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克勤 丁景新生活实例那年,她还是个花季少女,当周围同龄女孩在神秘地讨论 “老朋友”——月经的话题时,她的“老朋友”却从没来过。她以为自己只是比其他女孩晚一些而已,因为乳房早在12岁左右就正常发育了。后来,她还是没等到“老朋友”的到来,于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属于先天性无阴道的生殖道畸形,子宫也没发育好。她一下子懵了:难道自己是个怪胎吗?为此,她常常暗自流泪,自卑慢慢浸润内心。当同龄人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她却以为自己没有正常月经,没有生育能力,就没有资格去喜欢男孩,将来也不能结婚。后来,在妇科专家的指导下,她开始明白,其实自己只是子宫和阴道没有发育好,到适婚年龄可以做人工阴道成形术,进而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只是不能生孩子。于是,自信又慢慢回驻。乐观、积极的她后来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他,他知道她的情况后,并没有嫌弃她。婚前半年,她去医院做了人工阴道成形术。婚后,他们的生活和谐幸福,并领养了一个孩子。上面例子中的“她” 是一位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患者。这种疾病是先天性无阴道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全部阴道或阴道上2/3发育不全,伴有始基子宫或幼稚子宫,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发病率为1/4500~1/10000。这类患者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卵巢发育及功能也正常,具有典型的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心理,部分患者合并肾脏畸形(15%~40%)或脊柱侧弯(10%~15%)。常因青春期无月经来潮、婚后不能进行性生活或婚前妇科检查时发现,一般不影响健康,但会给患者心理和精神上造成极大的创伤。为了解除心理压力,满足恋爱、婚姻的需要,大多数患者需进行人工阴道成形术。此外,其他生殖道畸形如阴道闭锁、假两性畸形、睾丸退化综合征或一些外伤导致的畸形,也需要进行人工阴道成形术。人工阴道成形术在我国已开展多年,方法多样,包括异体物植入法(胎皮植入法、羊膜移植法、生物网片代人工阴道成形术)和自体皮瓣植入法(外阴前庭及黏膜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盆腔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等)。目前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先在相当于阴道入口处造穴,然后用腹膜推进器把后陷凹的腹膜钉入分离的人工阴道内,用不吸收线关闭腹膜顶端。一段时间后,作为人工阴道壁的腹膜会逐渐形成类似正常阴道的鳞状上皮。新近出现的比较好的代阴道材料是生物网片。手术后,生物网片会逐渐形成类似正常阴道的鳞状上皮,如不发生感染,人工阴道形成较好,6个月后即可进行性生活,宽带和深度都能满足需要。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创伤较小,避免从患者身上取组织代阴道,手术简单便捷、时间短。团队介绍华克勤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微创治疗团队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华克勤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擅长微创治疗保留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各类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剖宫产切口憩室等。特别专注于肿瘤的精准微创治疗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性治疗。成功开展了宫颈癌保留子宫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有生育二胎需求的剖宫产切口憩室的宫腹腔镜修补术和经阴道修补术、宫颈阴道闭锁的生物网片代宫颈代阴道成形术等妇科复杂手术的微创术式。在腹腔镜和机器人精准微创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各类生殖道畸形等妇科疑难手术方面创造了多项成功案例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团队介绍华克勤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微创治疗团队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华克勤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擅长微创治疗保留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各类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剖宫产切口憩室等。特别专注于肿瘤的精准微创治疗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性治疗。成功开展了宫颈癌保留子宫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有生育二胎需求的剖宫产切口憩室的宫腹腔镜修补术和经阴道修补术、宫颈阴道闭锁的生物网片代宫颈代阴道成形术等妇科复杂手术的微创术式。在腹腔镜和机器人精准微创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各类生殖道畸形等妇科疑难手术方面创造了多项成功案例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团队成员华克勤: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现任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微创技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子宫憩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曾负责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得全国“争先创优”先进个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女子医学科技奖、上海市首届仁心医师奖、上海市首届最美女医师奖、上海市高尚医德提名奖、上海市科技创新能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丁景新: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妇科腹腔镜手术,擅长女性生殖道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外阴癌、盆底功能障碍等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1项。SCI论文第一作者及联合通讯作者共13篇。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口头交流。高蜀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学组秘书。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擅长阴道镜图像的研读和宫颈疾病的诊断,擅长激光、宫颈锥切术等技术治疗宫颈病变,宫腔镜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病变、相关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症,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子宫纵膈、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主要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妇科肿瘤(宫颈癌)的科研工作和妇产科教学工作。陈义松: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妇科微创,如子宫脱垂、尿失禁、生殖道畸形、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切口憩室、内膜异位症、囊肿等。张英: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保留生育的微创治疗团队骨干成员。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并致力于妇科良恶性疾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张旭垠: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治。谢梦: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擅长各类妇产科疾病的超声检查,并陆续开展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应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宋昱:医学硕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从事宫颈科临床工作10年,擅长宫颈及阴道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及各类宫腔镜手术。郭奇桑:医学硕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擅长女性下生殖道炎症、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及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光动力无创治疗。