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小张是一位大学生,平时经常会参加打球或跑步等锻炼,近几年他一直会有发作性腰骶部疼痛,特别在久坐或久站后,起来动一动后能缓解,一直以为是运动引起的损伤,没有重视。近几周由于要复习迎考,一直坐着就感到腰骶部痛明显或发僵,严重时会有半夜痛醒,翻身困难,需起床活动后好转,早晨起来时腰部发僵明显,活动后能减轻。于是小王到医院就诊,通过医师仔细询问病史,经过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但已有骶髂关节面的骨质破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生的话: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风湿病,它的病因未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AS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但只有约10%HLA-B27阳性患者才发病。认识“强脊炎”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通常在20~30岁,男性患者多见,男女患病之比大约为3~5:1,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26%,约有4-5百万患者。该病主要侵犯腰骶部、脊柱及四肢关节,并可侵犯到关节外其他重要脏器如眼、肾脏及心肺等。严重者最终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造成驼背、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等终身残废。如何早期发现?由于本病发病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早期出现腰骶部痛或发僵,髋部、臀部或大腿根部疼痛,此时病情可表现为发作与缓解交替,患者往往会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由骶部向腰椎、胸、颈椎发展,出现相应部位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到晚期出现脊柱弯曲畸形。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外,症状出现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腹股沟、髋部疼痛、行走困难、髋部活动时受限,站立或负重时加重,甚至不能行走,只能卧床或坐轮椅,是我国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大约3045%的患者是从外周关节开始发病。以膝、髋、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一般以单侧、非对称性关节肿痛多见。如何确诊?从国内、外的研究报告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从最初的症状出现开始到明确诊断的间隔时间平均延误可达5-10年左右,这就丧失最佳治疗的时机。故必须重视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防止残疾。为什么会误诊,容易误诊为哪些疾病?如何尽早确诊?如何治疗疾病的发展进程是怎样的?该病可以痊愈吗?如何判断病情轻重?如果不干预,病情如何发展?如果及时干预,病情又会如何发展?生活方式干预具体哪些措施?怎么坐卧、怎么锻炼?活动期的表现是什么?患者何时需要吃药?药需要一直吃吗?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原则是1.消除或缓解腰痛、关节痛、晨僵等症状;2.防止和矫正脊柱或关节变形;3.防止脊柱骨折等并发症;4.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治疗方法中很重要的首先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生活和心理护理、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等。药物治疗是疾病活动期的主要手段,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α)等,TNF-α是一种新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和疼痛,改善躯体功能。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纠正患者患病晚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等,避免残疾。汪年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种疑难肾病、风湿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并发症的防治,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周二上午薛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擅长诊治各种常见肾脏病和风湿病,主攻风湿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的诊治。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小张半个月前开始出现感冒症状,咳嗽流涕了几天之后不见好转,就自己去药店买了点抗生素在家服用,可是最近几天,小张觉得浑身没有力气,胃口也不好,以前夜里睡觉很少起夜,现在夜里起来上厕所的次数也多了。小张觉得不对劲,于是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尿常规和肾功能都提示他肾脏有较严重的损害,建议他住院继续检查。小张很是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感冒,怎么损害到了肾脏,还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后,通过肾穿刺活检,小张被确诊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小张更疑惑了,自己从来也没有肾脏方面的问题,家里也没有人患类似的疾病,这病是怎么造成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又叫做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损害的一类综合征,在肾脏病人中,它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近年来却呈现增长趋势,所以对于本病大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那间质性肾炎是如何引起的呢?如果患了本病,如何早期发现并治疗?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引起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很多,目前来看,最常见的是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肾炎,这类病人占了本病病人总数的半数以上。那哪些药物可能会造成肾间质损伤呢?我们常用的药物中,像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以及CT检查时注射的造影剂等,均可造成间质性肾炎。所以,我们在平时需要服药时,切不可自己不按剂量随便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小张的问题可能已经清楚了,正是小张感冒后自行服用的抗生素造成了他肾脏间质的损害,使得他在短时间之内血清肌酐水平上升和蛋白尿。