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吴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6个月至2岁大的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量大,又处于辅食添加阶段,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尤其是富含铁的食物,就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WHO最新采用的贫血诊断标准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限分别为:6个月-5岁,110g/L;5-12岁,115g/L;12-15岁,120g/L。贫血的危害有哪些?慢性贫血,会导致重要脏器长期供氧不足,影响整体健康状态和婴幼儿重要脏器功能发育成熟;孩子肌肉会软弱无力,运动能力下降,动作发育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孩子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比健康的宝宝更容易感冒、腹泻;智力发育落后;消化酶活力下降导致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代谢障碍。因此宝宝一旦确诊为贫血,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对于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医生会指导家长调整孩子的饮食,叮嘱给宝宝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类、动物肝、动物血、强化铁的婴儿食品等。并会给宝宝开上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硫酸亚铁糖浆等铁剂,根据孩子体重精确计算铁剂服用量,告诉家长给孩子每天服用2-3次,在两餐之间服用。还会告诉家长一些补铁期间的注意事项:合理搭配饮食,适当服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铁剂吸收;各类乳制品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剂吸收。最后医生一定会叮嘱家长定期带上宝宝来医院复查。可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家长,觉得宝宝的贫血不是大病,补了铁就能好转,或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没有遵医嘱定期带孩子来医院复查。作为一名小儿血液病专家,我提醒广大家长们,宝宝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后至少要来医院复诊三次!第一次:确诊两周左右。补铁后最初上升的血液学指标并不是血红蛋白,而是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补铁3-4天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天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因此口服铁剂初期,判断补铁治疗是否有效,需要检测网织红细胞。补铁2周后,宝宝的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在基层单位,由于化验室条件所限,无法做铁代谢等检测,通过病史及血常规给宝宝做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初步诊断后,会给孩子用上铁剂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可进一步证实最初的诊断正确,我们称之为:诊断性治疗,此为临床较为简便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诊断方法。1、若孩子服用铁剂后,血常规的这些指标没有改变,医生首先需要回顾孩子最初的诊断是否正确,尤其需要警惕以下几种疾病:(1) 轻型地中海贫血:从血常规化验单上看,地中海贫血也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别容易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需要注意仔细询问家族史,做血涂片、铁代谢、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以鉴别,必要时做地中海贫血基因确诊。地中海贫血是南方地区的常见疾病,北方地区的医生容易疏忽鉴别这个疾病,近一年我在工作中就遇到过三例地中海贫血宝宝,最初都是被当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的。(2) 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白血病也有首发症状以贫血起病的,这时候很容易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因此全面仔细的查体、外周血涂片筛查、定期随访追踪,必要时骨髓穿刺都是避免误诊的方法。(3) 其他慢性疾病:有的宝宝有慢性腹泻、先天性肠道畸形、过敏性结肠炎等病史,存在铁的慢性丢失,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补铁治疗效果不佳,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最终纠正贫血。2、 其次,医生需要核查家长给孩子服用铁剂的方法及剂量是否正确。曾经遇到过一名家长,因为孩子不爱喝铁剂,就把铁剂放在牛奶里给孩子喝,牛奶中富含钙,会抑制铁剂的吸收,所以孩子补铁一个月后血红蛋白上升特别缓慢;有的家长,不遵医嘱给药,铁剂应该一天服用2-3次,就给孩子喂了1次,剂量没达到要求;还有些家长,因为铁剂不好喂,就私自给孩子换用海淘补铁剂或是补血营养保健品,这些产品里面的含铁量也达不到铁剂治疗量的要求。第二次:确诊一个月后。经过规范的补铁治疗,一个月后宝宝的血红蛋白应该能上升20g/L以上,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需要重新按前述的步骤仔细寻找潜在的原因,及时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寻找可能遗漏的病因。