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医集团一院创伤外科及矫形骨科来了一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女性患者,说自己7年多来反复有左肩关节脱位。仅仅在今年6月份就发生2次肩关节脱位,这位女性患者迫切地想知道:我的肩究竟是怎么了?幸运的是,宝安人民医院(集团)通过“三名工程”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团队的专家教授们很快为她确诊了“左肩关节盂唇陈旧性撕裂”,在收治入院第二天,医生就为她确定了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了“左肩关节关节镜下探查松解+滑膜清理+关节盂唇修复术”。肩关节检查提示,患者“肩关节面磨损严重”。 手术室中肩关节镜下的手术操作:如图可见,手术切口小,关节镜下提示“关节腔内血管充血,滑膜增生,盂唇陈旧性撕脱并粘连,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后外侧挫伤”。这是导致患者运动或左肩关节外旋或外转疼痛或脱位多处主要原因。 术后第二天,患者伤口换药后即开始自如活动,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出院,术后一个礼 拜患者回院复诊,伤口小恢复快。什么是肩关节微创治疗?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医生、病人的欢迎。 肩关节镜微创治疗,是通过肩关节镜直视观察肩关节内部及肩峰下的一些病变,明确诊断,弥补了传统 X线、CT、MRI的不足。在肩关节镜下进行手术 , 保持关节原有的解剖生理结构,创伤小,准确率高,且术后恢复快。肩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肩关节疾病如肩关节盂唇撕裂、肩袖疾病、肩关节不稳的最佳诊疗方法。肩关节镜术包括诊断性关节镜检查和治疗性关节镜手术。它的适应证有:(1)肩关节紊乱症:怀疑盂唇损伤者;(2)顽固性肩峰下疼痛或功能障碍:怀疑肩袖损伤者;(3)非典型性肩关节疼痛:怀疑软骨损伤或软骨性游离体;(4)肱二头肌腱长头腱的损伤;(5)既往肩关节手术失败者手术过的肩关节,MRI检查常有异常信号,判断肩关节病损非常困难,常有假阳性表现。所以只能用关节造影判断肩袖情况,用肩关节镜全面判断肩关节情况。宝医集团一院创伤外科及矫形骨科借助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成功引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团队,开展的项目有:创伤急救、骨折创伤、足部疾病损伤及矫形手术、糖尿病足创面治疗、复杂难愈创面的综合治疗及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综合治疗。在微创治疗领域成功开展了包括肩关节镜微创治疗和踝关节镜、距下关节镜、跗趾关节镜等微创治疗。欢迎广大病友咨询问诊。地址:深圳市宝安区龙井二路118号宝安人民医院外科楼创伤外科及矫形骨科联系电话:27788311转3579(创伤骨科
2018年11月4日,“2018年中国工程院医学前沿论坛”系列活动在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以下简称:宝医集团)圆满落幕。作为“2018年深圳人才日”宝安区分会场的重点活动,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授权主办,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深圳市宝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承办,广东省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学会、宝安区医学会等单位共同协办,由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506020(深))经费资助。大会现场合照活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宝医集团院长黄居科担任会议组委会主席,宝医集团副院长潘晓华、香港中文大学李刚教授担任会议组委会执行主席。主讲者有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张英泽院士以及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等十余所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名医名家,还包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学会、深圳市应急办、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应急中心等单位共计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并发表精彩演讲。大会场外合照论坛为期七天,下设六大会场:手术演示及转播(膝关节炎HTO及下肢畸形矫形术)、创面修复治疗管理及分级诊疗规范专家论坛、第四届骨科新技术应用及临床解剖培训班、城市创伤救治白皮书研讨会及组织工程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城市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培训及现场模拟演示/操作竞赛、及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再生高峰论坛。