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减少油脂分泌01少食乳制品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万名高中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喝3杯以上牛奶的人痤疮发生率,比每周喝一杯牛奶的人高22%。以往的研究证实,痤疮主要是由于遗传和荷尔蒙分泌不均衡造成的,因此,多发于青春期和孕期。由于牛奶中含有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叫促生长因子),会引起人体内的荷尔蒙变化。当IGF-1含量升高,就会刺激到皮脂腺的分泌!因为IGF-1会促进雄激素的合成,雄激素一多,皮脂腺就分泌大量油脂,最终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甚至加重痘痘!这就是乳制品和高蛋白饮食是“加重痤疮”这一问题的原因。02建议摄入GI < 60的食物GI值是指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说人话就是你吃完某食物之后两小时,体内血糖水平的上升。为了避免皮肤发炎,建议摄取GI低于60的食物。多吃青菜,主食尽量选择全谷物食物,例如麦仁、糙米、小米等各种杂粮。关于高GI值的界定,以55和70为两个分水岭,GI值低于55的属于“低GI值”食物,痘痘肌平时就放开了吃!55~69属于中等水平,高于70就是“高GI值”食物,请长痘的远离哦~低糖饮食后皮肤组织学检查显示皮脂腺缩小、炎症减轻、固醇调节者—结合蛋白1、以及IL-8的表达减少。这表明低糖饮食能够改善痤疮。高GI食物就是高血糖指数的食物,高GI食物摄入过多,与肥胖、糖尿病、皮肤糖化衰老、痤疮有关,高GI食物可以显著提升皮脂分泌水平。目标:减少毛囊口角化01补充维生素A痘痘(痤疮)的产生其实是角质化异常的过程。健康的皮肤每天会有一层死皮细胞脱落,但是当长出痘痘来的时候,细胞脱落的过程就会加速,这种现象有个浅显易懂的专业术语:保留性角化过度。维生素A的作用原理就是抵抗角质化(皮肤细胞的脱落)。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过度角化,加速角栓粉刺的发展。维生素A有助于逆转保留性角化过度的问题,然后疏通毛孔,让皮肤状态更好,看起来更健康。02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和增强皮肤免疫力的功能,还能预防肌肤发炎和粉刺类肌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鱼肝油、深海鱼油及含油量多的鱼类,还有植物油,如月见草籽油和琉璃苣籽油等。其它作用包括:帮助抑制炎症、抗氧化、延缓衰老、发展智力。03补充富含胡萝卜素蔬果1个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转化成2个维生素A分子,所以可以通过补充类胡萝卜素达到补充维生素A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防止光损伤的作用,补充维A和类胡萝卜素还可以改善视力和眼疲劳。04补充维生素B长痘痘要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2、B6。维生素B2及B6则可参与精代谢蛋白质和促进脂肪代谢,加速细胞生物氧化,平复暗疮,改善皮肤干燥,减轻皮肤炎症。维生素B在全谷物食品中含量丰富。其它忌口及补充1忌食花生长痘痘的时候最好别吃花生,因为花生中会有花生油,而且还含有一种特别的花生烯酸,如果长痘痘的时候吃就会导致脸部的发炎,不管是水煮的花生还是炒的花生,在长痘痘的时候建议不吃。2少吃牛肉、烧烤研究已证实高亮氨酸食物能够促进炎症发展而对痘痘肌不利。另外,胶原蛋白也是高亮氨酸食物,其亮氨酸含量和牛肉相当。3忌辣不忌辛相关的一项69人痤疮患者问卷调查显示65.2%患者在食用辣椒后病情加重。随机抽取全国1000多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普遍喜食辣椒,但痤疮发病率并不突出,低于华东、华北地区。但各种辛香料却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例如葱、蒜、肉桂、茴香之类。因此辣可以避免,辛却不必。4补充微量元素研究者发现,在痤疮患者体内血锌及其血铜水平不足。当人体不足时,就会导致毛囊中的皮脂腺出现明显的角化现象。而缺乏铜元素,会导致人体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细菌的感染。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和很多酶的活性相关,促进创伤愈合。缺锌可致组织内维生素A不足,影响皮肤上皮细胞正常分化。因此锌元素能够防治毛囊角化,促进上皮组织提高修复能力。同时,锌元素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抑制和杀灭局部病原微生物。而且,大量研究表明,部分青春痘患者的血液中锌含量偏低,进而影响到体内多种含锌酶的代谢,促使皮脂腺分泌异常,甚至是发炎。结语饮食可以影响痘痘生长,忌口和食补能改善痘痘但不能“治疗”痘痘,只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作为日常注意事项。真正的治疗还是要依靠专业医生的指导,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到临床治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见下图)。除此之外,生活中还应当注意作息正常,适当运动,注意防晒,保持心情愉悦。祝早日告别痘痘。。。
特应性皮炎的解析和护肤品的选择
敏感部位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护理和治疗
常见皮肤病直播答疑
