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详见科普中国.达医晓护亲子关系好是儿童早期发展和一生幸福的基础今天是2023年的国际“6.1儿童节”,祝福全世界所有的儿童都健康幸福成长!拥有快乐吉祥的童年,拥有幸福安康的一生!作为儿科医生,要用爱心和医术与家长父母一起陪伴儿童长大,因为,亲子关系好是儿童早期发展和一生幸福的基础,也可以说,亲子关系好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密码! 2023年5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2022):基于十省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支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良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青少年犯罪、伤害他人、自杀等不良行为与亲子关系紧张不和谐有关。 一、 什么是亲子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亲代与子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即遗传学亲子关系。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养育关系,是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包括父母与其亲生、养或继子女间的关系。 养育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儿童早期、特别是1岁以内婴儿的全部情感依赖,是社会中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会对儿童一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良好亲子关系是良好养育的基础和目标,父母养育照护儿童就是亲子关系的体现和实施的过程。1岁以内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发展和一生幸福的基础。二、 儿童早期发展与亲子关系儿童早期发展是指0~8岁儿童早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发育潜力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一生健康和能力的基础,是预防成年期身心疾病的关键期,其中0-3岁婴幼儿是最关键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下5个核心内容都是通过良好的养育亲子关系来实现的。2.1健康照护用爱心、细心和信心照护儿童的生活起居、健康监测、疾病防治等,尽力达到没有疾病和伤残、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及发育潜能的充分发展。2.2营养照护母乳喂养也是最好的亲子交流和生存方式,鼓励纯母乳喂养6个月,6月龄开始辅食,母乳喂养至2岁。鼓励回应性喂哺,喂哺过程中父母要和子女又互动和回应,观察和回应儿童进食的感受和反应,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食物多样化、均衡膳食,合理增补营养素。2.3安全照护父母要用心用爱为子女提供干净、安全、对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危害的照护环境,防范意外伤害、避免忽视与虐待、流离失所、冲突,提供安全、温暖与支持性的养育环境。2.4回应性照护父母要用心用爱为尽量满足的子女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在照护实践中积极实施推进,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感知婴儿的动作、声音、表情和口头等请求的需求,并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回应。提供优质的亲子互动时光,保证儿童在自尊、自信中健康成长。2.5早期学习机会儿童的早期学习源于家庭、始于母亲怀孕期间,特别是婴幼儿。在生命最初几年,儿童的技能和能力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获得。家庭父母要和子女建立起梁好的亲子关系,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早期学习机会,并鼓励家长父母也参与进来。三、 如何搞好养育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养成的关键期是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特别是出生后的6-7个月内。1岁内的小婴儿,吃喝拉撒睡玩几乎完全依靠父母亲的照护,可以说,没有亲人的照护他/她是活不下去的,因此,1岁内的儿童用全身心感知者照护者对自己的态度、爱心和方式,对照护者的感知就是他/她对世界的感知,将来他/她对别人和亲人的回馈大概率也是这样的态度、爱心和方式。 与1岁内的小婴儿搞好亲子关系,体现在养育照护的所有具体内容中,是繁琐需要耐心的,也是充满爱心、温暖和快乐的,把和谐健康亲子关系的养成贯穿在所有养育照护的具体内容中,养育人要做到:3.1尊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个体差异,定期健康监测,及时关 注生长发育异常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3.2了解年龄特点,在养育亲子中关注理解婴幼儿的表情、声音、动作和情绪等表达的信号、需求,并及时给予恰当、积极的回应。3.3注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和交流玩耍,共同感受成长的快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情感和拓展能力。3.4将早期学习融入养育亲子关系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在照护中提供丰富的早期学习机会。3.5爱心满满、及时回应地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发育和亲子关系的基本保障和重要纽带。3.6尊重并促进婴幼儿认知、语言、情感及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鼓励其表达发泄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并通过抚摸、拥抱、柔和的语调等方式来安慰和缓解。【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也成了科普作家,撰写出版了《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等科普图书,解答了诸多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关注我的好大夫徐灵敏医生网站,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40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自2023年4月15日开始,每周六上下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7号楼A区2层儿科诊区,首次有儿科特需门诊了!坐诊专家为上海市青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名医,从事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5年的儿科主任医师徐灵敏博士。在此儿科特需门诊,徐医生将以儿童健康为中心诊疗疾病、解疑答惑,并应用4个养育量表评估和教学儿童养育照护知识。开诊后接诊的前100名儿童另有福利,徐医生将会免费赠送一本自己创作的育儿科普图书。徐医生也是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科能力建设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传播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科学普及分会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儿科专家。儿科特需门诊限制接诊量,每位儿童及其家长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充分沟通交流。在儿科特需门诊,徐医生将在诊疗疾病的同时教学健康育儿知识,应用国家新发布的《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中的4个量表,教家长朋友们学习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交流与玩耍、生活照护指导、伤害预防等常见育儿健康问题,并免费发放这些量表。儿科疾病和儿童健康与家长的养育照护关系密切,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和医生,家长的陪伴和健康养育照护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医疗保健措施实施的关键路径和重要内容。