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但有些“古老”检查手段仍然不可或缺、历久弥新——粪隐血检测。当消化道少量出血,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观察不能准确判断时,隐血试验能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血液,提示胃肠道出血。常用的方法包括粪隐血化学法和免疫法。炎症性肠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腹泻、腹痛和血便,肠镜检查是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和随访过程中的常规检查,但由于检查前需肠道准备,操作具有侵入性和复杂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应用,而粪隐血试验因为其高敏、快捷、廉价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当近期检测显示多次、持续性隐血试验阳性,间接判定肠道粘膜炎症的活动性,提示患者注意休息,加强随访,或者更换治疗方案。粪隐血检测送检方便,现在市场上还有家庭型试剂盒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自我管理(淘宝网上)。本文系戎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许多IBD患者都听到过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那么究竟我们能通过粪便检测得到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事 什么是钙卫蛋白? 钙卫蛋白是一种来自于中性粒细胞分泌的钙和锌结合蛋白,占中性粒细胞可溶胞质内蛋白50%,广泛分布于人体细胞、组织和体液中,粪便中钙卫蛋白大约是血浆中的6倍左右。 为什么可以检测钙卫蛋白? 肠道发生炎症时,中性粒细胞作为防御炎症的士兵,会被调动移行至炎症区域,释放FC,因此它是反应炎症细胞活化的的重要指标,而且FC便容易被检测到。 钙卫蛋白如何评估肠道炎症程度? 大量资料显示FC水平与肠道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有文献认为: 当FC100μg/g-250μg/g,表明需要进一步检测,以确定炎症是否复发; 当FC>250μg/g,认为疾病处于不稳定状态,应优化当前疗法或更换治疗方法。 研究证实FC水平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0%以上。 做了肠镜,还要检测钙卫蛋白吗? 由于肠镜检查需要肠道准备,为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复杂性,短期内重复检查难以接受,而且IBD是长程慢性疾病,需要进行实时监控,FC是作为一种无创方便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能间接定量评估肠道炎症,特别是小肠CD,减少内镜检查的次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慢病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检测了钙卫蛋白,还要做肠镜吗? 内镜检查是客观监测炎症的金标准,目前是评价肠道粘膜愈合最直接可靠的方法。当临床医生怀疑IBD发作时,虽然FC是一个可靠的炎症标志物,内镜检查才能对疾病累及范围,复发部位,疾病类型(炎症?狭窄?溃疡?),肿瘤的监测等进行检查。
当今社会生活使人们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如考试压力,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升职压力,子女升学压力等正在扼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常常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中。长期的情绪异常最易引起心身疾病,即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心身疾病。 胃肠道症状和疾病在心身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常以疑难杂症来消化科反复求医,古人云“思伤脾”。常见消化系统的心身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腹泻和便秘等,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等。发病前有时可伴有明确诱因,如生气吵架,意外事件等;或者长期处于持续性心理刺激状态,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当这些不良情绪长时间未得到有效缓解释放,超过机体能力所能耐受时,可引起心身疾病。而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处于压力应激状态,首先表现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升高,有利于机体面对挑战;随着时间推移,全身代谢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素活动过度,引起内脏受损,如胃供血不足,产生应激性溃疡;当体内各种储存物质进一步消耗,全身防御系统失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会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除了关注躯体疾病的治疗同时,更应该重视心身疾病的综合治疗,应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改变认知,调整放松情绪,必要时辅以相关药物治疗。因此除了关注躯体疾病的治疗同时,更应该重视心身疾病的综合治疗,应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改变认知,调整放松情绪,必要时辅以相关药物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 戎兰 徐三荣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正确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2014 年公布了致癌食物黑名单:油炸食物、腌制食品、熏制食品、烧烤食品、霉变食品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另外,快餐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蜜饯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高盐高脂和吸烟、酗酒也会给身体带来疾病隐患。