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有人问这个问题。对于这个我回答了无数次的问题,对于这个令我专门写文加以说明的问题,深感很有整理出来展示给大家看的必要。希望各位朋友不要再沉迷在这样的幻想中。 什么时候接触到这个问题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有多少人问这个问题我更记不清楚了,最近这样的问题还是常常出现在我每一次的出诊中,可见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这么简单了,它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存在于广大的城镇乡村,并且有向小中城市蔓延之势,甚至一些大医院也不能幸免,所以感觉很有必要写一写,以免那些已经中风或者已经有中风危险因素存在的人群走进这个误区而延误本该进行的治疗和预防。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有病变的血管就好像充满污物的下水道,针水就好像加了洗洁精的水一样,打针就可以把肮脏的血管冲洗干净。 其实血管堵塞没有那么简单,微小动脉在堵塞前往往会产生玻璃样变,就如同在下水道内壁再贴一层砖,使管腔越来越细,最终使血管堵塞,而这种玻璃样变是不可逆的。 而中、大动脉的血管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破坏了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在内膜形成粥样斑块,斑块不仅使血管变窄,斑块本身也容易脱落,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堵塞血管而发生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所有这些变化都与我以前的文章提到的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关。 对于这种情况,病人们是需要长期用药物以减少斑块的生成并且稳定已经生成的斑块使其不易脱落,每年一次或者多次的中成药输液,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病变的血管,也起不到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更说不上把血管打通了! 再说,任何药物都有它的半衰期,所谓半衰期就是药物有效的时限,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能够维持疗效长达半年之久,光是这一点,一年通两次血管就可以预防中风这一说法就显得荒谬可笑,更是站不住脚了! 最后来扒一扒并展示一下那些神奇的“通血管”的药物。从我的病人口中,那些“医生们”向他们推荐和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些药物都是中成药的提取物做成的针剂,而且几乎都有一个“通”字!多么神奇的国度!多么神奇的命名!果真如此,这些神奇的“国宝”早就杀向世界,而不用躲在基层医院和小中城市蒙骗百姓了。 醒醒吧!也该醒醒了!!!因为生命只掌握在您自己的手中,如果您不擦亮双眼,不仅钱没了,健康和生命也远你而去。注:所有健康科普的文章均仅供参考,需要诊断或者治疗疾病时,务必听从主诊医生的建议。
我绝对相信,当一位病人想找医生看病时,一定是奔着这位医生的医术去的,而不是傻到奔着虚幻的医德而去。说到医生,人们喜欢谈论医术与医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医德无限拔高,这些人,大多是不需要看病的。当这些人得病时,同样会奔着医生的医术去,这点,我从不怀疑。医术为医者之本!对于医生而言,没有医术,却大谈医德,不是心虚,就是使坏。大家试想一下,一个满嘴医德的医生,真的有医德吗?面对来诊的病人,你下一个错误的诊断,做一些不该做的检查,用一些不搭边的药,最终导致病情加重,延误了对病人的诊治。这样的“医德”,你认可吗?所以,任何一位医生,必须脚踏实地的提高医术,提高诊疗水平,使病人少走弯路,使病情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如何提才能高医术?窃以为,除了医生本身的悟性,还需要具备下面一些品质。勤奋好学。对于医生而言,是真正学到老,干到老的一份职业。依靠投机取巧,从来不会得到真正扎实的医术,所以,勤奋是基本素质。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别人的成功,你为什么不虚心请教和学习。在生命面前,你的面子值多少钱?在我的学生中,有几个是特别喜欢提问和与我探讨某个病人的诊治方案的。这些学生,医术的提高可以用扎实且迅速来形容。昨天下午,一位学生像往常一样,将他遇到的疑难病例的病史,图片和视频发给我。像往常一样,他估摸着我已经看完了,便打电话给我,我们便开始讨论起来。一番讨论之后,诊断的方向已经明确,我建议他用一些药,他马上照办。今天上午,我正在坐门诊,他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说,按照昨晚讨论的方案用药后,折磨病人的头痛消失了,昨晚病人难得睡了一个好觉。因为坐诊太忙,我没有及时回复他。下午起床,我回复他时,他说已经发现一些阳性的检查结果,这个结果,对他原来思考的定位诊断很有价值。我从来不掩饰我对这位学生的喜爱。他谦逊,和蔼,勤奋,多思,仁慈。现在的他,已经是科室的骨干医生,专程来找他看病的病人源源不断,不管多累,他都没有怨言,保持着一贯的耐心,细心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这样的医生,才可以称得上是仁心仁术的医生,每每与朋友说起他,我的内心都是充满喜悦和自豪的。医术与医德,并不矛盾,也不能割裂。如果抛开医术来谈医德,在我看来,就是耍流氓,就是对生命的漠视。
一、体内尿酸从哪来?尿酸,这个与痛风息息相关的物质,它在我们体内有两大来源途径。一方面是内源性尿酸,这部分尿酸由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约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咱们身体里的细胞正常衰老死亡、新陈代谢过程,以及像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肿瘤细胞大量死亡等情况,都会促使尿酸生成。另一方面是外源性尿酸,它来自于食物中的嘌呤分解,像动物内脏、海鲜、紫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吃进肚子后会代谢产生尿酸,不过这部分尿酸只占人体尿酸总量的20%左右。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生和排泄尿酸处于平衡状态,血中的尿酸水平也就稳定。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尿酸在体内蓄积,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痛风就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个。二、为何有人“幸免”,有人中招?(一)遗传因素:不可忽视的痛风“基因密码”遗传因素在痛风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宛如一把隐藏的“基因密码锁”。部分人群体内由于遗传基因缺陷,负责尿酸代谢的酶先天性缺乏或功能异常,使得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进而大幅提升了痛风的发病几率。就像某些家族,祖辈、父辈多人饱受痛风折磨,子女辈也常常难以幸免,这种痛风在家族中的“扎堆”现象,便是遗传因素作祟的有力例证。有研究表明,若父母一方患有痛风,子女患痛风的概率可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若父母双方均为痛风患者,子女发病风险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二)生活方式:习惯背后的痛风隐患饮食不节制:高嘌呤食物的“痛风陷阱”在日常生活里,饮食堪称痛风发作的一大“导火索”。像动物内脏(猪肝、鹅肝、猪大肠等)、部分海鲜(沙丁鱼、生蚝、蟹黄等)、浓肉汤以及豆类制品等,均属于高嘌呤食物。