此次活动标志着宝医集团已经成为在高水平学科建设、优秀医学人才培养、学术探索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高地。本届论坛主题前沿、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共吸引了800余人次踊跃参会,不仅为创伤医学、骨科再生医学领域的学术专家与参会学者打造了一个高水准、高品质的学习交流舞台,齐聚一堂探究相关热点问题和提炼医疗实践技巧,更进一步开拓了多学科、多部门在创伤医学领域尤其是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合作空间,同时也体现了医院现阶段综合实力,获得广大同行的认同和支持。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骨与关节微创手术演示教学活动首场为“膝关节炎HTO及下肢畸形矫形术手术演示、转播”,通过骨与关节矫形手术,将微创手术与再生医学完美结合,使病人在创伤最小的情况下获得关节重生。秦泗河教授手术演示活动现场,中国著名矫形骨科专家秦泗河教授接诊了二十余位来自深圳市内外的复杂骨科疾病患者,并在手术室演示两台手术:第一台是骨性关节炎的微创截骨及行Ilizarov外固定技术;第二台为一位下肢畸形的小儿麻患者行微创截骨多组肌腱转位移植及Ilizarov外固定技术。这些患者均为未能在当地获得有效治疗,慕名来宝医集团治疗的外地病人。该场骨与关节微创手术演示采用多媒体授课及手术直播演示的方式,系统性地展示了Ilizarov结合微创手术,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技术、新应用,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成为骨科微创新技术在深圳落地的标志。专家研讨盛会,共商骨科新技术指南与共识活动第二会场在深圳大学西丽校区举办,汇聚了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就如何通过系统外科手段创新应用在糖尿病足严重创面的探索和标准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会上,各位专家初步针对采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难愈创面的修复再生难题、解决严重创面的保肢治疗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达成共识。此次共识结果将形成指南性文件,拟于明年发表于中华系列杂志,为全国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性意见。微创治疗新技术省级专科医师培训,填补国内足踝关节镜空白在深圳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举办的活动第三会场是“第四届骨科新技术应用临床解剖培训班”以组织微创修复与再生医学为主题开展手术演示,主要包括足踝关节镜微创治疗新技术(踝关节镜下肌腱鞘内治疗、平足症的微创截骨矫形、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与横向骨搬移临床新技术(横向骨搬移术、跟骨微创截骨新技术)。吕敦庆教授手术演示其中,足踝关节镜微创治疗是我国外科手术的新热点,由国际足踝大师、香港顶尖知名专家吕敦庆教授出席讲课,并亲自演示自己创立多个微创手术方式,旨在通过实体操作、手把手训练指导,缩短临床骨科医生的学习曲线,切实骨科新技术植根深圳,堪为高效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的新模式。 广东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毛晓萍、罗艳琼老师与深圳大学医学部范新民院长、潘晓华院长共同为学员颁奖并合影截至目前,此次“骨科新技术应用临床解剖培训班”已成功举办四届,获得了广东省医师协会的高度认可,同意升格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的高级骨科医生的正式培训项目。活动结束后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毛晓萍副秘书长、罗艳琼科长、深圳大学医学院范新民院长、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潘晓华院长共同为学员颁发了培训资格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此次培训班也是首次将深圳大学医学院与宝医集团联合打造的临床型人才培养基地,正式面向广东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推广。湾区核心新时代,智创高地聚人才活动当天,“深圳人才日”宝安分会场“宝安人才服务周”启动仪式顺利举行,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区委常委、区委区府办主任蔡英权,副区长高志远等出席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组织者——宝医集团广东省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潘宇副研究员受邀参会,并作为宝安人才服务高级专员获颁证书。“宝安人才服务周”启动仪式颁证(右一:潘宇副研究员)此次深圳人才日“宝安人才服务周”启动仪式标志着宝医集团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与政府人才政策的无缝接轨,宝安集团将继续大力提升环境、服务、平台等“软实力”,无愧与人才培养先行区典范称号。实战模拟促发展,打造合理高效MCI应急救援平台重大灾难造成的大规模伤亡事件(MCI)会导致医疗服务需求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或变得异常复杂。