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部分患者痤疮治愈后可遗留瘢痕,以重度痤疮患者较为多见。痤疮瘢痕可终身存在,可对患者美观造成影响,给其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故对痤疮瘢痕的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酒糟鼻鼻赘及瘢痕 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较多研究表明,瘢痕形成早期口服药物进行干预可起到阻止瘢痕形成及加重。①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类药物可抑制瘢痕增生、抗炎和修复损伤皮肤。国内有学者联合患者单纯90锶敷贴治疗及90锶敷贴联合口服积雪草苷片治疗瘢痕疙瘩,12mg,三次/d。②维A酸类:维A酸类药物有抗炎、免疫调节、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例董淑英等的研究中,予小剂量异维A酸(0.25mg/kg,两次/d)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③曲尼司特:曲尼司特可抑制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脯氨酸羟化为胶原合成中的重要步骤,且曲尼司特可仅仅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目前有研究表明,口服曲尼司特对抑制瘢痕组织增生有明显效果。 因口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肝肾功能异常、皮肤黏膜干燥、消化道反应等,故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用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瘢痕。2.局部外用药物:①硅酮类:研究表明硅酮凝胶具有改善瘢痕颜色、软化瘢痕的效果。其原理为硅酮可减轻毛细血管充血,起到软化瘢痕结构的作用。②肝素钠尿囊素类:肝素钠尿囊素类药物可抗炎、抑制瘢痕组织纤维化。目前有研究表明,肝素钠尿囊素类药物对治疗瘢痕也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改善瘢痕外形方面。 1.3.局部药物注射: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增生及抗炎等作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为目前痤疮瘢痕治疗(主要是增生性瘢痕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效果较为显著的疗法。②A型肉毒毒素:肉毒素可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松弛肌纤维,减少瘢痕挛缩抑制瘢痕疙瘩形成。③细胞毒性药物:5-氟尿嘧啶为最常用的可局部应用的细胞毒性药物,其可直接抑制皮肤伤口处成纤维细胞增殖,临床多与曲安奈德联合使用。博来霉素族抗生素为氨基糖肽类的一个亚家族,其主要作用机制为DNA链切割。目前对博来霉素治疗瘢痕机制缺乏相关研究,故尚不明确。 光电治疗 1.点阵激光:根据"选择性光热解"理论,激光治疗可使热能只作用于靶组织,而不损伤周围组织,从而提高疗效。点阵激光技是仪器发射出许多直径小于500μm且排列均匀的平行激光,可在皮肤组织中形成深度达1.2mm的微热损伤区(MTZ)。在点阵激光作用的区域内,仅有MTZ是热损伤区域,其周围皮肤一般无损伤,故与普通激光相比,使用点阵激光治疗局部损伤小,治疗后的需要的恢复期较短。根据产生热效应强度可将点阵激光分为非气化型点阵激光(非剥脱型)和气化型点阵激光(剥脱型)。 1.1非气化型点阵激光(非剥脱型):非气化型点阵激光主要包括以下数类:铒玻璃激光(Er:glass1540/1550nm)、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1064/1320/1440nm),此外还包括红宝石激光(694nm)、PDL(585/595nm)等。非气化型点阵激光可以促进新的胶原形成,故临床上常用于凹陷性痤疮瘢痕治疗。临床应用一般间隔3~4周进行治疗,5~8次为一个治疗周期,以红斑作为终点反应。①铒玻璃激光:铒玻璃激光(Er:glass1550/1540nm)为最早用于治疗萎缩性瘢痕的非剥脱性激光。②PDL激光:脉冲染料激光(585nm或595nm)作用靶点为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吸收了激光的能量后,会在局部产生热效应,并传递给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在血管内形成微小的栓子阻止血液流通,封闭血管。故染料激光一般用于改善血管扩张、红斑等问题。PDL可封闭血管,故还可减少局部血流,抑制新生瘢痕的增生。 1.2气化型点阵激光(剥脱型):气化型点阵激光主要包括以下数类:CO2激光(10600nm)、铒玻璃激光Er:YAG(2940nm)、钇钪镓石榴石激光YSGG(2790nm)等。由于气化型点阵激光能量更高,比非气化型所形成的热损伤更大,故气化型点阵激光较常用于增生性瘢痕。目前专家共识提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大多需要重复点阵激光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于患者之间个体化差异较大,多数患者需3~6次治疗,每次间隔1~3个月左右,且同时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①超脉冲CO2激光:高能量脉冲CO2激光,其作用靶点为皮肤中的水分子,能使组织中的水分快速汽化蒸发,且由于其光束直径极细,激光对创面极周围的损伤小,一般无焦痂形成。