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大多数肾癌病例并不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肾癌通常是指那些由于遗传性基因突变导致的肾癌,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以下是关于肾癌遗传性的几点说明:遗传性肾癌综合征: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增加患肾癌的风险,如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病伴肾癌(Birt-Hogg-Dube综合征)、VonHippel-Lindau病(VHL病)等。这些疾病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会增加患者及其家族成员患肾癌的风险。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肾癌或其他类型的癌症,这可能表明存在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从而增加了遗传性肾癌的可能性。遗传概率:虽然遗传性肾癌的存在,但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通常较低。大多数肾癌患者没有家族史,且遗传性肾癌在所有肾癌病例中只占一小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性肾癌通常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这意味着只需从父母一方继承一个异常基因即可增加患病风险。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个体,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在肾癌中,某些基因的异常被认为是高危遗传因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个体发展肾癌的风险。以下是一些与遗传性肾癌相关的基因异常:VHL基因:与VonHippel-Lindau病(VHL病)相关,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往往在年轻时就会出现多个肿瘤,包括肾癌和脑及脊髓的血管母细胞瘤。MET基因:与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相关,MET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肾癌。FH基因:与家族性遗传性平滑肌瘤病伴肾癌(Birt-Hogg-Dube综合征)相关,FH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皮肤平滑肌瘤、肺囊肿和肾癌。FLCN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突变可能引发肾细胞异常生长,从而增加患肾癌的风险。患有FLCN基因突变的人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肾癌并进行治疗。TP53基因:TP53基因的突变与李-弗劳门尼综合征相关,这是一种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患者有较高风险发展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肾癌。PTEN基因:PTEN基因的突变与Cowden病相关,这是一种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增加了包括肾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风险。WT1基因:WT1基因的突变与WAGR综合征相关,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发育延迟、生殖异常、Wilms瘤(一种儿童肾脏肿瘤)和肾癌的风险。MDM2和CDK4基因:这两个基因的异常与家族性肾癌相关,尤其是在没有VHL突变的透明细胞肾癌中。FAT1基因:FAT1基因的突变被认为与某些遗传性肾癌病例相关。这些基因异常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来识别。如果个体或家族成员有肾癌病史,并且担心遗传风险,建议咨询医生或遗传咨询师,以评估是否存在遗传性肾癌综合征的风险,并讨论相应的监测和预防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基因异常是已知的高危遗传因素,但遗传性肾癌在所有肾癌病例中所占比例较小,大多数肾癌病例仍然是散发的,与非遗传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压等)相关。预防措施:如果个体被确认为遗传性肾癌的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定期监测、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预防性手术等措施来降低患肾癌的风险。总的来说,虽然肾癌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肾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环境暴露、生活方式习惯等。如果担心遗传风险,建议咨询医生或遗传咨询师。
肾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主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分级、侵犯程度以及患者的复发风险等因素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肾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高危复发风险:对于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如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侵犯肾包膜、肿瘤分级高、肿瘤体积大、伴有肿瘤坏死等,通常建议进行辅助治疗。肿瘤残留或转移:如果手术后仍有残留的肿瘤组织或者存在局部或远处转移的风险,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但其他类型如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等可能具有更高的恶性度和复发风险。肿瘤分级和分期:高级别(分级3-4级)和局部进展期(T2-T4)的肾癌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可能需要辅助治疗。淋巴结情况:如果手术中发现淋巴结受累,则患者的复发风险增加,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微转移灶:通过血液或组织检测发现微转移灶,表明肿瘤可能已经扩散到体内其他部位,可能需要辅助治疗。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能够承受辅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患者意愿: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接受程度和意愿也是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承受能力:辅助治疗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患者的经济状况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根据2024版的csco指南,对于术后分期为II期(主要是指肿瘤最大径大于7cm的肿瘤),或II期以上的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内科治疗,一级推荐为入组临床试验,二级推荐为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以及选择何种辅助治疗手段。最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等。
