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肛瘘、肛周脓肿好发括约肌间?其解剖基础是因为肛腺的位置。肛腺开口于肛窦底部,有4-8个,多集中在肛管后壁,肛腺在粘膜下有一管状部分,称为肛腺管。肛腺多数呈葡萄状,少数呈单腺管。2/3的肛腺向下向外伸展到内括约肌层,少数伸展到联合纵肌,极少数可到外括约肌或肛周间隙,肛腺感染是肛周感染和肛瘘形成的重要原因。
便秘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我国便秘的发病率4%-6%左右,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在60%左右。很多患者会使用开塞露来改善便秘,开塞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泻药,可促进结肠中的水分吸收,从而刺激肠蠕动。一、那么患者长期使用开塞露会有什么影响?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松弛,肛门直肠角增大,沿肛门直肠连接处后方的耻骨直肠肌切迹消失,肛管开放以便于直肠排空。1、长期使用导致或加剧了盆底肌(耻骨直肠肌)的反常收缩,肛直角明显变小,排便更费力,排便次数相对增多。2、结肠的传播性收缩具有高振幅和长持续时间,被称为巨大迁移性收缩(GMCs),它与排便的刺激和紧迫感密切相关。开塞露的使用会诱导GMCs,GMCs过于频繁的出现可导致肠道快速推进和腹泻,便次频繁,患者为减少腹泻次数而过度提肛,最终诱发耻骨直肠肌的反常收缩及痉挛、肥厚。3、开塞露中含有的甘油等物质,改变了肠道内渗透压,长期使用肌肉不舒张,从而出现肌纤维化和瘢痕形成。4、长期使用开塞露导致直肠下端肠壁干燥,使得直肠感觉功能障碍。5、高渗性物质刺激肠道兴奋性致患者产生依赖性。6、开塞露前端较硬,容易损伤肛管粘膜或肠道粘膜,可能出现溃疡或出血等并发症。7、最终患者因盆底肌功能和解剖的紊乱导致排便梗阻综合征(ODS)二、长期使用开塞露患者的生物肌电特点。1、长期使用开塞露的患者肛门静息点位约高于正常值30%2、后静息电位值高于正常值约45%3、最大收缩值变化不大4、放松时长高于正常值约5s三,如何解决长期使用开塞露而出现的ODS?1、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不协调方案、痉挛型便秘方案)2、对于明确的耻骨直肠肌痉挛可注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3、鸟氨酸活化酶或聚乙二醇改善便秘症状
小肠梗阻的四大经典陷阱: 既往没有腹部手术史的肥胖老年女性表现为小肠梗阻,如果不做有的放矢的仔细检查,很容易遗漏嵌顿性股疝。 “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老年病人,在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没想到会因为右半结肠肿瘤再次入院。老年女性表现为“不全性”小肠梗阻反复“缓解和复发〞,最终诊断为胆石性小肠梗阻。既往有胃手术史的病人由于回肠末端胃石而反复出现梗阻症状。与小肠梗阻不同,结肠梗阻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今晚或明晨〞手术,不过,通常“明晨”手术。腹部X线平片很难将功能性假性结肠梗阻(Ogilvie综合征)或慢性巨结肠与机械性肠梗阻监别开来,通常需要通过纤维结肠镜或灌肠造影(可以加用 CT)明确诊断。这些病人的处理方案是在适当的准备后手术顺便复习一下肠梗阻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中腹部阵发性绞痛、腹胀、停止肛门排便和呕吐。一般的规律是,呕吐越早、越显著,梗阻的位置越高;腹胀越明显,梗阻的位置越低。因此,呕吐和绞痛是小肠梗阻的特征,而便秘和腹胀是结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但是,小肠梗阻与结肠梗阻的区别通常可以从腹部X线平片上得到区分。肠梗阻的病人有两种备选处理方案:保守治疗或在适当的准备后手术治疗。肠梗阻的难点不在诊断,在处理方案选择。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出现小肠梗阻表现,但没有腹膜炎表现,拟诊为“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这种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案是保守,包括静脉输液和鼻胃管减压。但是,完全性肠梗阻 (直肠腹膜反折以上的结肠内没有气体)自行缓解的可能很小,有些外科医生主张手术处理。一旦临床上出现腹膜炎、发热和白细胞数增高等现象,显然剖腹探查指征已经具备。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刚开始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容易忽视,等到来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直肠肿瘤,已经属于晚期了,以前民间说得了肿瘤基本上就是判了死刑,做手术也效果不好,还容易复查转移,甚至说死得更快,真的是这样吗?早期肛门直肠肿物刺激直肠,造成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发生变化,肛门部位有一种坠胀感,而且有些病友还会出现里急后重,很多的患者自我描述感觉到排便不尽,去排便的时候又排得很少,后面偶尔会感觉到局部疼痛,主要是因为神经受到了肿瘤压迫造成的。疼痛,随着肿瘤不断的生长,侵犯到了直肠壁深层,会导致疼痛感加重,有些病友还会出现腹痛的现象,隐隐痛,一般不剧烈,主要是肿瘤开始压迫周围的器官,神经受到牵拉,会阴部位神经受累,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开始出现加剧,部分男性甚至还会出现小便不通畅或者腹股沟部位疼痛。出血🩸。很多病人要警惕出血这种早期信号,尤其是很多人自我判断为痔疮,自己用药,短期内掩盖症状,实际上是肿瘤已经悄悄长大并开始破溃了,当营养无法满足肿瘤细胞快速代谢时候便会死亡,出现破溃流血,这会儿如果去医院,正规医院,可能能早期发现并有机会获得根治机会。不要相信网络上很多广告,也不要觉得不为特殊,难为情而不去医院🏥,真的要对自己的健康多上点心。还有最后一个,如果发现大便排出困难,出了便秘,要排除肿瘤引起的梗阻,肿瘤不断的生长,造成肠腔狭窄,这时候解出的大便往往会变细。最后,给个建议,对于那些年龄45岁、曾体检发现过大肠息肉人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尽量一年做一次肠镜。肿瘤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愿大家都能有一个好身体,远离肠道肿瘤。欢迎关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