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比如:异物堵塞气道就是一种紧急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延误了黄金抢救时机,可能导致人缺氧死亡。如果大家能学会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宝贵的生命。今天赵妍医生就和大家聊聊海姆立克急救法。它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1947年他首次用这种方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气道而窒息的患者,从此被全世界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生命,因此海姆立克法也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也许您觉得气道异物离您很遥远,其实并不少见。在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中,气道异物占7.9-18.1%,每年导致近3000名儿童死亡;国外数据显示,异物窒息是美国家庭和社区意外死亡的第4大原因,每年导致超过5000例死亡。气道异物8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其余20%发生在15岁以上人群,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年龄是1岁以下儿童和75岁以上老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就像吹气球(图1左)。我们可以把人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气道就是气球嘴儿,肺就是气球,肺里面是充满空气的。当气球嘴儿被异物堵塞时,我们可以用手挤压气球,使气球内的空气向外冲击异物,最终把异物从气球嘴儿里顶出去。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手法,就是急救者在身后环抱被救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上腹部下陷,这样会向上挤压膈肌,使得肺部的气体冲向气道,每次冲击大约能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化险为夷。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海姆立克急救法呢?异物堵塞气道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时候患者难以说话、呼吸或咳嗽,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如果这时有人在患者身边,应该尽快开始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呢?如果患者是成年人,施救者要站在患者身后,以前腿弓、后腿绷的姿势站稳,让患者坐在自己的前腿上,让患者身体略前倾(图1右)。然后伸出双臂,从患者腋下向前伸,环抱住患者。施救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面握住左手手腕,左手虎口贴住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腹部正中央,突然弯曲双臂向后斜上方发力,也就是左手虎口处向患者腹部后上方猛烈施加压力,使腹部向下陷,完毕后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几次,直到异物被排出。如果患者发生异物堵塞时身边无人,也可以自己实施急救法,采用相同的手法冲击腹部,或者将上腹部压向坚硬、突出的物体,反复实施(图2上)。如果患者已经因窒息、缺氧时间长发生了心跳停止,应该将患者平卧位至于坚实平面上,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一手掌根按压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掌与其交叉重叠,连续快速向腹部后上方冲击。然后按照心肺复苏的步骤(详见赵妍医生的科普号文章:《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大招(一)——心肺复苏术》)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医务人员到来(图2下)。如果患者是孕妇或者肥胖者,应采用胸部冲击法,手型和姿势不变,冲击的位置在胸骨下段中央处,向胸部后方冲击,直至异物被排出(图3)。如果患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应屈膝跪于地上,将宝宝脸朝托抱在大人的前臂和大腿上,单手用力拍两侧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再将宝宝脸朝上,保持头低脚高,用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下段按压胸部5次。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宝宝咳出异物为止(图4)。如果患者是3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在孩子的胸骨和肚脐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按压孩子的腹部,连续几次按压,直到孩子排出异物(图5)。温馨提示:1.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救命大法,值得收藏学习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如果是老人家发生异物堵塞,由于他们胸腹部组织器官的弹性减低,容易导致严重损伤,所以应先采用其他方法,或者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的医护人员应用相应的器械进行抢救。2.气道异物,重在预防。请不要给老人或孩子吃容易堵塞气道的食物(图6)。生命诚可贵,防患于未然。“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您学会了吗?参考资料:1.这个“拥抱”能救命,人人必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人民网2.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5):325-338.4.NationalSafetyCouncil.Reportoninjuries.InjuryFacts.2011informationonline:www.nsc.org/library/reportinjuryusa.htm(AccessedonJanuary23,2014).
在心内科门诊和病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来咨询高血脂问题的患者或家属,大家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大夫,我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赵妍医生就和您聊聊高血脂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食物更丰富,运动量更少,同时医疗条件更好,大家也更重视健康体检,于是高血脂发病率和检出率也更高了。2012年我国调查显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达到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加上咱们巨大的人口基数,总人数相当惊人!高脂血症又是引起心、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导致冠心病、心梗、脑卒中、外周动脉狭窄等严重后果,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合理饮食,降低血脂水平。那么,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该怎么吃呢?