对于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患儿,这时候也应该建议转小儿血液专科进一步诊治。第三次:确诊三个月后。这时候带宝宝复诊的主要目的是看一下他(她)的贫血是否完全纠正,红细胞大小(小细胞低色素现象)是否恢复正常,必要时查铁蛋白看看铁储备是否足够,是否可以停止补铁治疗。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的贫血纠正后马上就停服铁剂了,这样做是不对的!补铁治疗一般持续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补足体内的储备铁。我在健康宣教的时候常会给家长打个比方:孩子缺铁好比家里缺钱,把钱还清了只是解决了暂时的困境,还要往银行里存一些钱,这样等家里再需要着急用钱的时候,就不会再缺钱了;同理,把宝宝的铁储备存够了,这样宝宝后面碰到一些需要额外用铁的情况,如急性感染等,就不会再贫血啦!结语:孩子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后,家长至少要带到医院复诊三次,保证宝宝得到正确规范的治疗,早日纠正贫血,长成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注:本文为北京市2021年度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编号:BJMB0012021025011)。参考文献[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502-504.[2]赵惠君.关注儿童铁缺乏症的有效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 2015, 33(5): 405-407.[3] Benoist Bd, McLean E, Egli I, Cogswell M.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anaemia 19932005: WHO global database on anaem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1-40.[4] Wang M. Iron Deficiency and Other Types of Anem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m Fam Physician. 2016; 93(4): 270-278.(本文为儿科吴珺医生原创文章,原文首发于2021-8-24医学界儿科频道)
秋末冬初,气温逐步降低,这些天孩子们的各种呼吸道疾病又多起来了。好友的大宝近期刚刚得了支原体肺炎,没过几天又得了甲型流感,大宝刚刚痊愈,又把疾病传给了二宝。好友真是忙的焦头烂额,她急切地问我:“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这个问题道出了妈妈们的心声,每个妈妈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免疫力棒棒的,少生病、不生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的几个妙招。营养均衡爱生病的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存在营养问题,他们有不同程度地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体内可能存在缺铁、锌以及其它微量元素等,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的守卫兵,当它们缺乏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实际上,没有哪种单一食物能够给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因此,我们强调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另外饮食要尽量定时、定量、定点,并注意饮食卫生。在饮食方面,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对某些食物不应存在明显的喜恶之分,并在食物的选择、搭配、烹饪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提高孩子们的食欲,并提供营养丰富的膳食。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每天应该进食适量的肉、蛋、牛奶等;为了使机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纤维素,应鼓励孩子每天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对于爱吃零食的孩子,家长要为他们选择健康的零食,例如酸奶、坚果、水果等。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有:油炸类、腌制类、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冷冻甜品类(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等食品。规律运动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运动可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得更好。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可以让孩子选择一到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规律锻炼。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运动以防止运动中肌肉受伤,运动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虚脱,运动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寒。