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及其亲属们: 新年好! 不平凡、不轻松的2021年已经过去,咱们的孩子们转眼长了一岁,孩子们当中有的日常管理科学、对药物治疗敏感、病情相对稳定,有的由于获得性大脑损害、耐药性癫痫基因或染色体致病致痫,则相对治疗困难、病情不乐观;有的合并一种或多种共患病,则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有的由于疫情和家庭的种种因素已经失访、失联…… 怎么办?2022年如何共同科学管理好每个孩子的日常病情?如何按照癫痫长程管理要求与内容如: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临床症状管理、脑电生理电-临床监测、共患病管理、病因学不断深究与完善等等。 这些都需要每一个孩子家长及其亲属力所能及去熟悉,配合孩子的主诊医生及其团队认真按照孩子疾病的个体化特点去日常管理好疾病。因为神经系统疾病比较抽象,比较复杂,尤及癫痫疾病根本不像肿瘤这样实体,看得见摸得着。我知道这些都在难为你们,你们也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是确实需要你们掌握一点关于自己每个孩子疾病的基本知识点。只有这样,才会正确、才有耐心去做好孩子甚是繁琐但又不能出错的日常管理。 我发现部分家长对癫痫疾病、对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比较悲观,比较焦虑;其心情非常能理解,我也是一个父亲,特别能理解每一位家长的心情及其担心所在。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癫痫早已经是世界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其病因往往复杂、临床抽象,可是比起不良肿瘤、其他系统复杂难治的疾病要好许多许多。除了少数药物难治的基因性癫痫和后天获得性大脑损害导致的癫痫和共患病让孩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绝大多数癫痫孩子、或有过惊厥、癫痫发作的孩子通过及时科学的诊治,规范的管理与随访等都能预后良好,对其今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甚微。 最后,我们有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各省直辖市的抗癫痫协会等官方专业机构。许多三甲医院都有专业的癫痫专科医生门诊,少数有小儿神经内科和癫痫中心等,请记住每个有惊厥、有癫痫发作、有脑损害史的孩子如果出现发作和反复发作现象一定及时就诊开展上述专业的医院。切忌盲目就诊不规范的、不科学的医疗场所和中医药场所(因为中医药只能辅助治疗、预防治疗,而无法取代癫痫、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的及时诊治)。 新春伊始,在此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吉祥!祝福我们每一个孩子新年茁壮成长!共同努力、不灰心不气馁、再接再厉,帮助孩子们早日战胜疾病! 此致 敬礼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小儿神经内科 (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 周细中 2022年2月5日22:20
现代人工作繁忙,维生素补充剂似乎成了人们的“一剂良药”。权威网络数据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会在“正常饮食之外额外补充维生素”,其中70%的人并不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补充,而是“觉得自己缺,就补了”,或是“受到广告影响”和“跟随别人一起补”。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究竟要不要补充维生素?什么时候才应该补充?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烟酸(维生素B3)和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能会增加健康人群的死亡风险。其实,早在2007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指出,摄入维生素补充剂可能弊大于利,一度引发热议。这项研究分析了47项研究,发现一些本来很健康的人服用抗氧化剂,会干预人体自身防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可能会增加早逝风险。其中,服用维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β胡萝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死亡率增加16%,摄入维生素C也始终没有能延年益寿的科学依据。而《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则是评估了8295名受试者血液中的6种维生素(A、D、E、C、B12和B9)浓度与美国成年人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在多变量调整后,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降低有关,而其他几类维生素水平的增加却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多种维生素共同暴露对健康的影响不见得好,效益值得探讨。①维生素A通过膳食正常摄入不会发生过量,若大量摄入肝脏、鱼肝油或维生素A补充剂,可能导致骨骼生长异常,甚至骨质疏松,还可能造成肝脏损害。