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处 逢 生----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转化治疗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P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4位,尽管目前手术治疗、化疗等手段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不足10%,故称之为“癌中之王”。在全部的胰腺恶性肿瘤中,超过90%的类型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因此,通常所讲的胰腺癌多指胰腺导管腺癌。以往认为胰腺癌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低于胃癌、结直肠癌。这与胰腺的解剖位置关系密切。胰腺在腹腔内位置较深,是腹膜间位器官,前方被胃肠道遮挡,简单的超声检查难以探查清楚。因此,传统的体检往往不能在早期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但是,随着CT、核磁共振等检查的逐渐普及,胰腺疾病的检出率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根据最新的美国癌症统计研究结果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第十位,但是其死亡率却高达第四位。外科手术目前仍然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手段,也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最好手段。然而临床中,超过70%的患者在被诊断时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主要原因是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其中,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即由于肿瘤侵犯导致其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虽然未发生远处转移,但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或手术可能造成肿瘤残留的一类胰腺癌,约占所有晚期胰腺癌的50%,包括可能可切除胰腺癌(Borderline resectable PC,BRPC)和局部晚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C,LAPC)。前者以肿瘤与血管侵犯小于180°为界定,尚可以手术切除;后者则侵犯超过180°,很难做到肿瘤无残留切除。针对LAPC,以往的临床经验不推荐手术切除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完全不能手术切除吗?近些年,随着化疗药物研发进展和化疗方案的更新,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指南不断更新。最新的国内外胰腺癌指南均推荐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尤其是针对无法根治性切除的LAPC病人,许多国内外临床研究也在做新辅助治疗,以期达到转化手术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国内外研究报道的LAPC转化手术率在20%~30%之间。经过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手术的病人,其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的病人。欧美学者多项研究结果显示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结果喜人。尤其是日前外科权威学术期刊《外科年鉴》(Annals of Surgery)在线刊发了美国梅奥诊所胰腺外科专家的临床研究报告结果,给LAPC的新辅助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该研究中,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平均中位生存期已经超过20个月,更有少数病例能够生存接近60个月。什么样的患者能够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更多呢?首先,研究表明,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及其剂量越大、越积极,生存时间越长久。其次,多个国外权威研究机构结果证实,作为胰腺癌细胞分泌的生物标志物的CA19-9,化疗后外周血液水平越低,表明化疗效果越好,有希望彻底清除那些隐藏的癌细胞。第三,手术前对于病人的评估需要依赖影像学,但是由于化疗后的肿瘤组织坏死和纤维化,腹部增强CT和MRI难以区分血管周围的肿瘤组织和纤维化组织,因此不能准确评估手术的可切除性。然而,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通过血管充盈度改变、影像学密度变化等间接征象加以判断。同时,术前的PET-CT可以反应肿瘤组织代谢强弱,也能对化疗效果进行评估。如果化疗后,PET扫描肿瘤“变冷”,即便CT扫描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大小改变,手术后临床病理检查也会验证癌症细胞完全或大部分死亡。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患者,往往可以得到更长的生存期。同时,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体重稳定甚至稳中有升、体能状态改善等临床改善,也是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的几个重要指标。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孙勇伟主任团队一直致力于胰腺癌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十余年,团队胰腺癌综合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团队平均年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百余例,经过系统治疗后有30%左右的患者成功转化手术并取得更长的生存期,疗效与国内外权威研究一致,其中不乏病理完全缓解患者,使患者得到相对长期生存。即使不能转化手术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多个针对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希望能为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 特需门诊(仁济东院)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微信扫一扫,和我保持联系。