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睡眠时间的长短问题,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1~2岁的儿童每天睡13~14小时;2~4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4~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7~15岁的儿童每天睡9~10小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在孩子们入睡前、入睡后注意相关事项也必不可少,比如通过固定的睡眠地点、薄厚合适的被子给自己的宝宝营造出“这是你固定的睡眠小天地”的意识,勤换枕巾,多晒被褥,让他们的睡眠小天地始终有太阳的拥抱,保持舒适温暖。在睡前不要让孩子观看容易令他们兴奋过度的影像画面,每天在固定时间引导孩子,让孩子养成在此时要上床睡觉的习惯。在睡前不要让孩子吃的太饱,大量的水或液体食物更要避免喂食,否则会给孩子的胃肠道带来较大负担,频繁起夜也会打扰孩子们的整觉。勤洗小手手是传播各种细菌、病毒的媒介,洗手是预防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勤洗手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并告知孩子洗手的好处,让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何时需要洗手?——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时;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商店超市门柄后;在接触眼、鼻及口前;吃饭前;大小便后;与动物嬉戏后;到医院探访归来;户外活动后或外出回家后。洗手时还要注意:洗手方法正确(现在幼儿园、中小学学生都普及学习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步洗手法”),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应使用温度适宜的流动水,洗手时要用肥皂,洗手时间不低于30秒。 心情愉快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健康和谐的氛围能促进孩子们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使孩子们有适当的机会表达愉快的情绪,宣泄不良情绪,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学完了以上内容,我用一句健康顺口溜来总结一下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小妙招:要想身体好,营养少不了;经常做运动,晚上睡眠好;天天好心情,洗手不感冒。(原文——2018年11月6日刊登在北京青年报-健康守望版面,作者:儿科吴珺)。
去年的春天,5岁的晓晓总嚷嚷说腿疼,晓晓的妈妈开始以为是生长痛,没有在意,但后来晓晓总发低烧,而且双脚还出现了好多出血点。这可吓坏了晓晓的妈妈,她赶紧带孩子去社区医院检查,大夫化验了血常规后沉重地告诉她:“孩子的血常规各项指标都非常不正常,很可能得白血病了。”“白血病?”晓晓的妈妈听到这个名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吧?!”她听说过白血病就是血癌,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在社区医院医生的介绍下,晓晓的爸爸妈妈立即带晓晓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是小儿血液病专家张乐萍主任。在给晓晓做了骨髓穿刺检查后,张主任告诉晓晓的父母,晓晓确实得了白血病,具体说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年轻的父母一时间如五雷轰顶,他们流着泪反复问张主任:“我们的宝贝儿子怎么会得白血病呢?白血病能治吗?”张主任耐心地安慰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了白血病的相关知识和小儿白血病的治疗情况——为什么宝宝会得白血病?白血病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较多的证据认为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或与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和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等有关,有些患病的宝宝家族里其他人有血液病或肿瘤病病史。但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患儿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增强体质可以减少致癌因素的侵袭。怎样确定宝宝得了白血病?白血病的早期表现不一,多数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和低热,开始常当作一般“感冒”治疗。若孩子病情无好转,同时有面色苍白逐日加重,虚弱、多汗、乏力且消瘦,仔细观察皮肤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还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也有少数孩子首先表现为骨骼关节疼痛,有的表现为齿龈肿胀,口腔溃疡,皮肤有皮疹或结节、肿块。还有的孩子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增大。当出现上述某种症状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会给孩子化验血常规及做其他相关检查,但确诊白血病,还需依靠骨髓穿刺检查。很多家长担心骨髓穿刺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其实它是创伤性非常小也非常安全的一个操作。宝宝得了白血病还有救吗?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疗效,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好于成人,已不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儿童白血病90%以上是急性的,急性白血病中70%~80%是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来势很凶、进展很快,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目前,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已达90%以上,我国也达到了80%以上。