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 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等感觉并不好时 我们不应该做的 vs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说 我们说 有时苦难会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只看到黑暗。风雨是孕育智慧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知道了这一点,寻求支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着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孤独的面对生活:)
不知道世界黑暗就贸然前行的人,是单纯的。 知道了世界黑暗而黯然止步的人,是现实的。 知道了世界黑暗却仍然挺进的人,是勇敢的。 ——题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灵平静不易得。 生活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使人难以静心。许多人在喧嚣的社会中,日益失去纯洁,忘记了爱和宽容,忽视了善良与美好。 不如找个机会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有些病态甚至扭曲的心灵。 (一) 初中前的我,单纯而且无知。那时,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便大声地笑,不懂何为忧伤。周围有好友,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那时的友谊,没有竞争、没有功利,是最单纯的。 身在附小,我的成绩既不优异,也不垫底,从不用因排名而焦虑。进入初中,好友们去了其他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不像小学时那般单纯,在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的重压下,我开始出现抑郁症状。 除了读书、学习,我几乎丧失了对任何事情的兴趣。时常感到精疲力竭,记忆开始减退,且难以集中思想。12岁前的我,背诵古诗、古文、记英语单词最多看三遍便深入脑海,但初中背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却花费近一个小时。各科课程难以集中精力,听不进去。 同时感到躯体不适。时常胃痛、头痛、肩颈酸痛,每次考试前就感冒发烧,去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大毛病。也开始逃避教室和社交。 当时,大众对抑郁症相关的认识十分有限,妈妈带着我辗转于各大医院检查,查不出问题,却从未想过去看精神心理科。 中考前,我上吐下泻、高烧不退,带病考完试后,进入了全省排名前三的中学,于是成绩不好成为一种罪。偏科严重的我排名不忍直视,这样的环境让我感到异常压抑。加之分班后有些科目立即进入高考复习,周考、月考,一次次的考试填满了我的生活,令我窒息。 并不高涨的学习热情,在高三上学期期末戛然而止。由于身体缺陷受到歧视,导致我差点自杀,并患上了创伤应激综合症,使我走上了一条自暴自弃、自我放逐、自我封闭的道路。 高考前,我不好好复习,还看完多部小说,成日里与差生为伍,蜷缩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自我封闭,拒绝与同学们做任何言语的沟通。 高考失利,我来到了偏远的大西北。而原先的同学,基本都在985、211,除了我! 在失落中,我的脾气越来越怪,越来越喜欢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争吵,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高考前,由于压力过大我曾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从高一时的40kg,发胖至近60kg。进入大学后,我进食减少,开始厌食,体重又迅速从60kg降至45kg。 时而处于躁狂期的我,热情高涨、精力充沛,思如泉涌,自我评价较高,觉得自己一定能拿到保研名额。社交活动也相应增多,还疯狂采购了大批用不着的物品。一旦在抑郁期,我又萎靡不振、焦虑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周末时除了洗澡,一整天都瘫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语不动。 在学习上,我极端强迫。从高中起,笔记写错一字就换纸重头再来,每个字基本都同一大小。到大学,笔记不大记了,却有了期中、期末的课程论文,每次论文都耗纸颇丰,也耗时颇多。我也想得过且过,尝试着不在意卷面,但却始终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期末考试时我做不到一字不错,卷面整洁,考完后便万分纠结,上不了90分甚至会自罪、自伤。 在生活中,我不仅强迫而且洁癖,必须每天洗澡。我喜欢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按照同样的程序洗澡,若违反,我就会万分难受!洗完澡后我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喜欢直接回自己的宿舍,因为我害怕沾染到别人的气味……强迫症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令我身心俱疲。 重度躁郁、重度强迫、重度焦虑,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我不得不进行治疗。 (二) 2017年8月末,我终于开始正视疾病。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选择到昆医附二院精神科看病。初诊后,医生鉴定我患有重度抑郁,让我住院治疗。 重度抑郁已不适用心理治疗,我开始服用抗抑郁药。抗抑郁药起效较慢,最少需花费半个月。我重返学校时,药效还未凸显,不良反应却很大,且药物初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差点酿成大祸。 回昆后,我换了医生、换了药。熬过最初的1个月,情绪逐渐得到改善,一步步走向临床治愈。 因为躁郁症,我的生命变得深刻而强烈。经历过冬日的严寒,走过死亡的深谷,所以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你若是觉得人世寒凉,那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地狱。一个人本心若善,纵使烈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无论如何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便是无憾。 (三) 对于这场疾病,我现在这么理解:我是在给自己放一个长假,让我能安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心灵。 在是非面前,是否能够坚持正义与信仰; 在威胁与诱惑面前,是否能够坚守良知与原则; 在逆境之中,是否能相信生活而旷达乐观; 在黑暗之中,是否能继续挺进,勇敢面对? 现在的我虽不敢说能勇敢直面社会阴暗面,却不会再胆怯、躲避。从地狱归来,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只在于从今日起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命仅有一次,惟愿此心不怨尤!
