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慢慢会由于咽喉肌的控制不佳,开始出现吞咽功能的障碍,常常导致喝水呛咳,并发吸入性肺炎,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其居家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吞咽障碍的表现1.流口水;说话口齿不清2.舌头动作不灵活,食物常在硬腭或留在两边的牙齿附近3.吃东西或喝水后容易咳嗽4. 对吞咽抱怨如食物卡在喉咙里5.咀嚼或吞咽需过多的口腔动作,每口食物需咽两三次吞咽障碍的进食技巧1、进食体位患者选择半卧位或坐位进食,半卧位时,床头抬高30度,头下垫一个枕头,头部前屈,坐位进食,身体坐直,稍向前倾20度,颈部稍向前弯曲2、吞咽训练1)低头吞咽训练:略低头,反复做吞咽口水的动作2)空吞咽:进食吞咽后,反复空吞咽3)交互吞咽:进食后,饮少量水,去除食物残留吞咽障碍病人的食物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需要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内,避免食物松散或不成形。1、首选糊状食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点是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容易出现变形,而且很少在粘膜上残留。通常选用布丁、蛋羹、老豆腐等食物。2、避免进食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等,避免食用容易掉渣、酥脆的食物,如薯片、面包片、饼干等。吞咽障碍病人的“一口量”选择了合适的食物,在进食时还需要注意一口量及进食速度。吞咽功能越是不好,越需要进行摄食训练,训练时需要选择好一口进食的量和速度。1、一般先以少量试之(流质3-4ml),然后酌情增加。2、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一口量太多,食物容易漏出或者导致残留误吸;过少,则导致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3、为了减少误吸的危险,避免两次食物重叠入口4、餐具采用边缘钝厚、匙柄较长的汤勺为宜5、最好把食物放在舌后部或颊部吞咽障碍病人的进食环境1、进食环境保持安静,使患者注意力集中,专心用餐,避免误吸;2、进食是避免说话,头后仰或者嬉闹;3、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保持坐位或半卧位20-30分钟,避免反流。4、进食完毕,休息20-30分钟,必须通过自主漱口或家属帮助患者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避免发生进食后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哥,咱妈今天状态不错,能自己用绣花针缝衣服了……”那天一大早,我接到了妹妹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这是在母亲做完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脑起搏器开机后的第13天,妹妹传来的最好的消息。得知母亲的手术效果很好,我终于可以放一放整天“提心吊胆”的心,去好好干自己的工作了。我的母亲年轻时在我眼中是一位特别能干的“女强人”,在农村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三人养育成人。可是,2004年她不幸出了严重的车祸,在医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才保住了性命,但也落下了二级残疾。有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不知怎么就应验在了我们身上。2009年,我突然间发现母亲的右手开始发抖了。后来,她手抖得越来越重。在河南老家的医生就给我母亲诊断为帕金森病,开了药,嘱咐长期服用。起初,吃药控制得还不错。但是,渐渐地药量需要不断地增加,种类也增加为美多芭、安坦和维生素B1三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服役19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19年来,因为长期在野战部队任职,摸爬滚打、带兵训练,哪里有时间照顾母亲,每次休假也只是匆匆十几天……母亲是1954年出生的,今年66周岁,按常理说她的年龄也不算大。但是这些年,帕金森病把她折磨得比同龄人看上去要老得多。通过多方搜索信息,依稀记得我是在2012年的时候知道了有手术治疗的方法,并且有幸在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和《走近科学》上看到王学廉教授的科普讲座节目,就动了到西安唐都医院请王教授给我母亲做手术的想法。但是,当时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足够的钱,三是母亲感觉还能吃药控制,舍不得给我添负担,最终我们暂时放弃了去做手术的想法。后来母亲病情越来越严重,我重新燃起了为母亲做手术的念头,让她的晚年生活质量尽量好一些。当我们准备去做手术的时候,却又碰上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严重的时候,母亲又患上了胆结石,不得已先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真可谓雪上加霜。再回想母亲以前的车祸后遗症、腰间盘突出、胃穿孔手术,母亲的命运真是多灾多难啊。但是,再苦再难,我们也不放弃对光明的期望!2020年6月,在全国控制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时,我鼓足信心带着母亲来到了唐都医院找王学廉教授。在医院通过评估、检查、手术等一系列治疗过程,算是好事多磨吧,母亲又度过了一个多月艰难的时间。开机调试好后,母亲回到老家休养,便有开头妹妹打电话报喜讯那一幕。如今,母亲的状态很稳定,街坊邻居经常来家里看她,她也能自己出去串门,大家都说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大爱无疆,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医者仁心,圆了我十九年未尽之孝。