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门诊中,我经常碰到患者跟我反映:“医生,我几十年都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或者说,“医生,我几乎半年都没有睡过觉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对面的患者,面色红润,工作生活都可以正常进行。很明显,不符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失眠患者,更何况是“长期没有好好睡过觉”的情况。而据家属反映,也经常看到患者在打鼾,可是,叫他醒来后他仍然不承认刚才有睡眠。这种情况,我们在医学上叫做“假性失眠”或者是“主观性失眠”。即睡眠的实际生理状况和自我感知不符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原因:1、有的人,特别是一些疑病性神经症或者神经衰弱的患者,由于对失眠过于担心与关注,会加重睡眠不好的自我印象。2、有些人,对于睡眠不好的定义来源于第二天早上没有精力充沛的感觉。可是,有些疲劳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患有某种躯体疾病等,但却误认为是睡眠不好所致,在躯体疾病还没有检查发现前更容易有这样的误解。3、有些人对做梦有误解,认为作为意味着脑子没有休息,等于没睡,从而加重了睡眠不好的自我印象。4、有些人在心情不好时,上床后会焦急烦躁,思虑万千,这样的负性心境导致对入睡前这段时间自我估计过长,以为自己失眠了。5、少数精神病人可能有病态的心理作祟,明明睡好了,也坚信自己失眠了。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心理问题。要解决睡眠问题,其实是要解决某些心结。6、有些人可能属于长睡者的类型,通常的作息时间不能满足其睡眠需要。7、有的老年人将自己年轻时的睡眠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将老年期常有的睡眠效率降低误认为是失眠8、少数习得性失眠,也就是条件反射性失眠患者,当睡在医院,暂时摆脱了原来卧室中的那些与失眠有条件反射性联系的因素,例如躺惯了的床,窗外的噪音干扰等等,反而可以反常的获得一夜安眠。此外,在生活中,有时可遇到一些自觉通宵失眠的人,他们的这种自诉有时还可获得同房者的证实。因为他们仿佛整夜都在辗转反侧,或者干脆起床了,但是,我们对这些人做睡眠监测却可以发现,即使是最严重的失眠者,一夜之间总是有一些短暂的睡眠。因此,睡眠时间有多少之分,但不会通宵失眠。所以,大家不必过于焦虑担心。如果确实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来医院或者通过网站跟我具体咨询。--------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还请跟我联系。本文系左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现征求长沙地区(或周边)18-65岁的抑郁症患者,既往经过一次以上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且疗效欠佳者,如果能配合每周来医院门诊随访一次,可与我联系。符合条件者可免费治疗(包括检查.化验及药物.心理治疗等)欢迎自荐或推荐转发。联系人:左医生 微信号zj13107318899
从小爷爷就告诉我,精神医学应该回归人文,去学着触摸内心,不断的尝试亲身经历,这是一条荆棘之路,也许被看起来很傻,但是,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最近拜读了苗老师的新作,深以为然。“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下面全文转载如下: 三联生活周刊》2014-04第14期(总第677期)陈赛写的那篇《乐观主义的偏见——抑郁症泛滥与特大号自我》文章,我读了不止一遍。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和看法,我深以为然,也时不时地向我的病人们讲述文中的一些内容和观点。 其中,作者引述的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做的一个心理学试验是我最经常提起的。 那个试验是这样的: 他征集了400多名受试者,分别是自认为幸运的人,即所谓“幸运儿”,和自认为倒霉的人,即所谓“倒霉蛋”。受试者年龄由18岁到84岁不等。 在试验中,怀斯曼给了这些受试者同样的一张报纸,让他们数报纸里印有多少张照片。结果,那些“倒霉蛋”几乎要花两分钟才完成任务,而“幸运儿”却只用了几秒钟。 该试验使用的报纸除了让受试者数的43张照片之外,还分别印了两条特殊的提示信息。 第一条信息印在第二页的报纸上:“不必再数了,一共43张照片。”甚至,这条信息用很大的字体印刷,占了近半页的版面。 第二条信息插在报纸中:“别数了,告诉实验者你看到了这条信息,并赢取250英镑。” 结果,“幸运儿”们全部看到了这两条信息,而“倒霉蛋”却没有看到。这样,“幸运儿”完成得既快,而且还得到了犒赏。 此外,怀斯曼还做过其他一些相关的试验。通过这些实验,他总结出“幸运儿”们所显示出来的四种行为特征: 他们更擅长创造和留意到机会; 他们更愿意听从本能的召唤; 他们对未来有更积极的期待; 他们对挫折抱着一种弹性态度——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从中寻找积极的可能性,并静待积极的结果出现。 据此,陈赛总结道:“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读过本文中的这部分内容,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些“倒霉蛋”们对两条提示信息的忽略或者说是“视而不见”。 是什么蒙蔽住他们的眼睛?从我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经验出发,我猜测,他们的选择性认知模式,或者说是他们的负性、选择性认知模式,“蒙蔽”住他们的眼睛和头脑,决定了他们看不到,也不会利用这些正性意义的信息。 