也都很激动,但是我们听说可能价格还是有些高,期待接下来能够逐步地被纳入医保,让更多有需要的耐药病友用上这款药。”1月3日,多名艾滋病患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半衰期超长,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来那帕韦(Lenacapavir)是一款HIV-1衣壳抑制剂,将为对现有疗法无有效应答的HIV感染者提供一种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全新治疗方案。该药此前已在欧盟、美国等地获批上市。“衣壳抑制剂主要是破坏艾滋病病毒的衣壳,使病毒复制不能完成。这个药物在体内代谢很慢,有效治疗浓度可以维持长达26周。,因此仅需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1月4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在村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但是这个药物不是单独使用的,也不适用于普通的艾滋病患者,用于之前发生多次治疗失败、多种药物耐药的患者,在每日口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上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该药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由于艾滋病目前依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以实现长期病毒抑制,因此用药依从性成为患者的一大挑战。一年两次的给药方式可以极大减少服药频率、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降低患者的病耻感,为长期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患者是否按时按量坚持用药更多取决于患者自身,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无法完全避免患者的漏服或者少服,但是一年两次在医院完成注射的给药方式,可更好的保障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长期的抗病毒治疗管理。”入选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或可100%预防艾滋病毒感染。2024年12月12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其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来那帕韦以“卓越的预防感染能力”获评年度头号突破。《科学》杂志刊文称,来那帕韦通过靶向艾滋病病毒的衣壳蛋白起效,能够干扰艾滋病病毒衣壳蛋白侵入细胞核,阻止病毒复制,还能干扰病毒的组装和成熟过程。“该药物入选2024年科学十大突破不是因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而是其预防感染艾滋病毒。国际上有研究证实,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这个药物可以预防女性和男性同性恋人群感染艾滋病毒风险接近100%。但是其作为预防效果的适应症,目前还没有被批准,只是临床研究中应用。”李在村告诉记者。卢洪洲也提醒,“位列科学突破之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Lenacapavir在PrEP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6月,该药物在南非和乌干达进行的一项涉及5000多名顺性别女性和青春期女孩的双盲研究中,首次实现100%有效预防HIV感染。另一方面,lenacapavir的成功应用也意味着针对lenacapavir所靶向的HIV衣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鉴于许多其他病毒亦拥有各自的衣壳蛋白,这些蛋白围绕着遗传物质形成保护层,对衣壳抑制剂的研发为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责编:陈龙飞主编:张赫校对:谷雨微
前一段时间,每周口服一次的药物组合Islatravir+Lenocapavir的48周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了,结果非常令人振奋。Islatravir是核苷类逆转录酶转位抑制剂,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目前还没有上市。Lenocapavi是衣壳抑制剂,其注射用的剂型已经在国外上市,用于耐药严重的患者,配合每日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使用,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口服的Lenocapavir目前还未上市。该研究入选了104例受试者,均接受了必妥维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HIV病毒载量小于50持续6个月以上,CD4细胞计数≥350,淋巴细胞计数≥900(Islatravir有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和CD4细胞下降,为了保险起见,入选CD4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高的受试者)。其中52例受试者继续应用必妥维,另外52例受试者转换为每周口服一次Islatravir+Lenocapavir。48周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都没有发生HIV病毒载量反弹至50以上,抗病毒效果非常好。两组受试者CD4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也没有受试者因CD4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退出研究。没有发生药物相关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或者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两组受试者的体重或者BMI(体质指数)没有差别,也没有出现具有临床显著意义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II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目前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相信不久的将来,HIV感染者就能用上每周口服一次的抗病毒药物了。
2024.3.3-6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第31届CRO大会上,公布了几个每周口服一次的抗HIV药物,令人印象深刻。每周口服一次lenacapavir和islatravir:lenacapavir是吉利德科学公司研发的首个HIV衣壳抑制剂,islatravir是默克公司研发的首个核苷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均属于新的作用机制的抗HIV药物。这次公布的是一项II期临床研究。入选了104名成年艾滋感染者,这些患者之前每天服用比克恩丙诺片(必妥维),病毒载量得到良好抑制。入选者分为2组,一组继续服用比克恩丙诺片,另一组改为每周服用一次islatravir2mg和lenacapavir300mg。治疗24周时,两组受试者病毒抑制率相同,均为94.2%。另外两种可以用于每周口服一次的抗病毒药物是默克公司开发的核苷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MK-8527和吉利德科学公司开发的整合酶抑制剂GS-1720,此次发布的是I期研究结果。每周一次口服给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带来了广阔前景,这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革命。
2022年8月22日,欧盟委员会批准抗HIV新药lenocapaivr(Sunlenca)的针剂和片剂在欧盟国家上市,用于联合其它抗HIV药物治疗多重耐药的HIV感染者。lenocapaivr(Sunlenca)是一类全新的抗HIV药物,属于核衣壳抑制剂。它与现有抗HIV药物完全不同,可作用于HIV复制的多个步骤,而现有抗HIV药物仅仅作用于HIV复制的一个步骤。而且,它和现有抗HIV药物没有交叉耐药。针剂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片剂每天口服一次,应用2周,如无明显副反应再开始注射针剂。需要注意,lenocapavir不是单独应用,而是联合其他抗HIV药物一起应用。而且,欧盟目前只批准用于既往接受抗HIV治疗且发生多重耐药的患者。在一项临床试验中,36例多重耐药的受试者在使用口服lenocapavir两周后开始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同时使用优化的背景方案。在经过26周的治疗后,81%(n=30/36)的受试者的病毒载量<50拷贝/mL。受试者的CD4细胞计数平均上升了83个细胞/?L,受试者中CD4计数非常低(低于50个/ul)的比例从22%下降到3%。整个试验期间,药物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反应(皮下硬结等等)和恶心,而且大多数为轻度的。有关该药用于既往未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和用于暴露前预防(PrEP),目前正在做临床研究。另外,lenocapavir的片剂有可能联合默沙东公司的长效制剂Islatravir,每周口服一次,用于既往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得到控制的患者。这个临床研究之前被暂停了,因为发现Islatravir有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及CD4细胞计数下降。虽然如此,长效新型抗HIV药物lenocapavir仍然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