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4年08月29日19:58主讲人:江晨主治医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骨科
大多数人听到“膝关节置换”,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是“把膝关节锯掉,换上一个人工的关节”。其实膝关节置换,全名叫膝关节表面置换。在我们膝关节的表面上有软骨,随着年龄增大,磨损增多,慢慢的软骨就磨掉了。磨掉了以后就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尤其是行走负重和上下楼梯,爬山时疼痛会加重,休息后会好转,严重的可引起膝关节内外翻,就是“O”型腿和“X”型腿。膝关节置换就是针对这种软骨损伤严重,影响生活的人群。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切除已经磨损破坏的关节面,使用人工生物材料(膝关节假体)来置换病变的的膝关节软骨,达到消除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恢复下肢力线、重建膝关节功能的目的。01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主要为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受累等。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采取减轻体重、佩戴护具、药物治疗、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可有效改善关节症状,并减缓病情进展。然而,当出现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畸形明显时,则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此时,可选择膝关节置换手术,重建膝关节的功能,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改善生活质量。02膝关节置换术的类型单髁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主要针对单侧骨关节病,单髁置换手术是用人工关节垫片和软骨替代磨损的部位,属于保膝手术,适合单一间室出现磨损的患者,不会损伤前、后交叉韧带,可保持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相对会比较好,康复周期也会短。全膝关节置换术:全膝置换手术会破坏整个关节面,包括韧带,适合全关节严重退化后需要建立表面置换的患者。03膝关节置换术操作步骤1、备体位,消毒2、切开暴露关节,软组织处理3、股骨远端截骨4、股骨前后髁和斜面截骨(四合一截骨)5、胫骨近端截骨6、假体试模7、截骨面放置骨水泥并安装假体8、冲洗,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关注我们——
踝关节扭伤是指外伤导致踝关节超过正常活动度,如过度内翻或外翻或旋转伤力,累及踝关节和后足的韧带、关节囊、肌腱等组织的过度拉伸、撕裂,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崴脚”。 踝关节扭伤后的处理原则,可以使用保护、最佳负荷、冰敷、加压和抬高 (POLICE) 的原则:P——protection保护:立即停止运动,用踝关节有效护具保护,避免损伤加重。OL——optimalloading最佳负荷: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在踝关节护具保护下早期对踝关节进行适当的负荷刺激,有助于控制水肿,促进损伤组织的重塑,缩短恢复周期,避免废用性肌萎缩及骨质疏松。I——ice冰敷:立即用冰袋冰敷或冰水浴浸泡15到20分钟,伤后当天清醒时每2-3小时重复一次。后续建议冰敷每天2-3次,时间为10-15分钟/次,可以控制损伤部位的肿胀、炎症,减轻疼痛。冰敷采用冰水混合物效果最佳,切记避免冻伤皮肤。伤后7天内禁止热敷;II度以上损伤至少冰敷7天,伤情较重的冰敷可延长,不建议伤后使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用药物。C——compression加压:为防止肿胀加重、促进消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踝关节直至肿胀消退。避免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从离心脏最远处开始包扎)。E——elevation抬高患肢: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和组织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局部肿胀。具体处置须到医院后听从专科医生建议。就医时间:建议伤后及时就医,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就医,在伤后7天内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可参加训练。7天后肿胀、疼痛等症状仍存在,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及军事训练,及时到医院就诊。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OA不但可以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还可显著升高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髋部骨折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OA好发于膝、髋、手等关节,其中以膝关节最为常见,我国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8.1%。治疗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采用阶梯化与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减轻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和矫正畸形的目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首次提出的OA阶梯化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并避免过度治疗,使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和程度的OA患者获得最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阶梯化治疗方案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手术治疗及重建手术治疗。什么是关节镜手术?它有哪些优点?关节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关节微创手术。是通过在关节周围切开2~3个5mm左右的切口孔洞,将具有照明的透镜金属管插入关节腔内,在关节的内部将图像在监视器上放大,观察关节内的病变情况,因此比关节切开后肉眼观察关节内病变更准确,同时从另外的小切口孔,插入检查或手术的器械,在电视监视下进行全面检查和进行手术。通俗地说,是一边检查,一边手术,检查、治疗同时进行。由于关节镜几乎可以看到关节内所有的部位,因此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准确;由于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多数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术后三天即可出院。关节镜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伤痛,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原理关节镜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骨科新技术,应用关节镜可以对关节内的疾病进行观察诊断,而更重要的是,在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各种关节镜专用器械,可以对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的多种病变进行治疗。最常用的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的手术,称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关节清理术是通过关节镜将关节内的软骨碎屑,滑膜碎片,游离体清除出关节腔,同时检查关节内的结构,如发现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可同期进行处理。关节清理术之所以能治疗骨关节炎,其原理是①关节清理术时关节内大量灌洗,清除了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炎性物质;②关节清理术清除了软骨、滑膜碎屑和游离体,防止了它们夹入关节内加速了关节面的磨损;③关节清理术治愈了半月板和韧带的伴发损伤,恢复关节稳定性,去除了使关节退变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关节镜下关节刨削术是在关节清理术的基础上,对软骨和滑膜进行刨削,清除浮动的不稳定软骨,促使软骨再生,刨削增生的滑膜,可以减少炎性反应。关节镜下关节钻孔术和关节镜下软骨下骨微骨折术,是在前二种手术的基础上,对软骨缺损区域的软骨下骨钻孔或凿洞造成细微骨折,从而刺激骨髓内细胞分化,形成纤维软骨覆盖软骨缺损区,必须说明的是:这样获得的软骨是纤维软骨,而不是正常关节软骨所特有的透明软骨,与透明软骨相比,纤维软骨的耐磨性,抗张力均较差,但比软骨缺损、软骨下骨裸露要好得多。