说来可悲的是,我们许多患焦虑、抑郁症的患者甚至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在他们眼里,明媚的春光也是暗淡无光的,即使鲜花遍野也是残花败柳。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感知人际关系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的也多是周围人不友善的印象,甚至进而形成“倒霉蛋”性质的精神病性症状:他们被众多怀有恶意的人迫害。 因此,说抑郁症是认知模式决定的精神疾病大概是有道理的。 当然,有些人在读了这部分内容或许也可能得出一个肤浅的结论:乐观大概就是要轻信。确实,从怀斯曼的这个试验得出这个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说,这个结论是肤浅的! 从进化论的原理来理解这个问题应该是合理的。进化论认为,作为一种生存策略,那些有适应性价值的能力或品质才能够从远古人类传递下来到今人。 尽管没有读到关于“轻信”作为适应性品质在人类适应性价值的研究结果,但至少在很多人身上都反映出这样的品质,便足以支持“轻信”对人类生存是有意义的。 况且,从常识出发,那些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在哪种社会形态的社会,都往往更成功一些。况且,将人生看作是一个生命过程,快乐生活难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吗? 当然,正如怀斯曼研究所显示的,受试者中也确有一些“倒霉蛋”。在他们的生存策略中,不容易“轻信”也一定有相应的适应性意义:即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生存环境是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谨慎是人们规避生存风险的重要策略,这在远古时期人类处于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尤为重要。 然而,走出丛林法则年代的现代人类,绝大多数社会制度、社会规则都鼓励人类成员之间的诚信行为,并谴责和惩罚那些欺骗行为。 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轻信,或相信规则、相信他人,既是合理的选择,更是降低生存成本的宝贵策略。因为,相信他人可以大大减少因过分谨慎而反复考察、确认和防范本是微乎其微的风险,提高生存效率。 可以说,与负性、选择性认知模式相似,那些属于“幸运儿”的人们,对带有乐观性质的信息的感知、接收和相信倾向,同样是选择性的认知模式,或许也有对负性信息的“视而不见”,只是这样的正性认知模式使人们更容易获得快乐,也有更高的生存适应性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当代人类而言,尽管悲观主义有生存适应性意义,即不忽略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免乐极生悲。但是,假如我们确实需要一点儿这样的“悲观主义”认识,那就尽量少一点儿,因为不幸毕竟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或许学会相信,有时天上还是可能掉馅儿饼的,也不是什么坏事。
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 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等感觉并不好时 我们不应该做的 vs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说 我们说 有时苦难会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只看到黑暗。风雨是孕育智慧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知道了这一点,寻求支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着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孤独的面对生活:)
失联浙大博士找到了,遗憾的是,找到的只有遗体。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4日上午,杭州钱江四桥附近的钱塘江水域发现一具浮尸,经家属辨认,确认为失联的浙江大学博士生侯某某的遗体。 在网传的侯某某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中,他写道: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侯某某在最后的朋友圈中致歉家人, “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起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前阵子与一位同事聊天,她向我说出她最近的苦恼: 女儿毕业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已经是她毕业后第三次失业。 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学生时代,成绩一直相当优秀,我们从小就给她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也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由于成绩突出学校直接保送了名牌大学。 大学期间也拿过不少奖学金,还经常在班会上发表演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工作后就完全变了。 同事忍不住打电话给女儿的前领导问了原因,领导的话让她焦虑不已:你女儿工作态度懒撒,做事不主动不说,安排的本职工作还总是拖拖拉拉,而且还接受不了批评,一说就发脾气走人。 