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天天在家,又不能出门。一般起床就比平常要晚,正常的生活规律、排便规律就会被打破。而且天天在家,运动量相对平时也会明显减少。再加上,现在的蔬菜堪比奢侈品,所以蔬菜、水果吃得也会比平时少。这些就会严重影响排便,有些人甚至出现了“便秘”的情况。越拉不出来,在马桶上消耗的时间就越长。蹲厕所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拉不干净的感觉,就越想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痔疮”,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除此之外,有些上海阿姨特别爱干净,喜欢蹲在地上擦地板;另外喜欢健身的朋友这两天不能出门只能在家举杠铃;还有些叔叔喜欢坐在马桶上抽抽烟、看看手机、报纸。这些也都是诱发“痔疮”的原因。那在封控期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痔疮”呢?1.养成按时起床、排便的规律:我们中医认为手阳明大肠经运行时间在卯时(5:00-7:00)。此时最容易排便。但每个人的排便规律也略有差距。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排便时间,安排一个最空的时间去上厕所,让机体养成一定的排便习惯。2.适当饮水:虽然现在蔬菜比较抢手,但不一定每天都有保证。但喝水对每个人来说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般每天的进水量最好控制在1-1.5升左右。当然也要根据天气变化及个人情况适时做出调整。3.在家迈开腿:吃完饭,不要马上坐下来看手机、看电视、玩电脑。可以适当地在家里走走。从餐厅到客厅到阳台到卧室,来个家庭一路游。4.按压穴位: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治疗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泄泻等胃肠道疾病。此穴常被作为保健要穴。按揉时一般是用食指和中指并起来揉按,如果觉得力量不够,也可用拇指第一关节替代。除了按揉外,也可轻轻拍打此穴。5.坐浴熏洗:每次排便结束后,用温水清洁,再用干毛巾擦干。如果碰到痔疮急性发作、疼痛。可以用热水先熏后洗。6.避免久坐、配合提肛:既然休息了,就坐在那看一天电视、打一天游戏。其实最好能每隔1个小时就起来动一动,走一走。每天做做提肛运动,一般每天做2次,每次30下。
俗话说得好,十人九痔,切实指出了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事实。而有痔不在年高却成了血淋淋的现实,快节奏的生活,时常加班熬夜,麻辣烫成了常规饮食,朋友小聚不多酌几杯就要伤感情的生活状态,人小痔大真不少见,就连漫画世界里的“白雪公主”、白马王子都来凑热闹了!(贫血男女的俗称)。 痔疮到底是否需要手术,如何科学治疗痔疮??需要看痔疮发展的程度,是否有并发症、是否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来说,痔疮的治疗要根据其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痔无需治疗,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痔疮加重;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以药物治疗为主;重度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有些人认为,痔疮开不好,开了还要发,没必要开痔疮。事实上这是进入了一个误区,主要还是不了解痔疮的发病原因,引起痔疮发病的原因很多: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如久坐,会影响肛周血液回流,使局部静脉丛易发生淤积。不良的饮食习惯: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嗜酒等可直接对直肠粘膜造成刺激,导致静脉扩张充血,从而诱发或加重痔疮。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临厕时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看报纸等不良嗜好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影响肛周的静脉回流。便秘、妊娠增加腹压等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痔疮,痔疮手术万不得已,但手术后也应注意保养,才能避免痔疮的复发。 还有些认认为,开痔疮会导致肛瘘,其实,这两种疾病是不同的疾病,后者属于感染性疾病,由于管道不同程度通过肛门括约肌,彻底完整切除瘘管组织,势必影响肛门功能,而传统意义上的痔疮手术由于创面过大,最多可能引发肛门狭窄乃至排便不畅,不可能影响肛门功能。 因此,得了痔疮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要简单涂抹了事。便血虽然只是痔疮的一般症状,但严重痔疮的便血、疼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贫血、感染、肛周湿疹、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痔疮嵌顿坏死还可导致剧烈疼痛,甚至影响肛门功能,乃至生命。?然而现实有时真的很残酷,据文献报道,约高达5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患病早期会被人们误为(甚至误诊)痔疮而延误病情。这是因为,痔疮的症状与直肠癌初期极其相似,即都会出现血便,而且也表现为新鲜血滴入或喷入便池。在癌肿仅局限于直肠黏膜时,85%的患者中,便血是唯一的早期症状,这时,很多人往往主观认为自己得了痔疮,便自行到药店购买栓剂,或吃点治疗痔疮的药物了事。当症状好转时,就又放松了警惕,使得直肠癌这一杀手没能及时现出原形,耽误病情。 如何避免痔疮的复发??最最关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其中有两点需要牢记心头:1.?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尤以晨起排便最佳,每日正常有规律的排便有助于身心健康;2.合理控制排便时间,避免如厕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蹲位排便尽量控制2分钟内完成,坐位5分钟内完成,超时可能导致局部充血甚至由于腹压增高的影响导致内脏下垂。还有就是要管住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摄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等;多吃易消化、软化大便的食物,多饮水,防止便秘的发生,如果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导致肛门不适,应及时予以肛门栓剂纳肛治疗缓解症状。其次要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天可以进行适当提肛锻炼,2-3次,每次20次上下,可以明显改善肛门部的血液循环;最后要保持肛门清洁及合理的清洁方法,避免过度卫生,比如用淋浴龙头直接冲洗肛门、肛门局部运用沐浴露或肥皂清洗等,都有可能引发肛周湿疹等肛周皮肤病。痔疮看似是小毛病,但不治、失治、误治都有可能带来大麻烦,只有坚持规律生活、合理饮食习惯、时刻注意肛门保健才是治疗痔病的克敌制胜法宝。