结节性痒疹(prurigonodularis,PN),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的角化过度性丘疹和结节,伴有剧烈瘙痒,瘙痒引起搔抓而使本病变得愈加严重。PN有较特征性的正角化过度表现。长期顽固性瘙痒给患者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并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病因不明,皮肤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或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诱发PN发生。深刻认识该病的发病机制是获取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近年来,研究发现P物质(substanceP,S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1、IL-4和IL-13等免疫炎症因子、肿瘤抑制素M(oncostatinM,OSM)β受体及μ/κ阿片受体(μ/κopioidreceptor,MOR/KOR)等在PN发病中作用显著,是PN潜在的治疗作用靶点。结节性痒疹病因PN与皮肤疾病、内脏疾病、神经性疾病、心理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有研究指出46.3%的PN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或罹患特应性皮炎,即特应性皮炎结节痒疹型。另外,有研究指出,PN与Th2型炎症反应有关,PN患者的IL-4和IL-31等2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绝大多数PN患者可与多种疾病并存,如湿疹、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皮肤分支杆菌感染等其他皮肤病;HIV感染、HCV感染、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代谢疾病;肝病、肾病等脏器疾病;淋巴瘤、癌症等肿瘤性疾病;情绪压力、心理障碍、焦虑乃至抑郁等神经精神性疾病,但仍然有13%的患者找不到任何诱因。剧烈瘙痒-搔抓循环是导致PN成为慢性、反复性皮肤病的主要因素。结节性痒疹发病机制以往曾认为黑素细胞是唯一参与黄褐斑病程进展的细胞。目前已证实,成纤维细胞、皮脂腺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等也起到一定作用,涉及色素合成增加与转运障碍、基底膜破坏、血管增生和血液瘀滞、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光老化等生物学过程。1、上皮细胞应激反应: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免疫细胞、感觉神经元均参与皮肤正常生理和炎症免疫过程。在PN患者表皮中可观察到表皮过度角化,假性上皮瘤样增生,不规则棘层肥厚及颗粒层肥厚等病理改变,提示角质形成细胞可能参与PN的发生与发展,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病理改变是原发性改变还是继发于瘙痒-搔抓的反应。反复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诱发瘙痒-搔抓循环,使皮肤屏障遭到破坏且出现细胞损伤。受干燥、遗传缺陷和反复抓挠等影响,角质形成细胞释放多种危险信号和警报素,包括上皮源性细胞因子IL-1α、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IL-25、IL-33、组织蛋白酶等。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可以直接或间接驱动上皮细胞应激反应,激活瘙痒感受器而引发瘙痒;以TSLP和IL-33的作用最为显著,作用于肥大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2innatelymphoidcells,ILC2)及Th2细胞,从而促进真皮的炎症反应。此外,炎症因子IL-17、IL-22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等可能促进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p75NTR下调可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PN中的的假性上皮瘤样增生、不规则棘层肥厚及颗粒层肥厚等病理改变。表皮增生角化是PN的主要临床及病理特征。其发生与瘙痒搔抓的机械刺激反应和后述的真皮炎症刺激反应有关。这些刺激反应通过诱导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活化(如NGF上调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P75神经营养素受体下调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导致表皮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并表现出相应的病理表现。2、真皮炎症反应:T细胞、ILC2、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参与了PN的真皮炎症反应。ILC2和Th2细胞是IL-4、IL-13等2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通过促进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同型转换等促进皮肤的炎症反应,IL-4、IL-13还能降低感觉神经元的瘙痒阈值,促进神经元对无害刺激的过度感受。Th2细胞产生的IL-31可在小鼠模型中诱发严重瘙痒,在具有特应性背景的PN患者皮肤活检显示IL-31mRNA的表达量比健康人皮肤增加了50倍。IL-31是调节PN的重要细胞因子和潜在治疗靶点。除此之外,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通过刺激和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而促进真皮纤维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是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生成和组织重塑的主要途径,通过诱导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转录、促进胶原合成增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活性等来诱导真皮纤维细胞活化。