说到“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不发炎、不疼痛、没有“三高”等,这么想其实只对了一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从医近30年来,我对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观察和思考。 抑郁患者猛增,七成却未及时诊治 从全球来看,过去3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焦虑障碍(包括广泛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心境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酒精使用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 过去,我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不到1%,如今均已超过4%。具体来看,我国女性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焦虑障碍、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城市。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率的变化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患者人群。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30年前,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他可能是焦虑、抑郁了,会给他多些包容。美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比我国高出一倍还多,除了社会发展、压力增大等因素外,还与美国人比较独立和自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没有我们这么密切;“陌生人社会”中,住在对门的邻居可能都不认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有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悄然改变,我国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或许还会提高。但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精神心理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以抑郁症为例,70%以上患者可治愈,这得益于治疗手段的进步。30年前,很多抗抑郁药疗效不好且副作用较大,如今的新药不仅疗效更好,还没什么副作用,几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除了药物,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方式开始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很安全有效。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70%以上的抑郁症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一些人甚至因为精神痛苦而选择自杀。大多数人虽然没有走向极端,却因各种身心不适,常年辗转于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 忽视心理症结,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这里,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病例。一位男性患者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因此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 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若是看不见,便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你们说他这是呼吸系统疾病吗?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她这是消化系统疾病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两位病人都患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他们的症状没有如此明显,主治医生恐怕还不会让他们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实际上,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忽视病人内心的症结,最终导致无效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在心内科、疼痛科等科室也很常见,心身疾病被大众和很多医生都忽视了。 在我国,除了精神专科医学生外,其他学科的医学生在校时不怎么上精神心理相关课程,从事临床工作后往往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没有太多意识去分辨是身病还是心病。再加上,门诊患者太多,没有时间仔细询问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使心病被忽视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大型综合医院成立精神心理科,并把心理治疗融入到各科室,比如一个科室配备一名精神科大夫或临床心理治疗师,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是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医学院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精神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其分辨心身疾病的能力。 比如,消化科大夫遇到胃不舒服的患者,不能只看消化系统,一定要询问:胃不好是最近不好,还是原来就不好?最近不好的话,生活有什么变化吗?得到的答案也许是炒股赔了、两口子吵架了、和同事闹别扭了,这些可能才是疾病根源。患者也应有“心身疾病”的概念,有些病实在看不好,可咨询精神科医生。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高发,患者长期与疾病抗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能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改善其睡眠,很多躯体症状也会得到缓解。至于医疗大环境的问题,仅靠医生群体解决不太现实,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希望有一天医生有意识也有时间关心每位患者的心理问题。 前不久,河北秦皇岛的一起杀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对老夫妻去超市索赔,理由是吃了前一天买的西瓜闹肚子,如果超市不赔钱,他们就站在那里骂,使其做不成生意。 超市负责人表示,一个西瓜不到30元钱,超市可以赔300元息事宁人,但老两口坚持索赔1万元,还说“不赔钱的话,就天天来骂”。超市报警,但当地警方说老人只是骂人,不能出警。骂到第五天时,超市里卖西瓜的中年男子抄起刀向两位老人捅去,老两口当场毙命,男子随后自杀。 回头来看,事件中的三人也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老夫妻的性格可能有些问题,蛮横无理、咄咄逼人;砍人的男子被愤怒的情绪击垮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在长达5天的纠纷过程中,有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调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前阵子,我在出门诊时遇到一对母女,两个人矛盾很大。妈妈说女儿心理有病,女儿说妈妈心理出了问题。经过问诊,两人其实都没明显的精神心理疾病,只是沟通不畅,一说话就吵架。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家庭矛盾很多,若是长期吵来吵去,喋喋不休,就很容易闹出悲剧。