另外,一些感染性的疾病也会引起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像尿道狭窄、梗阻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细菌、病毒直接感染肾间质等等。其他可引起间质性肾炎的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遗传性疾病: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代谢性疾病: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肾病等。在了解了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后,我们再来关注下如何早期发现本病。间质性肾炎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患者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少尿或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所以一般可以及时发现。但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一般来讲,本病起病时患者会出现胃口不佳,四肢无力,夜尿增多等一些表现,这个时候如果患者能够重视,到医院检查,就可以发现肌酐水平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尿检可发现低比重尿、微量的蛋白尿及少量的尿白细胞。但尽管如此,仅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间质性肾炎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想要确诊间质性肾炎,必要依靠肾穿刺活检。那本病如何治疗呢,治疗的效果又如何呢?间质性肾炎在诊断明确后,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若是药物引起的则立即停用引起肾损伤的药物,若是感染引起则控制感染,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则使用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加以控制。其次,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患者情况,纠正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紊乱,对于情况危急者可行血液净化治疗。间质性肾炎如果发现、治疗不及时,间质的炎症可波及肾小球,引起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直至尿毒症期,故早期治疗对保护患者肾功能意义重大。同时,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与引起本病的病因、就诊的时间和严重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间质性肾炎发病隐匿,如任其发展后果严重,所以对于身体有不适,怀疑本病的朋友,一定要及早去医院咨询检查,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是本病良好预后的保证。
每当季节交替之时,也是多种呼吸道细菌和病毒传播、扩散的时候,此时容易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冒”。每个人都有感冒的经历,对感冒的症状如打喷嚏、乏力、喉咙痛、四肢酸痛、发热等也相当熟悉,一般自己吃点药,多饮水,注意休息,是可以自愈的。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对自己身体最为重要的排泄和代谢调节器官—肾脏,造成伤害。感冒后没多久怎么出现了水肿?有些患者在感冒后不久的某天晨起,突然发现眼睑、颜面出现了浮肿,起初认为可能是休息欠佳或饮食不当引起,但经几日调理非但不见好转,甚至出现了下肢指压凹陷性的水肿,可伴尿量减少,此时应当注意是不是有“肾病综合征”的可能。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为特点,以水肿为特征,起病隐匿,约30%的患者起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预后因病理类型的不同而异,诊断和治疗依赖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感冒后小便的颜色怎么不对?有些患者在感冒后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突然发现小便的颜色呈鲜红色、茶色或酱油色,而且随感冒的加重或减轻,尿色可加深或正常。遇到这种情况,读者一定会非常担心,会积极就诊,而此时有可能医师会跟你说,你有可能患有“IgA肾病”。IgA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点,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30%的IgA肾病患者发病与前驱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可只表现为孤立性血尿,或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也可合并高血压,甚至肾功能减退。当出现上述这两情况时,我们都可将肾脏受到的伤害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那么,为什么小小的感冒会引起肾炎呢?我们以IgA肾病为例。Ig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即抗体,主要参与粘膜免疫。感冒时,抗体与外来入侵的病原即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以清除入侵者。但同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随血液的流动循环到肾脏,沉积在肾组织,诱发免疫反应,对肾脏造成伤害,这就是IgA肾病有IgA沉积的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当某些抗原与肾脏某些结构相似时,抗体会错误识别,对肾脏攻击,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比如新月体肾炎。由此可见,感冒引起的肾炎并不是由病原体直接作用,而是因自身对其应答造成,而每个人的免疫应答过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并不是所有人在同一种情况下都会发病。当感冒后出现持续乏力或腰背酸痛、水肿、肉眼血尿时应当警惕“肾炎”的发生,并及时向医生咨询。同时切记一定不能乱用感冒药,尤其是抗生素。因为包括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在内的抗生素和一些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引起肾脏损害,若不及时处理,便有可能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即我们所说的尿毒症。相比于成人,儿童感冒后的“肾炎”有其特殊性。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在感染猩红热或扁桃体炎的7~20天发生,以血尿为初发症状,可轻可重。但因该病是自限性的,一般经休息或对症治疗3个月后可自行恢复,因此家长无需过度惊慌,当患儿出现肉眼血尿时,应立即就诊,同时提供有价值的前驱感染病史。除了感冒,在此我还想提醒各位读者,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乙肝、丙肝、结核、流行性出血热甚至HIV,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因此因肾脏损害求医时,也应向医生提供相关感染病史,以帮助诊断。肾脏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每天默默地工作,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然而肾脏病通常起病隐匿,难以察觉。当“感冒”后出现水肿、尿液颜色加深等反常现象时,尤其是平日工作繁重的年轻朋友,应当及时向医生咨询,切忌存有侥幸心理,讳疾忌医,而应以积极诊治的态度及早发现问题,保护好我们的肾脏。
