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许多疾病关系密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等,如何避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这里,我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现在大家要明白一个最重要的知识:肥胖是一种由于体内严重荷尔蒙失调(也叫做激素)导致的疾病。而减肥的核心是降低胰岛素!本文是介绍如何减肥,对于胰岛素和肥胖的关系的详细内容我会专门出一篇文章介绍 一、基本要求1. 血液中胰岛素升高是腹部肥胖的主要原因,要知道我们每次吃东西都会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减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轻断食! 2. 吃蔬菜有助于肝脏排出脂肪,减轻脂肪肝! 3. 要多吃优质脂肪,它是唯一不增加胰岛素分泌的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种途径。常用的植物油,如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之类的植物油都含有一定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注意每日一勺量就足够!)。坚果类食物也富含这种脂肪酸的;动物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主要就是来自深海鱼类。就是深海鱼油。主要作用是维持和改善大脑功能。 二、加速脂肪分解的食物或方法1. MCT油,MCT代表中链甘油三酯,如椰子油,是通过精制生椰子油或棕榈油生产的液体脂肪。 MCT是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形式。 MCT油可以添加到冰沙,防弹咖啡和沙拉酱中,给您带来饱腹感。 2. 蔬菜或柠檬酸钾锭等富钾食物或药物可以修复胰岛细胞(富钾的蔬菜:竹笋、苋菜、芥菜、蘑菇、菠菜、荠菜、苦瓜、韭菜、蒜苗、豌豆苗); 3. 苹果醋的醋酸可以降低胰岛素,早晚一勺放一杯水里; 4. 吃铬改善血糖(富铬食物:肝脏、牛肉、鸡肉、西蓝花、青豆、黑胡椒等); 5. 维生素B群尤其是B1,酵母富含vitB(目前维生素B族均是水溶性维生素,其多见于动物肝脏、瘦肉、奶类、蛋类、豆类、酵母、蘑菇、谷类、贝壳类、坚果类以及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常见的绿叶蔬菜包括甘蓝、菠菜、油菜、荠菜、白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等); 6. 高强度间歇训练(刺激生长激素,关键在于高强度和休息时间要长,间歇好,几天或一周一次不能太累); 7. 训练后恢复好; 8. 更多睡眠; 三、避免做的事尽量不吃令你腹胀的食物; 减少压力(皮质醇释放阻碍减重); 避免食用味精; 避免食用餐厅食物; 避免过度训练; 避免便秘
我们经常会碰到朋友说:“最近瘦了,是不是太劳累、吃的不好营养不良了?”这样的一句嘘寒问暖,让人们心里暖暖的。 可是有时候过分的瘦却并不是健康的状态,往往意味着营养不良!甚至是疾病导致的,需要查明原因并及时纠正。那么什么是营养不良?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营养不良?又该如何从食物中补充纠正这种营养不良呢? 营养状态异常营养不良多是由于蛋白质缺乏造成的,这种现象,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我们在电视中经常会看到非洲一些非常贫穷落后的地区,儿童骨瘦如柴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营养不良。 与之相对应的为营养过剩,多是由于蛋白质等摄入过多造成的,同样对人体有害。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过多往往与发生心脏疾患的风险成正相关,摄入蛋白质过多与一些癌症有关,尤其是结肠癌、乳腺癌、肾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那么我们如何评估自己或他人的营养状态呢?我们一般是根据几种方法来评价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1. 血清蛋白,通过抽血来检测,主要是参考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 2. 测量上臂肌围和上臂肌区方法测定营养状态; 3.血清氨基酸的比值。 蛋白质的小知识蛋白质的功能很多,主要包括参与人体组织构成、构成身体的各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量、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由肽键连接而成,蛋白质水解后,次级结构称为肽。构成人体的氨基酸,共有20种。分成三类: 1. 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要从食物中摄取,有九种; 2. 非必需氨基酸:可自身合成,不一定需要食物中摄取; 3. 条件必需氨基酸:某些特定条件下,合成能力有限或需求增加,无法满足身体需要,要从食物中摄取。 说了这么多那什么是好的蛋白质呢? 什么是优质蛋白质先要了解一个概念,食物中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食物中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就越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也越高,这种食物蛋白质就称为优质蛋白质。 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为经典的优质蛋白质。鸡蛋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蛋白质,所以我们要知道好吃不贵的鸡蛋是最好的蛋白。 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是从胃开始进行消化,通过胃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多肽或者是游离氨基酸,在小肠中吸收,胰蛋白酶或靡蛋白酶分解成小肽或少量氨基酸,再由小肠黏膜细胞进行吸收,吸收的氨基酸,通过血液经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脏等其他脏器。 氮平衡最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个重要的概念,氮平衡! 我们知道蛋白质主要是由氮元素构成,氮平衡就是指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的关系: 如果两者差为零,就称为零氮平衡,健康成人维持在零氮平衡并富裕5%; 如果差大于零称为正氮平衡,儿童、妇女怀孕、疾病恢复、运动或劳动时为正氮平衡; 那么如果摄入蛋白质量小于排出蛋白质的量就是负氮平衡,多为饥饿、疾病或者老年状态。 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是疾病状态,应注意尽量减轻或改变复旦平衡,以保持健康,促进疾病康复,延缓衰老!
