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天天在家,又不能出门。一般起床就比平常要晚,正常的生活规律、排便规律就会被打破。而且天天在家,运动量相对平时也会明显减少。再加上,现在的蔬菜堪比奢侈品,所以蔬菜、水果吃得也会比平时少。这些就会严重影响排便,有些人甚至出现了“便秘”的情况。越拉不出来,在马桶上消耗的时间就越长。蹲厕所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拉不干净的感觉,就越想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痔疮”,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除此之外,有些上海阿姨特别爱干净,喜欢蹲在地上擦地板;另外喜欢健身的朋友这两天不能出门只能在家举杠铃;还有些叔叔喜欢坐在马桶上抽抽烟、看看手机、报纸。这些也都是诱发“痔疮”的原因。那在封控期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痔疮”呢?1.养成按时起床、排便的规律:我们中医认为手阳明大肠经运行时间在卯时(5:00-7:00)。此时最容易排便。但每个人的排便规律也略有差距。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排便时间,安排一个最空的时间去上厕所,让机体养成一定的排便习惯。2.适当饮水:虽然现在蔬菜比较抢手,但不一定每天都有保证。但喝水对每个人来说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般每天的进水量最好控制在1-1.5升左右。当然也要根据天气变化及个人情况适时做出调整。3.在家迈开腿:吃完饭,不要马上坐下来看手机、看电视、玩电脑。可以适当地在家里走走。从餐厅到客厅到阳台到卧室,来个家庭一路游。4.按压穴位: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治疗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泄泻等胃肠道疾病。此穴常被作为保健要穴。按揉时一般是用食指和中指并起来揉按,如果觉得力量不够,也可用拇指第一关节替代。除了按揉外,也可轻轻拍打此穴。5.坐浴熏洗:每次排便结束后,用温水清洁,再用干毛巾擦干。如果碰到痔疮急性发作、疼痛。可以用热水先熏后洗。6.避免久坐、配合提肛:既然休息了,就坐在那看一天电视、打一天游戏。其实最好能每隔1个小时就起来动一动,走一走。每天做做提肛运动,一般每天做2次,每次30下。
俗话说得好,十人九痔,切实指出了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事实。而有痔不在年高却成了血淋淋的现实,快节奏的生活,时常加班熬夜,麻辣烫成了常规饮食,朋友小聚不多酌几杯就要伤感情的生活状态,人小痔大真不少见,就连漫画世界里的“白雪公主”、白马王子都来凑热闹了!(贫血男女的俗称)。 痔疮到底是否需要手术,如何科学治疗痔疮??需要看痔疮发展的程度,是否有并发症、是否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来说,痔疮的治疗要根据其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痔无需治疗,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痔疮加重;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以药物治疗为主;重度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有些人认为,痔疮开不好,开了还要发,没必要开痔疮。事实上这是进入了一个误区,主要还是不了解痔疮的发病原因,引起痔疮发病的原因很多: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如久坐,会影响肛周血液回流,使局部静脉丛易发生淤积。不良的饮食习惯: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嗜酒等可直接对直肠粘膜造成刺激,导致静脉扩张充血,从而诱发或加重痔疮。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临厕时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看报纸等不良嗜好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影响肛周的静脉回流。便秘、妊娠增加腹压等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痔疮,痔疮手术万不得已,但手术后也应注意保养,才能避免痔疮的复发。 还有些认认为,开痔疮会导致肛瘘,其实,这两种疾病是不同的疾病,后者属于感染性疾病,由于管道不同程度通过肛门括约肌,彻底完整切除瘘管组织,势必影响肛门功能,而传统意义上的痔疮手术由于创面过大,最多可能引发肛门狭窄乃至排便不畅,不可能影响肛门功能。 因此,得了痔疮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要简单涂抹了事。便血虽然只是痔疮的一般症状,但严重痔疮的便血、疼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贫血、感染、肛周湿疹、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痔疮嵌顿坏死还可导致剧烈疼痛,甚至影响肛门功能,乃至生命。?然而现实有时真的很残酷,据文献报道,约高达5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患病早期会被人们误为(甚至误诊)痔疮而延误病情。这是因为,痔疮的症状与直肠癌初期极其相似,即都会出现血便,而且也表现为新鲜血滴入或喷入便池。在癌肿仅局限于直肠黏膜时,85%的患者中,便血是唯一的早期症状,这时,很多人往往主观认为自己得了痔疮,便自行到药店购买栓剂,或吃点治疗痔疮的药物了事。当症状好转时,就又放松了警惕,使得直肠癌这一杀手没能及时现出原形,耽误病情。 如何避免痔疮的复发??最最关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其中有两点需要牢记心头:1.?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尤以晨起排便最佳,每日正常有规律的排便有助于身心健康;2.