我和全家人真心感谢唐都医院的王学廉教授和他率领的团队,是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衷心地祝愿母亲今后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些、再好一些,祝愿全天下所有的帕友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医治,祝愿王学廉教授团队工作顺利、再攀科研高峰,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先来看一个病例——李女士,57岁,甘肃人,主诉肢体僵硬、活动不便8年。201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伴随行走不便,于甘肃XX医院诊断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芭62.5mg/次、3/日”治疗,服药后约30分钟起效,可维持6小时以上。2014年因无力加重、行走拖步,于上海XX医院进一步确诊为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芭125mg/次、3/日”治疗,效果好。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右下肢、左上肢,右上肢僵硬,翻身、起坐、步行等困难。遂自行调整药物为“美多芭125mg/次、8/日;森福罗0.125mg/次、8/日;珂丹100mg/次、8/日;息宁125mg/次、2/日”,服药时间不规律,出现剂峰异动、四肢舞动。现患者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加重,行走不便加重,站起、坐下、转弯、翻身困难,不能独立吃饭、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门诊排除新冠肺炎后以帕金森病收入我科。※请广大帕友看重点:该患者57岁,“自行调药,一天吃八顿药,且服药时间不规律,造成了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的后果。”※我们再来看一个病例——“在此首先感谢王教授的准确诊治,我的病可以说现已痊愈。我于5月2日第一次慕名来王教授处求医,5月30日第二次,今日6月27日,仅仅两个月时间,我的手和左臂已经不颤抖了。我的双腿步履轻快,不沉重,脖颈随意转动,伸扬也不痛了,这是王教授科学精细用药治疗的成果,解除了我的痛苦,我怎不感谢呢!且王教授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这些都使我感动!今日只求能巩固目前的成果。”患者:张XX张老爷子今年81岁,之前是一名中学教师,患帕金森病两年,主要症状是左侧肢体的僵硬与颤抖,且病情发展迅速,对生活造成极大不便。老爷子在王学廉教授门诊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很好,他非常满意,所以再来调药时,特为王学廉教授手书感谢信一封。※请广大帕友看重点:该患者81岁,称赞“这是王教授科学精细用药治疗的成果。”他遵医嘱服药,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都是帕金森病人,同样都是服药治疗,为何57岁的李女士和81岁的张老爷子服药效果却大相径庭?问题就出在是否“遵医嘱”。有一句话是“别在自己陌生的领域胡乱尝试”,吃药可不比吃东西,吃错了东西可能会拉肚子,但胡乱吃药就可能会有未知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或者家属,在“吃药”这个问题上很是纠结:1.有的人不想吃药;2.有的人不想吃西药;3.有的人不想早期吃药;4.有的人不按医嘱吃药;5.有的人自己给自己开药;……他们的想法,总结起来有这几种:1.既然不能治愈,就不治了;2.想吃中药,不想吃西药;3.吃药太早,会有依赖性,以后怎么办;4.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太害怕了;5.去医院很麻烦,自己看着吃就成;……所以,以下这些内容,请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都能铭记于心——1. 药物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是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2. 治疗帕金森病没有灵丹妙药,目前主要采取服药治疗、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心理调整与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3. 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症状;4. 需对症用药、辩证加减,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效果;5. 剂量滴定、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权衡利弊,联合用药;6.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预期效果、副作用选择药物。7. 调整药物需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私自加减药、更换药物种类。提示:如果确诊是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有很好的疗效,目前疗效已经明显下降或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动症、开关现象、运动波动、剂末现象,可以接受DBS手术(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治疗。8月14日,王学廉教授团队为“自行调药”的李女士实施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与李女士同一天进行手术的还有另外4名帕金森病患者,分别是63岁的张先生、67岁的王先生、71岁的李女士、66岁的张女士。一天5台手术,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王学廉教授率领团队已经积累了20多年做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艺,医护患三方协作,手术流程衔接紧密,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成功地完成了5台脑起搏器手术,安全、精准、无误、无并发症。目前,5名同一天手术的患者都已顺利康复出院,等待开机后奇迹出现的时刻。希望广大帕友牢记王学廉教授的嘱咐:帕金森患者无论是调药还是做手术,请选择有深厚经验的医生,或者选择该医生带领的团队。看病不是小事,请谨慎!