本文是孙勇伟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30%左右的患者成功转化手术并取得更长的生存期,疗效与国内外权威研究一致,其中不乏病理完全缓解患者,使患者得到相对长期生存。即使不能转化手术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多个针对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希望能为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 特需门诊(仁济东院)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一、胆囊炎的病因是什么? 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发病率在40岁以后逐年增加,女性多于男性。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约95%以上的病人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胆囊无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致病原因有:1、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引起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引起胆囊的炎症、水肿甚至坏死。2、细菌感染细菌多为肠道细菌拟行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超过90%的病人有胆囊结石,其发作的病因主要也是两个,一为胆道感染,二为胆囊结石存在。 因此胆囊炎不管急慢性一个重要因素是结石形成,胆囊结石80%以上为胆固醇结石,结石形成的理论有两个:1、正常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其成分主要有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脂和胆红素等,当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时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2、胆道细菌感染可以形成成石的核心。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碰上胆道细菌感染时就有成石的基础了。 胆囊结石成因非常复杂,简单地讲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如某些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端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 二、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不能一概而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提示,国内在西北、北方、新疆、西藏以及大城市中胆囊结石高发,这主要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条件、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胆囊结石高发区、女性、肥胖、妊娠期、喜食油腻食物者,有以上所述疾病者均为胆囊结石高发人群,需多加注意。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减少高脂肪摄入、减重、规律饮食、重视早餐,不暴饮暴食、不酗酒,积极治疗机体原发病,已经发现胆囊结石的人一定注意减少剧烈运动防止胆囊结石突发嵌顿引起急性胆绞痛。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一般先行保守治疗控制急性炎症,争取择期手术较为安全,急诊手术应控制在发病后72小时以内,炎症时间过长则局部解剖不清增加手术难度、相应增加患者风险,当然有少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也必须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而不必局限于72小时这个时间点,手术方式根据医生水平、病人情况选择,原则量力而行、简单易行、解决问题。慢性胆囊炎对伴有结石或确诊为本病的无结石者应行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无症状者或腹痛可能由其他并存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引起者手术治疗应谨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四、对已患和未患胆囊炎人群有何建议 健康饮食包括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不酗酒、记得吃早餐、注意锻炼保持身材是对健康人的一点忠告。已患胆囊炎的病人特别是伴有结石的特别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勿做剧烈运动,控制情绪、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者、需要经常出差外地的或野外工作者建议尽早处理胆道疾病。 五、哪些胆囊需要手术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哪些情况需要做手术和做什么样的手术。首先做手术的目的有两条,第一条是解除由胆囊炎发作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和危险;第二,无论是胆囊结石还是胆囊息肉,久而久之都会引起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粘膜的炎症发生,成为一种癌前病变。正常人胆囊癌的发生率是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四,而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癌的发生率就高得多。所以第二个手术目的就是防止发生胆囊癌,因为一旦发生胆囊癌,平均寿命只有六个月左右。那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呢? 1、就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病人; 2、因为胆囊结石造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人; 3、较大的结石比如2cm以上的结石的病人; 4、胆囊充满型结石,已经没有储存功能的胆囊; 5、胆囊管堵塞或粘连,胆囊内的胆色素已经被胆囊粘膜吸收并分泌出大量粘液,形成白胆汁; 6、胆囊结石张在胆囊管上影响胆囊排空; 7、胆囊结石压迫胆总管或压破胆总管,造成黄疸或胆囊胆管漏; 8、急性胆囊炎做了胆囊造瘘的病人; 9、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病人; 10、有1cm以上胆囊息肉的病人(1cm胆囊息肉恶变率为10%,2cm胆囊息肉恶变率为20-30%,3cm胆囊息肉几乎都会恶变); 11、胆囊息肉不足1cm但生长速度过快的患者; 12、宽基底的胆囊息肉病人; 13、胆囊壁局部增厚怀疑恶变的患者; 14、虽然有多发结石可能也没有典型的症状,但结石存在时间过长(大于10到15年)。