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已经诊断乳腺癌还是恐惧乳腺癌的人,都想问这样的问题:乳腺癌是怎么形成的?发展得有多快?怎么转移的?乳腺癌是怎么形成的?当某个乳腺的细胞经历了一系列的基因突变,并且逃过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甚至几十年),逐渐变成了癌细胞,然后1个癌细胞分裂成2个,2个变4个,这样分裂至少30次才会发展成为可查的结节。所以说,有些病人说自己几十年前就有这个结节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可能几十年前有良性的结节或者是把自己摸到的腺体当成了结节,然后最近新长了肿瘤却不自知。在正规医疗机构定期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乳腺癌的生长有多快?不同分型的乳腺癌生长速度并不相同,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少,因为医生不可能在发现肿瘤后放任肿瘤生长而不加干预。2018年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比较超声初次发现肿瘤时的大小和手术时肿瘤的大小,中间的间隔期平均约57天(国外的住院等待期比较长),发现36%的病人肿瘤大小没有明显变化,64%的病人肿瘤增大了,肿瘤平均体积较之前增加了34.5%,也就是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随着瘤子逐渐增大,增长速度也越快。较早的一个研究显示,生长快的肿瘤25天就会增大一倍,生长慢的肿瘤则需要76天甚至更久增大一倍。不管肿瘤生长有多快,早诊断,早治疗。导致乳腺癌生长更快的因素有哪些?导致乳腺生长更快的因素有:年轻未绝经绝经后使用激素治疗肿瘤激素受体阴性肿瘤分级高肿瘤Ki-67指数高 ......肿瘤的转移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就是腋窝淋巴结,仅仅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还是可能治愈的,但如果出现远处转移如骨、肺、肝、脑等,就只能尽量控制,而不能治愈了。当然,药物有效的话,患者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带瘤生存,所以要抱有希望,随着未来新药的发现,彻底治愈也是有可能的。另外,原位癌几乎不会出现远处转移。浸润性乳腺癌的细胞通过血液运输到其他器官,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扎根于某些器官上,比如肝,然后生长为可检查到的转移瘤。转移的机制目前并不明确,还有就是癌细胞隐藏在体内多年才出现转移的原因我们也不知道,目前有很多的研究正在尝试发现这方面的秘密。肿瘤的治疗讲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所以,可以去翻看之前的文章,看看体检该做什么样的检查。
1 吃了韭菜,花椒回奶很多坊间的传说,花椒回奶,韭菜回奶,辣椒回奶,有的地方竟然说香椿芽回奶。那还有什么不是回奶的呢?虽然多数妈妈可以做到奶水充足,但是也有部分妈妈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泌乳期,或者没有正确的哺乳,确实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但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吃了某些食物造成的,如果你恰好吃了某种食物的同时刚好发现奶水似乎少了,那么我只能说真的是巧合而已。多数的回奶食物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很多妈妈表示吃完之后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饮食可能影响心情,心情和哺乳次数,倒是可以影响乳汁的分泌量。2宝宝生下来挤挤乳头有的人说,女孩子乳头内陷或乳房不发育,是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家没有挤过。错!!!幸好,没有让长辈挤乳头,如果挤过感染,那就不是没有乳头的问题了,而是连乳房都没有了。婴儿皮肤非常娇嫩,大人手上很多细菌,用力挤压乳头,会造成破皮感染化脓。这样乳头下乳腺胚芽(也就是发育乳房的种子),就会破坏,今后就长不出乳房来了,严重者婴儿抵抗能力差,造成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人说:乳头内陷是因为胸罩过紧引起的,胸罩是青春期后佩戴,防治乳房过度运动,起到了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乳头发育正常的情况下,胸罩的挤压,不会造成凹陷在乳房内,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乳头内陷的原因是,乳头下周围的结缔组织缺如或乳头下韧带发育过短引起的。3 乳房肿胀就是乳腺炎开奶的胀痛不是乳腺炎的感染,是一种生理现象。仅出现在分娩后的最初1周左右,一般不超过2周。而乳腺炎可以在开奶后任何时期出现,多有局部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热。开奶的奶涨亦可以有局部症状,发热温度一般不超过39度,且挤奶后体温随即下降。4 初乳不能吃不少妈妈以为自己刚刚分泌的乳汁淡黄色,感觉有点脏,不给宝宝吃倒掉了,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妈妈们分泌的第一口母乳,也叫初乳,堪比黄金。也是妈妈赠与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初乳含有妈妈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它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给与宝宝免疫细胞,让宝宝半年内不会生病。