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婴儿便血就是牛奶蛋白过敏造成的。不一定。婴儿便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例如:食物过敏、肛裂、肠道感染、肠套等等。其中和过敏相关的占到18%~64%(差异和特定人群、统计标准有关)。其中以下一些疾病会表现为婴儿便血,多与食物过敏有关: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PIAP)、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肠病,还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淋巴结节增生。一般认为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PIAP)是无其他问题的健康婴儿最常见的便血的病因,常伴有大便表面通常有条纹样的粘液或者腹泻。这种便血通常为直肠和乙状结肠出血,可以是肉眼血便、粘液血便、或者隐血阳性的粘液血便。而食物蛋白中,牛奶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误区二:过敏性结肠直肠炎患儿一定需要做过敏原检测么?不是的。对于只有直肠结肠炎症状(便血、腹泻)的患者,不推荐进行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也不推荐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这是因为对于仅有直肠结肠炎的婴儿而言,通常是非IgE介导的消化道疾病,这些检测对明确诊断意义不大。结果阳性不代表一定过敏,而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过敏。当然,如果婴儿出现皮疹、风团(荨麻疹)、呕吐或其他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喘、嘴唇肿胀、口周发红等),可以考虑此类检查。婴儿的病情发生、发展情况与所摄入的食物的关系,是诊断食物过敏最重要的一环,是识别食物过敏类型和可疑致病食物的第一步。误区三:症状未缓解,是否要做食物IgG不耐受检测?完全没必要!有的患儿被建议检测食物相关的IgG或者IgG亚类(例如IgG4)抗体,发现很多食物相关的IgG为阳性,并由医生告诉他们父母,孩子的症状与这些食物相关。然而,对于食物特异性IgG开展临床检测的实用性一直未被主流医学行业学会所接受。例如加拿大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以及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均提出“食物特异性IgG或IgG4并不表明已经或者即将发生的食物过敏反应或不耐受,而是表明人们接触食物后,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因此“该检查与食物过敏或者食物不耐受无关”。这类抗体“不仅没有不良的临床后果,而且可能是耐受食物的标志”。所以在儿童中使用这些方法会做出错误的诊断,导致不必要的饮食限制。误区四:临床怀疑食物过敏导致大便出现条状粘液或者血丝时,就必须使用特殊配方奶粉。不是的。应当按照患儿目前的喂养方式和孩子的症状轻重来决定。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症状轻微的患儿,只要妈妈还愿意继续母乳,就鼓励进行母乳喂养。母亲饮食中首先剔除牛奶,除非有其他证据支持存在其他过敏食物。症状较重的患儿,应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而不是母乳,从而能够在3-5天之内完成膳食剔除,帮助明确诊断。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采用深度水解配方粉替代牛奶配方,若病情无法改善,仍有频繁出血或腹泻,则建议改为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喂养。
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儿童内分泌门诊,由于还在春节期间,因此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并不多,大部分是来咨询节前的检查结果。然而有一位妈妈,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显得特别焦虑。原来,她的女娃娃才7个月多一点,家人在洗澡过程中发现孩子乳房似乎已经发育,在外地已经做了一些基础检查,妇科B超显示两侧卵巢都有直径2-3mm左右的卵泡,非常担心。于是春节还没结束,一家人就乘车来到上海就诊,希望早一点明确问题所在。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正不正常?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有乳房发育?和饮食有关系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乳房早发育的知识。什么是青春期提前(性早熟)?青春期是儿童过渡至成人的一段特殊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身体出现一系列特征性改变,这种改变包括但不仅仅限于第二性征的出现。通常来说,青春期的开始时间女孩早于男孩,绝大部份女孩子在9-12岁,男孩子在10-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那么青春期提前,或者又叫做性早熟,指的是儿童在很早就出现了青春期的一些特征。那么具体有多早?我们国家目前的定义是女孩8岁之前,男孩9岁之前。正常的青春期到来以后,孩子的身体会这些改变:女孩首先乳房增大,接着阴道分泌物开始增多,阴毛出现,最后月经来潮。