以上这些病人都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最近20年内中国的发病率升高了近50%,在上海,2009年男女粗发病率高达17.28/10万和14.04/10万,已超过西方国家水平。在患者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胰腺癌治疗效果仍差强人意,5年总体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6%,病死率更是高达近90%。据报道,80%的胰腺癌病人明确诊断时已为中晚期,其中半数已发生远处转移,且以肝转移最为常见。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2%~5%。 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指南均不推荐针对胰腺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治疗,多采用化疗或者放化疗为主,联合TACE的全身结合局部的综合治疗。但是从目前全球的报道来看,胰腺癌肝转移的总体治疗效果堪忧,总的中位生存期仍然只有6-9个月。科学在发展临床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地改变进步,到目前为止,手术仍然是恶性肿瘤唯一的治愈方式。那么胰腺癌肝转移是否真的就是手术治疗的禁地呢? 上海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孙勇伟主任团队查阅大量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发现,这几十年来国际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胰腺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报道内容列举如下: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Tachezy等2016年回顾研究欧洲6家开展胰腺原发和肝转移病灶同步切除胰腺手术中心病例,得出了可喜的结论:手术切除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14.5m vs 7.5m, P < 0.001),5年生存率手术组为5.8%(4/69),对照组为0。 那么哪些胰腺癌肝转移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呢?总结文献发现手术获益的患者的选择需要遵从一些标准。 ● 患者主观愿望强烈 ● 临床身体状态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 ● 术前严格评估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 ● 原发病灶必须能做到R0切除,不需对主要血管进行切除重建和广泛的联合脏器切除 ● 肝脏转移病灶少于5个,或集中于段或叶,可行R0切除 ● 没有其他部位转移 基于以上标准上海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孙勇伟主任也进行了相关探索,严格选取评估患者总体情况后,为一些胰腺癌肝转移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并达到R0切除。经过孙主任团队术后精密周到的治疗,术后无患者发生重大并发症,无患者围手术期死亡,中位生存期达到13.3个月,大大超过国际报道的生存期。 医学是古老的科学,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艺术,医学发展的目的就是为合适的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式,这也是最近国际上所提倡的“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纵然现在医学的能力有限,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战胜病魔,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专家的探索和艰苦科研会让人类揭开疾病的“盖头”。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随着近二十年影像诊断学的发展,胰腺、胆道外科的诊疗技术突飞猛进。最近连续诊治几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并且达到根治性手术。有些家属问我,壶腹周围癌是什么意思?壶腹周围癌是不是胰腺癌,有什么区别?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惑。 首先,什么是壶腹?在解剖学上,壶腹一般是指各种管状器官前端的膨大部,是瓶形的囊状构造。胰腺胆道外科所指的壶腹,通常指的是胆总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那么壶腹周围癌的“周围”怎么理解呢?壶腹周围组织是指Vater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内侧壁的总称,由于这些相互毗邻的组织结构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或是太近难以分离,因此将这部分统称为壶腹周围组织,这里生的癌就叫壶腹周围癌(VPC)。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因此患者黄疸出现早。流行病学统计其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男性居多。主要表现为黄疸、上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肝肿大、胆囊肿大等。 壶腹周围癌的主要症状包括一下几点: 1.黄疸 壶腹周围癌黄疸出现较早,进行性加重,亦可呈波动性黄疸。黄疸属阻塞性,皮肤黏膜黄染较明显,多伴有皮肤瘙痒。长期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胆囊肿大。合并胆道感染者可有高热,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 2.腹痛 中上腹痛常为首发症状。早期部分病人可产生剑突下钝痛,腹痛可放射至背部,常于进食后、傍晚、夜间或脂餐后加重。 3.间歇性寒战、发热 常因肿瘤破溃、胆汁淤积和胆道感染引起。特点为短暂性高热伴畏寒、白细胞总数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 4.消化道症状 由于肠道缺乏胆汁、胰液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饱胀、消化不良、乏力、腹泻或脂肪痢、灰白大便和体重下降等。晚期出现黑便,并继发性贫血。癌肿腹膜转移或门静脉转移可出现腹水。 5.