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及其亲属们: 新年好! 不平凡、不轻松的2021年已经过去,咱们的孩子们转眼长了一岁,孩子们当中有的日常管理科学、对药物治疗敏感、病情相对稳定,有的由于获得性大脑损害、耐药性癫痫基因或染色体致病致痫,则相对治疗困难、病情不乐观;有的合并一种或多种共患病,则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有的由于疫情和家庭的种种因素已经失访、失联…… 怎么办?2022年如何共同科学管理好每个孩子的日常病情?如何按照癫痫长程管理要求与内容如: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临床症状管理、脑电生理电-临床监测、共患病管理、病因学不断深究与完善等等。 这些都需要每一个孩子家长及其亲属力所能及去熟悉,配合孩子的主诊医生及其团队认真按照孩子疾病的个体化特点去日常管理好疾病。因为神经系统疾病比较抽象,比较复杂,尤及癫痫疾病根本不像肿瘤这样实体,看得见摸得着。我知道这些都在难为你们,你们也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是确实需要你们掌握一点关于自己每个孩子疾病的基本知识点。只有这样,才会正确、才有耐心去做好孩子甚是繁琐但又不能出错的日常管理。 我发现部分家长对癫痫疾病、对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比较悲观,比较焦虑;其心情非常能理解,我也是一个父亲,特别能理解每一位家长的心情及其担心所在。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癫痫早已经是世界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其病因往往复杂、临床抽象,可是比起不良肿瘤、其他系统复杂难治的疾病要好许多许多。除了少数药物难治的基因性癫痫和后天获得性大脑损害导致的癫痫和共患病让孩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绝大多数癫痫孩子、或有过惊厥、癫痫发作的孩子通过及时科学的诊治,规范的管理与随访等都能预后良好,对其今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甚微。 最后,我们有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各省直辖市的抗癫痫协会等官方专业机构。许多三甲医院都有专业的癫痫专科医生门诊,少数有小儿神经内科和癫痫中心等,请记住每个有惊厥、有癫痫发作、有脑损害史的孩子如果出现发作和反复发作现象一定及时就诊开展上述专业的医院。切忌盲目就诊不规范的、不科学的医疗场所和中医药场所(因为中医药只能辅助治疗、预防治疗,而无法取代癫痫、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的及时诊治)。 新春伊始,在此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吉祥!祝福我们每一个孩子新年茁壮成长!共同努力、不灰心不气馁、再接再厉,帮助孩子们早日战胜疾病! 此致 敬礼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小儿神经内科 (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 周细中 2022年2月5日22:20
有的患者很纳闷,刚历经千辛万苦做完胃肠镜,居然被建议再去做超声内镜,为什么不一次做完呢? 别纳闷,不是医生要让你受两次苦,听听敏姐这次主持的超声内镜讲坛你就明白了。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US)属于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也可以这么说超声内镜=普通内镜+超声探头。这个超声探头可神奇了,使得超声内镜不仅能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并且可以通过活检通道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标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超声内镜用于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物 消化道壁组织学结构在超声内镜下分为5层: 从内到外分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外膜)层。 超声内镜下回声表现为:高—低—高—低—高。 粘膜层:主要是上皮细胞组成,是大多数消化道常见疾病的所在部位,通常内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如炎症、息肉、溃疡、肿瘤等; 粘膜肌层:主要是平滑肌组成,负责蠕动; 粘膜下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淋巴、血管构成; 固有肌层:是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内环肌、外纵肌构成,主要调节移行性复合运动; 浆膜(外膜)层:食管主要是纤维膜,食管以外消化道主要是浆膜,起润滑和保护的作用。 为什么做完胃肠镜,还需要加做超声内镜呢? 普通胃肠镜只能观察到最里面的粘膜层的病变,如炎症、息肉、溃疡、肿瘤等,而内镜检查时经常可以发现粘膜下隆起,它表面的粘膜层是正常的,而我们无法通过普通内镜知道藏在包块里面的病变是什么。 此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进行EUS检查,明确这个粘膜下肿物的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同时可以测定病灶范围及大小,超声多普勒监测血流信号情况。所谓定位,就是了解病灶在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定性,就是了解这个病灶的病变类型,是脏器外压、平滑肌瘤、间质瘤、异位胰腺、颗粒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或者癌。如果是癌,还可以进行分期。EUS在食管癌中的分期对手术方式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如肿瘤累及胸主动脉、气管这些不可切除的部位,就不能手术治疗,只能先放化疗。EUS在胃癌、直肠癌分期中也可清楚显示肿瘤累及浆膜和是否侵犯临近脏器的情况,明确肿瘤分期,指导能否手术治疗。 不仅如此,超声内镜还有其他妙用呢 妙用1: 超声内镜同时可以扫查消化道管壁周围的病变,因此可观察到纵隔、腹膜后、壶腹部、十二指肠、胰腺、胆总管等特殊部位病变。