从乳房发育至月经来潮,平均需要2年半左右。而男孩子首先出现的是睾丸增大,接下来出现阴茎增粗、变长,阴毛、胡须等相继出现,等到进入青春发育的末期,会出现变声和遗精。当然部分男孩子在青春期也会出现暂时的乳房发育,不用担心,它可以随着时间消退(1-2年)。除了性征变化,青春期中的身高增长也十分明显,这是由于体内的性激素和生长激素协同作用刺激骨骼线性增长所导致,大部分人可以增加15%~20%的身高。而到了青春期末。经过生长高峰后,一般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83%~89%,此后两性的生长速度减慢,在达到终身高前,女孩还可以增加15~20cm,男孩约20~25cm左右。女孩月经初潮以后,男孩遗精或变声后的身高增长一般在5cm~7cm。整个青春期在2~4年,一般男孩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提前的青春期和正常有什么不一样?尽管青春期提前到来,但这种情况下身体出现的改变和正常青春期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早了那么一点。不过一些孩子发育过快,身高增长提前加速,骨骺也相应会提前闭合,使得成人后的最终身高明显矮于其遗传身高。绝大部分真性性早熟和正常青春发育在程序上一模一样,如果发育进程上有差别那就要更加警惕了(例如女孩子乳房刚开始发育月经不久就来了,或者男孩子睾丸没增大,但阴毛和已经已经开始明显发育),可能会有其他潜在的病因需要找出来。有些孩子虽然青春发育提前,但进展并不快。一些女孩子在乳房发育以后,并没有出现其他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身高增长也没有明显加速,这种情况一般称作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有研究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孩子进行过结局追踪:其中51%自然消退,36%持续存在,9.7%周期性发生,3.2%进行性发展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这其中2岁以后出现乳房早发育的孩子较2岁前发生的更易表现出进展行为,尤其是5、6岁以后。所以大部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在医生的帮助下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只不过是不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最好让医生判断一下。当然,对于6岁~8岁以后才出现乳房发育的女孩子还是要多留心。乳房早发育的原因有哪些?关于女孩子乳房提前发育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某些女孩子的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比较高导致,有时候是卵巢和肾上腺这些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暂时性的雌激素分泌增多,有时候是小朋友分泌促性腺激素激素的中枢活动部分增强,有时候是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影响。在小婴儿,有一个已经被证实的现象,叫做“小青春期”,指的是这个阶段脑垂体所分泌促性腺激素活动增强,通常会导致2岁以前女孩子出现乳房发育。乳房早发育和饮食有关系么?不一定是饮食,孩子接触的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造成乳房早发育。除了含性激素的药物(避孕药)以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妆品,比如植物精油(比如茶树油、薰衣草油)会有一些较弱的雌激素样和抗雄激素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这些物质会导致女孩、男孩出现乳房早发育。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的工业材料中还有内分泌干扰物,其中包括了想大名鼎鼎的双酚A(BPA),其他诸如广泛使用DEHP(一种塑化剂)、以及铅制品等等。不过大部分提示上述物质和乳房早发育有关,但由于这些研究混杂因素太多,其干扰青春发育仍未有统一结论。至于吃反季节蔬果、催熟的水果,真的和早发育没啥关系。反季节水果是因为大棚种植,模拟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催熟水果所用的是乙烯类化合物,在哺乳动物体内缺乏相应的受体,只能催熟水果,无法把人催熟。B超发现卵巢出现卵泡就是发育了么?当然不是。女性从出生后开始就可以通过B超发现卵巢中的卵泡,所以B超发现卵巢有卵泡可以是正常现象。一般如果B超下卵巢体积没有大于1毫升,也没有探及多个直径≥4mm的卵泡,则认为还没有出现卵巢的发育。出现哪些表现是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发育进程上与正常的青春期有差别,或者出现其他一些办法表现那就要警惕了,需要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来找到藏在背后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值得警惕的表现:过早的乳房发育伴月经来潮皮肤上有较大的牛奶咖啡样的色素沉着斑片,尤其是边缘不规则的乳晕颜色加深乳房进行性增大出现毛发增多、阴蒂增大等雄性激素增多或男性化的特征原来诊断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孩子乳房早发育需要进一步检查么?可能需要,尤其是出现以上警惕表现时。医生需要了解您孩子提前发育的原因,因此除了做体格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子宫和卵巢B超以及拍摄X线确定孩子的骨龄。然后根据初步检查结果来考虑需不需要继续进行激素动态检查和更详细的影像学(颅脑CT或核磁,腹部CT等)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干预和治疗。那么,对于文章开头提到过的那个小家伙。因为父母在当地已经对宝宝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激素检测和B超检查,通过这些结果和当天的体格检查,我初步判断宝宝属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原因就是小婴儿存在的“小青春期”,因此嘱咐家长放心的回家观察、随访乳房发育的情况就好了。