5 吃药后不能喂奶药物确实会通过血液进入母乳中,但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对宝宝产生影响,服用青霉素和头孢类的药物,可以等药物在体内代谢一段时间后给宝宝哺乳。多数药物经试验表明适合产妇服用,不放心的话,可以让医生尽可能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不过,服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药监部门发布的对母乳有影响的药物应遵医嘱。6 要排残奶很多妈妈吗担心宝宝不吃奶后,乳房里的乳汁造成她们的困扰,担心乳汁会不会变质或造成乳腺炎。实际上断奶后残留的乳汁会逐渐被人体吸收,并被吞噬细胞吞噬。乳房也是人体的一个汗腺演化而来。就像人体的皮肤汗腺,唾液腺,泪腺一样。有没有听说过,吃完饭以后把唾液腺排一下,哭过以后把泪腺排一下,排残眼泪,出过汗之后,把残留的汗液排一下,排残汗。7 按时喂奶与按需喂奶的纠结很多年轻妈妈以为定时定量的哺乳是科学的,这是错误的观点。按照宝宝的需求,按需哺乳才是正确的做法。按需哺乳是指按母亲和婴儿的需要喂哺,不规定次数和时间。婴儿想吃就喂,孩子睡觉时间过久或母亲感到奶胀要叫醒喂奶。其重要性是:a、能保证婴儿有足够的营养,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B、有利于母亲解除奶胀,保持乳汁的正常分泌,保证足够的乳量。8 乳汁是攒出来的奶少的妈妈喜欢攒奶,给宝宝吃完后,宝宝睡了,结果奶又涨了的时候舍不得挤排,想等宝宝醒了吃,结果造成恶性循环,身体收不到要产更多奶的信心,越攒越少,甚至有些妈妈攒奶的时候也发生高烧,退烧后奶水就回掉了。建议:奶少的妈妈一直攒奶等宝宝下顿吃,也以为奶少不用挤奶,结果奶更少或者回掉的妈妈从此要改掉这个毛病,奶是吃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越吃奶越吸越排才会越多。不要为了攒奶等宝宝下顿吃让乳房总处于涨满的状态,奶会慢慢涨回去的,要吸奶。吸出来的母乳用储奶袋装起来冷冻,以备不时之需。吃的时候解冻然后放在热水里温热摇匀就可以了9 哺乳时间八个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0~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之后可添加辅食,并鼓励母乳喂养到2岁,意思是哺乳时间最好为两年。1岁后如果断奶,建议家长想方设法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样,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别把营养摄入寄托在奶粉上。同时八个月后的乳汁还是有营养的,因为乳汁的营养成分随着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而产生变化。10配方奶粉比母乳有营养配方奶中是没有细胞的,而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和脂肪球,白细胞可以增强免疫力,脂肪球帮助婴儿眼睛和大脑快速的成长。因此,母乳喂养是全世界卫生机构一致认为的最能保障婴幼儿安全和保证其健康成长的唯一方式。迄今为止,母乳已经检测出至少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配方奶只有50种左右。有了这些营养物质,母乳喂养的宝宝超重和肥胖几率更低。除了营养物质更为全面外,母乳中还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能帮助孩子免疫系统发育,这两点是配方奶粉都不具备的。
http://www.citygf.com/health/zyy_live/07/
术前术前切口术前切口左侧乳头整形术后左侧乳头整形术后右侧乳头整形术后双侧乳头整形术后双侧乳头整形术后右乳侧面观左乳侧面观
术前肿瘤位置术中切除后肿物原来所在位置及切口术后卧位术后坐位,看不见手术切口
术前术后1术后2术后3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FM946】交通国想同你聊聊乳腺2022年三八节当天,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外科医院副院长、大外科及普外医学部副主任、乳腺科主任曾志强主任医师应佛山电台FM946王牌节目《讲东讲西讲东西》节日组邀请,与著名主持人交通国、卓卓一起完成了一档有关乳腺健康问题的直播,在女神节当天为广大女性同胞送祝福,送健康,受到广大听众的高度好评及关注,反响热烈。直播节目中曾志强大夫就广大女性同胞共同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与主持人进行了沟通,包括发现乳腺肿块怎么办、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及专科检查、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乳房保健、男性乳腺可能出现的乳腺癌、男性乳腺发育、如何解读乳腺增生、饮食及心理因素对乳腺健康的影响,如何自我初步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可能、怎样早期发现乳腺癌等等。在主持人诙谐幽默的配合下,曾主任对有关乳腺健康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广大听众参与热情高涨,直呼受益非浅。曾大夫还为收听节目的朋友们准备了福利,给在节目中打来电话的前38位听众朋友每人送出一次免费乳腺彩超检查一次,节目一开始即被秒抢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