研究发现IL-17和IL-22mRNA在PN皮损处表达升高。IL-17为促炎细胞因子,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及对抗细胞外细菌和真菌等免疫反应,诱导趋化因子分泌聚集中心粒细胞,通过正反馈环促进局部组织炎症。IL-17A以及多种细胞因子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参与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IL-22在真皮炎症反应中辅助IL-17,通过激活角质形成细胞释放TNF-α和趋化因子,使免疫细胞到达局部组织而加重炎症。PN的组织病理中可见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浸润,均参与PN的真皮炎症反应。PN的真皮炎症细胞中Th2细胞是IL-4、IL-13、IL-31等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可以诱导炎症反应和瘙痒;Th17细胞可以通过分泌IL-17和IL-22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组胺诱导瘙痒,并进一步通过类胰蛋白酶、前列腺素、NGF诱导和毒性的颗粒蛋白加重炎症反应过程。这些细胞及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交互作用,促进了PN的病理组织形态及瘙痒症状的产生。3、神经源性炎症和瘙痒的敏化:表皮内和真皮神经纤维在PN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PN患者皮肤神经纤维密度发生改变,其中真皮神经纤维密度升高而表皮神经纤维密度下降。PN患者同时伴随NGF受体表达的升高。致痒信号分子可使感觉神经元慢性活化,介导皮肤神经源性炎症的多种神经肽增加。在失调的几种神经肽中,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P物质(substance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与PN的发病有关。SP是一种由感觉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与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结合。皮肤中SP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增加,SP表达量增加。SP能有效结合肥大细胞上神经激肽-1导致组胺释放,同时激活NF-κB通路,促进前列腺素E2、IL-1、TNF的产生和超氧离子释放,引发瘙痒、水肿和炎症;SP是通过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聚集、释放NGF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CGRP是另一种与SP机制相似的神经肽,在PN中上调,可通过神经纤维分泌到皮肤组织中,通过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神经源性炎症。CGRP还可影响内啡肽水平,导致μ和κ阿片受体表达失调,导致PN瘙痒。长期的神经源性炎症使初级传入神经纤维(C-fibers)释放神经肽增加,从而增加了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而最终导致瘙痒发生。瘙痒有独立于疼痛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瘙痒特异性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peptidereceptor,GRPR)来传递瘙痒信号。化学物质、机械刺激、温度变化、炎症因子、神经肽等瘙痒介质刺激外周瘙痒受体,促使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TRP)V1和A1等离子通道开放,使神经元细胞膜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并将瘙痒信号向脊髓和大脑传递而产生瘙痒。 PN真皮中IL-4和IL-13等2型炎症因子能直接作用于感觉神经元,降低瘙痒阈值,增加感觉神经元对致痒因子的敏化性,使瘙痒感觉持续反复存在。PN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性的丘疹结节,病理改变可见真皮神经纤维密度升高而表皮神经纤维密度下降,提示皮肤神经参与PN的发展。皮肤神经源性炎症介导神经肽释放SP和CGRP增加,使真皮血管扩张和炎细胞聚集。细胞因子IL-4和IL-13能直接作用于感觉神经元,降低瘙痒阈值,增加感觉神经元对致痒因子的敏化性,进而诱导瘙痒-搔抓循环持续加重。 治疗进展目前,PN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光疗、全身治疗以及新型疗法,最佳治疗方案应基于患者年龄、共病、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副作用情况而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1、传统疗法:局部治疗:PN的一线局部治疗包括麻醉剂外用或皮损内注射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可有效缓解瘙痒和缩小PN病变;麻醉剂皮损内注射,可以缓解轻度PN患者的瘙痒。另外,非处方的1%普拉莫辛洗剂、利多卡因喷雾剂和复合表面麻醉剂乳膏、其他非甾体外用药物也外用于PN的治疗。戊酸倍他米松0.1%胶带有助于减轻PN患者的瘙痒和消减结节。系统治疗:PN患者有时需要系统治疗,尤其对局部治疗不耐受或效果不佳者。