什么是牛奶蛋白质过敏?其原因是什么?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所发生的异常反应。免疫系统通常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细菌或病毒的伤害。但在CMPA病例中,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反应异常,从而引起身体相应器官发生损伤,常见受累的器官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非常普遍么?哪些孩子更容易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CMA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尤其是婴儿。有资料提示5%~15%的婴幼儿在摄入牛奶蛋白质后会出现异常反应,并有临床表现。目前的流行病学估计在婴儿中CMA的患病率为2%~7.5%。当孩子的父母或者同胞兄弟姐妹中有过敏性疾病的时候,孩子罹患CMA的风险要比那些没有家族史的高。这些过敏性疾病通常包括:-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相关的消化道疾病(过敏性结肠直肠炎、过敏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等)目前认为母乳喂养对防止婴儿出现CMPA有保护性作用。牛奶蛋白过敏都有哪些常见类型?根据其机制分,最主要有的三类:-IgE介导的(速发性过敏反应)-非IgE介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有上述两种混合介导的这两类有着不同的临床症状。IgE学名免疫球蛋白E,是在正常人体中存在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能够引起过敏性的症状,比如荨麻疹、喘息、流涕等。在IgE介导的CMPA中,症状通常在摄入牛奶蛋白2小时内就迅速出现。对于非IgE介导的CMPA,患儿的症状通常出现的更迟,常常在摄入牛奶蛋白后48小时后至1-2周内出现。有那些表现和症状提示牛奶蛋白过敏呢?CMPA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患儿通常会表现出由IgE和非IgE介导的临床综合征(即同时出现多种表现和症状)。IgE介导的反应:常见的有-皮肤症状:荨麻疹(皮肤上出现大块的、充血呈淡粉红色的风团样皮疹)-呼吸道症状:喘息和呼吸困难可伴有鼻涕、喷嚏-消化道症状:口腔内瘙痒和刺痛、口唇黏膜和舌头的肿胀(电影中的香肠嘴);恶心、腹痛、呕吐,有时候伴有腹泻-全身症状:这是最严重的,除了上述系统的症状,这是IgE介导的过敏会使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出现异常,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循环系统衰竭,我们称之为过敏性休克,极有可能危及生命。不过CMPA较少引起这类严重反应。大家在影视剧中见到的这种类型的食物过敏,通常是由坚果类食物(花生)和海鲜所引起的。非IgE介导的反应:最主要的是消化道和皮肤的各种症状:-反复的腹泻、肠绞痛、呕吐、黏液便、血便(少量或者大量都有可能);-湿疹:瘙痒性的红斑、丘疹或者丘疱疹,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部、肘、膝、臀、躯干,伴明显的瘙痒,严重时有渗出-吸收不良的症状:生长发育落后、体重减轻、体重增加缓慢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对于CMPA的诊断,目前没有可靠的、敏感的检测诊断方法。食物过敏原检测检测血液中相关的食物过敏原只是针对IgE介导的过敏,其检测结果能够帮助食物过敏的诊断,但只能做参考,不能确诊。当阴性结果时,对排除IgE介导的CMPA的诊断有较大价值,但不能够排除非IgE介导的CMPA。而当结果阳性时,只代表致敏,而不能诊断过敏。诊断是否成立得医生根据病史、皮肤点刺甚至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单单依靠食物过敏原检测的结果诊断CMPA和回避饮食比较不靠谱。食物特异性IgG检测这项检测在我国目前非常普遍,很多医生给出的解释是这项检测结果是判断食物不耐受和迟发性食物过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食物不耐受并非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而是我们的身体对某些成分不能消化、或者食物某些成分的特殊毒理作用直接所致的不良反应。比如我国成人中相当常见的乳糖不耐受,导致小肠无法消化吸收乳糖,乳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产气,这些人在摄入乳制品后会出现腹部胀痛、排气增多甚至腹泻,虽然和过敏的症状类似,但其实并非身体出现了免疫反应。既然不是免疫反应,利用IgG来诊断食物不耐受就毫无根据了。