第一时间到达MCI现场的创伤急救队伍中医疗人员的诊断救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MCI救治的最终结果如死亡率、伤残率。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专家授课从伤员搜寻与营救、伤员检伤分类到初步治疗、伤员疏散转运和伤员确定性治疗及后期数据、经验总结等环节,都需要开发更加成熟有效的救治项目提高医学应对效率和改善伤员结局。与国外成熟高效的MCI救治体系相比,深圳市乃至全国亟需建立合理高效的应对体系与先进完备的救治平台。针对深圳市高速发展获得举世瞩目成果的背后无疑存在各种MCI救治隐患本次论坛特开设深圳首次的“城市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白皮书专家研讨会、团队培训、现场模拟演示和操作竞赛”,并作为国家继教项目2018-04-07-836的主要组成部分。桌面推演本次开创性的项目推广培训活动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专家联合举办。会场培训内容包括分诊练习、桌面推演、救治训练、模拟实训以及竞赛评比等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学员通过多形式互动教学,共同探讨了在遇到大规模伤亡事件时,医护人员如何利用有限的力量和资源及时、准确地做出最佳方案,并通过价值百万的仿真伤员模型,真实模拟伤亡场景,以竞赛的形式有效调动与会人员的积极性。实训期间的技术操作、救治流程及项目应用的实践,为MCI现场医疗人员有序、协调、顺利的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竞赛现场灵活的培训形式及逼真的场景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竞赛形式带动学员的MCI救治技能快速提升。活动高潮部分,付小兵院士、顾晓松院士及深圳市应急办、宝安区应急办领导分别为获奖的优秀选手颁发奖状和奖品。宝医集团作为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所授牌设立的“大规模伤员救治专项能力培训基地”,为重点培养创伤急救人才梯队及普及大众应对大规模伤亡事件的基本知识搭建起了重要平台。 专家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与奖品 (分别:付小兵院士、顾晓松院士、姜保国院长、Prof.Tomsom、熊艳教授、孙玉卫局长)此外,为进一步提高MCI现场的医学应对效率和改善伤员结局,现场首次启用了具有实时记录、传送各种现场信息实现远程会诊、管理的智能管理装备,经过测试获得初步的数据和好评(KJYY20170413095738765(深))。活动中,各位专家和领导针对MCI紧急医学应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形成专家共识。宝医集团计划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创伤团队和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团队的协助下,依据深圳市城市特点,打造大规模创伤事件城市区域救治应急中心,尽快拟出切实符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大规模创伤救治白皮书》,提高MCI应急救援及各部门调控能力,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医务工作者可以更专业更精准,降低死亡率与病残率,充分发挥宝医集团在应急救治大规模灾难中的核心作用和中心地位,弥补目前城市创伤救援的短板。院士齐聚建言献策,共话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新进展活动第六分会场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再生高峰论坛”,此次高峰论坛作为展示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美华、宝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学良、宝安区卫计局局长杨北兵等领导出席并致辞;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齐聚并发表演讲。 付小兵院士(左上)、孙美华副主任(右上)、周学良副区长(左下)、黄居科院长(右下)发表致辞此次高峰论坛第七会场同时举办“深圳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年会”,深圳市医学会秘书长罗晓琼处长莅临大会并发表致辞,她表示:宝医集团此次会议丰富高端,不仅赢得极高的社会美誉,收获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赞扬,更进一步提升了深圳和宝医集团的学术地位和区域影响力。目前,我国在创面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干细胞与临床治疗等)已形成国际特色,并具备产业化基础。但也存在制约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重大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凝练,关键技术需要进一步建立,产业发展基础较弱,很多地方还处在仿制和引进阶段,需大力推进企业自主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及产业化等。 