合理控制排便时间,避免如厕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蹲位排便尽量控制2分钟内完成,坐位5分钟内完成,超时可能导致局部充血甚至由于腹压增高的影响导致内脏下垂。还有就是要管住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摄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等;多吃易消化、软化大便的食物,多饮水,防止便秘的发生,如果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导致肛门不适,应及时予以肛门栓剂纳肛治疗缓解症状。其次要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天可以进行适当提肛锻炼,2-3次,每次20次上下,可以明显改善肛门部的血液循环;最后要保持肛门清洁及合理的清洁方法,避免过度卫生,比如用淋浴龙头直接冲洗肛门、肛门局部运用沐浴露或肥皂清洗等,都有可能引发肛周湿疹等肛周皮肤病。痔疮看似是小毛病,但不治、失治、误治都有可能带来大麻烦,只有坚持规律生活、合理饮食习惯、时刻注意肛门保健才是治疗痔病的克敌制胜法宝。
老年性便秘目前已经成为令患者及其家属极为苦恼、头痛及其棘手的疾病,据资料统计,65岁(含)以上的老年便秘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5倍,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包括饮水量、运动量)、服用药物、电解质、盆底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老年性便秘仍属于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虚秘和西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急性便秘一旦发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甚至肛缘水肿,溢粪水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过于暴力的手指扣粪,甚至可能导致肛管直肠破裂出血。 针对目前老年便秘患者日益增多,掌握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老年急性便秘的发生有一个发展加重的过程,平时即可能就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不畅、排便不尽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合理选择运用通便药物,而不应过分注意泻药的副作用,畏惧用药,应考虑先通后减免的用药原则,同时通过增加饮水量、运动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多种方式,逐步克服药物的依赖性。应急处理:发生老年急性便秘(粪嵌塞),可采取手抠法。先用少许肥皂液润滑带手套食指和肛门周围,轻柔地将食指插入肛门,分次逐量将干硬粪便捣碎取出(操作时应注意老人的耐受度),若触及直肠下端仍有残余粪便,可考虑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灌肠。使用前注意头端光滑及插入方向,以免损伤肛管直肠黏膜,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然后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并做深呼吸,将头端轻轻地插入肛门后,用力将药液挤入直肠,避免回吸减少用量,忍耐至有便意时方可排便。处理完毕,理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以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药物法,即顿服用麻仁软胶囊3600mg(6粒)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包(68.56g)冲服的液体1000ml,约2-4小时可排出残余粪便。合理运用通便药物: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同种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药。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运用药物应谨慎,一般中成药选用麻仁软胶囊、芪蓉润肠或苁蓉通便口服液(含有蜂蜜成份,糖尿病患者慎用),西药选用乳果糖、福松等副作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鼓励80岁以上顽固性老年便秘患者长期服药,并根据用药效果与排便情况及时修正药物剂量或品种。解除便秘后的生活护理要点:1.定时排便习惯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腹肌无力者便秘,最好采取蹲姿或必要时可考虑排便时双脚踩矮凳,抱膝式协助排便,长期卧床者最好采取坐姿或适当抬高床头,以增加腹内压利于排便。2. 合理饮食 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mL,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每餐前饮用温开水、柠檬汁等饮料,促进肠蠕动。常饮蜂蜜水,利于排便。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过分强调饮水量,素食患者也应考虑一定的脂肪的摄入,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促进肠蠕动。3.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 根据个身条件,从事适宜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参考运用的运动疗法 ①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左右,按摩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耐受度调控;②腹式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每天20次左右;③提肛运动:每晚10-20次,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4. 及时了解大便状况 一般情况下,每日排便1~2次或每2~3日排便一次,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俗称“香蕉便”)即为正常排便。5. 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面对人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因素,克服不良情绪,合理安排生活乐趣。