且在皮肤损伤较小的同时,激光还可靶向封闭局部小血管,起到止血并减少局部渗出的作用。②铒玻璃激光:铒玻璃激光与CO2激光同样靶向皮肤组织水分子,但其穿透深度较浅,对治疗部位及周围损伤较CO2激光更小,故其较常用于面部浅表性瘢痕的治疗。铒激光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如2940nm铒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贴外用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铒激光治疗后予胶原蛋白敷贴外敷,可起到局部保湿、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二者联合治疗对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有治疗效果。③钇钪镓石榴石激光:Kim等的研究表明钇钪镓石榴石激光(YSGG,2790nm)可对亚洲人皮肤凹陷性痤疮瘢痕治疗有效,30%受试者接受激光治疗后皮肤产生轻度红斑,但均可在5日内消退。因目前暂缺乏大样本综合研究,故暂无统一临床应用标准。 2.强脉冲光(IPL): 强脉冲光(IPL)是以一种高强度光源经过聚焦和滤过后形成的宽谱光,IPL光源为惰性气体闪光灯,通常为氙气。惰性气体发射出强光后经过聚光和过滤形成了常用的强脉冲光,其波长多为500~1200nm。IPL光谱较宽,可靶向多种色基如皮肤中的水、氧化血红蛋白、黑色素等。故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目前强脉冲光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常用于早期痤疮浅表凹陷性瘢痕治疗,其原理是IPL可促进局部胶原增生、修复局部皮肤。 3.射频(RF)、黄金微针: 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频率范围为300KHz-300GHz。其治疗原理是射频电流经过人体组织时,由于人体自身存在阻抗而产生热量;当射频电流作用于真皮组织,可靶向胶原中的水分子,使真皮层受热。而当温度达55~65℃时,胶原纤维收缩,部分胶原蛋白可变性断裂,从而激发真皮组织的修复功能。黄金微针即点阵微针射频技术(Fractionalmi-croneedleradiofrequency,FMR),是近来治疗痤疮瘢痕的新技术,特点是疗效稳定,安全性高,且恢复期较短。微针针长一般0.5~2.0mm,除针头末端0.3mm外,其他部分均绝缘,射频电流从针头末端射出。 4.皮肤磨削术、电灼术: 皮肤磨削术为利用电动磨削器或微晶体是磨削皮肤,以达到改善皮肤凹凸性外观的目的;电灼术是利用G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等灼烧皮肤至真皮浅层。皮肤磨削术和电灼皮术,因较难控制磨削及烧灼的深度,且易发色素沉著,目前临床应用已逐渐减少。 组织填充治疗 组织填充治疗指通过局部注射非永久性填充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永久性填充剂(硅酮、硅胶、聚左旋乳酸)等填充剂及自体成分移植(脂肪移植、自体成纤维细胞移植),达到填补软组织缺陷、消除皱纹等美容目的,常用于凹陷性瘢痕治疗。 生物疗法 生物疗法是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可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 1.ReCell技术: 此技术为皮肤活性细胞移植术,用Recell试剂盒作为收集未损伤部位的皮肤制作细胞悬液,再应用到瘢痕部位。Chen等的研究表明Recell技术联合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瘢痕,与单纯使用皮肤磨削术治疗组相比疗效较好,色沉减少、瘢痕增生也同样减少。 2.富血小板血浆: 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次离心后得上清及血小板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常结合微针疗法、激光等皮内注射或局部外用,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3.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能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并可以分泌多种细胞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及外泌体等,具有很强的促进组织再生功能。目前有研究表明,瘢痕内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改善萎缩性瘢痕的外观。 微针、美塑疗法 1.微针: 微针技术最早于1998,由Henry等应用于透皮给药治疗中,随后微针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有学者开展临床研究,对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微针(直径约0.07~0.2mm,间距3mm的密集细针滚轮),联合超微针刀治疗。微针滚动刺激皮肤令活性成分渗入皮肤,吸收效果增强,且同时还可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和纤维母细胞增生,修复瘢痕。微针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2.