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樊碧发李怡帆有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让人如履薄冰、如踩图钉、如穿袜套,痛苦难耐,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可能致残、甚至致死。而且可怕的是,它发病隐匿,不容易被察觉,那就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的并发症,据调查显示,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神经病变,而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有疼痛的表现。而有很多患者最开始表现为下肢疼痛,通过去医院治疗疼痛,检查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危险因素】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PDPN呢?首先,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容易发生神经病变。其次,PDPN的发生与高龄、长病程、吸烟以及血脂代谢异常相关。此外,合并有周围血管疾病等合并症的患者也可能容易发生神经病变,这主要是因为神经通常与血管伴行,其营养来自于血液。【临床表现】PDPN通常发病隐匿,缓慢进展,好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这种疼痛可以表现为针扎样、火烧样、过电样、刀割样等各种特点,常首先发生在足部和小腿,继而也可能发生在手部,对称性发作,经常越来越严重,很难自然缓解。病人常常诉说足底又疼又麻,仿佛套了很厚很粗糙的袜子。除了四肢疼痛麻木不适以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能发生于内脏神经、植物神经等等,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检查化验】如果怀疑自己得了PDPN,需要做哪些检查呢?首先是抽血化验,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水平的测定,以更好评估原发病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此外包括肝肾功、风湿免疫系列等检查,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评估身体情况,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其次是各种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是肌电图检查,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及特异性检查。PDPN的患者可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反应周围神经脱髓鞘性损害。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肌电图检查结果基本能够确定PDPN的诊断。另外很重要的检查包括定量感觉测量以及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以明确神经病变的程度以及伴行血管病变情况。【防治手段】由于PDPN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包括以下几种手段:(1)控制血糖:有效地控制血糖是防治PDPN的基础,通常目标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3mmol/以下。(2)改善循环:包括日常注意肢体保暖以外,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促进神经微循环的药物。(3)促进神经代谢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以B族维生素、甲钴胺等为代表的神经营养药物。(4)镇痛药物治疗:针对PDPN的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选择联合用药的方式,包括离子通道阻断剂、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等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5)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多从活血化瘀、温补肾气、益气养阴的角度入手,包括汤药口服、泡洗、针灸等治疗方式。(6)微创神经介入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PDPN患者,可考虑在疼痛科行微创神经介入治疗,如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术、交感神经阻滞或毁损术,以及脊髓电刺激治疗术。【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脊髓电刺激术(SCS)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类神经调控疗法,2003年由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首次将SCS技术引入国内,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SCS已经发展为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疗法。SCS通过将刺激电极放置于脊柱硬膜外间隙,即脊髓附近,通过一定电流刺激病变脊髓节段,调控痛觉传递通路,从而达到改善神经疼痛的症状。研究表明,SCS不仅能够改善PDPN患者的疼痛症状,还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溃疡的改善。【小结】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表现为四肢末端对称性、“袜套样”的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好发于血糖血脂控制欠佳、高龄、吸烟、合并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日常防护需要调节血糖、注意保暖;其治疗以药物为主,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行微创神经介入治疗,其中,脊髓电刺激术是治疗PDPN的有效神经调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