经常听到有患者家属说生病了,要多补充营养,多吃一些好的,那么什么是营养呢?我想很多人其实并太不明白。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其能供给人们存活所必需的物质就是-营养素。营养素的概念是指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根据化学物质和生理作用营养素可以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当然,有的书籍又加上了水和膳食纤维,统称为七大营养素 根据人体需要量或体内含量的多少营养素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人体所需要的50-65%能量都是来自碳水化合物,这也是我们日常是以谷物为主食的原因,因为其含有大量碳水,进入人体后以糖元形式存在,最方便供能,所以减肥的话必须要控制碳水的摄入。才方便我们调动第二线能量供给元素-脂肪,它是机体内大量储存的营养素,相当于能量银行里的金条,只不过现代人真的希望它能少一些,让机体瘦消下来。当前两种营养素供能不够时,第三线的蛋白质才会分解供能,所以减肥减脂的人不用太害怕肌肉(蛋白质构成)松懈,因为在身体看来,从供能角度讲脂肪比蛋白质好用多了! 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又根据含量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所以对于富含不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为了更好的吸收,什么该放水里煮什么该油炒是很有方法的! 此外,还有一种可以称为植物化学物,多在植物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苷等,具有保护人体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我们知道很多的植物保健品都是打着富含这些植物化学物的旗号,在市场上大卖特卖!
吃了吗?是国人最常用的见面问候语,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吃了这么多年的饭,突然问你会吃饭吗?感觉是不是很荒诞离奇?但是如果您真静下来仔细想想,自己会吃吗?我想多数人可能还真不非常明白。 也许您会讲色香味,会讲煎炒烹炸技巧,也熟知那家馆子那道菜地道,但不一定知道咋吃才健康!今天,来讲讲合理饮食的大原则,以后有机会慢慢展开详细再谈: 什么是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又称为平衡饮食,是指能满足身体合理营养要求的饮食。我们通过吃饭从食物中吸收的能量和营养素,能提供给身体一个合适的量,从而不会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身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合理膳食的要求?1. 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日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而且在数量上要满足各类食物适宜的摄入量。 2. 保证食物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发生腐败,变质食物中营养素就会受到破坏,不仅不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3. 科学的烹调加工:加工与烹调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 4. 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成年人应采用一日三餐句,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5.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
肠镜检查中,肠道准备不佳情况经常发生,粪渣、果蔬籽、泡沫、粪水等粘附在结肠壁上,比较影响观察,甚至会导致肠镜堵塞,如果严重不佳,需重新准备肠道后再行检查。 通常预约肠镜检查后,医生会开泻药,然后交代服用注意事项,一般建议肠镜检查 前6小时进行肠道准备,泻药饮用量较大,服用时不可操之过急,有些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 、饱腹感、肛门不适、腹痛等症状,还会把泻药吐掉,得不偿失。 当出现不能耐受情况,建议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症状消失后再服用,期间建议多走动、轻揉腹部,帮助肠道蠕动,加速排泄,来做好肠道准备。 当然,肠镜检查前一天,饮食多注意,流食、易消化食物为主,勿吃多渣、多籽食物,如果肠镜检查当天,因体质因素出现低血糖 ,可自备糖,出现心慌、冷汗时含一颗来缓解。 转发作者发自今日头条文章
