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胃」。慢性胃炎无疑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个诊断了,几乎百分之百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会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同时,「慢性胃炎」又是最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产生很多误解的疾病,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可能对您理解有所帮助,但不是绝对正确,有些是概率问题,有些是无法预测的,有些是科技无法回答的问题,希望读者辩证对待。「萎缩性胃炎」迟早要变成「胃癌」吗?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可能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很多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将之与胃癌划等号,因此而忧心忡忡。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大约为 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萎缩」是说胃「缩小」了吗?「肠化」与「不典型增生」什么意思?「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粘膜层「变薄」了。「肠化」全称是「肠上皮化生」,通俗地说,就是胃粘膜细胞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发生某种形态上的变化,变得更接近于肠粘膜的细胞(必须切片化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不典型增生」,又称为「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通俗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细胞已经失去正常细胞形态,而接近于癌细胞的形态了(但还未变成癌细胞)。通常用「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低级别、高级别」分别表示其接近癌细胞的程度。慢性胃炎有哪些种类?它们与胃癌的关系如何?临床上,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发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进展到胃癌的最后一步。据统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 0~23%,高级别者约为 60%~85%。胃炎症状重,是不是说明炎症严重,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就大?不是。胃炎患者常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但症状的有无与轻重往往与胃炎的内镜下表现及显微镜下严重程度不符合。症状很重者可能胃炎程度很轻,而无症状者亦有可能进展至胃癌。慢性胃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均可能造成胃粘膜损害,导致慢性胃炎。哪些因素可能加重慢性胃炎病情?应该如何保养胃?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水土中含过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吸烟、长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风险甚至增加癌变可能。相应地,保养胃的主要方法是清除幽门螺杆菌以及祛除上述这些不良习惯。治疗胃炎有哪些药物,如何选用?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减轻症状及减轻胃粘膜炎症。药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如「拉唑类」药物。主要用于减轻上腹痛、烧心、反酸等与胃酸有关的症状;促动力药:促进胃蠕动排空,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主要用于改善胃胀、早饱、食欲不佳等症状;抗菌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应间隔多久进行胃镜复查?综合考虑病情以及患者方便、经济性,根据不同情况应遵循如下随访时间:无肠化、上皮内瘤变者酌情随访复查;中重度萎缩伴肠化者 1 年复查胃镜一次;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 6 个月复查胃镜一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什么药物能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肯定地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比较有益的是,清除幽门螺杆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比例。有些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 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体内缺乏叶酸者,补充叶酸可能改善萎缩性胃炎,减少胃癌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的发现者将其推向世界后,对HP的争论就一直不断,虽然HP的发现者获得了2005年度的诺贝尔奖,但是对HP与健康的关系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很多患者“谈菌色变”,甚至造成家庭负担、心理障碍或自杀,过度解读也成了一种严重社会问题和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恰当解读HP感染的问题?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是不一样的,即使在专业人员中也存在不同的见解,所以希望您读了这篇文章后,对HP有恰当的理解。从目前多年的研究来看,HP对健康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1、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HP阳性,儿童感染HP时会出现急性胃炎的表现,胃镜下有相应的胃粘膜改变。2、HP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患者感染HP后容易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手段之一。3、至于检查出体内有HP,是不是就有胃癌?就一定会发生胃癌?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两者的确有关联。HP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但是,HP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HP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人、环境等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HP是内因,外部条件具备时才有可能发生,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在不少常规体检中,都有关于HP的测试,而一看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是不是会转成胃癌?这样的“患者”可不是少数,惊悚了“患者”,困扰了医生,如何解读呐?下面几个问题有助于大家的理解。HP会不会传染?