美塑疗法: 美塑疗法由法国医生Dr.Pistor提出,指的是把最小剂量的药物在正确位置注射,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美塑疗法常用的设备有注射器、美塑枪、水光枪、以及无针注射设备给药,即将药物通过超声波、电离子渗透、或者高压气动技术等方法导入皮肤。以上所述微针治疗也可联合美塑疗法,即微针在皮肤表面形成大量微孔道,使皮肤表面药物渗透入皮肤深层,提高疗效。 化学剥脱 化学剥脱术是在皮肤上使用的一种或数种化学制剂,使表皮和(或)真皮浅层部分剥脱。表皮剥脱剂可引发表皮和真皮乳头的损伤诱导表皮新生和炎症后胶原的重排,目前常用的酸包括果酸、水杨酸、复合酸等。 外科治疗 1.皮下分离术: 皮下分离术可分为锐针分离和钝针分离,其可通过多方向穿刺,在皮下松解增生、粘连的胶原纤维,且松解的过程中瘢痕周围受损组织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填充凹陷性瘢痕;故皮下分离术主要适用于凹陷性瘢痕。其临床常与填充、激光等技术联合应用。 2.环钻术: 使用内径0.8~2.5mm不等的环钻提取瘢痕组织,该方法适用于增生性痤疮瘢痕及瘢痕疙瘩,但由于此方法不易控制环钻的深度,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3.瘢痕切除术结合局部放射治疗: 瘢痕手术切除治疗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瘢痕疙瘩的一线治疗方法,也可适用于大面积、较深的萎缩性瘢痕。手术方式较多,常用方法为皮下/筋膜张力复位缝合、Z成形术和局部皮瓣转移术等。由于真皮缝合不能有效降低真皮张力,故应注意缝合深、浅筋膜,以降低真皮张力。由于痤疮瘢痕尤其是瘢痕疙瘩术后易复发,故常需要联合浅层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手术祛除瘢痕后的辅助治疗。皮肤科常用的放射源有浅层X线、电子束和核素。浅层电子束结合局部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核素疗法主要用^32P、^90Sr作局部敷贴治疗;两者均多用于治疗瘢痕疙瘩,X线疗法现已很少应用。目前放射疗法治疗痤疮瘢痕仍缺乏大样本综合研究,故暂无统一标准。 其他疗法 包括冷冻、中医治疗等。冷冻可选择不同的形状、大小的冷冻头进行接触式冷冻,亦可用喷射式冷冻,冷冻治疗痤疮后瘢痕操作简便,但有引发色素沉着等风险。中医治疗可以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应用不同的方剂治疗。 小结:综上所述,目前治疗痤疮瘢痕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给予联合治疗、综合治疗、个性化治疗。 END 参考文献:[1]侯文意,郑跃.痤疮瘢痕治疗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1):57-62.[2]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美容激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学组.中国痤疮瘢痕治疗专家共识(2021)[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 9): 747-756. [3]项蕾红.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10): 701-705.[4]ClarkAK,SaricS,SivamaniRK.AcneScars: HowDoWe GradeThem?[J].AmJClinDermatol,2018; 19 ( 2 ): 139-144.[5]卢忠,乐百爽. 点阵激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11(6): 321-324.
共同作者 海龙话皮究竟有哪些药物会引发痤疮呢? 痤疮是多病因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雄激素分泌过多或皮脂腺对雄激素敏感性增高、胰岛素抵抗、心理精神因素等。外源性因素常被忽视,包括药物、吸烟、化妆品、环境污染物、职业暴露接触的化学物品、紫外线等。 药物性痤疮(Drug-inducedacne)定义为服用药物后出现的痤疮样皮疹。引起痤疮样皮疹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激素类、神经精神类、抗结核类、卤素类及免疫调节类等诱导痤疮样皮疹的经典药物。近年来,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引起的痤疮样皮疹发生率有所升高。 药物性痤疮被定义为使用药物后出现的痤疮样皮疹,给药方式可以是口服、注射、局部应用或吸入。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下为支持药物性痤疮的几点诊断依据。 1.发病年龄及既往史 异常的发病年龄:年龄不限于青春期,可发生在青春期前或之后(年龄>30岁);既往无寻常痤疮者突然出现痤疮发作;既往有轻度寻常痤疮者突然出现皮疹加重。 2.临床表现 病变表现为单形性、炎症性临床模式;常缺乏粉刺和囊肿;非寻常痤疮发生部位:超出皮脂溢出部位,如发生于四肢、躯干、生殖器等部位。对传统痤疮治疗抵抗。 3.药物与皮疹发生的时间关系 使用药物后可迅速或延迟发病;停药后皮疹改善;重新使用药物后皮疹复发。