1、控制饮食的量,每一餐的进食量比年轻时减少10%因为帕金森病发病中老年人居多,据调查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所以对于老年人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 学廉2、质量好一点这里提高患者的饮食质量,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尤其是采取左旋多巴制剂进行控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所以盲目地进食蛋白质过高,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相对于帕金森病人,就在每天摄入0。8克/每公斤体重。补充蛋白质主要以鱼类、禽类、蛋类、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3、蔬菜、水果多食用帕金森病病人往往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多有减退,胃肠蠕动乏力、痉挛,容易出现便秘及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因此应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4、多吃含酪氨酸的食物可多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牛奶等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要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5、菜要淡一点帕金森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不但会引起运动障碍,还会引起一些非运动障碍,例如嗅觉、味觉减退。所以在饮食上常常会觉得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6、品种杂一点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7、饭菜香一点。这里说的“香” 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8、食物热一点因为大多数帕金森病人,胃肠功能都比较弱,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患者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9、饭要稀一点对于吞咽、咀嚼困难的患者,一般食物多以流质食物为主。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这里还要提示,对于吞咽困难的病人,在进食的时候采取坐位为宜。10、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可防止吃得过多,使食物消化得更好。11、早餐好一点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12、晚餐早一点“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排钙高峰到来时老年人可能已经睡觉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对于帕金森病人夜宵就可以去掉。13、多喝水尤其是在冬季,比较干燥,饮食上可以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还应该多喝水。每天喝水的量在800-1000ml,以补充每天所需的水分。同时也可以改善便秘的问题。
脚肿虽不是帕金森病直接导致的症状,但此类由于下肢或踝关节水肿引发的脚肿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帕金森病患者如出现脚肿现象,虽然大多与治疗药物有关,但不一定要停药,可以先检查用药剂量,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减少药量或采取隔日服药的方法,以达到缓解水肿的目的。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 学廉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脚肿症状,主要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有关。目前已知可能引发局部水肿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有6类,即金刚烷胺、甲磺酸溴隐亭、罗平尼咯、左旋多巴、普拉克索、阿扑吗啡。另外,患者长时间活动受限以及运动迟缓等症状也是诱发脚肿的原因,与肢体循环障碍有关。要想缓解这种情况的话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缓解脚肿症状,如身体平躺,腿抬高,使其位置高于心脏,每次坚持10分钟-20分钟,每天重复2次-3次,使血液静脉回流通畅,以达到缓解脚肿的目的,坐位时,可以辅助脚凳、枕头等尽量将腿抬高,尽量多进行双腿活动,每天最好能坚持散步,且避免久坐或久站,不要穿紧身长裤或紧身长筒袜。