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15-20%,除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已超过90%),其他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在合理治疗后约有50%以上的患儿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令人鼓舞的是,随着生物分子学的进展,靶向药物的应用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开展,可以期待,该病长期生存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怎样治疗宝宝的白血病?儿童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对普通化疗药物十分敏感,因此,采用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是治疗这种儿童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一旦确诊,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治疗。随意化疗可能会取得暂时的疗效,却极易导致复发和耐药现象,给今后的巩固治疗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任何治疗的中断或疏忽都会导致患儿病情的复发,使以往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且给患儿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只有那些少数高危型的急性白血病、复发或不能缓解的患儿,才有必要进行骨髓移植,目前骨髓移植的风险比以前也大大降低了。针对独生子女的供体来源有限问题,我国正通过扩充造血干细胞库,开展脐带血移植等方式来解决。家长如何护理得白血病的宝宝?第一,合理安排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对于刚患病的宝宝,病情往往较重,需要卧床休息;而经过化疗达到缓解期的孩子,则可以适当活动,但是不要过于劳累。第二,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家庭居住环境要相对卫生、舒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该让孩子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度健身活动,但是要注意不去人多或封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果家长患有感冒,应换其他家属陪护。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刷牙要用软毛刷,如果血小板较低,不要刷牙,而改用漱口水漱口。要勤换内衣,衣被要勤洗勤晒。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还要注意防止肛门部位感染,每日大便后可用温水擦洗肛周或1:5000高锰酸钾坐浴。第三,注意饮食营养卫生。饮食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常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还要适当进食一些高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导致肛裂。避免进食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口腔及消化道出血。餐具要专用,用后清洗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避免胃肠道感染。选择有果皮,便于消毒的水果,避免进食不卫生的食物。第四,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定期随诊就医。在白血病治疗期间,宝宝需要定期化疗。在化疗间期,可以回家休养,但是如果出现发热、贫血加重或者出血倾向,应立即到医院治疗。第五,要鼓励孩子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避免对孩子造成语言和任何刺激。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鼓励孩子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张乐萍主任的安慰和帮助下,晓晓的父母逐渐冷静下来,鼓起勇气,积极配合医生给宝宝进行化疗。治疗期间一直遵照医嘱认真护理。这一年多的化疗过程中,坚强的爸爸妈妈和晓晓一起度过了一道道难关,每一次复查骨髓,结果都显示骨髓完全缓解。医生说,晓晓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再过几个月,晓晓就可以停药了。晓晓的父母非常高兴,他们告诉那些刚患病的小儿家长:要有信心!儿童白血病是可以战胜的!(该文发表于《健康世界》2010年第11期作者:儿科吴珺)本文系吴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初治白血病患儿首次住院期间,可谓危机重重,我们和家长谈话时,也常常把这次住院喻为“闯鬼门关”。有哪几关必须要闯?又如何去闯呢?今天我不妨和家长们聊一聊这一话题,希望我的经验对你们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一重要而又艰巨的时期有帮助。第一关:心理关确诊白血病,对于孩子们来说,心理上的打击丝毫不亚于家长们。孩子们也会依次度过抑郁、焦虑、烦躁时期,直至平静接受该疾病。如何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心理上的低谷期呢?首先,家长们自己得尽快调整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在陪护病房中,家长的任何一点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在工作中我发现,在那些开朗、豁达的家庭中,孩子的病情恢复更快,治疗过程相对更顺利些,反之,孩子的治疗过程可能更棘手。