老年性便秘目前已经成为令患者及其家属极为苦恼、头痛及其棘手的疾病,据资料统计,65岁(含)以上的老年便秘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5倍,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包括饮水量、运动量)、服用药物、电解质、盆底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老年性便秘仍属于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虚秘和西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急性便秘一旦发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甚至肛缘水肿,溢粪水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过于暴力的手指扣粪,甚至可能导致肛管直肠破裂出血。 针对目前老年便秘患者日益增多,掌握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老年急性便秘的发生有一个发展加重的过程,平时即可能就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不畅、排便不尽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合理选择运用通便药物,而不应过分注意泻药的副作用,畏惧用药,应考虑先通后减免的用药原则,同时通过增加饮水量、运动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多种方式,逐步克服药物的依赖性。应急处理:发生老年急性便秘(粪嵌塞),可采取手抠法。先用少许肥皂液润滑带手套食指和肛门周围,轻柔地将食指插入肛门,分次逐量将干硬粪便捣碎取出(操作时应注意老人的耐受度),若触及直肠下端仍有残余粪便,可考虑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灌肠。使用前注意头端光滑及插入方向,以免损伤肛管直肠黏膜,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然后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并做深呼吸,将头端轻轻地插入肛门后,用力将药液挤入直肠,避免回吸减少用量,忍耐至有便意时方可排便。处理完毕,理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以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药物法,即顿服用麻仁软胶囊3600mg(6粒)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包(68.56g)冲服的液体1000ml,约2-4小时可排出残余粪便。合理运用通便药物: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同种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药。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运用药物应谨慎,一般中成药选用麻仁软胶囊、芪蓉润肠或苁蓉通便口服液(含有蜂蜜成份,糖尿病患者慎用),西药选用乳果糖、福松等副作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鼓励80岁以上顽固性老年便秘患者长期服药,并根据用药效果与排便情况及时修正药物剂量或品种。解除便秘后的生活护理要点:1.定时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腹肌无力者便秘,最好采取蹲姿或必要时可考虑排便时双脚踩矮凳,抱膝式协助排便,长期卧床者最好采取坐姿或适当抬高床头,以增加腹内压利于排便。2. 合理饮食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mL,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每餐前饮用温开水、柠檬汁等饮料,促进肠蠕动。常饮蜂蜜水,利于排便。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过分强调饮水量,素食患者也应考虑一定的脂肪的摄入,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促进肠蠕动。3.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 根据个身条件,从事适宜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参考运用的运动疗法 ①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左右,按摩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耐受度调控;②腹式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每天20次左右;③提肛运动:每晚10-20次,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4.及时了解大便状况一般情况下,每日排便1~2次或每2~3日排便一次,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俗称“香蕉便”)即为正常排便。5. 