听了前领导的话同事很吃惊:“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女儿,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 这女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她两岁时,你给她做花样早餐、教她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她要懂规矩有礼貌,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 于是她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她五岁时,你让她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占公共玩具你由她去,她受欺负你帮她打回去。 于是她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她十岁时,你只关注她有没有考优秀被表扬,却没有告诉她要尊重老师感恩父母,她对长辈大喊大叫,你觉得勇气可嘉,吃饭时别人没落座她就大快朵颐,你觉得她吃饱就好。 于是工作后领导夹菜她转桌,领导开门她上车,领导开会她唠嗑,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她十五岁时,你全心都是她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她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她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她就恼羞成怒,你和她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 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她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她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她二十岁时,你总想着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她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她吃一点苦。 于是毕业后她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 她可能如你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但是,她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适应社会。 在社会这片海,她刚一下水,就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她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她的惊涛骇浪。 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 她头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前几年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实习生。 她是国内某个师范大学安排过来的大三实习生,她来公司的第一天,就很主动的帮着前台、行政的员工一起打扫办公室卫生,并且有说有笑,同事们都很喜欢她。 她的工作是每周末给来补课的小学生上课,通常,她会在上课好几天前就把教案准备好,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借资料交流教育方法,有些时候也会主动来我办公室,把她的思路和方法说给我听。 记得有一次发生一件很好玩的事,她说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我问她怎么了,她吐吐舌头笑道:“我看见您正在聚精会神打喷嚏,我爸说不要打扰正在打喷嚏的人。” 短短两个月实习,她就已经很独立的带孩子上课。我曾悄悄观察过她上课的样子,激情投入,在以往的新人中是很少见的。 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 记得她有次告诉我,她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问几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有没有认识新朋友?自己有什么收获? 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他,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长大后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和谐地生活、工作。 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沟通、合作。在合作活动中,孩子们培养了互助互爱的情感,而且在社会活动中,他们相互制约,对培养自制力很有效。 要记得,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不知道世界黑暗就贸然前行的人,是单纯的。 知道了世界黑暗而黯然止步的人,是现实的。 知道了世界黑暗却仍然挺进的人,是勇敢的。 ——题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灵平静不易得。 生活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使人难以静心。许多人在喧嚣的社会中,日益失去纯洁,忘记了爱和宽容,忽视了善良与美好。 不如找个机会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有些病态甚至扭曲的心灵。 (一) 初中前的我,单纯而且无知。