第一,少吃“坏脂肪”,多吃“好脂肪”。具体来说,就是“三少一多”: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饱和脂肪酸、少吃反式脂肪酸,多吃不饱和脂肪酸。1.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建议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炒菜用油的总量控制在30克以内(大概2勺左右)。表1列出了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表。举例来说,禽类、鱼肉、牛肉和瘦猪肉的胆固醇含量较低,可以适量食用;而贝类、墨鱼、鱿鱼、动物内脏尤其是脑组织,胆固醇含量很高,要严格控制。2.少吃饱和脂肪酸:什么叫饱和脂肪酸呢?它就是一种碳链上没有双键的脂肪酸。常见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猪油、黄油、奶油、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加工类红肉像热狗、火腿、香肠、熏肉、培根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风险。血脂高的患者要控制每天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7%(约14克)。3.少吃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的,牛、羊或骆驼的肉和奶中含有少量。另一类是人工制造的,是植物油被氢化、精炼、或高温长时间煎炸产生的。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威化、烘焙食品,如:饼干、蛋糕、派等、薯片、泡芙、麻花等。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酸比天然的危害更大。在食品标签中,如果成分有“氢化脂肪”、“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等字样,通常含有反式脂肪酸。含有“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的食品中,其实也含有反式脂肪酸或者饱和脂肪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约2.2克)。4.多吃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键,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维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保护心脑血管。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核桃等坚果、橄榄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牛油果、鱼类,如:鲑鱼、鲭鱼、鲱鱼、沙丁鱼、金枪鱼等、甲壳贝类等。红肉和乳制品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它们含有饱和脂肪酸,但同时还能提供优质蛋白质,算是“功过相抵”,可以适量食用。第二,选对优质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多补充膳食纤维。建议每天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成年男性一般每天需要的能量是2500千卡左右,其中主食占6-8两,成年女性的能量在2100千卡左右,约为5-7两主食。优质的主食包括谷类、薯类、燕麦、豆类、全谷物等。添加糖每天要控制在25克以下。添加糖,就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糖,如: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蜂蜜、葡萄糖等,它们往往隐藏在烘焙食品、各种果汁、碳酸饮料、含糖饮料、调味酱料、蜜饯果脯、加工肉类等食品中,一不小心就会摄入了过多的糖分。膳食纤维热量低,能增加饱腹感,有利于血脂控制。我们每天的食谱里最好有25-40克膳食纤维(图2)。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除了全谷物、燕麦、豆类,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第三,适当吃些坚果:研究显示,某些坚果,如:核桃、杏仁和开心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不过,温馨提示:坚果虽好,但热量高,吃的时候要控制总量。第四,不喝或者严格限制饮酒:虽然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克乙醇,女性每天10-20克乙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但同时也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5克。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和慢性病患者均不建议喝酒。饮酒对心血管的影响尚不确切,建议不喝最好,严格限制饮酒量。以上就是高脂血症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小贴士,赵妍医生也为大家做了总结(表1),红色字体是要严格控制少吃的食物,黄色的要适量食用,绿色的可以多吃。最后,祝大家吃嘛嘛香,心脏健康!参考文献: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2.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在心内科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找我咨询:“医生,我血脂高了,怎么办呢?”“能不吃降脂药吗?”下面且听赵妍医生为您细细分解一下,血脂高应该如何应对。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性疾病,不仅是全球首位致死原因,也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这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超重和肥胖、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目前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40%,预计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将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沉重的负担。令人欣慰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已经证实,早期诊断并积极处理这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应用药物控制血脂,能降低50%左右的心血管病死亡。因此,血脂异常并不可怕,是通过我们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辅助药物治疗后可以控制的因素。那么,血脂多高算是异常呢?图1中的这张表就是《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化验单判断一下。发现血脂异常,要怎么做呢?除了遗传、性别和年龄等不可改变的因素,血脂异常与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否启动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并持之以恒,都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要基础措施。非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调整(关于这部分内容,详见另一篇科普文章《血脂高,应该怎么吃?》)