②过量补充维生素C,如每天5克以上,可能导致恶心、腹泻,对肾功能障碍者、痛风患者和肾结石高风险人群来说,摄入过多维生素C可能增加肾结石危险。同时,大量维生素C还可能降低抗凝剂的作用,使铁吸收过量,反而促进体内形成自由基。③维生素D是最容易补充过多的一种,如果摄入过多鱼肝油或维生素D补充剂,可引起中毒,出现血钙过多、促进肾结石、血管硬化等。④维生素E虽然毒性小,但大量摄入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脂肪蓄积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维生素缺乏会有一定的症状表现,根据一般症状大致可列举为:所以,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可以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专家建议,对于无法均衡膳食或生活不规律的特定人群,如孕妇、新生儿、营养吸收不良患者、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需通过维生素补充剂保证每日摄入量,但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地、针对性地补充。当然,多元化的合理膳食才是维持营养健康的最正确、最安全的方式。
有的患者很纳闷,刚历经千辛万苦做完胃肠镜,居然被建议再去做超声内镜,为什么不一次做完呢? 别纳闷,不是医生要让你受两次苦,听听敏姐这次主持的超声内镜讲坛你就明白了。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US)属于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也可以这么说超声内镜=普通内镜+超声探头。这个超声探头可神奇了,使得超声内镜不仅能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并且可以通过活检通道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标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超声内镜用于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物 消化道壁组织学结构在超声内镜下分为5层: 从内到外分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外膜)层。 超声内镜下回声表现为:高—低—高—低—高。 粘膜层:主要是上皮细胞组成,是大多数消化道常见疾病的所在部位,通常内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如炎症、息肉、溃疡、肿瘤等; 粘膜肌层:主要是平滑肌组成,负责蠕动; 粘膜下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淋巴、血管构成; 固有肌层:是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内环肌、外纵肌构成,主要调节移行性复合运动; 浆膜(外膜)层:食管主要是纤维膜,食管以外消化道主要是浆膜,起润滑和保护的作用。 为什么做完胃肠镜,还需要加做超声内镜呢? 普通胃肠镜只能观察到最里面的粘膜层的病变,如炎症、息肉、溃疡、肿瘤等,而内镜检查时经常可以发现粘膜下隆起,它表面的粘膜层是正常的,而我们无法通过普通内镜知道藏在包块里面的病变是什么。 此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进行EUS检查,明确这个粘膜下肿物的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同时可以测定病灶范围及大小,超声多普勒监测血流信号情况。所谓定位,就是了解病灶在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定性,就是了解这个病灶的病变类型,是脏器外压、平滑肌瘤、间质瘤、异位胰腺、颗粒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或者癌。如果是癌,还可以进行分期。EUS在食管癌中的分期对手术方式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如肿瘤累及胸主动脉、气管这些不可切除的部位,就不能手术治疗,只能先放化疗。EUS在胃癌、直肠癌分期中也可清楚显示肿瘤累及浆膜和是否侵犯临近脏器的情况,明确肿瘤分期,指导能否手术治疗。 不仅如此,超声内镜还有其他妙用呢 妙用1: 超声内镜同时可以扫查消化道管壁周围的病变,因此可观察到纵隔、腹膜后、壶腹部、十二指肠、胰腺、胆总管等特殊部位病变。如壶腹癌、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胰管结石、胰腺囊肿、腹膜后淋巴结、纵隔肿瘤等等。 不仅如此,超声内镜还有其他妙用呢 妙用2: 超声内镜不但可以对胆胰系统进行全面扫查,同时还可以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FNA),获得病理组织学进行病理诊断。如胰腺恶性肿瘤,胰腺囊性病变,慢性胰腺炎,腹腔肿瘤等。 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很重要 1、超声胃镜检查前:禁食6小时; 2、超声肠镜检查前:常规肠道准备清肠; 3、对于需进行介入EUS检查的病例术前应备血和履行患者或家属签字手续; 4、EUS检查前,最好有相关的内镜资料及录像带,以便于检查中识别及寻找病灶; 5、如无上述资料应先做胃镜或肠镜检查再作EUS。 所以,一般检查是先做胃肠镜检查,发现异常,如有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用作科普,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