患了慢性肾脏病,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析或换肾,以维持生命。此外,据统计,有一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出血等,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慢性肾脏病,防治要趁早倾听肾脏的“呼救”——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早期可出现一些症状或体征,比如颜面、眼睑、双下肢水肿,小便泡沫多,肉眼血尿,夜尿增多,腰痛,贫血,血压高等。部分人认为长期腰痛是“坐久了”,浮肿是“没有睡好觉”,其实这些都是肾脏发出的警报。如果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一般来说,小便常规化验、抽血做肾功能检查以及泌尿系B超检查等就能发现是否患有常见的肾脏疾病。不同群体,防治有异——未患病人群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适当饮水,不憋尿,戒烟,避免酗酒。每天坚持一定量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当扁桃体有炎症时,需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菌药彻底治疗,否则链球菌感染易诱发肾脏病。避免滥用药物,多种药物、化学毒物均可导致肾脏损害。高危人群应注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并密切观察自身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而健康人也需要一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治疗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期。此时应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低蛋白饮食,同时防止营养不良。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等。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治疗和随访。治疗慢性肾脏病,饮食因素很重要——低盐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长期过多的食盐摄入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甚至出现左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增加动脉硬化程度等。一般每天摄入的钠量折合成食盐不超过6克,当出现水肿、血压高、心脏功能下降时应该低盐饮食(每天不超过2~3克食盐)。低嘌呤饮食:对于血里尿酸偏高和痛风的患者,应该低嘌呤饮食。应戒酒,尤其是啤酒。其次,少吃海产品、动物内脏、肉汤、贝壳类产品,多吃水果、蔬菜等。此外,如肾功能正常且没明显水肿的话,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饮水量,同时可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低脂饮食:血脂高的患者应该少吃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食品,如火腿、腊肠、全脂奶酪、黄油等。对于肾功能下降容易出现高钾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平时少吃香蕉、橘子、苹果、甘蔗、土豆、葡萄干、核仁类食品(如瓜子)等含钾量较高的食品。适当食用一些抗氧化食物:肾脏是一个重要的耗氧器官。患肾脏病时,肾内慢性缺氧导致肾脏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从而导致肾脏发生损害,并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氧化应激在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氧化应激是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产生过多,超过了正常组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年龄老化和能量过剩常导致氧化应激增加和机体的抗氧化功能下降,是引发肾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和防治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清除氧自由基。硒是一种非常强的抗氧化剂,能及时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在慢性肾脏病时,适当补硒能提高体内“含硒酶”的活性,提高肾脏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保护肾脏,从而防止肾脏病进一步加重,预防尿毒症。此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供人体抵抗疾病和延缓衰老的抗氧化物质,建议每天食用2~3种水果,总量达200~400克;蔬菜400~500克。
人体服用药物后除通过肝脏代谢外,主要是通过肾脏以原形或代谢以后的形式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药物在排泄过程中可引起肾脏损害,据统计,25%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药物肾毒性引起。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有医院报道,在一年半期间发生的19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有20%是由药物引起的,而其中79%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龄(>65岁)本身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首先,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肾单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药物廓清减低,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易发生肾毒性;其次,脂溶性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而水溶性药物多经肾脏排泄,老年人脂肪体量增加,水体量减少,水溶性药物在血中浓度增高,易达到肾中毒剂量;第三,老年人中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居多,肾脏本身有损害的基础。第四,老年人免疫力下降、脏器衰老,常同时存在多种慢性病,用药机会多、品种多,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易引起肾损害的老年人常用药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抗肿瘤药、造影剂、中草药等。用抗生素在高龄、有肝肾疾病基础、低钾、脱水、大剂量、长期用药时要注意肾毒性。