(图2):①“三少一多”:也就是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饱和脂肪酸、少吃反式脂肪酸,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建议血脂高的患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炒菜用油的总量控制在30克以内,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7%(约14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约2.2克)。具体来说就是,炒菜要少放油,少吃猪油、黄油、红肉(尤其是加工类红肉)、动物内脏、墨鱼、鱿鱼、烘焙类甜点、薯片等,适量食用橄榄油、葵花油或玉米油,多吃深海鱼类等。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类、薯类、燕麦、豆类、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等,它们热量更低,能增加饱腹感,有利于血脂控制。每日饮食应包括25-40克膳食纤维。③适当吃些坚果:研究显示,某些坚果,如:核桃、杏仁和开心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不过,温馨提示:坚果虽好,但热量高,吃的时候要控制总量。④限制饮酒:虽然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克乙醇,女性每天10-20克乙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但同时也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饮酒对心血管的影响尚不确切,我们还是建议限制饮酒量。(二)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也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我们要“管住嘴,迈开腿”,吃的合理,尽量让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健康体重是指体质指数(BMI)在18.5-23.9公斤/米2之间。它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2)。(三)体育锻炼:推荐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进行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应先充分评估病情和运动安全性,在临床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指强度接近于40-60%的个人最大能力水平的运动。具体来说,就是运动时身体感到一定的疲劳,但不会过于困难。有一个方便监测的指标就是心率,当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就是合适的范围。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比如,一个4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80次/分,中等强度运动时,他适合的心率应该在108-126次/分之间。(四)戒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建议完全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目前部分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也提供了一些药物来协助戒烟。除了调整饮食、锻炼等改变生活方式的做法,什么时候应该启动降脂药物治疗呢?这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通常根据哪种血脂组分升高,将高脂血症分为三种类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如果主要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且<5.6mmol/L,可以首选非药物治疗,也就是以上所说的饮食调整、运动、减重、戒烟限酒等。如果甘油三酯≥5.6mmol/L,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应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或烟酸类药物治疗。如果以胆固醇升高为主,我们要进行详细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图2),再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降脂目标值。在回答是不是必须吃降脂药这个问题之前,您先要回答4个“灵魂问题”:1.您是否出现过心梗(包括1年内急性心梗或不稳定型心绞痛、1年以前心肌梗死)、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或者有下肢缺血症状的外周血管狭窄、做过下肢搭桥/支架手术或曾经截肢?如果有以上情况,您属于心血管风险的超高危人群。2.您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外周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等)?如果是,您属于心血管风险的极高危人群。3.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4.9mmol/L或者总胆固醇(TC)≥7.2mmol/L?4.您是否有糖尿病且年龄≥40岁,1.8mmol/L≤LDL-C<4.9mmol/L或3.1mmol/L≤TC<7.2mmol/L?如果问题3、4您的答案为“是”,您属于高危人群。如果以上任意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是”,那么您应该接受积极的降脂治疗。如果以上四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那么需要按照图2中的危险因素组合再进行细化的风险评估,也就是估计您在未来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性大小。我们根据这个可能性,把发病风险在≥10%、5-9%和<5%的人群,分为了高危、中危和低危人群。对于55岁以下的有中危风险的中青年人,还要再根据是否有≥2项危险因素,再次划分高危人群。划分了不同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度之后,降脂目标也随之确定,主要是要将LDL-C降至一定的目标值,其次是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换言之,要对这些容易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严格要求”,强化药物治疗,来减少未来发生心梗、脑梗等事件的风险,保护心血管。目标值是:超高危患者LDL-C<1.4mmol/L,极高危患者LDL-C<1.8mmol/L,高危患者LDL-C<2.6mmol/L,中低危患者LDL-C<3.4mmol/L。说完了哪些人群需要治疗,血脂需要降低到什么数值,下面咱们聊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降脂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他汀的学名叫做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的问世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研究证实,应用他汀治疗后,LDL-C每降低1mmol/L,可以使心梗、卒中等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下降20%,死亡率下降10%。他汀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因为70-80%的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这样就减少了一大半胆固醇的合成,他汀还可以促进肝脏分解低密度脂蛋白,因此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还可以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HDL-C,俗称“好胆固醇”)。