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各种疾病救治的成功率也随之提高。需要长期依赖各种导管生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又以吞咽功能障碍,需长期留置胃管鼻饲饮食者居多。这些患者有些需长期卧床,很多需要依赖陪护人员给予鼻饲营养,而陪护人员大多又不是专业医务人员,如何规范护理,避免各种并发症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讲讲居家鼻饲饮食的注意事项。1.食物制备一定要新鲜,尽量现做现用,不要放置超过4个小时,夏天要保鲜,避免导致胃肠道感染。2.食物的温度要合适,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要陪护人员自己手背靠上去感觉不到明显的冷热(33-40度左右),尤其不能烫,不然会烫伤胃,我们正常人吃热的食物时口腔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在食物咽下前温度会有一定的下降。鼻饲患者食物无法经过口腔缓冲,很容易烫伤。而冷食也会导致各种胃肠道症状。3.每天鼻饲食物的总量要非常清楚,建议陪护人员要准备本子记录每天打了多少量,要定时定量鼻饲,按计划鼻饲饮食,不能随心所欲,结果只能是患者营养状况越来越差。4.食物一定要烧熟了,第一容易消化,第二避免不清洁导致胃肠炎。5.如果是饭菜用料理机粉碎后鼻饲,一定要加足量的水,太稠会容易堵塞鼻饲管,以容易注入鼻饲管为准。推荐使用各营养品公司生产的罐装成品营养粉,营养成分均衡,易于溶解,易消化吸收,价格比较适中。6.自备食物尽量要去除表层的油脂,因为脂类物质会附着在鼻饲管内壁上,不容易冲洗干净,导管很长内壁又不容易刷洗,导管的通畅性就会下降,而且容易滋生细菌。7.每一次鼻饲完都要冲洗干净,不然管道内部跟体温的温度一样,像夏天室外温度,细菌会很快滋生,残留食物腐败,患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一般每次用30到50毫升温开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就当喝水了。8.每天用水总量要记录,一般控制在2000-2500毫升(包括所有从胃管打进去的水,喂药的、稀释营养粉或者饭菜、冲管子的等等),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要根据医嘱减量。9.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避免自行拔掉胃管,毕竟一旦拔了管子需要去医院重新留置还是比较麻烦的。10.一般胃管留置的时间在一到三个月,尽量不要超过两个月,到时间需要及时更换。以上是我的一点点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人,有不全之处欢迎留言。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指的是一侧的椎动脉近端的锁骨下动脉因各种原因导致狭窄或者闭塞,从而导致同侧椎动脉、腋动脉血流明显减少,通过基底动脉获得对侧椎动脉血流的血供,为患侧锁骨下动脉远端(包括上肢和颅内)供血所行成的新的血液供应模式。临床症状,包括眩晕、黑矇、意识丧失、阵发性上肢麻木、感觉异常、疼痛、乏力,双侧血压值差距明显扩大等。其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成堵塞血管,少见的有外伤、穿刺损伤、动脉炎、动脉瘤、锁骨下动脉先天性闭锁等。总之,锁骨下动脉结构改变导致血流阻断+双侧椎动脉通过基底动脉联通,导致了本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血管超声。通过上肢和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清晰看到血流阻断和患侧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从而确诊本病。也可以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治疗: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目的在于恢复椎动脉的顺行血流以缓解临床症状。通过恢复受累手臂的血液灌注,使手臂运动时不再需要来自头部和颈部的侧支血流。目前常用方法有:人工血管搭桥术、经皮锁骨下动脉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人术,前者为外科手术相对损伤大、并发症较多;后者为介入手术损伤较小、并发症少,但也有包括出血、血肿、穿刺处假性动脉瘤、斑块脱落远端栓塞,甚至发生锁骨下动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确定手术方式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以降低风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为依据。总体而言,本病不可自愈,但可根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脑梗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脑梗死因其高致残率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脑梗预防相关文章已经很多了,那么我们本篇文章重点讲一讲如果真的不幸脑梗了,我们普通老百姓接下去怎么做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首先是识别,要熟悉脑梗死有哪些常见的症状。那么脑梗死都有哪些常见症状呢?轻症的脑梗患者常见的症状有一侧肢体乏力、口角歪斜、头晕、黑矇、晕厥等等;严重脑梗病人常常表现为昏迷、叫不醒,同时可能还有大小便失禁和大喘气等等。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或者麻木,这一点需要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因为很多人觉得我只是有一点乏力,一会儿会好,从而在等待的时间里面浪费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症状不仅没有自行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实在是后悔莫急。其次,我们判断出家人或者自己很可能脑梗了之后怎么做?脑梗溶栓窗口期只有最初的4.5小时,过了这个时间溶栓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发症风险大大提高,医生一般也不会再选择溶栓治疗了。当然溶栓肯定是越早越好,如果要介入取栓也是一样的道理,毕竟对于脑细胞来说越早重新获得血流存活的机会越大,病人后遗症也是越轻。考虑就诊途中和医院检查准备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时候就要考虑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一家有能力进行溶栓或者取栓的医院。如果是相对落后地区一般至少是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以上);如果是城市居民就近的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就诊。注意,一定要急诊,我曾经遇到过病人在门诊等待两小时以上的,白白浪费了最佳时机。还有千万不要去乡镇医院。再次,到达医院后需要做什么?到达医院后一定要跟急诊预检护士言明发病时间和症状,急诊护士这方面很有经验,会安排优先就诊检查。最重要的检查就是头颅CT和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一定要以简要的语言告诉医生既往慢性病病史和最近有无手术或者出血情况。脑CT检查当场就能知道是不是脑出血,只要排除了脑出血那么就是脑梗死了。确定是脑梗后首先医生就会考虑怎样血管再通,根据医生安排进行下面的治疗就可以了,这里不赘述。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没有完全消失怎么办?脑梗死经过急性期的治疗一般情况下都会遗留一些症状的,其中包括肢体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吞咽障碍、神志未完全转清等等。在综合性医院神经科治疗时间根据病情轻重不同一般在10-20天左右,病情严重的可能会超过一个月。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2天即可以适当进行少量的康复训练,有些是医生或者康复治疗师治疗,有些是要陪护家属帮助患者做一些肢体和关节的活动。过了急性期就是在康复科或者康复医院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同时还可以辅以中医、高压氧等治疗。一般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建议至少进行3至6个月的康复训练,活动能力差的一般住院康复,步行没有明显障碍的可以门诊进行康复。6个月至1年这段时间仍然建议坚持训练,争取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最多。总之,预防、识别、就诊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患者是环环相扣的,每一步都要做好,目的就是要把功能恢复得最好。希望我的一点点经验能够帮助到广大患者[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