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清彬据国内外文献复习和相关学者临床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
曹威张清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一、 什么是TMD?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TMD)是颞下颌关节(图1)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症状
扰人的TMD疼痛,试试这些中医疗法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英文称作Temp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简称为TMD,此为TMD的来历。此病在中医里叫做“痹症”、“颊车痛”、“口噤不开”等,这是一种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人群发病率高达70%!说不定你也有哦这种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颞下颌关节区(耳前区)或咀嚼肌的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有部分患者还合并头痛、颈肩痛、耳鸣、失眠等全身不适。吃东西关节响、疼痛、嘴巴张不大,真让人焦虑,难受想哭,怎么办呢?解决扰人的颞下颌关节疼痛,试试这些中医疗法吧!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绿色疗法,有疏痛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区的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常选用穴位有耳门、听宫、听会、颊车、下关等。艾灸艾灸,是用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具有散寒湿、通经络的作用,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局部及周围软组织酸痛、冷痛、紧绷感,适用于阳虚、气虚体质的患者。艾灸常用的穴位可以选取局部疼痛的位置,还常选用神阙、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位,起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按摩点穴点穴按摩疗法是凭借两手取患者的体表穴位通过揉压打点等手法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按摩点穴能疏通气血,通经活络,调动全身气血从而达到抗病的作用。中药熨烫选用苏子、莱菔子、补骨脂等中药,制作成中药包,加热后贴敷在局部疼痛部位,起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耳穴贴压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反应区。运用耳穴贴,贴在相应的耳部穴位,刺激耳穴,就能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辩证使用以上的中医疗法,告别疼痛困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的口腔中医门诊,是医院的特色门诊之一,以传统中医的方法治疗口腔粘膜疾病、颌面疼痛疾病及口腔头面部的疑难杂症,以中药、针灸、按摩、艾灸、穴位贴药等中医治疗手段为主,结合现代口腔医学知识,为广大患者提供口腔疾病的中医诊治、口腔疾病中医保健、口腔疾病的多学科会诊等服务。专家介绍麦熙,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运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口腔粘膜疾病、口腔颌面疼痛疾病及口腔头面部疑难杂症,治疗的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灼口综合征、口腔扁平苔藓、唇炎、沟纹舌、口臭、磨牙症、非典型面痛、面肌抽搐、面瘫等。
暮色四合,走在岁末年初的寒风里,走在花城广州的路上。偌大的城市,来去随心,去留随意,无论谁都是岁月的匆匆过客,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人都是沧海一粟。时光悠然,年华似水,冬去春来,岁岁年年,光阴的皱褶深深
无论是在口腔种植,修复还是正畸领域,颞下颌关节疾病都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其可能对于治疗的成败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邀请了多位国内颞下颌关节及咬合病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汇聚一堂,于2019年12月28-30日在南国明珠、花城广州举办《颞下颌关节及牙合学的引领与未来》继续教育学习班,共同探讨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疗进展。项目负责人张清彬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合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葛林虎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刘洪臣教授出席并发表了开幕式致辞。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东耀峻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傅开元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焦国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张曼莉副书记出席了开幕式。 葛林虎院长致欢迎辞刘洪臣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主旨演讲开幕式后,大会正式进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和交流环节。本次会议汇集国内多位颞下颌关节及咬合病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内容涵盖颞下颌关节病的诊疗现状、手术及保守治疗、关节病相关影像学、正畸、儿童疾病、病例讨论、临床示教等多个层面,既有领域大家坐镇会议授业解惑,也有年轻医生分享成果切磋交流,来自全国近百名医护人员参加会议。刘洪臣教授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新认识与治疗》报告张志光教授作《颞下颌关节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傅开元教授作《前伸再定位合垫治疗关节盘移位的生理机制与临床适应症》报告王美青教授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报告张清彬教授作《TMD特色诊疗模式之建设与思考》报告 焦国良教授作《TMD关节盘移位相关问题思考》报告李祖兵教授作《髁突骨折与强直的手术治疗》报告王朝俭教授作《颞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特征》报告2019年第二届广医口腔医院TMJ论坛2019年第二届广医口腔医院TMJ论坛张清彬教授进行临床示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自2014年3月17日成立以来,连续五年举办省级或国家级“颞下颌关节及合学的引领与未来”的继教班,截至2019年已经坚持举办了五届。在三天的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学术观点的交融与碰撞。与会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学习班主题明确,课程设计合理,授课老师倾囊相授,各位学员庆幸能在一场学习班中聆听到来自国内多家顶尖医院专家的精彩授课。通过学习班的学习,各位学员对于国内各大家的学术观点及颞下颌关节病各方向的研究新进展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认识。此次颞下颌关节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最终获得圆满结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在2020年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明年再会!!!
