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食物转运、消化吸收、营养摄取的作用,肠道健康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有些症状常提示肠道出现了健康疾患。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1.大便带血或黏液,便血(暗红色或鲜红色)。2.腹部持续不适,如痉挛、胀气或疼痛。3.腹部触及包块。 4.排便时感觉肠道没有完全排空。5. 短期内体重意外下降。6.不明原因贫血、乏力、疲倦、皮肤苍白。害怕做肠镜,能不做检查吗?患者:我最近大便老是不规律,有时候还会便血,怀疑得了直肠癌,医生建议我去做肠镜检查,但是我之前从来没做过肠镜检查,心里有些害怕。李医生:做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癌的重要方式。让你恐惧的肠镜检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肠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肠癌至关重要,建议还是进行这项检查。如果有疑虑,可以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和其他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能帮助诊断肠癌?1.直肠指诊多数中低位直肠癌经过直肠指检可以触及,指检后的指套上混有血性黏液则需要高度怀疑直肠癌的可能性。经济便捷,临床首选。2.肠镜检查通过无痛肠镜检查,可以在内镜下清晰观察到肠道内壁结构,病变情况,明确诊断。3.病理检查在肠镜下发现息肉或肿物,医生会摘取一小块送去病理科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判断是否发生癌变。4.肿瘤标志物检测抽血检查癌胚抗原CEA、CA19-9等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早期发现肿瘤。5.基因检测检查肿瘤相关突变基因,为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做准备。6.腹部+盆腔CT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到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其他器官。7.PET-CT/MRI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上海市东方医院优秀医师名单 肛肠外科李雪冬主治医师入选十佳优秀医师
首先,肠癌的肿瘤细胞可以随着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向局部和全身扩散。肠癌患者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肉眼可见的肿瘤得以消灭,但是仍有少数肿瘤细胞可能残存于患者体内;某些部位甚至可能已经潜伏着未被发现的微转移灶。这些残留的隐匿的肿瘤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逐渐长大,再次“兴风作浪”,引起局部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而术后定期规律的全面复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新发的复发灶和转移灶,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其次,患者在接受肠癌切除手术之后,其它部位的结直肠仍有可能再次发生肿瘤。有研究表明,肠癌患者术后再发肠癌的可能性是健康人群的3-6倍。所以,肠癌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在疾病进展之前早作处理。另外,肠癌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是某些全身症状,还可能会有肿瘤种植性转移、局部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其他可能的并发症。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不适症状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原因。以腹胀为例,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进食较快较多所致的功能性疾患,而某些患者可能是因为术后腹腔内粘连发生肠梗阻所致的器质性改变,有些仅需保守治疗,而有些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于病情需要而在手术后进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这些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伴有或轻或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且有些副作用和并发症是延迟出现的。如放疗和化疗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低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感染、贫血和出血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化疗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放疗可能导致局部器官功能受损,如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定期随访复查可以帮助患者全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接受对症治疗。部分肠癌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与疾病相关的疑虑和心理焦虑,通过定期随访复查还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解除疑虑,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身心恢复,回归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肠癌手术后一定要按要求定期复查,如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切不可掉以轻心哦!
直肠脱垂,是指因部分或全层直肠壁套叠或内陷,不同程度突出和穿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其与内痔的脱出有时难以鉴别。直肠脱垂患者脱出的直肠黏膜皱襞多呈同心圆排列,且多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甚至大便失禁,但便血少见;直肠脱垂还常存在其他盆腔脏器的脱垂,如合并子宫脱垂等。而内痔脱出,尤其是重度脱垂的痔疮,其直肠黏膜多为分隔脱出,呈放射状,且常伴有嵌顿、肛门疼痛、便血等。对于有症状的直肠脱垂和痔疮,均首推手术治疗,但两者的手术方式大不同,需要至肛肠外科就诊,由专业的肛肠外科医师评估后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