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磺胺药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与剂量相关。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利福平、磺胺类也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往往伴皮疹、关节痛,与过敏因素有关而与药物剂量无关。部分抗生素还会引起肾血管收缩、过敏性肾小球损害和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常有骨关节病,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镇痛药如非那西汀、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氨基比林等,长期服用可能会有肾小管的肾毒性。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和肾小球疾病。老年人易患肿瘤,抗肿瘤药如顺铂、丝裂霉素、卡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等也可能会引起肾小管和肾小球病变,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老年人患高血压,常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1),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在有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心功能不全、用利尿剂等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肾损害,表现无症状性血肌酐升高。少数可表现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膜性肾病。老年人使用造影剂在有肾病基础或有脱水情况下易发生肾损害,表现一过性蛋白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下降,严重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后肾功能大多能恢复。老年人喜欢用中草药,但要注意有肾毒性的中草药,避免长期服用,并注意做肾和尿的检查。马兜铃酸肾病是指服用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青木香、淮通、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耳聋丸、跌打丸、冠心苏合香丸、舒筋活血丸、止咳化痰丸等。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可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当然,谈到以上几类药物对老年人的肾毒性,并非有病不需要治疗,也不能“因噎废食”,“谈虎色变”。因此,患各种疾病的老年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须密切观察药物对肾脏的影响,注意有否容易发生肾毒性的基础,并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避免发生严重肾损害。
老王十年前患了糖尿病,近两年总觉得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很沉,脚脖子那儿一揿就是一个凹陷,每次解尿,泡沫很多,这两天天气转冷后,尿量一下子少了好多,人像吹气球一样肿了起来,胸闷气促得厉害,家里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的诊断把全家人吓了一跳:尿毒症,而且需要紧急血透治疗。老王怎么得的尿毒症呢?其实啊,老王的尿毒症就是糖尿病引起的。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患者得了糖尿病后不以为然,殊不知有近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各大透析中心,虽然慢性肾炎和高血压仍是我国尿毒症的主要发病原因,而糖尿病所致尿毒症的比例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会演变成尿毒症,有些患者虽然血糖控制不理想,却始终未患糖尿病肾病,这跟遗传有很大的关系。糖尿病肾脏的损害分为五个阶段:蛋白尿前期、初期、临床显性蛋白尿期、氮质血症期、终末期(尿毒症期)。及早发现蛋白尿前期,有利于早期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肾功能,一旦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加强自我保健,进一步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有关痛风防治,您知多少?亲朋好友来相聚,喝喝啤酒,吃吃海鲜,是件很美很畅快的事情。可大家是否知道痛风在我们开怀畅饮、享受美味时也在悄然发生。痛风早在古籍《医略六书》就被正式提出,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痛风的罪魁祸首为嘌呤及尿酸代谢障碍。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石引起的慢性关节炎,导致残疾,泌尿系结石和肾脏损害,可以导致慢性肾病,甚至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痛风的危害是什么?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以跖趾关节为始发部位;反复发作会遗留慢性关节疼痛或变形。暂时的痛楚往往不被患者重视,而痛风的危害恰恰在于长期反复发作引起的关节破环、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引起肾功能损害,以及高尿酸血症相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如肥胖、高血脂、血糖异常,显著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使痛风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率显著增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治疗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并不是同义词。高尿酸血症是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性因素。高尿酸血症因其隐匿、无症状而极易被忽视,但持久的高血尿酸会造成尿酸盐沉积和组织损害,所以应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和相关因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当血尿酸大于420umol/L时需要降尿酸治疗,而且必需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用药剂量。痛风是指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关节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痛风发作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控制关节炎症状。缓解期同样需要治疗,主要是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预防痛风发作。