皮肤鳞癌(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起源于表皮的鳞状细胞。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病因:长期紫外线暴露是主要诱因,如日光暴晒、人工紫外线照射。免疫抑制、慢性皮肤炎症、某些化学物质接触、HPV感染等也增加发病风险。临床表现:好发于头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初期为丘疹或结节,逐渐增大,表面可形成,边缘隆起,质硬。部分肿瘤呈菜花状,伴有出血、感染。诊断: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病理特征为鳞状细胞异常增生,可见角化珠。治疗:手术治疗:首选方法,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放疗: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化疗药物、免疫治疗等。预防:避免过度紫外线暴露,使用防晒霜。定期检查皮肤,尤其是暴露部位。积极治疗慢性皮肤疾病。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晚期或伴有转移者预后较差。注意事项:高危人群(如长期户外工作者、免疫抑制者)需定期皮肤检查。发现可疑皮肤病变应及时就医。皮肤鳞癌虽常见,但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提高公众认知,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在软组织肉瘤(STS)中,不同亚型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对免疫治疗疗效较好的软组织肉瘤亚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ASPS对PD-1/PD-L1抑制剂表现出较好的反应率。研究表明,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在ASPS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UPS在某些情况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有较好的反应。临床试验显示,部分UPS患者在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后,肿瘤负荷显著减少。尤文肉瘤(ES):尤文肉瘤对某些免疫治疗策略如CAR-T细胞疗法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复发或难治性尤文肉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透明细胞肉瘤(CCS):CCS对免疫治疗也有一定反应,尤其是PD-1抑制剂在某些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平滑肌肉瘤(LMS):虽然平滑肌肉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率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仍能带来临床获益。其他亚型:一些罕见的软组织肉瘤亚型如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等,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免疫治疗的潜在响应。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治疗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肿瘤亚型,还受到患者个体差异、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免疫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此外,新兴的免疫治疗技术如TCR-T细胞疗法也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展现出潜力,未来可能会为更多亚型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软组织肉瘤(STS)的化疗敏感性因亚型而异,以下是一些对化疗较为敏感的软组织肉瘤亚型: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尤其是胚胎型和腺泡型,对化疗非常敏感。化疗在横纹肌肉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常用于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以及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姑息治疗。尤文肉瘤:尤文肉瘤对化疗高度敏感。化疗是尤文肉瘤治疗的核心,通常与放疗和手术联合使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小圆细胞肿瘤:这类肿瘤包括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对化疗较为敏感。化疗在控制疾病进展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滑膜肉瘤:滑膜肉瘤对化疗中度敏感。化疗在晚期或复发的滑膜肉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于某些高分化的亚型。多形性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对化疗有一定敏感性,尤其是含有较多圆形细胞成分的亚型。黏液性脂肪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对化疗中度敏感,化疗在某些情况下可带来临床获益。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高级别的平滑肌肉瘤,化疗仍可作为治疗选择。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MPNST对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伴有NF1基因突变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化疗敏感性不仅取决于肿瘤亚型,还受到肿瘤分级、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此外,一些软组织肉瘤亚型如透明细胞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和高分化脂肪肉瘤通常对化疗不敏感,化疗在这些亚型中的疗效有限。对于这些亚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或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平滑肌肉瘤也是治疗比较棘手的一个瘤种之一,对免疫治疗反应率低,那么在一线二线靶向治疗之后,是否还有其他药物有效呢,我们来看一下GaryKSchwartz于2023年发表JCO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们新的治疗选择。子宫肌肉瘤(uLM)是软组织肉瘤的一种侵袭性亚型,治疗性手术后经常转移复发。化疗对晚期疾病的益处有限。多组学分析研究发现了uMPS中的同质重组缺陷。在奥拉帕尼和替莫唑胺提供适度活性的临床前研究中,该组合对抑制uLM肿瘤生长非常有效。患者和方法:NCI方案10250是一项单组、开放标签、多中心、II期研究,评估奥拉帕尼和替莫唑胺治疗晚期子宫平滑肌肉瘤。既往一线病情进展至少1次的患者接受替莫唑胺75毫克/m2每日一次口服,奥拉帕尼200毫克,每日两次,在21天为周期的第1-7天口服。主要终点是6个月内的最佳客观缓解率(ORR)。使用一阶段二项设计。如果22人中有5人反应,则该治疗将被认为是有希望的(93%的把握度;a=0.06)。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配对活检,并采用全exome测序(WES)/RNseq和RAD51灶形成试验进行评估。结果:22名患者可评价。中位年龄为55岁,59%的人曾接受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既往治疗。6个月内的最佳ORR为23%(22个中的5个)。总体ORR为27%(6/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为6.9个月(95%CI,5.4个月至不可估计)。血液学毒性很常见(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5%;血小板减少症:32%),但可以通过剂量调整来控制。通过WES检测,16个肿瘤中有5个(31%)含有有害的同种重组基因改变,通过RAD51检测,18个肿瘤中有9个(50%)存在同种重组缺陷。在一项探索性分析中,通过RAD51,对于具有同种重组缺陷的肿瘤患者来说,mPF延长了(11.2v5.4个月,P=.05)。结论:奥拉帕尼和替莫唑胺达到了预先指定的主要终点并提供了并为晚期、既往治疗过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提供了有意义的临床获益选择。从这项研究我们看到了奥拉帕利和替莫唑胺的组合在多线治疗后平滑肌肉瘤获得了生存获益,而在RAD51突变阳性的患者中受益是更加明显的。