走起路来,飒爽有力,标准的军人姿势;说起话来,言简意赅,典型的学者作风;诊起病来,直击要害,真正的大医风范;对待患者用心用情,对待朋友至诚至信。这就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学廉留给记者的直观印象。 孜孜求索,只为解除患者痛苦王学廉教授将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广泛用于功能性脑疾病治疗,解除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病痛 作为在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大院里长大的子弟,王学廉从小耳闻目染的事情不是医者治病救人的故事,就是军人报效祖国的赤诚,正是这份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自然而然把当军医作为人生理想。 1980年,王学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5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一直工作至今。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现代神经外科事业刚刚兴起,功能神经外科开始得到关注,王学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新兴的学科。后来,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技术在国内逐步开展,这让王学廉看到了解除帕金森病患者痛苦的希望,于是他又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一领域,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深入探索与研究。 王学廉一边积极学习充电,一边快速积累临床经验。1997年,王学廉开始独立开展帕金森病手术。经过摸爬滚打,39岁的王学廉在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成为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并于2002年获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随后,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登攀医学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逐步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功能神经外科的翘楚。 将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也叫脑起搏器)引入帕金森病的治疗,是王学廉教授最引以为荣的事情。“帕金森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改善症状,药物治疗也贯穿整个病程,但也需要适时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手术可以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减少症状波动,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王学廉教授和他的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团队 在2020年这个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春天,尽管病人就医多了很多不便,但还是有大量帕金森病患者如约找到王学廉教授手术,因为他们实在是被病情折磨得太痛苦。 “我患帕金森病十来年了,走在街上被人们侧目而视,那种痛苦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治病治了七八年,大把大把地吃药,受过的骗也不计其数,但是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吃药已无法控制病情,身不能坐,手不能握,情绪极度焦虑,真是痛不欲生。”一位来自咸阳的患者哽咽着诉说病情。 “帕金森病症状复杂多样,作为一种终身疾病,不仅有‘震颤、僵直、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还存在抑郁、疲劳感、便秘、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有的失去了工作能力。更甚者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承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与压力。”王学廉教授表示,对患者的病痛他感同身受,所以凡是患者前来求治,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替他们解除痛楚,这既是他从医的初心,也是一个医者的责任,看到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这是他最为开心和自豪的事情。 医者仁心,福泽苍生。据记者了解,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病例数一直名列全国前茅,成千上万的患者在此接受了脑起搏器一手术后,摆脱了“抖、僵、慢、走不稳”等运动症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有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人命关天,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王学廉教授在手术中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才兼备是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一名大医的必要条件。“人命关天”是王学廉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医30多年,他虽然已经做过几千例手术,但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他说,做一例手术你凭技术就可以做到尽善尽美,但要做好一百例、一千例手术,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谨小慎微,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会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 王学廉教授告诉记者,功能性脑疾病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往往由于手术费用、犹豫治疗方案等原因,并不是在诊治初期就选择手术治疗。