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侧支沟穴,照海穴,留针30分或点按5分。 二,强刺激双侧天枢穴不留针或点按5分 三,沿大肠经找筋结松解 四,薯枣汤:红薯200克,红枣50克,用500毫升水熬开15分钟,改文火10分钟. 用法:每日一次,空腹带渣喝. 五天一疗程
曾经无数次在临床上遇到患者问这样的问题---医生,什么是疝气?老百姓说的疝气是一般是指腹股沟疝,也就是常说的小肠疝气,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腹股沟处的腹壁有一个薄弱之处,腹腔的脏器(通常是大网膜和肠管),从薄弱之处向腹腔突出,所以外观上可以看腹股沟处有一处隆起。通常情况下,这个隆起在咳嗽或站立等腹腔压力增高时会出现,平卧时会缩小或消失,临床上称为无痛可复性肿块。这么说很抽象,可以看看以下的图片有助于理解。假如杯子是正常的腹壁,气球是腹腔内的脏器,我们可以看到正常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气球所代表的腹腔脏器是被杯子所代表的腹壁围起来的,但是如果腹壁有一个薄弱之处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效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突出于腹壁正常范围以外的一个隆起,我们称之为腹外疝,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疝气。
难道糖尿病患者一口都不能吃水果了吗?大错特错,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有机酸、果酸、植物化学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E、钾、钙、镁等人体必需营养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吃低血糖生成指数水果,如苹果36、桃28、杏干31、李子24、葡萄43、橘子43、香蕉52、梨36、樱桃22、柚子25、猕猴桃52。 这些水果升糖能力慢,每天吃200g~350g,3~5样水果,在两餐之前或正餐吃,不仅能增大胃体积,饱腹感强,还能满足机体对水果的营养需求,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
椎间孔镜手术麻醉选择椎间孔镜手术,大部分医生选择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会使患者保持清醒,能够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当手术器械刺激到神经根时候,患者会有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麻木、或者电击感),患者将这种异常感觉反馈给医生,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如果患者特别恐惧,恐惧手术过程,恐惧手术室内的环境等,可以选择全身麻醉。对于技术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全麻手术也能保证患者安全顺利的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在内镜下辨认神经结构,而不需要患者反馈。无论选择局麻还是全麻,手术都可以安全的进行。局麻优点:术后患者不需要苏醒,术前患者不需要禁食水,费用低,术后观察一小时即可出院。局麻缺点:对于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局麻不充分,可能会产生疼痛。全麻优点:患者没有任何疼痛反应,不会发生恐惧。全麻缺点:费用高,需要苏醒,术后观察世间较长。
1.进食顺序 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肉类、蛋类,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与先吃主食相比,餐后血糖更平稳。 因为按此进餐顺序,患者的消化系统会最先消化含有高纤维的蔬菜,高纤维的蔬菜快速进入肠道,阻止肠道内血糖的吸收,根据食物吸收率的快慢(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原则,蛋白质或脂肪的菜进行消化的时间远远超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这样更加延缓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时间。 蔬菜汤与蔬菜相同,最先吃更好,如果是肉汤,则放在吃完蔬菜后再喝。 2.主食定量 根据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情况算出一日能量后,再计算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需要量,包括谷类(面食、大米和五谷杂粮),糖类(葡萄糖、白砂糖、水果糖等),水果类(苹果、梨、桃、橘子等),部分蔬菜(豆类、土豆类)。 3.经常食醋 醋酸能抑制淀粉酶的活性,减慢淀粉分解为糖的速度,所以主食搭配醋同食用可降低餐后血糖。 醋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除了醋酸,醋里还含有多种多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或者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调节餐后血糖。 陈醋的醋酸含量高,约为6%,一次食用30毫升左右,即可达到控糖的效果。 4.控制油脂 油脂可使胃排空速度减慢,且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同时存在胃肠道吸收问题,最终就会导致高血糖曲线延后,即餐后2小时正常,餐后3小时却异常高,造成血糖波动增加。 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油应不超过25~30克,少吃油饼、油条、麻花等油炸食品。 5.宁粗莫细 主食不宜过于精细加工和烹饪,否则会导致吸收速度快,代谢也快,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是很高,但餐后1小时血糖很高,血糖波动较大。比如玉米糊、米粉、红豆沙、土豆泥、大米粥等。 6.进餐时间 早、午两餐间隔时间过短,午、晚两餐间隔时间太长,进餐不定时等问题,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科学的进餐时间安排应是:两餐间隔5~6小时。 早餐时间最好不要迟于7:00,早餐吃得太晚,尚未代谢,就吃午餐,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晚餐时间最好别晚于19:00。 7.限酒 糖尿病患者饮酒容易发生低血糖,加上没有吃饭,饮酒过多、过快,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 8.控制进餐速度 吃饭过快,一方面会让人不自觉地比平时多吃,不利于总能量的控制,另一方面食物迅速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又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用餐时间15~30分钟。 9.常吃魔芋 魔芋中50%以上的成分为葡甘露聚糖,属可溶性膳食纤维,黏性非常高,它在肠胃吸收水分膨胀,体积增加可达到100倍以上,在胃肠形成了胶态,延缓了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促使血糖水平下降。 魔芋可以加在米饭里,米饭晶莹剔透,和进馒头里,馒头松软,重点是摇身变成极好的控糖主食,餐后血糖更加平稳,缓升缓降。 10.饭后30分钟别坐下 饭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静坐,可以站立、散步或做点轻体力家务活,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同时不影响消化功能。 11.多吃粗粮 粗粮与细粮最大的不同在于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吸收得慢,血糖就升得慢。 把日常饮食中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精白米面,换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应低的粗杂粮,如燕麦、荞麦、红小豆、芸豆等。 