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阿姨最近经常头昏,甚至有时恶心,到医院急诊查头颅CT,显示徐阿姨发生了腔梗,建议她留观,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了一个晚上,徐阿姨的头昏症状明显改善,但上厕所便血量多不止,这可吓死徐阿姨了,原来徐阿姨既往有痔疮病史,平时也偶有便血症状,此次静滴活血药物后,便血症状加重,内科医生不敢再用活血药物了,建议她到肛肠科诊治,肛肠科建议她行痔注射术,术后1天,徐阿姨安全出院,又回到急诊继续她的舒血宁之旅。脑梗患者需要活血,痔疮出血需要止血,抗凝与止血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两兄弟。因此,针对脑梗患者痔疮出血的情况,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评估出血情况:观察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持续时间,如果仅是在大便时粪便上或手纸上沾染一些血,可先进行观察处理;如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并且伴随水肿、疼痛等情况时,则需要考虑及时就医。2.生活护理:凉水坐浴: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缓解炎症、减少出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痔疮的刺激和出血风险;养成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减少痔疮出血的可能性;多吃膳食纤维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减少痔疮出血的诱因;发生痔疮出血,特别是观察到痔核渗血或滴血,可考虑用有芯的卷筒纸局部压迫止血,若出血量多或有活动性出血点,建议到医院肛肠急诊就诊。3.药物治疗:轻度痔疮出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痔疮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出血和炎症,目前太宁栓已经断货了,但可以考虑采用肛泰软膏注入肛内,可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由于脑梗患者可能正在使用溶栓或抗凝药物,需谨慎选择药物并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4.就医治疗:当出血情况较严重或无法通过自我护理改善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肛门指诊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痔疮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痔疮出血与脑梗治疗中的药物使用有关,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出血风险。5.积极的保守治疗:对于痔疮出血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注射治疗。痔注射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推荐意见1:Ⅰ、Ⅱ、Ⅲ度内痔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应首选注射治疗;Ⅳ度内痔、内痔出血和混合痔的患者可以选择注射治疗。(推荐等级:强推荐)。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总之,脑梗患者痔疮出血时需要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注意生活护理和药物治疗。如出血情况严重或无法改善,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成语志同道合,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道义乃途径、方法的意思,而现实中人们常用其谐音来形容痔友们共有的痛苦历程。痔疮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则能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痔疮形虽多般,但手术方法不外乎传统内扎外剥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以上两种手术方法仍是目前的主流术式。事实上,肛肠专业的医学科技也日新月异,注射疗法新药芍倍注射液运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激光治疗痔疮等微创新技术孕育而生,痔疮患者完全可以根据痔疮的严重程度及需求,合理选择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术式进行治疗,既能明显减轻痛苦、帮助克服恐惧心理,同痔不同治,完全可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林晖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林晖注射疗法含硬化剂注射和软化剂注射,注射药物为市面上常见的消痔灵注射液、芍倍注射液,由于涉及知识产权,药品价格昂贵,手术目的通过药物使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闭塞血管,萎缩痔核,主要用于I期内痔,有便血而无脱垂者,最适合注射治疗,II、II期内痔注射后可减轻脱垂症状,但不适合治疗外痔部分,对于高龄患者优势明显,并可采取多次注射提高临床疗效。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手术的本质要点是将供应痔的动脉的高位、准确以及选择性结扎。