老年性便秘目前已经成为令患者及其家属极为苦恼、头痛及其棘手的疾病,据资料统计,65岁(含)以上的老年便秘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5倍,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包括饮水量、运动量)、服用药物、电解质、盆底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老年性便秘仍属于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虚秘和西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急性便秘一旦发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甚至肛缘水肿,溢粪水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过于暴力的手指扣粪,甚至可能导致肛管直肠破裂出血。 针对目前老年便秘患者日益增多,掌握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老年急性便秘的发生有一个发展加重的过程,平时即可能就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不畅、排便不尽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合理选择运用通便药物,而不应过分注意泻药的副作用,畏惧用药,应考虑先通后减免的用药原则,同时通过增加饮水量、运动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多种方式,逐步克服药物的依赖性。应急处理:发生老年急性便秘(粪嵌塞),可采取手抠法。先用少许肥皂液润滑带手套食指和肛门周围,轻柔地将食指插入肛门,分次逐量将干硬粪便捣碎取出(操作时应注意老人的耐受度),若触及直肠下端仍有残余粪便,可考虑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灌肠。使用前注意头端光滑及插入方向,以免损伤肛管直肠黏膜,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然后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并做深呼吸,将头端轻轻地插入肛门后,用力将药液挤入直肠,避免回吸减少用量,忍耐至有便意时方可排便。处理完毕,理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以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药物法,即顿服用麻仁软胶囊3600mg(6粒)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包(68.56g)冲服的液体1000ml,约2-4小时可排出残余粪便。合理运用通便药物: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同种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药。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运用药物应谨慎,一般中成药选用麻仁软胶囊、芪蓉润肠或苁蓉通便口服液(含有蜂蜜成份,糖尿病患者慎用),西药选用乳果糖、福松等副作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鼓励80岁以上顽固性老年便秘患者长期服药,并根据用药效果与排便情况及时修正药物剂量或品种。解除便秘后的生活护理要点:1.定时排便习惯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腹肌无力者便秘,最好采取蹲姿或必要时可考虑排便时双脚踩矮凳,抱膝式协助排便,长期卧床者最好采取坐姿或适当抬高床头,以增加腹内压利于排便。2. 合理饮食 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mL,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每餐前饮用温开水、柠檬汁等饮料,促进肠蠕动。常饮蜂蜜水,利于排便。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过分强调饮水量,素食患者也应考虑一定的脂肪的摄入,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促进肠蠕动。3.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 根据个身条件,从事适宜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参考运用的运动疗法 ①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左右,按摩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耐受度调控;②腹式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每天20次左右;③提肛运动:每晚10-20次,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4. 及时了解大便状况 一般情况下,每日排便1~2次或每2~3日排便一次,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俗称“香蕉便”)即为正常排便。5. 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面对人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因素,克服不良情绪,合理安排生活乐趣。