其次,可以让孩子们和小病友交流,尤其是和那些成功战胜病魔的小病友交流,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白血病并不可怕,它是可以战胜的疾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以记日记、写书信的方式来记录自己与疾病作斗争的历程,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感情,舒缓心理压力。另外,还可以寻求主管大夫的心理支持,有时候,医生一句肯定、鼓励的话就和幼儿园老师的话一样奏效。第二关:饮食关家长们在住院期间最操心的事件之一莫不过是孩子的饮食了。我发现我们的家长常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类家长见孩子生病,心里非常着急,一下子给孩子做了很多大鱼大肉,要让孩子好好补补;另一类家长则认为,孩子既然没胃口,就给他们弄点清汤稀粥喝喝就行了。其实,住院期间总的饮食原则:新鲜、洁净、低糖低脂、易消化,忌吃生硬、刺激性食物,但还得保证有一定的营养,才能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至于具体做什么饭菜,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以及胃口来调整。新病友的家长们也可以向老病友的家长们取取经,交流做菜心得。拿不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第三关:化疗关白血病患儿首次住院应用的化疗药物往往是强而密集的,因此孩子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化疗反应,轻则呕吐、脱发,重则脏器损伤。所幸的是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高级保护支持药物,能够帮助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减轻化疗反应,减少脏器损害,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化疗期。而且与成人相比,孩子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心理压力较成人小,化疗反应往往比成人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化疗反应轻就效果不好,化疗反应重又担心孩子熬不过去,因此总是纠结于这些事情,其实大可不必,化疗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第四关:感染关这一关是首次住院期间大部分孩子必然度过的相当重要的关口。普通的孩子在一般的感染后,由于自体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很快恢复。但对于血液病的孩子来说,由于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免疫力较差,常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而且容易并发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等并发症。这就要求家长护理孩子的时候十分精心,尽量固定专人护理,减少探视,饭菜严格消毒,孩子的口腔、肛周、指趾甲这些感染的好发部位都得细心护理。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后引起肛裂等的发生。在白血病的治疗期间,我们还会定期让孩子口服一种药物:复方新诺明,它是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特效药物,一般我们会让孩子们每周口服3天。吃该药期间,要让孩子多喝水,同时口服碳酸氢钠,防止肾脏损害。第五关:出血关这一关是特别凶险的关口。在疾病诊断之初或者治疗期间,由于孩子的血小板低或者凝血功能异常,孩子会发生各种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有的表现为鼻子出血、齿龈出血,有的表现为血尿、大便发黑,严重的还会发生脑出血。家长们可以给孩子用薄荷油滴鼻剂滴鼻,严禁孩子抠挖鼻子,防止鼻腔出血。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是否异常。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意识,一旦发现孩子有爱睡觉、烦躁、精神不好,小孩子有异常哭闹时,及时报告医生。在对抗白血病这一共同敌人的时候,家长和医生都是同一战壕的亲密战友,当大家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时,还有什么不可被摧毁的呢?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孩子们一起闯过五道关!(本文系儿科吴珺医生原创文章,转载需征得作者同意)
近些年来,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生育政策的放开,带孩子看病越来越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其实,只要家长肯用心,带孩子到儿科门诊看病还是有些诀窍的。1、 时间儿科门诊最忙的是上午,一周中最忙的又是周一上午。因此奉劝家长们带孩子看病,只要孩子病情允许,尽量避开上午,尤其是避开周一上午,这样就能明显节省等待时间。来复诊或取药的患者可以选择下午就诊,相对于上午而言,下午的门诊量不多,这时医生的叮嘱也会更仔细一些。好多家长认为,凡是抽血化验,只能上午空腹才能检查,其实除了肝功能和某些特殊的化验检查,其他抽血检查下午也能做,也不受进餐影响。儿科门诊最常用的抽血检查是血常规,是随时都能做的。2、 挂号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是孩子看病,就应该挂儿科的号,其实不然,在某些综合医院或儿童医院,分科极其细致,有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小儿眼科、小儿骨科……。对于普通的发热、腹泻等疾病,可以先挂小儿内科号。如果涉及到专科的疾病,如孩子有耳痛、皮疹等症状或体征,家长搞不清该挂哪个科的号,最好先到儿科分诊台咨询后再挂相应科室的号。如果挂号一次到位,就大大减少了候诊时间。