图4中列出的是目前常用他汀类药物的名称、剂量以及降低LDL-C的幅度。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国人首选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绝大多数人能很好地耐受他汀,当然在用药过程中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还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访。上医治未病,为了尽早发现血脂异常人群,早期干预治疗,我们建议40岁以下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需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血脂。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外周动脉狭窄的患者,应至少每3-6个月复查一次血脂。现在,您了解什么时候需要吃降脂药了吗?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心血管健康!参考文献: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0):2429-2436。
小王单位体检,生化报告提示胆固醇水平偏高,小王心里纳闷:我最近饮食很清淡啊,为什么血脂还会高呢?我该怎么办呢?别担心,下面赵妍医生将为您介绍体检报告的血脂成分,手把手教您读懂血脂报告。要看懂血脂报告,我们先要知道化验单上哪些属于血脂成分。图1是一张健康人空腹抽血的生化全套化验单,红框标出来的几项,就是常见的血脂成分。下面我们一一进行介绍。一、什么是血脂?血脂是血清中所有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我们知道,脂质是不溶于水的,当然也不会与血液融合,在血液中无法平稳流动,甚至会堵塞血管。因此,这些血脂成分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图2),才能溶解在血液中,被运输到组织器官中,进行代谢活动。图2中的左图是脂蛋白的结构示意图,它就像一个薄皮大馅的元宵,“元宵皮”是由载脂蛋白和磷脂组成的,“外皮”上绿色部分的是各种载脂蛋白,黄色的小球是磷脂的亲水性部分。“元宵馅料”是由不溶于水的血脂成分组成的,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酯、胆固醇等。用可溶于水的“元宵皮”这么一包,血脂就像坐上了一辆专列,可以被运送到它该去的地方了。二、脂蛋白的分类这些像元宵一样的脂蛋白,皮和馅料都有不同“配方”,功能也各不相同。为了进行区分,我们也把它们进行了分类:1.乳糜微粒:它是所有脂蛋白中最大的,也是最轻的,“馅料”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TG),占90%左右。顾名思义,每个甘油三酯分子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通过酯化合成的,因而得名甘油三酯。2.极低密度脂蛋白:它的个头比乳糜微粒小,“馅料”主要成分也是甘油三酯,占55%左右。3.中间密度脂蛋白:个头比极低密度脂蛋白又小了一点,“馅料”中一部分甘油三酯被分解掉了。4.低密度脂蛋白(LDL):它是从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中间密度脂蛋白转化而来的,“馅料”已经变成了胆固醇,约占50%。“元宵皮”上的载脂蛋白主要是载脂蛋白B100。它是血液中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也是输送胆固醇到我们身体其他组织器官进行代谢的运输大队。这里我们要划个重点,LDL可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它。5.高密度脂蛋白(HDL):它是最小的“元宵”,但“元宵皮”和“馅料”都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脂质和蛋白质各占一半左右,载脂蛋白主要是载脂蛋白A1。6.脂蛋白(a)[Lp(a)]:它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结构类似低密度脂蛋白,它含有的载脂蛋白主要是载脂蛋白B100和载脂蛋白(a),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三、化验单上的血脂检测项目,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刚才我们介绍了脂蛋白的结构和组成,下面再来说说如何来看化验单上的血脂数据。1.甘油三酯(TG):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固体脂肪,我们吃的白花花的肥肉,还有俗话说的“贴秋膘”,都是甘油三酯。它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身体提供和储存能量,还能起到固定和保护内脏的作用。甘油三酯有两方面的来源:①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是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最主要来源。②内源性:人体自身可以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水平与饮食关系十分密切,还与运动、年龄、性别、种族也有关。由于各个医疗机构采用的检验方式有所不同,正常参考值范围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1.7mmol/L就是正常的。当甘油三酯中重度升高,即>5.6mmol/L时,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明显升高,要积极控制饮食和口服药物降脂。有研究表明,甘油三酯水平轻中度升高,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当血液中甘油三酯过高时,血液标本往往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状外观,称为“乳糜血”(图3)。2.总胆固醇(TC/CHOL):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中包含的胆固醇的总和,也就是所有成分是胆固醇的“元宵馅”。总胆固醇的高低,与这些因素有关:①年龄、性别: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青年女性的胆固醇比同年龄的男性要低,但绝经后反而会高于男性。②饮食:胆固醇20-30%来源于饮食摄入,长期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胆固醇升高。③遗传及代谢性因素:胆固醇70-80%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当与胆固醇合成及代谢相关的酶或受体基因突变时,也会引起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大家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小王吗?他觉得饮食很清淡,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胆固醇水平还会偏高。其实饮食只占一小部分原因,胆固醇的水平更多是由年龄和遗传代谢性因素决定的。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是我们之前划过重点的——低密度脂蛋白里面含有的胆固醇,占到这种“元宵”重量的一半左右。它能进入血管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部分,进而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外周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等疾病。