老年性便秘目前已经成为令患者及其家属极为苦恼、头痛及其棘手的疾病,据资料统计,65岁(含)以上的老年便秘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5倍,它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包括饮水量、运动量)、服用药物、电解质、盆底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老年性便秘仍属于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虚秘和西医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急性便秘一旦发生,可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甚至肛缘水肿,溢粪水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过于暴力的手指扣粪,甚至可能导致肛管直肠破裂出血。 针对目前老年便秘患者日益增多,掌握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老年急性便秘的发生有一个发展加重的过程,平时即可能就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不畅、排便不尽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合理选择运用通便药物,而不应过分注意泻药的副作用,畏惧用药,应考虑先通后减免的用药原则,同时通过增加饮水量、运动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多种方式,逐步克服药物的依赖性。应急处理:发生老年急性便秘(粪嵌塞),可采取手抠法。先用少许肥皂液润滑带手套食指和肛门周围,轻柔地将食指插入肛门,分次逐量将干硬粪便捣碎取出(操作时应注意老人的耐受度),若触及直肠下端仍有残余粪便,可考虑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灌肠。使用前注意头端光滑及插入方向,以免损伤肛管直肠黏膜,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然后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并做深呼吸,将头端轻轻地插入肛门后,用力将药液挤入直肠,避免回吸减少用量,忍耐至有便意时方可排便。处理完毕,理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以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药物法,即顿服用麻仁软胶囊3600mg(6粒)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包(68.56g)冲服的液体1000ml,约2-4小时可排出残余粪便。合理运用通便药物:避免长期单独使用同种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药。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运用药物应谨慎,一般中成药选用麻仁软胶囊、芪蓉润肠或苁蓉通便口服液(含有蜂蜜成份,糖尿病患者慎用),西药选用乳果糖、福松等副作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鼓励80岁以上顽固性老年便秘患者长期服药,并根据用药效果与排便情况及时修正药物剂量或品种。解除便秘后的生活护理要点:1.定时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腹肌无力者便秘,最好采取蹲姿或必要时可考虑排便时双脚踩矮凳,抱膝式协助排便,长期卧床者最好采取坐姿或适当抬高床头,以增加腹内压利于排便。2. 合理饮食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mL,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每餐前饮用温开水、柠檬汁等饮料,促进肠蠕动。常饮蜂蜜水,利于排便。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过分强调饮水量,素食患者也应考虑一定的脂肪的摄入,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促进肠蠕动。3.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 根据个身条件,从事适宜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参考运用的运动疗法 ①按摩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左右,按摩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耐受度调控;②腹式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每天20次左右;③提肛运动:每晚10-20次,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4.及时了解大便状况一般情况下,每日排便1~2次或每2~3日排便一次,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俗称“香蕉便”)即为正常排便。5. 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人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因素,克服不良情绪,合理安排生活乐趣。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生率日益增多,且日趋年轻化,据权威机构统计,上海地区大肠癌,不论男、女,均稳居第二位。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对诊断肠占位性病变、肠息肉、结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或钳取病理,肠镜下开展微创手术等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仍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无痛肠镜是指在短时间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帮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肠镜检查与治疗,安全有效。其优点在于:患者依从性高,检查过程中不会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检查;且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使检查者视野清楚,检查全面、彻底。应做结肠镜检查人群:1、肠炎患者,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2、长期腹泻、腹痛、便秘治疗无效者;3、40岁以上,大便习惯改变或身体近期急剧消瘦者4、大便有粘液、脓血者;5、肛内长期瘙痒者或长期肛周下坠者;6、结肠肿瘤、息肉术后或炎症性肠病定期随访者。 天山中医医院无痛肠镜开展时间:每周五上午。