系统PN治疗的选择包括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类药物、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沙利度胺、Mu阿片受体(Muopioidreceptor,MOR)拮抗剂等。虽然PN是一种非组胺介导为主的瘙痒,但第二代抗组胺药,如左西替利嗪、阿伐斯汀、依匹斯汀、奥洛他定、苯磺贝他斯汀等,除抗组胺作用外,还具有抗其他炎症因子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系统用药,但其治疗价值仍有待高质量的循证证据说明。包括甲氨蝶呤和环孢素在内的系统免疫抑制剂是治疗泛发顽固PN的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对瘙痒症状缓解明显,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环孢素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一种,通过抑制IL-2生成来抑制瘙痒。虽然这些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因为通常需要更高剂量来降低瘙痒强度,其镇静嗜睡不良反应明显,往往导致患者停止应用。另一类在针对瘙痒的神经发病机制方面显示出一定疗效的药物是NK-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SP来减少瘙痒。该类药物中的代表—阿瑞匹坦(aprepitant),已被FDA批准用于化疗相关的恶心和呕吐,应用于治疗慢性瘙痒症时,剂量可能因潜在疾病而异,一般处方为每天80mg。沙利度胺是另一种神经活性药物,最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麻风结节性红斑,推荐剂量每天服用100~300mg,也可用于难治性PN患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镇静、拮抗TNF-α及抑制神经生长因子等作用发挥止痒效果。然而,由于其已知的神经毒性和致畸作用,包括增加周围神经病变和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临床需要极其谨慎地使用。 2、物理疗法:紫外线疗法通过其抗炎作用,应用于包括PN在内的许多瘙痒性皮肤疾病。然而,PN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其治疗选择可能受到共病、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限制。在可供选择的紫外光疗法中,每周2~3次的窄波紫外线B光疗(narrow band-ultravioletB,NB-UVB)被认为是PN患者的一线疗法。紫外线A光疗(ultravioletA,UVA)、补骨脂素加紫外线A光疗(psoralen-UVA,PUVA)和B波紫外线对PN均有一定疗效。此外,改良的Goeckerman方案对缓解瘙痒有效。然而,由于Goeckerman方案包括每日宽波紫外线B光疗,然后每天在封闭条件下应用粗煤焦油和局部糖皮质皮质4h。因此,应谨慎使用,以尽量减少致癌不良反应。联合光疗法和局部治疗仅对少数PN患者有效。3、新型靶向治疗:PN瘙痒发病机制的新潜在靶点包括IL-31受体、IL-4受体α和肿瘤抑制素M(OSM)β受体。尼莫利珠单抗(nemolizumab)是一种抗IL-31受体A的人源化抗体。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IL-4受体α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鉴于其对IL-4Rα通路的特异性和对瘙痒特异性神经通路的抑制作用,度普利尤单抗也被用于PN治疗,并于2022年9月获FDA批准。OSMβ受体是另一个针对PN瘙痒的新靶点。作为一种类似于IL-6细胞因子家族的促炎症信号分子,OSM由活化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刺激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Vixarelimab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以OSMβ受体为靶向,阻断OSM和IL-31两种与瘙痒、炎症和纤维化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PN的治疗较困难,对于结节性皮损数量较少的患者,可以考虑局部外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或者病灶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广泛病变和顽固患者,通常首先考虑NBUVB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药,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传统系统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类药物、NK-1受体拮抗剂、MOR拮抗剂等,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新型靶向治疗通过阻断IL-31受体A、IL-4受体α和OSMβ受体等在PN发病中的关键靶点来缓解和控制PN患者的剧烈瘙痒症状,为临床上增加了治疗选择,为满足患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提供可能。小结目前在PN的临床治疗中,局部治疗、光疗、系统治疗的应用均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治疗效果不显著或不良反应较大等弊端。随着PN新兴疗法的问世,为PN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临床医生了解PN的发病机制,掌握新的治疗方法,对于PN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管理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 张丽,夏立新,安倩等.