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uatv.tv/film/31515/0/142.html
http://tv.cntv.cn/video/C10606/794aa70d01284e0aa634c0c52059199d
我科将于近期开展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药物观察项目,若您存在上述情况,请到门诊就诊,如若您符合入选条件,将免费获得价值约15万元人民币、为期1年的全球最优治疗方案,希望可以对各位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帮助。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6/274444.shtm
视神经研究进展
1.让双眼不再雾里看花:白内障 http://space.btv.com.cn/video/VIDE12963745468885242.不可不防的视力“小偷”:青光眼http://space.btv.com.cn/video/VIDE12964627624064993. 保护“糖衣炮弹”下的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ttp://video.sina.com.cn/v/b/45785181-1802569253.html
http://tv.video.sina.com.cn/play/36471.html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第二层膜,因眼球剥去外层膜后像一个紫葡萄而得名。葡萄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前面有孔即瞳孔, 后面为视神经穿过。因该膜含有许多色素,所以又称色素膜, 又因富有血管因此也叫血管膜。 葡萄膜自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个相连续的部分。 1.虹膜 (1)解剖 虹膜是位于最前部的葡萄膜组织,在角膜之后,晶状体之前,是一圆盘形膜。它的根部和睫状体前缘相连,向中央延伸到晶状体前面构成将眼球前后房分开的一个重要隔膜。其中央或稍偏鼻侧有一圆孔,为瞳孔,直径约为2.5~4毫米。 瞳孔适应外界光线的变化而扩大或缩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虹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两部分色素的多少:虹膜基质中的色素细胞和虹膜后表面的色素上皮细胞。有些人出生时虹膜呈蓝色,是因为当时葡萄膜中色素不多之故;3~6个月后,由于基质中的色素增多,虹膜的颜色也随着发生改变。有色人种虹膜后表面的色素上皮细胞和虹膜基质均富含色素,虹膜色深,为棕褐色;白种人虹膜后表面色素上皮细胞的色素正常,而虹膜基质中缺乏色素细胞,虹膜呈蓝色;然而白化病人,不仅虹膜基质中缺乏色素,而且虹膜后表面色素上皮细胞中也缺乏色素,故虹膜呈粉红色。 (2)生理功能:调整瞳孔大小而调节到达视网膜的光量。 2、睫状体 (1)解剖:睫状体是葡萄膜的中间部分,前接虹膜根部,后端移行于脉络膜。 (2)生理功能: 1)房水产生及流通经路:分泌酸性粘多糖、形成晶状体悬韧带,该部分功能是通过睫状上皮来完成的; 2)调节眼的屈光度,由睫状肌来完成。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前后径增加(由3.6 mm增至4 mm),直径缩小,表面向前凸出,晶状体的屈折力因而增加,使该眼能看清楚近距离的物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3)调整眼内压力。 3、脉络膜 (1)解剖:脉络膜为葡萄膜的最后部分,在视网膜和巩膜之间, 是一层柔软光滑、具有一定弹性并富含血管的棕色薄膜,主要由血管构成。 (2)生理功能: 1)富含丰富的血液,为眼球提供营养; 2)含有丰富的色素,为眼的成像提供暗房的功能。
你知道吗?正常人所获得的信息70%来自视觉,视觉的健康对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糖尿病与眼睛的关系吗?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你知道需要定期检查眼睛吗?尤其是要散瞳检查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杀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全球约有糖尿病患者2.46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亿,而大约1/3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统计表明,1型糖尿病5-10年病程者27%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10年以上病程者71-90%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30年者达95%,其中30-50%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1-13年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是23%,病程16年以上者为60%,其中10%为严重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与其他并发症一样,是微血管闭塞性的改变,由于眼底是全身唯一一个可以直接看到血管的地方,所以经常通过眼底检查来判断和诊断糖尿病的病变程度。按照目前的国际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两个阶段,按照国内临床分类方法六期,I期:视网膜微血管瘤(形象地描述为红),II期:黄色硬性渗出(形象地描述为黄),III期:白色软性渗出或缺血灶(形象地描述为白),IV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V期:新生血管和纤维膜增殖,VI期:视网膜脱离。以下眼底(视网膜)照片显示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图1. 正常眼底图2. 非增殖期—视网膜微血管瘤(I期)图3. 非增殖期—视网膜点状出血、渗出(II期)图4. 非增殖期—白色“软性渗出”(III期)图5. 增殖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IV期)图6. 增殖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并玻璃体积血(IV期)图7. 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V期)图8. 增殖期—玻璃体牵拉,视网膜脱离(VI期)如何防止糖尿病所导致的盲呢?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根本的治愈办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不影响中心视力,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眼部表现,一旦患者自己发现视力下降,往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增殖期,这时即使给予有效的治疗(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等),视力也不能恢复,往往遗留下非常差的视力,很多患者仅剩光感。因此,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每年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目的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发生前及时进行必要的眼底激光光凝治疗,中断病变的继续进展,保存有用的视力,防止盲的发生。一旦眼底病变发展到严重影响视力的增殖期,出现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要尽早行玻璃体切除等手术治疗。总之,医生不只是一个治疗者,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努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护眼睛的健康。杨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眼科中心副主任,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眼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长期从事视神经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视神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视网膜疾病的激光、手术治疗,以及葡萄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对白内障手术及眼部美容成形手术具有丰富经验。专家门诊:周二、三上午特需门诊: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