引起痤疮样皮疹的药物种类较多,根据药物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激素类(糖皮质激素、雄激素、激素类避孕药、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神经精神类(锂盐、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阿立哌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结核类(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卤素类(碘化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免疫调节类(环孢素、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维生素类(维生素B1、B6、B12)、四环素类、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TNF-α抑制剂等)、细胞抑制药物(放线菌素D、硫唑嘌呤、硫脲和硫脲嘧啶)等。根据药物诱发痤疮样皮疹的可能性大小,相关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表1): 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1、激素: (1)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痤疮样皮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糖皮质激素就作为一种药物在医学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其诱发的痤疮作为一种副作用被陆续报道。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局部外用、口服、静脉滴注或吸入后引起痤疮样皮疹。出现时间一般为用药数周至数月后,严重程度与剂量、用药时间及既往痤疮病史有相关性。临床表现多为形态单一的丘疹、脓疱。在炎性丘疹消退后,闭合性和开放性粉刺可能于数月后在同一区域出现。如果糖皮质激素剂量较低,则皮疹可能只包括粉刺,但结节和囊肿较罕见。皮疹主要位于皮脂溢出区域如面部、躯干,可能延伸到上肢。 确切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为激素直接刺激皮脂腺细胞的增殖,刺激痤疮丙酸杆菌的增加和增加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糖皮质激素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可以增加TLR-2受体的表达,促进TNF-α、IL-1α释放增加,从而在痤疮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治疗包括停用糖皮质激素。如果需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按常规疗法治疗痤疮,如外用克林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及维甲酸类药物。 (2)合成代谢类固醇:合成代谢雄激素类固醇(anabolic-androgenicsteroids,AAS)是一类与睾酮有关的合成类固醇激素。据报道,运动员或非专业健身人士均存在滥用合成代谢雄激素类固醇(AAS)的现象,大约50%的滥用者存在痤疮样发疹。 雄激素是痤疮发病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是刺激皮脂腺的生长和分泌。因此,任何雄激素或具有雄激素活性的合成代谢类固醇都会影响皮脂腺,因为它们的结构与内源性雄激素相似。有研究在使用AAS人群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标本中发现皮脂腺显著增大。高剂量睾酮和AAS可通过增加皮肤表面脂质、痤疮丙酸杆菌数量以及皮肤表面脂质的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等因素导致痤疮样皮疹发生。 临床可表现为皮脂溢出加重,丘疹脓疱,甚至出现聚集性痤疮、暴发性痤疮。痤疮可以是新发的,也可以表现为原有寻常痤疮加重。治疗方法是立即停用AAS,然后按常规方法治疗痤疮。此外,如果继续服用AAS,痤疮可能更难治疗。 (3)激素类避孕药:激素类避孕药会诱发痤疮或加重原有痤疮,如具有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或低剂量雌激素。据报道,约26.8%的妇女因依托孕烯植入器而出现痤疮。此外据报道,一些妇女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植入器1~3月后,在下颌和(或)背部出现新发炎性丘疹。 (4)其他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引起痤疮样发疹的病例已有报道。达那唑是一种抗促性腺激素,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研究表明达那唑会诱发女性痤疮。 2、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 异烟肼引起的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1.42%~2.5%。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各种类型的皮疹中,痤疮样皮疹属于比较轻微的,并且不太常见。1959年,Bereston首次报道了2600名接受异烟肼和氨基水杨酸联合治疗的患者中约16%出现痤疮样皮疹。大多数患者年龄在40到70岁之间,超过了寻常痤疮患者的平均年龄。长期使用异烟肼治疗后,皮疹会加重。典型临床特征为丘疹等炎症性皮损,是否引起粉刺样皮损目前还有争议。多数皮疹较轻微,也可引起痤疮相关综合征如SAPHO综合征。痤疮样皮疹可能在长期使用异烟肼后(长达18个月)出现,并在停药后缓解。 