软骨退变、磨损是骨关节炎的病因,也是其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因而处理软骨退变和缺损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治愈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软骨再生、修复能力差。目前,从根本上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仍是医学难题。已有实验研究中,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再生软骨,然后再将再生软骨通过关节镜植入关节内,修复缺损软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需切除关节面,无需使用人工关节,用关节镜和组织工程技术能够治愈骨关节炎。哪些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适宜选择膝关节镜治疗?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骨关节炎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病人症状的严重程度,这些都是治疗方法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简单的说,早期骨关节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应按医生嘱咐定期按时服药、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和接受其它治疗。晚期骨关节炎,已产生明显的畸形,关节间隙狭窄或接近消失,症状持续不减,那么应采取关节置换手术。中期骨关节炎,关节时有肿胀,经常出现疼痛,有绞锁症状,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那么关节镜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我奶奶都95岁了,摔骨折了,怎么办呀?还能手术吗?”“建议手术,保守治疗就只能卧床了……”近日,我院关节中心崔华主任带领团队为一位95岁高龄老人成功进行了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今日已顺利出院95岁的钱奶奶前几日在家中不慎摔倒,当时即感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送至家附近门诊部查X线示:左侧髋部骨折。鉴于老太年纪太大,家中子女一时慌了,是在家躺着还是去医院做手术,不知道如何是好。钱奶奶的孙女突然想起自己的同学江晨医生就在海门区人民医院骨科,而且平时关注他的朋友圈、抖音,知道他们骨科是南通市临床重点专科和南通市医学重点学科,而且做过很多90多岁甚至100多岁的高龄骨折患者手术。于是联系了江晨医生,把老太的基本情况、骨折的X线等告诉了江医生。江晨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尽快住院治疗,家属考虑后就带老人家来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致死、致残率高。与患者家属沟通好病情及治疗计划后,崔华主任和黄玉华护士长立即带领团队予以外科围手术期治疗干预。钱老太入院后做完常规检查后发现: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骨密度测定示:骨质疏松症。血化验示:贫血、低血钾、低蛋白血症,还有高凝状态。崔华主任团队对李老太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围手术期风险极高,为改善老人家基础情况和降低手术风险,进一步完善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输血、补钾、改善营养状态等围手术期处理。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麻醉科钮中辉主任仔细评估。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做好术中相关准备。于8月7日进行了骨折手术。手术当日,崔华主任带领团队的主任医师黄永刚、副主任医师徐辉,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合作下,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张奶奶生命体征平稳,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恢复很好。 今日早晨,钱奶奶顺利出院,为表示对骨二科医护人员的感谢,送来了锦旗。 崔华主任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包括股骨颈骨折在内的老年骨折发生率显著增高。该类骨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就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不仅风险高而且危害大,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命。为百岁老人行手术治疗,无论对患者、家属,还是对整个医疗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关节中心在医疗技术水平、麻醉安全性和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已成功为众多高龄老人成功手术,高龄骨折手术已不再是“禁区”。【科普】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现实生活中,除了少数严重的创伤,骨折很少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这里所说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般特指容易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髋部骨折。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股骨颈骨折,一种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部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喻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并非仅局限于骨折本身。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紊乱等。髋部骨折为何如此可怕?那为什么“髋部骨折”这么危险呢?为什么叫“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呢?这是因为,患有这种骨折的患者,死亡率比其他的骨折要高很多,有统计显示1年内死亡率达到将近10-20%。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很多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会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一旦卧床时间较久,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随之而来,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这些并发症会严重消耗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都什么症状啊?怎么诊断骨折呢?1、病因与损伤机制:老年摔伤病史,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走路,应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2、临床表现:髋部疼痛、瘀斑、肿胀,转子区压痛,下肢外旋畸形明显,有纵向叩击痛,测量时可发现下肢缩短;3、影像学评估:X线片或者CT(必要时MRI)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及移位情况。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应尽早救治,以恢复老年人的部分甚至全部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因此目前强调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对于老年髋骨骨折的治疗,目前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如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技术也相当成熟,术后允许患者早期部分活动。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为什么保守治疗比手术治疗更危险?护理难度大:老年人长期卧床,需要在腿上穿过钢针做牵引,绝对不能下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卧床时间长:一般髋部骨折通常要床边牵引制动2~3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常常苦不堪言。并发症多:长期卧床压迫臀部、腰背部会引起局部血供不良,产生褥疮;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者危及生命。治疗效果欠佳:除少数骨折位置特殊,患者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以外,多数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