以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来衡量,猪肝嘌呤含量可达275mg左右,生蚝约282mg,这些食物一旦频繁且大量地出现在餐桌上,被人体摄入后,经过代谢,会促使尿酸大量生成,远远超出人体正常排泄尿酸的能力范围,长此以往,尿酸在体内不断蓄积,痛风自然就容易找上门来。过量饮酒:酒水与痛风的“亲密接触”饮酒,尤其是长期过量饮酒,与痛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精进入人体后,一方面会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乳酸在肾脏与尿酸竞争排泄通道,抑制尿酸排泄;另一方面,酒精还能刺激机体加速嘌呤分解,促使尿酸生成增多。不同酒类对痛风的影响虽有差异,但总体而言,啤酒因含有大量鸟苷酸,代谢后会生成大量尿酸,危害尤甚;白酒次之,红酒相对影响较小,但过量饮用同样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大量饮酒人群痛风发病率比不饮酒人群高出近3倍。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痛风温床”现代社会,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愈发普遍,而这恰恰为痛风提供了滋生的“温床”。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减缓,血液循环不畅,尿酸排泄速度随之减慢,尿酸容易在体内积聚。再者,运动量过少还易导致体重上升,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一方面会促进尿酸合成,另一方面会阻碍尿酸排泄,使得痛风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据统计,肥胖人群痛风发病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约20%-30%。三、其他易忽视的诱发因素(一)疾病引发的“蝴蝶效应”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看似与痛风关联不大,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尿酸代谢,为痛风的发作埋下隐患。以高血压为例,部分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来控制血压,这类药物虽能有效降压,却会抑制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升高血尿酸浓度,长此以往,大大增加痛风发病风险。据统计,高血压患者中痛风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约10%-20%。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一方面会使尿酸生成增多,另一方面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双重作用下,痛风也容易乘虚而入。而肾脏作为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一旦患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肾功能受损,尿酸排泄受阻,体内尿酸水平迅速攀升,痛风发作几率自然显著提高。(二)药物的“副作用危机”一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悄悄引发尿酸升高,成为痛风的“帮凶”。如阿司匹林,它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时,会抑制尿酸排泄,长期服用可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部分抗结核药物,像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也会干扰尿酸代谢,促使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还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它可使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导致血尿酸升高。所以,在长期服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定期监测尿酸指标,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痛风发作。(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变化下的痛风风险女性在绝经前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雌激素原本对尿酸代谢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它能够促进尿酸排泄,绝经后雌激素的“保护屏障”消失,尿酸排泄减少,痛风的易感性明显增加。临床上,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较于绝经前,发病风险可升高数倍。对于年轻人而言,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熬夜、作息颠倒、过度疲劳成为家常便饭,这种不规律生活扰乱人体生物钟,干扰尿酸代谢,使得尿酸排泄失常。同时,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影响尿酸排泄,让痛风悄悄盯上年轻群体。四、远离痛风,从现在做起了解了痛风的诸多诱发因素,预防痛风的关键也就呼之欲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重中之重。饮食上,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像动物内脏、海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同时,要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能不喝尽量不喝,红酒也需适量饮用。再者,要摒弃久坐不动的习惯,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尿酸排泄,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肥胖风险。另外,多喝水,保证每天尿量在2000ml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尿酸排出体外。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服用可能影响尿酸代谢药物的患者,要更加密切关注尿酸指标,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进行干预。女性在绝经前后,要格外留意身体变化,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调节尿酸代谢;年轻人也切勿仗着年轻肆意挥霍健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学会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身心舒畅。痛风并非防不胜防,只要我们洞悉其诱发因素,从生活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作息习惯,定期体检,就能让痛风无机可乘,守护自身的健康。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从专业的角度看,头晕包括眩晕(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头昏(头脑昏沉不清醒)以及晕厥前兆(即将失去意识的感觉)。这复杂的症状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一、神经系统相关原因1. 脑缺血病变这是导致头晕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因素。