那时,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便大声地笑,不懂何为忧伤。周围有好友,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那时的友谊,没有竞争、没有功利,是最单纯的。 身在附小,我的成绩既不优异,也不垫底,从不用因排名而焦虑。进入初中,好友们去了其他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不像小学时那般单纯,在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的重压下,我开始出现抑郁症状。 除了读书、学习,我几乎丧失了对任何事情的兴趣。时常感到精疲力竭,记忆开始减退,且难以集中思想。12岁前的我,背诵古诗、古文、记英语单词最多看三遍便深入脑海,但初中背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却花费近一个小时。各科课程难以集中精力,听不进去。 同时感到躯体不适。时常胃痛、头痛、肩颈酸痛,每次考试前就感冒发烧,去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大毛病。也开始逃避教室和社交。 当时,大众对抑郁症相关的认识十分有限,妈妈带着我辗转于各大医院检查,查不出问题,却从未想过去看精神心理科。 中考前,我上吐下泻、高烧不退,带病考完试后,进入了全省排名前三的中学,于是成绩不好成为一种罪。偏科严重的我排名不忍直视,这样的环境让我感到异常压抑。加之分班后有些科目立即进入高考复习,周考、月考,一次次的考试填满了我的生活,令我窒息。 并不高涨的学习热情,在高三上学期期末戛然而止。由于身体缺陷受到歧视,导致我差点自杀,并患上了创伤应激综合症,使我走上了一条自暴自弃、自我放逐、自我封闭的道路。 高考前,我不好好复习,还看完多部小说,成日里与差生为伍,蜷缩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自我封闭,拒绝与同学们做任何言语的沟通。 高考失利,我来到了偏远的大西北。而原先的同学,基本都在985、211,除了我! 在失落中,我的脾气越来越怪,越来越喜欢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争吵,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高考前,由于压力过大我曾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从高一时的40kg,发胖至近60kg。进入大学后,我进食减少,开始厌食,体重又迅速从60kg降至45kg。 时而处于躁狂期的我,热情高涨、精力充沛,思如泉涌,自我评价较高,觉得自己一定能拿到保研名额。社交活动也相应增多,还疯狂采购了大批用不着的物品。一旦在抑郁期,我又萎靡不振、焦虑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周末时除了洗澡,一整天都瘫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语不动。 在学习上,我极端强迫。从高中起,笔记写错一字就换纸重头再来,每个字基本都同一大小。到大学,笔记不大记了,却有了期中、期末的课程论文,每次论文都耗纸颇丰,也耗时颇多。我也想得过且过,尝试着不在意卷面,但却始终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期末考试时我做不到一字不错,卷面整洁,考完后便万分纠结,上不了90分甚至会自罪、自伤。 在生活中,我不仅强迫而且洁癖,必须每天洗澡。我喜欢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按照同样的程序洗澡,若违反,我就会万分难受!洗完澡后我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喜欢直接回自己的宿舍,因为我害怕沾染到别人的气味……强迫症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令我身心俱疲。 重度躁郁、重度强迫、重度焦虑,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我不得不进行治疗。 (二) 2017年8月末,我终于开始正视疾病。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选择到昆医附二院精神科看病。初诊后,医生鉴定我患有重度抑郁,让我住院治疗。 重度抑郁已不适用心理治疗,我开始服用抗抑郁药。抗抑郁药起效较慢,最少需花费半个月。我重返学校时,药效还未凸显,不良反应却很大,且药物初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差点酿成大祸。 回昆后,我换了医生、换了药。熬过最初的1个月,情绪逐渐得到改善,一步步走向临床治愈。 因为躁郁症,我的生命变得深刻而强烈。经历过冬日的严寒,走过死亡的深谷,所以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你若是觉得人世寒凉,那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地狱。一个人本心若善,纵使烈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无论如何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便是无憾。 (三) 对于这场疾病,我现在这么理解:我是在给自己放一个长假,让我能安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心灵。 在是非面前,是否能够坚持正义与信仰; 在威胁与诱惑面前,是否能够坚守良知与原则; 在逆境之中,是否能相信生活而旷达乐观; 在黑暗之中,是否能继续挺进,勇敢面对? 现在的我虽不敢说能勇敢直面社会阴暗面,却不会再胆怯、躲避。从地狱归来,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只在于从今日起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命仅有一次,惟愿此心不怨尤!