2022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国卫办妇幼函〔2022〕409号),强调了儿科医护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儿童家长健康养育照护的重要性,明确了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咨询指导的具体内容,包括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交流与玩耍、生活照护指导、伤害预防、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等6个方面,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量表。《指南》强化了医疗机构通过养育风险筛查与咨询指导、父母课堂、亲子活动、随访等形式,指导家庭养育人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提高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能力和水平,明确了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咨询指导的具体内容,并给出了具体量表。【附件】1.0~3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2.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3.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4.婴幼儿亲子交流与玩耍要点【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也成了科普作家,撰写出版了《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等科普图书,解答了诸多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关注我的好大夫徐灵敏医生网站https://www.haodf.com/doctor/39448.html,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40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全文详见科普中国.达医晓护https://mp.weixin.qq.com/s/GfkEbKRYffShLb7aBwZmVQ2022年桂子飘香的金秋十月,我有幸作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以学员导师的身份,参与了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培训班学员来自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上海市的中学教师、中小学生和科普爱好者。作为儿科医生,我关心的是如何“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这是一个关乎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话题,与千家万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幸福安康均有关。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在与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中,我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儿童家长学习和了解科学育儿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认识了儿童和生长发育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养儿育女,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宝爸宝妈们。养儿育女既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培养这些即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成为社会栋梁的大中学生们创作“育儿科普”,会受到欢迎吗?这些还在被家长和老师呵护的孩子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照护兄弟姐妹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他们会去关心婆婆妈妈的养儿育女问题吗?特别是在国家鼓励“生育三孩”的当下,青年学子们通过育儿科普创作培训,了解儿童和儿科,学习科普传播育儿知识和理念,可以学会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应对儿童养育和生长发育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他们未来养儿育女的兴趣和能力,进而提升民众的科学育儿素养和生命质量。于是,我满怀期待、不太自信地发布了《忆童年,学带娃》、《儿童成长的奥秘》两个主题,没想到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两个主题都被选中了,共有2组24名学员,选择和我一起探讨这个提高生命质量的育儿科普创作主题!昨天晚上,在这些青年学子们完成了繁重的专业课学业任务后,我们两组一起开了个开题讨论会,先请大家回忆童年经历中那些难忘的人和事,再用育儿科学知识来解读,探讨挖掘其科学意义,助力未来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后勇挑养儿育女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在温馨幸福的童年回忆中,大家也分析了当下社会中的种种育儿和青少年问题,热烈的讨论持续到了到了深夜11点!感谢这些青年才俊们关心儿童健康和科学育儿问题,感谢他们敞开心扉的倾心长谈,期盼这样的交流和学习能够激发出精彩的育儿科普作品。【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也成了科普作家,撰写出版了《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等科普图书,解答了诸多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关注我的好大夫徐灵敏医生网站https://www.haodf.com/doctor/39448.html,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40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儿科常见病的居家观察、预防及生长发育科普视频公开课(转发微信打开)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361998145?shareuid=132685620&vprid=0&sharetstamp=1611568780229#/ 全文详见医学界儿科频道https://mp.weixin.qq.com/s/_kCC8rQxXNhx1Ek74Pww4Q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大家对儿童早期发展更加重视,很多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儿童生长发育中身心的点滴变化,感到异常时就会就诊于儿科,为儿科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别诊断生理和病理情况,客观精准评价和处理,是儿科医生和儿童家长都必需正确面对的问题。近期,在儿科门诊见到了几个代主诉“乳房肿大、发育”的婴幼儿,这其实是生命早期的一种生理现象,医学上称呼“微小青春期”。但是,家长们的惊慌和担心令人难以忘怀,有必要科普下相关的儿科学知识。 【诊疗经过】 儿科医生:您好,孩子多大了?有什么问题? 儿童家长:(焦虑不安地)医生您快点给我们看看,我家妞妞才1岁多,怎么乳房这里肿大了?这个肿大的东西是什么?是早发育了吗?我们上网查查,说早发育、性早熟后就不长个子了,她才这么大一点,不长了怎么办?她什么都不懂,怎么能早发育呢? 儿科医生:您别急,我来看看!好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啊,您看,孩子好好的,开心愉快的样子,您先别急,别影响孩子的心情。 儿童家长:好的,不急,就是有点担心孩子的未来,您给看看如何是好。 儿科医生:好的,我来做个体格检查。孩子乳头下这个肿大的东西摸起来像是乳腺组织。单纯的单侧乳腺肿大,不伴随其他任何异常,发生在0-2岁的婴幼儿,多为一过性,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生理现象,医学上叫“微小青春期”,与孩子体内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看起来胖胖的,也有人称其为“婴儿肥”。当然,需要查找、排除导致婴儿乳腺组织肿大的病理情况。 儿童家长:哦,您这样一说我们放心多了,也有亲戚说这是“婴儿肥”,不用管、不用看医生的。那么,怎么排除病理情况呢? 儿科医生:也可以不看医生,在家里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若发现其他伴随生长发育问题,再及时就诊。比如,乳房肿大越来越明显、两侧都肿大了、出现了红肿热痛现象、外阴部出现了异常等。 儿童家长:我们今天既然来到医院了,就全面检查检查吧,否则,我们回去了还是不放心。需要怎么排除病理情况呢?会有哪些疾病导致孩子这样呢? 儿科医生:是的,孩子的健康问题是大事。