3、 携带物品毫无疑问,带宝宝就诊时应带上就诊卡和病历本,如果近期有就诊经历,应携带上一次就诊时化验、检查的结果。如果孩子已经用过某些药或者家里储备有药,可以记下药名再去医院。儿科医生的用药一般都是少而精,只要是家里有的药又对症的话,就不会重复开了。4、 候诊带孩子候诊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心烦意乱或者百无聊赖,恨不得马上就轮到自己的孩子看病,可真等到自己的宝贝来看病了,才发现有很多准备工作没做好,浪费了宝贵的候诊时间。候诊的时候可以做好如下几件事。(1)测体温 发热的孩子应该先给孩子试个体温表,记录下孩子当前的体温。(2)称体重 孩子的体重一定要提前称一下,儿科好多用药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的(一般儿科护士站都会有体温计和体重秤)。(3)了解过敏史 孩子以前的用药情况要了解清楚,特别是有无药敏史,这一点对于不经常和孩子呆在一起的家长来说尤为重要。不要等到了诊室就医时,才匆匆拿起电话联系另一位家长,这样很浪费大家的时间。5、 就诊(1)有问有答,直截了当:就诊时间很宝贵,在给孩子看病的时候对于医生提的问题最好是给予直接鲜明的回复,如医生问“孩子咳嗽几天了?”答“5天。”(2)不在陪孩子就诊的时候接打电话:儿科诊室常常充斥着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的说话声,本来就很嘈杂,你一接打电话,就会影响儿科医生的听诊,也让医生觉得心情烦躁,所以作为一位文明的家长,一定要杜绝这一不良习惯。(3)尽量不重复多次去找儿科医生询问:家长们在带孩子看病时,尽量把想问的问题和儿科医生一次沟通好,切忌反复多次再回去找医生询问,一则会打扰医生接诊别的孩子;二则患者那么多,医生记性再好,也不是个个都能“对号入座”的。(此文发表于2015年第1期《健康世界》作者:儿科 吴珺)
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我在好大夫在线上的个人网站已开通一年了,这期间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回答了154个患者提问,家长们在我给予回答后总是不忘说声“谢谢”。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个患儿在网上咨询我后,我建议她做骨穿,家长采纳了我的意见,最终及时确诊了孩子的疾病,目前孩子治疗过程顺利,家长也给我送来了感谢信。所有的这一切都鼓励我要认真把自己的网站建好,真心对待每一位信任我的家长。对于第一次进入我网站的患儿家长们,我想你们先看一下这个网站说明,或许对你们有效咨询更有帮助。一、如何网上咨询?任何血液病的家长,建议你们在详细描述孩子的病情后,一定要把现有的化验单:血常规、骨髓检查报告等,只要是做过的化验检查,尽可能地上传过来。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很多回复是“由于提供的病例资料不全,您提的问题无法回答,建议您带齐孩子所有病例资料来我院小儿血液专家门诊就诊咨询”。这个回答我想家长们肯定不满意,但对我来说,没有第一手资料,我也是爱莫能助啊!二、咨询前先看看我已经发表的科普文章1、 儿童白血 病、写给初诊父母的话、患儿首次住院必闯的“五道关”2、 营养性缺铁性贫 血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4、 血友 病 这些文章已经把一些共性的问题作了详细阐述,相信对家长们能有一定帮助。今后如果我有时间有精力,再继续进一步完善科普内容。三、网上咨询不能取代面诊 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每位大夫的回复后都有那么一句话:(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是好大夫在线网站帮我们设定的内容,但这句话也是我们所有网上答疑的大夫共同的心声。很多疾病,只有亲自见到病人,全面仔细了解病情和查体,才能给出最合理的诊疗建议,因此,建议大家尽可能地在当地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建好个人网站,需要我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大家的支持。空闲,我也会去几位儿科大师:刘海燕、徐灵敏老师的个人网站上去学习,她们的个人网站建得非常好,而且文字功底之深厚、对待患儿感情之淳朴真切,我辈岂能超越?唯有踏踏实实,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儿科大夫!
患儿父母:我家孩子4周岁,刚开始发烧,到医院一开始白细胞80多,输了保心保肝的药,吃了强的松,过了一个多星期到了12.5,血小板116,血红素低一点,原幼细胞20%,医院确诊是急淋B型,请问会是最轻微的吗?是标危还是中危? 孩子化疗反应特别大,恶心呕吐、无力,愁死了,看着一化疗那没精神的样子我们心里就难受。孩子反应大是不是不好啊?儿科吴珺:小儿急淋的危险程度分型主要根据:发病时年龄、白细胞计数、脏器浸润情况、骨髓免疫分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第一疗程化疗后复查骨髓缓解情况等综合判断,由于你孩子刚刚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此目前危险分型难以确定。但总体来说小儿急淋标危、中危预后都是相当好的,请你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气,细心护理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战胜病魔!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好于成人,虽然来势很凶,进展很快,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目前,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已达90%以上,我国也达到了80%以上。因此,我们常把小儿白血病称作“可以战胜的癌症”。在化疗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各种轻重不同的反应,这和预后没有必然联系。孩子在目前和以后的化疗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反应,包括各种感染、出血等风险,作为家长,除了要认真照顾好孩子,还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家长坚强了,孩子才能更好地与疾病做斗争!