其他可引起痤疮样皮疹的药物包括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3、锂盐等精神类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 锂盐引起的痤疮样皮疹,一般在用药数周到数月后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为面部、躯干、四肢出现丘疹、脓疱等炎症性皮损,也有发生粉刺、囊肿和结节等非典型皮疹的报道。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聚集性痤疮和化脓性汗腺炎的表现。研究发现男性及既往有严重痤疮家族史者更容易发生此类皮疹。另有研究发现锂盐与痤疮样皮疹发生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使血清锂浓度正常,也可能出现痤疮,尽管在皮肤中可能检测到锂浓度升高。这表明药物可能会在皮肤中积聚,从而导致病变的发生。该病可能的发生机制为锂盐增加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刺激溶酶体酶释放,并诱发毛囊角化过度。治疗可外用维甲酸,停止使用或减少锂盐剂量。不推荐口服维甲酸类药物,因为约有1%的人群服用维甲酸后会出现抑郁症的副作用。应避免口服四环素,因四环素可与锂盐相互作用,导致血清锂浓度升高,引起肾脏毒性。 其他可引起痤疮样皮疹的精神类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胺铂、马普替林、丙咪嗪)、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美酮、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阿立哌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4、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引起的痤疮样皮疹: 环孢素的大多数皮肤不良反应涉及毛囊皮脂腺单位,包括多毛症、表皮囊肿、毛周角化症、毛囊炎和皮脂腺增生。大约15%的患者会出现痤疮样皮疹,一般在用药数月后出现,以丘疹、脓疱为主,也可出现结节、瘢痕表现。发生的可能机制为环孢素促进毛囊上皮及毛囊间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治疗方法包括异维A酸。有报道证实异维A酸在移植患者中的安全性。若皮疹严重则需停用环孢素,用另一种免疫抑制药物替代。 其他可引起痤疮样发疹的免疫抑制剂包括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等。 5、卤化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 卤化物引起的皮疹包括碘疹、氟疹、溴疹及氯痤疮。碘化物引起的皮疹又名碘疹,最常见的是使用碘化物造影剂、碘剂、聚维酮碘、碘化钾、胺碘酮后引起。病变可呈各种形态表现,包括痤疮样皮疹、脓疱、大疱、溃疡、结节性或增殖性皮疹,也可类似坏疽性脓皮病或Sweet综合症。部分镇静剂、止痛剂和感冒药含有溴化物,治疗后可出现色素沉着、光敏感的表现。长期治疗可导致痤疮样皮疹或出现结节、水疱、脓肿等类似碘疹的表现。据报道,碘化物和溴化物也可使的原有痤疮加重。碘化物及溴化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不局限于皮脂溢出区域。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治疗包括消除与卤化物蓄积有关的不良药物,病灶通常在4~6周内消退。可按常规疗法治疗痤疮样皮疹。 氯痤疮属于职业环境中的系统性中毒,是由二噁英等多芳香烃类化合物引起。氯痤疮可表现为粉刺、囊肿等痤疮样皮疹,可分布于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首次暴露后6~12周出现皮损,可能持续存在15~30年。和寻常痤疮最大不同点就是氯痤疮皮脂腺萎缩,临床上皮脂分泌减少。治疗较困难,包括停止接触相关化学品,口服降血脂药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单糖的摄入量,进行日常体育活动,旨在减轻体重、增加肠道转运以及从脂肪组织中排出二噁英。局部皮损方面可外用维甲酸类药物。 6、维生素B12等维生素引起的痤疮样发疹: 维生素B12引起的痤疮样皮疹一般出现于用药后立即至用药后13天不等,主要见于女性。研究发现大剂量B12(5~10mg每周)可使原有痤疮加重或出现新发痤疮样皮疹。关于维生素B6,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致病剂量。典型临床表现同样为丘疹、脓疱等单形性炎症性皮损,没有粉刺或囊肿。主要位于面部,也可出现在背部、胸部及手臂。发生的可能机制为维生素B12排泄时间延长刺激毛囊上皮,并随后产生炎症反应。该病对常规治疗无效,通常停药8~10天后改善。 许多含有维生素B12的复方制剂通常也含有维生素B1和/或维生素B6,但维生素B1/B6在痤疮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7、四环素类药物引起的痤疮样发疹: 近年有一篇文献报道了一位15岁男性患者使用赖氨四环素300mg/d治疗4天后出现暴发性痤疮,停用四环素,予以泼尼松0.7mg/kg每天,联合异维A酸0.3~0.7mg/kg每天,8周后改善。本病例中赖氨四环素的使用与暴发性痤疮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停药后恢复快,考虑赖氨四环素与暴发性痤疮发生有关。具体机制不清,还需进一步研究。 