当脑部的血管因为动脉硬化等原因发生狭窄或堵塞时,脑部供血会减少。大脑这个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极高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就会通过神经信号反馈出头晕的感觉。例如,基底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脑干等部位的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同时还可能伴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2. 小脑病变小脑主要负责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运动。如果小脑出现病变,如小脑梗死或者小脑出血等,小脑的功能会受损。患者会感觉头晕,而且这种头晕常常伴随着共济失调的症状,像走路不稳、站立摇晃等。3. 癫痫在某些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会影响到脑部的平衡和感觉中枢。虽然不是所有癫痫都会以头晕为主要表现,但在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的症状。二、耳部疾病因素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内耳发生疾病,如美尼尔病,会影响到前庭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头晕。这种头晕往往比较严重,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另外,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等,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因。三、内科疾病原因1.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高血压方面,血压长期升高会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者血压波动影响脑部供血,从而引发头晕。低血压患者则是因为血压过低,血液不能有效地输送到大脑,特别是在突然站起时,容易发生头晕。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足会影响脑部的血液灌注,急性心原性脑供血不足综合征时,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情况可导致头晕、晕厥等症状。2. 血液系统疾病 - 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使得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就会产生头晕感,患者通常还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3.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身体代谢加快,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影响到大脑供血或者供能,导致头晕。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身体代谢减缓,也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类似症状。四、其他因素1. 颈椎骨退化长期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伏案工作,会使颈椎发生增生、变形、退化等变化。颈部肌肉紧张会拉扯动脉血管,影响脑部供血,这是头晕的一个常见原因。患者常会感觉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有时还会伴有肩痛、头皮手指发麻等症状。2. 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中毒会损害耳蜗神经,导致头晕、眩晕以及感音性耳聋等症状。慢性铅中毒也会引起头晕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3. 精神因素抑郁症早期患者可能经常出现头晕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情况。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也可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血压波动或者血管痉挛,引发头晕。头晕只是一种症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临床上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发现的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以便准确地找到病因并给予有效的治疗。
一、身边的“甜蜜杀手”你是否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糖尿病?在家庭聚会、职场闲聊或是社区活动中,总能听到有人提及自己或亲友正在与这个疾病抗争。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1.2%,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然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甜蜜杀手”。它可不是简单的血糖升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引发诸多严重并发症,累及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等多个器官。或许你会好奇,这个让人头疼的疾病究竟是怎么缠上大家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糖尿病发病的神秘面纱。二、探寻“病根”:多因素交织(一)遗传:不可忽视的“先天密码”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易感性。如果你的父母、祖父母等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相较于常人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的突变或特定基因组合,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使得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出现异常。但请记住,遗传并非是一张“宿命判决书”,并非父母患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发病。它只是让你站在了一个相对高风险的起跑线上,若能在后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完全可以降低甚至规避发病风险。临床数据显示,父母均为糖尿病患者,子女发病概率约在20%-30%之间,这充分说明,遗传只是增加了可能性,而非绝对的发病必然性。(二)生活习惯:日积月累的“隐患”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宛如一颗颗“定时炸弹”,悄然增加着糖尿病的发病几率。长时间少动多坐,成了很多职场人的日常写照。白天伏案工作一整天,下班后又瘫在沙发上刷手机,运动量的极度匮乏,使得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多余的糖分只能在血液中堆积,久而久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尿病便容易趁虚而入。熬夜,这个看似普通的习惯,实则对身体代谢危害极大。当夜深人静你还在熬夜追剧、加班时,身体内分泌系统已然紊乱,激素失衡促使血糖升高。长期生物钟颠倒,胰岛细胞得不到充分休息,功能逐渐受损,胰岛素分泌失调,为糖尿病埋下隐患。