此时,亟需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介入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公众的精神心理问题,政府已经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还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然而,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问题。 当前,我国在卫生系统注册的精神科医生约有3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毕业于医学专业,可诊疗精神类疾病;后者可以是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主要协助临床医生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美国人口虽然只有我国的1/4,却有注册精神科医生近4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20万人。 “心理咨询师”考试在我国一度火热,社会上一下子涌现出大量心理咨询师,但这一资格认定缺乏标准、规范和定期考核,许多人其实都不够格,扰乱了行业秩序。目前,针对这一乱象的行政管理欠缺行之有效的办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强管理是大势所趋。 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多因素导致的。国家层面,虽然认识到公众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投入却不够,占所有医疗投入的2.5%以下,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8%,发达国家可达到5%以上。社会层面,大家还是对精神科持有偏见,认为精神疾病治不好,这个职业待遇较低、没有发展前景。 我认为,中国至少应有6万名精神科医生、10万名临床心理治疗师,才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国家对精神心理学科的支持。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儿科、麻醉科、病理科等临床专业没人愿意从事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会给这些科室的医生提高待遇。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以精神心理学科为例,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诊疗水平和国际差别不大,可到了基层,诊疗不规范的问题较普遍,水平非常有限。于是,很多人千里迢迢地来大城市就医,使大医院的诊疗压力越来越大,地方上的病人越来越少,造成严重失衡。 因此,国家应着重提高基层、偏远地区精神心理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待遇。在发达国家,越是没人愿意干的科室,越是偏远的地区,医生待遇越高。国家对精神卫生领域增加投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 这些年,我注意到,书店里有关调节不良情绪的书籍特别畅销,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精神卫生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总结出了几点建议。 1 心理健康应排首位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大家应认识到,健康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精神心理健康应排在首位。一旦遭遇难以摆脱的不良情绪或心理困惑,应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2 一老一小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天生存在身体缺陷、患有慢性病,从小挨打挨骂、遭受虐待,父母经常打架、家庭教育缺失,在学校常被欺负,有精神心理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易患病。 当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自控力较差,应谨防游戏成瘾这一精神心理疾病。老年人要面对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空巢家庭甚至配偶去世后的孤独生活,还有慢性病对心理的考验,这些都使他们更易患病。 3 勇于选择敢于放弃 前不久,一位患者对我说,老板天天发脾气,让他压力很大,内心十分煎熬,想换个工作。我很支持他的想法。他辞职后,所有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全都解决了。 还有一位患者,前前后后在我们医院看了两年病,状态恢复得不错,已经不用吃药了,但最近一次来的时候表示,他压力很大,经常出差,没有时间休息和运动,情绪状态又不好了。我建议他思考,健康和事业究竟哪个更重要,以及如何找到平衡点。后来,他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梦想可以,但不能好高骛远,心存太多幻想。幻想不可实现,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一个社会里,有人当将军,有人做士兵;有人当企业家,有人做打工仔。大家应理性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当自身条件不足以支持一个选择时,要学会勇于放弃。 4 身心健康密不可分 生理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促进的。以我个人为例,即使再忙都会坚持锻炼,每天走1万步左右;还会保持规律的睡眠,晚上11点左右就睡觉了;除非特殊情况,吃饭也很规律,尽量均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 5 多些关爱少些非议 虽然公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了,但这些疾病被污名化的问题仍广泛存在,使很多人耻于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疾病不能得到及时诊疗。 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与道德和人品无关,即使我们现在没患病,也不代表将来不会患病;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可以治好或控制。 社会上曾发生围观群众起哄,让轻生者抓紧结束生命的事件,这是典型的添油加醋、幸灾乐祸,大家应对相关患者多些理解、包容和关爱。▲
原创: 彭剑斌 新风行 共创文艺办公空间红影是一个特别像共创文艺办公空间的所在。 它具备一切“金线以上”——清新简约的设计感,年轻有趣的创业团队,层出不穷的时髦events,以及四面八方关注和向往的目光。 既然大家诚心诚意的向往了,那我们也就大大方方来分享。不是分享一篇,而是豪爽分享一个系列,把红影人红影故事红影梦都像电影一样来个大广角。 红影系列的第六期。看完《盗梦空间》,你对心理学有什么看法?要知道,心理咨询不能冰冷冷,吓到病人就不好了,毕竟“心理学”也可以很美很暖~ 刘毅君,快人快语。语速快,思维也快,听他说话,你的脑袋瓜也得跟着飞快地运转。 从心理学一路尬聊到《盗梦空间》,当你还纠缠在他描述的三层梦境中理不清头绪时,他的话题又跳到了未来世界。他认为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全面争夺人类的工作机会,连身体疾病都能完全被机器人诊疗,所以未来连医生都面临失业的风险。 他经常建议年亲人多学一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专业,譬如说,他正在从事的心理咨询,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机会是0.01%。“现在加入我们,你未来的身份那至少是干万级别的。”说这话时,刘毅君一脸的认真。 他又拿出一份报告:“你看,这上面写着,摄影、文字编辑、医生这些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都非常高,概率最低的是心理咨询师,此外,艺术家、教师也很难被取代。” 所以你既懂心理学,又懂心理学的培训,而又有艺术家的气质,那你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机会小之又小。这就是我当时内心OS,当然也是真心话。 刘毅君的身份是野蛮进化教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品牌主理人,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湖南省心理领域的专业咨询、教育、培训机构。 在心理学这个圈子里,一个被刘毅君所诟病的现象是,很多培训老师自己根本不做咨询,毫无临床经验,只凭着书本上的理论去培训学生做咨询。 “这不是很搞笑吗?