慢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粘膜下甚至肌层的病变,主要发生在降结肠、乙状结肠,也有累及全结肠的。患者排便次数多于平时,排便不利,大便不成形,多为稀糊或稠糊状,便中带有粘液或脓血,常伴有腹痛、腹胀及里急后重感等。可见疲乏无力,面色少华或萎黄,精神萎靡,或有低热。由于结肠炎本身属于慢性病,其严重的后果是发展成结肠癌,因此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以免担误病情。如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积极到医院就诊,明确检查。结肠炎的常见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感染、遗传等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引发的肠道疾病日益增多。所谓“三分药,七分养”,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除了正规的中西医治疗外,自身的家庭保健及情绪管理也是相当的重要。日常饮食宜采用软而容易消化即低脂少纤维、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还可选食一些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等。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可选食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薏米、芡实、扁豆,赤豆等。有些病人因腹泻及摄入食物不足而发生营养缺乏现象,故需食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每日蛋白摄人量最好能达到2g/kg体重。发病期间不要吃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多的调味品。严重腹泻时可进流质饮食,若出现脱水现象,可喝些淡盐开水、果汁、米粥来补充水、盐、维生素。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对于腹泻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可适量食用。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隔夜或冰箱冷冻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注意腹部保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居住环境幽静,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要学会排解自己的顾虑,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外界不良情志刺激,多看有趣的书籍,多想一些趣事,多参加娱乐活动,多散步游玩,以舒气行中,促进康复。
1、小针刀疗法治慢性病的机理是什么? 答:主要是对慢性软组织病变部位的闭合性手术松解,同时还发挥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机体应力动态平衡失调学说、软组织无菌性损伤学说和免疫学说等多方面的综合机理,这是一种介于针灸和手术之间的一种疗法,如果患者在治疗后注意保养,加强锻炼,不再劳损,那么小针刀疗法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远期治疗效果,这一点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2、小针刀疗法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答:主要是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症等等)。网球肘、跟骨痛、腱鞘炎、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由扭挫伤、挤压伤、骨伤、手术或者肌肉注射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尤其是很多慢性疼痛的患者,针刀有着其他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小针刀是刀吗?做针刀手术时有无痛苦? 答:小针刀是一种似针非针,似刀非刀的治疗器械,其实质是一种尖端只有0.6-1.2毫米宽刀刃的针具,是普通针灸的一种延伸。由于其较粗,相比普通针灸而言,其在病变部位松解时确实有较强的酸胀感,但针刀一般不留针,出现酸胀感几秒后手术就结束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忍受。 4、针刀手术有危险吗?会不会有伤及神经血管的可能? 答:一般不会,针刀操作者要求熟悉解剖常识,科学而准确的定点和进针方法是能避开大血管和神经的,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较大神经血管的损伤,更不会伤及内脏,一项统计表明,针刀引起的医疗损害概率同针灸意外事件相仿,都是极小概率的事件。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将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技术向全国推广,因而,针刀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5、针刀治疗后有时局部疼痛反而加重,这是为什么? 答:每个病人做完针刀后的反应不一样,多数患者扎针的部位有时有两到三天加重反应,个别身体虚弱、糖尿病患者加重反应的时候可能会更长些,极个别的甚至会达到几周时间,这都是正常的。反应的出现和疾病的轻重与病程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 6、为什么各人的复诊时间和治疗次数不相同? 答:患者复诊间隔时间为1-2周,复诊的次数则是根据疼痛部位大小、痛点多少以及疾病性质所决定的,原则上每次治疗点不重复,复诊时,主要是查找被上次主要痛点所掩盖的部位,直到痛点全部消失。根据我们的治疗经验,一般跟骨骨刺、腱鞘炎、网球肘等疾病1-2次即可,膝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等5-6次,而象腰突症、椎管狭窄等较复杂的腰腿痛疾病需要更多的次数,治疗次数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与休息不当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治疗次数的多少是因人而异,我们在初诊时一般都会根据病情向患者进行说明,患者也应密切配合,切忌心急。 7、小针刀疗法既然是一种很好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为何有的患者在几年前治好后现在又痛了? 答: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不能理解为“复发”,应为“再劳损”。由于患者工作的劳累,积劳成疾(即慢性劳损)或急性劳损,完全可以跟任何一个正常人一样出现疼痛,这类病痛不同于传染病,痊愈后是没有免疫功能的,所以,治好后同样要注意不要劳累过度,做我自我保护。第二种情况,慢性颈肩腰腿痛本身是困扰人类的“三大顽疾”之一的,其真正的机理还没有被人类所完全认识,因而对该疾病真正的治愈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对慢性颈肩腰腿痛达到所谓的“根治”。其实举个现实的例子说,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生活中的常见病有几个是能真正治愈而保证不复发的。