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之一,那么,到底应该怎样预防和减少腰痛的发生呢?有人说休息几天自然就好了,有人说睡一下硬板床就行了,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腰痛发生的原因吧,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肌肉、韧带的劳损或紧张引起的,另一类是关节间的位置对合不好和椎间盘的移位引起的。针对第一类问题,只要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症状自然就会缓解。在腰痛缓解之后,适当的锻炼和注意坐站的姿势,基本能很好的预防腰痛的再发。对于第二类问题,我们首先要让腰椎的位置得到一个很好的矫正,恢复了正确的对位对线。再平衡椎间盘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的受压,去除了这些疼痛诱发因素,再去进行腰椎的功能锻炼,就能很好的维持腰椎的功能,这个时候一个合适的腰椎保健操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睡硬板床还是睡相对软一点的床好,要看你腰椎的曲度和受压情况,如果腰椎曲度过大,选择软床可以很好的和这个曲度贴合,让腰椎得到充分的放松。如果腰椎曲度变平,則适合睡硬板床来重塑腰椎曲度。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来学一套腰椎保健操吧,让您的腰足够强大,减少腰痛的发生。1,卷腹屈膝卷腹,两手掌心朝下放在腰部下面,注意肘部不要碰到地面,再试着把头、颈、肩轻轻抬起,每次保持10秒。重复3组,第一组抬6次,休息20秒。第二组抬4次,休息40秒。第三组抬2次,然后结束。2,侧面平板支撑侧躺在地面上,一侧上肢屈肘成直角支撑上半身,膝和髋微屈,慢慢的将躯干抬离地面,注意不要扭转躯干,每次保持3秒。第一组6次,第二组4次,第三组2次,每组休息20秒,然后结束。3,扫地式取四点支撑位,缓慢的同时伸出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然后再同时弯曲伸展的上肢和下肢,使手掌和膝盖碰到,10个一组,反复三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再做另外一侧。4,猫狗式在床上或者瑜伽垫上取四点支撑的体位,吸气的时候低头弓背,尽量把背部拱到最高位,然后屏气3秒,屏气结束后就开始把腰部塌陷下去并同时呼气。10个一组,每组休息10秒,连续做三组。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很好的平衡腰椎间盘之间的压力,改善椎体的灵活度。
治疗前 基底节出血患者,病后出现单侧忽略,并发倾斜综合征,并且治疗了3个多月都效果不好。 治疗中 第一个星期,通过给患者患侧上肢多进行本体感觉的输入,强化核心肌群,增加患侧负重,进行左右两侧的卧坐训练来给患者重新建立中线意识,强化空间定向能力。 第三个星期,在强化核心肌群和增加患侧负重的基础上,进行以目标为导向的骨盆前倾训练,并强化患侧下肢负重,提升坐站转移能力。 第五个星期,在患者能很好的进行骨盆前倾训练后,进一步强化坐站转移能力,包括从坐位站起和从站位坐下的训练。运用踝策略来促通患者的网状脊髓束,提升平衡功能,并通过姿势镜来矫正患者的倾斜综合症。 第七个星期,在患者能达到站立平衡一级后,给患者一个颜色鲜明的目标物,引导患者在够取目标物的过程中更好的强化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并固定患侧下肢,让患者进行健侧迈步训练,以更好的完成患者的重心前后转移和控制。 治疗后 治疗后2月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倾斜综合症得到了明显改善,重心转移能力明显提升了,并且能够实现拄拐步行。
咳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但是关于咳嗽你真的了解吗,咳嗽是随便一咳就可以了吗,什么才是有效的咳嗽呢?咳嗽是我们人体的一个保护性反射,当我们的气道受到一定刺激之后就自然会发生咳嗽反射。可是对于很多肺部疾病的朋友来说,一个有效的咳嗽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么怎样才能完成有效的咳嗽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咳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先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才能引起一次有效的咳嗽。第二步,吸气后要短暂的闭气,使气体在肺内实现最大范围的分布。第三步,关闭声门,也就是喉部的肌肉紧缩,进一步加大咳嗽的力量。第四步,腹部的肌肉紧缩,使我们肺内的压力增加到最大。第五步,开放声门,当我们肺内的压力增加到一定强度之后,突然打开声门,产生一个较高的呼气流速,从而实现分泌物的排出。