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刷牙,预防口腔疾病 河南健康网 实习记者:黄创 河南健康网讯:口腔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增加大众对口腔健康的了解,就牙周炎、蛀牙、口臭等常见口腔疾病的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12月10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东红。如何判定和认识牙周炎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其大部分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耳鼻喉、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也会有一定几率引起。吴东红说,经常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吃水果(苹果)时,果面有血、早起时唾液带血等症状,就需要格外注意了,这一般都是牙周炎的表现。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伴随着牙龈萎缩的症状,在45岁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现象。牙齿最常见的疾病:蛀牙吴东红说,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蛀牙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也就是牙齿出现腐烂现象。蛀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置之不理,蛀牙能破坏牙齿并破坏牙齿的中央神经,从而导致脓肿,也就是牙根顶端的局部感染。一旦脓肿形成,只能通过牙根管疗法、外科手术或拔除牙齿进行治疗。吴东红建议,对于已经形成的蛀牙,一定要立刻去牙医处就诊,让牙医及时采取措施,填补龋洞,防止其继续恶化。清新口气,预防口臭与人交谈时,口中若是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口气,会使自己不敢与人近距离交往,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恼。吴东红说,口臭并不是长期没有刷牙的缘故,90%的口臭就诊病人是因为口腔问题引起的。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都可能导致口臭的发生。不过,口臭的最常见病因仍然是牙周炎。居高不下的牙周炎发病率,使口臭患者也变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口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如口腔疾病、鼻咽部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具有的症状。有效的刷牙帮助您维护口腔健康吴东红说,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内软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龈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每天都刷牙,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得刷牙的学问,所以学会正确刷牙对保持个人的口腔卫生极为重要。牙齿分三面,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特别是最靠后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入进去刷。内外两面需要上下刷,而牙齿咬合面则需横刷。刷牙时,动作需轻柔、反复多次,不可用力过猛。每次刷完牙,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对着镜子看一看是否干净了,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刷牙前,牙刷不要沾水,也不要用水漱口,水会使牙刷牙膏牙齿的摩擦性减小,刷牙时最好采用温水(水温35℃左右的水)刷牙。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长期用凉水刷牙,就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现象。温水刷牙还能有效减少刷毛对牙龈的刺激,有效避免牙龈的出血。经常给牙齿和牙龈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牙齿的寿命要比人体的寿命短,其根源是出在“凉水刷牙”这一习惯上。一天最少三次刷牙吴东红说,每天最少早中晚各一次。且是在饭后半小时内刷牙、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这样效果才能最好。很多人习惯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饭,晚上到睡前才刷牙,这两个时间段刷牙对口腔健康基本没有效果。正确的刷牙时间就是在饭后,如果晚饭刷牙后再次进食则需要再次刷牙。有效的刷牙会给我们的口腔健康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日常刷牙一定要正确,并将这种行为养成习惯。望大家能更加关爱口腔健康,保持灿烂笑容。
很多人认为“牙疼不是病”,往往等到“疼起来要命”的时候才去看医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牙疼不仅是疾病,而且应该及早治疗。临床常见的牙病有两大类,龋齿和牙周病。龋齿,俗称蛀牙、虫牙,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口腔中的细菌、饮食含糖多、牙齿结构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一般进展缓慢,最初表现只是牙面上有黑褐色斑点或缺损,没有牙痛等自觉症状,此时治疗过程简单,无痛感,一次即可完成,而且牙神经得到保留。然而,有很多龋齿患者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治疗时机。任其发展,蛀牙深了则遇冷热可出现牙痛。若不及时治疗,龋洞会越来越大,严重的会出现牙髓感染,即老百姓所说的“露神经了”,发展为牙髓炎,一些重症患者夜间疼痛加重,有“疼起来要命”的感觉,寝食难安。如果等到牙疼要命的地步才就医,治疗过程复杂,痛感增加,需要抽神经做根管治疗,一般需要就诊4次以上。比起一般简单的一次性龋齿治疗当然花费要多。如果病情此时没有加以控制,发展成牙根尖炎、根尖脓肿,还可造成间隙感染,此时治疗更复杂,痛苦也大,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并配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如牙齿受到严重破坏,剩下残根残冠,还容易成为细菌感染病灶。