一般来说,除了医生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外,可以再简单做做下边这些无创伤、简单易行的检查:①做个乳腺B超,确认是乳腺组织本身的肿大,排除其他异常组织或者炎症反应导致的增生肿大;②做个腹部B超,看看孩子的内脏器官、子宫和卵巢有无异常情况;③必要时,也可以抽血化验下孩子的血常规、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看看有无异常情况;④也可以做做头颅影像检查,排除脑垂体出现影响激素水平的肿瘤。 儿童家长:明白了,那么,妞妞今天需要把这4项检查全做了吗? 儿科医生:不需要,目前,妞妞的病史和体格检查都比较符合“微小青春”,先做①、②两项,若没有异常发现,就回家优化饮食,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含有激素的食品,观察变化。“微小青春期”,生长发育正常,2岁内会消失。 一个小时后,妞妞的①、②两项检查结果回报。乳腺B超显示是乳腺组织本身的肿大,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情况。 【病例解惑】 一、什么是婴幼儿期? 儿童的最大特点,是机体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按照年龄被分为不同的发育阶段,婴幼儿期是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总称,是0-14岁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等功能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儿童医学将其分为以下7个年龄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足月儿共40周龄。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2.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这段时期,此期包含在婴儿期内,为婴儿期的特殊年龄阶段。 3.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均不够成熟完善。 4.幼儿期:从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 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6~7岁人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6. 学龄期:从人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7. 青春期:见下。 二、什么是青春期?什么是性早熟? 1. 青春期 青春期以儿童出现生殖系统发育的体格表现,即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为标志,直至体格发育停止为止。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至20岁,可相差2-4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的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2. 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是一个在人体下丘脑—垂体一性腺轴控制下的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并形成生殖能力的过程,有一系列复杂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一个生理、心理和情感发展发育的过程。青春期儿童的突出特点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同时体格生长发育也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正常的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遵循一定的规律性。 3.青春期发育的标志和规律 女孩青春期发育顺序为:乳房发育一阴毛一外生殖器的改变一月经来潮一腋毛。整个过程约需1.5~6年,平均4年。在乳房开始发育一年后,身高会急骤增长。在生长高峰出现后约6个月,通常会出现月经初潮。 男孩性发育则首先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睾丸容积超过3ml时即标志者青春期开始,达到6ml以上时即可有遗精现象,继之阴茎增长增粗、出现阴毛腋毛生长及声音低沉、胡须等成年男性体态特征,整个过程需5年以上。 5.性早熟 性早熟的定义是性发育启动年龄显著提前,具体来说,性发育启动年龄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2个标准差以上即为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一侧睾丸过大,儿科医生可初步临床判断为性早熟,再进行必要的观察、评估和鉴别诊断。 三、什么是微小青春期?需要鉴别诊断吗? 1. 什么是微小青春期? 微小青春期是指从出生到2岁之间的婴幼儿出现的单纯、单侧乳腺肿大,即单纯乳房早发育,常见于女婴。微小青春期是存在于生命早期的一种美好生理现象,是数年之后真正青春期的一次小型预演,不用惊慌、多虑和担心。婴幼儿期的这种表现,极其类似于真正青春发育的过程,因此,被称为“微小青春期”。 微小青春期的单纯乳房早发育,男孩正常情况会持续到半岁左右,女孩会持续到一岁左右,少数女孩会持续到两岁左右。在这个年龄段出现的微小青春期现象,大多数都是正常的。 2. 为什么会出现微小青春期? 出生时,婴儿的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轴作为体内重要内分泌调节系统之一,虽还不像成年人那般稳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离开母体后不久,准备未来做爸爸、妈妈的宝宝们,在数分钟之内就开始调试自己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运行功能,分泌激素水平的峰值可达到正常成年水平的低值。 婴儿生殖内分泌系统试运行的结果,男孩、女孩的表现不一样,每个男孩、女孩的表现也不一样。先天发育正常的婴儿生殖内分泌系统试运行结果,可从以下6方面来观察、分析和评估。 ①男孩会出现睾丸轻度增大、有阴茎勃起,甚至可一过性地表现为颜面少许粉刺,这种现象可持续到半岁左右。 ②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甚至还可出现类似青春期少女月经的阴道出血现象。 ③生殖系统对性激素越敏感的婴儿,表现越明显。 ④表现明显,提示着婴儿的生殖功能先天发育良好。 ⑤表现不明显的婴儿,大部分生殖功能先天发育也是良好的。 ⑥是否表现明显,与家长的细心观察程度和能力有关,婴儿均无痛苦表现。 3.微小青春期需要鉴别诊断吗? 健康是一种相对的状态,爱孩子的家长都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悉心观察,及时发现生长发育中的一些异常表现,及时就医,科学评价和处理。掌握了精深医学知识、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和简单经济的常规检查是最有价值、对人体创伤最小的诊断措施。 微小青春期是生命早期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除了单纯乳房轻度肿大外,无其他性发育征象出现,无乳头、乳晕色素沉着,无骨龄提前和生长加速,无阴毛/腋毛生长,外阴呈幼婴型、子宫卵巢的大小与实际年龄相称,血液中性激素水平处于青春期前范围。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应该在2岁内自然消退,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不需要治疗。 但是,有一部分最初诊断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儿童也有可能同时有潜在病因,若此种病因不及时去除而长期存在,乳房肿大就会持续不消退或继续增大,约15%左右的婴幼儿有可能会继发真性性早熟。如果发生了真性性早熟,则会影响儿童的最终身高和心理健康。 因此,对单纯乳房早发育的患儿应注意追踪检查,应注意定期复诊,随访性激素水平、子宫和卵巢、生长速率、骨龄进展等,及时发现真性性早熟,并治疗潜在疾病。另外,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也会影响婴幼儿微小青春期的表现,家长也要在日常饮食起居上注意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刺激。 参考文献:略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儿科常见病的居家观察、预防及生长发育科普视频公开课(转发微信打开)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361998145?shareuid=132685620&vprid=0&sharetstamp=1611568780229#/ 全文详见科普中国. 达医晓护https://mp.weixin.qq.com/s/y-mtMuylFaU5uw6Y5fNleg 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7月20日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进入三孩时代,是一件大好事,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育龄妇女年龄偏大、高危因素偏多的现状,更需重视提高人口生命质量的优生优育措施,保障儿童健康的第一步是做好孕前准备。 