食品中主要的致癌物质亚硝胺类、苯并芘、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成分,大部分跟烹饪、加工食品的方法密切有关。烧烤、腌制食物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等明显增加, 建议只能在适度的“量”下享用美味。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等含量也增加,因此尽量选用新鲜食材。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防癌、抗癌作用。 蔬果内含有的多种植物化学物常为程度不一的抗氧化剂,而氧自由基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因此提倡每天需摄入500克蔬菜。在选择蔬果时也应该尽可能多样化,均衡饮食。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维生素(维生素C、B、胡罗卜素等),矿物质(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硒、钼等)以及叶绿素,吲哚类,萜类等,可减轻机体氧化代谢对组织损伤,降低肿瘤风险;另外各种颜色的蔬果还能提供不同的营养素预防肿瘤,如番茄红素,原花青素,植物多糖等。葡萄籽中的提取的原花青素抗氧化剂作用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能更高效地清除氧自由基。 本文系戎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直播时间:2024年08月17日14:00主讲人:戎兰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活动,每个人每天腹腔内均有0.5-2升不等的气体,且99%的气体都无味。气体来源于我们谈话,进餐时吞咽的空气;或者肠腔内食物代谢产生气体,或者血液中气体弥散到肠腔等,气体包括肠腔内细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以及吞入的氧气,氮气等。虽然肛门排气过多会让人感到尴尬,但较少与严重疾病有关。 ??而排恶臭屁,可能与肛门内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以及短链脂肪酸、粪臭素、吲哚类、挥发性胺和氨有关。当然经常排恶臭屁伴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发热等全身性症状时应该去医院就诊,排除肠道疾病。 那如何能减少近期排恶臭屁呢? 1 调节饮食结构:暴饮暴食后,或进食大量不易消化食物,如油炸食物,代糖的甜味剂和口香糖中糖醇等,食物残渣增多和细菌发酵作用结果。 2 调节肠道菌群:在消化过程中,肠道细菌会产生含硫化合物,当菌群紊乱时,会产生更多更臭的气体。可以补充益生菌进行调节。 3 关注食物不耐受:如乳糖酶的水平低,小肠无法通过乳糖酶分解乳糖,将其转变为葡萄糖和β-半乳糖,通过肠壁吸收。若牛奶和奶制品中乳糖无法完全代谢,肠道细菌可发酵未消化的乳糖,产生甲烷气。 4 适当减少富含硫的食物摄入:干豆类、鱼、牛奶、瘦肉、小麦胚芽、贝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洋葱、萝卜、干果、圆白菜等。 5通便:食物残渣在结肠停留的时间过长,细菌代谢产气增多。可以多喝水,加强运动,并在饮食中增加纤维食物摄入以调节。 ??偶尔排臭屁是机体一种自身调节的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尴尬局面。
你是不是常常在腹部受凉或进食凉物后出现腹痛、解水样便?你有没有在餐厅正准备与亲朋好友大快朵颐时因为胃肠道“乱发脾气”而感到特别扫兴?你会不会经常在情绪紧张焦虑时尴尬地寻找“方便”之地? 当你在医院做完各种检查后,医生通常会告诉你,这些情况都是由一种功能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饱受其苦的你,真的了解这种恼人的疾病吗?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病程较长,症状易反复但预后一般较好。我国普通人群IBS总体患病率为1.4%~11.5%,然而仅25%的IBS患者到医院就诊。 既然是功能性病变,那我为什么总是不能好转呢? 虽然医生了解到IBS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但是目前该病病因尚未被完全阐明,所以治疗上仍以对症治疗为主。 目前认为病因包括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激活,肠道微生态紊乱及肠-脑互动异常。 饮食因素是诱发或加重症状的主要因素,包括免疫性(食物过敏)和非免疫性(食物不耐受)两方面。 因食物过敏所致的IBS症状 较少见,50%-80%IBS患者存在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常见症状包括肠道产气过多、腹胀、腹痛以及腹泻。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怎么区别呢? 两者均是摄入食物后的不良反应。 食物过敏涉及免疫系统,即使很少量的食物也可引起严重的反应,乃至危及生命的反应。 食物不耐受不是免疫性过敏反应,危险没有食物过敏大。症状发生与食物摄入量相关,或者反复多次进食后发生;有时症状可在进食后几小时或几天才出现,即延迟性;对同一种食物不同的人表现具有异质性。 由于食物不耐受通常较为隐匿易忽视,常涉及多种食物,可引起多系统的不适症状,因此了解食物的不耐受有利健康。 怎样知晓自己何种食物不耐受呢? 不耐受食物通常与日常密切接触的食物有关,如: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 医生需尽可能详尽了解IBS者饮食习惯,但回顾性调查常出现回忆偏差和主观性; 通过检测血清中常见食物特异性IgG 抗体水平,为寻找不耐受食物提供进一步线索,由于日常饮食种类繁多,检测结果需综合判断; 与医生共同制定自设饮食日记,观察各种食物摄入和症状关系,帮助患者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调整饮食习惯为治疗IBS的一种新方法。 