传统的肿瘤治疗是一种经验性治疗模式,随着肿瘤靶向药物越来越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肿瘤的治疗也从传统治疗模式向精准治疗模式转变,而基因检测是肿瘤精准治疗的前提。 传统治疗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每种方案或药物只对25%-35%的结直肠癌患者有效。因此,术后进行基因检测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后续有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手术肿瘤组织是基因检测的最好样本 肿瘤基因检测的样本可以采用肿瘤组织、血液(液体活检)、胸水、腹水等,其中采用新鲜的肿瘤组织是最好的选择,术中直接取材很方便,更重要的是,真实代表肿瘤当前的基因突变状态。血液检测(液体活检)虽然取材也很方便,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肿瘤组织,只适合于中晚期肿瘤病人,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只有晚期肿瘤病人其血液中才能够有一定量的来源于肿瘤的DNA(ctDNA),而对处于I、II期的早期肿瘤病人,液体活检并不合适,由于ctDNA含量低,很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2、基因检测对术后治疗的重要意义 i:基因检测对术后化疗的意义 每个人对化疗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这是由于个人的基因多态性决定的。基因多态性决定着某种药物对一个人的疗效和毒副作用。通过检测基因检测,可准确预测患者对常见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疗效,从而让医生能够选择疗效好而毒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 ii:基因检测对术后靶向药物选择的意义 靶向药物是一类靶点明确、疗效显著的药物,多数的靶向药物是小众药物,只对小部分患者有效,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无效,而且多数的靶向药物价格昂贵,为了避免无效用药,耽误治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金,选择使用靶向药物前进行靶向治疗是必须的。如RAS、BRAF基因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医生在选用这些药物前需要了解患者的基因状态来指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iii:基因检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选择的意义 PD-1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对于很多肿瘤有理想的疗效,但对于多数类型的肿瘤,其有效率都在10-20%,对于其余的80-90%的患者其疗效并不理想。如何筛选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敏感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标志物有肿瘤突变负荷检测(TMB)、PD-L1表达、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微卫星稳定性等。高TMB、肿瘤组织PD-L1高表达、MMR基因突变或者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的患者选用PD-1类抗体有效的几率更高,而这些指标都要需要通过基因检测完成。 3、基因检测对复发或耐药后治疗的意义 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或复发是常见的现象。肿瘤是不断进化的内生体,肿瘤的药物治疗实际上是给肿瘤细胞一个外部的进化压力。肿瘤细胞将会努力适应这种环境,那些不适应的肿瘤细胞被杀死了,但可能就有很少的细胞慢慢适应了这种环境活了下来,等这些细胞增殖起来,肿瘤就对原来的治疗药物耐药了,进而肿瘤快速增长导致肿瘤复发。而肿瘤耐药或复发的本质实际上是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所以,对于肿瘤的耐药和复发,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了解耐药的分子机制,从而有的放矢地更换靶向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实现有效治疗。
粪隐血试验是目前公认的大肠癌初筛检方法,40岁以上人群每年需至少进行1次大便隐血检测。 大便隐血检查是为了知道是否有患肠癌的可能,而不是确诊是否得肠癌,有时也会有误差,出现“假阳性”情况,当然也会有“假阴性”,就是查不出阳性,但患上肠癌的情况。 大便隐血阳性也有很多原因,肠癌是其中一项,但痔疮、肛裂、胃溃疡、肠息肉等有时也会导致结果呈阳性,最后确诊是否为肠癌还需要做肠镜进一步明确! 总之,便潜血检测是一项简便快捷的大肠癌筛查手段,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年老,肿瘤家族史,出现消化道其他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等)筛查是否患有肠癌非常有帮助!