这项研究也告诉我们平滑肌肉瘤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有时候也可以找到一些具有靶点突变,当然除了RAD51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可以检测到PDGFRA、NTRK、KRAS等突变,为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山东省肿瘤医院少见肿瘤科张慧团队2023年在RecentPatentsonAnti-CancerDrugDiscovery发表了一项安罗替尼治疗胸腺上皮瘤的回顾性研究。研究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ETs)是罕见的胸部恶性肿瘤,目前没有标准的TETs的二线治疗方法。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与TETs的发病机制和侵袭性相关。安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增殖。已发表的研究显示多靶点TKIs的舒尼替尼和来那替尼在先前治疗过的TETs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我们研究了安罗替尼在先前治疗过的TET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收集了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过一线及以上治疗的22名晚期TETs患者的临床数据。我们分析了安罗替尼单药治疗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以及不同治疗线上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与研究所共识别了22名患者,其中包括18例胸腺癌(TC)和4例胸腺瘤(T)。男性占据了68.2%的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14名患者(63.6%)接受了安罗替尼单药治疗,8名患者(36.4%)接受了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在总体人群中,ORR为9.1%,DCR为81.8%。总体人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个月(T为14个月,TC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T未达到,TC为24个月)。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为50%,大部分为I和II级,III和IV级的AEs发生率为9%。结论:这是第一项报道在先前治疗过的TETs患者中安罗替尼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的研究。安罗替尼的生存数据优于舒尼替尼和来那替尼。在缺乏标准二线治疗的情况下,安罗替尼是先前治疗过的TETs患者的有希望的治疗选择,其毒副作用是可以耐受的。意义:这项研究为胸腺癌和胸腺瘤的二线治疗提供了更多数据,也首次报道了安罗替尼在胸腺肿瘤的临床治疗疗效,除了疗效比较显著之外,对比其他的小分子抗血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也有更好的安全性。此外,该试验结果也为后续安罗替尼在胸腺肿瘤的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期待更多的研究结果能为更多的胸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受益。
肿瘤患者的饮食不仅关系到身体的健康,也影响着心理的状态。因此,合理的饮食原则和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从营养卫生专业方面为您给出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或您的亲友更好地应对肿瘤。首先,我们来看看肿瘤患者的膳食指导原则: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蛋、奶、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限制精制糖、酒精、盐和油的摄入。少吃或不吃腌制、烟熏、火烤、油炸等加工食品,避免食用霉变或污染的食物。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阶段,调整食物的质量和量。根据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并分成多餐少量地摄入。如果出现进食障碍或营养不良等问题,及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并在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次,我们来看看肿瘤患者如何选择和搭配食物:谷类:每天摄入200~400克粗细搭配的谷类,如米饭、面包、馒头、面条等。谷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选择全谷或富含纤维的谷类,有利于肠道健康。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也能提供水分和纤维。应选择多种颜色和形状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生吃或煮熟后吃,注意清洗干净。肉类、禽类、鱼类和蛋类:每天摄入75~100克肉类或禽类,50~100克鱼类,1~2个蛋类。这些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也含有铁、锌等重要微量元素。应选择瘦肉或去皮肉,并用清蒸、水煮、焖炖等低温低油的方法烹调。大豆和豆制品:每天摄入50克大豆或相应量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干等。大豆和豆制品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纤维和植物雌激素等有益成分。可以作为主食、菜肴或零食,多种方式食用。奶类和奶制品:每天摄入300毫升奶或相应量的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奶类和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主要来源,也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A等营养素。可以作为早餐、加餐或饮料,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的产品。坚果和种子:每天摄入25~50克坚果或种子,如核桃、杏仁、花生、亚麻籽等。坚果和种子是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和纤维。可以作为零食或加入其他食物中,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最后,我们来看看肿瘤患者如何安排一日三餐:早餐:早餐是一天的开始,应该吃得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可以选择以下食物组合:粥类+蛋类+水果类,如杂豆小米粥+水煮蛋+香蕉面包类+奶类+水果类,如全麦面包+牛奶+苹果馒头类+豆浆类+蛋类,如玉米馒头+豆浆+水蒸蛋午餐:午餐是一天的主要能量来源,应该吃得均衡多样、适量适度。可以选择以下食物组合:米饭类+肉类+蔬菜类+汤类,如燕麦饭+木耳肉丝+西兰花+冬瓜排骨汤面条类+鱼类+蔬菜类+汤类,如菜肉汤面+清蒸鲫鱼+胡萝卜+紫菜豆腐汤粥类+禽类+蔬菜类+汤类,如南瓜粥+红烧鸡块+油菜+番茄蛋花汤晚餐:晚餐是一天的收尾,应该吃得清淡简单、少油少盐。可以选择以下食物组合:米饭类+肉类+蔬菜类,如紫米饭+糖醋里脊+青椒土豆丝面条类+禽类+蔬菜类,如西红柿炒面+香菇炖鸡翅+凉拌黄瓜粥类+豆制品+蔬菜类,如八宝粥+香干炒肉末+凉拌海带丝加餐:如果两餐之间感到饿或需要补充能量和营养,可以选择以下食物作为加餐:奶类或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坚果或种子,如核桃、杏仁、花生、亚麻籽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质,也可以增加饱腹感。水果或果汁,如苹果、橙子、葡萄、梨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也可以增加口感和食欲。面包或饼干,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低糖曲奇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纤维,也可以方便携带和食用。以上就是我为您准备的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