该手术不用刀,不适感甚微,不用切除痔疮组织,无创伤,无术后并发症,对肛门功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安全、有效,是一个对超低损伤的微创外科手术,但该技术只适合出血痔或老年痔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痔病患者,配合一定的痔核本体悬吊术方可治疗脱垂痔,但由此可能会导致术后肛门坠胀不适感加重,甚至可能导致继发性出血。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是在胶圈套扎治疗痔疮基础上新兴改良技术,相对于吻合器治疗痔疮更加微创安全,且能完全保护齿线区域,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弹力线材质摸擦力大,不滑脱。创面小,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其技术优点已经逐渐得到临床的重视与运用。激光治疗痔疮,已经有别于既往的电凝切割,即是激光痔疮消融术,系采用消融刀头的脉冲光热效应闭塞痔血管,使其坏死、挛缩、组织纤维化重建的方法,适合于I-II度内痔,但不适合于脱垂的严重痔病,而其定位精确,微创甚至无创的优点将逐渐引导医者开发运用,提高疗效。治痔原则:同痔不同治,理应根据症状、痔者具体实际身体状况及需求,采用不同尽可能的微创方法,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创伤、减轻痛苦、快速康复,消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体大小更有意义,防痔更重在日常生活调护,从点点滴滴做起: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尽可能缩短每次排便时间,便后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防止便秘,蹲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肛门瘀血; 2.注意饮食调和,多喝开水,多食蔬菜,少食辛辣食物; 3.避免久坐久立,经常进行提肛锻炼,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 4.出现便血、脱出及肛周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痔病不再烦恼。
新冠疫情期间,居家无法外出,隔壁老王只好独自一人借酒消愁,谁知最近不巧屁股上发了一个大脓疱,疼痛不堪,日夜折磨,克服疫情恐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到医院诊治,医院诊断:“肛周脓肿”,但脓肿尚未成熟,医生建议先行抗菌消炎对症处理。从此,反反复复的医院-家两头奔波,终于有一天肿块溃破出了很多脓血,肿块是缩小了,但脓水老是淋漓不尽,再次医院诊治,医院却诊断为“肛瘘”,建议择期行肛瘘手术,老王心里虽然憋屈,依然老实地听医生的话,择期完成了肛瘘手术。然而历经近2月的诊治过程,老王至今仍心有余悸,小小的“肛痈”太折磨人了!事实上,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是一种肛门周围的化脓性感染疾病,由于致病菌及感染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或轻或重。感染位置较浅者,一般仅有局部症状,可见肛门周围皮肤红肿、隆起、压痛剧烈。感染位置较深者,可有发热、寒战、活动受限、乏力及肌肉酸胀等全身症状。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的机制是肛腺阻塞感染形成的脓肿,慢性感染和引流管道的上皮化后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同种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肛周脓肿的处理是及时切开和引流。30%-70%的肛周脓肿患者会伴发肛瘘,即使没有伴发肛瘘的患者,仍有1/3患者会在脓肿引流数月到数年内诊断为肛瘘。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指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就是切开引流,一旦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不管有没有成脓(有无波动感),脓肿没有及时引流会播散引起周围间隙的感染和全身感染。外科引流依然是肛周脓肿最基本的治疗。最新指南是在国内著名专家总结历年临床经验形成的专科诊治共识,该共识首次突破了人们既往对肛周脓肿手术时机选择的认识,以前肛周脓肿若未成脓(脓熟,应指,波动感形成),采取的措施就是抗菌消炎对症处理,或是采用中医的“消、托、补”三法治疗,不仅耗时较长,有时并不能达到良好效果,但此时如果措施不能真正到位,就有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吸收不完全,甚至局部僵化,形成硬结,从而病情复杂化,形成复杂性肛瘘,需要多次手术方能根治。早期切开引流比单纯地抗菌消炎、耽误治疗更有效。切开引流与肛周脓肿成瘘并无直接关联,早期切开、引流通畅,即便肛周脓肿后期形成肛瘘,此时肛瘘瘘管浅表,手术对肛门括约肌损伤也是极小的。笔者个人并不赞同,一味不计后果地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只有明确病灶,病变范围不超过肛周1/4时,方能考虑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大范围、多间隙肛周脓肿建议分期手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功能。因此,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勿讳疾忌医,及早的引流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应注意谨慎选择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根治术,脓肿期,炎症是弥散的,手术视野是很难区分炎性组织或正常组织肿胀,如果采取一次性根治术,手术扩大切除就完全有可能过度损伤肛管括约肌,甚至导致肛门畸形,括约肌损伤后的肛门失禁,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正视肛周脓肿的规范治疗,早期切开引流,优先保护肛门功能,规范专科诊治,则不必谈“痈”色变。