有一位外地来求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家里条件不好,一时间筹不到手术费用,被无良医院诱导接受了非正规治疗,结果钱花了六七万元,病情反而严重了。“如果我当时能在他离开门诊后还跟他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的想法,也许就能阻止他被骗了。”事隔多年,提及此事王学廉教授还是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这件事促使王学廉教授下决心成立帕金森病友中心,给门诊患者建立档案,由医生专职负责管理,定期电话回访病情和治疗情况。帕金森病友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目前已经服务了40000多名功能性脑疾病患者。对此,病友中心负责人李医生深有感触地说,“王学廉教授是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国际的功能神经外科领域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每天要应对的事情应接不暇。 然而,像成立病友中心、维护微信公号这些看似繁琐的事情,他却抽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做。起初也有人质疑,看病人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做这些事儿?事实证明,这些事情与看病同样重要,为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打开了方便之门、架起了生命通道,这充分彰显了他的大医情怀与远见卓识。”经过王学廉教授团队的治疗,自幼被帕金森病折磨的焦飞在美国半程马拉松赛上获得佳绩 王学廉教授对患者的上心是出了名的,在科室里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患者焦飞,9岁就患上罕见的少年型帕金森病,哥哥在10岁前也患上了帕金森病,几乎让这个农村贫困家庭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因为肢体僵硬难以穿脱,哥哥一年四季只能穿同一件衣服,一碗稀粥颤颤巍巍要喝一个多小时。 为了给哥哥治病,年少的焦飞意识到自己发病后,因不想增加家庭负担而隐瞒了病情。但随着疾病进展,颤抖、僵硬、行动不便等症状加重,他甚至不得不暂时离开学校。高中时,他曾因帕金森病痛苦难忍而自杀过,幸得家人阻拦。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不想再让爸妈受苦,我拧开农药瓶想一死了之,然后把遗体捐给医学院,希望医生拿我做研究,给患有帕金森病的人们找到好的治疗方法。” 2011年,就在焦飞万般绝望之际,王学廉教授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亲自到患者家里了解情况,随后联系脑起搏器厂家为他免费实施了双侧脑起搏器手术。术后,焦飞的情况得得了很大的改善,过去连完成站起、坐下等基本动作都吃力的他,在2013年甚至还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半程马拉松赛,成绩良好,取得了“全球英雄”的称号,目前已经正常上班了。 一位家住广东珠海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施行脑起搏器手术5年后,由于家人在重启脑起搏器的过程中导致参数发生错误,致使患者症状加重,喝水都要让人喂,好像瘫痪一样。患者儿子打电话求助,王学廉教授立即订了最快的机票,从西安飞往广东,上门进行调控…… 谈及这些往事,王学廉教授感慨地说:“做这些事儿是出于内心最单纯的想法,就是想尽一切努力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对于功能性脑疾病患者来说,求医是条很艰辛的路,我们应该尽其所能,为他们做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 与时俱进,不断挑战艰难领域永远对生命充满敬畏之心,王学廉教授对待每一台手术都很用心 作为一名医生,王学廉教授总是把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探索更多的医学领域作为毕生追求,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总是选择最艰难的领域迎接挑战,努力争当现代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领跑者。 除了帕金森病的治疗,王学廉也开展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抑郁症、强迫症、药物成瘾等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2000年,王学廉教授所在的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在国际上首创了伏隔核毁损术用于吸毒成瘾戒断后的防复吸,这在当时医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毁损术是将吸毒者大脑内受毒品干扰的病理性奖赏中枢进行定点射频毁损干预后,重新建立新的脑功能平衡,通过消除“心瘾”使吸毒者摆脱毒瘾,这种微创手术戒断毒瘾后防复吸的效果明显好于目前临床上任何保守戒毒疗法。 2011年,王学廉教授又将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用于毒品戒断后防复吸的探索研究,该技术具有对脑结构无创伤、可逆和可调节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后发生远期并发症的风险。 此后,他又开展了脑起搏器手术治疗酒精依赖、难治性精神障碍以及慢性疼痛等疾病,再一次向大脑深处进发。王学廉教授及其团队对攀登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充满信心 王学廉教授坦言,人类的大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得非常完美的一个器官。