8、靶向药物: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引起的痤疮样发疹: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与配体结合的新型靶向药物,已成为临床上抗上皮细胞肿瘤的重要方案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inhibitors-EGFRIs)包括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两类,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有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等,以及兼具有抑制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多靶点药物如索拉非尼、凡德他尼和拉帕替尼等。皮肤不良反应均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因EGFR在表皮、毛囊及甲周组织也表达丰富,以致引起相应细胞异常增殖、迁移和分化从而引起皮肤不良反应,以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最高,还可致甲沟炎、甲裂及毛发改变。80%的患者在用药1~3周后出现皮疹。痤疮样皮疹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严重时下肢亦可受累,皮疹形态单一,初起表现为红斑、丘疱疹,后发展成脓疱,很少形成粉刺及囊肿。痤疮样皮疹组织病理多表现为真皮浅层毛囊周围的混合炎症浸润,早期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毛囊及毛囊周围炎。EGFRI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是药物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抑制改变了角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黏附的能力。另EGFRI可对毛囊周期产生影响,使毳毛毛囊停滞在痤疮易感阶段,同时清除痤疮丙酸杆菌的免疫力缺陷而致痤疮样皮疹。多数EGFRI所致皮肤不良反应是可逆的。轻度患者可继续原药物治疗。重度患者如皮疹累及全身达50%以上,需要调整原药物剂量,可予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外用维A酸类、外用抗生素及过氧化苯甲酰等。2015年第20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会议上,指出预防性使用米诺环素对于控制皮疹的有效性,但因该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皮疹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2)TNF-α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免疫级联反应而导致痤疮样皮疹,但又可用于治疗SAPHO综合征出现的痤疮样皮疹。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 (3)其他靶向药物:RAS/RAF/MEK/ERK通路抑制剂也可引起痤疮样皮疹。RAF/MEK抑制剂引起的皮肤不良与EGFRI相似,包括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和毛发改变。RAF和MEK是EGFR信号的下游,引起痤疮样皮疹等皮肤不良反应这一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EGFR被各种配体刺激,然后激活细胞内RAS/RAF/MEK/ERK信号转导级联,导致肿瘤细胞异常激活和不受控制的恶性增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中的MAPK通路(EGFRI或MEK抑制剂)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死亡、细胞迁移减少和炎症,从而导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出现。引起痤疮样皮疹的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抑制剂包括曲美替尼;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抑制剂包括维罗非尼。 9、细胞抑制药物: (1)放线菌素D:放线菌素D诱发的痤疮样疹主要出现在治疗睾丸癌的男性中,最有可能是因为该药物的雄激素特性。此外,放线菌素D具有类似于某些抗抑郁药物的三环类化学结构。皮疹通常是炎症性的,出现在寻常痤疮好发区域,通常在治疗五天后开始出现,并且病情呈剂量依赖性。粉刺可能会在之后发生。 (2)其他细胞抑制药物:其他可引起痤疮样皮疹的细胞抑制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硫脲和硫脲嘧啶等。但其证据等级不高。小结 ①药物性痤疮有明确的用药史,发病迅速,通常为炎症性的单行性皮损,不局限于皮脂溢出部位,年龄不限,对常规治疗抵抗。②引起痤疮样皮疹的药物包括激素、卤代物、抗结核药物、维生素类、四环素类药物、神经精神类药物、免疫抑制剂、靶向药物、细胞抑制类药物等。③不同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为药物影响毛囊皮脂腺正常功能所致。④药物性痤疮的治疗主要是停用或减量相关药物,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1]陆凌怡,鞠强.药物性痤疮的研究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1):50-56.[2]陆凌怡,赖慧颖,鞠强. 痤疮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43(1): 4[3]胡婷婷,余茜,鞠强. 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11): 718-720. [4]Du-ThanhA,KlugerN,BensallehH,etal.Drug-inducedac- neiformeruption[J].AmJClinDermatol,2011,12( 4): 233-245
