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在腹压增高(打喷嚏或咳嗽等)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外口渗漏的症状。严重者在提物、直立行走、坐起时,都会有尿液流出。女性人群中有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又是占比重最高的疾病,约占50%。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就诊率低,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就诊率明显提高。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体征是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 那么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在整个妊娠期间,随着子宫重量增加的同时,盆腔内的器官(子宫、膀胱、肠道)也在逐渐变垂直,并受到挤压,开始向前向下“运动”,到孕晚期子宫几乎完全垂直,从而使更大的力量直接压向盆底的支持组织。而此时,孕妇盆底韧带的韧带又会较为松弛,这样“敌进我退”的状态就容易造成盆腔脏器的脱垂。 如何预防和治疗 1.良好生活方式 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 2.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较共同的认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此法方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3.压力性尿失禁药物治疗 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采用药物治疗。药物主要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尿道平滑肌α1受体,以及刺激躯体运动神经元,增加尿道阻力。副作用为高血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中风。 常用药物:米多君、甲氧明。米多君的副反应较甲氧明更小。此类药物已被证明有效,尤其合并使用雌激素或盆底肌训练等方法时疗效较好。 4.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征包括: (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目前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 TVT手术即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尿失禁的症状。整个手术加上准备阶段,一般需要30-40分钟,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随意活动。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地址:汕头市广厦新城东厦北路69号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除早期及症状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外,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术前排尿困难的症状会明显改善,但部分病人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问题应引起患者的注意:1.前列腺电切不象开放手术的前列腺摘除术,手术中没有直接缝合伤口,电切后留下前列腺窝创面较大,尽管一时没有明显出血,但早期前列腺窝常有少量渗血,特别是用力活动后如用力大便,骑自行车等活动后可出现明显出血,表现为排肉眼血尿,甚至伴有血块,因此,术后三个月内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水果蔬菜,蜂蜜或口服轻泻剂,应避免骑自行车及温水坐浴,亦避免上下楼梯及跑步等较剧烈活动,且应多饮水,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过几个月后前列腺窝慢慢会被膀胱粘膜所覆盖,前列腺窝出血才会明显减少。 2.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排尿通畅,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排尿不畅情况,较常见的原因是尿道狭窄(但少于5%),因为手术过程电切镜可引起尿道损伤,这时应尽快回医院找医生进行尿道扩张,还有其它原因包括膀胱颈挛缩狭窄,炎症水肿,或者残余腺体存在,应尽快找主管医生诊治。3. TURP术后一般不会影响性欲和性功能,但大部分患者会有逆行射精,即性生活高潮时精液射入膀胱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同样有快感,不必担心,术后两到三个月才可同房。本文系郑俊鸿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睾丸扭转不多见,笔者在20年临床工作中也就碰到过不足20例,但却有几例因基层医生误诊为睾丸炎延误治疗而导致最后作睾丸切除的严重后果的,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睾丸扭转实际是因精索扭转造成睾丸的急性缺血,临床上可出现类似于急性睾丸炎的睾丸肿痛等表现,如接诊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时易将其按急性睾丸炎治疗,因而失去挽救和恢复睾丸功能的时机,将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彩色B超检查睾丸血供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争分夺秒进行手术复位是治疗的关键。一般睾丸扭转发生后在4-6小时以内手术复位者,大约70%的睾丸可以存活,无严重不良后果;超过10小时可导致睾丸间质细胞功能永久性损害,大约25%-55%的病人会丧失睾丸;超过24小时多不可避免发生睾丸坏死和萎缩,只能作睾丸切除。由于解剖学异常或睾丸扭转的诱发因素多为双侧性,故一般在手术时应同时进行对侧睾丸固定术,以预防以后对侧睾丸再发生扭转。
血尿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症状之一,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后者指在尿常规检查发现光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的红细胞。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全身性疾病:包括各种血液病,肾炎,高血压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2.泌尿系统肿瘤:它是肉眼血尿的常见原因,为无痛性的,可以反复发作,给人有“假自愈”的现象,特别要引起注意。3.泌尿系结石:与泌尿系肿瘤不同的是,结石引起的血尿常伴有疼痛。4.泌尿系感染:多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的尿道刺激症状,有时还有发热。5.前列腺增生:在排尿困难的情况下,可合并血尿,如电切术后1个月内,由于创面尚未完全修复,可出现反复血尿。6.泌尿系损伤:不管是肾脏还是尿道的损伤,都可以出现血尿。7.其它原因:例如运动性血尿,在剧烈的运动后有的人也会出现血尿,但一般较轻,可自行消失。有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甘露醇、环磷酰胺等也可以引起血尿。
