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技术相继出现,不断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使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技术包括:放射介入治疗、射频治疗、X刀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无水乙醇(酒精)瘤内注射治疗等。怎样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参考标准。第六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筹委会草拟了关于“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的草案,经中华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各位专家讨论后通过。现将该选择方案全文公布如下,作为我国外科界今后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选择治疗方法的参考依据。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Ⅰ级;或肝功能分级属2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到Ⅰ级 。3.肝储备功能(如ICG,R15)正常范围。4.无广泛肝外转移性肝癌癌灶肿瘤。二、局部病变情况(一)下述病例可作根治性肝切除1.单发的微小肝癌(直径≤2cm)。2.单发的小肝癌(直径>2cm, ≤5cm)。3.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直径>5cm, ≤10cm)或巨大肝癌(直径>10cm.),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受癌灶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4.多发性肝癌,癌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肝脏的一段或一叶内。(二)下述病例仅可行姑息性肝切除:1. 3-5个多发性肿瘤,超越半肝范围者,作多处局限性切除;或肝癌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2.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组织的50%以上。3.位于肝中央区(肝中叶,或Ⅳ、Ⅴ、Ⅷ段)的大肝癌,无瘤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4.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5.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性肝脏肝癌可切除,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进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6.周围脏器(结肠、胃、隔肌或右肾上腺等)受侵犯,如原发性肝脏肿瘤可切除,应连同作肿瘤和侵犯脏器一并切除。远处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如单发肺转移),可同时行原发肝癌切除和转移癌切除术。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指征一、患者一般情况要求同肝切除术。二、局部情况1.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是可切除的。2.癌栓充满门静脉主支或8 和主干,进一步发展,很快将危及患者生命。3.估计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上述病例适合行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同时行姑息性肝切除。4.如癌栓位于肝段级以上小的门静脉分支内,可在切除肝癌的同时连同该段门静脉分支一并切除,如作半肝切除,可开放门静脉残端取癌栓,不必经切开门静脉主干取栓。5.如术中发现肿瘤不可切除,可在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后,术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或门静脉插管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6.合并腔静脉癌栓时,可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切开腔静脉取癌栓,并切除肝癌。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手术指征一、患者一般情况基本要求同肝切除术。应注意的是,这种患者有阻塞性黄疸,判断肝功能分级,应强调患者全身情况、A/G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等。二、局部情况1.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是可切除的。2.癌栓位于左肝管或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3.估计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4.癌栓未侵及健侧2级以上胆管分支。上述病例适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癌栓术,同时行姑息性肝切除。5.如癌栓位于肝段级以上小的肝管分支内,可在切除肝癌的同时连同该段肝管分支一并切除,不必经切开胆总管取癌栓。6.术中发现癌灶不可切除,可在切开胆总管取癌栓术后,术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冷冻或射频治疗等。射频、冷冻及微波治疗技术的病例选择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况良好,或仅有轻度损害。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1级或2级。二、局部情况1.单个癌灶,或癌灶在5个以内;肿瘤直径小于5 cm。2.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肝癌,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这些技术可以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进行治疗,也可在手术中应用;将这些技术用于肝切除术中肝创面的处理,不仅可以消灭创面处残存的癌细胞,而且还有帮助创面止血的作用,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无水乙醇(酒精)癌灶瘤内注射的病例选择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或心、肺、肾等脏器有器质性病变,功能状况不好。2.肝功能有明显损害,不适宜行肝切除术。二、局部情况1.单个肿瘤,或多个结节型肿瘤,但癌灶不超过5个。2.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肝癌,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适应证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Ⅰ级;或肝功能属Ⅱ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到Ⅰ级。