一、维持期药品名称:(1)巯嘌呤(6-MP):睡前空腹服用,服药前2个小时、服药后一个小时内,不要吃食物、水果(包括果汁)、奶制品。 (2)甲氨蝶呤(MTX): 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或甲氨蝶呤片,一顿口服,每周1次。二、注意事项:1 、用药期间每周检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胆红素等),用药期间同时口服保肝药物(一至两种)。2、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尽量维持白细胞在2-3×109/L,中性粒细胞1×109/L左右。若出现发热或严重感染,或肝功大于400U/L(ALT或AST),或总胆红素大于60umol/L,需暂时停维持治疗。3、避免劳累,避免生冷、不洁净食物,避免着凉感冒,不去人多通风不良的地方。4、认真填写维持治疗表格,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时可以网上上传表格。5、每个月至少吃两轮磺胺和碳酸氢钠片(3天为一轮),最好与甲氨蝶呤片错开口服的日期,以免加重甲氨蝶呤的药物毒性。
乐乐妈妈发现五岁的乐乐最近脸色有点白,乐乐的妈妈以为是营养性贫血,没当回事,自己到药店给她买了补血的药物给乐乐服用。2周过去了,乐乐的脸色越来越白,还出现了发热,乐乐妈妈赶紧带她到小儿血液科就诊。吴珺大夫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乐乐除了脸色白,腿上还有几个小出血点,给乐乐查了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这几个指标全部低于正常值,吴珺大夫很肯定地告诉乐乐妈妈:“乐乐很可能不是营养性贫血,需要住院进一步做骨穿等检查来明确具体病因。”乐乐住院后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乐乐的妈妈不明白这一疾病是怎么回事:“它不也是贫血么?与营养性贫血有什么区别?”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谈一谈孩子的贫血。贫血指的是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不同年龄的孩子,血红蛋白的低限是不同的:出生一个月内的孩子,血红蛋白低限是145g/L;生后1-3个月:血红蛋白低限是90g/L;4-6个月:血红蛋白低限是100g/L;6个月-6岁:血红蛋白低限是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低限是120g/L。只要孩子的血红蛋白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低限,就能确定为贫血。但是孩子的贫血有很多原因,千万不能认为所有的贫血都是营养性贫血。我们把孩子贫血的病因大致分为三大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1)造血的原料不足这类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家长们最熟悉的营养性缺铁性贫 血:它好发年龄是6个月到2岁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处于快速时期,同时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肉类进食偏少、辅食中含铁量偏少等因素。其他还有因为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类造血原料不足的疾病经过祛除病因、补充原料等综合治疗后,都能很快好转直至痊愈。(2)造血功能障碍这类病因的代表疾病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发病原因是因为骨髓衰竭导致产生血细胞的能力下降,它影响的不仅是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这几个指标也都会低于正常值,因此孩子除了有脸色不好、乏力、懒动等贫血表现外,还会出现发热、出血等表现。这类疾病对于补充造血原料的方法是无效的,得根据病因采取免疫抑制治疗或骨髓移植等方式。还有一大类疾病就是恶性肿瘤,当恶性肿瘤如急性白 血病、神经母细胞瘤侵犯骨髓时也会导致骨髓造血低下,引起贫血。这类疾病对于补充造血原料的方法也是无效的,在尽早明确病因后就应该采取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了。2.红细胞破坏增多这类病因的代表疾病是溶血性贫血。如果孩子除了脸色不好,尿色变得深黄,肝脾增大,就需要考虑溶血性贫血了。带孩子就诊于小儿血液科,只要医生怀疑这类疾病,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然后确诊、治疗也并不困难。3.红细胞丢失过多任何出血,包括急性外伤以及慢性失血,都会导致贫血。有些孩子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出血,但是如果孩子经常有慢性腹痛、痔疮、慢性咳嗽、咯血痰、经常流鼻血等,还需警惕从胃肠道、肺部、鼻子等部位的慢性失血。有些青春期女孩,如果月经量过多,也会导致贫血。经过去除这些失血性因素后贫血也能得到纠正。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引起贫血的不同病因后,就会对孩子的贫血引起重视,一定要及时到小儿血液科医生那里就诊,尽早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就能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了。(该文发表于2015年《健康世界》第4期,作者:儿科吴珺)