肝、胆囊增大 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肝质地硬、光滑。少数病人由于长期黄疸而致胆汁性肝硬化、脾肿大等。 对于治疗来说,首选手术切除,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与胰头癌的手术方式相同,因为从解剖上来说,Vater壶腹与胰头紧密相邻,甚至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创伤较大,器官损毁和重建较多,故手术风险较大,术前要进过充分准备和评估,尽量减小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由于Vater壶腹的解剖特点,壶腹周围癌可能是来源于胰管、胆管或十二指肠。因为不同来源,肿瘤的恶性度差异较大,因此术后生存期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治愈率要优于胰腺癌。不管是什么来源,绝大多数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应该接受化疗,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孙勇伟主任团队每年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超过三百余例,有丰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经验,配合仁济医院完善的诊治硬件和技术设备,壶腹周围癌治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欢迎全国各地患者预约就诊,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病魔纠缠、创造生的奇迹。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最近20年内中国的 发病率升高了近50%,2015年为6.58/10万,位列癌症发病率第9。在 上海,2009年男女粗发病率高达17.28/10万和14.04/10万,已超过西方 国家水平。在患者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胰腺癌治疗效果仍差强人意, 5年总体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6%,病死率更是高达近90%。 那么罹患了胰腺癌以后,患者到底还能生存多久呢?首先,我们 平时所说的胰腺癌特指恶性程度最高,占胰腺恶性肿瘤90%的胰腺导 管腺癌,剩余约10%的胰腺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胰腺导 管内乳头状癌、胰腺间质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胰腺囊腺癌等, 这些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即使是晚期患者,经合理有效的综合治 疗,仍可获长期生存。以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为例,他罹患的是胰 腺神经内分泌癌,由于其个人原因,在疾病早期没有进行治疗,当癌 症出现了肝脏转移之后,乔布斯先后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药物治疗 和肝脏移植手术,生命延续了8年之久,可以想象,如果在疾病早期 没有耽误治疗的话,疗效可能会更好。 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没有如此幸运,他罹患 的是胰腺导管腺癌,虽然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医疗团队对他进行治疗, 但从确诊到病故,为期不到一年。那么胰腺癌真的如此可怕吗?其实 脱离了肿瘤分期谈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就是耍流氓。而前面所提到的 胰腺癌5%~6%的5年总体生存率是指所有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包括大 量(超过70%)发现时就已是晚期,无法接受手术,甚至无法进行放化疗患者的统计数据。在能够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接 近30%。 目前全世界最主流的恶性肿瘤分期是结合了评估原发病灶 (Tumor,T,1~4),转移淋巴结(Node,N,0~2)和远处转移灶 (Metastasis,M,0~1)的TNM系统,不同的TNM组合决定了肿瘤分 期的早晚(I期~IV期),不同分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患 者的生存期也存在天壤之别。以胰腺导管腺癌为例,有文献报道I期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40%,我们仁济医院胰腺专业组积累的数据 显示,I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6%,患者生存质量也较高。即便 是III、IV期的晚期患者,经过新辅助或转化治疗,生存期也可大大延 长。日本专家的临床研究表明,III期以上的胰腺癌患者放化疗后手术, 一旦能够根治性切除病灶,3年总生存率可以达到惊人的40%。我们 仁济团队对合并肝脏寡转移的部分IV期患者施行了胰腺癌原发病灶 和肝转移灶的同期切除手术,辅以术后放化疗,其中位生存期较以往 类似但未接受手术的患者提高了近3倍,达到了18个月左右。 综上所述,胰腺癌患者不应丧失信心和勇气或病急乱投医,放弃 和延误治疗。只要在大的胰腺癌治疗中心接受正规的诊断、评估和治 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控制和改善。对于那些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 人群,要重视平时的体检和筛查(腹部CT或MRI,血清肿瘤标志物 等),防 患于未然,尽可能早期发现疾病,改善愈后。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胆管癌是一种沿着胆管发生的恶性肿瘤,所以它可以侵犯胆管的任何部位,故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其中以近段胆管(肝门部胆管)最多见,约占58%;中远段胆管分别占13%和18%,约占消化道肿瘤的3%,在肝脏原发肿瘤中占据第二位,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2%。 对于胆管癌的发生率,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发生率分别是:0.85/10万,3.327/10万,0.58/10万;在南亚,包括泰国和中国华南是该病的高发地区。目前对胆管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肝内胆管结石,肝胆管纤维囊性病,HBV/HCV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华支睾吸虫病, 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畸形等有关。 