目前欧洲过敏与变态反应协会、美国与加拿大免疫与变态反应协会均认为食物特异性IgG只是机体暴露于食物后免疫系统出现的生理反应而不是病理反应,广泛的存在于正常的健康成人和儿童中,并不代表机体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食物过敏。如何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呢?既然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检测,CMPA的确诊金标准是双盲的食物回避与激发试验。然而这种双盲试验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实施起来均有困难。因此CMPA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家族过敏史、主要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饮食的关系)与体格检查。如果完全回避牛乳制品后症状逐渐消失,而重新引入牛乳制品后症状复现,就需要高度怀疑CMPA了(对于IgE介导的速发型CMPA,重新摄入牛奶需要在医院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如何治疗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回避含牛奶成分的饮食,目前通常使用的是深度水解的配方粉(eHF)。这种配方粉将牛乳中的蛋白分解成为极少引起过敏反应的短肽,可以使90%的CMPA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有些患儿使用eHF后症状无法缓解,那就需要采用游离氨基酸的配方粉进一步治疗。-对于母乳喂养的CMPA婴儿,如果继续采用母乳喂养,建议母亲必须回避乳制品和大豆类。不建议过多的回避日常饮食,否则婴儿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大。如果母亲回避乳制品和大豆类无效,建议直接采用eHF喂养。-不建议给予基于羊奶或者豆奶的配方奶制品进行替代喂养。因为CMPA患儿有很大比例对羊奶和豆奶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牛奶过敏患儿今后会好么?好消息是CMPA大部分随着年龄会缓解的。50%的孩子在1岁以后,75%的孩子在3岁后,90%的孩子在6岁左右会自发缓解。大部分婴儿在回避含牛奶的饮食半年后,需要重新开始试着摄入牛乳制品。如果采用eHF喂养的孩子,半年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部分水解配方粉进行喂养,逐步过渡到适度水解的低敏配方粉。牛奶过敏患儿反复出现粘液血便怎么办?有些CMPA孩子在回避牛乳后虽然症状好转,但仍然会有反复的粘液血便。那么这个时候必须就医让医生仔细分析。如果孩子只是反复在大便中见到一点点血丝、少许粘液,而其他方面(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均健康,那么不用太但心,这只是过敏性结肠直肠炎的常见情况,并不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其他问题,不要因为少量的直肠出血表现过分的回避饮食,否则营养不良对孩子造成的健康风险代价更大。但如果孩子出现报警症状:反复腹泻、夜间腹泻、大便中血量较多、体重不增、减轻,生长速率低于正常,甚至反复发热、呼吸道感染或者感染性肠炎,那么必须去医院进一步完善各种检查,以排除幼年型息肉、炎症性肠病甚至免疫缺陷等疾病。
您可知道,在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自出生后就一直长不大的拇指姑娘?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有一类孩子,他们中的少部分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长不大,他们被称作“小于胎龄儿”,英文简称SGA。 什么是SGA?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的宝宝。对于大多数足月儿来说出生体重不足2500g,或者身长不足48cm,都属于SGA范畴。根据这个定义,大约有2.3%的人类婴儿出生时为SGA。造成SGA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到母亲孕期情况(例如:烟酒、妊娠高血压、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状态以及营养摄入受限)、胎盘发育情况、胎儿本身(多胎妊娠、感染、出生缺陷、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等。由于SGA不仅仅影响身高,可能会成人期慢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促进因素之一,因此积极的孕期保健是合理预防SGA的最好措施。 SGA都会成为“拇指姑娘”么?那倒不是。实际上,绝大多数SGA婴儿(不论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都有一个追赶生长的现象,90%左右在两岁时可以追赶至正常身高低限或更高。对于早产的SGA而言,尽管生长受限比足月SGA更明显,2岁左右很难追至正常,但他们追赶生长的维持时间可能更长,甚至可以到儿童期。所以,差不多只有10%左右的SGA最终会成为长不大的拇指姑娘。 SGA如何监测生长?定期去儿保或社区随访,监测生长指标,包括体重和身高。尤为重要的是,相比关注一次测量的绝对值,在一定时期内的生长趋势更为重要。因此3个月到半年所测定的数值可以通过手机APP描绘成生长曲线,并和正常足月儿或者早产儿的曲线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追赶生长,或者生长突然持续减缓,那应该尽早去儿保科就诊,分析原因,制定保健方法。