因为咨询不是一个知识,它是一项技能,是技能的话,你必须自己懂得操作,才能去教会别人操作。” 刘毅君是个喜欢“折腾”的人,所尝甚多但诸有不顺。年轻的时候,倾心艺术,念大学时在学校玩过乐队,也开过酒吧,酒吧没赚到钱,索性将它改成了饭店,结果又遇上非典,饭店也只好关门了。 后来跑去新东方做英语培训老师。做了第一期夏令营,做了不到四天,猪流感来了,又搞不成气了。在网购才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类似于互联网直销,正做得风生水起,不料却被打为传销…… 而给他最大的打击是,大三那年母亲的去世,让他一直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很多年以来,他都不能接受失去了母亲的事实,他几乎每天都梦见她。 直到有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次企业培训课,主题是“激发潜能”,很多企业组织这种课程多属于“形式主义”,单刘毅君还是认真听完了,并且对讲课的老师产生了极大地信任,他决定把自己一直被母亲去世所困扰的问题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 老师让他来到台上,并找了一位女士扮演他的母亲。当那位女士往地上一躺,白纸一盖,刘毅君当场就崩溃了,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台下几百人啊,我竟然在台上哭了四十分钟,以至于别人都以为我是个托。” 但是在老师的专业处理下,刘毅君于崩溃与释放之后,清晰窥探到了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真实状态。 “当时我的潜意识里跳出一句话:我妈妈不在了,我不能孝顺她,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些年若干努力尝试均告失败,都与这种潜意识不无关系: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自然也就没有动力把事情做好。 “我当时就很震惊,原来人的潜意识这么恐怖,有些事情会影响你一辈子而不自知。”那一次老师的处理不仅治愈了他多年的心病,也让他对艾瑞克森催眠产生了兴趣,“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好,我要去学”。帮助更多像自己这样需要进行心灵疗愈的人,正是他后来创办野蛮进化,从事心理咨询、培训和教育的初衷。 成立野蛮进化前,刘毅君在脑科医院上班,他不太喜欢医生对待精神院人的方式,只给打针吃药,很冰冷,“其实病人更多需要心理上的安慰跟支持”,他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学习到的催眠运用到平常的工作中。 “很多人觉得催眠就是‘睡着了’,不是那样的;也有人觉得催眠就是‘控制’,也不是那样的。那都是浅层次的催眠,我学的是艾瑞克森催眠,我做催眠会利用他的资源、他的背景以及旁边的东西来做。”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的精神病人经常不吃药,一般的医生都会直接劝说“你要吃药咧,不吃药怎么行,你必须吃药”,而病人往往不会听。刘毅君则会通过让病人自己体验吃药的好处,来达到让病人自愿吃药的目的。 比如有一个精神病人爱玩游戏,他就用lPad下载了一款极品飞车给病人玩,先是故意选了一辆不好操控的车和难度较大的赛道,病人玩得磕磕巴巴的,很不爽。刘毅君这时会循循善诱地告诉病人,人生就像这条赛道,你就是那辆车,如果不好好坚持吃药,你的方向盘就握不稳,你会经常碰到那些路障,甚至会翻车。而等病人吃了药之后,他又给他换一辆好跑一点的车和容易的赛道,病人当然玩得很顺,这时刘毅君又在一旁向他强调:是不是觉得人生的赛道顺了很多,这就是坚持吃药之后的结果。病人自己体验到了吃药和不吃药的差别之后,自然会选择导致良好结果的吃药。 刘毅君曾经被自己的精神病人咬过一口,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慢慢好转,就开始向他道歉:“刘医生,不好意思,我咬了你。”刘毅君说,大部分时候我们对精神病人是有很深的误解的,只看到他们不正常的一面,却看不到他们常人的一面。他觉得特别有必要做一些精神病人的科普、精神心理学的科普,他将一些真实案例写成系列故事,取名叫做《精神病院欢乐多》。 需要科普的不止是有关精神病,很多常识,他都觉得缺乏。 比如,癌症病人其实是百分之百需要心理支持的,因为他们不得不面临死亡的压力。11月22日,刘毅君组织了一场公益讲座,主题就是肿瘤病人的身心康复,结果消息还没对外公布,60个名额就已经报满了,说明肿瘤病人是多么需要一个心理医生!但是不好意思,他发现传统医院里的肿瘤科室都没有心理医生。他觉得很荒谬。 2017年,红影文创园开园,野蛮进化团队人驻,与一帮高颜值、飙创意的年轻人做了邻居。在这里,刘毅君更加坚定了一直以来的想法,那就是往略显死板的传统心理学里面添加一些颜值和创新。 “为什么心理学不能做得美一点呢?心理学也可以很有颜值。”刘毅君经常跟自己的小伙伴们讲,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得先让自己的心里美丽一点,这样才会让来访者的心情跟着美丽起来。 如何做有美感的心理咨询呢?这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跟来访来聊完之后,可以送一张漂亮的卡片,写一句特别适用他的话,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再比如说,跟红影文创园里的邻居花设合作,让来访者到花设去挑一束花送给自己,这都是既有美感又非常治愈的事情。 刘毅君的愿景,是把野蛮进化做成一个都市人心灵回味的空间,一个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健康中心,让心理学真正地实用落地、贴近大众。
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个高复发的疾病,很多患者和家属都非常担心疾病的反复,那么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药物的依从性差,占复发的50.7% 缺乏家庭支持,占18% 人际关系差,占8.9% 生活压力,占5.8% 季节性因素,占5.3% 工作学习问题,占4.2% 药效差,占2.2% 无原因,占1.9%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我们预防复发最好的做法还是需要规律服药以及良好的家庭支持。
因为专注,所以更专业。我是左静老师,一名儿童心理科医生,全心全意,做您最专业的心理顾问。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上一期的节目,我们讲到了怎样区分孩子的调皮是正常的个性还是多动障碍。有很多家长朋友们给我留言说,我家熊孩子,虽然还没有达到多动障碍的标准,可是,他经常在家在外面闹得鸡飞狗跳,让我们非常头痛,老师,您能不能教教我们,该如何管教这样调皮的孩子。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行为矫正的方式,管理童年期的多动症的孩子。您也可以把他灵活运用在管教您调皮的熊孩子上。这是美国著名儿童临床心理学家巴克利博士总结的。在美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家庭接受这个方法的辅导,并且从中受益。我们把他引进中国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也确实有效,而且现在这个方法也被国内很多早教机构学习模仿,运用在正常孩子童年期的行为管理上。我大概需要花2-3节课的时间来讲清楚这个方法。各位爸爸妈妈,都可以来一起学一学。心理学理论认为,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再通过不断的强化而保持下来的,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另外一种学习来消除或者矫正不好的行为,强化好的行为。行为矫正训练的核心就是,下面三句话。现在,我请各位家长朋友们,和我一起念。我念一句,你们重复一遍。一定要听清楚了。第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孩子的一种行为继续下去,那么就奖赏他的这种行为。第二句话:如果你不喜欢孩子的某一种行为,但是这个行为并不会造成危险或令人不能忍受,那么就不要理睬这个行为。第三句话,如果你必须阻止孩子的一种危险的无法忍受的行为,那么就立即惩罚他的这种行为。这三句话,不知道我讲明白了吗?请大家一定要牢牢记在心上。如果没有明白,也没有关系。我会在下面的具体操作训练上来细致讲解,强化大家的认识。 好的,说完了核心,我们再来说说家庭教育管理的几个原则。其实这些原则,很简单,也很基础,各位爸爸妈妈一定也多少了解一些。只是很难坚持。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把这些原则,用小纸条写下来,贴在卫生间或者冰箱的门上,每天起床的时候看一看,牢记在心里。第一个原则是,保持教育方式的连续性。这个指的是定了规则,就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而且,全体家庭成员都要采用同样的管教方式。建议大家通过开家庭会议的方式,把教育的规则先定下来。并且,一定要孩子一同参与,让他也主动同意。