会传染!HP的传播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这也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关。中国人不喜欢分餐制,很多人围餐都不习惯用公筷,这些都是潜在的感染因素。可以说,HP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另外,家中老人把食物嚼烂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家人之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以免HP互相传染,很重要的一点还要注意洗手卫生!如何杀死HP?HP有个弱点——不耐热,如果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它杀死,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行。HP需不需要治疗?既然上面提到它有这么多种危害,又那么容易传播,那检查出体内有HP,治还是不治呢?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虽然国际最新共识趋向于治疗,但对于我国国情来说是不太现实:我国人口庞大,而治疗HP的方案是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由此产生的耐药问题、费用问题都是非常值得考虑,不是查到细菌就根除这么简单。同时,由于目前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60%—70%,而大部分带菌人群并无相关症状表现,且未导致相关疾病。因此,并非所有的H.p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是否需要根除治疗,怎样根除,则需要由专科医生判断,有些问题还是学术争论的问题,医学研究还没有结论,不建议患者深究。检查HP有何意义?首先,有胃癌家族史的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去筛查hp是非常有意义的,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还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等,HP是致病因素,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HP,至于其他人群,去筛查HP意义不大,阳性不能确定胃病性质,反而增加紧张情绪。其次,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选的检查并不是HP,而应该是胃镜。胃镜检查可以避免胃溃疡、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的漏诊。医生在做胃镜检查的同时,也可进行HP检查。
慢性便秘是涉及多病因、多发病机制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饮食结构、精神心理障碍、药物或他病引起等,精神心理障碍为慢性便秘的重要病因。因此在对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慢性便秘的常规治疗,还需要针对性的对心理障碍进行干涉。哪为什么治疗慢性便秘要从“心”开始呢?一、如何正确认识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一)中医对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的认识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属于中医便秘中“气秘”的范畴。中医认为,便秘发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年老体弱,其中,情志失调是引起便秘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济生方》提出,气秘由“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气滞者证见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不得便……气滞者破结导滞,木香、槟榔、枳壳、陈皮、杏仁等类……”《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中阐述:“气秘便结之症,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而不得便,此气实壅滞之症也。若质弱形弱,言语力怯,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此气虚不振之症也。”《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由此可知,气秘的主要由精神情志因素引起。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而不行,则大便难解,同时伴有胁肋痛、喜噫气等肝失疏泄的表现。(二)西医对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的认识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功能性便秘与患者在抑郁、疑病症和综合心理痛苦等方面有密切相关性。焦虑同样影响功能性便秘病情的进展与反复。消化道运动受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上两个系统中枢与情感中枢的皮层下整合中心位于同一解剖部位,大脑皮质影响下丘脑及自主神经系统,从而使肠蠕动和肠管张力减弱。心理障碍尤其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一项关于中国人群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显示,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因此,当怀疑功能性便秘诊断时,需着重考虑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观察患者有无外在的情绪反应,如焦躁不安、易怒,或情绪低落、精神不振、频频叹息,如若存在这些情绪反应,需进一步追问精神心理障碍史和引起心理障碍的负性生活事件,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三)老年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高龄是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在正确认识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时,要重视老年患者这一便秘高发的群体特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15%~20%,84岁及以上可达20.0%~37.3%,在接受长期照顾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该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耗费大量医疗经费。老年型便秘可由多因素引起,其中精神心理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老年患者常身患多种全身性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精神不振。另外,由于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等问题,使老年患者孤独感增加,长期受负性事件的影响,常引起抑郁状态甚至抑郁症。一项对111个社区老人和90例门诊老年患者的横截面调查显示, 20%的社区老人和 50%的门诊老年患者存在抑郁。二、心理障碍对便秘的影响机制(一)排便的神经反射机制排便由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共同参与的复杂生理活动,其排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大肠运动。