张运强: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本团队中负责宫颈癌患者术前初筛、住院管理及术后随访等工作。傅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博士,师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注妇科肿瘤术后生活质量恢复。余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博士,师从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主要临床方向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尤其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宫颈癌,这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每年会夺去全世界近30万女性的生命。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唤起了人们对这一疾病的关注。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一:感染HPV=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HPV病毒大约有100多种亚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类型分别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属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误区二:宫颈糜烂会变成癌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但其实,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医学上来说,女性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宫颈局部充血呈现红色,就称其为 “宫颈糜烂”。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而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糜烂也可以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状态。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和宫颈糜烂的表现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如果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排除宫颈癌的可能,并正确治疗。误区三:不重视妇科检查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到90%。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育龄期女性务必不能忽视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以下宫颈癌的易发人群,更不可掉以轻心: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HPV病毒者,即HPV病毒检测发现HPV16、HPV18呈阳性者;性行为因素不良者,包括开始性生活的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性卫生不良等都会使患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增加;早婚早育、多产多孕的女性;性病患者,无论男方或女方患有生殖道湿疣、梅毒、淋病等都会增加女方患宫颈癌的几率;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营养不良者。误区四:“蛛丝马迹”视而不见宫颈癌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适,有些症状也非常容易被忽视。育龄期女性应该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有时虽然只是“蛛丝马迹”,却有可能藏有隐患接触性出血 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妇科检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应提高警惕。白带异常 多数宫颈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因此,女性平时应该关注白带的性状、量的多少和有无臭味。尤其是当发现大量水样或黏液性白带时,必须引起注意。团队介绍华克勤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微创治疗团队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华克勤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擅长微创治疗保留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各类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剖宫产切口憩室等。特别专注于肿瘤的精准微创治疗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性治疗。成功开展了宫颈癌保留子宫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有生育二胎需求的剖宫产切口憩室的宫腹腔镜修补术和经阴道修补术、宫颈阴道闭锁的生物网片代宫颈代阴道成形术等妇科复杂手术的微创术式。在腹腔镜和机器人精准微创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包括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各类生殖道畸形等妇科疑难手术方面创造了多项成功案例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团队在妇科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优势:华克勤教授领衔的微创治疗团队在妇科肿瘤的微创精准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次利用腹腔镜技术开展国际首例孕期合并宫颈癌患者保留宫体及胎儿的广泛宫颈切除术,不但成功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更保存了胎儿,使患者能够继续妊娠,实现了其做母亲的愿望。率先在国内建立保留生育及内分泌功能的宫颈癌诊疗常规、宫颈癌患者与其相关的内分泌问题的诊疗原则。开展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膀胱、肠道功能较传统手术改善。开展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阴道延长术,患者术后性功能改善。开展非孕期宫颈癌的保留宫体的宫颈根治术,切除肿瘤病灶同时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在开展妇科肿瘤微创治疗的过程中,还先后获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如多方位免漏气举宫器、多功能V型自动复位持针钳等。重要提示:各位患者朋友,为节省您的就诊时间,省去多次挂号的麻烦,请就诊前带好外院的就诊资料,包括病历本、手术记录(宫颈环切、LEEP刀、阴道镜评估、宫腔镜或其他手术记录)、影像学资料(包括B超报告、盆腔CT\MRI原片等),若已有病理,除了病理报告外,还需将病理切片借出,一并带好,以便会诊使用。在确诊后,我们会尽早为您安排入院,并在一周内手术。宫颈癌专科门诊时间:黄浦院区,每周三下午团队成员华克勤: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妇科肿瘤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妇科质控中心主任。擅长微创技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子宫憩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曾负责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得全国“争先创优”先进个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女子医学科技奖、上海市首届仁心医师奖、上海市首届最美女医师奖、上海市高尚医德提名奖、上海市科技创新能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丁景新: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妇科腹腔镜手术,擅长女性生殖道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外阴癌、盆底功能障碍等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1项。SCI论文第一作者及联合通讯作者共13篇。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口头交流。高蜀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学组秘书。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擅长阴道镜图像的研读和宫颈疾病的诊断,擅长激光、宫颈锥切术等技术治疗宫颈病变,宫腔镜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病变、相关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症,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子宫纵膈、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主要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妇科肿瘤(宫颈癌)的科研工作和妇产科教学工作。