因而对于针刀疗法也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8、针刀术后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必须注意休息和适当的功能锻炼,特别是膝骨关节炎和颈椎、腰椎病患者,我们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康复锻炼计划。第二,注意在术后1-2天内不要受洗澡和其他因素影响而污染伤口,做到以上两点,对于保证针刀的治疗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9、针刀治疗时是否必须配合药水注射?答:针刀的治疗分很多种类,各个医院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颈腰部的操作,很多情况下纯针刀的效果就很好,约有一半的患者完全不需要任何药物的配合,另一部分痛觉较敏感的患者可以配合少许低浓度利多卡因的注射。四肢关节处的操作,因为其感觉比较敏感,针感太强,大多数患者需要配合少许低浓度利多卡因的注射以减轻针感。至于激素,一般情况下是完全可以不用的。10、患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针刀治疗?答:针刀的适应症很广,疗效也很好,但其毕竟不同于普通的物理治疗,还是有一定疼痛和损伤的。那么何时选择针刀介入治疗呢?根据我们的经验,病程在一个月以上的颈肩腰腿痛,经普通的物理治疗和封闭效果不理想的,有较明确诊断和较清晰压痛点的,可以考虑选择针刀治疗。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颈肩腰腿痛开放性手术术后效果不佳的患者,依旧可以选择针刀进行治疗,只是疗程比普通患者要更长。 11、小针刀疗法有哪些特点? 答:主要是具有适应症广、痛苦小、疗程短、恢复快、化费少、远期疗效好等特点,简单概括为: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价廉,所以深得老百姓的欢迎。 (作者顾钧青,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椎间盘突出症乃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现在最时髦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病。本来是外科病,可是神经科、理疗科、整脊或按摩科、镇痛或麻醉科等医界各科也都蜂拥而上,异彩纷呈,成为各种医疗观点争论最大的一个病。“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文拟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提出一些反思,并认为中医传统疗法值得重视,1“椎间盘王朝”是怎样形成、发展和衰落的? 美国外科学家Michael E.Debakey 曾指出:美国现代外科经历了三个“R”,即从“切除”(resection)到“修复”(repair),再到“替代”(replacement)。能够反映这个外科学发展光辉历程的首屈一指就应该是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了!《外科学简史》曰:“1932年12月31日Barr与Philip Wilson首次为一例术前就诊断为‘椎间盘破裂’的患者施行了手术,1933年9月30日他们将观察的结果在新英格兰外科学会上作了报告,从此开始了‘椎间盘时代’。”[1] 1934年Mixter WJ和Barr JS将19例归因于椎间盘髓核突出的腰背痛病人予以手术证实并命名为“椎间盘破裂症”[2]。Mixter提出:“如果没有众多学者在神经外科学、病理学、神经病学和骨科学等诸多方面研究的成果,要集中注意力于椎间盘的损伤及其作为主要的脊柱疾病是不可能的”。这一在医学上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王朝”(dynasty of the disc)。回顾西医腰腿痛史:“自古以来坐骨神经痛就与人们相伴,但下腰痛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圣经》中未曾提及。1764年一位名叫Domenico Cotugno 的医生对坐骨神经痛给予了经典的描述……”[1]。又据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腰背痛也是一个少见的病”[3]。“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半叶,腰背痛病人大多经常还到内科诊室就医, 且不太受欢迎,谓之“闹腰(妖)”。而与椎间盘突出有关的坐骨神经痛只有确诊后才敢进行外科手术,任何其他腰背疾患则大多避而不问。通常腰腿痛病人都被推给整脊或按摩医生处理,其他科室似乎没有人对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医生在腰腿痛方面不感兴趣,而在脊柱临床实践中确实也没有多少科学基础。直到80年代随着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出现、新式脊柱外科技术以及专业脊柱外科医师的培训热潮兴起.,脊柱业才开始繁荣起来。过去作为许多医生负担的腰腿痛病人现在成了发财致富的“金矿”(gold mine.),脊柱协会会员猛增,手术率抵达顶峰,有些地方的增长率达110%以上……而手术不成功突然又变成一个医学难题,好象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病——手术失败综合症”[4]。 可见“椎间盘王朝”从创建到登峰造极和走下坡路亦有一段过程。2 椎间盘突出是否以手术治疗最好?经过7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美国开创的这一“椎间盘王朝”又当如何评价呢?随着X 线造影、CT和MRI等影象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无症状的人群也有椎间盘突出。据国外资料:用CT检查无症状志愿者的腰椎,其35.4%有椎间盘突出;用MRI检查无症状志愿者的腰椎,40岁以下者突出占17%,40-59岁者占22%,60岁以上者占36%。年岁最老的一组,21%有椎管狭窄而无症状[5]。这仅仅是检查腰椎一个部位,如果检查整个脊椎,则可能比率更高。所以美国《骨科学》将无症状或症状与突出水平不一致的椎间盘突出均列为手术禁忌症(operation should not be done if no pain is present)[6]。有坐骨神经痛症状也不要紧,其自然史表明多能自愈The natural history of sciatica is predominantly that of spontaneous improvement。据Hakelius研究,仅用支具和休息治疗,38%的病人1个月以内即好转;2个月好转占52%,3个月则73%好转。又研究报告(Natural history of lumbar disc hernia with radicular leg pain: Spontaneous MRI changes of the herniated mas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jun 2001):其42位病人在症状发作后保守治疗3-12月用MRI扫描,有37位(88%)的突出疝块能有效地回复50%以上(37 out of 42 patients (88 %) showed effective (>50%) reduction of the herniated mass on MRI 3-12 months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又据Saal 和Saal报告::90%以上伴神经根病变的椎间盘突出患者用非手术疗法均可获得成功[6]。