一个有效的咳嗽离不开充足的吸气容量和较快的呼气流速,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完成一个有效的咳嗽。所以如果有肺部问题而又不能有效咳痰的朋友,可以从吸气容量和呼气流速这两方面入手进行锻炼。吸气容量不足的话,我们可以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也就是吸气的时候把肚子鼓起来,再闭气3秒左右,呼气的时候把肚子瘪下去,10个为1组,连续做4组。也可以做嗅气式的训练,想象自己在闻气味一样去嗅气,嗅气的时候用我们的腹部收缩来发力,从而来改善我们肺部的一个吸气容量。呼气流速的问题,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个哈气训练,类似于发哈这个字的音,先轻轻的缓慢的哈,然后再快速的用力的哈,通过哈气来产生一个高速的呼气流速,进而实现有效的排痰。通过以上训练提升了我们的吸气容量和呼气流速之后,可以按照我们上面所讲的那五个步骤,依次进行咳嗽训练。先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两到三组之后再进行屏气的训练,屏气时长在3-5秒,然后再连续发k的音,等感到喉部有分泌物的刺激后立马用力咳嗽几次,通过3-5组的反复训练,基本可以实现有效的咳痰。
康复就是做理疗的,康复就是搞按摩的嘛,康复就是扎扎针、拔拔罐,这是很多人对于康复的认识,但是康复真的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属于康复里面的一项,但不是全部。关于什么是康复,很多人都了解的不全面,好像都知道,又好像都答不上来。WHO对于康复的定义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使用一切有用的方法,帮助失去某些方面能力的人,重新获得该项能力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比如走路的时候扭到脚,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闪了腰,晚上睡觉没睡好落枕了,这些都需要康复的参与,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原来的能力的过程就是康复的过程。康复的方法远不止理疗、针灸、拔罐、按摩这些,它大致可以分为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心肺康复、重症康复、理疗、传统康复、康复辅具、音乐疗法、心理治疗等方面。康复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重建和恢复,恢复不了的就通过借助辅助器具来进行代偿,再不行的就寻求改变周围的环境来达到康复的目的。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康复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了,希望在以后提到康复的时候,不要只联想到它就是针灸理疗按摩这些,而应该知道康复是以功能为关注的重点,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通过借助各种物理的和非药物的方法来改善或促进功能重建的这样一个学科。
呼吸是生命的起始,呼吸也是人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是提升我们的肺功能和呼吸做功的有效率的很好的一种训练。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呼吸控制、胸廓扩张和用力呼气技术,通过对这三个技术的组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清除气道内的痰液,改善肺的扩张,提升肺部功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三个技术的操作方法,首先是呼吸控制训练,让患者把他的手掌放在自己的上腹部,然后吸气的时候上腹部把手顶起来,顶到最高的地方再屏住呼吸保持3秒钟,再缓慢的呼气并把肚子瘪下去。5个呼吸为一组,每次可以做6组。第二个是胸廓扩张技术,让患者把他的两个手放在自己的下胸廓,吸气的时候去感受自己胸廓的扩张,等到吸气到最大的程度时再屏住呼吸3秒钟,然后再开始缓慢的吐气。4-5个呼吸为一组,每次可以做5-6组。第三个是用力呼气技术,让患者深吸气之后发“哈”或者“呵”的音,想象自己要哈气到一块玻璃上一样,每组可以做5-6次,每天可以做4-5组,注意每做完一组需要休息10来秒,再去做下一组。以上这三个技术可以交替使用,没有固定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也没有明显的禁忌症,简单易学,可以作为有呼吸问题的朋友的日常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