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一期的J Neurosurgy上刊登一篇基于大样本研究(582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的有关“术中侧方扩散反应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疗效预测”的论文,简要总结以下:1.面肌痉挛术后1天的治愈好转率为78.2%,6月时的治愈好转率为87.5%,但术后1年时达到93.8%。与我科研究的数据基本吻合,我科研究的面肌痉挛术后延迟恢复率约20%、总治愈率为97%。2.74.4%的面肌痉挛病人术中电生理监测显示侧方扩散反应消失,术中侧方扩散反应消失患者术后早期有效率稍高于侧方扩散反应不消失患者,但术后6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有效率并无差异。但侧方扩散反应能帮助术者辨认责任血管并帮助确认结束手术时机。3.年轻患者以及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术中侧方扩散反应不消失者稍多,但长期疗效并无差异。(感兴趣的同行或病友可查阅原文:“Prognostic ability of intraoperative electromyographicmonitoring during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for hemifacial spasm to predict lateral spreadresponse outcome”)
脑深部电刺激术(国内也俗称:脑起搏器治疗)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目前已得到充分证实和认可,并被广泛用于晚期帕金森病病人的治疗,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晚期帕金森病病人。由于该手术费用相对较高,因此早期帕金森病人一般难以接受手术,但国外前瞻性研究证实早期接受手术反而可以节约医疗费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在改善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减少药物需求和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对于早期PD患者而言,既往也有前瞻性单盲随机研究表明,STN-DBS能够降低他们的药品开支。美国范德堡大学的Mallory L.Hacker等比较STN-DBS结合标准药物治疗与单纯标准药物治疗对早期PD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和长期用药开销,研究结果发表于2016年2月的《J Parkinsons Dis》。该研究共纳入29例早期PD患者,平均年龄60.2±6.6岁;用药时间平均2.1±1.5年。随机分入药物治疗组(ODT组)和DBS+药物组(DBS+ODT组)的患者,每日药物费用基线值相近(13.81±6.98美元比13.39±5.98美元);6个月回访一次,收集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计算药物开销,并将两组患者的药物花费推算到10年之后,评估10年间两组患者的费用差异,确定STN-DBS是否为患者省下药物开支。结果发现,平均随访24个月,ODT组的药物费用增加72%,而DBS+ODT组的药物费用下降16%;说明在随访期间,DBS+ODT组患者的药物开销比ODT组患者要节省7150美元。假设从早期PD发展为晚期PD需要10年,DBS+ODT比单纯ODT要节省64590美元的药物开销。在随访期间,DBS+ODT组患者进行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概率,比ODT组患者低80%。作者指出,在帕金森病的早期阶段即行STN-DBS可大幅减少长期药物费用开支。
2015-2016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结果出炉了!本人荣幸地再次入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全国top10医生,特别感谢病人的信任和同行的认可,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病人前来就诊,年手术量达600人次,每年都有数十位西藏、青海等远方的病友千里迢迢前来就诊、手术。我们团队将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贴心的人文关怀,以此回馈病人的信任。附:中国名医百强榜
梅杰综合症即meige's病,是以双侧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失调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锥体外系疾病,又可称之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发病初期表现为眼睑痉挛、眼睑下垂或眼睑无力,后累及口唇、下颌部位,常双侧发病,但一侧更重,疲劳、紧张、阅读、声光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该疾病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在治疗上却鲜有突破,初期给予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精神病类药物、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抗癫痫类药物、伽马氨基丁酸类药物,例如常见的有氯硝安定、硫必利、氟哌丁醇、安坦、得理多等,但目前上诉药物均没有特别显著的疗效。肉毒素局部注射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仅能维持3-6个月,且多次注射后体内宜产生抗体,导致再注射时疗效下降甚至无效。近年来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技术成熟以及其疗效被普遍认可,国内外多家医疗中心也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梅杰综合症,我们中心也进行了十余例治疗,术后确有一定疗效,但治疗费用,主要是起搏器设备昂贵(约需25-30万左右)是一道门槛,使许多迫切需要治疗但家庭经济状况不太乐观的病人不能接受到该手术治疗,门诊接诊时时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很是令人痛心。