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高X X,女,70岁 吸烟史:无 病程:病程2月余明确诊断:左肺腺癌(T3N2M1 Ⅳ期) 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腋窝淋巴结转移 左侧胸腔积液 左肺不张发病初期主要临床症状:胸闷、气短,且呈进行性加重,以活动后为著影像学提示:左肺癌 伴远端肺不张 纵隔4-6组淋巴结转移 左侧胸腔积液 左肺下叶肺不张(图1)胸水病理示:见腺癌细胞治疗经历: (1)确诊后外院先行左肺病灶(2处)γ刀治疗,计划总量Dt4560cGy/12f/3w,放疗2次后出现胸闷、气短加重,无法平卧。复查胸部CT提示左肺胸腔积液增多(图2)。(2)因胸水增多,影响放疗野。故暂停放疗,同时行左侧胸腔积液引流,胸水送检行EGFR检测示“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突变”,给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50mg 1/日),期间患者自觉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减轻,服药第6天行胸腔积液探查示“左侧、右侧胸腔未见积液”,服药1周复查胸部CT示“左肺癌伴左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治疗后,较前好转”(图3)。目前患者已服药1个半月,服药期间胸闷、气短症状缓解,左侧胸腔积液消失,肿瘤较前显著性缩小(图4),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患者,胡××,女,62岁,从不吸烟。2013年8月底明确诊断为右肺鳞癌伴多发转移(脑、骨、肾上腺、肺)一线:吉西他滨+顺铂,1周期,病情进展二线:多西他赛+顺铂,1周期,病情进展EGFR突变检测(2013-10-12,307医院,ARMS法):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三线:特罗凯,服药1月评效PR(部分缓解:A图中红框内肿物,B图中基本消失),PFS 6m(2013.10.13——2014.04.03)
患者,刘X X,男,48岁; 吸烟史:间断吸烟25年,平均20-30支/日,于2010年底戒烟; 病程:3年余;诊断:左肺腺癌术后 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腋窝淋巴结转移(pT2aN3M0 Ⅲb期) 双肺转移 右颈部淋巴结转移 左肾上腺转移 左侧胸腔积液治疗经过:确诊后行“左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组织EGFR检测示“阴性”,未行TKI类药物治疗,并先后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长春瑞滨联合卡铂、培美曲噻联合顺铂、依托泊苷联合洛铂、多西他赛联合卡铂以及贝伐珠单抗+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多线化疗,疗效欠佳,副反应较大。于2014年01月底就诊我科,当时出现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等临床症状。复习患者外院胸部CT等相关影像学资料,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的临床病理特点(中青年男性,既往有间断吸烟史,且EGFR阴性)。故建议其在本院行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回报示“EML4-ALK阳性”。因此,该患者为ALK阳性的肺腺癌,故给予口服克唑替尼胶囊 250mg 2/日治疗,服药第2天,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基本缓解,无咳血、胸痛,无恶心、呕吐。服药1个月复查胸部CT影像示“双肺转移瘤基本消失”。目前患者已服药半年余,不适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服药前 服药1个月
对于EGFR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二联的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西达苯胺是口服的小分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既往试验表明,西达苯胺与化疗联用,可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鉴于此,经CFDA批准,在国内多家中心开展西达苯胺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的EGFR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组条件:1.病理类型明确的非小细胞肺癌2.EGFR野生型,且能提供3-5张病理白片3.未进行系统抗肿瘤治疗4.有可测量病灶5.年龄超过18岁6.体力状况0-1分更为详细的信息可携带资料至医院咨询。研究中心:307医院肺部肿瘤科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8号内科楼3楼2病区
自2011年2月份克唑替尼进入中国开始进行临床试验至今已有3年余,307医院肺部肿瘤科共有50余名患者检测为ALK阳性,且获得克唑替尼治疗机会,有效率76.8%,疾病控制率93.2%。很多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有一例患者服药至今已有3年3个月(见图)。但是,尽管克唑替尼有显著的疗效,治疗失败(或曰耐药)仍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克唑替尼耐药后如何进行治疗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LDK378是不可逆的ALK抑制剂,前期临床试验表明,对于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LDK378仍有显著疗效,是克唑替尼治疗失败后的不二选择。目前,LDK378治疗克唑替尼失败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我科进行。该研究主要纳入ALK阳性,且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肺癌患者,给予LDK378单药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及有效率。关于该临床试验的详细信息可至医院咨询。研究中心:307医院肺部肿瘤科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8号307医院肺部肿瘤科(内科楼3楼)2病区
我科室最近新开展一项新的临床研究:目标人群:确诊后未经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药物:依托泊苷+铂+CTLA-4单克隆抗体研究用药CTLA-4单抗简介:CTLA-4是体内免疫系统的负调节信号,CTLA-与其配体结合后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而CTLA-4单抗可阻断其与配体的结合,激活T淋巴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参加中心:307医院 肺部肿瘤科
