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是指当一个小孩有一个发烧38°C,发烧意味着热性惊厥发作,通常持续几分钟,自己停下来。发烧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热性惊厥看起来很严重,但大多数患者没有治疗就停止,不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有些孩子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困倦,而另一些孩子却感觉不到持久的效果。谁会热性发作?热性发作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他们最常见的是12-18个月大的幼儿。如果:·他们有发烧发作的家族史。·他们已经有一个了。每3个患有一次发烧发作的孩子中,大约有1个会有另一个,通常在第一次发作后1-2年内。·他们在15个月以下时第一次发烧发作。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已经不再患有热性惊厥。不考虑发热性发作癫痫(癫痫发作障碍)。患有热性惊厥发作的孩子患癫痫的风险只会稍微增加一点。热性惊厥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有两种类型的热性发作:1.单纯性发热性发作:最常见的。通常几分钟后就结束了,但在罕见的情况下,它们最多能持续15分钟。在这种癫痫发作期间,儿童可以:全身抽搐、颤抖和抽搐或是昏迷(昏厥)抽搐时小便或小便2.复杂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24小时内发生一次以上,只涉及身体一部分或一侧的运动或抽搐。什么引起热性发作?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热性发作。但证据表明他们和病毒,孩子脑的发育对高热反应有关。怎么办如果你的孩子有热性惊厥,保持冷静,并:1.轻轻地将孩子放在地板上或地面上。2.移除附近的物体。3.将孩子放在身边,防止窒息。4.松开头颈部周围的衣服。5.注意呼吸问题的迹象,包括面部的蓝色。6.尽量记录癫痫发作持续多久。如果癫痫持续5分钟以上,或者你的孩子变蓝,可能是一种更严重的癫痫知道你应该做什么也很重要不在发烧发作期间执行以下操作:·不要试图抱着或约束你的孩子。·不要把任何东西放在孩子的嘴里。·不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不要试图把孩子放进凉的或温水里冷却。癫痫发作结束后,请致电医生预约找出发烧的原因。医生会检查你的孩子,并请你描述一下癫痫发作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其他治疗。如果你的孩子不满1岁,并且有其他症状,比如呕吐或腹泻,医生可能会要求检查。医生可以推荐发烧的标准治疗方法,即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不建议全天服用这些药物,也不会防止发烧发作。如果您的孩子有超过一到两次持续5分钟以上的发烧发作,医生可能会开一种抗癫痫药在家里给。何时拨打120如果您的孩子:·发烧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癫痫只涉及身体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全身·呼吸困难或变蓝·响应不正常·24小时内又发作·必须服用抗癫痫药才能停止发作一个孩子如果错过了疫苗,并且发烧发作,那么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可能更高脑膜炎。如果您的孩子有脑膜炎的症状,请立即就医,例如:·僵硬的脖子·呕吐·在婴儿身上,头部隆起的软点发烧发作可能会让人害怕。但它们很常见,通常不是严重疾病的症状。如果你有问题或担忧,可以和医生谈谈。
神经内镜技术从产生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下列优点:①减少正常组织损伤。②可近距离观察手术区域,视觉效果好。③多角度切除肿瘤。④利用自然腔隙入路,可迅速到达手术区域。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少,费用低等。治疗的常见颅脑疾病:1、颅脑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拉克氏囊肿、脑膜瘤、胆脂瘤、鼻咽癌等。2、颅脑液体循环性疾病:脑积水、蛛网膜囊肿等3、脑血管病:内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等。特色病例1、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被国际肿瘤协会认为是治疗垂体瘤的标准术式。具有创伤下,不需要插入鼻镜,减少对鼻腔结构的创伤;视觉更广、直视下切除肿瘤;避免开颅并发症及显微镜下视野差,光线不好,盲区肿瘤残留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反应轻,并发症少,费用低等。 术前肿瘤影像 术中所见 术后复查肿瘤全切除资料来源于作者近些年来在神经内镜领域发表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临床文章1【篇名】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第一作者【作者】张红波, 张世忠, 白萌萌, 刘利, 郑虎, 谭一虎, 袁辉胜, 刘红朝【出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2019,24(7)【ISSN】1009-153X【页码】431-432【摘要】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1d复查头部CT示血肿清除彻底.术后肢体肌力明显改善,语言及神志恢复正常.结论 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深部脑内血肿,定位精确,创伤小,早期彻底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立体定向, 神经内镜, 手术【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19.07.0182【篇名】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第一作者【作者】张红波, 陈谦学, 张亚卓, 宗绪毅, 王新生, 孙彦辉, 桂松柏, 李储忠, 白吉伟【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5,31(9)【ISSN】1001-2346【页码】870-873【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术后迟发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术后迟发性鼻出血发生率为1.1%(14/1 224),术后7~15 d鼻出血者9例,术后≤2 d出血者2例,术后3~4周出血者3例,平均出血发生时间为术后10.3(2 ~25)d.14例中,鼻腔活动性渗血9例,鼻腔大出血4例,大出血合并休克及窒息者1例.13例为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出血,1例为鼻前庭利特尔区出血.9例患者行内镜下经鼻蝶窦电凝止血,3例经鼻内镜下后鼻孔填塞止血,1例行鼻腔填塞止血.1例患者因鼻腔大出血发生窒息致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呈植物人状态.术后随访> 12个月,平均15.3个月,13例恢复良好,无再发性鼻出血发生,1例呈植物人状态者术后1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迟发性鼻出血是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的少见并发症,早期、及时、正确的个体化诊治可有效控制出血,预后相对好.【关键词】神经内镜, 手术后出血, 迟发性鼻出血, 经鼻蝶窦入路【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5.09.0023【篇名】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ACTH垂体腺瘤术后观察及护理,通讯作者【作者】陈姣红, 张红波, 郑虎, 宗绪毅【出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2017,22(11)【ISSN】1009-153X【页码】787-788【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护理观察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ACTH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体重轻度下降17例,明显减轻5例,无明显变化8例.