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不可忽视的“小卒中”
今天和大家说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拿东忘西,记不清东西放哪儿的一些日常,我们都认为这是年纪大,所以才会有的问题,其实在医学界,这是一种病,称为认知功能障碍,其背后常见的原因就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CSVD)。CSVD常常被命名为“小卒中”。由于绝大多数CSVD临床症状的隐匿性和病程进展的缓慢性,所以,又被称为“亚临床卒中”、“无症状性卒中”或者“静息性卒中”。近年来,大量研究均证实CSVD虽然症状“小”,但其危害性“大”。CSVD现在已是国际医学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小卒中”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全球关注度日益增加。脑小血管指脑的小的穿支动脉和小动脉(直径40~200μm)、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它们构成了脑组织血供的基本单位,对脑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系统的星型胶质细胞以及血管周细胞共同构成的神经血管单元,对调节脑微环境、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60-70岁的人群中,有87%存在皮质下WMH,68%存在脑室周围WMH;而在80-90岁的人群中,100%存在皮质下WMH,95%存在脑室周围WMH。根据卒中分型,我国小动脉闭塞所致的CSVD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30%。CMB患病率为24%,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45-50岁人群中CMB发生率约为6%,年龄≥80岁人群中可达36%。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VS的发病率高达79.9%,基底节区PVS的发病率略高于白质区。脑小血管的主要功能:血液运输的通道;调节脑灌注压;参与血-脑屏障;细胞间液生成与回流的重要通道。CSVD与脑卒中CSVD导致的急性脑卒中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常见表现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等。CSVD影响脑卒中的转归及影像学表现,白质疏松较小腔隙梗死灶更能预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转归,且脑白质病变会加重脑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脑微出血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在动脉粥样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率为20.8%,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率为62.1%,且伴有微出血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高达68.5%CSVD与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多数认为认知功能障碍与CSVD关系密切。CSVD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通常起病隐匿,患者渐进出现情绪、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障碍,且常为不可逆性损害,有别于大血管病变所致认知功能障碍。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体积、部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不同部位腔隙性脑梗死可引起不同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 目前CSV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头颅影像学上脑损伤的间接征象血管变化的神经影像学报告标准分型,分型建议了6个公认的CSVD影像学表现,包括脑白质高信号改变、新发的皮质下小梗死、腔隙、血管周围间隙、微出血及脑萎缩,作为CSVD诊断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脑小血管的特点是血管细小,MR、CTA、MRA、MRI又无法观察到小的动脉,仅靠影像学并不能准确诊断类型复杂多样的脑小血管病,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将病因学、遗传组学、临床症状学、影像组学以及腰穿的蛋白质甚至基因组学等整合起来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