强大不是能拥有多少,而是能失去多少 在座诸位所学的知识大多关乎外在物质,很少涉及内在精神,因为精神领域的知识,可能除了宗教学院讲授,在一般的高等院校中很少传讲。然而,物质和精神之中,精神却更为重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匮乏的,那么即便他拥有非常丰裕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幸福,甚至会深陷痛苦,乃至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有这个可能性;相反,如果这个人精神非常富足,那么即便物质上不很充裕,依然可以怡然自乐、处事不惊。 在西方一些金融风暴中,有的企业家资金都损失殆尽了,但因为内心非常坚强,能够重振旗鼓,最后也有很多再创辉煌的。 抗拒、逃避都不难,难的是接受 在我自己修行、生活的经历中,发现心灵训练对于当前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心态,或者具备一定的佛教修行境界,那么即便面对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怕之事,心中也会有所依托,知道如何解决,跟一般人的巨大差异就会显现出来。 比如家庭出现变故时,如果善于调整心态,就会想:一切都是无常的,家人的心态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坦然接受呢? 有备无患,适用于整个人生 我们可以发现,有时一些突发性灾难出现时,大家就非常恐慌,感叹世事无常,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百年之内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离开世间。既然如此,有没有为离开作些准备呢? 佛教中会提前对死亡做一些训练。训练得好的人死亡时,对于应对之策可以运用自如;训练得不太好的人,虽然不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但因为毕竟接受过训练,就像接受过培训的军人到了战场上一样,还是会多一分把握。 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坏的打算 不仅是死亡,对于人生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境与挫折,都需要有所准备。虽然很多人梦想着一切美好、顺心,每天心里这样想、口里这样说,但实际上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不可能从小到老一直顺顺利利,所以要有两手准备。 我看到现在很多创业的人,都只在好的方面规划,坏的方面从不考虑,比如一直盘算着“我这样能赚多少钱,赚来的钱再怎么投资……”,但实际上对于不好的方面也同样要有所打算,“万一没有成功该怎么办?”就像学驾驶的人,面对平坦宽敞的路如何开,要训练;面对狭窄坎坷的路如何开,也需要训练。 其实每个人都是人生路上的驾驶员,而这条路并不都是坦途大道,有时冷不丁会冒出一个急转弯,如果你提前心中有所防备,那么到时就能轻松应对。
说到“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不发炎、不疼痛、没有“三高”等,这么想其实只对了一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从医近30年来,我对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观察和思考。 抑郁患者猛增,七成却未及时诊治 从全球来看,过去3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焦虑障碍(包括广泛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心境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酒精使用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 过去,我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不到1%,如今均已超过4%。具体来看,我国女性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焦虑障碍、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城市。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率的变化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患者人群。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30年前,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他可能是焦虑、抑郁了,会给他多些包容。美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比我国高出一倍还多,除了社会发展、压力增大等因素外,还与美国人比较独立和自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没有我们这么密切;“陌生人社会”中,住在对门的邻居可能都不认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有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悄然改变,我国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或许还会提高。但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精神心理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以抑郁症为例,70%以上患者可治愈,这得益于治疗手段的进步。30年前,很多抗抑郁药疗效不好且副作用较大,如今的新药不仅疗效更好,还没什么副作用,几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除了药物,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方式开始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很安全有效。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70%以上的抑郁症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一些人甚至因为精神痛苦而选择自杀。大多数人虽然没有走向极端,却因各种身心不适,常年辗转于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 忽视心理症结,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这里,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病例。一位男性患者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因此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 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若是看不见,便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你们说他这是呼吸系统疾病吗?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她这是消化系统疾病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两位病人都患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他们的症状没有如此明显,主治医生恐怕还不会让他们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实际上,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忽视病人内心的症结,最终导致无效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在心内科、疼痛科等科室也很常见,心身疾病被大众和很多医生都忽视了。 