3.肝储备功能(如ICG,R15)正常范围以内。4.无肝外转移性癌灶。二、局部情况1.可切除的肝癌:(1)有明显脾肿大、脾功能亢进(wbc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表现者,可同时作脾切除术。(2)有明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发生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者,可考虑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有严重胃粘膜病变者,如患者术中情况允许,应行脾肾分流术或其他类型的选择性门腔分流术。2.术中发现为不可切除的肝癌:(1)有明显脾肿大、脾功能亢进(wbc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表现,无明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行脾切除术的同时,在术中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2)有明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发生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无严重胃粘膜病变,可作脾切除术,或脾动脉结扎加冠状静脉缝扎术;是否行断流术,据术中所见决定。然后,术中作射频或冷冻治疗;不宜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附件一放射介入法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的病例选择的建议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况良好。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Ⅰ 级或Ⅱ 级。二、局部情况1.肿瘤为多发,而且分散在肝脏左右两半。2.肿瘤较大,而无瘤侧肝脏未发生代偿性增大,体积小于全肝的50%。3.肿瘤虽小,但有严重的肝硬化,全肝体积明显缩小。4.健侧肝脏门静脉内无癌栓,或有癌栓,但门静脉支仍有血流通过。5.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内无癌栓。6.肝癌肝切除术后近期肿瘤复发,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意再次手术者。原则上,可切除的肝癌术前不作放射介入治疗。附件二X 刀治疗技术病例选择的建议一、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况良好;或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病变,功能状况不好。2.肝功能有较明显损害,不适宜行肝切除术。3.无明显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wbc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的临床表现。二、局部情况1.单个肝癌癌灶,直径<3cm。2.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小癌灶,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亦是肝脏外科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它以其良性过程的特点,不同的部位、生长方式和生物学特性,加之涉及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使外科医生对其的治疗态度长时间未得到一致。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容易,但是误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非常严重。当前多以B超检查作为第一线的诊断手段。当一些较小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时,鉴别诊断往往有困难。最常见的是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脏实质性肿瘤结节难以区别。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亦有可能误诊为肝脏实质性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无症状,稍大的血管瘤可有上腹闷胀、钝痛、有的女性病人在月经期症状可较明显。如瘤体较大时可在上腹触到包块,如瘤体外生压迫胃可出现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少见的病例瘤体出现破裂可引起腹痛、休克甚至死亡。瘤体巨大者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动静脉分流影响心脏功能。 一般情况下化验检查多为正常,个别病人可有全血细胞轻度减少。上腹部超声检查可有以下几种回声:高回声型:大多为此型,声像图与边界清晰,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当瘤体较大时其边界可呈清楚的花瓣状或分叶状,内部可见散在的点状低回声我少许纤维条束光带,常见小管道结构进入病灶内。低回声型瘤体的回声强度低于肝实质,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周边常可见一圈增强的细回声光带,呈花环状,内有散在的强回声光点或小光斑,在其后方常伴有增强效应。混合型:边界清楚但往往不规则,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蜂窝状网络结构,实质为血窦与血液的多反射所致,这一型多为大的血管瘤。CT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在快速增强扫描中可见特征性增强,3~4秒后全周边增强,数分钟后则见密度增强区扩大向中央延伸,最终达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增强的持续时间在较大的瘤体内可达3分钟以上。核磁共振的特点是:在T1期相上为稍低信号,在T2相上为极高信号,呈很亮的白色灯泡征。血管造影:整个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持续被染,呈“早出晚归征”。 一旦肝海绵血管瘤诊断明确可不需要治疗,瘤体较大者或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肝脏外科学者一致认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不宜考虑放射介入治疗,原因主要为效果差、且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异位栓塞、严重胆道缺血型狭窄等。出现这两种情况后后续治疗非常棘手。 手术主要有两种开腹手术切除与腹腔镜肿物或肝叶切除术,目前腹腔镜外科发展很快,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肝叶切除如左半肝、右半肝切除及左外叶、肝5、6段切除,或8段肿物剜除术等,但对于肝中叶如4、5、8段切除目前经验较少。对于瘤体巨大,或瘤体破裂出血者且应行开腹手术切除。 总之,目前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趋于保守,一般情况不需要治疗。