病灶牙可以诱发或导致很多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脑脓肿等)、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眼病(虹膜炎等)、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溃疡病等)、肾脏疾病、皮肤病等多种全身疾病,甚至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因此龋病应该早诊断、早治疗。牙齿龋洞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同时也省时且费用少。还有很多人认为乳牙龋病治不治没关系,孩子的乳牙迟早要换掉,只有在孩子牙痛难忍时才会带到医院就诊。其实一副健康的乳牙对儿童的一生至关重要,。儿童龋齿的发展,可以引起疼痛、影响咀嚼等口腔功能;可导致儿童乳牙早失,给恒牙萌出带来不利影响,如牙齿排列不齐等;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容易造成孩子营养摄入失衡,影响颌面部和全身的发育,机体的抵抗力也降低,由龋病转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做为病灶牙还会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如关节炎、肾炎等。另外据报道,儿童龋病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可见乳牙龋病对儿童的口腔功能及身体健康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不可忽视,儿童龋病同样应及早治疗。牙周病是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成人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牙周病是口腔卫生差、食物嵌塞、软垢、牙石、全身营养与代谢、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影响下细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受到损害,出现牙龈炎症和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和移位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牙齿丧失的数目不是单个而是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受累。据统计,牙周病患病率(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在我国高达90%以上。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多数市民只有在牙龈肿痛,疼痛难忍的时候才会选择就医。这时,患者的牙周病病情已很严重,有些松动牙已不能治愈,只能拔除。其实牙周病在早期并不是没有先兆,只是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讲,只要出现牙龈出血、口臭塞牙和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防止牙周病加重。牙齿脱落,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会降低脑细胞活力,导致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升高。牙周病也会成为慢性感染病灶引起许多全身疾病,其中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最明显的,产生牙周炎症的细菌在口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产生致病性很强的毒性,并不断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间长了极易产生心脏病,有10%到30%的心肌炎与牙源性感染有关。龋病、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两大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引发全身病,必然会降低生命、生存质量。如我们能及时预防治疗龋齿、牙周病就可以避免很多口腔病的发生,全身性的并发症也就不会发生了。可见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牙病都应该早治疗。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牙病。小牙病如不及时治疗也会惹大祸。如果患上牙病就要及时就诊,定期检查,没有患上牙病的人也最好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提高对口腔卫生的认识和了解,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提高牙齿寿命的积极、有效方法。拥有健康的牙齿才能保证我们获得好的营养、拥有好的身体、享受好的生活,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一生中不断注意口腔卫生,定期上专科医院检查,那么健康的牙齿就相会伴你一生。现代生活需要健康的牙齿、灿烂的微笑,愿健康的牙齿伴随您终身。本文系吴东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拔智齿 这些事需要了解 什么情况需要拔除智齿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但也不要马上去拔牙,因为拔智齿前还需要一些事项需要了解。首先,医生会询问你是否存在不适合拔牙的相关疾病,如凝血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不能拔牙,如有必要需抽血化验,查看具体身体状况。其次,对于每个人来说,智齿生长位置都不尽相同,需要拍X光片甚至进行CT检查,以便医生了解你的智齿生长情况。 另外,拔智齿还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吴东红说,造成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易感染 取出横着长的智齿,需要先暴露牙齿,再分几部分取出。取出后会留下较深、大的创伤,如不注意,易发生感染,如果有凝血障碍的患者,还会造成出血不止。 2.损伤神经 如果智齿离下齿槽神经较近,拔除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神经。 而对于“拔智齿会导致面容改变”“拔智齿会导致邻牙往后生长”等说法,吴东红表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拔除智齿并不会出现这些变化。 对于拔智齿之后,有一些注意事项不能忽略。 1.刚拔完智齿,嘴里的棉球不能马上吐出。如果马上吐掉棉球,伤口可能会出现流血不止的现象。 2.麻药药效过后,会有疼痛感和肿胀感,想要消除这种感觉,可以用冷敷的方法。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脸,可以避免脸部肿胀。 3.拔牙12小时内,尽量不要吃东西,可以喝粥,需要咀嚼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否则容易碰到伤口。 4.如果担心拔智齿后会发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点消炎药,避免感染,尽快让伤口恢复。