一、孕前准备的意义、内容及其重要性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如何遗传和复制的?我们有办法让新生命更加美好吗?这是孕前准备要回答的问题。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少儿生理卫生》和《生物》中,我们知道了遗传的规律是孟德尔定律,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位于基因和染色体上的DNA分子。1953年,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当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沃森(James D.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等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成功制作了可以揭示遗传复制规律的模型时,人们惊喜地认为揭开了生命的神秘面纱,并于1963年把伟大的诺贝尔奖授予了发现者。这个伟大的发现作为基础教育,如今已经成为居民大众拥有的科学常识,也为做好孕前准备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孕前准备是运用现有的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夫妻双方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给与更好的孕育建议和必要的干预措施。孕前准备包括男女双方的知识准备、身体准备及心理准备三大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及科学的发展,步入婚姻殿堂、准备在爱巢中养育子女、升级做爸做妈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孕前准备了。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健康是民族昌盛、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的基础,孕前准备是保障儿童健康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健康夫妻,孕前准备是在准备孕育3-6个月前到医院的妇产科门诊完成的。妇产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调研分析夫妻双方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及身心健康状况,评估他们孕育健康宝宝的风险,决策需要实施的干预措施,促进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做好保障儿童健康的第一步。 二、孕前准备的调研及风险评估 2.1病史询问 包括夫妻双方的结婚后生活状况的现病史、家族遗传性疾病史、个人生长发育史及既往疾病史、传染病接触史。 2.2体格检查 夫妻双方的常规体格检查及生殖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2.3辅助检查 ① 评估夫妻双方自身健康状况的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相关激素的检查。 ② 宫内感染相关的病原学检查,又称优生优育化验,目前普遍应用的是TORCH系列检查,TORCH是弓形虫、风疹、巨细胞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几种常见的宫内感染后可导致胎儿畸形的病原体的组合简称,检测后发现目前有感染者,应在治疗并确定治愈后再考虑备孕。 ③ 妇科专科检查:包括妇科彩超、宫颈细胞学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等。 ④ 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建议进行相关疾病的遗传风险评估,必要时应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选择健康的遗传物质,阻止不良基因的下传。 ⑤ 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女性、或已有不良生育史的夫妻,建议进行相关疾病的妊娠风险评估,必要时应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 三、促进孕育健康的措施 3.1 日常生活的准备 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包括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无噪音、住房宽敞、无污染等。夫妻双方均需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适当加强营养,戒掉烟酒毒品等不良嗜好,避免滥用药物及保健品。夫妻双方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加强自身免疫力,预防细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3.2 补充叶酸 叶酸是维生素B群中的一种营养素,又称维生素B9,因为是从菠菜叶中被发现而得名,属于水溶性,无法在体内聚集储存。叶酸是胎儿生长过程中的必备物质,备孕期和孕期及时补充适量的叶酸可以有效地提高受精卵和胎儿的质量,有利于预防婴儿神经管发育畸形、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和兔唇等疾病,还可预防早产及孕期巨幼细胞贫血。叶酸需要在孕前1-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每天补充400微克,直到妊娠满3个月。 3.3 宣教导致出生缺陷的不良因素,建议尽量避免下面这些不良因素 ①近亲结婚,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②高龄妊娠,孕母大于35岁唐氏综合症风险增加。 ③孕期叶酸等营养素的缺乏可造成神经管畸形,需要在孕前即开始补充。 ④孕妇发生风疹病毒感染等TORCH感染,可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 ⑤血糖监测很重要,孕妇患糖尿病等疾病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⑥不少药物有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孕妇尽量少用药物。 ⑦吸毒、吸烟、酗酒、吸毒、大量饮咖啡等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孕妇要戒掉所有的这些不良嗜好。 ⑧汞、铅、苯、农药、放射线等有致畸作用,孕妇要避免接触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摘编自作者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徐灵敏著)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儿科常见病的居家观察、预防及生长发育科普视频公开课(转发微信打开)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361998145?shareuid=132685620&vprid=0&sharetstamp=1611568780229全文详见科普中国.达医晓护https://mp.weixin.qq.com/s/Ss531oeOmDQBPaZOgfw5GQ 近期,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大家更加关注儿童青少年,因为,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经获批在3-17岁人群中使用了,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都已启动12-14岁人群新冠疫苗预约接种,儿科医生们也都在各个儿童疫苗接种点做着医疗保障工作。为了保障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大家关注学习了很多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到疫苗接种是儿童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儿童接种的新冠疫苗和成年人的疫苗有不同吗?是否会与其他疫苗接种产生冲突?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除了疫苗接种,还有哪些?本文来一一回答这些问题。一、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1.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剂量、剂型和部位儿童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接种疫苗的剂量、剂型同成人,接种部位都与成人相同,也是两针,中间间隔21天至30天。2.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新冠疫苗接种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病史询问,排除不适合接种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还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反应很少,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等表现,但是可控的、安全的。