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者应动态观察,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胆总管结石按病因可分为原发胆总管结石和继发胆总管。85%的胆总管结石是继发性结石,是由胆囊内结石迁移至胆总管所致,其结石成分与胆囊结石相同,可为胆固醇性结石或胆色素性结石。原发性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有关,结石多为松软、土样,可充满整个胆道。 胆总管结石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CT、MRI或MRCP、ERCP等检查明确。 有20%的病人可以自发排石进入十二指肠,但在排石过程中可能是无症状或引起结石性肠梗阻或胰腺炎。而胆总管内驻留结石可能是无症状或引起胆总管梗阻(胆绞痛、黄疸)、胰腺炎、胆管炎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瘘等。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可以出现发热、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如合并胆总管完全梗阻可能出现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可能会出现高热、休克及精神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化验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升高、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及肝功能损害等异常发现。 一旦发现胆总管结石大多需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结石。 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如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开腹或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以保护好胆总管下端与胰管共同开口处的阀门——十二指肠乳头,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十二指肠漏、创伤性胰腺炎及远期可能发生的十二指肠乳头狭窄、肠液返流性胆管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一些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则需要开腹胆管切开取石或经胆管囊取石术。对于胆囊结石所致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则需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目前多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或经胆囊管取石术。高龄或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者也可采用先行内镜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内镜取石术。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多数情况下内镜可以取净胆总管内结石,但胆囊内结石内镜是无法取出的。 对于一些高龄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内镜下胆管取石或介入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扩张取石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通过以上方法大多能治愈,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较高。
胆囊腺肌症(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为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又称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病理表现为病变局部内膜上皮腺样增生深入肌层(可达浆膜下),形成分支广、数目多的憩室样小囊,称罗-阿窦,也称为R-A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其内可淤积胆汁继发感染及形成结石。病变可分为:①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②节段型,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把胆囊分隔成相互连通的2个小腔,以至胆囊形似葫芦;③局限性(基底型),胆囊底部囊壁呈局限性增生,以此型多见。 (一) 流行病学由于最终确诊依靠病理结果,因此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很难获得,大多数资料来源于影像学的筛查。此病约占胆囊疾病的2.8%~5%,男女比例1:3,好发年龄30~60 岁。 (二) 发病机制胆囊腺肌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面积加大和平滑肌增生致胆囊壁肥厚,加上胆囊壁的神经纤维异常增生,在胆囊胚芽囊化不全的基础上逐渐演化的结果。有报道认为胆囊压力增高与该病的发病相关,但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胆囊压力增高是胆囊腺肌症导致的结果而不是病因。 (三) 临床表现和诊断本病症状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无特异性,且常与该2种疾病同时存在,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诊断的关键是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熟悉本病的病理分型与口服胆囊造影的特征性表现,结合超声、C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率。影像学发现R-A窦对本病诊断具有特异性。 1. 超声检查 超声图像特征为:①胆囊壁明显增厚,呈局限型、节段型或弥漫型改变。局限型多见,病变多位于胆囊底部,呈圆锥帽状增厚。节段型者,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入形成所谓“三角征”,囊腔变窄,呈“葫芦”状,甚至完全闭合。弥漫型者,胆囊壁呈弥漫性向心性肥厚,黏膜层和浆膜层连续较完整,内壁凹凸不平;②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无回声暗区或回声增强区(胆固醇沉积);③合并壁间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可出现相应的图像改变;④彩色多普勒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彗星尾状强回声是胆囊腺肌病的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部分病人由于R-A窦较小超声无法显示,图像仅表现为胆囊壁回声增强增厚不均,此时诊断较为困难,需要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相鉴别。