第二个原则是,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比如你家孩子如果特别调皮,把你最心爱的东西砸坏了。当时你就火冒三丈,恨不得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这个时候,你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请尽量通过一些自我的心理暗示,先平复情绪,比如假设自己是个局外人,或者假设现在是在处理邻居家孩子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看清楚所面临的问题,不把自己的感情掺杂其中,这是非常艰难的,父母需要反复的练习。第三个原则是及时,频繁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并且先奖后罚。孩子的思维模式和成年人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理性,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去做一件事情。所以,想要孩子完成一个行为训练,需要把这个行为不断分解成许多的小的行为,每完成一个小行为,就根据结果立即给予一个反馈,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惩罚,但是,奖励一定要在先,一般是2-3个表扬奖励后,才能给予一个批评惩罚。比如你想改掉孩子吃饭时不专心,经常吃到一半就到处乱跑的行为。那么,你可以首先把行为分解成几个小部分,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在固定的位置上吃,要把碗里面的东西都吃完后再出去玩,你甚至可以要求他,吃饭的时候,需要在桌上坐满15分钟。这些行为规则,都要在吃饭前就反复的告诉他。当吃饭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放下碗筷,想要跑的趋势,就要马上给予一些非语言的暗示,比如眨眼,摇头。要求他回到座位上。当他能自己好好吃饭菜时,就及时摸摸他的头,或者每隔几分钟,就鼓励表扬他的行为,让他知道,遵守约定是多么令人满意。好了,说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所领悟了,那就是行为矫正八步法。治疗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矫正孩子的某一个行为,而是帮助父母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建立赏罚分明的家庭内部规则,从而让孩子行为的社会适应性更好。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2到10岁的孩子,他们言语理解力基本发育正常,并且没有严重的和父母对立违抗的行为,也没有品行障碍。关于这两个专业疾病的判定标准,我在附录中有说明。有兴趣的父母可以自己看一看。如果达到这两个疾病的标准,那这个行为矫正的方式恐怕已经不适合您在家中进行了,必须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外,实施此方案,一般需要8-12周时间,每个步骤用时约1周。也有个别家庭,需要用1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步,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按规则操作,在顺利完成前一步的目标前,绝对不能进入下一步。这个需要全家人协同一致的配合,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措施不一致或者是父母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婚姻危机,家庭气氛紧张,则难以系统的开展治疗方案。治疗的成功,其实是取决于父母的耐心和恒心,只要坚持下去,你将会看到你的家庭在改变,孩子在改变。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行为矫正治疗的核心理念。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具体的步骤呢。这是因为,一切被总结出来的理论和经验,在运用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就会被用错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花时间来讲清楚,这个方法的使用原则和范围。在执行过程中,爸爸妈妈会碰到很多的难题和各种意外情况,会不知所措。那在这个时候,请大家一定不要慌,请运用我们今天提到的核心理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当然,您也可以在我们的微信会员群中和我们互动,我们将尽力帮您解答困惑。好的父母,胜过好的老师,我们不但要陪伴孩子,还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附:对立违抗障碍的诊断标准:1、经常控制不住的发脾气2、经常反驳或与大人争辩3、经常对抗或拒绝父母提出的要求或规则4、经常故意做一些使别人不快、恼怒的事情5、经常自己做错了事却责怪别人6、经常为小事生气或容易被别人惹恼7、经常发怒或怨恨他人8、经常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如果您的孩子在最近6个月,频繁出现上述行为,如果在4项以内,那么说明孩子可能有轻度的对立违抗障碍,如果达到6项甚至更多,那么,对不起,您的力量已经很难奏效了,需要到医院或者相关机构进行专业治疗。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1、经常恐吓欺负或者威胁别人2、对别人经常进行身体攻击(不包括兄弟姐妹间的攻击)3、曾使用能导致别人严重身体伤害的工具(如棍棒,砖块,小刀等)4、曾经残忍的伤害他人身体(比如绑架并且抛弃受害者,有步骤用切割或火烧的方法折磨受害者)5、偷窃或抢劫(如拦路抢劫,偷钱包,敲诈或持械行劫)6、强行与别人发生性行为7、经常撒谎或违背诺言以获取利益或逃避责任8、曾偷窃贵重物品(如顺手牵羊、入室行窃,伪造等)9、13岁以前开始不听父母劝阻,常常在外过夜10、虐待动物11、故意破坏别人的财务12、故意纵火,意在引起严重后果13、至少两次彻夜未归(或一次较长时间的离家未归)14、13岁以前开始常常逃学15、曾经破门进入他人房屋或汽车如果您的孩子在1年内表现符合以上3项或更多,该儿童可能存在品行障碍,有严重的反社会行为或侵犯别人的权益,单用本方法难以奏效,请去医院寻求专业的指导
“躁郁症(Manic Depression)”,学界又将其称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或“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这种障碍与情绪密切相关。 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年轻人发病率更高。 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 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1/4。 “躁郁症”有什么样的表现?- 著名的电影演员,电影《乱世佳人》扮演“郝思嘉”的演员费雯丽,她曾两获奥斯卡奖,堪称电影史上最优秀、最美丽的天才演员之一。 但她同时也是一位双相障碍患者。 在她的传记《费雯丽传》中,作者安妮?爱德华兹描写道:“费雯丽发起狂来是蛮横、执拗的,忧郁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受惊吓的、需要怜爱的孩子,其余时候才是朋友所熟悉的甜蜜迷人、聪悟豪爽的夫人。”(安妮?爱德华兹, 1983)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但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极端:时而情绪高涨,兴奋至极;时而又悲观消极,低落不已。 除了感受情绪上的极端变化外,双相障碍患者的精力、行为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循环周期。 他们通常会经历: ·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manic/hypomanic episodes)(情绪高涨) · 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情绪低落) · 在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周期之内还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 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可能有抑郁发作的疾病。“双相”即表明患者的状态在躁狂/轻躁狂和抑郁两种彼此对立的反相之间循环转变。在典型的病例中,双相障碍病人会先出现躁狂发作,而后可能会先有一个正常的间歇期,再出现一次抑郁发作,其后又有一个间歇期,如此发展。也可能是躁狂发作后紧接着一次反相的发作,即抑郁发作,在这两次、一对发作后才有一次间歇期。