3.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时间间隔儿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但是,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则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二、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1.护理 护理是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的基础内容,年龄愈小的儿童,愈需要合适的护理。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 ℃,湿度为55%~60%。衣着(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和便于穿脱。2.营养 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先决条件,必须及时对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母乳喂养、断乳期婴儿的辅食添加、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培养、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等内容的宣教和指导。3.计划免疫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菌液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注意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处理,以及接种禁忌症的避免。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1睡眠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眠时不拍、不摇、不讲惊恐或兴奋的故事。据不同年龄,保证睡眠时间。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新生儿每天为20~22 h,婴幼儿为12~13 h,学龄前儿童约为11 h,7岁以上儿童为9~10 h。4.2饮食从婴儿开始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吃零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勿强迫进食,也不要边玩边进食,更不要暴饮暴食。逐步培养儿童独自进食习惯,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3清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从1岁开始训练儿童自己洗 手、洗脸,定时洗澡,勤换衣服;2岁半时应自己会洗手,3岁时会洗脸,5岁会梳头、洗澡、刷牙等。4.4排便从婴儿开始训练按时大小便习惯。1岁后训练坐盆排便,3~4岁可以自主去厕所,要注意入睡后定时排尿以防发生夜间遗尿。5.定期健康检查 0-6岁散在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系统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早发现异常、进行指导和采取相应措施。5.1新生儿访视由社区妇幼保健人员于新生儿出生28 d内家访3~4次,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访视中发现严重问题应立即转医院诊治。家访内容主要为以下六大方面。①新生儿出生情况;②生后生活状态;③预防接种情况;④喂养与护理指导;⑤体重监测;⑥体格检查,重点应注意有无产伤、黄疸、畸形、皮肤与脐部感染以及视、听觉检查。5.2儿童保健门诊应按照各年龄期保健需要,定期到固定的社区儿保单位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检查的频度由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决定,年龄小的儿童检查间隔时间短,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的变化,防止发生生长偏离;高危儿、体弱儿宜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检查内容主要为以下四大方面。①体格测量及评价,3岁后每年测视力、血压一次;②询问个人史及既往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疾病情况、家庭环境与教育等;③全身各系统检查;④常见病的定期实验室检查,如缺铁性贫血、寄生虫病等,对临床可疑佝偻病、微量元素缺乏、发育迟缓等疾病应做相应的筛查实验。6.体格锻炼6.1户外活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可增加儿童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接受日光照射、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户外活动,开始户外活动时间由每日1~2次,每次10~15 min,逐渐延长到1~2 h;冬季户外活动时仅暴露面、手部,注意身体保暖。6.2皮肤锻炼 ①婴儿皮肤按摩按摩时可用少量婴儿皮肤霜使之润滑,每日早晚进行,每次按摩15 min以上,在婴儿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有规律地轻揉与捏握。可刺激皮肤,有益于循环、呼吸、消化、肢体肌肉的放松与活动。②温水浴不仅可保持皮肤清洁,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于睡眠和生长发育,有益于抵抗疾病。冬季应注意室温、水温,做好温水浴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表热能散发。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即可行温水浴,每日1~2次。③擦浴>7~8个月的婴儿可进行身体擦浴。擦浴时室温保持16~18 ℃,水温32~33 ℃,待婴儿适应后,水温可逐渐降至26 ℃。先用毛巾浸入温水,拧半干,然后在婴儿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毕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微红。④淋浴适用于>3岁儿童,效果比擦浴更好。每日一次,每次冲淋身体20~40 s,水温35~36 ℃,浴后用干毛巾擦磨至全身皮肤微红。待儿童适应后,可逐渐将水温降至26~28 ℃。⑤游泳有条件者可从小训练,但注意应有成人在旁照顾。7.意外事故预防7.1窒息与异物吸入< 3个月的婴儿应注意防止因被褥、母亲的身体、吐出的奶液等造成的窒息。较大婴幼儿应防止食物、果核、钮扣、硬币等异物吸入气管。7.2中毒防范保证儿童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含氰果仁(苦杏仁、桃仁、李仁等)、白果仁、河豚、鱼苦胆等;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儿童内、外用药应分开放置,防止误服外用药造成的伤害。7.3外伤防止坠床与从高处跌落;避免开水、油、汤等烫伤;妥善存放易燃品、易伤品;教育年长儿不可随意玩火柴、煤气等危险物品;室内电器、电源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装置。7.4溺水与交通事故家长和监护人必须加强监管看护意识,陪伴儿童时要做到专心致志。教育儿童不可独自与小朋友去无安全措施的江河、池塘玩水;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 摘编自作者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徐灵敏著)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全文详见医学界儿科频道https://mp.weixin.qq.com/s/G8_2NtVY6HJrfkelNqGODA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早期识别和诊治?近期,一名初步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2岁女孩在医院输液中不幸身亡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关注,知名大V儿科医生也对此病例发表了看法:“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也确实有重症病例,其中就包括出现病情进展很快也很危险的脑干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尤其是EV71病毒所致的感染。帖子里描述的反复抽搐、昏迷也是符合脑炎的表现,而不太像药物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作为儿科医生和儿童家长,我们为此患儿的不幸离世扼腕叹息,同时, 应该更加关注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早期识别和诊治?