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人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因素,克服不良情绪,合理安排生活乐趣。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生率日益增多,且日趋年轻化,据权威机构统计,上海地区大肠癌,不论男、女,均稳居第二位。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对诊断肠占位性病变、肠息肉、结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或钳取病理,肠镜下开展微创手术等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仍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无痛肠镜是指在短时间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帮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肠镜检查与治疗,安全有效。其优点在于:患者依从性高,检查过程中不会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检查;且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使检查者视野清楚,检查全面、彻底。应做结肠镜检查人群:1、肠炎患者,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2、长期腹泻、腹痛、便秘治疗无效者;3、40岁以上,大便习惯改变或身体近期急剧消瘦者4、大便有粘液、脓血者;5、肛内长期瘙痒者或长期肛周下坠者;6、结肠肿瘤、息肉术后或炎症性肠病定期随访者。 天山中医医院无痛肠镜开展时间:每周五上午。
慢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粘膜下甚至肌层的病变,主要发生在降结肠、乙状结肠,也有累及全结肠的。患者排便次数多于平时,排便不利,大便不成形,多为稀糊或稠糊状,便中带有粘液或脓血,常伴有腹痛、腹胀及里急后重感等。可见疲乏无力,面色少华或萎黄,精神萎靡,或有低热。由于结肠炎本身属于慢性病,其严重的后果是发展成结肠癌,因此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以免担误病情。如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积极到医院就诊,明确检查。结肠炎的常见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感染、遗传等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引发的肠道疾病日益增多。所谓“三分药,七分养”,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除了正规的中西医治疗外,自身的家庭保健及情绪管理也是相当的重要。日常饮食宜采用软而容易消化即低脂少纤维、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还可选食一些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等。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可选食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薏米、芡实、扁豆,赤豆等。有些病人因腹泻及摄入食物不足而发生营养缺乏现象,故需食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每日蛋白摄人量最好能达到2g/kg体重。发病期间不要吃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多的调味品。严重腹泻时可进流质饮食,若出现脱水现象,可喝些淡盐开水、果汁、米粥来补充水、盐、维生素。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对于腹泻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可适量食用。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隔夜或冰箱冷冻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注意腹部保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居住环境幽静,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要学会排解自己的顾虑,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外界不良情志刺激,多看有趣的书籍,多想一些趣事,多参加娱乐活动,多散步游玩,以舒气行中,促进康复。
便秘三级诊断一级诊断:轻度便秘患者根据病史,分析其诱因,无报警症状,年龄因;三级诊断:重度或顽固性便秘,虽然无明确器质性疾病,常规治疗无效者,注意是否存在精神心理等疾患。并应进行必要的特殊肠道功能和动力检测,进一步明确便秘的分型,并选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徐阿姨最近经常头昏,甚至有时恶心,到医院急诊查头颅CT,显示徐阿姨发生了腔梗,建议她留观,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了一个晚上,徐阿姨的头昏症状明显改善,但上厕所便血量多不止,这可吓死徐阿姨了,原来徐阿姨既往有痔疮病史,平时也偶有便血症状,此次静滴活血药物后,便血症状加重,内科医生不敢再用活血药物了,建议她到肛肠科诊治,肛肠科建议她行痔注射术,术后1天,徐阿姨安全出院,又回到急诊继续她的舒血宁之旅。脑梗患者需要活血,痔疮出血需要止血,抗凝与止血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两兄弟。因此,针对脑梗患者痔疮出血的情况,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评估出血情况:观察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持续时间,如果仅是在大便时粪便上或手纸上沾染一些血,可先进行观察处理;如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并且伴随水肿、疼痛等情况时,则需要考虑及时就医。