抽烟喝酒,这对“不良搭档”同样是健康大敌。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干扰身体正常代谢,使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在体内的运输与作用;酒精进入身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易引发肝脏损伤,影响肝脏对血糖的调节功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让血糖如同脱缰野马,难以控制。暴饮暴食更是直接给胰腺“增压”。一顿顿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大餐,短时间内让血糖急剧飙升,迫使胰腺“加班加点”分泌胰岛素来降糖。长此以往,胰腺不堪重负,分泌功能出现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质量下降,糖尿病也就悄然降临。(三)压力与情绪:内心的“波澜”影响血糖“湖面”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压力如影随形。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之下,或是被焦虑、抑郁、易怒等不良情绪笼罩,身体内分泌系统会陷入混乱。当人压力过大或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血糖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若这种情绪应激状态频繁出现,血糖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波动,久而久之,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和调节机制失灵,糖尿病便可能找上门来。反之,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学会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释放压力,能让血糖的“湖面”更加平稳,为健康保驾护航。三、胰岛素的“困境”与血糖“失控”胰岛素,堪称身体里调节血糖的“金钥匙”,它由胰岛细胞分泌,能开启细胞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被转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当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时,就好比锁芯生锈,“金钥匙”难以顺利开锁,细胞摄取葡萄糖受阻,血糖只能在血液中积聚。肥胖是诱发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元凶”之一。过多的脂肪细胞,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一系列脂肪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使得胰岛素作用大打折扣。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胰岛细胞不得不拼命分泌更多胰岛素,长此以往,胰岛细胞疲惫不堪,功能逐渐衰退。除了肥胖,长期过度劳累、身体慢性炎症、某些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另外,自身免疫紊乱时,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细胞,如同“内讧”,会直接破坏胰岛细胞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使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锐减。一旦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就如脱缰野马,肆意飙升,糖尿病也就随之而来。四、特殊时期与糖尿病“邂逅”人生的某些特殊阶段,身体仿佛进入了一个“敏感时期”,糖尿病更容易趁虚而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胰岛功能也不例外。老年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减弱,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好比机器零件老化,调节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自然升高。对于女性而言,妊娠期是一个特殊挑战。怀孕后,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如同“捣蛋鬼”,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孕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需求大幅增加。若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无法代偿这种变化,就会出现胰岛素相对不足,进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高龄产妇、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更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五、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的发病,是遗传、生活习惯、压力、身体代谢变化等多因素交织的结果。既然知晓了这些病因,预防就有了方向。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能为身体代谢营造良好环境。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让内分泌系统平稳运行。对于有家族遗传史、肥胖、年龄增长等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早发现血糖异常,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干预,能及时拉回健康轨道。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从现在起,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防线,远离糖尿病的威胁,畅享甜蜜无忧的生活。
头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但其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多种多样的原因,从相对轻微的问题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都有涵盖。一、肌肉相关因素1.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比如久坐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或长时间弯腰等,会使颈部和背部肌肉过度紧张。颈部肌肉紧张时,很容易牵涉到头部的神经,引发头痛。这种头痛可能是钝痛,而且疼痛的程度与肌肉紧张的程度相关。过度使用肌肉,例如突然进行剧烈的运动,肌肉疲劳产生大量乳酸堆积,也会引起肌肉酸痛,并且可能导致头痛症状的出现。2.枕神经痛枕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时会引起头后面的疼痛。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如颈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蔓延到枕神经;也可能是外伤导致枕神经受损,或者是颈椎病变挤压枕神经。枕神经痛通常是阵发性的尖锐刺痛,并且疼痛可向头顶、耳部等部位放射。二、颈椎及脊柱问题1.颈椎病变长期不良姿势、颈椎间盘突出等都可能导致颈椎病变。