在我国,除了精神专科医学生外,其他学科的医学生在校时不怎么上精神心理相关课程,从事临床工作后往往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没有太多意识去分辨是身病还是心病。再加上,门诊患者太多,没有时间仔细询问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使心病被忽视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大型综合医院成立精神心理科,并把心理治疗融入到各科室,比如一个科室配备一名精神科大夫或临床心理治疗师,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是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医学院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精神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其分辨心身疾病的能力。 比如,消化科大夫遇到胃不舒服的患者,不能只看消化系统,一定要询问:胃不好是最近不好,还是原来就不好?最近不好的话,生活有什么变化吗?得到的答案也许是炒股赔了、两口子吵架了、和同事闹别扭了,这些可能才是疾病根源。患者也应有“心身疾病”的概念,有些病实在看不好,可咨询精神科医生。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高发,患者长期与疾病抗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能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改善其睡眠,很多躯体症状也会得到缓解。至于医疗大环境的问题,仅靠医生群体解决不太现实,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希望有一天医生有意识也有时间关心每位患者的心理问题。 前不久,河北秦皇岛的一起杀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对老夫妻去超市索赔,理由是吃了前一天买的西瓜闹肚子,如果超市不赔钱,他们就站在那里骂,使其做不成生意。 超市负责人表示,一个西瓜不到30元钱,超市可以赔300元息事宁人,但老两口坚持索赔1万元,还说“不赔钱的话,就天天来骂”。超市报警,但当地警方说老人只是骂人,不能出警。骂到第五天时,超市里卖西瓜的中年男子抄起刀向两位老人捅去,老两口当场毙命,男子随后自杀。 回头来看,事件中的三人也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老夫妻的性格可能有些问题,蛮横无理、咄咄逼人;砍人的男子被愤怒的情绪击垮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在长达5天的纠纷过程中,有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调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前阵子,我在出门诊时遇到一对母女,两个人矛盾很大。妈妈说女儿心理有病,女儿说妈妈心理出了问题。经过问诊,两人其实都没明显的精神心理疾病,只是沟通不畅,一说话就吵架。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家庭矛盾很多,若是长期吵来吵去,喋喋不休,就很容易闹出悲剧。此时,亟需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介入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公众的精神心理问题,政府已经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还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然而,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问题。 当前,我国在卫生系统注册的精神科医生约有3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毕业于医学专业,可诊疗精神类疾病;后者可以是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主要协助临床医生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美国人口虽然只有我国的1/4,却有注册精神科医生近4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20万人。 “心理咨询师”考试在我国一度火热,社会上一下子涌现出大量心理咨询师,但这一资格认定缺乏标准、规范和定期考核,许多人其实都不够格,扰乱了行业秩序。目前,针对这一乱象的行政管理欠缺行之有效的办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强管理是大势所趋。 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多因素导致的。国家层面,虽然认识到公众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投入却不够,占所有医疗投入的2.5%以下,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8%,发达国家可达到5%以上。社会层面,大家还是对精神科持有偏见,认为精神疾病治不好,这个职业待遇较低、没有发展前景。 我认为,中国至少应有6万名精神科医生、10万名临床心理治疗师,才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国家对精神心理学科的支持。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儿科、麻醉科、病理科等临床专业没人愿意从事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会给这些科室的医生提高待遇。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以精神心理学科为例,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诊疗水平和国际差别不大,可到了基层,诊疗不规范的问题较普遍,水平非常有限。于是,很多人千里迢迢地来大城市就医,使大医院的诊疗压力越来越大,地方上的病人越来越少,造成严重失衡。 因此,国家应着重提高基层、偏远地区精神心理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待遇。在发达国家,越是没人愿意干的科室,越是偏远的地区,医生待遇越高。国家对精神卫生领域增加投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 这些年,我注意到,书店里有关调节不良情绪的书籍特别畅销,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精神卫生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总结出了几点建议。 1 心理健康应排首位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大家应认识到,健康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精神心理健康应排在首位。