除了生长受限外,有一些表现要格外注意,可能提示孩子有潜在疾病,例如:喂养很困难、其他发育里程碑指标落后于正常孩子(抬头、翻身、坐、站、走、开口咿呀说话的月龄)、有特殊的面容体态(下颌小、人中长、发际线低、五官、四肢不对称)、反复感染、听力筛查出现问题等等。 合理喂养可以促进SGA正常生长对于已经出生的SGA来说,如何在生长上“发力”很重要。否则生长受限,可能不仅仅影响身高,对孩子今后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那么,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不用特别焦虑和担心,尽管孩子是SGA,也不意味着宝宝今后健康有问题。而父母焦虑的情绪却会给生长中的宝宝带来其他的问题。 其次,积极应对。通过定期体检,儿保医生给出合理的营养和喂养建议,能够使绝大部分宝宝追赶至正常身高。对于喂口特别小、喂养困难的孩子,可以使用专用配方乳来进行热量的补充。 最后,2岁后仍然没有追赶上的孩子,建议去儿童内分泌门诊进一步就诊,进行长期的监测,来决定是否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SGA孩子如果生长激素不缺乏,那么生长激素也可以治疗SGA么?大约有10%出生时为SGA的儿童在2岁时仍身材矮小(身高小于生长曲线中的-2标准差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这些SGA宝宝出生后生长障碍的机制可能存在有以下假设:不可逆的细胞数量不足、1岁以内热量摄入不足和GH分泌异常。尽管他们很少发生典型的GH缺乏,但是可能存在GH分泌模式的轻微异常。而且也观察到在大部分出现追赶生长的SGA宝宝中,存在生长激素轴的强烈活动。由于目前大部分循证医学研究提示所有矮身材SGA儿童都可能从GH治疗中获益,无论其是否存在GH缺乏。因此,SGA在很多国家被列为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证。比如美国,生长激素被批准用于治疗2岁时诊断为矮小症的SGA儿童;在欧洲,治疗年龄为4岁。而我国,在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制定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中,对SGA治疗时机规定为:4岁以后被诊断为矮小症的SGA儿童。在符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使用生长激素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且很少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而且到目前为止,通过对出生时为SGA的矮小儿童在GH治疗期间的短期观察,已证实与其他接受GH治疗的儿童相比,该人群并不存在特有的安全问题。 参考资料Uptodate临床顾问:小于胎龄儿的生长激素治疗,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growth-hormone-treatment-for-children-born-small-for-gestational-age?search=SGA&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2~95&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2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 , 2013 , 51 (6) :426-432 矮身材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 2008 , 46(6) :428-430 本文系肖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矮小症患儿接受了重组人生长激素(以下简称GH)注射治疗。那么在使用GH治疗过程,有哪些问题需要格外注意?又有哪些雷区需要避免?以下的小知识有助于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GH。 身高是如何增长的?孩子身高正常生长受制于遗传、营养、环境、心理、疾病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大都会落实到对生长轴的调控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GH。在人体脑部深处,有个叫脑垂体的机构,负责控制着人体主要内分泌器官的活动,而GH也是由它所分泌的。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GH的分泌,例如:营养、睡眠、运动、压力、药物、血糖水平以及身体中其他内分泌激素等等。 当孩子的垂体不能够分泌出足够的GH时,在医学上称作生长激素缺乏(简称为GHD),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就是生长速率下降,个子非常矮,以及相对幼稚的面容(娃娃脸)。尽管个子十分矮小,但是智力不会收影响,不过可能会有因个子矮小受到伤害、自尊心受损等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社交技能的发育。因此,使用GH治疗成为帮助GHD患儿尽可能接近其遗传身高的最佳办法。等过了青春期,部分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可能GH分泌会逐渐正常,所以需要进一步重新检测是不是仍然是GHD。如果仍然是GHD,那么就需要长期使用GH来维持身体其他机能的正常运转,例如心血管系统、血脂代谢、肌肉和骨量的维持等等。 矮小的孩子都可以注射GH进行增高么?