c-MET扩增 研究显示MET基因扩增能激活ErbB3/PI3K/AKT信号途径,引发对EGFR激酶抑制剂的耐药。由于c-MET基因扩增和NSCLC预后不良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耐药相关,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成为了NSCLC治疗中受关注的抗癌靶点。目前针对MET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进入II/Ⅲ期临床研究。 ARQ197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c-MET抑制剂。2011年发表于JCO的研究显示:厄洛替尼+ ARQ197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1周,而厄洛替尼+安慰剂组为9.7周(HR=0.81,p=0.24,校正HR=0.68,p<0.05)。非鳞癌、EGFR基因为野生型及K-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其PFS显著优于其他患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后续34例厄洛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交叉到厄洛替尼联合ARQ197治疗组,在2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出现2例PR,9例SD。其中2例PR患者均有c-Met扩增,说明TKIs失败的患者用c-Met小分子抑制剂是合理的选择。 MetMAb是能特异性结合Met受体的单价单克隆抗体,2011年ASCO年会公布了OAM4558g的研究结果显示,MetMAb联合特罗凯可显著提高c-Met表达阳性NSCLC患者的PFS和OS,使这类患者死亡风险降低近3倍。Met FISH+/IHC+和Met FISH-/IHC+的患者同样获益,提示IHC结果是MetMAb疗效预测的敏感指标。目前相应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PI3K/Akt/mTOR磷酸肌醇激酶 (PI3K ) 激活后产生磷脂酰肌醇三磷酸酯, 后者作为第二信使导致 Akt的活化,进而与多种底物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迁移。PI3K信号通路参与了体内多种肿瘤的发生(如肺癌、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对于NSCLC而言,PIK3CA的突变或异常扩增发生率约为5-7%,鳞癌和非鳞癌略有不同,鳞癌比例稍高,约10%,非鳞癌约2-5%。 目前,PI3K/AKT/mTOR 抑制剂尚在临床试验阶段,代表药物有BKM-120、BEZ235、XL-147等。BKM120是一个口服的Pan-class1 PI3K抑制剂,临床前和Ⅰ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对PI3KCA突变或扩增、PTEN突变或缺失的恶性肿瘤具有抗瘤活性。正在开展的D2201研究拟在一线化疗失败的PIK3CA或PTEN突变的NSCLC患者中,比较BKM120对照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尚无进一步研究数据发表。
RET 在Crizotinib的研发过程中,曾经对数百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排进行筛选,RET基因即为其中之一。最近,Kengo Takeuchi等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文章指出:通过对1529例肺癌标本的检测,发现44例ALK重排,13例ROS1重排,14例RET重排。Doron Lipson等检测了561例肺腺癌标本,发现11例(2.0%)KIF5B-RET基因重排。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证明Crizotinib对RET重排患者是否同样治疗敏感,作为一个新的分子事件,期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凡德他尼(vandetanib,ZD6474)是VEGFR、EGFR和RE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Jin Soo Lee等设计了ZEPHYR研究(Study44),符合条件的患者按2: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凡德他尼组(300mg/d)和安慰剂组,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主要研究指标为总生存率。结果显示:该研究最终纳入924例患者,凡德他尼组617例,安慰剂组307例。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5个月和7.8个月,凡德他尼组总生存率并不优于安慰剂组(危险比=0.95,95.2%CI:0.81-1.11,p=0.527)。凡德他尼组无进展生存率(危险比=0.63,p<0.001)和客观缓解率(2.6%和0.7%;p= 0.028)优于安慰剂组。凡德他尼300mg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既往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报道的基本一致;常见的不良事件凡德他尼组多于安慰剂组,包括腹泻(46%vs11%)、皮疹(42%vs11%)和高血压(26%vs 3%)。
ROS1(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 Kristin Bergethon等研究发现,ROS1重排或许是一种新的NSCLC分型。该研究筛选了4家中心的1073例肺癌标本,用FISH方法检测是否存在ROS1或ALK重排。结果发现,有1.7%(18/1073)存在ROS1重排,2.9%(31/1073)有ALK重排。与ROS1阴性的患者相比,阳性患者更年轻,几乎从不吸烟(p<0.001),所有ROS1阳性的患者均为腺癌,倾向于高分化,但是无论ROS1是否发生重排,患者在总生存上尚无明显差异。 Shaw在2012年ASCO年会上报道了Crizotinib治疗ROS1阳性NSCLC患者的初步疗效。该研究入组15例患者,中位年龄54岁,均为腺癌,12例患者既往接受过≥1次抗肿瘤治疗。目前有14例可评价疗效,还有12名患者仍在治疗中。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6.0周,有效率57.1%(8/14,7例PR,1例CR),8周疾病控制率为79%。除了轻微的视觉障碍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患者)为一过性肝酶升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异常,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窦性心动过缓。4例患者出现3级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ALT升高。 尽管ROS1重排提示了一种新的NSCLC亚型,但是对其正常功能并非十分清楚。在细胞水平上,ROS1激活信号通路与其他酪氨酸激酶共享受体。在肿瘤患者中,染色体的重排是ROS1活化的首要机制,而原癌基因形式的ROS1被看做是激活与恶性肿瘤形成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物质。因此初步认为,ROS1基因可能参与了肺癌发生的过程,又因为其发生重排而成为Crizotinib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