结节性痒疹发病机制和治疗[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3,17(2):162-168. 2.张寒梅,冯素英.结节性痒疹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500-5043.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481-485.4.PereiraMP,ZeidlerC,WallengrenJ,etal.Chronicnodular prurigo: aEuropeancross-sectionalstudyofpatientperspectives ontherapeuticgoalsandsatisfaction[J].ActaDerm-Venereol,2020,101:1-7.5.WeigeltN,MetzeD,StänderS.Prurigonodularis:systematic analysisof58histologicalcriteriain136patients[J].JCutan.Pathol,2010,37:578-586.转自海龙话皮公众号
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吗?做好保湿就可以了吗?请点击视频观看
特应性皮炎患者平时的维稳至关重要,这里有5个护理技巧,请点击观看。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问题和皮肤病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化妆品已经成为引起面部过敏性疾病的首要因素。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分为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CD)和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常由香料、防腐剂、乳化剂、抗氧化剂、防晒剂、植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及颜料或染料等成分引起,最常见的是香料和防腐剂。ICD是一种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一次涂抹或多次刺激均可能发病,是外界物质通过非免疫性机制造成的皮肤反应,与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刺激物的浓度和剂量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是否完整有关。 ACD的发病机制是Ⅳ型变态反应,其本质是抗原在已致敏的机体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化妆品作为半抗原,当它与表皮细胞中载体膜蛋白以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即朗格汉斯细表面的免疫反应性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leukocyteantigenDR,HLA-DR)结合后,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后才能使机体致敏。化妆品中某些化学成分还可通过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或直接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蛋白酶及趋化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炎症细胞聚集,最终导致接触性荨麻疹的发生。临床上可以通过封闭性斑贴试验、不同浓度斑贴试验及重复性开放性涂抹试验等,来区分是刺激反应还是变态反应。化妆品痤疮 化妆品痤疮是指由化妆品引起的面部痤疮样皮损,一般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等。目前的观点认为,化妆品痤疮的机制有以下两种:一是促进毛囊皮脂腺内的角化异常加速;二是延缓角质的剥脱。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被过多的角质阻塞,使皮脂排出障碍而形成痤疮。引起痤疮的化妆品跟质地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具体成分有关,主要包括:可可脂、棕榈酸异丙酯、羊毛脂、肉豆蔻醇乳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基棕榈酸酯及异硬脂酸异丙酯等。以上结论均来源于动物实验的兔耳模型,并没有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还需后续进一步的研究。除具体成分外,配方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制作工艺及相互的交叉反应等,都需综合考虑。部分学者考虑痤疮患者是否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化妆品过敏所致。除此之外,还与患者自身的皮肤性质(以油性皮肤为主)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部分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过度搓揉及摩擦也可能会导致摩擦部位的痤疮(即机械性痤疮)。化妆品甲损害 甲用化妆品主要用于各种形式的指甲美容,常见的有指甲油、光疗凝胶甲、雕刻甲及人造指甲等。常见化妆品甲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反应及甲板甲床受损等。指甲油的不良反应:指甲油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和甲板染色。其主要成分为甲苯磺酰胺甲醛树脂,可疑致敏的个体可进行指甲油的斑贴试验。