近年来,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结合从事近5000例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经验,认为对梅杰综合症病人进行症状严重一侧的“面神经+三叉神经联合减压梳理术”或许是另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其理论基础是:神经传导通路必需经过传入神经元(主要是感觉)、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主要是运动)以及效应器官(面部肌肉),对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轴突施加轻微损伤,或许能抑制异常的传导,打破异常的环路。最近施行的一例老年女性病人,术后近期疗效显著,结果令人鼓舞,远期效果仍在持续观察中,尤其重要的是该治疗微创、且总治疗费用和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一样,仅需4.8-5.0万元。期望更多的梅杰综合症病人得到有效治疗。
https://pan.baidu.com/s/1bp23n9l(上传影像视频不涉及病人隐私,并已得到患者本人应允及授权,仅供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病人了解、参考)
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老年体弱患者的另一选择,尤其适宜于不宜或不能耐受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1.治疗原理:通过C臂引导,卵圆孔精确定位、穿刺,微球囊扩张后机械性压迫半月神经节,可通过:①三叉神经根位置发生变化,脑池段缩短,局灶性轴突损伤和脱髓鞘改变;②神经节内有轻微出血和小圆形细胞浸润。导致与三叉神经痛相关的有缺陷的粗大髓鞘、异常神经元的破坏,达到解除面部疼痛的治疗目的。2.优势:1,对病人基础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对阿托品无反应的心动过缓,一般病人均可难受手术。国内有报道成功施行该手术的最大年龄患者为98岁。2,病人痛苦小,术中全麻,穿刺时无痛苦,而射频治疗时局麻穿刺,尤其是进入卵圆孔时,病人异常痛苦,且三叉神经抑制反射强烈。 3,住院时间短,一般手术2-3天可出院 。4,手术费用低,目前我科该技术治疗费用共约1万元。
最近我科再次成功收治一名颈部歪斜病人,该病人为50岁女性,颈部向右侧歪斜1年,逐渐加重,且有不自主阵发性颤抖,颈部受肌肉牵拉而歪斜酸胀,不能正常生活,多次在国内其他医院就诊,未得到有效治疗。辗转来到我院就诊,经我科行局部神经阻滞试验结合颈部CT、MRI等检查结果充分讨论后认为: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术)可有效治疗该疾病。遂行脑起搏器术治疗,术后1周开机行脑起搏器持续刺激,患者颈部颤抖及肌肉胀痛症状立即消失,颈部歪斜改善85%以上,病人非常满意,并于2014-08-01顺利出院。该疾病规范诊断为痉挛性斜颈,是肌张力障碍的颈部表现,是脑内神经的异常冲动作用于颈部肌肉,造成严重的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病人非常痛苦,国外曾把该疾病描述为比死都难受,由于颈部牵拉歪斜,病人不能直视前方,大部分病人丧失工作学习能力,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虽然目前该病尚不能完全根治,但目前研究显示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是该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最大程度缓解症状,恢复病人的生活工作能力,该手术微创,安全性相对较高,术后医生能及时根据病人症状体外程控,调整参数,使病人疗效最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诊疗项目简介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是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为其特色医疗项目之一。在科主任梁维邦的带领下,已累计开展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近2500余台,门诊就诊逾5000人次,其数量国内领先,目前常规开展以下项目的诊治:1.颅神经疾病主要包括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痉挛性斜颈等,治愈率达95%以上。颅神经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微血管减压术,解除责任血管对颅神经的压迫,可临床治愈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对痉挛性斜颈患者采取术前精确定位,区分主动肌和拮抗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包括副神经减压术、副神经部分切断术、高选择性C1-3脊神经前根部分切断术、脑深部核团电刺激术等。2.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舞蹈病和抽动症等,采用先进的Legsell立体定向仪和Codman毁损仪,行3.0T磁共振扫描后,脑细胞水平精确定位,选择性行脑深部核团细胞刀切开术(毁损术)或脑深部核团高频电刺激术。特别是对帕金森病患者,手术治疗克服了药物副作用如异动症、日内波动、开关现象、冻结足等,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3.疼痛为慢性顽固性疼痛提供了一种终极选择手段,使幻肢痛、截肢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患者摆脱疼痛的折磨,重返健康生活。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入髓区切开术、脊髓电刺激术、扣带回切开术、丘脑切开术等。4.其他功能性脑病这类疾病包括:继发性癫痫、脑瘫、强迫症、焦虑症等。对病灶定位明确的继发性癫痫病人,采取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并尽可能保留功能区,使癫痫患者术后无发作或发作显著减少而肢体活动、语言等重要功能保留。针对日益增多的脑瘫患者,采用多水平的、高选择性的脑脊髓术式,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行走困难,增强了肢体灵活性。对某些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的精神紊乱,如强迫症、焦虑症等,采取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