如壶腹癌、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胰管结石、胰腺囊肿、腹膜后淋巴结、纵隔肿瘤等等。 不仅如此,超声内镜还有其他妙用呢 妙用2: 超声内镜不但可以对胆胰系统进行全面扫查,同时还可以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FNA),获得病理组织学进行病理诊断。如胰腺恶性肿瘤,胰腺囊性病变,慢性胰腺炎,腹腔肿瘤等。 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很重要 1、超声胃镜检查前:禁食6小时; 2、超声肠镜检查前:常规肠道准备清肠; 3、对于需进行介入EUS检查的病例术前应备血和履行患者或家属签字手续; 4、EUS检查前,最好有相关的内镜资料及录像带,以便于检查中识别及寻找病灶; 5、如无上述资料应先做胃镜或肠镜检查再作EUS。 所以,一般检查是先做胃肠镜检查,发现异常,如有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用作科普,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出血。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上、中、下消化道出血,其中60-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等,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相信大家对于呕血或便血很容易理解,但是消化道出血跟黑便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从黑便产生的原因说起了。黑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在细菌作用下与肠内的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造成黑便。硫化铁促进肠道粘液分泌,因此排除粘稠发亮的黑便,称为柏油样大便。黑便多提示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 如果当然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可刺激肠蠕动增快,血液在肠内运行较快,也可排出暗红色血便,应注意避免和下消化道出血相混淆。有关出血量的估计,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些医学小常识: 1、 粪潜血阳性提示出血量大于5ml; 2、黑便一般出血量大于50ml; 3、呕血表示胃内积血大于250~300ml; 4、少量出血,出血量<400~5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5、中量出血,出血量500ml-1000ml时,可出现休克代偿期表现,如头晕、出汗、乏力心悸、少尿等全身症状,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脉压差可达30mmHg,脉率>100次分。 6、大量出血,出血量为全身血量30%以上。可出现休克失代偿期表现,如烦燥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差<30mmHg,脉率>120等。 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部位 1、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史,常提示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出血前疼痛加剧,而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緩解者; 2、急性胃粘膜病变:继发于饮酒、过度劳累、严重创伤、大手术后、严重感染和服用消炎止痛药后的消化道出血;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有慢性肝炎、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肝硬化或肝癌等慢性肝病者,尤应注意排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胃肠道肿瘤:慢性隐匿性消化道岀血,伴有慢性失血性筼血,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者,应考虑胃肠道肿瘤; 5、胆道出血:有胆道疾患病史,出现右上腹绞痛伴呕血,可触及肿大和有压痛胆囊者,要考虑胆道出血。 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应及时就诊,医生一般会建议做一下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确定和病因诊断的精确性大于90%,大大超过X线钡餐检查的精确性。同时还可根据内镜表现,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内镜下止血措施。一般情况下,活动性出血、再出血风险较大或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均会采取内镜下相应的内镜下止血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黑便就一定是消化道出血了。进食了动物血制品如猪红,或者服用铋剂、补铁药物如多糖铁复合物,或者进食较多颜色为黑色的食物如桑葚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变黑。 消化道出血导致的“真黑便”颜色多油光发亮,形状多为稀烂状,伴有血腥味,用水冲洗大便后可见暗红色血性液体;患者多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心慌、出冷汗等症状。 食物或药物所致的“假黑便”大便多成型,无光泽。本人无不适症状,有服用相关药物或进食相关食物,停止相关药物或食物后,大便可自行转黄。 进食药物或黑色食物所致的“假黑便”,大便潜血一般阴性。但是进食动物血制品所致的“假黑便”与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真黑便”,大便潜血都为阳性,这时就需要结合患者是否有症状以及其他检验、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了。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用作科普,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