颈椎病变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头后面痛。除了头痛,往往还伴随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因为颈椎就像一个桥梁,连接着头部和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影响到头部的神经和血液循环。2.脊柱炎、脊柱肿瘤等脊椎病变这些疾病会影响脊椎结构和神经功能。比如脊椎炎会引发脊椎的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脊柱肿瘤则可能压迫神经组织,都可能导致疼痛,而且疼痛可能会传导至头部,引起头痛。三、血管性因素1.偏头痛偏头痛多由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劳累、情绪波动、月经期、某些食物(如含酪胺、香肠等加工肉类)等都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时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2.颅内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通路受阻时,如脑水肿、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等,颅内压超过正常范围。除了头痛之外,还可能有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降低颅内压。四、神经性因素1.紧张性头痛这通常由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因素引起颈部和肩部肌肉持续收缩所致。肌肉的持续收缩会使头颈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头痛,表现为双侧头部紧箍样疼痛。五、全身性疾病1.高血压血压过高时,会引起脑血管痉挛或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实质,刺激脑膜上的神经纤维,产生剧烈的搏动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心慌等症状,通过测量血压和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可以缓解。2.贫血贫血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大脑缺氧,从而引发头痛。患者可能还会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六、五官科疾病1.鼻窦炎鼻窦的炎症会刺激神经,鼻窦与头部的神经联系紧密,炎症刺激会导致头痛,同时伴有流涕、鼻塞等典型的鼻窦炎症状。七、其他因素1.睡眠不足 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脑功能活动异常,进而引起头痛。及时补充睡眠往往可以缓解头痛症状。2.感染中毒某些感染如流感等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会使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头痛,同时会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总之,头痛背后的原因极为复杂,如果头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的症状,如肢体无力、视力障碍、呕吐等,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我曾经在公众号里写过这样的案例,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硬膜下血肿,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一、什么是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在脑表面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血肿。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二、病因1.头部外伤:这是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原因。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容易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导致头部受伤。即使是轻微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引起硬膜下血肿,尤其是存在脑萎缩的老年人,颅内空间相对增大,脑表面的桥静脉被拉长且张力增加,更容易在外伤后发生撕裂出血。2.抗凝药物的使用:一些老年人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即使是轻微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发生。3.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长期受到高压力的冲击,容易发生损伤。当头部受到外伤时,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肿。三、症状表现硬膜下血肿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这也是导致该病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1.头痛、头晕:这是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胀痛,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剧烈的头痛。2.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头痛之后出现,且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3.意识障碍:如果血肿较大,压迫脑组织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的程度与血肿的大小、部位以及发展速度有关。4.肢体无力:血肿压迫运动神经中枢或传导通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偏瘫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一侧肢体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5.精神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定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血肿影响了大脑的功能所致。需要注意的是,硬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会在受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出现,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果老年人头部受伤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四、处理措施1.保守治疗:对于血肿较小、症状较轻、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同时,要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以了解血肿的变化情况。 2.手术治疗:对于血肿较大、症状较重、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引流术:这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用方法。