菊花君虽然在家族排行老二,经营着主人的出口业务,但地位、待遇却是老么。它羡慕老大的生活,老大负责主人的进口业务,整天就知道花钱,不仅陪着主人尝遍天下山珍海味,而且主人也特别关照老大,就是怕老大苦着、累着:每天至少安排两次洗澡,还配合着什么膏什么液的massage,外出什么应酬都带着老大,特别吃个小火锅,还给老大叫个王老吉小妹、马蹄帅哥陪坐,真是美死他了!羡慕嫉妒恨……菊花君不开心的时候,也闹闹小情绪,凭什么老大吃香的喝辣的,受苦都是自己,给点小颜色给主人看看,主人与老大立马老实,闹情绪那会儿,待遇立马提升,可还没舒坦几天,主人立马忘了此茬,又跟老大胡天胡地去了。看样子要得到主人的重视,必须从体制上改变,必须申请菊花保护法! 前一阵子,老大跟主人到日本旅游,居然会想到给菊花君带礼物-高科技(洗屁屁),菊花君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咱也可以享受massage生活了,虽然咱不用什么皂什么液”,但是,没多久,菊花君仍然得上“湿疹”的毛病,又痒又痛,原来,菊花君洗屁屁时将水温调过高了,当时那个爽啊,冲洗后又没拭干,草草了事,不是想为主人节约点电费,也就不舍得使用洗屁屁的烘干功能,结果付出了代价!哎,高科技的东西,就是傻老二,使用它必须按步骤走,不能想当然啊!菊花君除了积极履行职责外,还及时发现了肠君与外人勾结的阴谋诡计,果断采取肠镜措施,避免了主人的断腕斩菊行动,毕竟那是毁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最近,菊花君发现自己大概是到了更年期,不是浑身松弛,就是这里痛、那里痒,非常的不得劲,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主人也下定决心给菊花清理调治一下,美其名曰整整容,结果仍然是菊花残,满地伤!菊花君用真实经历给主人上了严肃而认真的一课,也使主人知道其实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都有自己的脾气,顺应规律、自然与四时,家族才会和谐,健康也会常随。菊花荣则主人幸,菊花残则主人殇,菊花君总是与主人常伴,细细品味漫漫人生路,默默付出,生死相随。菊花君也有自己的组织,他们共同起草了菊花界的宣言:爱我菊花,从保健做起,酸甜苦辣及时应对,定时体检保健康。
一般情况下,人体保持每天定时的排便1-2次,应视为正常生理性排便节律;当然也有一天排便3-4次的情况,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性状的异常,也应视为正常现象。如能保持每天规律的排便,性状如香蕉状,就属于理想状态的排便节律。生理性排便节律的产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居住地、运动量、情绪变化等密切相关。充分了解生理性排便节律,将有助于提高发生便秘时的协助处理意识,避免乱用或过度使用通便药物而可能产生药物的依赖性。痔源性便秘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即为痔疮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粪便的产生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一般进食到产生排泄物,排泄物再到达直肠需要48-72小时。通常情况下,直肠应该始终保持空虚状态,当积聚到约300克左右粪便时,会对肠壁产生压力,引发排便冲动,排便冲动经腰骶部神经通路上传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在条件允许下,大脑皮层的排便中枢兴奋,促进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配合腹肌收缩,增加腹腔压力,粪便排出体外。如条件不允许,则收缩肛管外括约肌,制止粪便排出。长期忽视便意,可能导致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失去敏感,加之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过份吸收而变干结干硬,就会产生排便困难。起床时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蠕动,产生排便反射。因此,早上或早餐后定时排便更符合生理要求。忽视便意则是青少年、女性便秘产生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便秘的治疗日益引起重视,源于便秘可能导致的危害,人们同时也认识到痔病与便秘存在相关性,痔源性便秘的概念孕育而生。痔源性便秘事实上是一个伪概念,痔疮本身不可能导致便秘,但便秘会导致痔病的加重,当重度痔病可能因便血、脱垂等症状而导致便秘的发生或伴随便秘症状的加重。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直肠末端存在一个“缓冲橡皮垫”肛垫组织,而痔病系病理性肛垫增生肥大下移所致,高压状态下的病理性肛垫可能导致排便受阻,肛管直肠压力改变,括约肌收缩失协调,故然此时单纯治痔并不能彻底解决便秘,只能缓解便秘的症状。同时重视痔疮的治疗与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便秘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认识正常生理排便节律,重视便意反射的培养,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口服有益菌、合理用药、治疗痔疮等多途径、多方式,才能达到满意疗效。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本文系林晖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老年性便秘目前已经成为令患者及其家属极为苦恼、头痛及其棘手的疾病,据资料统计,65岁(含)以上的老年便秘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5倍,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包括饮水量、运动量)、服用药物、电解质、盆底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老年性便秘仍属于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虚秘和西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急性便秘一旦发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甚至肛缘水肿,溢粪水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过于暴力的手指扣粪,甚至可能导致肛管直肠破裂出血。 