它精密复杂,充满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大脑功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你可以简单地把大脑想象成一台电脑,它会把你所有经历的事情,获得的经验、信息、数据,学到并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记忆、储存起来,随用随取,这就像从电脑硬盘中调取信息。不同经验、技巧,犹如不同的操作软件,让从大脑“硬盘”中调取出来的数据和信息得到更高效率的运用。大脑还接受着人体的视、听、味、痛、温、触、压、位置、空间等各种感觉,支配着身体的各种运动,对外界事物做出各种反应,调节情绪、情感状态等七情六欲,是人体绝对的“最高指挥官”。 而现代功能神经外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功能性脑疾病的特点,是“功能性病变”而非“器质性病变”。王学廉教授举了个例子说明二者的区别,电脑的主机、CPU、显示屏坏了,相当于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称为“器质性病变”;电脑中病毒了、死机了,相当于患了帕金森病、精神疾病、成瘾疾病、癫痫、疼痛等,被称为“功能性脑病变”。后者发病机制更加复杂,目前还不能通过CT、脑磁共振等仪器设备来准确诊断这些疾病,更多的要靠患者病史的演变、临床表现、体征,医生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患者耐心细致的检查来进行诊断。 “一栋房屋,它的大梁、一砖一瓦、水电管道、门窗外观看起来都完好无损,可是突然门窗打不开了,断水断电了,或下水道堵塞了,房屋的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王学廉进一步解释说,功能神经外科就是解决这些“功能上的障碍”。现代功能神经外科是研究人类脑科学、脑计划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因为人类对大脑功能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荒漠地带,所以致力于功能神经外科的医生和研究者们,他们所探索开垦的每一寸土地都十分宝贵和价值连城,值得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也是解除更多患者病痛的必由之路。 与脑共舞,期冀造福更多患者在功能性脑疾病的研究和探索征程中,王学廉教授永远不畏艰难 王学廉教授是上个世纪末我国第一批从事现代功能神经外科的学者、研究者、探索者与实践者,是国内乃至国际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翘楚,他的成长发展和不畏艰难的使命担当是密不可分的。 在王学廉的带领下,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成为业界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综合排名在全国前三。2015年11月17日,中国西部唯一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规范化培训中心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成立。 “我们团队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无疑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因为还有很多功能性病变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王学廉教授表示,未来他和他的团队还有更多事情的要做、更多的问题要解决,比如实现脑起搏器的远程程控以方便病人治疗,对难治性精神疾病的脑起搏器治疗,功能性脑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更有效的脑靶点研究,脑起搏器性能的改进等问题,都需要一个个去研究和攻克。 近期,王学廉教授团队发现阿片类成瘾戒断后内侧前额叶神经元适应性改变的标志物。物质依赖的防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其发病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新型的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但多数方案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切,且治疗机制尚未阐明。因此,阿片类物质依赖的神经标志物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王学廉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2019 IF: 8.579)上以Back cover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著,报道了位于内侧前额叶神经元的一种小电导钙激活的钾离子通道和小分子鸟苷三磷酸酶Rac1在吗啡戒断后功能上调,并在执行控制-奖赏环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探索了吗啡戒断与伏隔核和内侧前额叶SK通道功能改变的关系,进一步探明吗啡戒断引起SK通道功能改变的机制。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有望为临床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每个功能神经外科医生都有一个“脑计划”,王学廉更不例外,他的“脑计划”就是希望他的团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研究和掌握更多的技术,治愈更多的受功能性脑疾病困扰的患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为人类探索大脑功能的奥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王学廉教授这种志在勇攀高峰、悬壶济世的医者而言,神秘之门可能刚刚打开,他还是保持着20岁时的激情,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研究人脑的奥秘。王学廉教授坦言,在登攀一个个医学高峰的路上,不是没有压力,也不是没有辛苦、劳累,而是造福更多患者的医者使命促进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苏建华 见习记者 李宛嵘