并不是这样! 除了上述提到的儿童GHD,目前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我国(CFDA)批准的适应证还有以下几种: 1.用于治疗特纳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生长障碍。 2.用于治疗Prader-Willi综合征(PWS),以促进生长和改善机体的构成。 3.用作成人明显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替代治疗。 4.用于治疗重度烧伤。 其中第1、第2和增高治疗有关。 在美国,其批准的适应证相对更广除了CFDA批准的适应证(烧伤除外),针对儿童还包括以下一些: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或者身长)明显小于同胎龄的孩子) 努南综合征 SHOX基因缺陷 特发性矮小症 如何使用GH进行治疗?一旦孩子被诊断患有GHD或者特纳综合征等上述需要使用GH进行治疗的疾病,就应该和儿童内分泌专科医师进行讨论使用GH治疗的优势和存在的风险。目前使用的GH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其氨基酸组成和人体完全一致,这保证了它的疗效和安全性。GH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除了长效GH可以一周注射一次外,大部分GH制剂需要每天注射。除了使用注射针,目前还有相应的隐针式电子注射器,不仅避免了注射时的疼痛,也方便剂量的计算,这会使得孩子更易接受和配合每天的GH治疗。由于人GH每天分泌的生理性高峰出现在夜间睡眠时,所以GH注射的时间一般也安排在晚间入睡前1小时左右。 注射部位: 1.选择4-8处作为注射部位每天注射进行轮换 2.可选择的有上臂、大腿外侧、臀部外上象限以及腰腹部。 注射GH就能长高么?孩子还会有哪些表现?可以说如果符合上述适应证,而且注射时机(主要是骨龄)又在指南推荐的范围内,那么结果是肯定的——注射GH可以增加身高。但是不同疾病接受GH治疗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例如:GHD患儿接受治疗的结果是最理想的,如果诊断足够早,治疗时间充分,甚至有可能达到正常成人身高或者父母中值身高范围内。而特发性矮小由于病因还不太明确,治疗结果相差也很大,根据一些文献的评估,接受治疗的患儿平均终身高将比不治疗的孩子增加4~7cm左右。因此在治疗之前需要通过进行详细的检查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中,重要的有: GH激发试验 骨龄检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头颅核磁共振 染色体等 而部分比较特殊的病例甚至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在注射GH之后,3个月至半年就能明显感觉出身高的增长加速了,反应佳的孩子头半年会长3-5cm左右。此外,您可能还会注意到以下几个现象: 脚的尺寸迅速增加,开始接受治疗1-2个月内就会很明显,因此注意增加换鞋的频率。 胃口变得比之前好了,尤其是那些之前食欲较差的孩子。 孩子会出落的更加苗条,不仅因为个子拔高了,而且GH有增肌减脂的作用。 注射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使用GH治疗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通常是数年。在数年当中您需要规律的带孩子至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处进行随访监测:测量身高、检查第二性征,复查血液学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最为重要,其他还包括血糖、血脂以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监测骨龄进展等等。 在平时的治疗时,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养成良好习惯,避免漏针(每月少于1次):因为大量研究得出——治疗依从性差、注射剂量不足都会影响最终治疗结果 2.GH的贮存:储藏温度一般在2-5摄氏度之间,否则影响其效果;在旅行期间,需要使用保温冰盒帮助在旅途中进行保存(但一般不超过10小时,GH不要直接接触冰) 3.不建议下午5点之前进行注射 4.漏针后,不要补打剂量 5.记录每天所打部位 6.记录每盒注射针的使用时间和保质期限。 生病期间需要暂停生长激素治疗么?GH很少和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患儿在接受GH期间出现一些轻微的疾病表现(如普通感冒、轻微流感)时,可以不必停药。不过,当孩子病情较重时,由于炎症反应会减弱GH的疗效,这时候一般不推荐继续注射GH。等到疾病缓解后,再开始注射。当然,这种情况下最好和您的就诊医师联系从而获得更好的指导。 注射GH有副作用么?得益于GH上市后完善的登记数据库,不断 有研究对GH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去年在Clinical Endocri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系统地分析了GH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其结论认为:在目前已发表的数据中,没有证据支持GH治疗导致死亡率增加,也不支持GH治疗会增加中风、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和糖尿病的风险,除非治疗时患者自己本身已经属于上述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尽管目前研究结果认为上述疾病使用GH治疗十分安全,但是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副作用需要您仔细注意: 1.