胆囊腺肌病表现为病灶边界多清晰光滑,浆膜及黏膜层连续,而慢性胆囊炎一般胆囊匀称性增厚,比较规则,其厚度<5mm,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囊癌的胆囊边缘不规则,增厚不匀称,壁上有结节状或不规则隆起物,内部有异常血流信号,部分病例颈部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可资鉴别。此外,某些不典型的局部腺肌增生酷似息肉或腺瘤超声鉴别困难。 2. CT、MRI CT及MRI 均可显示胆囊壁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常大于5mm或见R-A窦。CT有一个特征表现是“二环征”或“三环征”,所谓“二环征”或“三环征”是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强化明显,与内层不强化的胆囊腔及稍强化的胆囊壁外层稍低密度影形成的2 个或3 个“同心圆样”环征,此种表现也可见于胆囊腺肌症的MRI 增强检查,MRI 增强可清楚地显示黏膜层的早期强化和浆膜层的延迟强化,与CT比较MRI 的一个优点是能很好显示较小R-A窦,即使在不做对比增强检查的情况下,也能于T2WI 序列清晰地显示R-A窦。胆囊腺肌症于影像学上应与胆囊癌、慢性胆囊炎鉴别。胆囊癌可表现为肿块突入胆囊腔内,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肿瘤边缘轮廓常显示不清,注入对比剂后可见明显强化,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胆囊癌也常合并胆囊炎,使影像学也互相叠加,造成鉴别困难。慢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壁纤维化,胆囊腔缩小,胆囊壁多为均匀性增厚,无局灶性增厚,无R-A窦显示。 3. 鉴别诊断 此病需与其他胆囊疾病相鉴别。局限型需与胆囊癌、胆囊息肉鉴别;弥漫型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节段型应与胆囊先天性隔膜、胆囊扭曲、折叠相鉴别。进食后胆囊腺肌症患者的胆囊收缩亢进,脂餐试验表现不同于胆囊炎和胆囊癌,后2者脂餐试验胆囊常收缩不良,此临床特征可用于鉴别诊断。 (四) 治疗 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彻底治疗需行胆囊切除术。关键在于手术指征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胆囊腺肌症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而且易并发胆囊结石,因此,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有学者认为怀疑癌变或合并结石为手术指征。由于本病确诊最终依靠病理,术前诊断困难,完全依靠影像学。应确立高度提示胆囊腺肌症以及需手术的影像学指征,如有报道认为超声下胆囊壁>5mm的非炎性增厚或不规则增厚,应高度怀疑胆囊腺肌症。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PLGs)是胆囊黏膜的囊隆起样病变,的总称,是形态学的名称。随着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在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的成人中的发现率为4%~7%。PLG所包含的疾病种类也逐渐增多,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非肿瘤性病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人、胆囊腺肌增生症等。大多数偶然发现的息肉样病变是良性病变,极少数为恶性或癌前病变。(一)流行病学文献报道健康人群中PLG发病率差异很大,国内报道有学者报道3 510个成人中发病率为6.3%,国外发病率为5%~7%,多发生于中年患者,女性多见,亦有报道男女发病比例为3.9:1。在胆囊切除的标本中PLG检出率是3%~12%。在一些大宗报道中PLG的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而恶性病变的发病率约为3%~8%。(二)分类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国内报道82%~87%为良性。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较少见的有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以及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黏膜或胰脾组织等。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Christenen和Ishak分类法,表17.1.1。表17.1.1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分型(Christenen和Ishak分类法)良性病变恶性病变1.腺瘤1.腺瘤癌变1.1 单纯性腺瘤1.1 单纯腺瘤癌变1.2 乳头状腺瘤1.2 乳头状腺瘤癌2.平滑肌瘤2.腺癌3.胆固醇性息肉2.1 乳头状腺癌4.炎性息肉2.2. 中分化腺癌5.腺肌瘤2.3 低分化腺癌6.腺瘤样增生3.低分化鳞癌7.囊壁淋巴结慢性增生4.转移性癌8.囊壁小血肿4.1 腺癌9.胆固醇性肉芽肿4.2 透明细胞癌10.炎性肉芽肿11.瘢痕组织增生12.慢性胆囊炎(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因素1.常见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因素(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息肉是PLG常见类型,主要为胆汁中脂质代谢异常尤其是胆固醇代谢障碍,胆汁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成分。胆汁中无消化酶,但有其特殊作用。有学者研究结果发现,胆囊切除为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生理状态下各成分按一定比例溶于胆汁中,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平衡打破时,胆汁中胆固醇主动或被动转运至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过程增强,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侵及黏膜间隙,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在间质层大量聚集,使增生的黏膜隆起而突入胆囊内,即形成胆固醇息肉。(2)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在PLG良性病变中居第2位,生物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等因素长期刺激胆囊,可引起胆囊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促进了胆囊炎性息肉形成。其隆起物由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所组成。息肉周围的胆囊有明显炎症,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无恶变记载。