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误区1:能吃能喝,肠胃就肯定没毛病。正解:早期胃肠道肿瘤都没有症状,等出现症状了基本都晚了。最常见的误区2:抽血、CT替代胃肠镜检查。正解: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肿瘤筛查、诊治的“金标准”。其他检查均无法替代。最常见的误区3:胃肠镜检查很痛苦。正解:胃镜有点恶心,肠镜有点涨肚子,但大多数人都可以耐受。麻醉的胃肠镜体验更好,基本就是睡一觉。哪些人需要去做一次胃肠镜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者;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经常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排便习惯改变: 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 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大便隐血阳性,黏液便及腹痛等; 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下降; 曾有结直肠癌病史或者结直肠癌前疾病(如结直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 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细菌,它悄悄地隐藏在我们的胃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各种胃部疾病。这种细菌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特点、引起的症状以及它对我们健康的危害。幽门螺旋杆菌的特点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它能够在人类的胃黏膜中生存,并且是唯一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这种细菌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抵抗胃酸的侵蚀,因此在胃中长期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常见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症状。但当它引起问题时,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如腹胀、早饱、恶心和呕吐。-胃痛: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在饭后。-口臭:由于细菌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贫血:由于慢性出血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危害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可以引起多种胃部疾病,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逐渐变薄的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是其主要的诱因之一。长期的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这种病变增加了胃癌的风险。###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一类致癌因子。长期的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的DNA损伤,增加胃癌的风险。###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它能够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使得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形成溃疡。###其他疾病除了上述疾病,幽门螺旋杆菌还可能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等其他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的尿素酶来诊断。-血液抗体检测: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粪便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是否需要治疗的标准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需要治疗。通常,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治疗:-有症状的感染:如消化不良、胃痛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无论是否有症状。-萎缩性胃炎或胃癌家族史: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治疗。##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通常采用四联抗生素联合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4天。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按时服药:确保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要复查以确认细菌是否被清除。##结语幽门螺旋杆菌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及时治疗它,就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胃健康。记住,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我们远离幽门螺旋杆菌危害的最好方法。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隐藏在胃里的“隐形杀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固有腺体萎缩,可能导致胃黏膜功能减退。虽然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我们检查出萎缩性胃炎后还需要了解很多其他的信息,比如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家族史等等,从而来判断是否是胃癌的高发人群,进一步来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一、萎缩性胃炎的分类根据美国、欧洲、日本的指南,萎缩性胃炎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分类。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分为轻、中、重三级,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木村-竹本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它通过内镜检查来评价胃黏膜萎缩的平面进展程度。木村-竹本分类法:闭锁型(closedtype):萎缩移行带在胃体部小弯侧不超过贲门。开放型(opentype):萎缩移行带超过贲门、向大弯侧进展。萎缩程度分类:轻度萎缩:C-1~C-2中度萎缩:C-3~O-1重度萎缩:O-2~O-3分类界限特征:C-1:萎缩黏膜位于幽门部。C-2:胃角到胃体下部。C-3:胃体上部。O-1:萎缩达到贲门部小弯侧。O-2:O-1和O-3之间。O-3:全体大弯侧皱襞消失。此方法非常简便,目前在大多数医院内镜诊察时常规使用。二、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包括: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确诊。2.胆汁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入胃,损伤胃黏膜。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4.生活习惯: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等。5.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在少数情况下,自身免疫性胃炎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其中在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次数、时间和程度,其次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就是A型胃炎也是萎缩的重要病因,也被称为逆萎缩。三、萎缩性胃炎的检查1.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或者无创性试验如尿素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进行检测。2.胃液分析:评估胃酸分泌情况。3.血清学检查: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G17水平,有助于判断胃黏膜萎缩的程度。4.内镜检查:通过高清染色内镜结合病理活检进行诊断。四、生活中的预防和避免1.饮食调整:避免高盐、高脂、油炸、腌制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均会刺激胃黏膜。3.