频繁放屁是大肠癌的一种表现,但如果只是放屁多身体无其他异常,通常是可以排除大肠癌的。 放屁多的原因是? 1、肠道内菌群失衡,排气增多; 2、吃饭习惯不好,吃饭太快或边聊天边吃,可能会吞咽大量空气,出现放屁多的情况; 3、乳制品吃太多,乳糖不耐受或吃过多乳制品会出现排气增多; 4、便秘,当粪便无法排除时会产生大量细菌,堆积数量过多排气也会增多
PET-CT是一种特殊CT,中文全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做一次全身检查,很贵。根据设备代差,收费从5千多到1万多不等。 PET-CT是将PET和CT结合,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两种检查手段结合后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PET-CT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对于肿瘤PET-CT作用主要是早期发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就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PET-CT主要是通过注入18F-FDG示踪剂(显像剂)定量指标来鉴别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并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最后评价这个程度的就是SUV值,是指肿瘤摄取示踪剂的能力。 SUV值全称为标准摄取值,是PET在肿瘤诊断中常用的半定量指标,是指局部组织摄取的显像剂的放射性活度与全身平均注射活度的比值。SUV等于病灶的放射性浓度(kBq/ml)除以注射剂量(MBq)再除以体重(kg)。SUV值越高,在报告中我们看到身体图像上的“光点”就越亮。 SUV数值高低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好的肿瘤组织其代谢与正常组织相似,SUV数值可无明显增高。此外,SUV受肿瘤细胞活性影响,放化疗后,细胞活性降低,SUV值下降,可以用于观察治疗的疗效。 多数情况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活性越强,SUV值越高,图像上的光点越亮。 SUV值越大,肿瘤摄取显像剂的能力就越大,正常的SUV值一般低于2.0。当PET-CT SUV值大于或等于2.5时,患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专家以SUV大于或等于2.5为诊断恶性肿瘤的标准,低于2.5而高于2.0的情况则要考虑良性肿瘤。 但是,并不是SUV值高了就代表得了肿瘤,如炎症组织、结核灶、真菌感染等也会出现SUV值升高的情况,不过不用担心,有经验的petct专家会对此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PET-CT检查SUV正常值一般低于2.0,如果不在正常的SUV值范围之内,则要考虑患有肿瘤的可能性。
大多数情况,长期腹泻并不会引起人注意,但大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存在腹泻症状,如果出现长期腹泻,要及时就医。 这几种情况,出现长期腹泻要引起重视!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病史人群; 3、有痔疮、长期便血人群; 4、持续慢性腹泻超过3个月; 5、经常出现便秘、黑血便、粘液便情况;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人群; 7、肥胖人群以及长期精神抑郁、体重明显下降人群。 当然,除了未确诊肠癌前出现腹泻,部分人肠癌手术后也会出现腹泻,原因如下: 1、手术因素 手术会切除肿瘤肠管,大肠吸收水分、储存粪便能力减弱,大便水分含量增加,排便次数增加,部分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后,组织牵拉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或盆底神经损伤,导致腹泻。 2、放化疗 肠癌术后,大部分需要辅助放化疗来提高根治率,减少复发转移,化疗药物导致吸收障碍,继而出现腹泻情况。 3、肠道内环境因素 肠癌术后,肠道益生菌数目减少,大量抗药菌和有害菌群大量繁殖,引起肠内菌群失调,继而出现腹泻问题。 4、饮食因素 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暂未完全恢复,此时饮食要格外注意,如果食用不易消化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泻问题。 如何解决肠癌术后腹泻问题? 1、饮食调节 可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少渣半流食或软食,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坚硬食物,同时对于生冷蔬菜、冷饮也要禁食。 2、药物治疗 化疗期间出现腹泻,大多和化疗药物有关,医生会开止泻药物,同时腹泻严重患者,需给予静脉营养治疗,以免水电解质失衡。 3、多运动 适当锻炼,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避免着凉。 最后,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吃饭太快、狼吞虎咽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到胃肠粘膜造成伤害,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如果出现长期腹泻,同时伴有便血、腹痛、腹胀、消瘦、贫血、黏性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
对于健康人群,有时候谈到肿瘤癌症,往往不大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家人患病或者是身边的朋友得了肿瘤的人来说,有了直观的认识,抵触可能不会那么大,这时候可能就会比较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肿瘤,那么肿瘤又如何去预防呢?在这儿我想谈谈肠癌的预防。 肠癌分为大肠癌和小肠癌,小肠癌往往较少发生,比较少见。人们所指的肠癌往往通常是指大肠癌,那么大肠癌呢,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还有少部分的阑尾癌。那么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或者是既往患有肠癌的患者,或者是一些经常进食高脂饮食的肥胖的人群,或者既往发生结肠息肉的这部分人群,我们称之为高危人群。对于这部分人群,定期的进行解肠镜的筛查,粪便潜血的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这里呢,就这些问题回答一下,下面是我本人近期接受一些访谈的内容,整理给大家。 https://mp.weixin.qq.com/s/ph4fuCacBG-NsUQf0xKGdg