顾晓松院士(左一)、张英泽院士(左二)发表演讲会上,多学科专家、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主题包括《生物材料和损伤组织的完美修复与再生》、《科技创新与智能医学发展》、《论医学创新的十大关系》等医学前沿技术及难题;此外,在病例讨论环节,专家纷纷分享了宝贵经验,凝练观点,碰撞思想,共同研讨修复与再生医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骨科医疗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对突破组织材料产业化应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关键研发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现场大会现场提问踊跃、反响热烈,与会专家、教授用自己丰富的业界经验为参会者带来了颇具启发性的指导,不仅开拓了参会者学术视野,也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涵养与学术交流能力。与会专家合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此次“2018年中国工程院医学前沿论坛”系列活动,宝医集团国内医学精英,以技术创新和造福人民作为行为底蕴和行动目标,精心筹划和组织,凝结最新学术成果,努力探索和打造具有深圳医疗发展特点的新平台、新思路、新模式。与会领导合影目前,宝医集团已经成功建设了“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院士工作站(2017B090904016(省))、广东省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医学前沿合作发展平台,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医院集团相关学科及临床转化医学特色,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深圳宝安区临床转化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将秉承这次学术盛会的成果,以促进医学创新科技成果在深圳宝安的转化落地为载体,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国内一流的产、学、医、研全方位临床转化医学中心。活动组织者潘宇副研究员发表总结讲话今后,宝医集团将持续发力,立足深圳,辐射华南乃至全国,以独具影响力的医疗学术合作交流平台和医疗高地为目标砥砺前行,助力深圳医疗领域优秀人才的崛起和医学水平的提升。
这是一条迟到的微信,因为光纤受损,昨天医院全天无法上网。“山竹”,是小编这两天绕不开的话题。9月16日,深圳遭遇近35年来最强台风天上狂风呼啸,暴雨倾泻地上一片狼藉,大树也连根拔起……大自然让人再次领略它的威力,令人敬畏!网上有段子说,台风要来了,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广东人民,广东人呢?关心的是放不放假。果然,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安全和健康,在15日晚上,深圳市防台风和防汛I级应急响应启动,全市范围内实施“四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课)。不过,“四停”似乎从来不包括医院。16日一早,宝安人民医院(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出差在外的,都已经与医务人员、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一起,在医院各就各位。8:00:外面风雨交加,室内照常接诊。一名急诊病人需要马上做CT检查,保安、物业和医护人员联手转送。院前急救科有3辆救护车,司机们一天出车21次接病人,还到宝安中心血站去取了两次急用的血小板。一路上,救护车不时要“水陆两栖”变着法行驶才不致熄火。这一辆救护车,窗玻璃在行驶途中被倒下的树枝戳了一个大洞,所幸,司机和医生们有这样的“装备”——在车里戴着安全帽!是不是有点夸张?要说,也正常,医生也是普通人!而且,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穿行在16级狂风中的恐怖吧。这一天,宝安人民医院潘晓华副院长和胸外科王晓东主任,接到任务赶赴福永人民医院救治一位重伤市民。这位市民因台风中的墙体倒塌,造成创伤性休克,多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大腿撕裂伤等。好在,经过抢救与手术,病人生命无忧,情况稳定,可以就地继续治疗,无需随之救护车接回宝安人民医院。医院本部,不幸受伤的群众,被救护车陆续接到医院。救护车从南山接了一个被烫伤左手臂的小朋友,没想到医院门前的道路被倒伏在地的大树堵住,是跟车的护士在雨中抱着这个1岁8个月的小朋友进到医院。中午,公交、地铁停运,一些病人滞留在门诊大厅,工作人员和义工、社工为病人送上了水、八宝粥。不时见到物业、保安、医务人员,为病人撑着伞在大楼之间来回。晚上了,由于道路堵塞,车辆无法进出医院。有11位病人和家属,包括6个大人和5个小孩滞留医院。门诊、护理、急诊、门急诊儿科、耳鼻喉科相互协调,为他们提供被子,让他们有一个安睡的地方。这位妈妈带着5个月大的宝宝,早上来了医院,没想到中午还走不了,又没带奶粉,饿得宝宝啼哭不止。工作人员知道后,立即在医院群里发了一则急需奶粉的信息,立刻得到多方回应。宝宝吃饱了,被工作人员逗得可开心了。“你们先吃!”到了饭点,有些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把预订的盒饭送给滞留的病人,自己则忍饥挨饿,直到看完所有的病人,才泡一碗自备的方便面。院外的快餐无法供应,住院病人和家属、职工及滞留门诊的群众都不能饿肚子!膳食科的工作人员们工作量大增。