过敏反应:注射部位肿块、瘙痒、红疹是风团样皮疹 2.关节痛:以膝关节、髋关节多见。 3.头痛:可能是颅内压力增高导致。大部分会自行缓解消失,如果持续疼痛或疼痛剧烈,需要停药并联系医生。 4.原先有脊柱侧弯的患儿,可能会加重脊柱侧弯。 5.短暂血糖异常,一般停药可以恢复。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重要的知识点:GH注射治疗仅用于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如特纳综合征,普威综合征、特发性矮小等等)导致矮小的儿童。 治疗之前需要做详细检查(GH激发试验、骨龄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头颅核磁共振、染色体等),以明确诊断。 GH治疗非常安全,副作用很少。 本文系肖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为什么比别人矮一个头? 父母身高决定孩子身高么? 怎样判断是不是矮小,需不需要就医? 日常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发挥生长潜能? 这些答案在PPT中寻找哦。为什么会矮小决定一个人身高的因素很多,通常来说一下这几点最重要。遗传基因 孩子生长发育的轨道及其特征、潜力可由父母的遗传所决定。既往的科学研究已经确定一个人最终人最终身高80%左右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父母的身高和孩子最终的成人身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只是决定了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而这种潜力能否完全发挥还看后天因素。此外,有一些单基因遗传病,有时候父母只是携带者,他们的身高可以正常,但孩子有可能会出现非常矮小的情况。饮食营养 从生命之初的受精卵开始,一直到出生后孩子的生长发育均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当所需营养的供给充足、比例恰当,孩子的生长潜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胎儿时期宫内营养不良和出生后2年以内的营养不良不仅妨碍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还会使得机体其他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母亲情况 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不仅和营养有关,还与母亲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母亲在妊娠早期如果受到辐射、病毒感染、某些致畸药物、毒物、重大精神创伤,均可造成宫内胎儿发育的迟滞,从而进一步影响出生后孩子的生长。疾病影响一般来说慢性病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等;由于骨骼的生长需要受到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和遗传的影响,因此某些内分泌疾病、染色体病和遗传病可以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性早熟由于可以使骨骼的发育明显早于实际年龄,从而使骨骼生长期变短,虽然孩子身高甚至一度较高,但最终身高却有可能明显矮于正常。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达到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活动的减少、睡眠过短以及过晚、不良的家庭关系、心理应激和精神创伤等都会妨碍孩子的身高增长。矮小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检查,如何治疗?可以参考科普文章孩子矮小怎么办?——细监测、详查因、早治疗肖园
粪钙卫蛋白(FCP)主要来源于一种血细胞——中性粒细胞,FCP反映了肠壁上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因此FCP升高可提示肠道可能存在病变。其主要用于IBD患者肠道炎症的监测,并不能靠钙卫蛋白诊断某种疾病,因为其并不具有特异性。消化道出血、炎症、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息肉、憩室、结直肠肿瘤等均会引起FCP增高此外,药物(治疗胃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XX拉唑)、解热镇痛类药物)也会引起增高,检测时需注意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与剖腹产)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粉喂养)等因素会影响FCP含量,母乳喂养和正常自然阴道分娩的婴儿FC含量较高尤其注意不同年龄的正常范围不一样不建议:在肠道准备、肠镜后取材、从尿不湿上取材以及室温存放≥3天婴儿和儿童FCP的正常值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小,FCP值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遍下降对于1岁以下的健康婴儿,正常范围介于648ug/g至1519ug/g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1-4岁健康儿童的FCP正常范围为75ug/g至285.9ug/g,高于较大儿童和成人的水平4-16岁健康儿童的FCP正常范围与成人无差异,平均为18.8ug/g,一般正常高限为104.5ug/g建议每个中心根据试验方法设立自己的正常值FCP是区分儿童IBD和肠功能紊乱的敏感的非侵入性筛查手段一项纳入9个儿童研究的荟萃分析(853例)评估了FCP对疑似IBD诊断的准确性:FCP诊断IBD的总体敏感性为0.97,特异性为0.70目前还没有数据或研究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IBD临界值进行评估,在ESPGHAN21年的立场文件中,引用了一篇系统综述,认为“儿童IBD筛查异常的最佳临界值为212μg/g,灵敏度为0.90(95%CI0.87-0.93),特异性为0.87(95%CI0.81-0.88)”,注意该值不适合4岁以下儿童,因为他们通常具有更高的FCP值。