通过在颅骨上钻孔,将血肿内的液体引流出来,以减轻颅内压力。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血肿较大、脑受压明显或有脑疝形成的患者。该手术方法需要打开颅骨,清除血肿,并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手术创伤较大,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五、病情的预后硬膜下血肿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血肿的大小和部位、治疗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如果治疗不及时,血肿可能会继续增大,导致脑疝的发生,危及生命。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下降、肢体偏瘫、失语等,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来改善功能。六、如何预防1.预防头部外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如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无障碍物,行走时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避免单独外出等。 2.合理用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避免自行服用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3.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 4.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头颅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有头部外伤史的老年人,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总之,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我们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硬膜下血肿,关注老年人的健康。
中风,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健康 “杀手”,一旦首次来袭,往往就为二次中风埋下了隐患。据研究表明,首次中风后的5年内,二次中风的发生率约为25%至30%,这一数据无疑给中风患者及其家庭敲响了警钟。二次中风的后果往往比首次中风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残疾程度加深、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每一次中风发作,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中风患者来说,预防二次中风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更是一场与病魔的关键较量,关乎着未来生命的走向。一、明晰二次中风的关键风险因素首次中风后,深入了解可能引发二次中风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一)年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和脆弱,就像老化的水管更容易破裂或堵塞一样,中风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二)高血压如同隐匿在身体内的“定时炸弹”,长期血压不稳定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为二次中风创造了条件。(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紊乱,血液中过多的糖分像黏稠的胶水,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使得中风更容易再次发作。(四)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二次中风。房颤患者的心房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流向脑部,堵塞脑血管,引发二次中风。(五)颈动脉狭窄犹如道路变窄,会阻碍脑部血液的正常供应,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中风复发。(六)高脂血症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这些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后会引发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复发。(七)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弹性;酗酒会使血压波动,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增加血液黏稠度;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肥胖、血脂升高、血液循环减慢,这些不良习惯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二次中风的风险。(八)此外,家族中有中风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的血管天生较为脆弱,或者具有某些易患中风的基因,也需要格外警惕二次中风的发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风险因素,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二次中风的发生几率。二、多维度预防策略(一)生活习惯:构筑健康基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二次中风的坚实基础。戒烟戒酒势在必行,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进程;酒精则会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导致血脂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提高中风复发风险。在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减少腌制食品、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增强血管弹性。适量摄入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等,这些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控制饮食量和频率也十分关键,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保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防止体重过度增加,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从而降低二次中风的发生几率。规律作息同样不容忽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新陈代谢,稳定血压和心率。为预防二次中风提供有力保障。