(3)胆囊腺肌增生症:又称腺肌瘤性增生,是一种以黏膜上皮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胆囊良性病变,以上皮和平滑肌增生为特征,在胆囊切除术中占8.7%以上,女性患胆囊腺肌增生症多于男性,病因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面积加大和平滑肌增生所致胆囊壁肥厚,加上胆囊壁的神经纤维异常增生及在胆囊胚芽囊化不全基础上逐渐演变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在慢性炎症基础上,胆囊神经原性功能障碍,由此导致胆囊动力异常,尤其是胆囊颈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汁排出受限,囊内压力异常升高,黏膜陷入肌层形成憩室和诱导肌层增生肥厚。(4)胆囊腺瘤:有学者认为慢性炎症和胆囊结石与胆囊腺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和结石的机械性损伤,胆囊黏膜上皮在反复磨损、再生、修复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最终造成增生物突出到胆囊腔内形成息肉。2.PLG其他发病因素(1)吸烟和饮酒与PLG的关系:吸烟可能为PLG的易感因素,吸烟者PLG 发病率较不吸烟者明显增高。吸烟引起PLG可能机制:吸烟可能激活释放尼古丁的神经末端尼古丁受体,而胆囊松弛反应正是由尼古丁受体所介导,使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潴留,刺激黏膜上皮增生及肌层增厚,形成PLG。有学者发现中年女性饮酒对胆囊疾病具有保护作用,饮酒量越大,患胆囊疾病的危险越低。亦有学者提出长期饮酒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乙醇可抑制大脑高级功能,使神经中枢及调节胆囊活动的神经受到慢性抑制,胆汁排出受限,胆汁瘀滞沉积在胆囊黏膜易形成息肉,长期瘀滞易诱发胆囊炎,而炎症刺激又可在胆囊黏膜上形成胆囊炎性息肉。(2)年龄和性别与PLG关系:有研究对9 750个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群体检结果显示,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PLG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PLG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还显示随年龄增长,PLG 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且年龄>50岁组PLG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LG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在>50岁人群中肿瘤性息肉较非肿瘤性息肉发病率高,即随着年龄增长癌性息肉的危险性越大,但年龄<50岁则相反。(3)饮食与PLG关系:对诊断为胆囊息肉的157例患者进行研究,收集其性别、年龄、职业、营养状况等11项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营养状况对PLG的发生有明显影响。不吃早餐、热卡不足、维生素C缺乏、蔗糖、精致的淀粉、少纤维素的食品使胆囊内胆汁不能及时排空,易形成PLG。(4)慢性肝炎病毒与PLG关系:有学者认为慢性肝炎患者易患胆囊疾病。其发生原因:①胆固醇代谢和胆汁分泌改变:肝脏是体内胆固醇代谢主要场所,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脏对体内胆固醇发生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成分、量发生改变,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和易于析出(当胆汁中胆盐与磷脂的比例为2:1~3:1时,胆固醇溶解度最大,在胆囊壁形成异常沉积;②炎症:乙型肝炎病毒寄居在人体肝细胞内,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自身免疫性炎症,引起胆囊内巨噬细胞吞噬胆囊内胆固醇活性增强;③胃肠激素分泌和代谢紊乱,引起Oddi括约肌张力调节障碍,胆汁黏稠,排泄不畅,胆囊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固醇。(四)临床表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见症状有:右上腹不适、隐痛、腹胀,右肩部放射痛,可伴恶心、厌食、腹胀不适。少数可有发热、黄疸等症状。阳性体征主要有右上腹压痛。国内报道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症状及体征,年轻病人可无不适感或症状轻微,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病人的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多认为息肉样病变不引起临床症状,但缺乏确切证据。临床症状同息肉的位置、大小是否相关未见报道。(五)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胆囊造影等。(1)超声检查:超声论断的核心问题是腺瘤与非腺瘤性息肉相鉴别。病变不移动、无声影、与胆汁相比呈高回声、与胆囊壁相连。超声检查应描述病变的大小、数目、是否合并胆囊结石,两个以上的息肉样病变应描述最大病变的直径。胆固醇样息肉的特点是多发性小息肉,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壁上有1个或多个直径0.2~12.5px大小恒定强光团和稀疏光团,不移动,无声影。有蒂,单发,直径>10mm,表面分叶提示腺瘤性息肉可能性大。(2)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出病灶内的血流信号和微血管循环情况,即病变的血供丰富与否,同时还可增强病变周围组织的灰阶信号来判断病变的性质。超声造影有两种表现:①是病变血供不丰富,造影全程可见造影剂充盈,动脉期与周围胆囊壁呈同步均匀增强,但增强高于同期肝实质,在延迟期也始终表现为均匀增强;②病变血供丰富,动脉期呈快速且不均匀增强,增强程度强于周围胆囊壁,门脉期及延迟期呈快速不均匀廓清,其廓清早于周边正常肝实质及胆囊壁,有时胆囊壁与周边肝脏组织分界不清。一般来说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上述第一种表现者不论其病变是否大于10mm可考虑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大于10mm者仍应严密随访,可考虑3个月复查一次;小于10mm者,可考虑6个月随诊一次。而对于超声造影呈现上述第二种表现者,无论病变大小均应及早手术。(3)内镜超声检查: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可清楚辨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内部结构,是否有蒂以及与胆囊壁的关系。胆固醇息肉的特点是呈有蒂的多数为颗粒状均匀强回声,在蒂附着部胆囊壁各层结构较清晰。胆囊癌的隆起样病变回声多不均匀,附着部胆囊壁黏膜紊乱或出现局部结构不清。腺肌瘤样病变常呈低回声。小的腺瘤仅限于胆囊壁的第一层隆起。EUS比超声更准确。(4)CT:平扫时常因病灶较小及病变与胆汁的密度差异小而难发现与胆汁的密度差异小而难发现。多数 CT 平扫仅可见乳头状、桑葚状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明显,良性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静脉期较平扫病灶增高 10 HU 左右,胆囊壁均匀强化,呈蛋壳样;而恶性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 静脉期病灶进一步强化,一般静脉期较平扫病灶增高 30 HU 左右。