虽然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的能力有限,当病变超出手术范畴时,外科手术也就无能为力了。此外,在不少情况下手术虽然已把原发肿瘤切除,病人似乎感到治疗的已经很彻底了,但时隔一年半载,远处的器官却出现了病变或局部又再出现了复发,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有赖于选择综合治疗。鉴于腹腔器官特别是小肠对射线太敏感,耐受性差,故放射治疗不宜应用于结肠癌,化学治疗就成了结肠癌手术时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以往一直认为肠癌对化疗是不敏感的,至多是一种安慰治疗。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观念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是错误的。随着给药方法和途径的改变,生物调节剂的应用、药物结构的改变和新药的开发,化疗在进一步提高疗效 、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因而当前化学治疗已成为结肠癌综合治疗中不容轻视的一个重要手段。5-氟尿嘧啶(5-FU) 是治疗结直肠癌中应用最广、药疗效较为可靠的国际公认药物,但单剂治疗结直肠癌的反应率仅在10% -20%,有效时间持续不超过1年,且对生存率并无显著影响。大量资料显示如果肿瘤细胞暴露在大剂量、高浓度的5-FU中或长时间持续暴露在5-FU中,5-FU的抗癌活性将明显提高。研究显示,接受5-FU持续静脉滴注的病例反应率明显比静脉推注的高,其血液系统副反应也相对较少,这些资料支持了延长肿瘤细胞暴露于5-FU中的给药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但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在欧洲已被广泛接受,在美国则未被接受,因为感到静脉推注比静脉滴注更方便,费用亦以前者为高,此外需留置中央静脉导管和泵,从而产生相关并发症等缺点。目前,国内采用一种经外周静脉留置导管便携式化疗泵的方法,它避免了住院、卧床静脉滴注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费用差别不大,而疗效和毒副反应却有明显的不同,病人并不感到不方便,反而感到现在没有了以往对化疗的那种恐惧感。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亚叶酸钙(LV)对5-FU有生物调节作用,从一项对9个临床试验包括14000例病人的综合分析中显示5-FU/LV联合治疗的反应率为23%,较单药5-FU的11%明显提高,同时当用于辅助治疗时,5-FU/LV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因而5-FU/LV联合应用方案已被国际第一个公认作为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和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一线选用方案。李硕峰撰写、姜争审校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人群有三个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多于农村,东部多于西部。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并且早期的结直肠癌病人并没有特别不适的感觉,一般不来医院就诊。当病人出现了明显的症状赶来就医时,疾病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而结直肠在不同的期别,它的愈后和生存率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掌握一些结直肠癌发病的早期症状,以及一些能够最终导致结直肠癌的其它疾病(癌前病变)的相关知识,使病人能够及时、及早地发现自己异常的改变,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结直肠癌被扼杀在发病的萌芽之中!发病高危因素近年来,由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摄入越来越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同时缺乏蔬菜及纤维化食品的摄入,并且缺乏体育锻炼,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这些都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家族遗传在结直肠癌的发病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亲属中有人曾患过结直肠癌,那这类人群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并且,如果一个人曾患过其它器官或部位的肿瘤(如膀胱癌),那么其患结直肠癌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主要症状在早期,病人可出现排便不规律,粪便形状改变(如排便变细,粪便中夹带的黏液增多),或者出现有时腹泻有时便秘、排便味道突然变得特别大。同时一些普通的感觉变化,如近期感到食欲不振、食欲减少、乏力、体重下降、精神状态下降等,也有可能是肠道病变的提示。当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便血和疼痛,同时有时还可以触摸到腹部的肿块、肛门有下坠感、腹部肿胀、里急后重等症状。临床主要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直肠指诊是其诊断的最重要方法,因为我国约70%的直肠癌病人为低位直肠癌,医生能在直肠指诊的检查中直接用手触及病人直肠的病变(如:肠壁质地变得坚硬、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肿块,有时还可摸到边缘向外翻的溃疡,指套上带血迹等)。。实际上做一个结直肠镜是结直肠癌最好的确诊方法,因为肠镜可通过镜头让医生清晰地观察到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并且必要时还可以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但是,由于结直肠镜是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再到结肠。首先,从隐私的角度来说,就让很多病人难以接受。其次,肠镜作为异物,会让很多病人感到不适,甚至很痛苦。因此,可以考虑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查,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目前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癌和半数的腺瘤,都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出血的情况。当大便隐血检查出现阳性,再进行肠镜及其它后续的检查。预防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每天进食的时间和进食的量要规律,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还要注意饮食的结构要营养搭配,不要过多的吃大鱼大肉,要多吃蔬菜水果。同时,还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家族中有患结直肠癌的或有遗传的易感人群(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应特别注意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