(二)指标管控:稳定身体内环境严格控制血压是预防二次中风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中风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可选择长效降压药,每天定时服用,确保血压平稳下降,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控制血糖对于预防二次中风同样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控制在7%以下),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血脂水平也不容忽视,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选用他汀类、贝特类等降脂药物,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血脂,根据血脂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中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如食用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关注血液黏稠度,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保持血液稀释状态,避免血液黏稠度过高形成血栓。(三)坚持锻炼:激发身体活力适度的锻炼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二次中风具有重要意义。锻炼可以增强肢体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降低跌倒的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适合中风患者的锻炼方式有很多,如散步、太极拳、康复操等。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每次散步30-60分钟,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调节呼吸和心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康复操则是根据中风患者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一套运动,包括肢体的伸展、弯曲、旋转等动作,针对性地锻炼患侧肢体,促进功能恢复。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适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四)药物依从:巩固治疗防线药物治疗是预防二次中风的重要防线,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减量或换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复发风险,但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适用于房颤等引起的心源性栓塞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的同时避免出血风险。降压、降糖、降脂药物也应规律服用,不得随意中断,以维持血压、血糖、血脂的稳定。同时,患者应了解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定期到医院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三、中风复发的应对之策中风复发时,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突然头痛、头晕加重,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肢体再次出现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突然瘫痪;语言表达不清或理解困难,说话含糊、词不达意;视力模糊、眼前发黑或重影;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意识状态改变,如嗜睡、昏迷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家属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让患者平卧在床上,松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以保证呼吸顺畅。如果患者有假牙,应及时取出,防止假牙脱落堵塞呼吸道。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进入气管,引起窒息。若患者出现抽搐,可用毛巾或纱布等柔软物品垫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但切勿强行撬开牙关。在进行这些急救措施的同时,务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关键信息,以便医院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给患者喂食、喂水或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写下这个题目,思绪瞬间回到三十多年前。当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因为肚子疼而就诊,并执意住进神经内科病房。住进神经内科病房后,她的肚子疼呈规律性发作。当然,这种规律是慢慢才发现的,当我们恍然大悟时,都感到十分吃惊。当时在神经内科实习的学生中,有一位公认的帅哥。只要这位帅哥值班,这位姑娘的肚子疼一定发作。特别富有戏剧性的是,她的肚子疼发作时,科室所有的大咖都无法诊断清楚,更无法治好。有一次,带这位帅哥的老师带着这位帅哥去查看这位美丽的姑娘。不管老师如何询问,如何体查,都找不出一个所以然。这位帅哥也感到奇怪,便为姑娘做腹部按压检查。奇迹发生了,帅哥按压几下后,姑娘的肚子疼马上消失,姑娘也展示出本来就很美的笑容。慢慢地,这种规律性便被带教的老师发现了。只要这位帅哥值班,这位姑娘的肚子疼一定发作;一旦这位姑娘的肚子疼发作,只要这位帅哥去按压几下她的肚子,疼痛马上停止。再往后,老师发现,不仅姑娘在这位帅哥面前显得特别的高兴甚至兴奋,连姑娘的母亲看向这位帅哥的眼神也很不一样。最后的结局是喜大普奔,这位美女终于得偿所愿,与这位帅哥结为夫妻。据说,婚后的生活也十分美满。当然,其中很多细节也将神经内科的医生们困扰着。比如,这位姑娘是如何知道和认识这位帅哥的?又如何准确踩点到这位帅哥在神经科实习的?她又如何想出这条“妙计”的?没有人知道。从医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癔病,现在多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这位姑娘从程度上分,属于轻症的一种。对于癔病,专业的表述是,癔病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有人认为,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病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病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有观点认为,癔病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临床实践发现癔病常常发端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时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且癔病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某些义务或达到想达到的目的。在临床上,癔病虽然并不多见。但不管是在门诊还是病房,都会遇到癔病的病人。对于这类病人,下诊断前,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就像我上个月看到的一个病人一样。当时我正在为一位病人看病,巡视护士进来告诉我:“主任,外面有一位病人倒在地上抽搐,家属要求您提前给病人看病。”从医三十多年,这样的情况于我而言,并不少见。我不会轻易否定,但也不会轻易答应。我应了一句:“我看完这位病人马上去看看他。”看完手上的病人,我马上离开诊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约20多岁的病人正躺在地上“抽搐”。他一边抽,一边看着我,病人的爸爸则在一旁催促我赶紧为病人看。“你头痛吗?”我问了病人一句,病人马上摇摇头。“头晕吗?”病人又摇了摇头。“抬起右腿给我看看。”病人马上停止抽搐,抬起右腿。至此,我已心中有数,对病人的爸爸说:“你扶病人到椅子上坐好,慢慢等,在你旁边坐着的,都是已经等候几个小时的病人。他们来得比你早,预约的时间也比你早,请按顺序等候。如果你觉得你儿子的情况很危急,请到急诊科就诊。”说罢,我便转身走进诊室,按照预约的顺序叫号看病。其实,这个病人也是癔病。在环境和家人的暗示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出现的癔病发作。如果他的爸爸不改变固有的思维,他儿子的病很难治疗。