编者按:春晚上的“年画娃娃”邓明赫因白血病复发不幸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不免遗憾叹息。但与白血病相比,贫血这种小儿常见却更容易被忽视的影响生长发育的血液问题,也同样值得家长重视。宝宝贫血咋识别,听听专家的一线见闻。察言观色——苍白安静爱生病这一天我的专家诊室来了一位焦虑的妈妈。她的孩子乐乐,刚刚8个月,常规体检时发现有贫血,保健医生建议她带孩子来我们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医生,您看我的孩子像贫血的宝宝么?”我经过检查,发现孩子皮肤粘膜苍白。于是,问乐乐妈妈:“宝宝平时是不是很安静,没有别的孩子那么活泼好动?”乐乐妈妈告诉我:“是啊,宝宝平时很乖。” “那宝宝平时爱生病么?”“从6个月后总爱往医院跑,经常感冒、腹泻,我们都奇怪,这个娃娃怎么就那么虚弱呢?”了解到这些,我基本确定乐乐是贫血了。为进一步证实我的判断,我继续追问。原来乐乐妈妈在怀孕时就被查出来患有缺铁性贫血,虽然也补过一阵子铁剂,后来嫌麻烦也没有再坚持吃下去。乐乐出生的时候是个早产儿,因为个子小、体重轻,朋友们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拇指姑娘”。其实,这些就是引起贫血的一大原因——储存铁不足。经验谈:贫血宝宝常见有三大表现:面色苍白,举止安静,脆弱爱生病。有时候是由于在母体内就存储铁不足,导致出生后依然贫血。家长发现孩子有如上表现应当引起重视。习惯纠正:慢性腹泻也是诱因“您再回忆回忆,宝宝最近得过其他病么?”我继续摸查蛛丝马迹。乐乐妈妈告诉我,孩子前一阵子得过腹泻,持续了2周多,最近才刚刚痊愈。而且,前一阵子,母乳有点偏少,就试着给孩子添加配方奶粉,孩子喝完后大便总带血丝。”难怪乐乐贫血,我又找到了一个诱因。因为对牛奶过敏或别的原因引起的肠道出血,在近些年的儿科门诊中也并不少见。铁的丢失过多,恰是贫血的诱因。经验谈:小儿过敏比较高发,因此引起的肠道出血,以及长期慢性腹泻都会导致铁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排出的铁也增多。消化道里发生的铁的吸收障碍就容易贫血。家长应及时观察孩子排便情况,及时纠正坏习惯,阻截贫血源头。技巧点拨:四个月后开始补铁孩子体重发育怎么样?问起这个,乐乐妈喜笑颜开。“5个月时体重都快是出生时体重的3倍了。”孩子长得快,爸妈自然开心!可是,这或许也是孩子成长的烦恼呢!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对铁的需要量就增加,如果储存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这也是引起孩子贫血的重要原因。我继续追问:“您现在是怎么喂养宝宝的?”乐乐妈妈很自豪:“都说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我家宝贝到现在一直是纯母乳喂养。”“这可就是你们的不对了!孩子从母体获取的铁一般只能满足生后4个月的需要,因此从出生后4~6个月开始就应该逐步添加含铁的食物啦,比如富含铁的米粉,7个月可以添加肉泥、肝泥,八个月加蛋黄。这些都是为了补充铁的需要。你家孩子又是早产儿,从母体获取铁少,生长发育比足月儿更快,因此更容易发生缺铁。”经验谈:铁摄入量不足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由于6个月到2岁是添加辅食的关键阶段,很多新妈妈在喂养方面不够重视,因而这个阶段宝宝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实用支招:食补药补有讲究解释完毕,乐乐妈妈终于不再对孩子贫血的原因那么纠结了,现在她最关心的是宝宝该如何治疗?我总结了方便好记的四大要点——去除病因、加强护理、合理喂养、补充铁剂。喂养方面可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瘦肉、动物血、内脏含铁高且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中以大豆、黑木耳、紫菜等含铁量高,但吸收率要比动物性食物低。“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天天给孩子吃肉、吃猪肝就行?”“那也不对,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都应该适量摄入,可以帮助铁的吸收。动物内脏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不适合每天吃,一般一周1-2次。”“铁剂是否必须得补?”乐乐妈妈现在最关心这个问题。我继续科普,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一般选用口服铁剂。经过我的解释,乐乐的妈妈不再焦虑,三个月后,她带着乐乐来我门诊复诊,乐乐面色红润,活泼好动,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经验谈:给大家分享一个补铁小妙招:麻酱拌面食、红枣经常吃、木耳常露面、菌藻加汤里、肉食天天吃、肝要周周食。需要补充铁剂时,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铁剂应持续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2015-5-11刊登于健康时报婴幼版,作者:儿科 吴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