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高龄患者,由于其生理改变及各脏器功能衰退,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慢性疾病和肺功能减退,术后因麻醉插管、切口疼痛、卧床、咳痰乏力和反应迟钝等因素影响,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住院费用,还延缓其术后恢复,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肺,主呼吸之气,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老年患者全身生理功能减退,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加之术后卧床,怕患处疼痛不能有效咳嗽、排痰,久而久之,造成痰液在肺部堆积,从而发生肺部感染。
脑出血的患者千万不能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主要功效是防止血小板的凝聚,但只有血小板凝聚迅速聚集,才可以起到凝血、止血的作用。然而脑出血的患者,本身脑血管已经破裂出血,就急需要血小板凝聚止血,但这时如果患者吃阿司匹林,不仅不能止血,而且药物发挥作用还会破坏人体已有凝血、止血机制。
很多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特别容易在进食或者是喝水时,莫名地出现呛咳的症状。这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已经影响了大脑组织,或是咽部肌肉痉挛引起经常呛咳,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道,或是卡在我们的食管内,这些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严重的还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所以如果经常出现呛咳反应,要及时就医,做出调整。
预防脑出血的基本检查主要有3个,头颅C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脑血管造影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如果确实有脑血管疾病,而这些基本检查都没能查出原因,才建议做脑血管造影。检查血管是为了观察颅内外血管情况,及时发现有没有动脉瘤存在。由于脑出血的病程较长,或病人本身存在动静脉畸形,在高血压的基础上,造成脑内小动脉瘤破裂。预防脑出血还需要监测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并服用长效的降压药物进行控制。
脑出血为什么越来越年轻?你还在仗着自己年轻,以为睡一觉能“满血复活”吗?应酬多,常熬夜,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高强度高负荷工作,这些因素不仅仅让你一时疲惫,还会引起很多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脑出血患者也开始越来越年轻化。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卷,需要一些方式来释放压力,都能理解,但还是希望你们能一点一点地开始改变,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要靠自己重视才行。
若复查CT结果良好,偶尔耳鸣不要太紧张 ,听力会逐渐恢复正常的。
今天教你们三个步骤,简单判断是不是发生了脑中风?第一步,对着镜子露齿笑一笑,看看有没有口角歪斜。第二步,抬起双手,看看有没有哪一侧没有劲。第三步,说两句话,看看有没有吐字模糊不清楚。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以上任何一个情况,有可能就是中风,记得及时就医,抓紧黄金治疗时间。
如果遇到身边人突发中风,一定要注意,这三件事不要做。1、出现症状不要“等等看。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症状,就要立即拨打120,千万不要抱着“等等看”的侥幸心理。2、心里有数,不要“送错门。突发中风后,很多患者被送到不具溶栓救治能力的医院,导致二次转院,浪费抢救时间。尤其家中有老人或“三高”患者的,平时要了解家附近的医院,哪些有“脑卒中绿色通道”、能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3、该签字时不要“问问看。对于中风,如果能及时实施治疗,会降低患者严重残疾和死亡的概率。很多患者家属在治疗签字时,被手术风险吓到,担心做不了主,往往会到处打电话咨询,最终也把最佳治疗时间耽误了。
1.突发脑出血,原因不明,怀疑有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的患者;2.反复头晕头痛,怀疑有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并且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脑动脉硬化高危因素的患者;3.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比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狭窄或阻塞等;4.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而在短时间恢复的患者,或者症状不能在24小时以内恢复的患者;5.想了解颅内肿瘤的供血情况,如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颈静脉球瘤等。
脑血管造影是检查还是手术?这个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有部分患者会认为脑血管造影是个大手术,会有很大的风险,其实这个大家不必担心,脑血管造影属于微创技术,伤口非常小,大约有1-2mm的切口,甚至不需要缝针,伤口2-3天就可以恢复。手术时间也比较短,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即可,并且手术过程中病人全程清醒,可以正常交流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