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进人大肠,在大肠“分节运动”和再吸收作用下形成粪便,又在大肠间歇性“前伸运动”推动下,缓慢地、不间断地向前推移。另外,大肠还有一种进行很快、推进很远的蠕动,它是在餐后,特别是早餐后,食物进入胃,产生胃-结肠反射引起。这两种大肠运动快速地把粪便从横结肠送入乙状结肠,进而送入直肠。②产生便意。当粪便充满直肠时,刺激和兴奋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产生有效的神经传入冲动,冲动信息传入脊髓腰骶段内的初级排便中枢,然后上传到大脑皮质的排便反射髙级中枢,该中枢发出排便信号,引起便意意识和排便反射。③排出粪便。排便反射的传出冲动沿盆神经传出,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的冲动减少,骨盆肌肉松弛,肛门外括约肌舒张;此时还产生腹肌收缩、膈肌收缩下降等协同动作,增髙腹压,压迫并排空直肠内的粪便,当粪便通过肛管时,还反射性地引起肛管舒张和直肠收缩,排出粪便。大脑皮质下传的冲动,一方面可以加强骶髓排便中枢的活动,加强排便意识,促进排便。但如果排便环境不允许,大脑皮质下传的冲动可以抑制骶髓排便中枢的活动,抑制排便。由此可看出,完整排便反射的完成需要多方面参与,包括中枢神经、盆腔内肌群、肠道的运动、肠道的顺畅、肠道水分适量等,各种因素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排便。(二)心理障碍对排便的影响临床调查研究发现以下规律:近年来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女性以抑郁状态较多,而男性以焦虑状态较多;大多数研究指出老年人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更易患功能性便秘且易合并心理障碍;如果患者越重视自身的这个疾患,则越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针对女性患者,便秘情况越严重,其焦虑抑郁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从临床看来,无论患者便秘轻重,在诊治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应该忽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三、慢性便秘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处理原则慢性便秘患者至少病程6个月,多伴有对便秘的认知的改变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心理状态的变化反之影响排便反射,进而引起便秘的加重,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患者在就诊时对便秘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如实向医生汇报,也应如实讲述自己生活或工作压力及睡眠情况,不要误导医生。在心理干预方面注意配合的措施有:(1)医生态度和蔼,患者也要与医生沟通畅通,说话要柔和,注意语气、语调,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病情适度恰当。(2)加强患者的认知干预,给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治疗、诱因、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找出引起疾病的原因和诱因,帮助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患者也要虚心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积极配合治疗。(3)加强情志干预,保持情志平和,通过和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后,沟通情绪问题、工作或家庭压力等,熟悉各种疾病加重和缓解的情绪因素。鼓励积极放松心情,可采取听音乐、适量运动等学会自我调整心情。伴有明显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时,可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如黛力新、文拉法、乌灵胶囊等。程度较重伴有严重失眠、精神痛苦显著、严重影响躯体疾病治疗应考虑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诊;重度抑郁发作、复发性或难治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存在自杀风险、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或妊娠期、产后妇女的严重抑郁、严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诊治疗。本文系魏良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说“老胃病”或者怀疑胃病,就应该做胃镜检查?医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尚无能够取代胃镜的检查方法,很多人一提及胃镜就“色变”,总想找个替代的方法,舒舒服服的看好胃病。现今为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许多医院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开展了“无痛”检查,使更多人接受了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发现癌前病变或着早期胃癌甚至是胃癌。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癌前病变,仅供参考。胃癌癌前病变1. 胃息肉胃镜下发现息肉,但不能用于区分胃息肉的组织学分类,因此应进行活检。研究表明,绝大部分胃上皮息肉是胃底腺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散发性胃底腺息肉可能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但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出现胃底腺息肉时患癌症的风险并不增高。相反,增生性息肉与胃癌发生风险升高相关。在5%-19%的增生性息肉患者中可发现异型增生及恶性肿瘤,有专家建议对直径大于0.5-1cm的增生性息肉进行切除。较多研究表明,直径大于1cm及蒂状增生性息肉为异型增生的风险因素。此外,腺瘤性息肉也有发展位恶性肿瘤的潜能。情况允许时,应对胃腺瘤性息肉行胃镜下切除,但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复发率可达到2.6%,且有1.3%的患者出现胃癌。在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一年后应行内镜检查,随后每3-5年行内镜检查。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时可能出现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此时应进行切除。2. 胃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研究发现,胃肠上皮化生患者比正常人群患胃癌的风险高10倍。胃肠上皮化生是一种癌前病变,可能与HP感染、吸烟和高盐饮食相关。研究发现,胃肠上皮化生患者中胃癌的发生率高达11%,而胃镜监管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改善生存率。胃肠上皮化生患者伴发高度异型增生(也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发生癌症的风险显著增高。