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对于预防或避免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或加重,最主要的措施是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旦发现及时杀菌治疗。五、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包括从正常胃黏膜到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通过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风险。及时去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绝大多数人降低胃癌发生率的重要预防措施。六、萎缩性胃炎的随访和观察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评估,以监测病情的变化。根据OLGA和OLGIM分级分期系统,可以对患者的胃癌风险进行分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一般建议:-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患者,则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可能每年需要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总之,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必过度紧张,通过合理的生活调整、定期的医学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降低胃癌的风险。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许多人在被诊断后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患者。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始作俑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萎缩性胃炎,减少矫枉过正的科普宣传,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指的是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导致胃黏膜逐渐变薄。打个形象的比方,我们的胃黏膜本来是肥沃的土壤,长期炎症刺激后,最终变成盐碱地、荒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万恶之源;其次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和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还有少部分药物。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但是在盐碱地,既开不了花也结不了果。反倒是可能长出早癌。这也是萎缩性胃炎患者焦虑的根源。①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虽然萎缩、肠化确实是癌前状态,但这是一个漫长并且大部分人不会最终发展至胃癌阶段的过程。②脱离萎缩范围说早癌,都是耍流氓。轻度的萎缩,尤其是C1范围胃窦的生理性萎缩,无需担心。幽门螺菌感染后的C2萎缩困扰了一大票中青年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中之重。除菌之后,萎缩一般不进展。只需要定期进行高质量胃镜检查。③对于萎缩程度和范围比较大,有癌变风险的患者,定期高质量的胃镜精查(精密、细致的检查,不是所有的精查都是精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变,早期干预效果显著,基本可以做到治愈性切除,也就是根治。④目前得到公认的是萎缩性胃炎并没有特效药物。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打嗝、消化不良等情况,可以给予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改善症状,但是胃黏膜萎缩基本不能逆转。⑤胃肠本身就是我们的情绪器官,焦虑无益。保持良好的心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可以降低胃肠道负担。真正需要密切随访的高危人群,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未除菌;萎缩程度、范围较大(O1及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等。萎缩性胃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并非不可控。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都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面对疾病,理性应对,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焦虑,保持身心健康。
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后的饮食调整是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内镜治疗常用方式包括活检钳咬除、圈套器切除、内镜粘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下剥离术(ESD)。术后合理的饮食对恢复至关重要,过早不合理饮食会刺激术后的创面,造成感染、出血、穿孔等不良并发症。通常来说,我们都会在患者的胃肠镜治疗报告中备注禁食、温凉流质、半流质的时间。当患者和家属拿到报道时要关注这部分内容。但报告中篇幅有限,无法细化饮食方案,鉴于此,在这篇文章中给大家科普详细的术后饮食注意事项。①在手术后的24小时内,饮食需要特别谨慎。如创面大,一般建议24小时内禁食,可以少量饮温水,卧床休息为主。②术后第1-2天开始,以温凉流质食物为主,如藕粉、蜂蜜、米汤、蛋花汤、鱼汤、鸽子汤等;持续2-3天。尽量少量多餐,切记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肠道蠕动,不利于伤口愈合。③术后第3天开始,可以少渣半流质饮食,如软烂面条、粥、小馄饨、面包、蛋糕。若想给患者补充营养,可以加点荤菜(如肉末、肉泥、肝泥、鱼片、虾仁、虾球)和蔬菜水果泥(菜泥、土豆泥、果泥)。这个阶段持续约1周。④1周后可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遵循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少量多餐。①在术后的第1-2天,以温凉流质食物为主(如藕粉、蜂蜜、米汤、蛋花汤、鱼汤、鸽子汤等),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尽量休息,不可以剧烈运动。②此后少渣半流质3-5天(软烂面条、粥、小馄饨、面包、蛋糕等;可加点肉末、肉泥、肝泥、鱼片、虾仁、虾球以及蔬菜水果泥)。③此后可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不过也要循序渐进,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术后当天可以进食温凉软食,术后1-3天少渣半流质饮食。肠息肉术后恢复期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确保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避免过度饱腹,减轻肠道负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肠道的正常蠕动。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后的饮食调理是恢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伤口愈合,还能预防肠道疾病的复发。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出现腹痛、黑便、腹胀、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肠息肉切完了,后续应该怎么随访,需不需要每年都做一次胃肠镜。随访的策略主要依据几个方面的因素:息肉的数量、大小、病理性质和肠镜的检查质量。对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指南中对结肠息肉/腺瘤切除术后的随访间隔做出以下推荐:
最重要的说在前头,良好的肠道准备是高质量肠镜检查的基础!请务必重视肠道清洁的重要性!肠道准备大致分为2个阶段,肠镜检查前的少渣饮食和泻药服用。(1)肠镜检查的少渣饮食,指的是在检查前2天要少渣甚至无渣饮食,尽量不要吃纤维含量多的水果、蔬菜和带籽的食物。例如青菜、玉米、蘑菇、海藻类;带籽的火龙果、猕猴桃和带有果皮的苹果、西红柿等。(2)泻药服用,以福净清(4包/盒)为例:分2次服用,每次2包(图1)。①检查前一晚晚餐后两小时(约19点):每1包配1000ml温水。将2袋药品全部加入2000ml温水,搅拌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后,每隔10-15分钟服用250ml,2小时内服用完毕。②检查前5小时:同样的方法,将剩余2袋药品全部加入2000ml温水,平均每隔10-15分钟服用250ml,2小时内服用完毕,直至排出清水样便。(如开有二甲硅油,请加入第四袋一起服用)。肠道清洁的程度可参照肠道准备合格与否对比图(图2),排便一般是粪块-粪水-清水的过程,直至排出无色或淡黄色无渣透明水样便为止。PS:如果服用泻药时口感不佳,可改用柠檬水、脉动等无颜色饮料冲兑泻药。泻药的服用速度不能过急过快,会引发呕吐,反而影响清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