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躁狂发作的基本特征是存在明确的时段,几乎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有明显异常且持续的心境高涨、膨胀或易激惹,持续性的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这个时间至少持续1周。 躁狂发作时,通常会有欣快、过度愉悦、高涨或“感到站在世界之巅”等心境。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中的3或4项以上,很可能说明存在躁狂发作: 自尊心膨胀或夸大。可能会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无所不能、百毒不侵,甚至出现幻觉,认为自己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还可能会许下自己无法做到的承诺,在知之甚少的时候就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例如写一本小说或创造一项发明。 睡眠的需求减少。与失眠不同,失眠是指想睡觉或感到需要睡觉但无法入睡。当处于躁狂发作时期,可能只睡很少的时间,甚至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觉得自己休息好了,能量充足。严重时,可能几天都不睡觉也不会觉得疲乏。 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可能会有持续快速谈话,不顾及他人的交流欲望,甚至是以一种侵入式的方式。如果是易激惹的状态,还可能表现出粗鲁或攻击性。 意念飘忽或主观感受到思维奔逸。在谈话时,可能会在不同话题之间快速切换,甚至毫无逻辑和组织性。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个脑子”,或者想法塞满脑子,以致于说话速度跟不上脑子,而难以表达。 自我报告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即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或无法集中的情况,很容易被外部刺激所干扰。 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激越。可能会忽然感觉自己变得友好,对人际关系或性关系非常感兴趣,不断地联络老朋友或一般朋友甚至陌生人,但不顾及这些互动行为显得具有侵扰性、专横和要求过多。通常还会表现出精神运动性激越或坐立不安,走来走去,或同时进行多重对话。 过度地参与那些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可能会疯狂购物、捐赠财产、危险驾驶、愚蠢的商业投资、轻率的性行为、滥用药物或酒精,甚至自我伤害。 轻躁狂发作(hypomanic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轻躁狂和躁狂比较类似,但持续时间相较更短,一般持续4天左右,且不会出现躁狂发作时的精神病性特征,如妄想、幻觉和自伤行为。通常社会功能受损也不明显,不需要住院治疗。 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重性抑郁发作通常持续时间长达2周或以上,在这个周期内,可能会呈现以下症状中的5种或以上: 感到悲伤、空虚、无望或不明原因的流泪、哭泣(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对于活动的兴趣和愉悦感下降。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或食欲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失眠或睡眠过多。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 疲劳或精力不足。 过分的、不恰当的无价值感和内疚自责(可以达到妄想程度)。 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实施自杀的具体计划。 注:还可能存在混合发作(mixed episodes)的情况,即同时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这是最为糟糕的情况,更具不可预测性和危险性,患者更难理清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何种帮助,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同时出现,个体会更难进行情绪控制和管理,因而更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 双相障碍的几种类型 - 在目前的DSM诊断系统中,双相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双相Ⅰ型障碍(Bipolar Ⅰ)和双相Ⅱ型障碍(Bipolar Ⅱ)。 双相Ⅰ型障碍的诊断需要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也可能会经历重性抑郁发作,但不是必要条件。 双相Ⅱ型障碍必须要同时经历过至少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重性抑郁发作。其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如有躁狂发作,则必诊断为双相Ⅰ型障碍。 另外还有一种快速循环型的双相障碍(rapid-cycling type),即如果个体在12个月内至少有4次符合躁狂、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心境发作,就被称之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在两次反相的发作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间歇期,但也有的时候,患者的情绪在一天之内,甚至一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极端的转变。 目前在DSM系统之中,这种类型并未独立出来,而是作为附属列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双相情感障碍都可能出现快速循环。 此外,如果个体在至少2年内有多次轻躁狂症状(hypomanic mood states),但未符合轻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且有多次抑郁症状(depressive mood states),但未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则可能被诊断为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 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甚至成为了患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处于轻躁狂期时,他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感到自己文思如泉涌,灵感大爆发,这种障碍甚至成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工作的工具。 哪些人容易出现双相障碍? - 双相障碍目前还没有非常清楚的发病机制。很多研究致力于寻找生物学的原因,如基因遗传和大脑病变,另外有些研究者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双相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发现的主要有以下5种原因: 1. 童年虐待:儿童时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创伤的人,如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创伤性事件、丧失至亲之人等,长大后更可能发展出双相障碍。 2. 压力性生活事件:亲密关系破裂、金钱问题、创伤性丧失等急性应激事件可能是触发某些症状的导火索,而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同样可能导致躁狂或抑郁发作。 3. 自尊问题:当你情绪非常低落、自尊非常低或者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时候,“躁狂”可能变成了一种应对方式/防御机制,帮助你重新获得自信。 4. 大脑化学: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精神病性药物可以改善双相障碍的症状,这些药物通常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化学信使)。 5. 基因遗传:双相障碍的家族史对于双相障碍是最强和最一致的风险因素。