儿科门急诊是患儿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希望之门,也是及时救治病毒性脑炎的第一道关口。一、儿童急性病脑是如何发生的?1.1什么是病脑?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急性炎症综合症。儿童急性病脑,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可分为流行性和散发性两类,前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后者主要是指一般肠道、呼吸道病毒引起者。由于儿童病脑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是儿科医生和儿童家长常年都需要特别警惕防治的一种儿科急诊急症。认识儿童病脑,了解儿童急性病脑的诊疗和观察护理原则,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病脑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2儿童病脑的发生发展过程急性病脑是由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在儿科临床工作中,仅有不到1/3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病例可以确定其致病病毒的种类,其中, 80%以上是由肠道病毒感染侵袭引起,如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及EV 71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 病毒自呼吸道、胃肠道或经昆虫叮咬侵入人体,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在淋巴系统内繁殖后经血循环到达各脏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病毒血症可消失。此外病毒亦可经嗅神经或其它周围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是病毒直接损伤的结果,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当炎症波及脑膜时,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也可是“感染后”的“过敏性”脑炎改变,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血管及血管周围的损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二、怎样早期识别和诊断儿童急性病脑?儿童病脑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主要依据其发病特点和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病原学鉴定。根据脑脊液的外观、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2.1掌握其发病和临床变现的特点大多数儿童急性病脑,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1~3天,可有发热、咳嗽、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嗜睡等前驱感染的临床表现。病脑的病变部位和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注意以下5方面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①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婴儿前囟饱满等,严重时可呈去大脑强直状态,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②意识障碍:轻者无意识障碍,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③惊厥:惊厥大多呈全身性,但也可有局灶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④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均可阳性。⑤局灶性症状体征:如肢体瘫痪、失语、失明、面神经麻痹等。一侧大脑血管病变为主者可出现儿童偏瘫;小脑受累明显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脑干受累明显可出现交叉性偏瘫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后组颅神经受累明显则出现吞咽困难、声音低微;基底神经节受累则出现手足徐动、舞蹈动作和扭转痉挛等。⑥其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即病毒感染的脑外侵袭表现,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伴有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病毒性脑炎可伴有心肌炎和不同类型皮疹;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常伴有腮腺肿大。2.2及时申请必需辅助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正常或加快。 ②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增加。细胞数大多在(1~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③脑电图:多数患者均有脑电图异常,但其改变无特异性。常见的改变为弥散性异常及弥散性异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④病毒学检查: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⑤影像学检查:严重病例CT和MRI均可显示炎性病灶形成的大小不等、界限不清、不规则的低密度灶,但早期多不能发现明显异常改变。如CT显示单侧颞叶损害,常说明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助于排除占位性病变。三、怎样早期治疗儿童急性病脑?3.1儿童病脑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儿童病脑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和抢救生命,如降温、止惊、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等。治疗的原则和目标是减轻脑损害,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降低死亡率。儿童家长要配合儿科医护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的变化,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因意识障碍长期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高热者及时降温。病室应安静,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抽搐严重者要给予吸氧治疗。抽搐持续时间较短的病儿可临时肌肉或静脉注射苯巴比妥或安定即可;在频繁抽搐和惊厥持续状态时,止痉是帮助患儿渡过生死关的即重要又困难的治疗措施。3.2儿童病脑的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一般为10~14天的:①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给药。②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有效,5~10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合并细菌感染和昏迷的儿童病脑患儿,需用应用抗生素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3.3儿童病脑的疗效评价和预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儿童家长和儿科医生需要严密观察患儿对治疗措施的反应,综合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患儿的病情轻重及临床类型和阶段,及时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反复的评价及再评价,评估患儿的病情转归和进展情况。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病脑患儿病程2-3周,渡过极期、体温正常后,标志着进入恢复期。