甲板黄染最常见于深红色指甲油连续使用7d后、指甲油停留时间过长使甲角蛋白“颗粒化”,导致甲板受损,指甲油中常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会抑制雌二醇的生成,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洗甲水中的丙酮成分可导致甲板干燥易碎和对甲周皮肤造成刺激。另有研究表明,黑色、蓝色和绿色的指甲油对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影响较大,尤其是蓝色指甲油,去除指甲油或将探头侧夹可减少临床测量误差。雕刻甲的不良反应:雕刻甲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甲床瘙痒、干燥、增厚、甲剥离、甲板开裂和甲沟炎等,永久性的甲脱落和感觉异常较少见。雕刻甲中的丙烯酸甲酯单体引起的刺激性反应表现为甲床增厚,伴或不伴有甲剥离;雕刻甲去除剂中可能含有乙腈,在体内代谢成氰化物后可能导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呕吐、癫痫发作、浅呼吸甚至死亡。 光疗凝胶甲的不良反应:光疗凝胶甲是一种通过专用的LED灯/UV灯照射使光疗凝胶固化的一种技术。其不良反应主要可能是光固化凝胶较易收缩的特性,可能会引起甲板开裂、甲床受压甚至指尖疼痛。光疗胶中的丙烯酸酯也容易致敏,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指甲油相比,凝胶甲片通常更厚,更易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由于光疗甲是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来固化的,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对手和眼睛的保护。 预成型人造指甲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人造指甲在甲板上停留时间过长(超过2d),黏合剂可能会对甲板造成损伤,包括甲营养不良、甲开裂和甲板染色。氰基丙烯酸酯制剂是一种强致敏剂,黏性强,使人造指甲与甲板的黏附强于甲板甲床之间的结合,外力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甲板开裂甚至甲脱落。另外人造指甲容易携带病原体,导致感染。化妆品致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引起的色素沉着较常见,与色素性化妆品皮炎(pigmentedcosmeticdermatitis,PCD)为同一概念,最主要的原因为接触特殊变应原所致,其中主要包括香水类、化妆品及纺织品等。分析化妆品色素沉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②化妆品的致色素作用;③某些化妆品中铅汞超标或含有砷,可能导致使用部位的色素沉着。但并非所有炎症反应均有色素沉着,提示机体的自身易感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妆品中的光敏物质介导的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也可致色素沉着,如:卤化水杨(酰)苯胺及其相关成分、芬替克洛(硫双对氯酚)、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等均容易引起光敏反应。化妆品所致的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目前报道较少。可能发病机制包括化学物质毒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和接触性皮炎后色素减退学说等。目前明确与化妆品色素减退有致病关系的成分包括氨基苯酚、过氧化氢、间苯二酚氢醌及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等化合物。化妆品致毛发损害洗发护发剂、发乳、发胶、染发剂、烫发剂、生发水及纹饰材料等发用化妆品均可引起毛发损害。不同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有所不同:①毛发脱色、毛发变脆和毛发脱落:发生机制多为物理及化学性损伤,也可能是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对毛发本身和毛囊的结构以及功能的破坏,导致毛干中的色素减少或丧失、毛发脆性增加从而引起毛发脱色、变脆甚至脱落,如染发产品中染料、洗发产品中的清洁成分和表面活性剂及烫发产品中的烫发剂等;②毛发分叉:发生机制多和化妆品中添加的成分可能导致毛发的营养缺乏,使毛发中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明显减少、毛发质地变脆,比较容易裂开有关;③毛发断裂:发生机制是某些化妆品成分可致毛小皮翘起、脱落甚至完全剥蚀,毛小皮的保护作用丧失,毛发容易干燥、变细、发干脆弱易断裂。毛发损害还和消费者使用发用产品不当有关,比如洗发时过量使用洗发产品,导致头发脱脂、干枯;染发以及烫发次数过频,导致头发变脆及断裂等,使头发受到伤害。所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发用化妆品对保持毛发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化妆品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正规化妆品中不允许添加糖皮质激素类成分,部分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不合格产品可以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表现分为两类:第一类症状具有戒断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添加糖皮质激素的不合格产品,停用后出现皮肤刺痒、灼热不适及肿胀、红斑、鳞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及痤疮加重等戒断症状。