有一种疾病悄无声息,却沉重如山;有一种疾病轻如鸿毛,却纠缠不休。那就是口腔四大疾病之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TMD是一组
这两天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赵晓菁主任被“拷”走的消息出现了“霸屏”现象。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这里不必细说,可以看4月26日下午上海浦东警方的通告。4月27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也专门做了四点回应:1、在医疗机
张清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临床的四大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错颌畸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包括“三大症状”+“三小症状”,三大症状包括下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世界各国发病率一般为22%---80%,而根据我们课题组的临床研究,广东地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大约是31%左右。但是临床上的就诊率也就是5%左右,很多患者因为该病不影响功能或者不是很疼,也就忽略了此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我们根据经验分为“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区疼痛,弹响与杂音;伴随症状包括头痛,耳鸣,焦虑/抑郁/疑病症等精神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一直被视为“疑难杂症”,之所以被称为疑难杂症,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发病原因不明确,其二是治疗效果不确定。就发病原因来说,精神因素、牙齿咬合因素、习惯因素、内分泌因素、医源性因素、遗传因素都参与其中,临床上往往无法确定是哪一种因素导致疾病发生。就治疗方法和效果来说,其难度更是较大和不可确定,目前我们科室采用的广医口腔医院特色的诊疗模式“序列、微创、数字化、舒适化”,也就是从保守治疗到微创治疗到开放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轻微的病人,给予保守治疗,也就是口服药物治疗,咬合板治疗,手法复位和中医理疗针灸等,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也可以看到有少数患者具有自愈性;对于症状中等严重的病人,我们给予关节腔注射治疗,咬合板治疗,手法复位和中医理疗针灸理疗,经过这些治疗,85%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采用颞下颌关节镜微创治疗,咬合板治疗和中医理疗,85%的病人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微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进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髁突骨突的处理及关节腔的清理。目前90%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手术的适用情况仅仅占7%左右,而开放手术则仅仅3%以下。总而言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时间如下:症状轻微采用保守治疗,需1到3个月关节腔注射治疗+保守治疗者,需3到6个月微创关节镜治疗者,需6个月左右开放手术治疗者,需6个月到12个月伴焦虑抑郁或疑病症者,需1年到10年,甚至一辈子临床上,真正全身心投入“疑难杂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疗的口腔医生并不多,广东省也就是三五个医生以此为主要专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我们知道,再难治的疾病也需要有人来研究,通过临床诊疗给罹患此病的病人一些安慰,一些希望;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在不容易的生活里,互相信任、相互依靠着走路,可以让人的内心感觉轻松些,温暖些。感恩2018,祝福2019!!!一家之言,科普用,仅供参考,谢谢您的阅读!!
“掉下巴”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时有碰到,其专业名称叫“颞下颌关节脱位”。日常生活中,也有朋友或患者朋友经常会说“我经常掉下巴”且问“为什么会掉下巴”?从专业角度来说,“掉下巴”这个病已经出现至少几百年了,也一直不温不火的存在着,治疗着。但是在2018年11月13日,“掉下巴”火了,“火”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个叫王源的演员,说他本人“下颌骨脱位”了,很痛苦,很疼,还坚持拍戏而上了热搜。我们从专业角度为广大的朋友做一下科普。首先来看“下颌骨脱位”,颞下颌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TMJ)是指下颌髁突由于外力作用或关节结构异常,髁突超越了正常的运动限度范围,脱离了关节窝而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下颌关节,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方脱位、后方脱位、内侧脱位与外侧脱位。在临床上急性下颌关节前脱位、复发性下颌关节脱位和陈旧性下颌关节前脱位比较常见。由此可见,颞下颌关节脱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掉下巴”。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前脱位,患者表现为不能闭口,前牙开牙合,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双侧脱位患者语言不清,唾液外流,面下1/3变长。检查可见双侧髁突突出于关节结节前下方,喙突突出于颧骨之下。我们再来看看“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移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上也有内外移位和旋转移位,但临床意义不大)。首先我们要清楚“关节盘的正常位置”,解剖学研究证实:在下颌骨与颞骨的连接处,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盘呈椭圆形,上面如鞍状,前凹后凸,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形状相对应。关节盘的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关节盘最薄的中间带介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突前斜面之间,有滑膜覆盖,为关节的负重区,亦是关节盘穿孔的好发部位;最厚的后带则介于髁突横嵴和关节窝顶之间,有滑膜覆盖,无血管及神经成分。而当发生盘前移位时则使这种盘髁关系发生改变,由于双板区松弛,关节盘被牵引向前,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前斜面的前方,而引起一系列关节紊乱症状。 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指的是关节盘在闭口位时处于前移位状态,而在开口位时能够恢复正常的关节盘-髁突关系(盘髁关系),临床上常常以往返性的关节弹响为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关节弹响有其特点:早期出现在开口初,随着移位的加重,慢慢到开口中或开口末期。可为“单响或双响”,部分患者还表现为关节区域疼痛。不可复关节盘移位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从可复性盘移位发展来的。在由可复性盘前移位发展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过程中, 常常存在中间状态, 临床表现为开口过程中反复发生的暂时性锁结, 关节盘不能恢复正常位置。综上所述,王源同志所说的“下颌骨脱位,有响声”,考虑是关节盘移位,并且有疼痛和髁突无法自如复位的情况,进一步考虑他的疾病状态在由“可复性”向“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发展中。这种情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下颌骨脱位”,并非是“颞下颌关节脱位”。这种病情,可以采用“序列、微创、数字化、舒适化”的诊疗模式,可以取得较好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