病情较重的患儿由于脑组织的损害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时早期的干预,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和训练,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略)【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医院联合青浦区电视台做的节目,“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https://www.shmedia.live/h5/template.html?id=559d034c2a8a4b9c85122796374b038a0c4d 医院和青浦电视融媒体合作的公益科普讲座,题目是 3岁看大7岁看老,如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理解和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为家国养育出优秀人才!全文详见医学界儿科频道https://mp.weixin.qq.com/s/CJlcZmhO0eyP3LhYf-Ejbw2021年7月17-20日,河南郑州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灾难级暴雨,1个小时降雨超过200mm,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水在1个小时内浇到了郑州;24个小时内降雨超过550mm,接近过去一年的降雨量!各方组织力量正在进行救援,郑州的市民们也是众志成城展开自救。今天,我看到一则刷屏全网的消息,“蓝天救援队从郑州荥阳一坍塌房屋废墟中救出一名约3个月大婴儿,母亲仍在搜救中”!母子俩已被埋一天一夜,大家为小婴儿获救欢呼的同时,更希望他健康成长,也期盼其母亲依然安好!那么,儿童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的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呢?一、暴雨和洪水对人体的损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损害:暴雨和洪水都是成分复杂的污染水,蚊虫、蝇类、鼠类等媒介生物繁殖,为各种细菌、霉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致病微生物可导致导致人体出现胃肠道、呼吸道、虫媒传播性疾病/人畜共患病、皮肤等多种相关感染性疾病。2.化学有害物质损害:暴雨和洪水泛滥流动,会带出存放在各处的有毒化学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也可导致人体出现胃肠道、呼吸道、皮肤等多种相关毒物损害性疾病。3.窒息缺氧缺血损害:暴雨和洪水引起的溺水、房屋倒塌后的掩埋等都可导致呼吸道严重堵塞,肺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出现障碍,从而造成窒息,造成人体缺氧缺血。4.创伤性损害:暴雨和洪水中的流动物体、及其引起的房屋倒塌,都可导致人体创伤性损害。5.寒冷性损害:暴雨和洪水往往温度较低,长时间侵袭人体,会导致人体寒冷性损害。6.高温烫伤性损伤:暴雨和洪水泛滥流动,有可能冲出各种各样高温的液体和固体物体,会导致人体高温烫伤性损伤性损害。7.心理精神损害性创伤:暴雨和洪水泛滥导致的大灾大难导致的心理精神损害性创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儿童,创伤后的心理精神治疗对于其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二、儿童暴雨和洪水侵袭后的常见问题1. 皮肤黏膜破损和感染:儿童的皮肤黏膜稚嫩,屏障功能差,暴雨和洪水侵袭后更易发生破损,为细菌、霉菌等各种微生物和毒物的侵袭损害提供便利条件。2.胃肠道感染: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健全,免疫力差,对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均差,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常见各种细菌、病毒、霉菌都可引起儿童发生急性胃肠炎。传染性病原体可导致儿童发生胃肠道传染性疾病,例如,霍乱、伤寒、菌痢及细菌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等病毒感染性传染病。3.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差,呼吸功能不健全,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常见的各种细菌、病毒、霉菌都可引起儿童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出现急性咽喉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传染性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可导致儿童发生相关的呼吸道传染病。4. 泌尿道感染:儿童泌尿道粘膜屏障功能差,局部免疫保护功能不健全,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常见的各种细菌、病毒、霉菌都可引起儿童发生急性泌尿道感染性疾病。5.脓毒血症: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免疫功能差,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很快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引起全身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三、儿童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的应急措施1.尽快脱离暴雨和洪水,马上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评估心肺脑功能,详细查看全身皮肤黏膜情况。2.保暖、清洁清洗、喂养、安抚。尽快给予柔软的衣物覆盖保暖,有条件时尽快用温水彻底清洗清洁。特别是外生殖器、会阴、颈部、腋下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喂水、喂奶补充营养,拥抱、安抚惊恐的儿童。四、儿童被暴雨和洪水侵袭后的进一步措施: “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六就医”六步健康状况观察处理一笑 救出被暴雨和洪水侵袭的儿童后,要首先微笑着面对他/她进行沟通交流,告诉儿童已经安全了、不要恐慌,同时询问观察孩子是否有疼痛不舒服的地方。如果儿童也能微笑,清晰地用语言或者表情回应,四肢活动自如,问题就不会太大。二看 观察评估被救儿童的全身状况和吃喝拉撒睡玩等日常活动情况,重点从以下三大方便进行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处理。2.1观察孩子的表情是否痛苦,皮肤黏膜颜色是否有变化,是否新长出了破损、出血、皮疹等异常情况。如果孩子看起来情况糟糕,皮肤苍白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颈强直,行为动作神态有异常,尽快寻求紧急医疗处理。2.2观察被救儿童的体温、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识别危及生命的症状。勤测体温,记录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发热,体温大于38℃,1-2个小时就要测一下体温。如果出现诸如呼吸困难、气喘、全身苍白发绀、全身松软无力等,尽快寻求紧急医疗处理。2.3观察被救儿童是否吃得香、拉得好、睡得稳。如果发现儿童呕吐吃不下东西,大便稀溏、小便少,大小便颜色和平常比较有变化、带血,尽快寻求紧急医疗处理。三逗四玩五吃 吃喝拉撒睡玩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让被救儿童适量吃东西,不过饥、不过饱,可以喂些糖盐水来补充水分和营养,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如果被救儿童精神状态和进食状态逐渐转好不必太担心,如果吃不下东西,甚至连水也喝不下,也是尽快寻求紧急医疗处理的指征。六住院观察 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都有潜伏期,如果条件允许,大多数被暴雨和洪水侵袭的儿童被营救后需要住院观察2-3天。如果条件不允许都住院观察,居家严密观察评估也很重要,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寻求紧急医疗处理。一场急风暴雨向这座久无洪灾侵扰的城市张开了利爪,快速蔓延的积水冲进了涵洞、淹没了马路、灌向了地铁,瞬间让整座城市的排水系统失效,街道变成了河流,城市陷入暴雨后的洪水淹没中,无数人被暴雨和洪水围困在各个角落。在天灾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是多么坚强,相信全国人民的一定能帮助河南共同渡过这道难关。【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医院联合青浦区电视台做的节目,“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https://www.shmedia.live/h5/template.html?id=559d034c2a8a4b9c85122796374b038a0c4d 医院和青浦电视融媒体合作的公益科普讲座,题目是 3岁看大7岁看老,如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理解和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为家国养育出优秀人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全文详见科普中国.