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较大。耳石症发病高峰一般在40~60岁之间,与该年龄段人群前庭慢性缺血有关。2.过度疲劳。压力大、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情况,都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从而诱发耳石症。对年轻人来说,耳石症的首要原因往往就是过度疲劳。3.女性。体质较弱的人、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女性患耳石症多于男性(比例接近1.6~2比1)。4.骨质疏松患者。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5.其他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可能会导致半规管缺血损伤,诱发耳石脱落。
1.偏头痛——多为头部一侧偶尔双侧2.紧张性头痛——眉部上方3.窦性头痛——鼻窦周围4.高血压引起头痛——枕部5.中耳炎引起的头痛——患耳同侧6.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前额7.丛集性头痛——单侧眼眶8.三叉神经痛——眼部区域9.颈源性头痛——单侧或双侧颈部
或许你不知道脑出血,但你应该听过脑溢血,就是大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这个病相当可怕,上一秒人还在正常说话,下一秒可能就没意识了,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哪怕幸运地救了回来,也有可能留下像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那这4个信号你们要记住了,尽早识别脑出血相当重要。第一个就是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老是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有些人颅内压高了,还会出现喷射状的呕吐。第二种就是肢体活动感觉没以前灵活了,要么没力气,要么有麻木感。第三个就是说话说不清楚,嘴巴出现歪斜,或者眼睛看东西感觉有重影。第四个就是感觉天旋地转,一下子感觉头晕的厉害。如果你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时间就是生命,脑出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突发脑积水是一种危急情况。脑积水可能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应立即进行全面评估和紧急处理。医生通常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采取降颅压措施,如使用脱水药物等。同时,可能需要考虑进行脑脊液引流等手术干预,以缓解脑积水对脑部的压迫。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脑部损伤,挽救患者生命。
1.剧烈头痛 2.眩晕难受站立不稳3.身体一侧麻木4.一过性的眼前蒙黑视物不清5.舌根发硬说话不清楚吞咽困难6.喝水进食经常呛咳7.哈欠连天8.手臂握力下降9.经常流鼻血10.白天嗜睡
脑积水与脑外伤有密切联系。一方面,脑外伤可能直接导致脑积水。严重的脑外伤如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出血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者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从而引发脑积水。此外,脑外伤后的炎症反应、脑水肿等也可能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进而促使脑积水的发生。另一方面,脑积水又会加重脑外伤的病情。脑积水可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加重脑损伤,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认知障碍、行走不稳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病因包括遗传、神经因素、血管因素及环境因素如压力、睡眠不足、特定饮食、气候变化等。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面肌痉挛的征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1.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轮匝肌间歇性轻微跳动,即眼皮频繁跳动,多为单侧。这种跳动通常在休息、情绪紧张或疲劳时加重,而在睡眠或放松状态下可能减轻或消失。2.随着病情发展,跳动可逐渐扩散至同侧面部的其他肌肉,如颧肌、口轮匝肌等,导致面部一侧肌肉出现阵发性、不规律的抽搐。二、面部感觉异常1.部分患者在面肌痉挛发作前可能会有面部轻微麻木、刺痛或紧绷感,这种感觉可能比较短暂且容易被忽视。2.有时患者可能会觉得面部皮肤对触摸、温度变化等刺激更加敏感。三、视力变化1.由于眼轮匝肌痉挛,可能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开合,导致眨眼次数增多、睁眼困难等情况,进而影响视力。2.长期的面肌痉挛可能会引起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四、其他可能的征兆1.耳鸣或听力下降:在少数情况下,面肌痉挛可能会累及到耳部周围的神经,引起耳鸣或听力下降等症状。2.情绪变化:面肌痉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患者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容易紧张。
开颅手术确实让人感觉到害怕,毕竟要打开颅骨。但如今医疗技术先进,手术风险已大大降低。医生会在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很多患者通过开颅手术成功治愈疾病,所以也不必过度恐惧。
如果你发现自己会偏一侧的脚麻手麻,而且是突然出现的,大多数考虑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般是脑血管容易发生出血,或者是血管闭塞,病人可能出现脑部的神经功能受损,就可能会有手麻脚麻的情况,伴有头晕、头痛、说不来话等症状,可以通过头部CT或者核磁检查来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