特别当路被堵,晚餐的1000多份快餐、三大桶米饭和菜品,都是他们用手抬、用推车,一次次往返拉回来的。看,这是狂风暴雨中同事间温情脉脉的短信:“路上风大雨大的,你就留在家里吧。今天你的夜班,我帮你上。”“山竹”,也是急诊剖宫产生下宝宝的妈妈,为孩子取的小名:台风中的手术室,主值的护士们坚持在一线24小时,救治了6位因台风受伤的患者。为了这台急诊剖宫产,接到通知的医护人员们二话没说,立刻冒着风雨,从各自的家里赶到手术室。母子平安。妈妈说,宝宝的小名就叫“山竹”吧。这,是工作人员们在迎风而战,对狂风吹开的门窗紧急加固。这,是平时在群里默不作声的员工,在群里的留言:医院提前预警,充分动员,领导们安排有序、以身作则。点赞点赞!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从得知“山竹”即将来袭,宝安人民医院就严阵以待。做好了各种应急预案,确保来院群众和值守员工的安全。宝安区卫计局局长杨北兵、医政科科长邱松葵,张日华、王立军、张文武、刘锦涛、邓颖、潘晓华、刘维、何山、杨云智、曹茂诚等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的领导,多次带队对全院范围及二期工地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易倒塌、易涝点迅速加固和整改,务必使台风的损害降到最低。正在外地出差的集团党委书记、院长黄居科一直关注和鼓舞着士气,这是发来的一条微信:同志们辛苦了!在困难面前每走一步都不容易,感谢大家齐心协力的辛勤努力!请注意我们的员工安全!注意我们的患者及其家人安全!祝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安好!强台风“山竹”已远去,留下了宝医人的爱心与温情,顽强与坚守。台风次日阳光灿烂,预示明天会更好!
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名医讲堂—“创新转化”暨骨科新技术临床应用解剖手术培训2018年4月20日-22日手术演示及操作演练时间:2018年4月20日地点:深圳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校区)论坛时间:2018年4月21日—4月22日地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8号)会议简介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骨科及创伤学科在现实临床问题的解决需求下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本次活动—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名医讲堂暨“骨科新技术临床应用解剖手术培训” 以“创新和转化”为主题,通过论坛报告、专题讨论和手术操作培训等形式,由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和学者共同主持,探讨和传播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传递学术发展动向,促进深圳市相关行业和专业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这是次新朋旧友相聚的学术盛宴,期待您的光临。在以引进和培育“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这一深圳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的指导下,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引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团队,成立了“广东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再生医学院士工作站”,以实践传播医学科学新知和新理论为己任,经过短短2年的刻苦耕耘,获得斐然成果和同行好评。大会主席黄居科院长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执行主席潘晓华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潘浩波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会议日程会议信息报到时间:2018年4月20日报到地点:1、酒店(麒麟山庄/紫荆山庄)大堂2、宝安人民医院外科楼8楼骨科中心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厅手术培训时间:2018年4月20日培训地点:深圳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校区)论坛时间:2018年4月21日--22日地点: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8号)主办单位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医学院宝安区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宝安区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师协会足踝外科专业工作委员会会议学分注册参会学员授予二类学分4分会议费用1.会议注册费:免注册费2.学员往返机票及住宿费用自理