CT检查可以明确肝内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但对微小隆起样病变意义不大。(六)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重点是术前区分良、恶性。1989年全国第四届胆道外道会议提出了在PLG中识别肿瘤危险因素的4指标:单发病变,病变直径大于10mm,广基,有增大趋势。亦有学者提出凡息肉大于8mm,不论单发还是多发,也不论是存在症状,其恶性的可能性较大,都应手术切除。一般认为胆囊息肉大于10mm、病人年龄大于50岁是恶性危险性两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合并胆囊结石、孤立的PLG和有症状的息肉是另外恶性危险风险预测因子。也有人认为根据超声检查发现如直径≤10mm的PLG可以安全地观察,直径<6mm的PLG极少为真正的肿瘤性息肉,而直径>10mm的病变存在潜在的恶变可能、虽然发生率罕见仍应行胆囊切除术。1.目前一般认为由于PLG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大多数可保守治疗(或不做处理或给予利胆、消炎等对症治疗),不无需手术,但需定期超声检查(3~6个月一次)。具备下列条件时需手术治疗:①病变直径大于10mm;②广基单发病变;有③增大趋势;④年龄大于50岁;④胆囊息肉样病变合并胆囊结石。2.对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且胆囊功能良好,目前尚未发现恶性变的病例,有学者通过对胆固醇沉着病 前瞻性观察后分析本病不会恶性变、不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少数病例可自愈。对胆固醇性息肉的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对该类病人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年轻无症状者可不作任何处理,仅需定期超声检查;对症状轻微者,可给予利胆、消炎等对症治疗,但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对临床症状明显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或者年龄较大(大于50岁)的病人,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也有学者认为胆固醇息肉可以并发腺瘤,甚至进一步发生癌变的报道,进而提出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目前对该类病变的治疗趋势是:保守治疗为主,定期(3~6个月)复查超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①对诊断发生疑问者;②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③合并胆囊结石者;④病变明显增大者。3.对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病变的需要根据病变性质不同区别对待;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的危险,对这些病变尤其是腺瘤,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对其他良性病变者可密切观察或给予利胆、消炎等对症治疗;但对年龄较大、症状明显、基底部较宽或合并结石者,需积极手术治疗。4.对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的治疗:一旦怀疑,即应限期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备扩大胆囊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病理检查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化疗或放疗。
肝囊肿按病因可以分为先天性、寄生虫性、创伤性、感染性与肿瘤性等。临床上多为先天性肝囊肿与肿瘤性肝囊肿,部分牧区寄生虫性肝囊肿有一定的发病率。先天性肝囊肿包括单纯性肝囊肿和先天性多囊肿肝,本文主要介绍单纯性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是指肝内不与胆道相通的浆液性囊肿,可以为单发或多发性。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起源于肝内迷走胆管或因肝内胆管和淋巴管在胚胎期发育障碍所致,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为胎儿患胆管炎,肝内小胆管闭塞、近端胆小管逐渐呈囊状扩张或肝内胆管变性后局部增生阻塞所致。 单纯性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可是单个或多个,直径有不到1cm到十几厘米不等。当囊肿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或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呕吐、进食减少,腹部肿块、肝脏肿大等,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合并囊内出血或破裂时可表现为急腹症(令人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发生概率极低);合并囊内感染时可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白细胞增多等。 肝囊肿于上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液性理暗区,后方回声增强,囊内密度均匀,无分隔。CT检查与超声检查影像学相似,并可以更明显显示囊肿壁的情况如有无囊内分隔、囊肿壁上是否有壁结节(如囊肿上有壁结节,囊肿可能为非单纯性肝囊肿,肝胆管囊腺瘤的可能较大)。肝囊肿需要与多囊肝、寄生虫性肝囊肿、肝胆管囊腺瘤(癌)等相鉴别,后几种疾病在影像学的表现与肝囊肿明显不同。 治疗:肝囊肿手术指征不甚强烈,除非是有确症状如上腹疼痛、上腹包块或上腹饱胀感及胃部压迫症状时才需要治疗。囊肿发生囊内感染、出血的机率较小,当发生时也需要治疗。对于肝囊肿与胆管囊腺瘤诊断不能鉴别时也需要治疗。目前治疗确实可靠的方法是腹腔镜下囊肿开窗,疗效确切。其他方法如超声或CT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注射硬化剂复发率较高。对于不能明确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病人可以施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或开腹肝切除术。 对于囊肿小于5cm无症状者,除外了肝内胆管囊腺瘤情况可以定期观察。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内息肉样病变,息肉样病变是怎么一回事儿需要不需要手术治疗呢?胆囊息肉样病变泛指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样病变,是影像学描述而非最终诊断超声检查胆囊腺瘤、胆囊壁胆固醇沉积常表现为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胆囊癌表现不同)。 一、胆囊增生性疾病的超声分型 可分为四型:I型:呈米粒状或桑椹状,且回声均匀,多为胆固醇性息肉。 