“我确信:在最低限度的侵入技术研究领域内经过不断努力一定能找到无损性修复椎间盘的疗法I believe continued efforts in the area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and nondestructive reparative therapies must be sought”。而早在1986年美国新英格兰杂志即谓:“在过去30年,诊断医师的自信、外科医师的热情以及公费补偿的正当性均已大大减少。几乎所有局限性腰背痛的原因都是不确定的,包括椎间盘突出等在内的许多异常病理表现在无症状者的脊柱内都颇为常见,将一次腰背痛的发作归因于一种特别的解剖异常,其确实性也不够有力(tenuous)。只是因为局限性腰背痛中有马尾综合症和明显的轻瘫急需看外科,否则就不应该将局限性腰背痛视为外科疾病。80%以上的病人在2周之内均可以痊愈或明显好转,其他患者之大多数如果能受到积极鼓励或遵守适当的医嘱,不久亦将转愈[3]”。显然这是对过分强调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者的有力鞭笞,也即对“椎间盘王朝”敲响了丧钟!脊柱乃健康之本。椎间盘是脊柱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吸收压力和将应力传递到脊柱help absorb stress and strain transmitted to the vertebral column等重要生理功能。因为生活劳碌,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引起椎间盘有点损伤或突出,甚或有些腰腿痛症状,都属正常现象,无须紧张, 如果因为一点突出便把整个椎间盘“切”、“修”或换成“人工椎间盘”,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犹如打开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注:《希腊神话》宙斯让潘多拉带给厄庇墨透斯的一只盒子。潘多拉擅自把它打开,里面装的各种祸患一齐飞出。现转义指一切灾祸的来源],那就得不偿失,从此就会给病人带来无穷的祸患。现代影象学的发展,诊断“椎间盘突出”者越来越多,因此对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3 美国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是否就很高明?“今天,照亮人类世界的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美国”( 王澄)。当今中国对美国文明盲目顶礼膜拜的何止一个张功耀!当前国内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可谓问题多多,医患纠纷或事故也屡见不鲜。有些人一旦诊断有“椎间盘突出”就非常紧张,以为是患了“不死的癌症”,东奔西跑乱求医。有人经保守治疗症状已完全消失,可是CT复查仍有“突出”,便认为“无效”,错误地认为:只有“手术摘除髓核”那才是“根治”、没有症状也愿挨一刀!“美国的设备”、“美国的技术”!有些医疗单位利用病人对椎间盘功能的无知,在“椎间盘突出”这一点上大作什么“啥法治椎间盘突出最好”的广告,公然无视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可以自愈的事实,把破坏椎间盘组织的微创疗法鼓吹为最好的治疗方法:“通电后经过低温消融,髓核汽化吸收、冷却固缩”“目前应为首选”!或“以臭氧髓核消融术为例,采用细针穿刺到椎间盘内,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声称:“医院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方面,已形成了‘保守、微创、开放’系列化服务,涵盖了溶核、切吸、臭氧(O3)、椎间盘镜、二重叠、三重叠……治疗方案”,把破坏正常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当成首务,而且,这种“专治椎间盘突出的分院”还是“医疗保险及中国平安保险定点医院”, “ 该技术从2006年6月1日起列入甲类单病种结算项目(医保报销)”,这医保部门岂非是在助纣为虐?如果推而广之普及到全国于国于民有何后果?那么美国专家又是如何看待手术呢?美国Michael E Goldsmith博士曰:“脊柱外科领域中,腰椎术后持续疼痛或疼痛复发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现在,大约有15%的下背部手术患者经过初次手术后症状没有完全缓解,这使得脊柱翻修术逐年增加。虽然85%的患者于初次手术后症状改善,而二次手术后的缓解率仅为50%,每次相继手术的改善率更是持续下降。这些数字说明了避免不必要手术的重要性。”[7]就椎间盘手术而言,现在即使在美国,手术的指征也要求很严。许多骨科医生已逐步习惯于在常规的指导方针(guideline),即AAOS/北美脊柱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列表下进行治疗[8]。美国《SPINE》杂志提出:“脊柱协会必须立定足跟。由NASS领导的脊柱协会必须应用其知识、经验和脊柱协会积累的资源建立新的脊柱医疗模式。新模式必须建立在保证质量和能有效地救助病人之上。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必须限制,要减少并发症和限制再手术率。……依余之见,新脊柱医疗模式应该聘用特别培训的非手术专家作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治的看门人(gatekeeper)。该医疗体系建议: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初级医疗要先找非手术专家,他们会处理好病人;经专业训练和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医师只有在有外科手术指征时才看病人,并由非手术专家来决定。非手术专家可以是特别培训的理疗医师、矫形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生、神经病专科医生或风湿病医生。这个单独的特别有掌管枢纽作用的训练是绝对必要的”[4]。 凯博文博士在其《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一书介绍一位美国警官霍华?哈里士患腰背痛的痛苦经历:“他看过几打医生,几乎每一科都看过:骨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科医生、麻醉科医生见太太专家、内科医生、家庭科医生、康复专家……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开业的护士、康复治疗师、针灸师、医疗催眠师,以及生物反馈疗法、静坐、行为医学、按摩、水疗方面的专家。他上过疼痛诊所、疼痛教室和疼痛聚会,他读过腰背痛方面的医学与自助书籍。