有一种过度“活泼”的髌骨常常会“出轨”,医学界给这种现象命名为髌骨脱位。但不要紧张,首先是髌骨脱位的发生率并不是很高,再者大部位发生髌骨脱位的人大多是因为“先天不足”,也就是身体结构的先天异常引起的。髌骨向外侧脱位 小孩子,尤其是少年期间的女性存在髌骨、股骨、韧带或肌肉的发育不良,常常会使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关节容易出现松动和脱位。当一些女孩做出“招牌动作”--屈膝+扭转的时候,外旋外展的暴力将髌骨向外用力拉扯,造成内侧支持带的撕裂,最终导致髌骨向外侧脱位。很多时候可以自行复位,女孩子身体摆正站直后脱位的髌骨还会回到原来位置。内侧支持带的撕裂 髌骨脱位引起的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通常可以消失或减轻,但由于会反复发作,所以很多小孩子最终产生恐惧心理,并留下阴影。同时也因为反复产生损伤,也造成关节软骨的早期退化,这种情况下病人的损伤是无法修复和逆转。小病人膝关节中抽出的血性液,触目惊心! 那么这时我们的小病人们该做些什么呢? 1、让小病人在第一时间学会保护自己,减少膝关节扭转动作。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2、剧烈运动时小病人应配戴护膝增强保护,稳定髌骨,防止髌骨在异常轨道上滑动,增加不必要的软骨碰撞。 3、如果反复脱位,并出现一些相应症状,考虑做韧带的修补和强化,将髌骨拉回到正确的运动轨道上。 我们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去保护这种小孩子,因为他们会很快出现退化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最好病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去积极治疗,因为这个阶段,通常医生可以用很小的手术解决很大的问题,损伤小效果好。而一旦等小病人长大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定型后,病人会因为没能尽早处理,而必须做一些不得不对结构进行改造的手术,包括骨的重建术。这时候,不仅手术难度更大、损伤更重,而且手术效果也会比较差。 像这些小病人总是会在学校运动出现的这种情况,所以,一定要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到什么是髌骨脱位。这对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都非常有帮助。很多没有学过医的人会觉得这很像骨折,在这里,潘医生提醒您,这种病虽然不是骨折,却比骨折还更难治,带来的问题还多。所以,一旦发现,请及时就诊,切勿做“悔之晚矣”的家长和老师啊!本文系潘晓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还记得《远走高飞》那首歌唱到:“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 9岁男孩绵绵渴望的,是像别的同学一样能正常走路,但,在遇见他们之前,似乎那只能是梦。绵绵家来了深圳医生 3月11日下午,邻居们好奇地发现,平时冷冷清清的 9岁男童绵绵家里来了几位深圳医生。他们是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和“三名工程”付小兵院士团队的医护人员。 绵绵很开心又看见了这些熟悉的医生叔叔、阿姨和姐姐。他一个多月前刚在深圳宝安人民医院做了左足内翻高弓畸形矫正手术。 奶奶说,绵绵出生后3个月时发过一次高烧,后来比同龄孩子发育迟,到4岁才学会走路,而且步态异常,5岁时被诊断为左足内翻高弓畸形。父母相继离开他,已多年杳无音讯,是奶奶和叔叔在抚养绵绵。 潘晓华副院长和潘奇博士为绵绵检查了伤口和外固定矫形器,认为恢复得不错,足部形态正常了。 不过脚的功能恢复必须经过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还要一段时间。 医生们为绵绵调整了石膏模,叮嘱绵绵奶奶务必每两周与医生沟通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和巩固疗效。 在用小型切割机切开石膏矫形器时,绵绵一度因紧张害怕哭起来。 康复医师潘丽君姐姐把他搂到怀里,温言软语地安抚他的情绪,指导奶奶如何帮绵绵进行锻炼,以便他能早日放下辅助器械行走。 这次复诊活动由中国民主建国会宝安总支组织。专家们上午去了汕尾市福利院为残障人士义诊,随后到红海湾开发区东洲镇为绵绵复诊。绵绵与深圳医生的缘 绵绵和深圳医生结缘,是在今年1月。深圳市委统战部挂职干部在对口帮扶的东洲镇东二村见到绵绵,得知其状况后,为他联系了的潘晓华教授。 潘晓华教授是民建宝安总支委员,也是宝安人民医院(集团)骨科中心带头人,是“三名工程”付小兵院士团队依托团队的负责人。他和院士团队的潘奇博士联手为绵绵进行了矫形手术。宝安民建慈善关爱基金资助了3万元手术费。 宝安民建慈善关爱基金是宝安区第一个由民主党派发起募集的冠名慈善基金,已帮助贫困残障人士近百人次,其中有10余名宝安福利院的残障儿童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进行了复杂矫形手术和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马裕滨,宝安区副区长、民建宝安总支主委梁敏华和宝安区委统战部调研员叶剑明等还专程到宝安人民医院看望绵绵,为他带去新衣服、新书包。 潘晓华教授一行到东洲镇的那天,绵绵的奶奶早早就等在村口。虽然只会说潮汕话,但她仍一次次拉着医生的手说:“谢谢,谢谢你们帮助绵绵!” 绵绵喜欢上学,以前因为不能正常走路,心里常常会难过。到深圳做了手术后,绵绵心中有了一个梦想,以后就能像同学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奔跑了…… 也许,这次手术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些善心义举将为他今后的人生带来无尽的温暖!祝福绵绵!