有研究建议,胃肠上皮化生患者中发现低度的异型增生,在1年内应该重复多次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当两次连续的内镜及活检检查未发现异型增生时,可以暂停胃镜监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并发侵袭性腺癌,且25%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将会在一年内进展为腺癌,因此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该进行手术或者胃镜下切除术。3.难治性贫血的原因胃腺癌的患者出现恶性贫血可能与A型萎缩性胃炎相关,活动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都可能是贫血难以纠正的原因,无论伴或不伴上消化道症状均应进行胃镜检查。4. 胃类癌胃类癌可以分为4型:1型与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2型特点为多发、高分化且与卓-艾综合症及多发内分泌腺瘤形成相关;3型特点为单发、高分化、散发;4型为单发及低分化。对于胃类癌的胃镜检查可以评估类癌的大小、数量和分布。一旦通过内镜诊断了胃类癌,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确定侵袭的深度,进而决定是否考虑进行粘膜切除。5.胃外科手术后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发生胃癌的风险升高。胃镜随访研究发现这些术后患者有4%-6%发生了胃癌,且出现了异型增生到癌症这一过程。研究发现在初次手术后的15-20年后发生胃癌的风险最高。胃恶性肿瘤1. 腺癌(胃癌)(1)诊断腺癌是常见的胃恶性肿瘤,外形主要表现为难愈合性胃溃疡或弥漫浸润型(皮革胃)。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是内镜下粘膜活检,一般情况时检测溃疡或异常粘膜处的组织,但在恶性胃溃疡中主要检测溃疡边缘的多处组织及溃疡底部的组织。(2)分期现今有很多家属询问,胃癌是什么期?早些年,由于技术的落后,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癌均为中或晚期,也就是说病灶大,有淋巴结的转移。近些年由于胃镜技术的发展和辅助技术,可以发现未转移的胃癌也称为早癌。胃粘膜电子染色、放大胃镜和超声胃镜是主要的有利工具。使用放大胃镜对胃粘膜的结构看得更细致,更能准确定位进行活组织检查。在肿瘤未发生转移时,使用超声胃镜分期对集中于区域性和非区域性淋巴结分期及原发肿瘤的分期。(3)内镜下治疗在高风险发生胃癌的人群中进行癌症筛选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患者,而早期胃癌是可以通过胃镜治疗的。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早期胃癌患者中行内镜粘膜整块切除率可达到87.7%,而显著出血率及穿孔率均仅为1%左右,创伤和风险远小于外科手术,使胃癌的治疗进入了微创化时代。(4)病情缓解胃癌所致的恶性胃十二指肠梗阻可能使得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系恶性肿瘤复杂化,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通过胃镜下支架放置对于缓解恶性胃出口梗阻是安全有效的。然而,另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内镜下支架放置有利于患者迅速恢复饮食,但胃空肠吻合术在达到长期缓解方面更有效。2.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结外边缘区B细胞的一种低级B细胞淋巴瘤,可出现在胃、肺、小肠和其他器官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中。胃MALT淋巴瘤与胃腺癌在病理学上完全不同,但可出现相同的症状(如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或上消化道出血)。胃MALT淋巴瘤的内镜下改变多样,粘膜活检可以确诊。大部分胃MALT淋巴瘤患者都伴HP感染,其机制可能是HP相关的慢性炎症通过触发B细胞克隆性增殖进而导致MALT淋巴瘤。低等级的MALT淋巴瘤均应该进行HP根除治疗,80%的患者因此达到了临床缓解。3. 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是胃间质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超声引导穿刺常用于其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恶性潜能的特征为:直径超过2cm、分叶状或不规则边缘、相邻结构的侵袭以及密度不均匀。超声胃镜直接取样有助于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和其他上皮下病变,但在预测恶性潜能方面并不理想。使用胃肠道间质瘤获取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学标本中可发现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则可以进一步确诊。一般而言,有症状的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应手术切除,特别是在病变为出血原因时。无症状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肿瘤直径大于2cm或超声胃镜下肿瘤特征提示有恶性潜能时,均应该考虑手术切除。
随着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各种医学名词充斥进了大家的生活中,如“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但是大家对疾病的实质是不甚了解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些文章解释不到位,通称“癌前病变”,而“癌变”这个谈之色变的话题,造成额外的精神负担和不必要的恐慌。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变成胃癌吗? 慢性胃炎分类是以病理切片为标准的,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型。萎缩被定义为胃腺体减少,有2种类型:(1)化生性萎缩:胃腺体被其他组织的腺体替代;(2)非化生性萎缩:胃黏膜腺体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这种情况非专业人员是不了解的,因而产生误解。这里解释一下“化生”名词,这是一个医学术语,是一个部位的表面细胞被其他部位的细胞取代的过程。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十分繁杂,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感染持久会使部分患者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吸烟、饮酒、熬夜、胆汁反流等因素,焦虑和抑郁、免疫紊乱、体弱多病及老龄化、家族史等,也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是依赖内镜和黏膜活检后病理切片检查的,没有病理切片检查是不能诊断萎缩胃炎的。对于萎缩性胃炎,有无癌变风险,目前医学上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肠化伴有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先是有严重肠化生,化生严重广泛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异性增生严重就容易癌变了。异型增生也分为轻度和重度(即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这是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合理解释。现有的研究认为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因此应该对萎缩性胃炎进行正确的评估和风险控制,即不能扩大化又不至于漏掉早期诊断,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建议患者,针对自身的类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镜随访。