陈义松: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妇科微创,如子宫脱垂、尿失禁、生殖道畸形、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切口憩室、内膜异位症、囊肿等。张英: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保留生育的微创治疗团队骨干成员。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并致力于妇科良恶性疾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保护。张旭垠: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治。谢梦: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擅长各类妇产科疾病的超声检查,并陆续开展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应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宋昱:医学硕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从事宫颈科临床工作10年,擅长宫颈及阴道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及各类宫腔镜手术。郭奇桑:医学硕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擅长女性下生殖道炎症、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及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光动力无创治疗。张运强: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本团队中负责宫颈癌患者术前初筛、住院管理及术后随访等工作。傅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博士,师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注妇科肿瘤术后生活质量恢复。余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博士,师从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主要临床方向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尤其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Q:宫颈癌发生的位置在哪里?宫颈癌的发生占妇科肿瘤中的第一位吗?A:阴道与体外相通,宫颈上面就是子宫,宫颈癌发生在宫颈的位置,进一步发展会向其它的地方扩散。在常见的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在第二位。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人新发宫颈癌,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患病人数大约13万,占约总人数的1/3左右。Q:宫颈癌前病变有什么症状吗?A:1、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2、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3、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4、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Q:筛查和确诊宫颈癌有哪些方法?A: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出血者,应想到有宫颈癌的可能,应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并采用以下辅助检查:①子宫颈细胞学检查;②碘试验;③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④阴道镜检查;⑤宫颈锥形切除术。Q:什么年龄的妇女容易得宫颈癌?A:20-70岁之间的妇女都可能会得宫颈癌,高发年龄是40~50岁,20岁以前得宫颈癌的妇女比较少,但是近年来年轻妇女诱发宫颈癌有上升的趋势,有报道称发现有十六七岁的处女罹患宫颈癌的病例。Q:目前宫颈癌的治愈率多高?A:宫颈癌治愈后一般恢复会比较好,主要是看宫颈癌处于疾病的哪个时期。在原位癌发现后愈后效果相当好,五年的生存率可达100%,中期五年生存率约70~80%,晚期五年生存率大约只有30~50%。所以宫颈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愈后是相当好的。Q:宫颈癌有哪些治疗措施?A:早期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晚期或有手术禁忌者可行放射治疗,一些患者则需进行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或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Q:宫颈癌复发有哪些症状?A:宫颈癌复发癌的主要症状为一侧下肢疼痛,腹和盆部酸痛,阴道出血和恶臭白带。另外随复发部位而有不同表现,如咳嗽、胸痛、血尿、直肠出血等。Q:预防HPV感染=预防宫颈癌?A:HPV(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oillomaVirus)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因素。没有HPV感染,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目前,人类对付HPV仍然缺乏确切的办法。正在研制中的HPV疫苗是最有希望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目前只有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还未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Q:HPV感染就必然导致宫颈病变吗?A:HPV感染不一定导致宫颈发生病变,就相当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HPV感染很常见,感染后并无任何症状,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会发生癌前病变(CIN)或宫颈癌。目前为止,对于HPV病毒尚没有明确的特效药。但HPV病毒就像感冒病毒一样常见。如果身体免疫力好的话,绝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所以HPV感染者无须恐慌,但如果持续感染,就需要定期的随访监测。Q:HPV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A:HPV病毒可以通过唾液、性接触及皮肤接触传播,即使避孕套也不能有效地防止HPV的传播,因为该病毒可以在肛门和生殖器周围任何区域存活,包括避孕套无法覆盖的区域,而且可以存活数年。Q:随着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哪些患者可以保留生育功能?A:首先,她要有强烈的生育要求,愿意冒一定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其次,看疾病分期。宫颈癌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分4期,每一期又能细分为IA1、IA2、IB1、IB2或IIA1、IIA2等。其中IA1、IA2属于镜下早期浸润癌,浸润不超过3mm为IA1,3-5mm之间为IA2。而IB1、IB2或IIA1、IIA2中的1和2,则旨在提示肿块大小。如果肿块最大径线超过4公分,就是IB2或IIA2,属于大肿块。其中,分期为IA1、IA2、IB1,符合其他条件者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再次,和宫颈癌的性质有关。宫颈鳞癌、腺癌符合上面两个要求,是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但一些特殊的类型,如宫颈黏液腺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属于罕见类型,复发、转移非常快,一般不建议保留生育。概括地说,年轻宫颈癌患者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分期为IA1、IA2和IB1期的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可以考虑保留生育能力。Q:可保和高危之间,有没有一条临界线?A:根据保留的范围和条件。宫颈癌有些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都是通过病理检查发现的,例如:宫旁浸润,切缘阳性,淋巴结阳性,深肌层浸润,脉管受累,以及上面提到的特殊病理类型等。这些都会影响保留生育手术的疗效。例如有的患者肿块比较大,恰好在临界病灶4公分,手术开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已经有很多转移病灶了。那时必须完全切除子宫,不能保留生育能力。还有些患者在手术中发现有脉管的浸润,保留生育有短期内复发转移的风险。通常,对宫颈癌IA2或IB1期患者,或者有脉管浸润的IA1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先要做淋巴清扫,所有的淋巴结都要拿去冰冻切片。若结果显示淋巴结已经转移,就不能保留子宫了。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在术中冰冻切片显示淋巴结阴性,但术后病理诊断又报告阳性。