手术能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有数据表明,我国大约有2400万纯肢残患者,其中70%-80%的人能通过手术改善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改善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 刚从美国交流学习回来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的周克英教授介绍说,针对神经和肌肉的康复虽然比较麻烦,但如果畸形不及早纠正,身体会代偿性地建立起新的运动平衡状态,再要纠正就更难。 美国医生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理念是能手术先手术,但国内对它的认识度不高,主要还是采用无创性康复治疗,加上患者住院时间长会影响病床周转,后续还要开展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也不会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开展这类手术的多是北京、上海的一些医院。 潘奇博士在北京跟随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已经为近2000位残障人士做过这样的手术。他介绍说,为绵绵做的手术主要是微创下进行肌腱转位,通过松解一侧肌腱来强化另一侧肌腱的力量,达到矫形的目的。 潘晓华教授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手术效果越好。这种手术难的不是技巧,而是手术前需要医生对相关发病机制等有深入的了解,用心设计手术方案。我把这当作是对我们团队的一种考验,考验耐心、爱心。 考验的结果令潘晓华教授颇感欣慰,大家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却无怨无悔,用自己的技术和爱心帮助残障人士康复。
这些特别的图片来自于我的一位年轻男性痛风病人,他已经反复发作了5次。我们在关节镜下可以看到,病人的滑膜像海草一样拼命增生,表面都是一些白色颗粒状的东西,水一冲就漫天飞舞。通过图片生动显示滑膜如何向海草一样疯狂增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作为医生要叮嘱病人尽可能控制好饮食,一方面可以视情况采用微创手术,而这种关节镜清理术带给病人的帮助通常是巨大的。现在很多痛风的病人得不到医学的资讯,耽误了治疗,从而导致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能力。来看病的时候往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让医生看着非常痛心!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兄:单卵孪生子女的遗传基因完全相同。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对丹麦200对单卵孪生子女进行统计调查,结果使调查者大为吃惊:这些孪生子女的平均寿命差为14.5年。蜜蜂的蜂王和工蜂都是同一种受精卵发育而成,遗传基因并无显著差别,但蜂王吃营养丰富的蜂王浆,能活上6年,而工蜂吃蜂粮,只能活上3-6个月。随机的基因突变,衰老死亡基因意外表现了,于是有人患上早老症。同样是随机的基因突变,长生不老基因意外表现了,于是有人患上“长生不老症”。按该学说的预测,人群中应该存在500岁甚至1000岁的长寿老人。编程化衰老学说能解释限食实验吗?我们的身体存在三种细胞:无繁殖能力的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繁殖能力有限的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繁殖能力无限的细胞(干细胞),究竟哪一种细胞是衰老的起因呢?如果你问一位深山老人,人为什么既要吃饭又要睡觉?老人会告诉你:这是天生的。你再问他,人为什么会衰老及动物会有不同的寿命?老人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天生如此。关于衰老,深山老人给出的答案与编程化衰老学说给出的答案有什么不同?弟:的确,本质上并无差别。兄:说到遗传基因,或者基因技术,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惭愧。蜜蜂能制造蜂王浆,我们人类研制的长寿仙丹在哪里?蚂蚁能用同一种受精卵,培育出8种外形和职能不同的蚂蚁。我们能够透过基因技术培育出数种中学生吗?我们连想也不敢想。我们至多只能做到胎教而已,而且还不知道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有一本书,名为《身体ATGC密码,健康长寿活基因》,由著名的基因专家陈兆聪撰写。在书中,他是这样描述基因的:怎叫三生万物呢?因为生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RNA(核糖核酸)。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它在DNA、RNA及蛋白质三重奏中扮演二传手的角色。DNA发布指令制造蛋白质,必须事先通过RNA,然后再由RNA来指导蛋白质合成。RNA不但传递DNA的命令,它还可以改造DNA的指令,可以使一个基因产生出几种蛋白质(从前的提法是一个基因一个蛋白质的观点现在看来是不对的)。此外,它可以调节DNA的开关,让中央的命令符合地方的需要。DNA和RNA是大官吗?有精灵附着DNA和RNA吗?唯物主义的学者也承认精灵吗?说到细胞,当然是活生生的。为什么细胞能做到活生生呢?奉信唯物主义的学者们只能做出自打嘴巴的解释。他们常常自打嘴巴,而且不介意越打越厚。一条长长的DNA链,分为编码区、非编码区和调控基因区。作为蛋白质模板的编码区约占DNA链的2%。