西安市蓝田县的W老爷子,曾经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他出生于1941年,那一年二战正酣,整个世界都乱得一塌糊涂:侵华日军在“豫南会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9000余人;纳粹德国实施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侵华日军占领了中国香港,香港沦陷……(1941年,日军空袭珍珠港)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仗三尺剑立不世之功。18岁时,他光荣参军,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无数次驾机参加训练与演习,保家卫国。1966年3月,邢台发生两次大地震,共死亡八千多人,伤三万八千多人。当时周恩来总理亲临灾区指挥救灾、看望灾民、视察灾情。在参加救灾、执行空投物资任务的38架飞机里,其中就有一架是他驾驶的。抗震救灾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那次任务,距今已有54年。(1966年,邢台地震)(1966年,周总理视察邢台震区)1966年末,他被调入军事法院工作,任审判员;1981年,他服从组织安排,转业至地方法院,担任重要职务;2001年,光荣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坚持锻炼身体,并与老伴儿学习跳舞。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这一年,他患上了帕金森病。距今已有12年。在部队与政法系统奋斗了大半辈子、一向身体很好、精神矍铄的W老爷子,怎么也想不到,在并不算很大的年纪,他会成为一个事事需要被别人照顾的老头子。开始是嘴部抖动,接着是右手颤抖,然后慢慢发展至右腿,再发展至左手、左腿。抖、僵、慢、走不稳,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让他身心俱疲。“写字越来越小了,到最后写的字跟半个蚂蚁一样大,谁都看不清。”“前几年身体状况还行,到这几年就越来越不好了,自己没法躺下,要我帮忙才行;躺下了他自己就起不来了,也要我帮忙才行……”“别说做家务了,他的生活自理都是很大的问题,饭吃不到嘴里,水喝不到嘴里,穿不了衣服,穿不了鞋,上不了厕所,都必须我来帮他。”“近几年他说话越来越少,整天呆坐着一动不动……”W老爷子的老伴儿说。老伴儿说,一家子带着W老爷子走遍了西安大大小小的医院,然后去北京了好几趟,都没有确诊究竟是何病,多次被当做颈椎病、腰椎病治疗,但症状却一直不见好转。直到后来,慕名来到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找到王学廉教授。经详细问诊检查,王教授诊断W老爷子所患疾病是“帕金森病”。吃了对症的药物后,症状有所减轻。2019年10月,患病12年后,他的症状陡然加重,只能躺在床上,连下床的机会都没有了。考虑了各种因素,想好了接受各种结果,他与家人决定接受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在选择医院、手术医生的问题上,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他们事先联系了很多曾经在唐都医院接受过脑起搏器手术的病人,了解情况,并且从网络、报纸、媒体得知,王学廉教授从1997年就开始做这个手术了,无论是手术质量还是手术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再者,他们也得知唐都医院的医保政策要比其他医院要好很多,做脑起搏器手术能报销相当一部分费用。2019年11月下旬,王学廉教授再次组织全科医生会诊,再一次明确了W老爷子的诊断,确定他有良好的手术适应症,并设计了手术流程与方式。王学廉教授、李楠医生、李嘉明医生为W老爷子做了可充电式脑起搏器植入手术。12月下旬,医生为植入W老爷子体内的脑起搏器开机,开启脑起搏器的一瞬间,奇迹再现,效果极好,他的肢体不再抖动、僵硬,腿脚活动相当自如,脸上表情也渐渐丰富起来,走路、做动作都与正常人无异。虽已年近八旬,但他现在的神态、动作,比其他同年龄的人都要好的多。“我特别开心,能把他的病治好,是我这几年最大的心愿!”“王学廉教授是全国顶级教授,是特别负责任的教授,医术又高超,他能给我老伴儿亲自上台主刀手术,是我们全家的福分,王教授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谢谢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全体医生和护士!”W老爷子的老伴儿说。她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以王学廉教授为首的全体医护人员,以精湛高超的医术,治好了被帕金森病折磨十几年的、痛苦的老伴。我老伴得帕金森病以来,原来很健壮的身体一下子瘦弱不到百斤,颤抖僵硬、吞咽困难,非常痛苦。王学廉教授率领的团队治好了他所有的病症,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王学廉教授和主治医生李嘉明大夫。他们不但医术高,而且对病人负责关心,态度好。”……W老爷子的老伴儿曾经是一名工程师,绘图功底相当了得。在医生教给她“如何给脑起搏器充电”的方法时,她当即手绘了一组图片,以防自己忘记步骤。老伴儿特别开心,拉着W老爷子的手,看他能否记得那些许久未跳的慢三舞步。(慢三是简化版的华尔兹(Waltz))令人惊讶、赞叹的是,W老爷子和老伴儿的舞步配合的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没一点磕绊。老两口的华尔兹,堪称是一副最美、最让人羡慕的夕阳红图景。