此时,患者要做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到底是二次手术,切除子宫,或辅助放疗,破坏生育力;还是冒险辅助化疗,完成生育,再继续治疗。再如,还有一个常见的可能影响到手术方式更改的原因,就是切缘阳性。一个能成功保留子宫的患者,其手术切缘应该没有任何残留病变,且切缘距离其病灶至少要有3mm。Q:宫颈癌手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是扫整个盆腔淋巴结吗?A:先要扫到盆腔淋巴的最高位,即髂总淋巴。如果淋巴活检阳性,就不能保留生育了,还要往更高的部位继续清扫淋巴,扫到腹主动脉淋巴结。Q:如果手术保住子宫,但术后发现淋巴结阳性,能否通过辅助治疗保留生育能力?A: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给病人做深入的交流,告诉她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可以选择的方案如前面所提到的:继续手术,放疗,或化疗。对于强烈要求生育的患者,我们建议病人完成至少4个疗程的化疗。在化疗前,可以预防性用药,适当保护卵巢功能。化疗以后,若能按时恢复月经,就有生育的机会。但不能做放疗。放疗会彻底破坏卵巢功能坏,导致宫腔粘连,放射性闭经,卵巢彻底丧失排卵功能。Q:宫颈癌患者保生育能力就是保子宫吗?如何保住?是否会失去支撑而脱垂?A:宫颈癌患者保生育能力就是保留子宫体(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子宫分两部分,包括宫体和下端的宫颈。宫颈癌的病人病灶就长在宫颈上。保留生育的宫颈癌手术一方面要求切除足够范围的病灶及其周边组织(切下的部分经阴道取出),另一方面要留下正常的子宫体。有人担心保留下来的子宫体会失去支撑,无法停留在原位。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子宫维持在盆腔这个位置,需要有一系列的韧带拽着它,就像吊床一样悬吊在盆腔内。手术需要切除宫颈的病变,还有一部分的主韧带、宫骶韧带。但圆韧带与一部分阔韧带是保留不变的,同时子宫宫旁还有好多维系的纤维结缔组织也是保留不动的。而且去掉病变的宫颈后,子宫下端和阴道壁需要重新缝合起来。如此一般,术后子宫体仍然悬吊在盆腔内,相对固定着,而不是晃来晃去。Q:宫颈癌患者术后多久能怀孕?A:术后建议避孕两年左右。这段时间主要是供子宫下端修复。手术切掉了一大块宫颈,子宫下端的口子几乎敞开了。术中,我们会用聚丙烯吊带,把子宫下段绑紧,这相当于人工造一段宫颈。这个伤口要修复一段时间,太早怀孕,可能“宫颈”机能不全,易流产。Q:如果术后做了化疗,要多久能怀孕?A:也是避孕两年。这个时间长短不因化疗而延长。Q:在随访方面,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患者和其他患者有没有不同?A:这一点很重要,确实有一些不同。保留子宫的患者需要更频繁地复查。术后前两年,每3个月要来复查一次。每次都要查HPV,做一个TCT涂片。这都是跟宫颈癌致病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果持续1—2年,HPV都是高危阳性、不能转阴,TCT显示异常,就需要再次治疗,最好是手术广泛切除子宫体。Q:这些患者能够自然生育,还是需要辅助生殖?A:大多数人能自然生育,我们也鼓励其自然生育。如果是术前就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如输卵管阻塞或卵巢功能减退者,就需要辅助生殖。Q:这些患者的流产和早产风险,是不是会较其他人更高?A:是的。其中有很多原因。普通人群的流产和早产比例,一般不到10%。按照国际上的数据,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后,有40%的人实际上会改变主意不生了,或是条件不允许,不能生了。剩下的60%想生育的人群中,有60%的人能怀孕;但有一半左右的人在早期流产。最终能成功生下来的,约1/4,我们医院手术的患者,略高于这个比例。也有个别报道60%-70%的生育率。Q:能预防流产和早产吗?A:手术中给子宫下段缝吊带,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减少流产和早产的几率。这个吊带是不可吸收的,会一直绑在那里。Q: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如何坚持要保胎,那该怎么办?A:我们确实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曾有一个患者来我院就诊时,已经妊娠18周3天。她术前是1B1,病灶很大,正好满4公分。她恰恰是宫颈黏液腺癌1B1期,在江浙看了很多医院,都是建议其终止妊娠,把子宫切掉。这也是标准的治疗方案。但第一次怀孕的她不想放弃,我们也想成全她,子宫拿掉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因此,在病人要求下,我们做了充分准备,进行了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广泛宫颈切除的手术。手术中,我们发现其病灶很大,且宫颈上端的切缘离胎膜很近。如果切高一点,切缘能拿得更多,但胎膜很可能破裂。但为了不残留病变,也不能切得太少。为了保住孩子,我们还把子宫下端的口都缝住了。术后病理切片显示,其淋巴脉管有浸润,手术切缘离病灶小于3mm。我们曾经劝过她放弃,但她不肯放弃做母亲的机会,愿意承担风险。于是她在继续妊娠的情况下,追加了化疗。整个妊娠期间,她做了3次化疗。一般,孕早期、生产前1个月,是不主张做化疗的,怕药物影响胎儿。中孕期间则有不少化疗安全性的报告。幸而,化疗很顺利地完成了。同时,我们要求患者始终卧床。最后,我们给她做了剖宫产,胎儿出来后,马上做了子宫切除。并在术后给她补充了同步放化疗。现在距离其生产已经有1年多了。随访发现,患者恢复很好,宝宝也很健康。类似的病例报告在国际上有十几例,其中成功妊娠者居多。我们和国际其他案例不同的是,他们大多做的是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而我们是世界首创的中孕期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后继续妊娠。Q:红房子医院做了多少例宫颈癌保留生育手术,效果如何?A:我们完成了约20例,其中有好几例怀孕了,还有已经完成了生育的。Q:一些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担心,怀孕期间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影响病程;也有的担心,采用锥切治疗,会影响妊娠。有这样的情况吗?A:宫颈癌的病因是HPV病毒感染,它不是一个对雌孕激素敏感的疾病。因此,妊娠并不改变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预后。临床数据显示,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患者,其总体复发、转移率,和普通患者没有区别。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是采用锥切术。术后对怀孕没有影响。如果已经怀孕而行锥切者,只要锥切不影响到胎儿、胎膜和胎盘完整性,可以密切随访,不一定终止妊娠。本文系丁景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王青 综述,丁景新 华克勤 审校(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 上海 200011)【摘要】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宫颈癌的年轻化,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期合并宫颈癌也成为妇产科医师的关注问题。由于需要考虑患者的生育要求,期待治疗至胎儿具有体外存活能力以及保留胎儿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是近年治疗的趋势,但至今尚无统一的两全治疗方案,现就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 妊娠期;宫颈肿瘤;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比例为1-12/10,000例妊娠[1,2]。目前研究结果提示,妊娠对宫颈癌的预后没有影响,孕期与非孕期宫颈癌的预后相似[3,4]。随着宫颈癌的年轻化,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期合并宫颈癌也成为妇产科医师的关注问题。妊娠合并宫颈癌具有特殊性,既要考虑疾病治疗本身,又要考虑孕妇及胎儿,临床处理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考虑到患者的生育要求,期待治疗至胎儿具有体外存活能力以及保留胎儿的广泛宫颈切除术是近年治疗的趋势,但至今尚无统一的两全治疗方案,现就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妊娠期宫颈癌的诊断妊娠期宫颈癌的症状与非孕期并无区别,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证实大多数I期患者并无症状,有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大多为性交后流血)及排液,因I期患者缺乏显著的体征,且患者担心流产而拒绝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往往令其I期宫颈癌的诊断被延迟平均4.5个月[5]。由于妊娠期受高雌激素的作用往往会发生鳞柱交界外移的情况,即出现肉眼观察到的“糜烂”,通过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够准确快速诊断妊娠期宫颈病变。妊娠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与非妊娠期是相同的,需遵循细胞病理学、阴道镜及活体组织病理学的三阶梯 。1.1 宫颈细胞学检查妊娠期宫颈在高雌激素环境下宫颈细胞异常率可达10% ~15% ,易被误诊为非典型增生或宫颈癌,造成过度诊断。因此,送检的细胞学标本上一定要标明是否妊娠,以免造成过度诊断。I.2 HPV检测妊娠期HPV检测也作为细胞学的辅助项目,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I.3 妊娠期阴道镜检查评估的目的是要排除宫颈浸润癌,经验丰富的阴道镜医生在妊娠期行阴道镜检查是安全的,不会损害妊娠或胎儿[5]。