针对目前老年便秘患者日益增多,掌握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老年急性便秘的发生有一个发展加重的过程,平时即可能就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不畅、排便不尽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合理选择运用通便药物,而不应过分注意泻药的副作用,畏惧用药,应考虑先通后减免的用药原则,同时通过增加饮水量、运动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多种方式,逐步克服药物的依赖性。应急处理:发生老年急性便秘(粪嵌塞),可采取手抠法。先用少许肥皂液润滑带手套食指和肛门周围,轻柔地将食指插入肛门,分次逐量将干硬粪便捣碎取出(操作时应注意老人的耐受度),若触及直肠下端仍有残余粪便,可考虑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灌肠。使用前注意头端光滑及插入方向,以免损伤肛管直肠黏膜,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然后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并做深呼吸,将头端轻轻地插入肛门后,用力将药液挤入直肠,避免回吸减少用量,忍耐至有便意时方可排便。处理完毕,理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以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药物法,即顿服用麻仁软胶囊3600mg(6粒)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包(68.56g)冲服的液体1000ml,约2-4小时可排出残余粪便。合理运用通便药物: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同种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药。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运用药物应谨慎,一般中成药选用麻仁软胶囊、芪蓉润肠或苁蓉通便口服液(含有蜂蜜成份,糖尿病患者慎用),西药选用乳果糖、福松等副作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鼓励80岁以上顽固性老年便秘患者长期服药,并根据用药效果与排便情况及时修正药物剂量或品种。解除便秘后的生活护理要点:1.定时排便习惯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腹肌无力者便秘,最好采取蹲姿或必要时可考虑排便时双脚踩矮凳,抱膝式协助排便,长期卧床者最好采取坐姿或适当抬高床头,以增加腹内压利于排便。2. 合理饮食 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mL,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每餐前饮用温开水、柠檬汁等饮料,促进肠蠕动。常饮蜂蜜水,利于排便。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过分强调饮水量,素食患者也应考虑一定的脂肪的摄入,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促进肠蠕动。3.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 根据个身条件,从事适宜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参考运用的运动疗法 ①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左右,按摩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耐受度调控;②腹式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每天20次左右;③提肛运动:每晚10-20次,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4. 及时了解大便状况 一般情况下,每日排便1~2次或每2~3日排便一次,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俗称“香蕉便”)即为正常排便。5. 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面对人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因素,克服不良情绪,合理安排生活乐趣。