目前有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药物很多,包括有新型的药物问世,为患者带来福音,但是规范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必要。痛风如何早期发现?定期进行尿液常规、肾功能和超声检查,尤其是24小时尿尿酸、蛋白等定量,对于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和分型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起强直性脊柱炎,不少读者会想到歌手周杰伦、演员张嘉译、蔡少芬等名人,他们都曾患过这种并非罕见的慢性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汪年松教授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风湿性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3%,主要好发于15~30岁的人群,尤其是男性,男女比约为5:1。其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导致的炎性下腰痛,骨赘与附着点炎症,常与外周关节炎相关,可有急性眼葡萄膜炎等。如何尽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汪教授提醒读者注意几个关键词。关键词:HLA-B27HLA-B27基因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典型检查指标,但汪教授提醒,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并非就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的人群中仅有20%的人患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另外,有些人急切地想让HLA-B27指标转阴,但实际上,HLA-B27阳性是从父母遗传、终身携带的,不会随治疗而转阴,没有必要寻医问药试图转阴。关键词:下腰背痛、晨僵、夜间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从初次出现慢性症状到确诊,一般要相差5~10年。这主要是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很多人不会联想到这一疾病。那么,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汪教授提醒读者留心下述症状:休息时出现下腰背痛,晨起脊柱僵硬及夜间痛,颈、胸痛,臀部酸痛,腹股沟酸痛、下肢放射,膝、髋、踝肿痛,活动受限,足跟痛,低热,胸痛、脊柱胸廓活动度下降等,疼痛往往在活动后好转。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眼葡萄膜炎、结膜炎,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晚期还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即应尽早进行正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环节。汪教授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药物: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被推荐为有疼痛和僵硬的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也是最基本药物。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2.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消炎止痛,但不能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因此不常规使用,尤其不宜长期使用大、中剂量。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的情况下,小剂量应用是可以接受的。对病情进展快,全身症状明显和外周关节受累严重者,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是需要的。3.慢作用药,对疾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慢,需要数周或数月后才开始缓慢起效。常见的有:抗疟药,羟氯喹和氯喹;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可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和发僵;甲氨蝶呤,主要用于治疗对传统疗法产生耐受性的慢性炎性关节炎;来氟米特等。4.生物制剂,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治疗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选择,但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且价格较为昂贵,如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5.中成药如帕夫林、雷公藤多苷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重视锻炼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薛勤教授指出,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应该说,患者自己在家进行锻炼或者在指导下进行锻炼好于不锻炼,在指导下进行集体物理治疗好于在家锻炼,住院SPA锻炼与集体物理治疗相结合好于仅进行集体物理治疗。对于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家自我锻炼是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自我锻炼能够延缓病程、减少畸形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合理的体育锻炼,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药物治疗还重要。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疼痛而拒绝锻炼,但这只会使病情进展加快,积极主动正确的体能锻炼将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切不可忽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1.运动量、强度以个人能耐受为标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该主动锻炼,但是,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应该以个人能耐受为标准。如活动有不适感觉持续1小时以上者,应减小活动量。2.分时机锻炼病情发作急性期,不必强求运动,发炎厉害的部位可局部休息。当背部疼痛又需要直立行走时,可暂时使用护腰。在恢复期,运动量及强度应该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坚持每天运动,不可半途而废。3.不要怕用药物缓解疼痛疼痛缓解可有助于规则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益。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定期随访、复查,才能尽量减少药物的副反应。4.