一、真实案例引发的思考案例一:手术的遗憾前不久,一位好友讲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位60岁的老人在常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颅内动脉瘤。医生指出,动脉瘤如同一个潜在的炸弹,一旦破裂,将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老人的儿女们出于对父亲健康的担忧,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决定让老人接受手术介入治疗。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手术最终以失败告终,老人不幸离世。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体检发现的异常,治疗决策并非轻而易举,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巨大的风险。也许,老人不做体检,就不会发现动脉瘤,就会带瘤生存,直到生命的尽头。当然,老人也可能在随后的岁月里,因为动脉瘤突然破裂而致命。医生的出发点是好的,老人的儿女们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结局却是令人扼腕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选择了,就要承担选择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不能因为手术成功了,就说选择绝对正确,也不能因为手术失败了,就说选择是错的,就像硬币的两面,谁也猜不透。案例二:纠结的抉择最近,我在诊疗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病人。在检查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其颈内动脉有一个小动脉瘤。医生根据病情,建议进行手术。但这个建议却让病人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之中。手术存在风险,不手术又担心动脉瘤带来的潜在威胁,病人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人也陷入极度的焦虑中。二、体检发现异常,处理的难点与困惑病情的复杂性不少病人在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会意外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病情复杂多样。例如,除了动脉瘤外,还可能发现肺部结节、甲状腺肿物等。对于这些异常,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病变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大小、生长速度、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来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治疗方案的选择即使确定需要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也并非易事。以动脉瘤为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而对于一些良性病变,如小的肺部结节或甲状腺囊肿,是否需要立即治疗,还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也需要仔细斟酌,这个过程,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患者的心理压力面对体检发现的异常,患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决策能力。他们可能会过度担心疾病的恶化,急于寻求治疗,而忽视了治疗的风险。另一方面,患者也可能因为对治疗的恐惧而犹豫不决,甚至拒绝治疗。如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理性地面对疾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面对体检异常,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保持冷静,理性对待当得知体检结果异常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异常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绝症,很多疾病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异常结果的具体含义和可能的影响。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对于复杂的病情,建议寻求多学科会诊的意见。多学科会诊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治疗建议。充分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在决定治疗方案之前,要与医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每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风险和预后。可以向医生询问治疗的成功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学书籍等途径,了解相关疾病的治疗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意愿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延长生命,还要提高生活质量。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意愿。例如,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过于激进的治疗方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痛苦,而保守治疗或对症治疗可能更适合他们。因此,要尊重患者的意愿,让他们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寻求心理支持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患者和家属可以寻求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倾诉、参加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组织等方式,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体检发现异常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要保持冷静,积极与医生沟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类似的经历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