答: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必紧张,虽然腹痛、腹泻、便秘等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但积极有效的应答对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体重过轻。研究表明,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饮食指导和管理是炎症性肠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该类患者如何选择食物、烹饪方式以及饮食节律均非常重要。 以下说法一定对吗? 说法一:牛奶不能喝? 1.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建议所有患者避免。 2.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建议饮用牛奶。 3.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不建议饮用牛奶。 说法二:粗纤维不能吃? 1.有肠道狭窄的患者建议避免粗纤维饮食。 2.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建议少渣饮食。 3.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摄入。 4.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引起腹胀,适度增加饮水能够缓解部分症状。 说法三:必须低糖低脂饮食? 建议谨慎的减少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人造奶油,西式糕点,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的摄入。 限制糖的摄入、尤其是精加工的糖和人工甜味剂等。 说法四:上面这些我不吃,就万事大吉了? 饮食所要强调的并不是哪一种食物能不能吃,而是怎么样吃的问题。 饮食均衡化。 正确辨认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以及不耐受的食物在缓解期和活动期的变化。建议使用饮食日记的方法,有效合理保证饮食均衡化。 烹饪简单化。 食物加工时必须做到煮透、煮烂,增加烹饪时间,不应将食物做的很硬或半生不熟。烹饪好的食物性质应当以半流质和流质为主。 少用或不用无营养价值甚至是有害的色素、香料和调味品。 少食多餐。 每3-4小时进食一次,每次的量比平时的一日3餐的量少一点,每次用餐的时间适当延长。 说法五:我吃饱了营养就不会缺乏? 关注微量元素的补充 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肠道病变,缺乏叶酸,维生素A和D、钙、铁等多种营养素,饮食要选择富含以上营养素的食物,或适量补充相关药物。 常见含钙丰富的食物:奶制品、豆制品、海带和虾皮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补钙的同时,还应增加日晒,适量运动,有助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访骨密度,适时增加药物摄入。 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物:猪肝、牛肉、鸭肝、鸭血、羊肉、猪肉、羊肝、猪血、瘦肉、樱桃等。 能量不足:尽量选择肠内营养(口服)的方式,建议与营养师沟通,制定个体化方案。 饮食日记是什么? 饮食日记又称食物日记,是指记录下每天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总量,同时记录饮食后胃肠和全身的各种反应、血糖、血脂和体重等指标的变化。 为什么要记饮食日记? 食物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有的是立即发生,有的是慢慢显示出来; 由于每天摄入食物种类较多,很难回忆是哪种食物造成身体的不适; 食物造成健康的不良影响,每个人的表现各不一定相同,差别较大; 综上所述,建立好个人饮食档案,医生会根据你的记录,确定疾病病因,并帮助你选择合理治疗。
小肠增强CT是结合口服对比剂和静脉内对比剂,使肠道充盈并显影,进而对肠道进行评估的一种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检查小肠内病变。小肠增强CT的优势 1.是一种无创性检查,简便易行 2.为内窥镜检查的补充 3.可同时观察小肠病变,评价整个腹部情况 4.可同时显示血管情况,评价血管性病变、肿瘤血供 如何肠道准备? 1. 检查前一天:无渣半流质饮食(粥、面条等)。 2.术前晚8点左右,服用缓泻剂(舒泰清*2盒或和爽*1盒),目的是排空肠道内残渣和粪便;服用缓泻剂后即开始禁食。 3.检查当日:禁食早餐 为什么要喝甘露醇? 口服甘露醇是为了使肠道充盈,利于肠道显影,保证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 甘露醇要怎么喝 检查前60min,口服预先配置的甘露醇溶液2000ml;分4次口服,每次口服500ml,每次间隔15分钟左右,直到喝完。 配置方法 20%甘露醇溶液250ml+4瓶矿泉水共1750ml。 PS:患者需携带一包20%甘露醇250ml+4瓶500ml矿泉水交于CT室工作人员即可,他们会帮你配置好溶液。
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社区进行粪隐血试验筛查,若阳性可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因此如何正确操作和理解粪隐血试验尤为重要。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发现出血,需要专门的试剂进行检测,称粪隐血试验,目前有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检测手段。化学法特异性差,常受饮食因素影响呈假阳性,如动物血、瘦肉、猪肝类食物或含铁较多的蔬菜、铁剂等;摄入大量维生素C,则造成假阴性。免疫学检测避免食物影响,敏感性高,特别适用于是大肠癌的普查,但有时误将生理性失血和服用刺激肠道药物后某些正常人检测为阳性。另外 少量消化道出血是血液在粪便中分布不均匀,取材部位的主观性,标本反应时间及显色判断差异可使检测产生误差;有的疾病如肿瘤是间断性少量出血,所以增加检测次数有利于提高准确性。本文系戎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