因为它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元凶,人们俗称它为“坏胆固醇”。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延缓进展,减少不良事件及死亡的发生。因此,心内科医生非常重视这项指标,把它作为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患者的首选降脂目标。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就是用来降低LDL-C的。如果单用他汀没有使LDL-C“达标”,就是降到期望的理想范围,医生会建议在他汀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其他降脂药物。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是一种能把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反向转运到肝脏的优秀“搬运工”,最后肝脏会将这些“坏胆固醇”分化瓦解掉。这样,就可以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好胆固醇”。它的水平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低。影响HDL-C的因素,除了遗传,与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和生活方式也有关系。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炎、吸烟会降低HDL-C,而运动能升高HDL-C。5.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它是指除了高密度脂蛋白以外的其他胆固醇,计算公式是:非H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降脂治疗的次要目标。6.载脂蛋白A1(ApoA1):这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HDL-C(“好胆固醇”)中,正常值范围在1.2~1.6g/L。它的水平基本可以反映HDL-C的水平,对人体的意义也与HDL-C相似。7.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分为载脂蛋白B48和载脂蛋白B100两种。载脂蛋白B48主要在乳糜微粒中,而载脂蛋白B100主要在低密度脂蛋白中。约90%的载脂蛋白B都位于LDL(“坏胆固醇”)的“元宵皮”上,因此,通常化验单上测定的都是载脂蛋白B100。与载脂蛋白A1类似,载脂蛋白B的水平也基本反映了LDL-C的水平,它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8.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dLDL):它是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一种,因颗粒小、密度大而得名。多项研究发现,它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更强。他汀可降低sdLDL。9.脂蛋白(a)[Lp(a)]:它的作用类似LDL,>300mg/L,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脂蛋白(a)主要与遗传有关,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对它也基本“爱莫能助”。目前针对它的治疗药物,国外正在研发和试验阶段。10.游离脂肪酸(FFA):它是甘油三酯(脂肪)分解的一种中间产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反映了脂肪代谢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腹型肥胖、冠心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衰等有密切的关系。 现在,血脂化验单的那些事儿,您明白了吗?如果有异常项目,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医生决定需要采取哪些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0):2429-2436。3.张雁凌,席建军,曹中朝。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6):585-588。
今年6月30日,在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赛场上,我国年仅17岁的小将张志杰在比赛中突然倒地,意识丧失伴抽搐,经抢救无效后去世。正值青春年华的优秀运动员竟猝然离去,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伤痛和无尽的遗憾。无独有偶,类似的场景在绿茵场上也发生过,但结局却截然不同。在2021年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运动员埃里克森在没有与人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8秒钟时医务人员迅速上场,采取了果断正确的急救措施,成功挽回了他的生命。后来埃里克森接受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后,重返赛场。埃里克森能逃脱死神魔爪的重要原因,就是及时有效的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它可是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的“大招”。在我救治过的患者中,也有在家中发生了心跳骤停,被有急救知识的家人成功挽救的例子。今天赵妍医生就和您聊聊心肺复苏术。什么是心肺复苏术(CPR)呢?它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采取的抢救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循环。生命不息,心跳不止。心脏就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为全身提供血液和氧气。一旦出现心跳骤停,所有器官和组织的供血会突然中断,人体突然“停摆”,就好像电脑“死机”一样。这时候必须尽快“重启”,恢复血液和氧气供应,否则,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缺血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死亡。我们的脑组织尤为脆弱,缺血缺氧超过4分钟,就可以出现不可逆转的坏死,因此心跳骤停的抢救时机,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心肺复苏术,就是给心脏按下“重启键”,通过心外按压、人工通气及电除颤等一系列措施,使心脏恢复跳动,重建人体的血液循环,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当岁月静好时,您可能会觉得猝死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潜在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本文开头提到的国羽小将在赛场上发生猝死,而丹麦国脚则是经抢救后生还的猝死幸存者,类似的悲剧在新闻报道中也屡见不鲜。什么是猝死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这个时间的范围目前尚有争议,WHO认为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多数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国外一项随访长达26年的、大规模的Framingham研究显示,在所有的猝死中,75%都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心源性猝死占总死亡数的13-15%,其中美国每年有7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我国每年有180万人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去世。