哈里士警官在脊柱上动过四次大手术,且每次都有更坏的感觉,正担心害怕地打算做第五次手术”。结果因腰背痛而搞得“整个生活就是疼痛”。……[9] 开始治疗不当,遗留祸患无穷也!4怎样看待“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因为CT或MRI检查报告经常有“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压迫硬膜囊”或“压迫脊髓”等诊断,所以就有许多医患者把“椎间盘压迫”当成主要问题。其实,这种“压迫机制”只是一种学说而已。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怀疑,如尸体解剖,有些死者的椎间盘突出、后突程度较大,但生前却从来无有腰腿痛病史(Fernstrnm)。还有人提出一些其他不同的学说:如Wall(1974)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原理至今一无所知。”Rothman(1977)提出“化学刺激物质是神经根疼痛的一个主要的发病机制,正常神经根受压时不发生疼痛而只是感觉异常;只有炎性神经根受压时才会引起疼痛”。Mashall(1977)提出化学神经根炎学说。Gertzbein(1977)又提出自身免疫学说等。我国学者宣蛰人氏根据自己50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一种新理论和新疗法:“创用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取代传统的机械压迫致痛谬论,在诊断上无视非疼痛因素的腰椎间盘突出物之存在,而以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或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取代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错误诊断;在治疗上以定型的腰臀部等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术或结合腰骶部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术手术取代背离客观实际的‘腰椎间盘切除手术’”[10]。从理论到实践对“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学说作出了大胆的批判。“压迫说”归因于椎间盘突出,主张手术切除椎间盘;“炎症说”归因于神经根炎而主张封闭和用消炎药。事实上有许多外伤不治疗、单凭休息也可以自愈。基于这种常识,在美国多认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症状往往对保守治疗效果好,仅某些情况才需要手术Nerve root compression resulting from herniated disks often responds to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certain cases ,surgery may be needed.”其依赖卧床休息、住院、药物和手术以构成美国的正统医疗模式,约占脊柱病市场份额60%;另外一种非正统模式是整脊,占40%,整脊病人满意率统计记分虽高,可是在身体复康和经济后果方面还不太可靠[4]。那么有没有一种疗法既能愈椎间盘之伤又可以消神经根之炎性水肿从而迅速解除病人之痛苦呢?
患者:去年8月摔跤。走路不正常。 曾经二次关节镜没有科学的康复已有4个月,现右膝不能正常走路,锻炼后发硬好像有力。肿点。请教医生,正常吗?有好的治疗方法吗?会越严重吗?现左脚肌肉感觉怪没力。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顾钧青:治疗方法只有股四头肌主动训练,任何手术或其它治疗方法都替代不了自身的锻炼。锻炼方法其实很简单,躺在床上,抬起患侧下肢,注意不要超过45度,坚持3-5秒后放下,每次做50次,每天做3-4次,当每次做完患肢有酸痛、发热的感觉时,用冷毛巾和热毛巾交替外敷。这样坚持3个月,应该会有效果,当然,如果有条件配合微波、中频、针灸、手法等治疗,效果应当会更好。患者:真心谢谢回复,我原先也抬腿但没有您所详细说的合适。奇怪的是我患腿不知道酸,好像好的太慢,这几天爬楼梯9楼2次,骑健身车三次,每次10分钟。 总觉得左脚也软不稳,很难过。再麻烦请问顾医生,我现摇摆走路是锻炼吗? 李丽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顾钧青:锻炼膝关节尽量在关节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尽量减少关节的损伤,不太赞同爬楼锻炼。患者:顾医生,您好,看来急不来,确实运动过了,是膝关节前区会痛,发红。上下骨连接处也不舒服,膝肿,但我是担心萎缩的速度大于恢复的速度。只要能加速恢复,我都会去试。一直坐着一年多了,就想走,您能帮我吗? 李丽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顾钧青:还是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膝关节会康复的。患者:谢谢顾医生的鼓励,但抬腿后不酸没关系吧!总觉得没有其他锻炼效果好,可不伤害关节也只有它了。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一般认为是慢性积累性劳损所致,临床上运用常规取穴方法治疗该病也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网球肘患者难以治愈或反复发作,被称为顽固性网球肘,常规方法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齐刺天宗穴为主治疗伴有肩胛骨背面软组织高度敏感的压痛点的顽固性网球肘,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2例,全部来源于本院中医骨伤科和针灸科门诊病例,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5岁,平均48.2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7.4个月,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平均49.1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7.63个月,两组病人年龄与病程经t检验分析,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1.2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肘外侧疼痛,不敢拧毛巾,提物时有突然“失力”的现象,在肱骨外上髁部有局限性压痛点,压痛可向桡侧伸肌腱总腱方向扩散,局部无红肿现象,肘关节屈伸活动一般不受影响,前臂旋前或旋后时局部疼痛。晨起时肘关节有僵硬感,大部分患者处于屈肘、前臂旋后位。2 密耳(Mills)试验阳性,即肘、腕、指屈曲,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肱骨外上髁部出现疼痛。