调控基因与模板无关,是指挥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约占DNA链的1%。调控基因是科学家假想的产物,是否真实存在就值得怀疑。非编码区占据DNA链的97%,这部分DNA有什么作用科学家一无所知。有些科学家认为非编码区是DNA垃圾。一个不谙中文的美国人,在一个孤岛上拾到一本《三国演义》,他可以认为这本书是天书,也可以认为这本书是垃圾。我不知道他有什么能耐去读懂这本书。我们可能永远读不懂DNA这部天书。DNA与生命有关,也是神存在的核心证据,但不是生命的本质。有个简单的理由,成熟的、有功能的红细胞必须去核。我们不能说红细胞不是生命、不是细胞。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倘若果蝇也有红细胞,它的寿命比它的宿主还要长。DNA于生命,如同课本中学生;如同设计蓝图于施工队;或者如同法律于香港。课本、蓝图、法律都十分重要,但不是非要不可。一名纵火犯,以为一把火烧光了法院的法律书,法官便“无法可依”而判他的罪,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天真。弟:现成的衰老学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衰老依然是个谜。所以,我引颈以待。兄: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某种生命老与不老,我们会有直观的感觉。树木是不会老的。如果你认为树木会老,就应该提供证据。这个证据就是树成年(能开花结果)之后,死亡率指数式地上升。倘若树成年后的死亡率不会上升,或者10岁的树与100岁的树同样坚强,你就没有理由说树木会衰老。有些人认为年长树就是年老树,这是一种轻率的结论。年轻树与年长树都会死,树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脆弱,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树是不老的。另一种常见的植物,竹子则会衰老。一丛竹子,我们容易看见枯、老、中、青等数种形态。老竹与嫩竹,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竹子会衰老而树木能做到不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究。这也是我们寻找老化原因的突破点。树的表面有厚厚的角化层,而竹的表面光滑,缺乏角化层。角化层是由枯死的细胞角化而来。树有枯枝,而竹缺乏枯枝。树十分聪明,它能使每一根末枝按时枯死。倘若有一根末枝坚持不死,这根不断生长的末枝最终会危及整棵大树。树为什么做到不老?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做到按时衰老,当然,干细胞除外。竹为什么衰老?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胞实现了长生不老。其实,竹的个体是一丛竹而不是一根竹。竹的主茎埋在地下,一根竹只是主茎上面的一个枝。一根根有生有老的竹组成了一个长生不老的丛竹。是否所有植物都能做到长生不老呢?当然不是。我们熟悉的西瓜、甜瓜、黄瓜等都是葫芦科一年蔓生藤本植物。这些葫芦科植物不会有角化层、不会有枯枝,甚至连落叶的机制都没有。也就是说,它的每一个细胞都实现了长生不老,于是,它的寿命便仅仅是一年。比较长生植物与衰老植物使我们找到了突破点。另一种独特的生物也能使我们得到启发。这种有趣的生物就是粘菌。生物学家喜欢研究粘菌,因为它能游走于单细胞生物与细胞因生物之间。粘菌在许多森林的地面上游荡,在它的生命期间,有一个叫“水珠”阶段,这时候粘菌象一袋液体,在地上滚来滚去,寻找它最喜欢的食物——微小细菌。这种生物与阿米巴有许多相同之处,包括一分为二的生殖策略。当环境变得恶劣,粘菌找不到食物和食水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它会向其他同类放出一种化学讯号。周围成千上万收到讯号的粘菌就会向讯号源幅凑过去。这支大军并不是互相自由堆叠,而是以有组织的方式互相合作。它们先造外表,再造内部,不久便形成一个象“蛞蝓”那样的细胞共同体。这个令人惊叹的共同体形成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食物和食水。如果找到了,它们就会离开共同体并回复平日“单身汉”生活。如果找不到,它们就会形成孢子囊。当孢子囊释放孢子后,共同体就象蘑菇那样衰老死亡。事情已经清楚了。为什么有些生命体长生不老,而有些生命体必然衰老?决定的因素是生命体的加盟成员。当加盟成员选择有生有老时,生命体就能做到长生不老;当加盟成员选择长生不老时,生命体就必然衰老。细菌是不老的。不老的细菌结盟成了细胞,细胞就会衰老。有生有老的细胞结盟成了细胞团,细胞团就能做到长生不老。不老的细胞团结盟成了身体,身体就必然衰老。衰老的身体结盟成了群体,群体就能做到长生不老。不老的群体结盟成了社会,社会就必然衰老。弟:原来如此。生命的老与不老,取决于它的加盟成员。有人连续培养小鼠的胚胎干细胞,长达10年之久,都没有发现它有衰老的迹象,说明不老的细胞是存在的。细胞如何做到不老呢?兄:很简单,细胞使它的加盟成员——细菌有生有老。弟:细菌本身不老,细菌如何做到衰老呢?兄:很简单,细菌指令它的手下,即病毒抗衰老。弟:不老的细胞是存在的。由不老的细胞结盟成了衰老的细胞团也是存在的。那么,由衰老的细胞团结盟成了长生不老的身体也是存在的,是这样吗?兄:某些昆虫(蝇、蝶、蛾等)的卵孵化后并不是直接的成虫,而是由幼虫变态为蛹,再由蛹变态为成虫。这说明由细胞团结盟为身体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简单过程,而是经历重组再重组、改造再改造等反复而艰难的过程。衰老的细胞团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身体必然由不老的细胞团加盟而来,身体也必然会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