1.4 宫颈活检宫颈细胞涂片异常的妊娠妇女,阴道镜检查若不能排除浸润癌可能,应该在最具意义异常部位直接活检。妊娠期行子宫颈活检不会引起大出血和严重妊娠并发症,但取材部位应准确,不可过深、过广,取材后,可于活检部位压迫止血,或药物止血。 妊娠期严禁行宫颈管搔刮术,因可引起前列腺素分泌,造成胎膜早破、上行感染、出血等潜在危险。1.5 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切适用于活检不能除外浸润癌的患者,妊娠期宫颈锥切危险性较大,并发症较多,如流产、早产、感染及母体大出血,故需严格把握指证,限制在妊娠中期进行,深度最好<10mm。1.6 影像学检查妊娠期盆底组织充血,宫旁组织较软,双合诊及三合诊不易触清,不易确定有无宫旁浸润。B超和MRI检查有助于解决此问题。超声和MRI可还辅助确定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宫旁有无转移及增大的盆腔淋巴结,且对胎儿的危险小。以往的指南因相关数据不足,不建议妊娠妇女MRI检查时使用含钆的增强造影剂。2005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认为妊娠妇女使用含钆的造影剂是安全的。研究表明.造影检查使用的剂量不足以通过胎盘,即使少量钆通过胎盘,也能在胎儿体内迅速代谢[6]。因此,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应用MRI造影检查,有利于提高转移灶的检出率,为患者准确分期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Choi等对1 15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在术前用MRI进行评估,浸润宫旁、阴道、盆腔淋巴结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6%、93% [7]。越来越多学者提倡MRI在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妊娠期仍是禁忌的。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处理妊娠期合并的低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48-62%会消退,29-38%不发生变化[8,9]。合并的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消退率低,为27.4-34.2%,进展率为2.7-9.7%[10]。如无浸润性宫颈癌,妊娠期不需治疗,可等待产后再处理。如怀疑疾病进展,可再次行阴道镜检查。妊娠合并IA期、IB1期浸润性宫颈癌的处理以往观点认为妊娠早、中期以及时治疗母体癌肿为主,而妊娠24周后者可以延期治疗于孕32-34周行剖宫产,术中行子宫根治术。一般认为妊娠20周以后诊断的IA或IB小病灶者,若迫切要求继续妊娠者,可延缓到胎儿成熟。IA1期可行阴道分娩,产后行子宫全切。IA2以剖宫产为宜,术中行子宫根治术[11]。近年来,主要在保留胎儿的治疗有较大进展,甚至早孕期的早期宫颈癌也可行保留胎儿的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案有延迟治疗、宫颈广泛性切除术或新辅助化疗。3.1 决定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能否保留胎儿的相关因素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的播散程度(肿瘤的分期和大小)及胎儿的孕周。3.1.1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宫颈鳞癌、腺癌、鳞腺癌愈后相似,故处理的方式相似。但宫颈小细胞癌愈后差,必须终止妊娠后治疗[2]。3.1.2 淋巴结是否转移早孕期和中孕初期发现的早期宫颈癌,进行MRI检查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播散程度,根据病情决定能否进行保留胎儿的治疗。而了解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仍然是淋巴结的手术后的病理检查。20周前行腹腔镜下的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可行的。文献报道了31例孕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胎儿或母亲的并发症[12,13]。如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同,故治疗方式不同,一般不主张保留胎儿。3.1.3 肿瘤的分期和大小70%的宫颈癌发现时为FIGO I期[14,15]。I期患者,如肿瘤较小(<4cm),且MRI检查提示无淋巴结转移,可以进行保留胎儿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延迟治疗,期间临床上和影像学上密切随访,除外肿瘤的进展,直至胎儿成熟,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根治术。二是行保留子宫和胎儿的广泛宫颈切除术。下文提到,也有个别文献采用新辅助化疗后期待至胎儿成熟。对于局部晚期的宫颈癌合并妊娠处理有争议,可以保留妊娠行新辅助化疗,也可以终止妊娠后行放疗,具体方案根据肿瘤的大小、影像学发现、胎儿孕周和病人的愿望。3.1.4 胎儿的孕周无论在妊娠哪个阶段发现的早期宫颈癌,如孕妇本人及家属有强烈的生育要求,根据前述标准均可以保留胎儿,可临床上和影像学上密切随访,除外肿瘤的进展,待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的同时或以后再根据宫颈癌的分期及母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留胎儿的宫颈癌的治疗方式3.2.1保留胎儿的延迟治疗方法Duggan等[16]等报道8例妊娠合并I期宫颈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孕11-27周患者延迟6-15周治疗,平均推迟144天(20周)进行手术,病人术后平均随访23月,均无复发证据。作者认为宫颈癌IA和IB期(病灶直径<4cm)合并妊娠时延迟治疗不增加孕妇风险。Germann等[17]对21例患者(早、中、晚期妊娠、产后患者分别为13例、5例、2例、1例;IB期、IIB期、IVA期分别为15例、5例、1例)行延迟治疗,早孕者平均延迟5个月(3-6个月)后再治疗,中孕者平均延迟3个月(1-4个月),平均随访64个月(2-165个月),结果显示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和79%;认为对IB期病灶直径<2cm的早孕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可延迟至胎儿成熟后再治疗。妊娠合并IA期的宫颈癌期待治疗预后较好,目前保留胎儿已成为治疗的规范[2]。IB1期宫颈癌合并妊娠虽可延期治疗,但一定要谨慎,延期治疗的危险性须让患者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宫颈癌进展的可能性大,母体和胎儿的危险性高。Bokhman等报道每延期治疗1个月,生存率会下降5%[18]。3.2.2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非妊娠期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有4种方式:开腹、经阴道、腹腔镜下、机器人手术的根治性宫颈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而目前报道的妊娠期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只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由于报道的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该术的优点尚无法下结论。Ungar等[19]2006年报道首次报道了该手术,5例IA2-IB1期患者,在妊娠期(分别为孕7、8、9、13、18周)行开腹广泛宫颈切除术,最后有2个足月活胎分娩,新生儿健康;2例(孕7、8周)于术后1d自然流产,1例(孕13周)于术后17d自然流产,对这些患者随访40个月均无复发。Van de Nieuwenhof HP等[20]2008年报道了中孕合并宫颈癌第一例经阴道宫颈根治术,患者系Ib1期低分化鳞癌伴脉管内浸润,孕16周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宫颈根治术,孕36周剖宫产同时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新生儿健康,监测9个月无复发。作者认为经阴道可减少对妊娠子宫的操作,从而减少流产率。目前文献中共报道了15例孕期的广泛宫颈切除术[19-24],14例≤IB1期,1例为IB2期) ,术中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例经阴道进行,8例为开腹手术。IB2期的患者术后数小时后流产,文献中无随访数据。一般作者均不建议IB1期以上患者进行广泛宫颈切除术。另外14例患者(2例为IA2期,12例为IB1期),在孕4-19周间完成手术,只有1例患者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该患者孕30周行剖宫产及子宫切除术,术后放疗。 术后流产率较高,5例在术后0-16天流产。淋巴结阴性的13例患者随访9-54天,除1例无随访数据外,均未发现复发。但鉴于目前报道的病例数有限,很难明确保留胎儿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妊娠合并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处理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或放化疗。后者不能保留胎儿,如患者及家属有保留胎儿的愿望,部分研究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分娩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化疗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用药时间、孕周及药物种类和剂量。