那么胆管癌有什么临床表现?①腹痛比黄疸明显;②夜间痛、静息痛为主;③ALP、γ-GPT早期显著升高;④B超和CT可见阻塞上端胆管扩张,很少见到肿块;⑤直接胆道造影可见特异的胆管阻塞影像。这些症像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化验血的肿瘤标志物和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比如:B超,CT,核磁共振,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等以便更好的早期发现问题。 对于胆管癌的病理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将胆管癌分为乳头状型、硬化型、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4种类型。肝外胆管癌组织学缺乏统一的分类,常用的是按癌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分为6型:①乳头状腺癌;②高分化腺癌;③低分化腺癌;④未分化癌;⑤印戒细胞癌;⑥鳞状细胞癌等,以腺癌多见。 由于胆管周围有血管、淋巴管网和神经丛包绕,胆管癌细胞可通过多通道沿胆管周围向肝内或肝外扩散、滞留、生长和繁殖。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神经转移、浸润转移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可转移至其他许多脏器。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可经多通道沿胆管周围淋巴、血管和神经周围间隙,向肝内方向及十二指肠韧带内扩散和蔓延,但较少发生远处转移。 对于如何治疗胆管癌?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比较,以手术切除者最佳,比如: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特殊肝段切除术等,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减黄手术者。因此,对有手术条件的胆管癌患者,应尽可能早期作根治性切除。我们发现肿瘤切除较彻底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40%,而姑息性手术的仅在55%和10%。单纯引流的晚期患者生存时间很少超过1年。手术切除虽能取得近期疗效,但在远期效果上仍不够满意,局部复发率很高,故完善的术后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对于胰腺癌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为什么这么认为了?癌中之王,大家一定会想到胰腺癌。那么,胰腺癌早期信号有哪些?如果能及时发现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并加以治疗,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还是有治愈的希望的。但是和很多癌症一样,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容易被发觉,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很容易转移到肝、肺等脏器。胰腺癌的早期警报信号如下: 1. 上腹部不适及疼痛, 多数胰腺癌患者的发病初期,都有上腹不适和隐痛的病史,自感有上腹胀滿、胀痛和难以言状的不适等感觉。上腹不适和疼痛的部位,主要根据肿瘤发生在胰腺的部位{头、体、尾}不同,而表现在上腹不同部位,一般以上腹部和脐上部为多。初期时很轻微,时好时发,无规律,腹痛的部位往往较深,不易精确定位,疼痛可自行缓解。胰腺癌造成上腹不适和疼痛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早期症状是由于癌瘤阻塞胆管和胰管,管内压增高,刺激神经而引起。隨着肿瘤的发展,上腹不适和疼痛程度加重,自感有胀痛、钝痛、重压痛、绞痛、锥痛。疼痛越耒越重,发作渐趋频繁,持续时间延长,进食后加重。病情发展时可呈持续性腹痛,并可向腰背部放射。上腹不适和疼痛是胰腺癌很重要的早期症状,对此应引起重视,不要忽略轻度的上腹不适和疼痛的症状,而自认为是“胃病”。如有这些症状发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 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瘤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这种症状与癌瘤部位无关。在消化道肿瘤中,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可达30斤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症状。一些病人在其他症状还没有出现以前,首先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进食减少,或虽有食欲,但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诱发腹痛而不愿进食。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经胰腺导管流出受阻,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3.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的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疼症状反复发作,胰腺萎缩变小且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消瘦,体重下降,腹部B超声或腹部CT扫描显示胰腺有局部的异常增大,应该怀疑有胰腺癌的可能。如同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 黄疸:就是眼部巩膜黄,全身皮肤黄、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等,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发生在胰头部位的癌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由于肿瘤堵塞或压迫胆总管下端,是梗阻性黄疸,而且黄疸可能进行性加重,不能消退。有少数病人会合并有顽固性的皮肤瘙痒,系黄疸引起。 5. 血糖混乱: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既无家族史,又非肥胖者;或者原有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突然出现变化。 6. 自发性的胰腺炎的发作。如果病人是嗜烟者应加倍怀疑。 7. 腹部包块: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庆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8. 胆道系统手术史: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9. 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无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此外,胰腺癌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常伴有生殖细胞的某些基因突变。 虽然这些症状在胰腺癌中都没有特异性,但是如果正常情况下突然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类似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排除胰腺肿瘤性疾病的基础上可以及时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