结肠癌、直肠癌术后需要多长时间复查?查什么?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 第3-5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 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每次复查内容如下: 胸腔腹腔盆腔增强CT,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 结肠镜术后6个月复查。 2~3年,每年一次,如果这两三年没有问题(没息肉等病变),每2年一次持续终生
一般来说,直肠癌肿物不会脱出肛门,直肠癌肿物多是固定生长在肠壁上的,质地较硬,大便时不会有异物脱出,和痔疮不一样,但部分直肠癌患者会合并痔疮,比较容易误诊。 直肠癌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黏液脓血便、排便习惯、大便性状的改变,有时还会出现便意频繁、里急后重、大便不尽感,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腹胀、消瘦、乏力等症状。 当出现明显的便血、异物突出,建议做一个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来明确排便时脱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也可明确肠道内壁是否有新生物、溃疡、肿物等。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吃高脂肪、腌制、熏烤、油炸类食物,减少红肉、精米面摄入,可适当吃一些粗粮、粗纤维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太重口味。 2、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适量饮酒,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同时也要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定期体检 对于40岁以上人群,或者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病等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有肠息肉、肠炎要积极治疗,切勿拖延。
在门诊很多术后患者会问我这个问题,一时我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解答,现在好了,按照刚刚发布的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及知情同意书和疫苗说明书的内容,对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我们一起来看看和肿瘤相关的内容: 22.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24. 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 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这两条明确地回答了大家,符合条件的患者朋友们可以及时地去接种啦,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如果想更为详细地了解相关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去网上下载下来看看,最后,姜大夫祝大家身体健康!
开塞露是治疗便秘的常规外用药,主要成分是甘油,对人体几乎无副作用,可起到润滑、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 开塞露适用于2-3天没有排便,伴有腹胀、腹痛、久蹲未排便的患者,可考虑用开塞露干预,建议按说明书使用。 同时也要适当润滑肛周部位,避免开塞露损伤肛门,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一天1-2次,采取侧卧位,会出现便意。 但是,不建议频繁、长期使用开塞露排便,开塞露只能缓解、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不能解决病因,如果长期、反复、顽固便秘或排便困难,建议尽早到院检查明确后,针对治疗。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不合理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2012年中国成人由于膳食不佳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8%,估计人口151万。归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钠摄入(17.3%)、水果摄入不足(11.5%)、水产Ω-3摄入不足(9.7%)。 2017年中国居民31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 ①高油高盐摄入仍普遍存在,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 长期以外卖、外出就餐为主的人群,存在油盐过度消费,以及饮食结构部不合理问题。 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的消费率明显高于成人。 ②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和大豆摄入不足。 谷物以精致米面为主,全谷物和杂粮摄入不足;蔬菜以浅色蔬菜为主,深色蔬菜占总量的30%,未达到推荐的50%以上的水平;人均水果仍然较低;我国居民奶类平均摄入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大豆类食品是我国传统健康食品,但目前消费率低,约40%左右的成人不常吃大豆类制品。 ③饮酒行为较为普遍,一半以上男性饮酒者过量饮酒。 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和多种肿瘤相关,也与其他一些慢性病相关。合理的酒精摄入量是:0。 ④食物浪费问题严重,营养素养都待提高。 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老年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相对较低。
1、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做粪隐血试验、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肠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等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保持健康饮食、生活习惯 最好戒烟酒,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量、油炸、腌制加工类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平时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当然,对于有肠道不适、肠道疾病的人群,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以免小病发展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