中华医学会的建议是:不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1~2年行内镜和病理检查;活检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年左右检查一次;伴有轻度异型增生,或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根据内镜检查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当然这些工作需要有较多专业经验的医院和医师的指导。实际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没有特效治疗的,一些治疗能将萎缩胃炎逆转的报告都有夸张的成分,患者的症状与胃粘膜病变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些患者诊断了萎缩性胃炎并治疗后症状反而加重了。有些症状与炎症有关、有些与功能紊乱有关,有些则与恐惧和焦虑有关。所以萎缩性胃炎诊断是一样的,但是治疗却大相径庭。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和心情调节。如戒烟限酒,养成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对疾病的恢复也是有益的。另外培养好的饮食习惯,禁食用霉变食物,减少腌制、熏烤和油炸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焦虑与抑郁也是萎缩性胃炎症状难以缓解的深层次原因,多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才能识别。均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抗炎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和根除Hp,由于大多数慢性胃炎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而Hp自发清除少见,故慢性胃炎可持续存在。因此建议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治疗,慢性炎症程度减轻,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降低,但也有部分患者细菌根除后仍有明显的症状,这需要再评估。这也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切莫自作主张。其他方面,如粘膜保护、促胃肠动力、消化酶、抗焦虑和抑郁治疗以及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等。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系统性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患者有一个理性准确的认识至关重要,切不要草木皆兵,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盲目手术。有些患者钻研专业书籍或者道听途说,使用偏方,这样不仅花费多、疗效差,更会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影响疾病的改善。这里善意地提醒大家,非医疗专业人士对疾病的理解与医疗专业人员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建议大家了解过多专业知识。免责声明:此文是科普性文章,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就医行为。在此声明,不做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本文系魏良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消化科门诊上从业的数十年中,总有很多病人,或疑虑或担心,甚至带着一些不满和愤怒,来问我同一个问题:“大夫,我只是胃病,没有抑郁症,为什么给我开了抑郁药,是不是开错了?”我会明确地告诉他:“没有错!在多次胃镜检查及治疗后所谓的慢性胃炎症状仍未改善时,要考虑精神或心理障碍所致,往往会起到显著疗效。”患者会反问,“我的胃炎还和情绪有关吗?”“是的”。那么,到底为什么胃炎需要抗抑郁药来配合治疗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精神或心理障碍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心理障碍”是许多情感障碍的泛指,包括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躯体形式障碍(如疑病、恐病等),其表现多样化,多个系统累及,常常感觉自己全身都不舒服,症状多,花样多,表现奇特。而不良情绪往往会首先体现在消化系统上,俗话说“宁吃开胃粥,不吃皱眉饭”,就是强调精神或不良情绪可能带来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腹痛、腹胀、反酸、烧心、食欲差、打嗝(嗳气)呃逆、咽部异物感、肛门不适或疼痛、便秘或腹泻或二者交替、很在乎屁多屁少等。而这类患者常常合并有失眠、多梦、情绪低落、疲乏无力、烦躁、脾气暴躁、兴趣丧失等表现。最新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这些患者存在着“脑-肠轴紊乱”。很多消化系统的症状都是由于脑中枢调节障碍引起的。当人在生气、烦躁时,过度劳累后,胃黏膜就会充血,胃肠道运动变强,胃酸分泌增多,就会引起腹痛、消化性溃疡,腹泻、便秘或慢性肠道炎症等症状。而当人忧伤、悲痛时,胃黏膜就会变得苍白,胃运动变弱,胃酸分泌也会减少,因此就会出现腹胀、食欲差等症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不想吃饭,可见,不良精神情绪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但大部分人经过自己情绪调节,可以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而伴有心理调节障碍的人,往往都需要通过医生专业的心理辅导及药物辅助治疗才能好转。因此,这类患者就诊时,治疗意愿特别强烈,诉求特别明显,痛苦难以忍受,但行CT、超声、胃肠镜等检查后,结果均未提示有重大器质性疾病。比如,右上腹痛时常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结石,但用肝胆系疾病无法解释并同时伴有的多部位疼痛,如果对此无整体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盲目手术,即便手术切除胆囊,疼痛仍不能缓解或虽有暂时缓解还会再次发作,甚至加重。患者十分痛苦,多处求医,甚至同时挂几个科室,几个专家的号,像购物一样货比三家,不厌其烦地过度求医与检查,希望从多个专家那里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自己心里才踏实。所以花钱不少,疗效甚差,往往越检查病越多,病越多,越害怕,再恶性循环地进一步检查,周而复始,永无休止,这恰恰是方向性的错误。而个别医生也是过度依赖各种先进的检查手段,为满足病人的需求,担心漏诊,造成所谓的“看病难,看病贵”。实际上,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就是一个多系统的紊乱,在不同系统的表现不一致,患者自己认识不到,有些医师也不能够正确把握,为了所谓的“患者满意”,对某些症状“刨根问底”,带上某某病的“帽子”,患者也是追问问“到底是个啥病?”,多数患者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抗抑郁药治疗往往又不认可,认为医生“胡扯”“开错了”,对服用抗抑郁药存在抵触情绪,这种对医生的不信任与抵触就耽误了疾病的及时治疗。一些患者虽然取过药,但一看说明书又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依赖性。