春分,严寒已去,温度持续上升在3-4️份,一年中最佳的养生时段,当然要抓住饮食养肝:可适量吃大枣、蜂蜜。减重➕降胆固醇:多吃豆类,如大豆,豌豆等豆豆去湿黄金期:雨水较多,潮湿阴冷,气温反复多变,用薏仁➕莲子➕山药➕茯苓1:1:1:1煮水喝,一天1-2次,去湿当然啦,适当运动(一定是适当),比如选个时段快走6000步,可适当提高免疫。最后高姐想说,在这个特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的时期,建议适当保暖,做好“春捂”,可降低感冒。
一些患者的白癜风皮损位于头皮,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展导致头发也随之变白。如果头发变白是否可以染发?白斑不在头皮部位,可以染发吗?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染发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染发剂是氧化性持久性染发剂,一般两瓶分装,分别为染色剂和氧化剂基质,染发时两者等量混合,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其中染色剂中常含有容易引发过敏的对苯二胺;氧化剂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浓度过大时也容易破坏角蛋白,甚至引起过敏反应。总之,常用的染发剂中含有大量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因此,染发剂包装上都会提示“染发前要做皮肤敏感性测试”。临床上染发引起的多种疾病时有发生,如结膜炎、银屑病、接触性皮炎等,甚至有过敏性喉水肿的报道。白癜风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容易诱发同形反应加重病情。还有研究显示,染发剂的使用与白癜风的发病也有相关性。总之,染发有很大概率加重白癜风。因此,建议白癜风患者,不论白斑是否在头皮部位,是否已有头发变白,都尽量不要染发,以免增加白斑扩散风险。毛发变白后复色难度增加,所以白癜风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暴露部位毛发变白,需要坚持综合治疗,可采用药物、308SQLED光疗、点阵激光等多种方法联合。如果复色效果欠佳,可在病情稳定期考虑毛发移植。
白癜风的治疗一般是面颈部见效较快,躯干部位次之,手足部位的复色最慢。一些患者手足部的皮损光疗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也没有反应,这种情况要不要暂停光疗?接下来该怎么治疗? 手足部位白斑疗效慢的主要原因是角质层较厚,紫外光、外用药物等穿透率不如其他部位。还有观点认为末梢循环也影响手足部位皮损的恢复速度。 如果治疗反应差,可以继续坚持光疗,同时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治疗方案: 1.适当加大照光剂量或改用强度较高的308 SQLED光、308准分子光/激光等。研究显示,308准分子光比311NB-UVB起效更快。 2.联合外用药物,如局部使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维生素D3衍生物、光敏剂等。联合外用药物尤其是光敏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联合点阵激光。光疗联合CO2点阵激光也能有效提高复色效果。 4.稳定期的白癜风可以考虑外科移植,如自体表皮移植、微型钻孔移植等。
近期,一些地区开始组织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新冠疫苗接种后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可以使体内的抗体迅速增加,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奥密克戎株感染后的发病、重症甚至死亡。数据显示,在各个年龄组中,接种加强针后感染风险都要低得多,总体感染风险降低了10倍。此外,接种加强针后,中老年人群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降低。白癜风正在进行光疗的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无需暂停光疗。疫苗接种不影响紫外线光疗,可按照疗程继续光疗。做光疗也不影响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尤其是小面积的光疗,如家庭311nmNB-UVB、308SQLED、308准分子光等,这些患者可以正常接种加强针。接种注意事项与正常人相同,如留观30分钟、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等。进展期的白癜风,需要暂缓疫苗接种,以免引起同形反应。此外,正在发热的患者、妊娠期妇女等也要暂缓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