2.生活护理:凉水坐浴: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缓解炎症、减少出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痔疮的刺激和出血风险;养成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减少痔疮出血的可能性;多吃膳食纤维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减少痔疮出血的诱因;发生痔疮出血,特别是观察到痔核渗血或滴血,可考虑用有芯的卷筒纸局部压迫止血,若出血量多或有活动性出血点,建议到医院肛肠急诊就诊。3.药物治疗:轻度痔疮出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痔疮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出血和炎症,目前太宁栓已经断货了,但可以考虑采用肛泰软膏注入肛内,可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由于脑梗患者可能正在使用溶栓或抗凝药物,需谨慎选择药物并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4.就医治疗:当出血情况较严重或无法通过自我护理改善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肛门指诊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痔疮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痔疮出血与脑梗治疗中的药物使用有关,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出血风险。5.积极的保守治疗:对于痔疮出血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注射治疗。痔注射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推荐意见1:Ⅰ、Ⅱ、Ⅲ度内痔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应首选注射治疗;Ⅳ度内痔、内痔出血和混合痔的患者可以选择注射治疗。(推荐等级:强推荐)。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总之,脑梗患者痔疮出血时需要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注意生活护理和药物治疗。如出血情况严重或无法改善,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前两天半夜10点多,被告知有个急诊病人。患者是一位50-60岁的阿姨,捂着屁股,慢慢的、艰难的挪进诊疗室来。经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痔嵌顿伴水肿。予手法回纳后疼痛明显减轻。“医生,我都天天在家休息了,怎么还会发痔疮啊?”“我以前也曾经有东西掉出来过,后来休息了几天,自己就回去了。这次掉出来,我推也推不回去,疼死我了。”“我还发现,我每次都是到晚上痔疮就容易掉出来,早上起来就会好点。”“那你这两天大便怎么样?做过什么事吗?”“没有啊,我天天大便的。我平时身体很好的,家里活都是我干的。擦地板啊,洗菜啊,烧饭。”“你是蹲在地上擦地板的吗?”“对啊,用吸尘器吸又洗不干净。”“那你上厕所要多少时间啊?”“我喜欢等事情都干完了,拿个手机去厕所。慢慢解,但老是有解不干净的感觉。所以一次大概20-30分钟。”“那下午你睡午觉吗?”“我不睡的,下午睡了晚上就睡不着了。下午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追追剧。”“阿婆,你的所有这些爱好都是诱发痔疮发生的原因。”“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因为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加上人类所特有的排便姿势,从而增加了腹压。如果我们排便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肛垫组织松弛,并逐渐下移。当然久蹲、久坐等行为也会导致肛垫下移。此外,由于我们的肛周缺乏静脉瓣,所以局部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导致痔疮的发生。“那我回去后就不再蹲着擦地板了!”“对的,手机也不要再带进厕所了。我们一般建议排便时间能控制在3-5分钟,最长也不要超过15分钟。”
前几天,一到病房就有个女病人跑过来,问:“医生,来月经了能手术吗?”“你来月经了?来月经了肯定不能手术。暂缓几天,等月经结束了再手术。你不是月经刚结束10天吗?怎么那么快又来了?”“我也不知道,可能因为要手术,我很紧张。我已经担心好几天了”“啊,要等月经结束啊?那不是又要多住几天了”“我今天第一天来,月经量很少的。没关系,医生你帮我先手术。”“来月经不能手术的,手术后容易出血,创面容易水肿。而且经血容易感染肛门部的伤口”“医生,没有关系的。我都知道了,我签字。”几个患者也纷纷在旁边低语,:“第一天,月经不多,有什么不能手术的?”“不过,我来开刀前,医生也是让我月经结束了才来的。”“难道出一点血也不能手术吗?”于是,我让她坐下来,慢慢地给她们解释。“女同志在月经期间本来就容易出血,此时抵抗力比较虚弱,凝血功能较平时会出现部分变化。血液中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酶增多,大量凝血因子激活并消耗,纤溶系统相对亢进,容易出血。另外,在月经来临期间体内的黄体会大量分泌生殖激素,而雌激素具有水钠潴留的作用,所以容易出现组织水肿。而肛门部的伤口则更容易水肿。再者,由于我们手术的部位比较特殊,经血常会污染伤口,分不清是创面的出血还是经血。因此,来月经的时候不建议手术。”在听了我详细的解释后,这名女患者终于死心了,不再坚决要求手术了。因此,如果是择期手术的话,尤其是妇科或肛肠科这一类手术的话,还是应该避开月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