3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1.3 纳入标准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 病程须在一个月以上,且经过局部封闭等肘关节局部治疗至少一次后无效。2 双侧天宗穴按压对比,患肢侧压痛反应较健侧明显强烈。1.4 排除标准1 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无法坚持完一疗程治疗的或需服用止痛片,激素等药物以致影响疗效观察的。2 双侧对比,患侧天宗穴压痛不敏感。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用0.3mm×40mm毫针,以患侧天宗穴为中心,采取齐刺法,行捻转泻法,使之得气。同时,常规取曲池,手三里和阿是穴针刺(3),针刺完毕后用TDP灯照射局部,每次治疗30分钟。2.2 对照组 用0.3mm×40mm毫针,常规取曲池,手三里和阿是穴针刺,针刺完毕后用TDP灯照射局部,每次治疗30分钟。 两组均隔天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统一观察结果。3 疗效观察3.1 观察内容 包括疼痛改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程度和综合疗效判定3个方面。3.2 治疗结果(1) 疼痛改善程度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一条10cm长尺子测量疼痛,治疗前患者疼痛均视为10分,治疗后让病人按照与治疗前疼痛程度相比,在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程度评分。镇痛效果评价(参照VAS评分法):镇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100%。显效:镇痛评分>60%,有效:镇痛评分在30%~60%,无效:镇痛评分<30%。两组镇痛评分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网球肘患者疼痛改善程度评分结果(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治疗组32254378.1对照组30148846.7两组显效率经卡方检验,X2=6.566,P<0.05,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 ADL改善程度评分:参照结合患者ADL评分的部分内容 ,包括梳头、洗脸、刷牙、解扣、系皮带、提物、拧毛巾、穿衣8项(1),每个动作完成情况分5级,不能完成为0分,帮助下完成为1分,部分完成为2分,完成时间延长为3分,正常完成为4分,满分为32分。两组ADL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网球肘患者ADL评分结果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后P值 治疗组3228.37±1.1331.18±0.782.81±0.31<0.05对照组3028.26±1.2530.13±1.181.87±0.23<0.05 两组数据经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DL评分在患者治疗前后统计学处理显示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综合疗效: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肘关节外侧疼痛及压痛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正常,且随访3月未反复;有效:肘关节外侧疼痛减轻,仍有压痛,关节活动好转;无效:肘关节外侧疼痛和关节活动无改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表3 两组网球肘患者综合疗效评价结果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痊愈率(%)治疗组32236371.8对照组30139843.3两组数据比较经Ridit分析,u=2.085,P<0.05,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讨论网球肘又称为“肘劳”、“筋痹”,属“伤筋”、“痹证”范畴。《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网球肘,多由肘部长期操劳,损伤气血,脉络空虚,寒湿之邪积聚肘节;或长期从事旋前,伸腕等活动,使筋脉损伤,淤血内停,筋经络脉失和而致。外感寒湿之邪与肘关节局部劳损是网球肘的两个重要病因,肘关节局部劳损通常为人们所重视,故而常规治疗均以循行于肘外侧的手阳明经穴位和肘关节局部阿是穴位为主,而对具有祛风散寒独特功效的手太阳经穴位,由于其循行部位位于上肢尺侧,临床上多有所忽略,近几年文献中也很少有针刺手太阳经穴位治疗网球肘的报道。现代医学对于网球肘的认识已经历了100多年时间,对其中的发病机理仍未能完全认识,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Cyriax提出的伸肌总腱撕裂学说,根据这个学说,现代医学对网球肘采取了局部激素封闭加制动的方法,反复局封治疗无效后,采取手术疗法。但手术治疗的创伤与风险较大。1976年,Gunn发现顽固性网球肘病人中有近50%合并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国内也有从颈论治顽固性网球肘报道(2)。使人们对网球肘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肘关节局部,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也发现,顽固性网球肘往往合并有患侧肩胛骨背面软组织高度敏感的压痛点,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而该点即为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宗穴。天宗穴的穴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在秉风后大骨下陷者中”。《会元针灸学》认为,“天宗者,天是上部肩盘骨之边际,宗者,根宗于天部,合覆宗气,故名天宗”。该穴为手太阳经脉气所发,主治“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古典医籍中亦有该穴治疗“肘臂外后廉痛”的载述。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天宗穴在治疗肘部疼痛的重要作用是早有认识的。《灵枢·官针》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作为太阳经脉气所发的天宗穴,具有散风舒筋、清热消肿之功。在治疗组中,天宗穴齐刺并施以捻转泻法,可使其针感穿过肩胛直达病所,同时配合肘外侧局部的手阳明经的穴位同时应用,一方面将散风舒筋与温补气血的治法相结合,兼顾到了网球肘发病的两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符合以痛为俞的取穴原则,故对顽固性网球肘能起到较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