第二类为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所致,长期应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使患者皮肤角质层变薄,真皮乳头萎缩,皮肤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增多,从而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而毛细血管扩张可能是皮肤萎缩的相对表现。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能够干扰表皮分化,抑制表皮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导致角质层变薄,皮肤出现萎缩;②真皮内蛋白聚糖与糖蛋白、脂类物质合成降低,导致毛细血管壁胶原纤维间黏附力降低,引起表皮毛细血管显露和扩张;③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当表皮中脂类物质、水分不断丢失,角质层变薄或“砖墙结构”遭受损害,患者可表现出皮肤瘙痒、干燥及脱屑等。通过无创性皮肤生理学参数检查显示,TEWL显著增高,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及pH等指标显著降低;④长期糖皮质激素刺激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趋化功能,导致Th1/Th2细胞亚群失调,CD4+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8+比例显著升高;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降低,从而诱发机体促炎机制失衡,进一步损害皮肤屏障功能,诱发本病发生。化妆品光感性皮炎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与光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皮炎。化妆品的光感物质可见于防腐剂、染料、香料、不纯净的凡士林以及唇膏中的荧光物质等成份中,防晒化妆品中的紫外线吸收剂、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脂类化合物也有可能引起光感性皮炎。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光感性物质,如维A视黄醇、果酸、水杨酸、熊果酸及呋喃香豆素(主要是指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植物精油,柠檬、甜橙、葡萄柚、佛手柑及苦橙等这些芸香科植物)也可以引起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光斑贴试验可协助化妆品光感性皮炎的诊断,光斑贴试剂盒的选择可依循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方案,斑试成分包括对氨基苯甲酸、磺胺、硫脲、硫柳汞、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对羟基苯甲酸脂混合物、柠檬油、肉桂醛、松香及檀香油等。化妆品唇炎口红为女性消费者常使用的化妆品,由于质量不同及基料配方的差异,加上消费者体质的不同,在使用口红时也可出现化妆品唇炎。口红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蜡质和染料,羊毛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嘴唇黏膜干裂、剥落,伴瘙痒及疼痛等不适。羊毛脂还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嘴唇黏膜上。人在进食时能将口红及其吸附在上面的这些有害健康的物质带入体内。一些劣质口红含有违禁成分或限用成分超标,如含有较高量的铅、镉等重金属,铅具有蓄积性,长期吸入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引起贫血、腹痛、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部神经病变等问题。口红中的人工色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能会转化为突变原诱发肿瘤。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种类繁多,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并指导消费者理性正确的选择化妆品,为化妆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成分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护肤品和护肤材料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美容激光学组.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11):783-786.[2]吕静,江阳,刘娟娟等.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综述[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4):240-243.[3]杨森.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 51(11):783-786.[4]王红,陈洪英,张军武.化妆品痤疮58例临床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3):169-170.[5]刘梦茜,周园,刘珍如等.甲化妆品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163-166.[6]更多参考文献略。
特应性皮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当有效治疗后,病情进入稳定期,患者该如何维持以减少复发?
特应性皮炎患者如果想进行“脱敏治疗”,那么如何掌握关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