有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个体的成年人亲属中,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Slater(1944)发现,躁郁症病人的直系亲属中有15%出现同样的病症。虽然家族的共患率中还包含了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遗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家族成员也是你成长环境中的一部分。 我是双相障碍患者,我可以如何自救? - 双相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病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但这里还是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你改善和缓解自己的症状,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1.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监控自己的情绪:你可以使用手机app来记录自己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 识别触发你情绪转变的导火索:如果你在熬夜之后感觉异常兴奋或者在面临最后期限时容易情绪低落,你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固定模式来避免或者减少它们对你情绪的影响; 了解你情绪转变时的征兆:每当你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可观察到的变化,例如睡眠、食欲或行为的改变。 2. 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 制定常规生活计划:包括日常活动,如健康规律的饮食、按时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锻炼;放松或正念;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如果需要服药的话,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副作用,帮助你的身体系统维持稳定; 学会处理压力事件 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 为危机的发生做好准备:当你感觉非常不好,或者躁狂、抑郁期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或者常规治疗失效的时候,你可能需要紧急支持,例如选择住院治疗。 3. 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学会从最亲密的家人或朋友处获得帮助; 加入同伴互助团体:同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建立联系是一种帮助你走出困难的有效方法,你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等。 作为双相障碍患者的亲友,我能做些什么? - 1. 保持开放的态度 从外在来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只是简单呈现出极端的高低情绪变化。但是对于病人自身,他们可能会同时伴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感觉。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去倾听双相障碍患者讲述他们的经历会让他们感觉到被支持、接纳和包容。 2. 为躁狂发作做好准备 在他们处于正常期的时候,尝试去询问当他们处于躁狂/轻躁狂发作期的时候,需要何种帮助和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跟他们一起参与创造性活动;在他们做出承诺或者开展项目之前,你可以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避免他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让他们把钱交给你管;帮助他们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包括饮食和睡眠。 3. 遇到棘手的情况,最好进行沟通 当他们出现幻听或幻视的时候,你很可能难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但对他们来说,感受是真实的。你需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激怒或惹恼他们,试图让他们知道,即使你看不到也听不到,但你可以明白他们的感受。设身处地地去共情是很有帮助的。 当他们处于躁狂状态时,可能会表现得很反常,例如做一些让你非常尴尬、奇怪或者沮丧的事情。当他们冷静下来,可以试图跟他们分享你的感受,尽量不要去评判或表现得过分挑剔,将叙述的重点集中在你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感受上,而非对事件本身做过多的陈述或指责。 4. 明确他们状态转变的征兆和触发器 大多数人在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要了解这些“信号”,最好的方法是跟他们谈话,如果你注意到了一些发作之前的典型行为,你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告诉他们。此外,还会有一些触发器,例如压力事件。 5. 尽量不要做过度的假设 在照顾双相障碍患者的过程中,你或多或少可以观察到一些发作规律,但不是所有的情绪变化都会转变为极端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不要过分敏感或警觉。如果你不确定,最好先跟他们谈一谈,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的状态不对劲。 6. 照顾好自己 为朋友或家人担心是很正常的,但很重要的是,你仍然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关爱自身。记住:要照顾好别人,首先得照顾好自己。 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 - 双相障碍的治疗相对困难,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较快的控制症状。诸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等。还会结合一些心理治疗。 如果你处在抑郁发作期,治疗师会为你制定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来帮助你改善抑郁症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如果你处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治疗师更常使用的方法是谈话治疗(Talking Treatment),包括个体心理教育(Individual Psychoeducation)、团体心理教育(Group Psychoeducation)、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和家庭取向治疗(Family-Focused Therapy, FFT)。 此外,面对极端的双相障碍患者(如抑郁或躁狂发作时间很长且症状特别严重、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或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需要迅速控制的状况),治疗师还可能使用电抽搐治疗(Ele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梅其一教授:吃抗精神病药,会不会把脑子吃坏掉?原创2016-12-04梅其一专家观点不服药可能导致精神病反复发作,对大脑造成损害,并影响长期治疗结局;抗精神病药有助于改善症状及预防复发,减轻疾病对大脑的损害;然而,长期大量用药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而低剂量用药的疗效可能不足;通过选择缓释剂、控释剂或长效剂型,我们可以在获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转归。作者简介:梅其一,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精神科主任,心身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期在专科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86篇。去年,我们重性精神障碍专业委员会做了一个医生的调查,问医生:「你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调查结果位居第一的居然是:“吃抗精神病药,会不会把脑子吃坏掉?”