这种病人把药物的每项副作用反复阅读,看得最细,但理解的偏面,在“吃药有副反应(实际很少)但可治好疾病”和“怕副反应不吃药”两者之间选择不定,这也担心,那也担心,这实际上是“认知”出现了问题,分不清主次,以至于久拖不治,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还有一些患者接受了抗抑郁治疗,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甚至消失,误认为疾病已经痊愈,自行停药,结果停药后过去的症状重新出现,这时又找医生诊治,这时疗效会有折扣;也有一些患者在服药期间患了其他疾病,担心药物相互干扰而自行停药的,这都是一些认知出现了问题,这些种种错误观念常常都会影响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所以,必须强调,配合医生的治疗至关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会患精神心理障碍呢?这和遗传、性格、工作和家庭压力、过度劳累、担心癌变、家有重病人、亲人亡故,婚姻破裂,社会或单位不和谐等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既然这种病和各种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患者也必须学会正确面对各种应激因素,既来之则安之,你既不能改变它,就学会适应它,顺其自然。因此,当患者多次胃镜检查仍是慢性胃炎但临床症状明显,应用单纯消化科药物疗效不佳,重新评估发现有精神心理障碍因素及表现时,则考虑需要抗抑郁药的配合治疗了。友情提示: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及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此文仅供参考阅读,不做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本文系魏良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症状,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道综合症。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如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常伴有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经多项检查无明显病因可以解释,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主要为上述症状引发的不适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质量的下降。临床医师要根据病人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筛查,若无器质性病变时方可诊断。为何会发生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调查发现,此类患者多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生活或工作上多有烦恼、困难或意外灾难、不幸等。由此干扰胃肠道神经的正常活动,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为本病的另一个主要诱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饮食不规律、喜好烟酒、熬夜等,亦可构成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影响胃肠道功能。功能性胃肠病有哪些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包括腹痛——常为餐后痛,亦有饥饿痛,无规律性,餐后饱胀感和早饱是另一类常见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存在,腹胀、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亦可同时存在。此外,不少患者也有腹泻、便秘等改变。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病表现为大便稀糊状,常带有粘液,但不影响睡眠。便秘型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有便意,但迟迟解不下。医生常用哪些检查手段来诊断?医生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常用检查手段包括: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肿瘤标记物等。2、 影像学检查:消化系统超声、上下腹部CT、增强CT、MRI等。3、 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等,对于排除消化道早期癌症有较好的效果。怎样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或控制临床症状,或延缓症状发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1、 生活治疗: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早睡早起,避免烟酒,避食过热、过冷、辛辣刺激食物(辣椒、韭菜、葱、姜、蒜),饮食以清淡为主,营养均衡。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心理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心胸宽广、性格开朗,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2、 药物治疗:多为经验性用药,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进胃肠动力药、保护胃黏膜药、通便药、止泻药等,如有失眠、焦虑的患者,且上述治疗效果不佳的,可适当给予抗抑郁药、改善睡眠药等。
首先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表现的一组症状,可以单一症状或多个症状同时存在。经过临床医师检查后,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器质性消化不良往往用一些疾病的名词来代替,如胃溃疡、胆结石、胆囊炎、各种肿瘤性疾病等。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3个月,经过反复检查无明显疾病解释这些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常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科医生要根据病人的这些表现进行认真筛查,发现有无严重疾病的存在。临床医师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消化道及肝、胆、胰、脾、肾等器质性病变。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常规、血沉,肿瘤标记物、幽门螺杆菌等。2.影像学检查B超、X线、CT、磁共振等,可以发现肝胆胰脾及腹腔有无占位性疾病。3.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及胶囊镜等。内镜检查是目前发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最好方法。出现哪些表现应该高度警惕器质性疾病(严重疾病)? 40岁以上患者,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吞咽困难、黄疸、腹水、腹部肿块、粪便潜血、血沉增快、肝肾功能检查异常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表现和可能病因有哪些?功能性消化不良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上腹胀、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灼热感比较突出。.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 恶心、呕吐并不常见。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担心患癌。