一旦遭遇难以摆脱的不良情绪或心理困惑,应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2 一老一小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天生存在身体缺陷、患有慢性病,从小挨打挨骂、遭受虐待,父母经常打架、家庭教育缺失,在学校常被欺负,有精神心理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易患病。 当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自控力较差,应谨防游戏成瘾这一精神心理疾病。老年人要面对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空巢家庭甚至配偶去世后的孤独生活,还有慢性病对心理的考验,这些都使他们更易患病。 3 勇于选择敢于放弃 前不久,一位患者对我说,老板天天发脾气,让他压力很大,内心十分煎熬,想换个工作。我很支持他的想法。他辞职后,所有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全都解决了。 还有一位患者,前前后后在我们医院看了两年病,状态恢复得不错,已经不用吃药了,但最近一次来的时候表示,他压力很大,经常出差,没有时间休息和运动,情绪状态又不好了。我建议他思考,健康和事业究竟哪个更重要,以及如何找到平衡点。后来,他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梦想可以,但不能好高骛远,心存太多幻想。幻想不可实现,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一个社会里,有人当将军,有人做士兵;有人当企业家,有人做打工仔。大家应理性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当自身条件不足以支持一个选择时,要学会勇于放弃。 4 身心健康密不可分 生理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促进的。以我个人为例,即使再忙都会坚持锻炼,每天走1万步左右;还会保持规律的睡眠,晚上11点左右就睡觉了;除非特殊情况,吃饭也很规律,尽量均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 5 多些关爱少些非议 虽然公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了,但这些疾病被污名化的问题仍广泛存在,使很多人耻于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疾病不能得到及时诊疗。 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与道德和人品无关,即使我们现在没患病,也不代表将来不会患病;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可以治好或控制。 社会上曾发生围观群众起哄,让轻生者抓紧结束生命的事件,这是典型的添油加醋、幸灾乐祸,大家应对相关患者多些理解、包容和关爱。▲
我们的饮食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血糖管理和胃肠道健康,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虽然“吃了什么”和精神健康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并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不过,过去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的饮食和减少精神健康疾病风险有关,其中就包括抑郁和焦虑等。 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富含蔬菜、坚果、水果和鱼类的饮食可以使抑郁症风险降低三分之一。该研究结果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数据分析。 所谓的“地中海饮食”,也与减少体内炎症有关。消炎食品包括橄榄油、豆类和许多其他富含植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加身体炎症的食物,如糖和饱和脂肪,与较高的抑郁风险有关。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Camille Lassale博士说,“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饮食质量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联系。”这种关系超越了饮食对你的体型或其他健康方面的影响,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你的情绪。 研究人员在Medline,Embase和PsychInfo数据库中检索了2018年5月31日之前的、关于抑郁症状与健康饮食的相关文献。结果来自对41项不同研究的分析,包括20项纵向研究,21项横断面研究。其中,4人调查了36556人的抑郁与饮食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那些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人比那些远离地中海饮食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低33%。其中五项研究表明,食用高饱和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Lassale博士说:“促炎症饮食会引发全身炎症,这可以直接增加抑郁症的风险。”还有新的证据表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这个轴被胃肠道细菌调节,而胃肠道细菌可以通过我们的饮食改变。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Tasnime Akbaraly博士说:“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与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有关,我们的日常饮食对我们的精神和大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的随机试验也表明,饮食改善对抑郁结果有积极影响,现在有强有力的论据支持将饮食作为精神病医学的主流。 营养精神病学引关注 大脑是个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它一直处于‘开机状态’,依赖于‘燃料’的供给,但又不是随便什么燃料都可以。这就像是我们开车时,总想尽可能地给它加质量好一点的、贵一点的油。而对于大脑来说,我们摄入的食物要包含正确的营养、维生素和蛋白质来源。因为这些是大脑中神经递质、细胞结构和酶的基础。 某些健康的饮食模式含有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健康脂肪,这种饮食模式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如地中海饮食(代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因为摄入特定营养成分和维他命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其中包括维他命B、维他命D、欧米伽-3、铁、锌和镁等。其原理在于,当你吃进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后,它们中的大部分能够变成大脑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基础。 此外,肠道细菌也在我们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酸奶中的益生菌、发酵食品以及韭菜、芦笋、洋葱、大蒜中含有的益生元,都对我们体内的天然细菌有促进作用。肠道细菌就是我们体内的防御层,阻止有害毒素穿过这层防御,进入到血液中或者引发炎症。肠道细菌也帮助肠道和大脑间的神经元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