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肠指检对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有什么用?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在于结肠的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节细胞缺乏的肠段处于痉挛状态,不能正常扩张,近端肠管代偿性扩张,而这种病理变化约80%位于直肠。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扩张直肠,拔除手指后近端扩张肠管的粪便、肠气就会排除,压力高时会喷出,这是巨结肠典型的表现之一,有助于临床诊断,也可以缓解患儿的腹胀症状。对于病变延及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的长段型巨结肠,直肠指诊可没有上述表现,但不能排除巨结肠。2.怀疑先天性巨结肠,腹部X线钡剂造影能够确诊吗?必须要做吗?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较多,X线结肠钡剂造影仍然是较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也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怀疑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有必要做。造影显示典型的狭窄段、扩张段和移行段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准确率可达70-80%。检查时要注意几点:检查前不用洗肠,以免扩张肠管萎缩瘪,影响诊断;钡剂灌肠后不要马上洗肠或扩肛,使钡剂在肠管内处于自然的传输、运行状态,患儿若有便意可正常大便;检查后24小时、48小时还要分别摄腹部平片,追踪钡剂的排泄情况,多可做出正确诊断。3.钡剂造影检查辐射量大吗?钡剂对宝宝有没有影响?结肠钡剂造影需要接受X线透视动态观察,接受X线照射是不可避免的,但诊断医用的射线量很小,只要不是短期内频繁检查,不会有大的影响。钡剂造影检查是由肛门上一根细的导管,由导管注入适量稀钡,所以宝宝不用口服钡剂,检查期间宝宝正常饮食即可。肠道对钡剂不会吸收,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4.腹部B超能够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吗?B超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与组织相互作用后的声音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进行诊断。可以了解肠管有无扩张等,但对肠管壁的神经分布和肠管的传输功能是无法判断的,因此不能够用于巨结肠的诊断。5.肛门直肠测压法是什么检查?对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有什么用?肛门直肠测压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重要的方法之一。正常生理状态下,直肠内压力的刺激可以引起直肠内括约肌共同的协调活动,产生内括约肌松弛反射。这种反射建立在直肠、内括约肌正常神经支配上,而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由于直肠及内括约肌的各种神经丛内均无神经节细胞存在,所以这种反射不能正常建立,表现为松弛反射波消失,有助于巨结肠的诊断。6.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病理活检?做病理活检有哪些方式?怎么选择?当患者临床表现为便秘、腹胀,钡剂灌肠显示为典型的巨结肠表现或钡剂灌肠后24、48小时结肠有较多钡剂滞留,或直肠测压显示松弛反射波消失、不典型时,诊断就需要病理学的证据。直肠的病理活检有2种,一种是术前直肠粘膜活检,主要用于术前的诊断,但不能够获取直肠全层,有局限性;另一种是术中的快速切片检查,了解有无神经节细胞,可以确定正常与病变肠管,指导手术中切除肠管的范围。最后所有巨结肠手术后须行常规病理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形部Treitz韧带以下的肠管出血。出血可来自小肠、结肠和直肠肛管等部位,临床上以鲜血便或黑便为主要表现。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由于纤维胃镜和纤维结肠镜的广泛使用,使小儿胃十二指肠出血和结肠出血的诊断率显著提高。而小肠是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盲区,病因诊断和治疗常较为困难。影像学检查中,同位素扫描检查可以诊断美克尔憩室和肠重复畸形,但其准确率只有50-70%,且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选择性血管造影虽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只有在活动性出血期且出血速度大于每分钟0.5ml时才能显示出血部位。所以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是,患儿下消化道有出血,病因不详,医生冒然手术唯恐“扑空”;患儿家长也顾虑重重,怕开腹手术探查找不到病因,患儿冤枉挨了一刀,因而延误了患儿的病情。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为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医生只需在患儿的腹壁上打三个约3mm的小孔,放置腔镜就可进行手术;儿童小肠出血的常见原因有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血管瘤等,多表现为肠腔外的病灶,应用腹腔镜探查易于诊断;发现病灶后,脐部戳孔稍扩大后作为手术操作切口,提出病变肠管予以切除,术后疤痕隐蔽,美容效果好。腹腔镜技术可以诊断、治疗双管齐下,达到根治的目的,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盲目性。 目前对腹腔镜探查术的优点已达共识。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探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下消化道出血,腹腔镜检查可以诊断、治疗同时进行,术后患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疤痕小,具有美容效果,逐渐被众多家长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