周期性看医生,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适合哪些运动薛勤教授指出,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的目标,是维持胸廓的活动度,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肌体的运动功能,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以下她推荐了一些适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1.俯卧撑地:对于早期患者,每日早晚各一次俯卧,每次坚持半小时,对减缓躯干屈曲有助。2.床上伸展运动:早晨醒时取仰卧,双臂平伸过头,向头脚两端“伸懒腰”,再放松,再伸;同时伸双腿,做足背屈曲运动,放松,再重复至僵硬感消失。3.膝胸运动:仰卧双手抱一膝。尽量拉到胸前,维持15秒以上,复原,再抱另一膝,复原,重复至僵硬感消失。4.飞燕式:俯卧,颈部放松,提起左手及右脚,维持5秒,放下,然后提起右手及左脚,维持5秒,放下,重复做8次。5.趴跪如猫状: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形,直至拉伸满意为止;塌背仰头抬臂,尽量拉伸至满意为止。6.保持脊柱灵活性的运动,如颈、腰各个方向的运动、转动等。7.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如深呼吸,扩胸运动,有预防肋椎关节强直,增加肺活量的作用,间接起到预防驼背畸形的作用。扩胸运动:立位两手推向墙角的两侧壁,双肩向前,上身后仰深吸气,似俯卧撑运动,坚持数秒后复原,重复5次。8.肢体运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和广播体操,每个动作尽量完成,有针对性的矫形体操是预防和矫正脊柱畸形的主要措施。9.游泳锻炼: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最好保健方法。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对脊柱及四肢关节均有益。随着夏天的到来,游泳的最好时机不容错过。但薛勤教授提醒,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选择温水泳池,避免水温过低冷刺激。10.肌力训练:静止紧张性收缩,如哑铃,每次6秒,每日做20~30次,两次间休息20秒。其他按摩手法如摇动关节法,推背,取穴按摩等,也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锻炼,但需要专业人士操作,不可盲目进行。有推荐的运动,自然也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适宜的运动:主要是跑步、竞技体育、跳跃运动,有可能加重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尤其是髋关节受累者更不宜提倡。怎样预防和矫正脊柱畸形?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胸廓活动性逐渐变差,脊柱越来越僵硬,出现驼背等畸形。为了预防这种情况,薛勤教授建议,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坐、卧、立的姿势,另外注意一些生活事项。立姿:做躯体伸展运动,双臂上举似爬梯,尽量爬高。背靠墙,双臂尽量上举贴墙,觉全身伸直舒展,然后放松,再举再放松。坐姿:尽量挺胸收腹,避免懒散的驼背姿势。不要做沙发和过低过软的椅子。卧姿:坚持睡硬板床,仰卧不用高枕,轻度驼背时不用枕,如颈椎尚未受累,可用低枕或不用枕,如颈椎伸直障碍,则不用枕,仰卧姿势较侧卧为好。其他:平时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不抱重物,穿着轻柔、有弹性的鞋子。定期做脊椎矫正以利脊椎之保养。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关节的负担。定期测量身高,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特别提醒,驾驶时,应注意保护颈部和颈椎。驾驶前将颈部保护垫调节至适当高度,避免碰撞造成颈椎严重损害。如有颈部僵硬,转动颈部的能力受到限制,可借助镜子来帮助观察道路上的交通情况,令驾驶时更加安全。另外,感染是一个常见的诱发因素,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消化道感染等。强直性脊柱炎会影响生育吗?青壮年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高发年龄段,患者多正值结婚生子之时,因此也特别关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能否生育的问题。薛勤教授对此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可以生育的,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安全。她指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对对妊娠并发症,如自发性流产、早产、滞产及先兆子痫的发生均无影响。有盆骨关节的受累和疼痛者,以及骶髂关节强直的孕妇,可能会使阴道分娩受阻,需行剖腹产。强直性脊柱炎对生育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药物治疗方面。如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孕妇的影响主要包括过期产和产程延长,有时可导致产褥期出血,并加重贫血的几率。如果产前6周停用此类制剂,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怀孕患者在应用的时候,应遵循有效、小剂量的原则,选择半衰期短、代谢不活跃的药物。必要时应在产前6至8周停药,而哺乳期妇女可在密切随访的条件下慎用此类药。柳氮磺胺吡啶长期服用可导致男性不育,表现为精子数目减少,精子运动及形态异常等。一般发生与治疗后2-3个月内,停药后可恢复。因此未生育的男性患者应注意该副作用,建议于计划怀孕前6个月停用患者妊娠期应用抗疟药应慎重,需要使用时,选择羟氯喹。甲氨蝶呤可能导致可逆性不育,建议于计划怀孕前6个月停用。它能引起胎儿畸形,有怀孕意向者,应在受孕前3个月停药,并补足叶酸。甲氨蝶呤可分泌至乳汁并在新生儿体内聚积,造成婴儿免疫抑制。中立性细胞减少,生长延迟,诱发肿瘤发生等,因而妇女用药时不宜哺乳。专家简介汪年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擅长各种肾病,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诊治。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周二上午薛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为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会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擅长于各种风湿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的诊断和治疗。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高尿酸、痛风等“富贵病”结缘。痛风常表现为突然或缓慢发生的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红发烫。有些人饮啤酒,吃海鲜后尤其容易出现上述症状,可谓屡试不爽。其实痛风不仅侵犯关节,而且常损坏肾脏等组织,严重时可导致残疾、痛风石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所在。就目前而言,痛风尚无法完全根治,需要长期用药。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能使痛风病情得以稳定,减少发作,改善生活质量。