不幸的是,大多数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美国的调查资料显示,72-80%的患者死于医院外或家中;我国文献报道,高达87.7%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这也意味着无法及时得到专业有效的抢救措施,大大降低了猝死患者的生存机会。目前我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相关文件,将心肺复苏知识纳入了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中也有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呼之不应的危急时刻,如果您能了解一些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手法,并及时伸出援手,会大大提高猝死者的生存机会,对于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善事。对于公众来说,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具体步骤又有哪些呢?一、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我们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要轻拍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喊“你还好吗?”,然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看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患者对于呼叫没有反应,也没有呼吸,就可以认为是呼吸心跳骤停,可以开始心肺复苏了。对于医务人员,还需要判断患者有无颈动脉搏动,以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甲状软骨旁的胸锁乳突肌沟处,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二、拨打急救电话,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图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如果有条件,可取来最近的AED设备。如果现场有多名可以急救的人员,可以一人开始心肺复苏术,另一人拨打急救电话和取来AED,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如果无法获取AED,就持续进行下面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三、胸外按压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或坚实平面上,急救者可采用跪姿,上身稍前倾,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正中(胸前正中央的骨头)、双侧乳头连线中点上,另一只手的掌根叠放于第一只手上(图2)。注意手指伸直微微向上,不可以接触到胸壁的皮肤,以确保施加力量的部位是手掌根部。然后,手肘保持伸直状态,开始垂直向下、快速、连续按压患者的胸壁,每次30下。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的深度是5-6厘米,每次按压后应放松,使患者的胸廓能回弹至初始状态,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图3)。放松时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防止按压的位置不准确。对于儿童患者,应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中点处施力按压。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按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骨头断裂。四、人工呼吸首先要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然后,一手将患者前额处向下压,另一只手放置于患者下颏处,向上抬,使患者下颏到耳垂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以打开患者的气道。接着,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吹气2次。五、持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急救车和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应持续进行以上第三、四步的急救措施,直到患者有反应或呻吟,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每连续胸外按压30下后,吹气2次,这是一个循环的心肺复苏,一般5个循环为一组(约2分钟左右)。心肺复苏是一个需要体力、爱心和耐心的的过程,最好有多个急救者交替进行、共同配合,能保证急救措施的质量更高。六、AED除颤目前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但大家往往不知道怎么使用,也不敢去用。其实AED的操作步骤很简单,只要一步步按语音提示去做就可以。准备用AED除颤前,先解开患者衣物,保证胸骨干燥无遮挡。如果胸部皮肤潮湿,一定要先擦干皮肤。打开AED后(图4),按图片指示将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左胸乳头外侧和右侧胸部上方,并将电源线接到AED装置上。对于8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应使用小儿专用电极片,或将AED上的患者类型设置为儿童模式,按语音提示粘贴电极片。如果患者体内有起搏器,要将电极片粘贴在左前胸和对应的后背处,避开起搏器的位置。随后,等待除颤器自动识别分析患者心律,如果“建议电击”,要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图5)。除颤后,应继续进行2分钟(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后,再等待AED分析下一次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来,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关键时刻给心脏重启、能起死回生的心肺复苏术,您学会了吗?参考文献:1.杨林,黄文丽,李兆祥等.1975-2004年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回顾性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练彪,王海波,张建琼,等.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C]//2012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2012.3.PermanSM,ElmerJ,MacielCB,etal;AmericanHeartAssociation.2023AmericanHeartAssociationFocusedUpdateonAdult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AnUpdateto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Circulation.2024Jan30;149(5):e254-e273.4.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3):2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