会不会吃坏?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精神障碍病人如果不吃药,那么他会反复发作,而且发一次重一次,发得多了没法治。为什么没法治呢?因为精神病的反复发作,脑子的确会坏掉。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使很多精神障碍的病人脱离了苦海。大量随机化的、长期的精神分裂症研究支持以下论点:抗精神病药治疗对于防止疾病复发是有作用的。一些数据表明,与停药组相比,维持抗精神病药治疗组表现出更好的「生活质量」;与停药相比,维持治疗很少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或相关疾病的恶化,抑或会导致更糟糕的临床结果。不过,最近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大剂量地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会使大脑出现问题。所以临床上很少有医生会推荐大剂量的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一般说来,维持治疗的剂量都要比急性期治疗剂量小。过去治疗精神障碍都选择足量足疗程,但是后来发现,维持期大剂量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损害,所以选择安全性比较好的小剂量维持治疗,但是小剂量维持治疗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疗效不足。服用大剂量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小剂量疗效比较差,有研究发现,在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即使在服药期间,还有49%的患者一年内会复发。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病人既能够用小剂量,又不至于因疗效不足而复发呢?研究发现,服药时血浆药物浓度是有波动的,一般的药物有很高的峰值和很低的谷值,在峰值的时候它的副反应特别大,在谷值的时候它的的疗效不足,如果让峰值降下来,让谷值高上去,疗效就会持续比较好,而副反应就会比较小。今天有些药物制成缓释剂、控释剂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呢,我们还有长效针剂,它进入体内剂量很小,特别稳定,小剂量持续产生效果,长期使用副作用很小,而预防复发效果不错。小剂量长期使用相对安全,一般不会因为用药而把脑子弄坏,可以放心使用。这一话题同样是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今年发表于精神病学权威期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1]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后的第一年里,生理年龄增长1岁,脑年龄增长3.5岁,提示老化速度加快;而发作5年后,脑老化速度就不再加快,与一般人的脑龄差异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研究者分析数据后认为,药物治疗主要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对脑年龄的影响不大;相反,疾病本身的因素,如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住院时间长短、结局等,与脑老化加速呈现正相关,脑老化的程度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另外,生活方式也有一定影响。总而言之,精神病患者不必「谈药色变」,尽早治疗、缓解症状及预防复发仍是重中之重。除了常规剂型外,缓释剂、控释剂或长效剂型均可以为我们所用,以争取更好的治疗结局。
有天早上在浙江打工的文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诉说他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停用抗精神病药后又发病了,在家大吵大闹无法控制,问我有什么办法让儿子来医院治疗。 原来,文先生的儿子患“精神分裂症”6年多,病情反复发作多次,近一年来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病情稳定,生活学习基本正常,其妻子觉得儿子已经是正常人了,就自作主张自行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 那么,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究竟怎样停药才合适呢? 一般来说,患者起病年龄早,十八岁前起病的患者,不管发病有无诱因,是急性还是缓慢起病,首次发作后至少需维持服药5年。 对这类患者,维持治疗至少5年后才考虑缓慢减量,减药前咨询专业医生,每次减药剂量宜小,奥氮平每次减1.25-2.5mg,利培酮每次减0.5mg,阿立哌唑每次减2.5-5mg,减药后需维持3个月等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下次减量,减药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睡眠、饮食等变化,如出现睡眠不好、易怒等波动需马上加至减药前剂量。 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后也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家里常备少量既往治疗有效的抗精神病药,有复发苗头赶紧服药。 对这类患者,因起病年龄早,反复发作的几率非常大,建议家属树立终生服药的观念,不轻易给患者停药,如遇怀孕生子等问题时,咨询专业医生,经医生评估后方考虑停药。 对于首次发作起病年龄大,急性发作,发作前有诱因,发作后缓解迅速彻底的患者,一般维持治疗两年后可考虑缓慢减药,每次减药剂量也宜小,减药过程基本同前。 对于第二次发作的患者,建议坚持服药三至五年,三年后酌情减量直至完全停药,减药后有情绪或睡眠波动的患者也不再考虑减量,继续原剂量维持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一般建议终生服药,服药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治疗量就是维持量,如病情稳定五年以上,可酌情减少剂量,如维持奥氮平5-10mg/日,利培酮2-4mg/日,阿立哌唑10-30mg/日。 部分患者不能减量,稍微减少剂量病情就有波动,对这类患者,家属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剂量,如文中开头说的那位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多次,建议不要停药,终生维持服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特定的“发作期”,有的是春天(1-3月份),有的是秋冬天(8-10月份),也就是患者可能发病的一个“时间窗”,家属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发病时间规律调整用药,每年到了患者的“发病季节”酌情增加剂量,过了这个时间点后再酌情减少药物剂量。这样也避免了患者长时间大剂量吃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疾病,只有不足20%的患者能完全停药不复发,大部分(约80%)患者在停药两年内复发,而每复发一次,患者脑损害加重一次,治疗难度也加大一次(复发情况下原治疗剂量的药物一般无法控制症状,有的患者需加倍剂量,有的患者复发后疗效非常差),因此足剂量足疗程维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患者服药期间需注意清淡饮食,适当“忌口”,少喝浓茶,少抽烟,不喝酒,不吃公鸡、狗肉、笋子、鲤鱼等传统医学认为的“发物”,均有利于保持病情稳定,防止疾病波动。 家属还应学会识别减药后的早期复发征象,如减药或停药后患者出现发呆、自语、脾气大、易怒、入睡困难、敏感多疑等现象,均是疾病复发的早期表现,应尽快带患者就医,不要等到患者幻觉妄想明显,行为失控后才去找医生治疗。
什么是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有认知,思维,情绪,行为多方面的障碍。主要症状是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发病有基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怎样治疗分裂症?一旦诊断分裂症要尽早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一定要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确诊,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