孕13周后除中枢神经系统及性腺外大部分器官已发育完成,化疗胎儿畸形率下降,但可增加非畸形病率,造成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短暂骨髓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等,对新生儿的远期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代谢排泄药物的能力有限,因此化疗药物的应用应在分娩前2-3周结束,以减少新生儿体内化疗药物残留,还可避免由于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造成的新生儿感染[25]。此外,化疗期间应禁止哺乳。目前文献[26-41]报道了25例因妊娠合并宫颈癌化疗的患者,多数方案为顺铂及紫杉醇。其中顺铂50–100 mg/m2每3周给药1次。少数病例应用卡铂,卡铂可以减少肾毒性,尤其适用于子痫前期患者。顺铂与卡铂疗效相似。25例患者中9例为IB1期,1例为高危的病理类型(小细胞癌)。多数病人化疗后部分缓解,宫颈仍有残余病灶,6例剖宫产同时手术治疗,病理标本提示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无反应或疾病进展,转为联合放化疗(孕期或产后)。胎儿出生后随访0至80月,均未发现异常。6例患者死亡(包括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2例复发。16例未复发的患者随访时间短,其中9例随访不足12月。以上数据提示对于局部晚期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待分娩后再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影响。临床上需慎重,还是倾向于建议患者终止妊娠及早治疗。综上所述:由于妊娠合并宫颈癌的特殊性,诊断和筛查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张妊娠期常规行细胞学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以提高产前诊断率,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处理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结合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妊娠周数、孕妇身体状况及对生育的渴望及医疗条件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量取得满意的结局。如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无浸润性宫颈癌,妊娠期不需治疗,可等待产后再处理。IA1期可行阴道分娩,产后行子宫全切。IA2、IB1期患者如有强烈的保留胎儿的愿望,且无高危因素,可以根据孕周选择延迟治疗,或行保留子宫和胎儿的广泛宫颈切除术。但鉴于目前报道的病例数有限,很难明确保留胎儿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还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研究。对于局部晚期的宫颈癌合并妊娠处理有争议,可以终止妊娠后行放化疗,也可以尝试保留妊娠行新辅助化疗,具体方案根据肿瘤的大小、影像学发现、胎儿孕周和病人的愿望。但新辅助化疗和延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选择需慎重。参考文献Morice P, Uzan C, Uzan S. Cancer in pregnancy: a challenging conflict of interest [J]. Lancet, 2012,379(9815):495-6.Morice P, Uzan C, Gouy S, et al. Gynaecological cancers in pregnancy [J]. Lancet, 2012,11; 379(9815): 558-69.Stensheim H, Moller B, van Dijk T, et al. Cause-specific survival for women diagnosed with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or lactation: a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J]. J Clin Oncol 2009;27: 45–51.Germann N, Haie-Meder C, Morice P, et al.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regnant patients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J]. Ann Oncol 2005; 16: 397–402.马光昕,于红风,刘锡梅.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8):630-632.Karam A,Feldman N,Holschneider CH.Neoadjuvant cisplatin and radical cesarean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 [J]. Nat Clin Pract Oncol,2007,4:375-380吴珠娜,卢淮武,陆晓楣,等.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3):223-226.Vlahos G, Rodolakis A, Diakomanolis E, et al.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3)) in pregnant women [J].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2; 54: 78–81.Kaplan KJ, Dainty LA, Dolinsky B, et al. Prognosis and recurrence risk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diagnosed during pregnancy [J]. Cancer 2004; 102: 228-32.Selleret L, Mathevet P. Precancerous cervical lesions during pregnancy: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J]. 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 2008; 37 (suppl 1): S131–38.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Alouini S, Rida K, Mathevet P.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i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lymphadenectomy [J]. Gynecol Oncol 2008; 108: 472–77.Sioutas A, Schedvins K, Larson B, et al. Three cases of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during pregnancy [J]. Gynecol Oncol 2011; 121: 420–21.Hunter MI, Tewari K, Monk BJ. Cervical neoplasia in pregnancy. Part 2: current treatment of invasive disease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8; 199: 10–18.Takushi M, Moromizato H, Sakumoto K, et al. Management of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outcome of intentional delay in treatment [J]. Gynecol Oncol 2002; 87: 185-89.Duggan B, Muderspach LI, Roman LD, et al. 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 reporting on planned delay in therapy [J]. Obstet Gynecol 1993;82:598-602.Germann N, Haie-Meder C, Morice P, et a1.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regnant patients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J]. Ann Oneol, 2005, 16:397-402.Bokhman JV, Bakidoze EV, Ourmaneheeva AF. Fertility, pregnancy and cancer[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Suppl,1997, 164:14-18Ungar L, Smith JR, Palfalvi L, et al. 