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预约注意1.本次评估预约穿刺日期,务必在穿刺当日下午带好预约单及发票到1号楼4楼超声服务台取检查号。请仔细阅读预约单。2.若没有评估取得预约单,请在约定的日期带好发票并于下午1点30前到1号楼4楼超声6号诊室拿取号凭证后到服务台取检查号。3.穿刺前正常饮食。穿刺后注意1.按压穿刺点细针10-15分钟,粗针30分钟。2.敷贴24小时后可取下,取下前穿刺点要保持干燥。3.门诊患者取超声报告,病房患者不用取。4.五个工作日后至3号楼3楼病理科用发票取病理报告。祝您万事顺利!
甲状腺科普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甲状腺。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方的一个蝶形腺体,负责生产和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早期发现很重要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因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在这种病症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1、甲状腺肿大:患者可触及颈部肿块,一般无疼痛,但在吞咽时可能感到不适。2、疲劳:患者容易出现疲劳、乏力、嗜睡等症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3、代谢降低:患者可能出现怕冷、体重增加、心跳减缓、便秘等症状。4、肌肉关节疼痛: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5、皮肤干燥:皮肤干燥、粗糙,头发稀疏。6、精神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主要依据包括: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过程等。2、体格检查:检查甲状腺肿大、压痛等症状。3、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刺激激素(TSH、T3、T4)、甲状腺抗体(抗TPO抗体和抗TG抗体)等指标的检测。4、超声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和结构。5、组织病理学检查:甲状腺穿刺活检,观察淋巴细胞浸润的情况。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分期典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程可分为三期:即甲亢期、稳定期和甲减期。 1、甲状腺功能亢进期: 在这个时期,准确地说,应该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这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滤泡结构受损,使得储存在滤泡内的甲状腺素泄漏出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通常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这个时期可能没有明显感觉;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如怕热、多汗、心慌、手颤、食欲增加、容易烦躁、体重减轻等。2、甲状腺功能稳定期: 也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期”,在这个阶段,尽管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受到炎症破坏,但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仍能满足身体代谢需求。因此,这个阶段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是正常的,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可能会升高。部分患者可能终身停留在这个阶段,而另一部分患者可能会继续发展到下一个阶段。3、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通常出现在病程的最后阶段,与甲状腺滤泡破坏过多,甲状腺激素分泌严重不足有关。在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如怕冷、汗少、心跳过缓、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容易疲劳、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抑郁、体重增加、颜面部浮肿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阶段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经历的,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的病情来判断,有的患者可能一直处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期。需要注意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程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患者的症状和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目前,桥本氏甲状腺炎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随访观察。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现实治疗目标并不是让抗体(TPOAb、TGAb)转阴,而是纠正甲功异常。超声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作用 超声在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有些患者在体检时通过超声发现甲状腺回声异常,进而进一步检查确认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安全等特点,成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发现甲状腺回声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甲状腺体积增大: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体积通常呈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这一病变。2、甲状腺质地变硬: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质地通常较硬,超声检查可以呈现为实质回声不均匀,这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有所不同。3、结节形成:部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内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4、血流异常: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内的血流分布,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内血流通常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流异常。 当超声发现上述异常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等,以便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确诊后的注意事项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TSH、T3、T4)和抗甲状腺抗体检测(抗TPO抗体和抗TG抗体),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2、用药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并定期复查以调整药物剂量。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3、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碘盐,但并非无碘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硒、锌、维生素D等对甲状腺有益的营养素。避免过多摄入甲状腺功能抑制食物,如豆类、花椰菜等。4、适量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和身体健康。5、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6、定期体检:除了甲状腺相关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7、遵医嘱: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如有疑问或不适,及时就诊和咨询医生。 在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1.