最近,越来越多的病人来我的专家门诊,指名要做“微创胆囊切除术”,其实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确实,近些年仁济医院胆胰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每年超过2500例,连续上海市排名第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日间手术途径解决。患者从门诊预约到住院手术,一般两周内可以完成,相对比较便捷,患者满意度较高。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手术,比如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都可以通过日间手术解决。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日间手术。 1. 什么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3-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手术需时约30分钟至1.5小时,简单而安全。对于切除胆囊来说,只要有手术治疗指征,均应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主。 2.1. 什么是日间手术?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医疗需求逐渐释放和扩大,传统的医疗模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逐渐在各大城市三级医院中广泛开展。日间手术最早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是指选择一定适应征的患者,在较快的工作日内安排患者的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一般配备有比传统大医院更细致的术前评估流程、更先进的手术室条件和设备、更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更科学的就医流程、更完善的术后随访系统。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简单来说,日间手术的一切相关检查、术前评估、医疗宣教都在门诊完成。患者住院当日即接受手术,术后在院观察24-48小时后出院。日间手术制度改善了医疗服务结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开刀迟”的现象。患者术后伤口护理、随访复诊也都在门诊完成。 2.2. 日间手术的优势: 2.2.1 整体花费更低:因手术前后住院日的减少,避免了重复性的多项检查,规范用药路径,都使患者以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可靠的医疗服务。我院平均腹腔镜胆囊切除住院费约11000-12000元,是全市最低平均费用。 2.2.2 术后并发症少:例如以前开放性手术的整个过程在腹腔内进行,对脏器的干扰较大,容易造成脏器损伤,手术出血较多,术后肠粘连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现在腔镜微创手术在腹腔密闭的状态下进行,医师的双手没有进入患者腹腔,对脏器的干扰较小,出血非常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很少出现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2.2.3 手术时间可调节:例如门诊后一些上班族可以与医生商量将手术安排在节假日前,比如周五手术,周日出院,既可以少请假,又可以减少家人陪护压力,一举多得。 2.2.4 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首先,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我们有不少病人术后当天就下地的,但是开腹手术优于伤口疼痛,往往第2天下地都比较困难。其次,腹腔镜手术一般术后一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腹部开腹手术通常术后1周只能做到勉强活动,要恢复正常生活常常需要半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2.2.5患者心里负担较小:由于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大大减轻患者精神负担,缓解患者对本体手术创伤和外界陌生环境的心理恐惧,尤其是那些焦虑情绪较重的患者。 2.2.6互联网助力诊疗:如果说您不会用网络预约看病,那么排队、挂号、付费将成为就医过程中的三座大山。然而通过许多医患互动软件,可以大大减少就医过程中的繁琐环节,也减少因为缺少医学常识造成的无谓就医,比如术后的不适可以先通过相关咨询来判断是否需要去医院复诊等。 3. 术后须知和注意 出院后伤口保持清洁干净,不需擦其他药物,也不需要每天清理伤口。若腹部有引流管和引流袋,请每天记录引流量和颜色,正常颜色为淡黄色且每天量少于50ml,若有颜色改变或引流量大增时,请随时到医院就诊。手术后一周,腹部伤口返院拆线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后一月内尽量少进食生、冷、硬、辛辣食品。大部分病人在3个月内,原有的胆囊功能基本上可以被机体胆道系统所替代。 虽然上述内容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帮助许多患者解答一些疑问。 作为专业的胆胰外科医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多数患者带来帮助。 孙勇伟主任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仁济东院)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http://m.haodf.com/touch/doctor/DE4r08xQdKSLvh2lC49LoalFRy9w.htm,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文字向我咨询,或点击“电话咨询”电话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