智齿拔不拔先看其影响 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吴东红告诉记者,智齿根据生长方向的不同分为垂直阻生智齿、水平阻生智齿、近中阻生智齿、远中阻生智齿,而人们所说的智齿横生就是指的水平阻生智齿,也就是智齿横向生长。那么,如何判断智齿需不需要拔?其实方法很简单,一般人只需看智齿是否对你的邻牙与牙龈造成影响,特别是横着长的智齿基本上都会影响前牙,如食物加塞牙缝、牙龈红肿等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拔除,如不及时拔除,会造成前牙龋坏、前牙被智齿顶坏、冠周炎、发烧等,一般建议拔除水平阻生智齿,因为绝大多数水平阻生智齿会对前牙产生影响。 另外,如果智齿已经部分顶出牙龈且肉眼可见,也建议拔除。部分顶出牙龈,那么食物残渣就可能留在牙龈和牙齿间的空隙。
牙不好的人,通常胃也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如果牙齿不健康,有龋齿和牙周炎,咀嚼功能就差,进食就如同囫囵吞枣,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会加重胃的负担,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就会引起胃病。还有没有别的联系呢?最近的科学研究就加深了对于牙齿和胃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俗话说“十人九胃炎”,胃炎、胃溃疡是常见的慢性病,容易复发,较难根治。近些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其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引起。 在扫描电镜下,幽门螺杆菌形如一群白胖胖似蚕非蚕的小东西,它的身体呈轻度S形弯曲,一端有数根带鞘的鞭毛。它蛰伏在人胃上皮细胞表面,在鞭毛驱动下,贪婪地蠕“觅食”,穿透胃粘液层,使人患上各种胃部疾病,甚至发展成胃癌。199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因调查报告称,胃癌死亡率在总癌亡的死因中仍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Hp列为胃癌的第一类病因。专家估计,我国有50%的胃癌与Hp感染有关。 医学家又进一步探索:幽门螺杆菌是从什么地方进入胃中的呢?直到专家们从患者的口腔中培养出与胃中所出现的类别、型号、菌株完全一致的幽门螺杆菌时,才找到了确切的证据:造成这些胃病的“元凶”幽门螺杆菌竟然来源于口腔!如中老年易得的牙周病的脓液中就有大量幽门螺杆菌存在。牙菌斑中也藏有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随唾液或食物咽到胃内的幽门螺杆菌便“兴风作浪”,导致胃病的发生和复发。 所以,保持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患者能在治疗胃病的同时,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经常更换牙刷(因为在污染了的牙刷上,同样也暗藏着大量的Hp),尽量清除口腔病灶内和旧牙刷中的隐患──幽门螺杆菌,对胃病的治疗将有极大的帮助。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牙科学院的汤姆?格拉斯教授对100名慢性胃病的志愿者做了上述试验,历经1年之久,无1例胃病复发,效果显著。 对于佩带假牙的患者,这里的刷牙还包括了假牙的清洗。保持假牙的清洁卫生,要做到每餐后刷牙清洗,晚上睡觉时摘下,早上洗刷干净再戴入口中。假牙切忌用热水烫,也不要用酒精或其它药液浸泡,以免假牙变形变质。夜晚就寝前,将假牙摘下,用清水涮洗干净泡在冷水中,使口腔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假牙的清洁。每天清洗假牙也会防止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发生,从而降低胃病发生率。
英国牙齿健康基金会的最新研究结果对牙医们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这个研究发现,看牙医比蛇和蜘蛛更令人焦虑紧张。这项研究结果和上个月的成年人牙齿健康调查的结果相互辉映。成年人牙齿健康调查发现,半数成年人——特别是女性——存在中度到极度的看牙焦虑问题。 英国牙齿健康基金会调查了1004个人——这是2011年全国微笑月的先导活动——让他们从一个列表中选择最令他们紧张害怕的事情,这个列表中包括:高度、乘飞机、打针、医生、蛇、蜘蛛、去医院和看牙医。五个人之就有一个人表示看牙医是让他们最为紧张的事情——比其他事情和事物更令他们害怕。从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位居恐惧列表第一位的是高度,紧接着就是看牙医和去医院。蛇位居第四,蜘蛛位居第五。 相对于医生来说,牙医更为可怕。英国牙齿健康基金会的调查发现,最害怕看牙医的人数(22%)是最害怕看医生的人数(2%)的十倍。成年人牙齿健康调查指出,引起看牙焦虑的主要有两种牙科治疗:百分之三十的成年人表示钻牙会让他们非常或者极度焦虑。差不多同样比例(28%)的人说局部麻醉注射让他们感到非常或者极度焦虑。 英国牙齿健康基金会的执行总裁Dr Nigel Carter说:“牙科行业的每个人都知道看牙焦虑是阻碍很多人看牙医的重大障碍。牙医比医生可怕得多,这个对比比较令我们担忧。而拿牙医与蛇和蜘蛛对比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很要紧,但是这反映出我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来树立公众信心。”