II型:呈单个或分支状乳头样实质回声的病变,多为胆固醇性息肉,但有时可为胆囊癌。III型:呈蕈样实质性回声,多为腺瘤,可能为胆囊癌。IV型:为不规则隆起实质性回声,恶变的可能性极大,即使是病灶较小也就高度怀疑为恶性。二、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临床分类 分类一 (胆囊非结石性疾病) 1. 胆囊息肉样病变 2. 胆囊腺肌症 3. 胆囊癌 分类二 1. 胆固醇性息肉又称胆固醇沉积症,占50%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占40% 3. 息肉型早期胆囊癌占10%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 PLG)一、分类 1.肿瘤性:胆囊腺瘤(文献报导癌变率6%~36%) 2.非肿瘤性: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黄色肉芽肿、异位胃黏膜、异位胰腺组织 二、临床表现 多无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不适、隐痛、腹胀等 超声:首选,核心是鉴别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检出率92.7%,特异性94.8%,假阳性率5.2%;该类息肉特征是:大多数小于10mm,多发为主,多见于胆囊本部,可见细小的蒂,富含胆固醇者可见微弱声影。胆固醇样息肉:多发性小息肉,胆囊壁上有1个或多个直径0.2~0.5cm大小恒定强光团和稀疏光团,不移动,无声影;有时可见息肉内有胆固醇样核心。 腺瘤性息肉:有蒂,单发,直径> 10mm,表面分叶 三、治疗无药物可预防、无药物可消失 手术手术指征: 1.直径> 10 mm2.年龄> 60岁 3.有胆石共存或息肉迅速增大者,其中息肉大小是决定是否手术的关键因素 目前对该类病变的治疗趋势是保守治疗为主,定期(3~6个月)复查B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下列情况,需手术治疗:对诊断发生疑问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合并胆囊结石者,病变明显增大者。对暂不需手术的患者主张超声随访(随访期间尚无统一标准,有报道认为PLG < 5mm者应每年B超随访1次,直径5~10 mm,每3~6个月随访1次)胆囊腺肌症(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一、分类 1.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 2.节段型(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把胆囊分隔成相互连通的2个小腔,以至胆囊形似葫芦) 3.局限性又称基底型(胆囊底部囊壁呈局限性增生),以此型多见。术前不易做出诊断,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无特殊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且多与二者同时存在 影像学检查发现R-A窦可诊断,进食后胆囊腺肌症患者的胆囊收缩亢进,脂餐试验表现不同于胆囊炎和胆囊癌,后2者脂餐试验胆囊常收缩不良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鉴别诊断: 局限型:与胆囊癌、胆囊息肉 弥漫型:与慢性胆囊炎 节段型:胆囊先天性隔膜、胆囊扭曲、折叠 三、治疗 手术指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胆囊腺肌症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而且易并发胆囊结石,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 有学者认为怀疑癌变或合并结石为手术指征问题:确诊最终依靠病理,术前诊断困难 应确立高度提示胆囊腺肌症以及需手术的影像学指征超声下胆囊壁> 5 mm的非炎性增厚或不规则增厚,应高度怀疑胆囊腺肌症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一、分型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浸润型 多位于胆囊底与颈部 前2者表现为隆起型病变,乳头型腺癌绝大多数局限于黏膜层与肌层,预后良好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症状是右上腹痛 影像学:胆囊轮廓不规则,壁增厚,结节样或菜花样隆起 超声首选,内镜超声可判断肿瘤浸润程度、区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CT、MRI:胆囊增大或缩小,壁不规则增厚,有强化,邻近肝有侵犯 上腹超声影像学检查特征为:瘤体大于10mm,尤其是大于15mm者更就注意,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50%可伴有结石。三、治疗 手术:对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的治疗:一旦怀疑即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而非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要将胆囊管上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与肝床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术后根据情况给予化疗及跟踪随访。化疗: 5-FU-based chemotherapy/RTb Or Best supportive care胆囊增生性疾病的处理原则:上腹部超声检查(3~6个月一次),了解病情变化。具备下列条件时需手术治疗:病变直径大于10mm,广基单发病变,有增大趋势,年龄大于50岁,胆囊息肉样病变合并胆囊结石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体检时发现的胆囊结石,我在门诊看到了很多人拿来体检报告来就诊问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怎样治疗? 首先要向大家强调一点就是胆囊结石一般来说服用药物是无法消融的! 对于发现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是否需要治疗依据我本人的经验与国内外有关文献,一般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无症状的小结石(仅由体检发现),直径小于0.2~0.3cm或泥沙样结石一般需要治疗,这种结石最大的问题不是结石本身而由其诱发的胆源性胰腺炎。在中国大约有75%的胰腺炎是由于胆源性因素引起的,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病程明显延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小结石引起另外一种并发症是急性胆管炎,表现为黄疸(皮肤巩膜黄染)、高热,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精神症状,需要紧急手术或内镜胆道引流。对于泥沙样结石极个别的情况可以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消失(非常小的概率)。 二、有症状的结石 1. 急性腹痛:结石引起的腹痛有两种情况,一是胆绞痛,表现为上腹剑下(及通常所说的心口处)胀痛、还可以有恶心、呃逆及右肩背部疼痛。这种情况应用解痉及镇痛药后可缓解。二是急性胆囊炎,除上述腹痛外病人腹痛可定位于右上腹,可有发热、右上腹压痛等。出现了这种情况需要应用抗生素及解痉治疗后会逐渐缓解。 2.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引起的上腹部饱胀、右肩背部酸痛、左胸部闷痛等,需要与慢性胃炎、腰背部筋膜炎、颈椎病及冠心病相鉴别。 慢性胃炎:一般情况下食欲差不想进食,而慢性胆囊炎多是不敢进食(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加重)。 3.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症状如上所述 4. 诱发胆囊癌:一般来说胆囊结石病史较长,超过十年并发胆囊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出现症状的结石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如无明显症状的病人平素饮食少进食油腻食物,可减少出现急性腹痛。