因此,对于小年龄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和4岁以下的幼儿,粪钙卫蛋白的解读需要非常谨慎,其用于诊断疾病的意义有限。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很“油”的话题——儿童脂质异常。脂质异常很常见么?首先,让我们理解什么是脂质异常。简单说,就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超标了。你可能很诧异,儿童也存在高脂血症么?这不是成人疾病么?其实,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样的状况在儿童中也并不少见。目前的流行病学统计,全球有10%的儿童存在脂质异常。你没听错,就是10%!在2017年北京市的调查中,20%的青少年存在脂质异常。这个数字可不小,如果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小朋友,那就有100-200个小朋友可能有脂质异常!并不肥胖,血脂也会增高么?是的。血脂的增高不仅和生活方式有关,和遗传也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遗传病,患病率大约1/200~1/300。所以一旦父母在每年的体检中发现了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记得要给孩子进行筛查。脂质异常有什么危害?那么,脂质异常对儿童有什么危害呢?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小溪里,突然有很多油滑滑的东西,水还能顺利流动吗?这就是脂质异常的危险,它会阻塞我们的“生命之河”——血管,引发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问题,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另外,过高的甘油三酯,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这些疾病严重危害我们的生命安全。如何知道存不存在高脂血症呢?由于大部分的高脂血症并不会有症状,那么如何才能得知孩子存不存在异常呢?答案就是筛查!目前,我们国家的专家共识建议对大部分儿童在9-11岁期间进行第一次常规的血脂筛查。而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孩子,筛查年龄可能会提早到2-8岁。有哪些高危因素呢?主要是:父母、祖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中存在脂质异常,有早发型心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搭桥和支架植入病史,这是有阳性家族史的孩子,另外是有肥胖、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以及川崎病等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我们才能把这个“油”害的小怪兽赶出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所以,亲爱的小朋友们,记得定期做好血脂检查,让我们一起战胜这个“油“怪兽!让我们的生命之河畅通无阻,一起成长,一起健康!
直播时间:2023年08月01日19:31主讲人:肖园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问题及答案:问题:肠内营养和类克同时诱导缓解比单用类克诱导的效果更好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肖主任,我家克罗恩,已经半年没有长个子了。要干预吗?体重长了两斤。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肖主任,克罗恩最新研究方向?有短期治愈可能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肖主任,类克和阿达木哪个适合两岁男孩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4岁孩子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应该怎么治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老师好10岁的孩子胰腺炎反复发作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抗过敏药免疫制剂激素菌群洗涤要怎么考虑前后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孩子一岁四周吃什么还是不耐受生长发育只有2-3%身高体重都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