12.吃够蔬菜 每日吃够500克蔬菜,吃得越多,餐后血糖越好。因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在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所以不会使血糖升高,只要足够多,就能干扰主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 蔬菜中膳食纤维最高的为苦菜(5.4克/100克)。毛豆、土豆、豌豆、芋头、蚕豆的含糖量高,不能作为蔬菜,需当作主食。 13.科学加餐 上午、下午各加一餐,加餐提供的能量需从正餐中相应减去。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因每餐进食过多而出现血糖过高,同时又可避免因进食间隔时间过长而出现餐前低血糖,从而获取较为平稳的全天血糖。 14.规律饮食 吃饭不定时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譬如有些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一天只吃两顿饭,两顿均吃得较多,结果虽然一天的总能量没有增加,却导致餐后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忽高忽低,波动大。 15.在家吃饭 饭店里的菜多油、多盐、多糖,外出就餐容易导致饮食失控,引起血糖异常波动。为更好控制膳食总能量和营养均衡摄入,糖友应尽量多在家吃饭。
中医将糖尿病称之为消渴症,治疗时往往会配合穴位按摩一起来,穴位按摩加上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会很平稳。 降血糖穴位1:关元穴 【作用】缓解尿多 【位置】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即四横指处。 【手法】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关元可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降血糖穴位2:内庭穴 【作用】控制食欲 【位置】内庭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 【手法】上下对掐揉内庭,可清胃泻火、控制食欲、还可治疗便秘、缓解牙齿肿痛。 降血糖穴位3:鱼际穴 【作用】缓解烦渴 【位置】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手法】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掐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 降血糖穴位4:然谷穴 【作用】降血糖 【位置】它的位置在足内侧,首先找到脚的内踝骨,在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高骨的下缘就是然谷穴。 【手法】用拇指加力按双脚内侧的然谷穴,当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松开,再按下去,再松开。如此反复10~20次,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阴囊。 2.给予抗菌药物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口服抗菌药物,常用有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类等。 应用抗生素可使绝大多数病人的疼痛和肿胀症状缓解,但少数患者疼痛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3.手术治疗若抗生素治疗无效,附睾炎包块增大,有波动感,形成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多数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1-2周症状消失,但需4-6周附睾的大小、硬度才渐趋恢复正常。
体格检查首先体格检查是最关键的一步:明确局部有无肿胀,判断疼痛的部位、程度,附睾与睾丸的界限是否清楚,精索有无增粗。同时检查前列腺是否变硬、有无压痛。单侧发病应该检查正常一侧。 辅助检查其次是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血常规 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尿常规和尿培养 尿常规检查常显示脓尿、菌尿。尿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淋球菌、衣原体检查。 3.超声检查 患侧附睾体积增大,以头尾部增大明显,回声减低或增高,可伴有睾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患侧附睾睾丸内高血流信号。
糖友掌握好这三个时期,可以用最少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到最好。 降糖期 初始胰岛素使用后1~2周以内,属于降糖期,胰岛素用量较大,目的是把高血糖降下来。在使用胰岛素降糖的初始,要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和血糖高低的骤变。 当血糖良好或者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使用胰岛素泵时此期较短,多在用泵后的3~5天)时,所使用的的胰岛素剂量称为降糖剂量。 减药期 此期一般在胰岛素使用后1周开始到3个月左右结束。 有学者研究显示,初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随着糖毒性的纠正,胰岛功能逐渐恢复,这个恢复过程,常常起于血糖控制后一周左右。而在2~4个月时,胰岛功能继续恢复的幅度变得很小。这或许就是指南中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短期强化“两周至3个月为宜”时间节点的缘由。胰岛功能逐步恢复的时间一般是2~4个月。此时段减药相对较慢,常常数日才减少剂量一次,每次1~4单位不等,也可以称为“缓慢减药期”。整个减药期,胰岛素减量呈现先快后慢的节奏。 降糖期和减药期,都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包括低血糖反应)为突破口的。很多糖友对于血糖的达标过于着急,对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的结果还不能接受。实则我们需要思考个体胰岛素治疗策略中低血糖的易发时段,降糖不可急于求成。 对于减药期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地监测血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我多次对新使用胰岛素的病友讲:“在出院后的2-4个月(减药期),您只有减药的权利”,当发现血糖偏高,患者不要擅自增加剂量,而是及时与医生沟通。因为在这个时段里,减药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增加剂量。 维持期 随着时间延长,胰岛功能相对固定了,生活规律也逐步养成, 此时的胰岛素剂量也就相对固定了,即维持期。 维持期的剂量肯定不是患者出院时的剂量,这个剂量和患者的自身胰岛功能有关系。糖毒性消失后,胰岛功能恢复得好,剂量就少,反之,恢复得差,剂量就大。 经过一段时间减药期的减药过程,很多病友的胰岛素剂量变得很少,甚至停用胰岛素后血糖也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蜜月期”或“临床缓解”,即不用药物而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状态。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以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诱导蜜月期,就是这种现象。 维持期的胰岛素剂量也会有小的波动,主要与生活中的细节有关。比如,饮食问题,运动问题。此期患者注意摸索饮食运动等生活因素与胰岛素剂量的关系是血糖平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