达医晓护https://mp.weixin.qq.com/s/RFKS_JnwuGux1Mrh8tsEOQ在医院和网络空间,线下线上的各种医疗资讯中,“孩子拉的这大便正常吗?怎么和之前的不一样?!”是困扰儿童家长最多的问题之一,他们为了获得正确的答案而四处奔忙、多方寻医,把儿童的大便制作为帖子多方发送。其实,儿科医生诊断儿童的大便是否异常,是否需要治疗,不只是看大便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大便以外的全身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一、病例纪实儿童家长:医生您帮帮我,女儿5个月了,母乳喂养。4个月的时候腹泻半个月,好转后一直拉粘液+奶瓣。做了大便培养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大便常规化验有几个白细胞,常吐奶。至今已经快一个月了。已经口服药物治疗半个月了,每次喂奶前前加乳糖酶已一周,大便无改善。请问这是肠粘膜损伤吗?该怎么调理?儿科医生:孩子吃的好吗?每天吃几次?尿几次?体重长得好吗?给孩子及时补充维生素AD了吗?儿童家长:孩子吃的很好啊,每天吃8-10次,每次要吃到足够饱才罢休,少吃一口都不行,害的我天天熬汤喝下奶。尿量也很多,无数次,没算过。长的很好,大家都说她太胖了,需要减肥。没补补充维生素AD,她这么胖,不缺营养。儿科医生:您的这一番话让我彻底对宝宝放了心,孩子应该没有大问题,有可能是您喂食的多了,多到她消化不了了,所以大便小便都多呀。儿童家长:那么,我该咋办呢?她每天大便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每天就大便1-2次,也有3-4天大便1次的。儿科医生:首先,您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大便来评价大便是否异常,您要看孩子的整体情况,分析孩子是否有病理情况。其次,您不能要求您的孩子按照别人家孩子排大便的样子来排大便,更重要的是您要看孩子自己大便的变化情况,要找孩子自己的标准。儿童家长:那我就是来说孩子的大便的呀,我是看着孩子的大便不正常才来看病的呀,不说大便说啥?!儿科医生:您是来找医生诊断孩子这样拉大便有无问题?原因何在?该如何处理?对吧?您已经给孩子按照常见的病理情况吃药治疗了半个月没效,对吧?儿童家长:是呀,急死我了,这孩子吃喝玩好好的,长的也好,就是大便不好,是有什么严重问题,对吗?儿科医生:您还是跳不出大便本身,您要看看孩子的整体情况综合分析,才可以找到孩子这样大便的原因。那么,请您想想,您养育孩子,主要的目标是让孩子长的好呢?还是拉出好看的大便?!儿童家长:当然是让孩子长的好了,但大便不正常,担心孩子有病啊……儿科医生:明白了喂养孩子的目标是整体生长发育好、而不是养个好看的大便,下边我们就容易达成共识了。儿童家长:明白了,您说今后我该咋办?儿科医生:综合孩子目前的情况及之前的诊疗经过,孩子目前有2个问题可以考虑: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这是孩子哭闹的原因之一;②消化不良,是饮食过多造成的。儿童家长:我该如何做呢?儿科医生:①您自己先清单饮食,停止进食油汤3天。同时,心情要愉快放松,别忧虑急躁,保持有乳汁。②给孩子口服维生素AD,每天2次,每次400U,适当多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③每次少喂一点,停止哺乳后逗孩子玩,给她拍背、按摩肚子,让她开心愉快,忘了吃奶,慢慢养成好的饮食习惯。④3-5天后复诊,让我再看看。儿童家长(3天后):医生我家孩子按照您说的这样做,好多了,大便样子好看一些,但是次数还是多,怎么办?儿科医生:好转就好,慢慢来,因为这不是急事,孩子目前生长发育很好,喂养习惯的改变、身体状况的改变都不是急事。也许您的孩子大便次数就是这么多,有的孩子吃1次拉1次,只要孩子身心愉快没有不适感、生长发育也好,不用着急。也就是说,评价孩子的大便需要用生长发育的眼光看,看孩子整体的发育情况,而不是只盯着大便看。儿童家长:如果孩子以后大便再变的更不好,我该如何做?儿科医生:要综合分析儿童当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果没有找到病理情况,儿童吃喝玩乐、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那还是只需适当调整饮食、助消化即可。 二、病例解惑大便即粪便,是食物进入消化道被吸收利用后排出体外的食物残渣及肠道分泌物。大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数成分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影响儿童大便性状和次数的因素很多,包括儿童本人的先天体质、饮食和水质结构、环境温度湿度、心情好坏等等。当然,胃肠道发生病变时,也会导致大便形状和排泄次数的变化。1.喂养方式不同,儿童的大便不一样1.1人乳喂养儿 大便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 绿色、不臭,呈酸性反应(pH4.7~5.1)。平均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添加辅食后次数即减少。1.2人工喂养儿 大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大便1-2次/日,易发生便秘。如果只是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不伴任何不适,不应称为便秘。1.3混合喂养儿 大便与单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粪便相似,初加菜泥时,常有小量绿色便排出。便次每日1次左右。2.儿童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大便容易变化2.1儿童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一岁以内每日摄人及排出的水分占体内总液量的1/2(成人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2.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2.3机体防御功能差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2.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2.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综上所述,儿童的大便情况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时时需要我们综合分析做出科学决策。我们养育儿童是为了让他长大成人,而不是让他完全按照理想化的状态吃喝拉撒睡。生理变化、成长变化也是儿童生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各方面表现出来。从大便方面观察固然重要,但不能给大便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坚守不变,更不能要求儿童按照某种要求、拉出所谓理想的大便! 切记:养育儿童的重点是生长发育好、心情愉悦,只要没查到毛病,吃喝玩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就不用紧张。对于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我们更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大便纠结痛苦!摘编自作者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徐灵敏著)【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撰写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 》,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s://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 》姊妹篇。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37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医院联合青浦区电视台做的节目,“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https://www.shmedia.live/h5/template.html?id=559d034c2a8a4b9c85122796374b038a0c4d 医院和青浦电视融媒体合作的公益科普讲座,题目是 3岁看大7岁看老,如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理解和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为家国养育出优秀人才!3岁看大7岁看老,怎样促进儿童早期发展?https://mp.weixin.qq.com/s/r0_zeuZyImvn0tT-z0sbGg !感谢医院宣传科同事为儿童健康付出的辛苦工作,欢迎大家届时围观批评拍砖,参与讨论如何做对儿童健康发展更好。敬请关注2021年6月10日(周四),第三期“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徐灵敏主任医师和您聊聊“3岁看大7岁看老,怎样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点击海报二维码,我们在直播间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