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during pregnancy to preserve pregnancy and fertility [J]. Obstet Gynecol 2006;108:811–4.Van de Nieuwenhof HP, van Ham MAPC, Lotgering FK, et al. First case of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in a pregnant patient [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8;18:1381–1385.Abu-Rustum NR, Tal MN, DeLair D, et al. Radical abdominal trachelectomy for stage IB1 cervical cancer at 15-week gestation [J]. Gynecol Oncol 2010;116:151-152.Mandic A, Novakovic P, Nincic D, et a1. Radical abdominal trachelectomy in the 19th gestation week in patients with early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 case study and overview of literature[J]. Am J Obstet Gyneeol, 2009, 05(2): e6-e8.Alouini S, Rida K, Mathevet P.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i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lymphadenectomy [J].Gynecol Oncol 2008; 108: 472–77.Karateke A, Cam C, Celik C, et 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in late pregnancy: is it an option [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0; 152: 112–13.Pereg D, Koren G, Lishner M. The treatment of Hodgkin’s and non-Hodgkin’s lymphoma in pregnancy [J].Haematologica,2007,92:1230-1237Favero G, Chiantera V, Oleszczuk A, et al.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laparoscopic nodal evaluation before oncologic treatment delay [J]. Gynecol Oncol 2010; 118: 123–27.Giacalone PL, Laff argue F, Benos P, et al. Cis-platinum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a pregnant woman with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J]. Br J Obstet Gynaecol 1996;103: 932–34.Lai CH, Hsueh S, Chang TC,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bulky stage IB or IIA cervical carcinoma undergo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hysterectomy [J]. Gynecol Oncol 1997; 64: 456–62.Tewari K, Cappuccini F, Gambino A,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in pregnancy: 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issues specifi c to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carcinoma in pregnancy including planned delay of therapy [J]. Cancer 1998; 82: 1529–34.Marana HR, de Andrade JM, da Silva Mathes AC, et al.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and pregnancy [J]. Gynecol Oncol 2001; 80: 272–74.Caluwaerts S, Van Calsteren K, Mertens L,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diagnosed during pregnancy: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6; 16: 905–08.Bader AA, Petru E, Winter R.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high-risk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J]. Gynecol Oncol 2007; 105: 269–72.Palaia I, Pernice M, Graziano M,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lus radical surgery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a case report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7; 197: e5–6.Karam A, Feldman N, Holschneider CH. Neoadjuvant cisplatin and radical cesarean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 [J]. Nat Clin Pract Oncol 2007; 4: 375–80.Benhaim Y, Pautier P, Bensaid C,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stage cervical cancer in a pregnant patient: report of one case with rapid tumor progression [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8; 136: 267–68.Boyd A, Cowie V, Gourley C. The use of cisplatin to treat advanced-stage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allows fetal development and prevents cancer progression: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9; 19: 273–76.Seamon LG, Downey GO, Harrison CR,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post-partum chemoradiotherapy and chemoconsolidation for stage IIIB glassy cell cervical carcinoma during pregnancy [J]. Gynecol Oncol 2009; 114: 540–41.Chun KC, Kim DY, Kim JH,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plus platinum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three case reports [J]. Jpn J Clin Oncol 2010; 40: 694–98.Smyth EC, Korpanty G, McCaff rey JA, et al. Small-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at 23 weeks gestation [J]. J Clin Oncol 2010; 28: e295–97.Rabaiotti E, Sigismondi C, Montoli S, et al. Manage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 a case report [J]. Tumori 2010; 96: 623–26.Marnitz S, Kohler C, Oppelt P, et al. Cisplatin application in pregnancy: first in vivo analysis of 7 patients [J]. Oncology 2010; 79: 72–77.
本医疗组开展手助腹腔镜,使巨大卵巢囊肿、卵巢实质性肿瘤的患者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目前手术成功,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欢迎前来就诊,可直接来门诊告知疾病,找丁医生加号。