通用名称屈昔多巴胶囊商品名善为主要成分屈昔多巴规格100mg*20粒/盒适应症1.改善由帕金森引起的步态僵直和直立性头晕;2.改善由Shy-Drager综合征或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变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头晕和昏厥;3.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直立性低血压引发的头晕和乏力。用法用量改善由帕金森病引起的步态僵直和直立性头晕:成人,通常起始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每隔一天剂量递增100mg,直至适宜的维持剂量,标准维持剂量为每次200mg,一日3次,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可以增减用量,每日服药剂量不超过900mg。(注意:具体服用方法请咨询医师!)禁忌(1)对本品过敏的患者。(2)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本品可增加眼内压)。(3)吸入含卤素的麻醉剂(如氟烷)的患者。(4)妊娠妇女和准备妊娠的妇女。(5)血液透析患者伴严重外血管损伤(如糖尿病坏疽,可能症状恶化)。不良反应可能出现高热、思维紊乱、肌肉僵直、幻觉、头痛、轻度头痛、恶心、血压升高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降低剂量或停药。注意事项1.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慎用。2.帕金森等患者起始剂量从低剂量开始,谨慎地增至维持剂量。特点1.该药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僵直和直立性头晕有良好的效果;2.独特的NE作用机制,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3.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4.与其它抗帕金森药物联用,原药用法和剂量不变。
通用名称复方卡比多巴片商品名西莱美规格每片275mg,含左旋多巴250mg、卡比多巴25mg,每盒20片。适应症适用于帕金森病及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肌肉强直、运动迟缓、震颤、流涎、吞咽困难、姿势不稳)等。用法用量1/4片或半片/TID,服用一周后根据病情,每隔3-4日,每日增加半片,直至获得最佳效果(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片,分四次服用,每次2片),推荐用于帕金森初诊患者、多巴丝肼效果不佳患者,临床等效剂量转换,西莱美1片=美多芭1片=息宁1.33片=普拉克索2mg,西莱美替换美多芭患者,按照原来每日美多芭剂量和次数服用,西莱美替换息宁患者,按照1片息宁等效3/4片西莱美替换,息宁6-7小时服用一次,换用西莱美后4-5小时服用一次。(注意:具体服用方法请咨询医师!)禁忌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患、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青光眼、消化性溃疡和有惊厥史者禁用。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幻觉、精神错乱、头晕、舞蹈病和口干。特点为2019年国家新增帕金森病医保药物,西莱美(复方卡比多巴片)是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的复合物,是以聚合物为基质的控释片剂。左旋多巴在脑内通过脱羧形成多巴胺而缓解帕金森氏病的症状。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卡比多巴只抑制外周左旋多巴的脱羧,从而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转运到脑,转化成多巴胺,避免了左旋多巴频繁大剂量给药的必要性。
通用名称恩他卡朋片商品名珂丹药物类型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规格0.2g*30片/盒适应症本品可作为标准药物左旋多巴/苄丝肼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辅助用药,用于治疗以上药物不能控制的帕金森病及剂末现象(症状波动)。用法用量给药方法:本品为口服制剂,应与左旋多巴/苄丝肼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同时服用。剂量:每次服用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时给予本品 0.2g(一片),最大推荐剂量是0.2g(一片)每天 10 次,即 2g 本品。(注意:具体服用方法请咨询医师!)禁忌已知对本品或任何其它组成成份过敏者禁用。不良反应本品的不良反应大多数与增强多巴胺能活性有关,且最常发生在治疗开始时。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可降低这些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本品可使尿液变成红棕色,但这种现象无害。特点1.珂丹优化左旋多巴,使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并提高了脑内可利用的左旋多巴总量;2.恩他卡朋能够提高左旋多巴生物利用度,减少左旋多巴水平波动,实现持续多巴胺能刺激,使得左旋多巴持续稳定进入脑中发挥作用,改善患者“剂末现象”;3.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伴有“剂末现象”的帕金森患者,加用恩他卡朋能够延长“开”期,缩短“关”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4.珂丹可以减少左旋多巴剂量,稳定用药频率,利于疾病长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