8种常见腹痛分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腔镜外科 钟朝辉2016-01-28 医学界外科频道前一阵朋友圈都在热议某航乘客肚子疼自己爬上救护车的事儿,新闻里说这位乘客是腹内疝合并急性肠梗阻,造成了小肠坏死。这种情况是非常危急的,如果不及时切除,坏死的肠管会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既然疼痛是身体让我们及时求救的信号,那么当我们面对剧烈腹痛时该咋整?俗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指望航空公司不如自己先长点儿知识!来源:人民网指导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腔镜外科 钟朝辉1.一阵一阵的绞痛推测病因:肠梗阻严重后果:肠穿孔、肠坏死、休克肠梗阻引起的肚子疼主要是一阵儿一阵儿的绞痛,整个肚子还会打了气儿一样的胀,有的患者还会呕吐,不放“噗噗”、也不“嗯嗯”,整个肠子就像被堵住了一样。如果变成了持续性的绞痛,并且一波比一波疼,就有可能转成了更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造成肠梗阻的病因比较多,常见的有便秘、炎症、机械性的梗阻(肠外压迫、肠套叠、肠扭转、粪块异物梗阻)、还有肠道肿瘤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肠道穿孔、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2.右边小肚子疼,还乱窜推测病因:阑尾炎严重后果:阑尾穿孔、脓肿阑尾炎,一般疼着疼着还会换地方。最典型的是从肚子上边开始疼,逐渐往下挪到了肚脐周围,最后转移到右边小肚子,也就是右下腹,并且在这儿安营扎寨使劲疼。它的特点是,疼痛一旦转移到右下腹,之前那些疼过的部位就不疼了。而且多数患者都会发低烧,即使是化脓性阑尾炎也不会超过38℃,如果是高热,很有可能是发生了阑尾炎穿孔,甚至是腹膜炎。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穿孔、阑尾周围脓肿等并发症。3.大吃大喝后肚子疼推测病因:胰腺炎严重后果:脓肿,感染,死亡胰腺炎引起的肚子疼常常出现在吃过大量油腻腻的食物后,或者大量饮酒后,疼痛一般位于肚子的中上部,有时候会向腰部、背部嗖嗖放射着疼。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病情轻的就是钝痛,病情重的就会有持续性的绞痛。轻症的胰腺炎没有什么并发症,重症的胰腺炎会造成胰腺脓肿,还可能造成腹腔的感染、多器官的衰竭。需要注意的是,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很高,如果不早期控制住,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40% ~50%。4.肚子右边刀割样的绞痛推测病因:胆囊炎严重后果:穿孔急性胆囊炎引起的疼痛,位置是在肚子右边,患者会感觉像刀割一样绞着疼(想象一把尖刀在肚子里旋转跳跃…),一阵一阵发作,发作时也没有预兆,剧烈的疼痛经常打得患者措手不及,可能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和发热,一般热度在38.5度以下,有的患者还会有右肩膀的放射疼。胆囊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胆囊穿孔和胆囊周围脓肿,肝脓肿,但这种严重的后果比较少见。5.育龄女性整个肚子都疼推测病因:宫外孕严重后果:大出血宫外孕引起的疼痛是整个肚子都在疼,宫外孕破裂出血前,患者会感觉特别疼,破裂出血后,疼痛反而会感觉轻了一点。宫外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腔内的出血。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宫外孕的死亡率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但是一旦发作,病情通常比较凶险。6.腰腹部疼,下体也疼推测病因:泌尿结石严重后果:休克泌尿系统结石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肾绞痛和血尿。如果一边腰腹部突然超级疼,还沿着输尿管嗖嗖的向下半身(睾丸、阴囊、大阴唇)放射着疼,就非常可能是肾绞痛。肾绞痛主要是由于肾脏内的结石掉进了输尿管,并且顺着输尿管向下蠕动排出时引起的。它疼起来特别突然,特别剧烈,这种绞痛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有的人还会疼几个小时。疼痛发作时,患者还可能会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辗转不安,严重的还会休克。7.肚子上有个包,剧痛推测病因:嵌顿疝严重后果:肠壁缺血坏死疝气就是人体内某个零件离开自己的位置,钻到了别的地方。发生疝气的部位,通常会鼓个包,所以很容易发现。疝气本来不疼,有时会有往下坠、酸胀的感觉,但如果发生了嵌顿,患者就会剧烈疼痛。所谓嵌顿疝,就是它钻到别人的地盘结果被卡住,回不去了,这种疼痛刚开始是一阵一阵的,随后就会疼得停不下来。除了剧烈的疼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停止排气、停止排便等肠梗阻的症状。如果发生嵌顿的是肠管,它被持续卡着,肠子就会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坏死,后果是很严重的。8.心脑血管病人突然肚子绞痛严重后果:肠坏死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腹痛,是非常剧烈的持续性的疼痛,疼痛部位常在上腹部,肚脐周围或者右上腹,患者常常还会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情况下是毫无预兆,突然就疼起来了,解痉类药物很难缓解这种疼痛。这个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大面积的肠坏死,所以还是很凶险的。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多加小心,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去医院。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I4MTM1Mw==&mid=402340698&idx=2&sn=8427dd8cf389ecb1110b7e878edb6503&;scene=5&;srcid=0130WcqVWcy3oaMi9vUxySB#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