牙周洁治(即人们常说得洗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除附着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菌斑、牙石,以去除局部致病因素,使牙龈的损伤停止发展,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使牙齿恢复自然颜色,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洗牙与漂白不同,它不能去除牙齿内部的色素,不是真正意义上使牙齿变白。有些烟斑、茶垢等色素则较难用超身波洁治去除,可选择喷砂治疗。洗牙不会把牙齿洗坏,但刚刚作完洗牙治疗的患者,敏感症状相当明显,应该注意避免在近期使用过冷、过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洁治基础上的刮治与根面平整是牙周治疗所必须的治疗方法。
你长了智齿吗?你的智齿给你带来问题吗?牙医建议你拔掉智齿,可是你觉得好好的,为何要拔它是吗?拔,还是不拔?本文告诉你。先说什么是智齿吧!我们常说的智慧齿,实际上是第三磨牙(一般人都有第一和第二磨牙),俗称智慧齿。四只智慧齿形成始于上下颌骨中,正如其他牙齿一样,但却是最后长出于口腔中的磨牙。智慧齿形成于9岁,而牙冠则于大约14岁形成,并在青春期末长出于口腔中。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长智齿,或是四颗都长齐的。而且,就算长齐,也有很多人都把它拔掉了。该拔掉的智齿1.龋齿: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2.侵犯邻牙: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磨牙上,因而造成第二磨牙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3.空间不足: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为牙弓也越来越小,所以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萌发的时候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4.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上面常常形成盲袋,吃饭的时候会有很多食物残渣进入,而且不易清除。由于食物残渣的反复刺激,就会造成充血肿胀,导致智齿冠周炎。 5.没有对咬牙: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6.阻生齿: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掂,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 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说完了该拔除智齿的情况之后,或许你还有疑问:如果都没有症状,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 如果是站在医生的立场,他通常会建议你拔掉,以避免产生后患,所以是一次痛,终生免疫。不过,如果你觉得智齿没有妨碍你,那么,你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值得保留的智齿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3.有对咬牙的智齿。拔智齿需知如果要拔掉智齿,一定要找专业牙医。拔牙后,应该注意:1.通常拔的时间越久,肿胀的时间也会比较久,尤其是阻生齿。2.二十四小时内,不可漱口,不可刷牙,以帮助血液凝结,伤口复原。3.回家以后,先冰敷一个小时,之后再不舒适,则用热敷。
儿童应该做窝沟封闭儿童的乳磨牙以及恒牙列的双尖牙、恒磨牙(俗称“后槽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窝沟和裂隙,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很容易堆积在这些部位,而且刷牙也很难清除干净,久而久之,窝沟部位就会发生龋坏,即窝沟龋。据我国统计,儿童的第一、第二恒磨牙患龋的机会较前牙高50多倍,而90%的第一、第二恒磨牙龋病都是窝沟龋。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刚萌出的牙齿发育尚未完全,表层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容易发生龋坏。二是由于儿童自觉性差,很难坚持每天早晚两次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彻底清除牙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加之,儿童喜欢吃甜食、糖果糕点。三是在儿童牙齿替换时期,家长往往忽视了恒磨牙的萌出,误认为是乳牙,发现有龋齿时也没有及时治疗。基于以上多种原因,儿童中恒磨牙的龋坏是很常见的,而且有时龋坏还很严重。因此,做好窝沟龋的预防将会大大降低少年儿童恒牙龋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窝沟封闭方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填满磨牙咀嚼面的小窝和沟裂,隔绝外来的致龋因素,达到防龋的目的。那么,哪些儿童适合做窝沟封闭呢?概括起来说,一般在磨牙萌出后1年之内做窝沟封闭效果最好。因为新萌出的牙齿表层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容易发生龋坏,应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刚萌出的牙齿表面窝沟深,封闭剂不易脱落,防龋效果最好。具体来说,窝沟封闭适合于以下几种情况的儿童:3-4岁儿童,封闭乳磨牙。乳磨牙3岁左右萌出,11-12岁左右才替换,在口腔中停留时间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条件,应该做窝沟封闭。不过,由于儿童年龄小,不太配合,乳磨牙做窝沟封闭比较困难。6-8岁的儿童封闭第一恒磨牙,第一恒磨牙(六龄齿)萌出时间是6岁左右,是口腔中萌出最早的恒牙,也是发挥咀嚼功能、影响牙齿排列、影响颌面部发育的极其重要的四颗牙齿(上、下、左、右各1颗),必须加以重点保护。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牙齿必须完全萌出于口腔,没有牙龈(牙肉)覆盖,才能做窝沟封闭,否则受牙龈龈沟液影响,封闭剂容易脱落,达不到防龋目的。11-13岁的儿童,双尖牙、第二恒磨牙刚刚萌出,做窝沟封闭效果最好。对于其他年龄组的儿童,可根据临床检查以及既往病史而定。比如检查一儿童口腔中的磨牙窝沟很深,或者其他牙齿有很多龋坏,或者通过询问病史得知,该儿童乳牙龋坏多,或者有喜吃甜食、不认真刷牙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这种孩子必须在第一、二恒磨牙萌出后做窝沟封闭。对口腔卫生不良的残疾儿童,虽然年龄较大或牙齿萌出口腔时间较久,也可考虑适当放宽窝沟封闭的年龄。做了窝沟封闭以后,应每隔半年到医院检查1次,只要封闭剂能够完整存在就可起到防龋的作用。如果封闭材料脱落,应该重新封闭,定期检查。本文系吴东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