选对药物,适时出击痛风的幕后推手是高尿酸,而高尿酸往往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痛风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身体内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抗痛风药针对痛风的不同临床阶段分为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和抗高尿酸血症(促进尿酸排出药、抑制尿酸生成药)两大类药物。药物应用的治疗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的炎性症状以及关节活动困难,迅速终止发作;2.纠正高尿酸血症,使尿酸保持在正常水平,防止复发;3.防止尿酸盐结石形成与肾功能损害,减少后遗症。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肾脏损伤。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症,当同时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时,应尽早使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直到炎症完全消退。这就像灭火一样不要留丁点火星,以免“死灰复燃”,防止因过早停药而诱使症状复发。这一时期要避免使用丙磺舒、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等促尿酸水平波动的药物,不然就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叻。当痛风发作完全停止,进入缓解期后,可根据情况选用排除尿酸药或(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6 mg/dl以内)。对肾功能正常、无痛风石及肾结石、血尿酸增高的痛风患者,一般选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隆以促进尿酸排泄。对肾功能不全、有痛风石及肾结石的患者,一般选用别嘌呤醇,也可联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隆。抗痛风服药也应从小剂量开始,否则血尿酸水平降低过快,关节和血液中尿酸浓度相差悬殊,会促进沉积在滑膜、软骨及关节等软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析出,从而诱使急性关节炎再次发作。近年又推出了降尿酸的新药非布司他(Febuxostat),主要用于治疗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推荐的起始剂量为40mg,每日一次。持续两周后,对血清尿酸水平仍高于6 mg/dl的患者,推荐给药剂量80mg。轻或中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服用时不必调整剂量。也无需考虑食物或抗酸剂的影响。因变化的血清尿酸水平会导致沉积的尿酸盐活动,因此开始给药本品后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推荐使用本品时,同时给药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以预防痛风发作。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推荐至少用药6个月。如果在给药治疗期间发生痛风,不需要停药。对个别患者的痛风应相应给予治疗。知己知彼,当心药物副作用用药前要了解自身疾病状况及有无药物禁忌症,以防引发不良后果。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的禁忌症主要是造血功能不全及溃疡病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在24小时内明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有这些病史的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或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的禁忌症主要是肾功能不全、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和胃肠疾病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别嘌呤醇需要减量,特发性血色病患者也慎用,还有少部分患者会过敏,出现严重的皮疹,最厉害的就是致死性剥脱性皮炎。丙磺舒的禁忌症主要是肝肾功能不全、肾结石和溃疡病等。苯溴马隆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需要慎用。抗痛风药的不良常见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偶尔发生肌无力、溃疡病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以后也要避免使用。长期用抗痛风药时应注意加用保肝药。食疗也过来凑凑热闹,尽绵薄之力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一定的饮食控制、生活调节也极为重要。应限制以下食品:高蛋白和高嘌呤食品:包括各种动物内脏、海鲜以及海产品、各种豆类以及豆制品等食物易引起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症状,因而最好不吃或控制总量,应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各种酸性强的食品:除含高脂肪肉食外,花生、醋、杨梅、泡菜、酒、饮料、酱油等酸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烈性酒、辣椒及咖喱等。痛风患者应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尿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泌尿系结石,因此患者须保证饮水量。具体来说,每日饮水总量必须在25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让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另外,吃痛风药应该多饮弱碱性水。弱碱性水含多种矿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酸性代谢物,改善痛风患者的酸性体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一些天然的矿泉水、苏打水都是弱碱性水。服用抗痛风药时,还应保持尿液的pH值在6.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可以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但全天服用最大量不宜超过3克,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以免出现碱中毒。总之,痛风病可防、可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生活调节以及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锻炼心肺功能,促进康复。运动方式与运动量十分重要,一般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动静结合,体力活动与智力运动结合,体操、慢跑、游泳、步行以及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慢性肾病患者运动必须根据年龄与具体病情而定,以下情况不宜运动:严重水肿、难治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严重贫血以及急性感染等。建议慢性肾病患者经常咨询肾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