甲状腺结节简述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性病变。良性结节最常见,约占85%,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约占5%。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随着检查技术改进,检出率也在增高。全球范围内,女性发生率约为5-7%,男性略低,中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率可达20%以上。我国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碘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参与了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合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碘离子,并通过胞吞作用吸收甘氨酸,将碘离子氧化为碘素。碘素与酪氨酸的碘化反应将产生包含碘的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进而合成成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即甲状腺激素。因此,碘的摄入直接影响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水平。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摄入过多碘也会通过Wolff-Chaikoff效应抑制甲状腺激素过度合成。适量的碘摄入对维持甲状腺激素稳态十分重要。3.碘摄入不足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这将刺激垂体分泌更多TSH来促进甲状腺合成更多激素。长期TSH增高会刺激甲状腺泛发性增生,甲状腺组织增大肿大。而甲状腺组织的不均匀增生会导致腺体内部出现结节和小块状隆起。此外,碘缺乏还会导致甲状腺癌病变,并促成癌细胞向周围扩散浸润。碘摄入长期不足,会通过多种生理机制导致甲状腺组织肿大和结节形成,是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诱因之一。充足的碘摄入对预防甲状腺结节形成非常重要。4.碘摄入过量同样可刺激结节生长虽然轻度碘摄入过剩可以提高甲状腺激素合成,但长期大量过量摄入碘会反而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这称为Wolff-Chaikoff效应。在这种效应下,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再次触发TSH浓度升高来刺激甲状腺。TSH持续过高刺激下,甲状腺出现增生、肿胀、结节形成。此外,大剂量碘摄入还会直接损伤甲状腺滤泡结构,使得甲状腺组织修复性增生,也可诱发结节产生。碘摄入过量通过抑制合成、TSH反馈效应以及直接损伤的方式,也会促成甲状腺结节的形成。适量碘摄入对甲状腺结节防治十分重要。5.科学碘摄入的重要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日碘摄入量的科学标准为150μg。此标准经过充分考量人体对碘的需求量和可能的过量反应后制定。适量的碘摄入对人体甲状腺功能十分重要。科学补碘的积极意义在于:确保甲状腺获取足够碘素,合成充足甲状腺激素,维持人体新陈代谢。降低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形成的概率。预防碘缺乏症导致的儿童癎痫及生长发育障碍。减少碘过量引起的甲状腺中毒风险。提高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按照科学标准适量补碘,对保障甲状腺健康非常必要。这也是预防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措施之一。尿碘是反映体内碘代谢和摄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尿碘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与碘的摄入量呈正相关。具体来说:尿碘水平过低,通常反映出体内碘摄入不足;(<20μg/L重度不足;20~49μg/L中度不足;50~99μg/L轻度不足)尿碘水平处于适宜区间,表示碘摄入基本充足;(100~199μg/L)尿碘过高意味着可能存在碘过量摄入的状况。(200~299μg/L,过多)因此,通过检测尿碘,可以间接监测碘的摄入Quantity,并据此调整饮食中碘的摄入,使碘达到适宜水平。尿碘检测是评估碘营养状态的常用手段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尿碘水平还会受其他因素影响。总体来说,尿碘是评价碘摄入的有用指标,但不应作为唯一标准,仍需结合饮食、地域等情境进行综合判断。有些情况下不能过多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情况:已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特别是Basedow病(格雷夫斯病)患者。过量碘会刺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有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肿的患者。炎症时期不宜过量摄入碘,可能加重病情。正在进行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大于100μg的碘摄入会影响治疗效果。正在进行甲状腺相关的影像检查如甲状腺显像的患者。检前需要避免额外碘的摄入干扰。患有碘过敏者。过敏体质的人群要避免摄入过量碘引起过敏。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这段时期甲状腺对碘敏感,要避免额外大剂量摄入。综上所述,这些特定人群需要医生指导,控制饮食中的碘摄入量,避免负面影响。非特定人群一般可以适量富碘食物。6.碘的补充途径关于碘摄入的最佳途径,可以概括如下:食用碘化盐。适量使用碘加盐,是日常最主要的饮食碘源。食用海鲜。海鱼、海藻等海鲜富含碘,是良好的食物来源。喝牛奶。牛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碘。食用蛋类。鸡蛋也提供少量碘。补充碘片。在缺碘地区可适当补充碘片,以确保碘需求。食用深色蔬菜。如菠菜、海带等含碘量较高的蔬菜。碘盐桌面补充。桌上放置微量碘盐,蘸食时增加碘的日常补充。综上,日常通过食物摄入碘是最稳定安全的途径,同时定期监测尿碘,确保碘营养充足。这对甲状腺结节防治也大有裨益。ps:注意碘化盐的挥发问题碘化盐中的碘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部分会慢慢挥发。烹饪过程中,碘化盐受热会使碘的挥发加速,部分碘损失。长期存放时,碘化盐也会出现碘的挥发损耗。使用碘化盐时,最好近期生产、密封保存,避免挥发损耗。烹调用低温烹调法,减少碘的损失。加盐后尽快食用,减少挥发时间,保留更多碘。7.甲状腺结节综合防治除了关注碘摄入,预防甲状腺结节还需要注意其他风险因素,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避免辐射,减少放疗、CT检查等引起的甲状腺损伤。注意家族史,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要重视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如保持体重、避免吸烟、规律生活。补充钙和维生素,有助维持甲状腺健康。定期筛查检查,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甲状腺结节。根据结节性质,选择手术、药物、随访等正确治疗方案。依从医生建议,规律复查和用药,预防进一步恶化。我们既要重视碘的科学补充,也要关注其他可控风险因素,并与医生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防治甲状腺结节。8总结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结节形成密切相关。无论是缺碘或过量摄入碘,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损伤、修复性增生,诱发结节产生。科学的每日碘摄入量标准为150μg左右。食用碘化盐、海鲜、奶类等富碘食物是最佳的碘摄入途径。定期监测尿碘可评估碘营养状态。除了碘营养,还需兼顾其他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因素,并接受规范的治疗。只有平衡碘摄入,科学防控综合风险,才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治疗前 患者发现甲状腺囊性结节,预硬化前评估,同时发现同一侧近峡部处有一个TI-RADS 5类结节,大小为0.25×0.29×0.32cm。同侧的囊性结节位于甲状腺下极后下方,大小约3.31×2.78×2.14cm,不能排除甲状旁腺来源。虽然甲状腺TI-RADS 5类小结节可随访观察,但患者同侧有囊性结节预做硬化治疗,甲状腺TI-RADS 5类小结节的病理结果会影响治疗方式,故预穿刺将以上两枚结节同时纳入。 治疗中 1.对甲状腺内微小结节进行穿刺。 2.甲状腺下极后下方的囊性结节穿刺时抽出无色透明液体,立即将该液体加做甲状旁腺素检测。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病理结果: 1.甲状腺微小结节考虑为甲状乳头状癌,检测到BRAF基因V600E突变。 2.甲状腺下极后方囊性结节病理未提示恶性。 检验结果: 甲状腺下极后方囊性结节抽出液的甲状旁腺素测定为523.6pg/ml,高度提示此囊性结节为甲状旁腺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