术后血压下降20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后内分泌功能低下1例,口服强的松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热5例,脑脊液漏3例,一过性尿崩症1例,急性脑梗死1例,无永久性尿崩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ACTH腺瘤术后体重、血压、精神状态、出入量等临床指标的观察具有一定特点,提高护理意识和水平有助于术后病情恢复.【关键词】垂体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神经内镜, 手术, 护理【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17.11.0204【篇名】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第一作者【作者】张红波, 袁辉胜, 宗绪毅, 张亚卓, 李储忠, 曾小君, 张锦【出处】中国微创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2013,13(8)【ISSN】1009-6604【页码】729-731,734【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效果及脑功能保护.方法 采用枕下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再辅助神经内镜切除残余肿瘤,配合软镜观察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等结构,清除脑室内凝血块及漂浮物.结果 4例肿瘤成功全切,被肿瘤侵蚀或包绕的血管、神经及脑干等结构保护良好;1例因肿瘤包膜与大脑内静脉粘连,残余部分电灼后未全切.术中出血量180 ~400 ml,平均316 ml;手术时间138 ~330 min,平均253.6 min.术后无菌性脑膜炎1例(复发性胆脂瘤),抗生素及腰穿置管后治愈;1例术后2周发生迟发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症状改善;术后无迟发性脑出血.5例随访3 ~12个月,平均5.8月,无复发肿瘤.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体区胆脂瘤切除术,可以多角度环视病变,指导肿瘤切除.【关键词】胆脂瘤, 松果体区, 神经内镜【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3.08.0185【篇名】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ACTH垂体腺瘤,通讯作者【作者】袁辉胜, 张红波, 穆林森, 李储忠, 桂松柏, 孙彦辉, 宗绪毅, 张亚卓【出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2014,19(10)【ISSN】1009-153X【页码】611-613【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治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垂体腺瘤的疗效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0例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ACTH腺瘤中,巨大腺瘤1例,大腺瘤8例,微腺瘤21例;肿瘤全切除25例,近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1例.免疫组化示ACTH阳性22例,ACTH、催乳素、生长激素混合阳性6例,ACTH散在阳性2例.术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28例,轻度下降1例,无改善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6.8月,复发6例,再次手术2例;4例接受伽马刀治疗,激素水平下降,症状缓解.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是治疗ACTH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切除肿瘤,降低高浓度皮质醇对机体损害.【关键词】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手术【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14.10.0126【篇名】斜坡异位泌乳素垂体腺瘤 1 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通讯作者【作者】穆林森, 张红波, 陈谦学, 桂松柏, 曾小君, 白吉伟, 李储忠, 赵鹏, 孙彦辉【出处】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2016,13(1)【ISSN】1672-7770【页码】16-20【摘要】目的 探讨斜坡异位泌乳素垂体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斜坡异位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该例患者表现为高泌乳素血症,MRI检查发现斜坡病变,术前诊断为脊索瘤. 采用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 肿瘤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泌乳素阳性,术后未完全降至正常,口服溴隐亭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 斜坡异位垂体腺瘤临床罕见,误诊率高;仍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关键词】斜坡, 泌乳素, 垂体腺瘤, 异位, 神经内镜【DOI】10.3969/j.issn.1672-7770.2016.01.0057【篇名】内镜下经鼻蝶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护理,通讯作者【作者】赵建平, 张红波, 穆林森, 白吉伟, 李储忠, 桂松柏, 宗绪毅, 张亚卓【出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2016,21(12)【ISSN】1009-153X【页码】794-795【摘要】目的 总结内镜下经鼻蝶术后迟发性鼻出血(DE)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内镜下经鼻蝶术后DE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经1年以上随访,平均15.3个月;13例成功进行止血病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发性鼻出血;1例植物生存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围手术期疾病知识宣传和术后鼻腔观察,能有效及时发现DE等少见并发症;针对患者临床表现及鼻腔情况的不同,积极护理干预及个性化治疗可有效控制DE.【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 经鼻蝶入路, 迟发性鼻出血, 护理【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16.12.0258【篇名】脊索瘤全球专家共识(颅底部分)的解读与探讨【作者】白吉伟, 王帅, 沈宓, 桂松柏, 李储忠, 杜江, 张红波, 杨晓红, 张亚卓【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部【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5,31(11)【ISSN】1001-2346【页码】1173-1175【摘要】脊索瘤发病率为0.51/100万~ 8/100万,患病率不足1/10万[1].关于脊索瘤的研究多为回顾性临床病例报告,Ⅱ期临床研究数据很少,鲜有Ⅲ期临床研究报道.10年前认为大多数颅底脊索瘤难以全切除[2],而近期脊索瘤的全切除率可达52%(26/50),2011年后达到了80%(8/10)[3].2013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更新了包括脊索瘤在内的肉瘤治疗临床指南;此外,在脊索瘤基金会(Chordoma Foundation,CF)的倡导和资助下,大西洋周边国家相关领域的40余位专家首次对脊索瘤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等达成共识并撰写意见书,并参照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的美国公共健康管理分级系统,将证据级别列为Ⅰ~Ⅴ级,对颅底、脊柱和骶骨等部位的脊索瘤分别进行了论述[1].【关键词】@@【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5.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