便秘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对便秘的诊治日益重视,事实上,要完全破解便秘较为困难,它可能系暂时的肠功能紊乱,也可能是某钟疾病伴随的症状,还可能是多种疾病合并的症状。临床诊治上存在难点,除需要了解详细的病史外,可能会采用以下几种检查方法,故介绍如下:肛门直肠指检简易、方便,可获得排除肛门直肠器质性病变、了解肛门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功能的第一手资料;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应作为大肠癌粗筛的检查方法也可以作为慢性便秘的常规检查方法;对疑有系统性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导致便秘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生化检查;对年龄> 40岁、伴有警报征象者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以明确便秘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所致。为排除肿瘤、炎性反应等肠道疾病,可行结肠镜、结肠气钡对比造影;重度便秘疑有假性肠梗阻者应拍摄腹部平片。警报征象包括便血、大便隐血阳性、贫血、消瘦、腹部包块、明显腹痛、有结直肠息肉史以及结直肠肿瘤家族史; 肠道动力学检查方法:①结肠传输试验:随餐吞服含有20个不透光标志物,相隔24h、48h、72h各拍摄腹片一张,计算排出率。正常情况下服标志物后48-72h时,大部分标志物已排出。根据标志物的分布情况,评估是否存在慢传输型便秘。②排粪造影: 将模拟粪便的钡剂灌入直肠内,在X线下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肛门和直肠的功能变化,了解有无伴随盆底解剖异常,如直肠前膨出、肠套叠等。③球囊逼出试验;在受试者直肠内放置充气气囊,并令其排出。可作为有无排出障碍的筛选试验,对阳性的患者,还应作进一步检查。 肛门直肠功能检测:①肛管直肠压力测试:常用水灌注式测压,分别检测肛门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压和力排时的舒张压、直肠内注气后有无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出现,还可以测定直肠的感知功能和直肠壁的顺应性等。评估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有无动力和感觉功能障碍。②腔内超声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肛管括约肌受损,协助诊断出口梗阻性便秘。③盆底肌电图检查:检查盆底肌肉群协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肌源性障碍。 简易盆底功能自测方法:依据便秘自评量表,一般峰值位于9-44分之间,正常型盆底(9-19分),评分越高,盆底功能越差。根据门诊医生相关检查后,提示是否可行生物反馈治疗。 便秘治疗方法的选择在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病程﹥6个月以上的患者,理应配合作好相关的检查工作,盲目口服药物或使用灌肠剂通便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化,且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也是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过程,可能没有泻剂或灌肠剂来得便捷,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为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饮食结构的改变、良好排便习惯的养成。
古人云:”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诸多文献将"清”诠释为清除、清洁的含义,养生家更将“清肠”作为养生原则,孰不知,正常人过度清肠将会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状态。事实上,古代汉字一词多义,“清”应还包含着“正、顺”的意思,即正常的排便节律、正常的菌群状态、顺应四时的饮食结构。通俗地说,就是确保肠道健康。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也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中重要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不仅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肠道的排便能力,而且能增强机体的防御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但随着年龄的增涨,有益菌群会随之耗损,肠道生态的平衡将被打破,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至。上海作为繁华的大都市,工作压力、情绪紧张、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常导致肠道处于“亚健康状态”,据调查报告显示,95%人们肠道存在问题,稳居上海肿瘤排名第二位的大肠癌更加严重吞噬人们的健康。正常的排便节律应该是1-2日排便1-2次,排出的粪便应该是软成形香蕉便。如果您存在排便不规则,肠道有益菌的生产程序就会受到干扰,最终影响肠道健康。要保持肠道健康除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促进排便蠕动;保持愉悦心情;合理用药,避免抗菌素的滥用;确保平衡合理的膳食结构外,还应重视的就是肠镜检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清肠镜、超声肠镜等设备孕育而生,微小病灶的发现与治疗,提高了人们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肠息肉、家族性腺瘤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属于癌前期病变,重视肠镜的定期随访,将有效杜绝大肠癌的发生。一旦检查出结肠息肉,就需要对息肉进行治疗,结肠息肉切除术是阻止结肠癌的有效方法,大家熟知的最直接、最简单、最省钱的检查方法便是大便隐血试验检查(粗筛),最有效、最直观、最有价值的检查则是结肠镜检查。事实上,除高危人群外,对于伴随便秘、腹泻,病程超过3个月;既往胆囊手术史;痔出血患者也应属于早期筛查范畴,应该说,肠镜如同守护肠道健康的忠实卫士。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日渐年轻化,专家提示:45岁以上的正常人应常规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