还有患者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每次就诊的主要症状不一致。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或症状的变化哪? 目前有许多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主要有:胃酸高敏感,近端胃高敏感,远端胃高敏感,十二指肠和胆道敏感,胃-结肠反射高敏感,心理和精神因素等。如何诊断消化不良诊断?消化不良的诊断过程为一排除性诊断过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诊器质性疾病,又不能无选择性地对每例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而许多患者因没有一个确切的诊断而多次或多地就医。因此患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在.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先判断患者有无下列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有报警症状或体征者,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直至找到病因。对年龄在40岁以下且无报警症状者,可选择基本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粪隐血试验、血沉、肝功能试验、胃镜、腹部B超(肝、胆、胰),或先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可疑或治疗无效者密切随访或选择进一步检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则有哪些?主要是对症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1.一般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可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2.药物治疗主要是经验治疗。(1)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地用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类药物。(2)促胃肠动力药 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选择性地服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可能有效可试用。(4)抗抑郁药 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宜小剂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到专科医师诊治。(5)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替普瑞酮、麦滋林-S等。(6)中医中药。
目前健康体检在大中城市非常普遍,而且查体的指标也五花八门,时常有病人带着体检抽血化验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的报告找到医生,要求治疗,而医生却要求再去查个呼气试验(13碳或14碳呼气试验检测),这是怎么回事哪?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是怎么的产生人多在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血清学检测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部分血清试剂盒可在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同时还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毒素抗体分型(如CagA和VacA抗体),检查血清抗体只能推断身体是否曾经或正在感染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有何意义抗体检测阴性的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约1~3个月才产生抗体,所以血清抗体阴性不一定现在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是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身体尚未产生抗体,特别是青少年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由于任何检测方法都不是100%的准确,都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当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时,如血清抗体检测阴性,应注意有无假阴性结果可能,比如在一些感染性疾病治疗以后,由于应用了抗生素,可使幽门螺杆菌的检出呈现假阴性,此时可根据病情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抗体检测阳性的意义: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血清中抗体会存在数月至数年,所以血清抗体阳性不一定现在存在幽门螺杆菌活动感染(现症感染),有可能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根除而抗体仍持续存在。对于既往未曾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血清抗体阳性常提示被检测者存在现症感染可能性大。血清抗体检测通常用于现症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后的复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通常需进一步通过其他检测方法判断被检测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活动感染,而呼气试验检查是临床中最常应用的判断幽门螺杆菌活动感染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特点由于不同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相同人群检测结果可出现较大差异,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因此只有在被检测地区经过临床验证的试剂盒才能够用于该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检测也可能与其他细菌抗原有交叉反应,出现假阳性结果。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检测是唯一不受近期用药和胃内局部病变影响的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下面个别情况时具有较高价值: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尤其当其他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阴性时。但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定性检测不能用于治疗后的复查,不可做为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的指标。总之,血清学检测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幽门螺杆菌染情况,检测阳性者不能提示被检测者一定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不适用于是否正在感染(现症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