“双镜”齐上阵,切除“小房间”宫腹腔镜联合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取得满意疗效华克勤 丁景新 张旭垠一种利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手术方式,在今天举办的“妇科微创关键技术及保留器官盆底功能重建高峰论坛”上得到与会者的认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团队现场进行手术演示,向200多名妇产科学界的专家和同仁展示了宫腹腔镜联合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并与大家分享了该手术高达90%的成功率以及宫腹腔镜联合术的优点。华团队根据多年的临床探索,进行了宫腹腔镜联合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手术。近年来,他们已完成治疗八十余例,经过平均4个月以上的随访,有效率超过其他治疗方法,达90%,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优势。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临床医生和B超医生对该疾病了解的增加,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逐渐增多。从临床观察看,受此疾病困扰的女性大多因剖宫产术月经复潮后淋沥不净以及不孕而来就诊,这些患者经期可达8-25天不等,部分患者伴有慢性下腹痛或经期腹痛。由于该疾病还没有完全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通常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或宫腔镜电切,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率也不高。国际上有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的腹腔镜治疗报道也尚不多见。华克勤教授、丁景新医生进行的宫腹腔镜联合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就是同时运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技术,实现了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在手术直播现场,记者看到,宫腔镜下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有一个2×1.5×1公分的凹陷,形成一个穹窿状的拱形缺损,局部血管增生,缺损处积聚着陈旧性暗红色的血,好象子宫腔里多了一个独立的“小房间”。而此刻腹腔镜下也见到了子宫峡部憩室薄弱处透出的红光……按术前制定的方案,在宫腔内置入探针并顶出,测量出这个“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后,将病灶充分暴露,在腹腔镜下切除了这个惹了麻烦的“小房间”。整个手术在2小时内完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病人一次麻醉可以同时施行宫腔镜和腹腔镜2种手术,且可全面检查盆腔及宫腔内情况。同时腹腔镜可以在直视下找到病灶区域,而在宫腔镜引导下则可以准确无误地明确憩室的部位、大小。腹腔镜下切除及缝合憩室后还可以再次通过宫腔镜检查明确手术的效果。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达到了优势互补的效果,精准的切除了这个引起女性剖宫产术后月经淋漓不净的“元凶”——切口憩室,并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降到了最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团队曾对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中接受过二次剖宫产的比例占42.86%,提示多次剖宫产是憩室发生的高危因素,憩室的严重程度亦与剖宫产的次数直接相关。专家指出,该病发病率的逐步增高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年轻的准妈妈们敲响了警钟,不要因为怕痛,在没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要求医生给自己进行剖宫产。为了宝宝和自己的健康,应尽可能选择自然分娩。
当你每月被不约而来的疼痛困扰而不堪忍受,或婚后为姗姗来迟的怀孕而困扰时,或对房事时感到疼痛不适而烦恼时,那么找一位有经验的妇科专家检查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而往往你会被告知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原本属于子宫里面的内膜组织,跑到子宫外面的地方。它们会散落在腹腔或腹膜的表面,也有可能长在卵巢(称为巧克力囊肿)或子宫(称为子宫肌腺症)内。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到了生理期也会剥落出血,伤害到周围的组织。只要有卵巢组织分泌激素,该病就逐渐加重。 子宫内膜异位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是渐进性的痛经、不孕不育和性交疼痛,这三个问题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婚姻品质。由于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给广大育龄妇女的生育和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据统计资料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已占育龄妇女的10%左右。然而,女性能做什么?才能和这个良性但恼人的慢性疾病共处。 减少排卵的次数,可以减少内膜异位组织的增生。怀孕是最自然的方式,选对避孕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抑制排卵,抑制内膜的增生,但是,肥胖、抽烟及有肝脏疾病的女性不适合吃避孕药,要和医生讨论做决定。 曼月乐节育环是一种加孕激素的特殊的宫内节育器,它可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可能有月经淋漓不净和闭经的并发症,使用前需要咨询医生。 做好避孕措施非常重要,女性一定要尽量少做人工流产和刮宫。人工流产时脱落的内膜组织大量经输卵管流到盆腔,很容易局部种植,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期间,应禁止一切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一定杜绝性生活。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病人,因其高达近50%的复发率,术后往往需要继续用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手术医生的建议,可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曼月乐节育环。对于特别严重的病人,往往还需要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针剂进行治疗几个月。 内膜异位虽然是很普遍的妇科疾病,但不同医生有不同的训练或专长,可通过家庭医生或亲朋好友的介绍,寻找内膜异位症的专家。有经验的医生能提供专业的、因人而宜的适当治疗方案,在去除疾病之外,维持病人最佳的生育能力,并减少症状和疾病的复发。
丁景新医生的门诊安排如下:周一上午、下午:妇科特需门诊B(杨浦院区门诊4楼)周四下午:妇科专家门诊A(杨浦院区门诊4楼)————————————————挂号方法(一):微信服务号挂号第一,微信搜索“红房子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点击“关注公众号”。第二,点击“自助服务”。第三,点击搜索框,输入“丁景新”,进行搜索。第四,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丁景新医生专家/特需门诊的预约。挂号方法(二):好大夫在线网站预约门诊点击“预约挂号”——选择最近的日期——预约——创建需要就诊的患者信息——提交——支付——按照短信提示日期和时间医院就诊。
敏敏在老家做了阴道镜活检,提示阴道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多方打听,想要来红房子宫颈科做激光治疗。可是医生问过病史,做过妇检之后,让敏敏回当地医院借切片会诊,待会诊报告出来后,必要时再阴道镜评估。为何要借切片会诊?切片是个啥?借来切片是要干嘛?关于红房子医院借切片做病理会诊,今天一次性讲明白!1.什么是切片?活检切下来的组织,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后,切成0.4微米左右的薄片,放在一张玻璃片上,交给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个玻璃片,就叫做切片。2.为什么要借切片?活检的片子借到我院来,主要是为了请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重新评估、诊断,看有没有漏诊、误诊。建议1年内外院活检的病理切片都要借过来。3.借什么片子?切片,有白片、HE染色片等。一般借HE染色片即可。如特殊情况需要病理科加做免疫组化者,可借白片,必要时借蜡块重新切片。4.哪些切片需要会诊?小编例子中提到的是宫颈科阴道镜活检的病理切片会诊。不仅仅是阴道镜,只要有病理标本,例如LEEP手术,诊刮,宫腔镜手术,或者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妇科恶性肿瘤等,均应该借切片来会诊,以明确诊断,方便后续诊疗。因为病理结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所以建议有病理切片的都借来会诊。另外,如果有几次不同的病理切片,建议一次性都带来。5.时间那么久了,还能借来吗?根据规定,病理科保存切片至少1年,有些手术标本制成的切片要保存20-30年之久。所以1年内的切片可以借来。6.如何借切片?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开具“借切片会诊单”,凭单子到原活检医院病理科借切片。有部分医院,可以直接向病理科提出申请借切片。如果您在外地,又想到红房子医院来做病理会诊,可以先了解当地医院政策,提前借出带过来,减少路途奔波往返。7.如何保存切片?常温保存,防止摔碎。由于切片分为两层,组织放在两层玻璃之间,中间以树胶粘连,故而不可置于高温下,以免树胶融化,导致组织破损。我们常见的高温环境,如夏天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等不可存放。8.如何来我院会诊?带病理切片、原活检(手术)医院的病理报告。来我院挂病理科会诊号——到病理科请会诊。病理会诊地址:杨浦院区:沈阳路128号门诊3楼病理科。黄浦院区:方斜路419号住院部4号楼4楼病理科。9.切片病理会诊多久出报告?一般当场等待30分钟左右可取报告。如有白片需加做免疫组化者,根据具体情况,或长至1-2周,特殊疑难病例可能等待时间更长。10.切片会诊好了,还需要做阴道镜么?还需要活检么?切片会诊,是将活检切下来的组织标本会诊。当时活检时有没有取到或者漏掉病变最重的部位,其他部位如宫颈管、阴道、外阴有无异常,尚不可知。因此仍建议我院做阴道镜评估,了解有无更重的问题,了解未活检部位有无问题。如果评估下来和外院一致,则不做活检。如果有发现遗漏的或更重病变待排的,则需重新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