有些女性,即使不是处于生理期,也会出于某些原因(也许是赌气或是心情不好),轻易地拒绝伴侣提出的性要求,殊不知这样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可能导致男人性欲降低甚至引起心理性阳萎的发生,这在临床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并不少见。 男性的性活动与女性有差别,主动的成份更多,从兴奋、勃起到完成性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生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引起性功能障碍。临床上除了因为年老生理问题外,心理因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更为常见,如果一位男性对一个位女性没有好感,就不会有性冲动,甚至女性的主动也可能无法唤起男性的勃起。反之,如果男性在有性冲动的情况下被其心仪的女性所拒绝,那么,可能会严重挫伤男性的自尊心,失去主动意愿,并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甚至从此对女性失去兴趣。所以,女性在拒绝男性性要求的时候要慎重,一定要说明原因,求得男性的谅解,当然,最好是不要轻易拒绝。
可能受到一些媒体夸大宣传的影响,笔者在门诊碰到不少患者,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他查是否有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症状,让笔者感到很为难,因此,有必要在此谈一下有关衣原体支原体方面的问题给大家参考。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也称非淋菌性尿道炎。值得一提的是,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人泌尿生殖道中也可检测到,目前对其致病尚在研究探讨中,一般认为是一个致病性较弱的条件致病菌,所以,如果是没有症状的,检查支原体就没有什么意义。我国目前临床上对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主要还是根据其病史及临床表现,而检查主要依据的是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在显微镜下见到多形核白细胞并排除了淋球菌感染,并不一定要做出病原学的检查。检查支原体衣原体的方法多用聚合酶链式(PCR)检测,因实验室条件要求高,易因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卫生部已规定现阶段此方法不用作临床诊断,但很多专科医院却仍在应用,导致结果的可信度不高。抽血检查抗体等由于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正规医院较少应用。而如果要做培养,不单费用贵,对实验设备要求高,且要花不少时间。笔者认为,对于临床上病史体征符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查并没有多大必要,因为对治疗不会有影响,况且要多花不少费用,检查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
常有朋友体检发现肾有错构瘤,问该如何治疗?事实上,由于肾错构瘤(也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小的错构瘤可能对身体无影响,但较大的错构瘤可继发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对于肾脏错构瘤是否要手术治疗,一般是根据其大小或是否引起临床症状而定,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总的来讲,小于直径4厘米的错构瘤一般不用治疗,但应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有增长较快或大于4厘米,则应考虑行肿瘤切除,肾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另外,有时肾错构瘤与肾癌在B超检查上难以鉴别,但如行CT检查一般都可作出确诊。
笔者在门诊曾见过不少三四十岁的男性患者,自诉提不起性欲,对性生活提不起兴趣而来就诊,到底什么原因可导致性欲低下呢? 男性性欲低下的病因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很多疾病、药物对性欲有抑制作用,而更多见的是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所引起。常见原因有: 1.患有急慢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肿瘤,血液病,结核病,糖尿病,严 重贫血,肝肾疾病等。2.如有服药,已证实部分药物可引起的性欲低下,如降血压药利血平,利尿药安体舒通,心血管用药冠心平,可乐宁,还有其它的甲基多巴,雌性激素,乙醇,苯妥英钠等。3.心理因素及身体衰弱是导致性欲低下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的诱发因素有传统观念,错误性知识,迷信宗教,初次性交失败,性生活创伤,婚姻失败,自卑心理,夫妻感情不和,体力不支,工作过度劳累等。应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必要的治疗,才能起到一[定的效
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碰到不少患者因各种情况下无法自解小便,又因身体某些原因无法行手术治疗而需长期留置尿管的,部分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因此,有必要提醒家属一些注意事项。长期留置尿管者,首先需定期更换,更换时间没有具体标准,总的来讲,更换时间间隔越短,并发症越少,两周左右较好,如条件不允许,也可到1个月才更换,但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长时间不更换易生结石。其次是预防感染问题,由于长期留置尿管是异物刺激,菌尿不可避免,但只要注意作好预防措施,大部分不会引起尿路感染表现,措施包括多行尿道口消毒,多饮水,多活动,尿管勤更换,注意无菌操作,一般在更换尿管当天可适量口服抗菌素或中药清热利尿药等。如条件许可,可间断行膀胱冲洗。最后,还要注意尿管放置的位置,避免长期造成对尿道的压迫,造成尿道粘膜的坏死和疤痕形成。正确方法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