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母乳喂养的妈妈有这样一个苦恼,母乳喂养会比让宝宝喝奶粉更辛苦。因为宝宝喝奶粉的次数会比母乳次数少,尤其是晚上,母乳喂养的宝宝总是半夜醒来多次喝奶,而奶粉喂养的宝宝晚上很少醒来,有的还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其实母乳喂养绝对是比奶粉喂养要好的多,那母乳喂养的宝宝比喝奶粉的宝宝频繁夜醒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了解了原因之后,才能帮妈妈顺利解决宝宝半夜夜醒的问题。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原因吧;Go!!!1.母乳易消化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来源,其中的原因是母乳易消化,宝宝吃了不会像奶粉那样发生消化不良、上火等情况。但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顶饿的,母乳喂养的宝宝一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而吃奶粉的却能坚持上三个小时以上,这也足以说明奶粉比母乳抗饿。2.宝宝吃母乳费力气大部分家长很多人认为,宝宝会吃奶是天性,所以以为宝宝吃奶根本不费力气,轻轻松松就能把母乳吸到肚子里。其实宝宝喝母乳要很费力气吃才能保证乳汁顺畅流出,所以很多时候宝宝吃着奶就睡着了,有部分原因是累了睡着了,但实际上宝宝肚子还没饱,所以半夜频繁起床找奶喝。而宝宝吸奶瓶非常轻松就能喝到奶,只要想喝,妈妈就会冲泡,所以喝奶粉会很饱了,半夜也不闹床起来找吃的。3.妈妈的母乳不够有的妈妈母乳不够,宝宝没吃饱睡了,中间会饿醒。每次的奶量少,只能维持宝宝一两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妈妈就会发现宝宝醒来次数频繁。而喝奶粉后,妈妈能知道宝宝喝下去多少奶量,每次能满足宝宝的需求,对宝宝来说,肚子不饿也不会频繁起来找吃的。那么如何缓解宝妈们熬夜喂奶的困扰?妙招一:一次性喂饱宝宝入睡前,妈妈一定要一次性喂饱宝宝,尽量别让宝宝边吃边睡,不然宝宝吃不饱,半夜肯定要哭闹。这个时候不仅妈妈休息不好,宝宝也休息不好,所以妈妈可以让Ta一次性吃饱。如果宝宝吃奶的时候睡着了,妈妈们就要用轻柔的方式让宝宝醒来,继续吃奶。对于奶量不够的妈妈,要根据情况给宝宝添加配方奶,不要让宝宝长时间饿着肚子醒来,特别是“猛长期”的宝宝,更要让Ta吃饱。妙招二:睡前让宝宝吃点辅食。在宝宝六个月之后,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在宝宝晚上睡觉前,适当的给宝宝吃一些营养耐饿的食物,宝宝晚上就不会饿太快,可以减少半夜醒来喝奶的次数。妙招三:半夜宝宝醒来恋奶,可以给宝宝安抚奶嘴。有的宝宝半夜醒来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依赖妈妈的乳头,宝宝只要喝上一口,就能安心的入睡。这种情况的宝宝,妈妈可以在宝宝醒来时给宝宝带上安抚奶嘴(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然后哄宝宝睡下,时间久了宝宝适应了没有母乳喝,半夜醒来的次数就会减少了。亲爱的宝妈们,你学会了吗?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营养管理在开始讲述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早产儿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管理原则;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早产儿分为三类,即:高危,中危,低危;高危组早产儿: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宫内生长迟缓,喂养欠佳,奶量小于150ml/kg.d,体重增长小于25g/d,宫外生长迟缓,有相应的并发症;中危组早产儿:胎龄介于32周到34周,出生体重介于1500g到2000g,无宫内生长迟缓,喂养顺利,奶量大于150ml/kg.d,体重增长大于25g/d,无宫外生长迟缓,没有相应的并发症;低危组早产儿:胎龄大于34周,出生体重大于2000g,无宫内生长迟缓,喂养顺利,奶量大于150ml/kg.d,体重增长大于25g/d,无宫外生长迟缓,也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BPD、NEC、贫血、眼底发育不良、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等等的任意一条。好,说清楚了早产儿的分类,那我们开始了解下,早产儿出院后的乳类的选择;1.人乳:出院后母乳当然是早产宝宝的首选“口粮”,并至少持续喂养至6月龄以上。2.强化母乳:胎龄小于34周,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采用人乳强化剂,可增强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下面我们再详细了解下宝宝的口粮。首先,母乳的热卡:67kcal/100ml;早产儿配方奶的热卡:81kcal/100ml;其次,强化剂的热卡情况:1627KJ/100g,相当于3.87Kcal/g,每一包是0.9g,即为3.5Kcal/包。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全量强化:母乳强化后可达到早产儿配方奶的能量供给,每100ml需要增加热卡81-67=14Kcal,相当于14÷3.5=4包;那么半强化:每100ml添加2包。注:个人经验:各母乳强化剂厂家的商品,能量强化差别不大;但是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差别就很大了,更有甚者,只强化能量的。早产儿出院后个体化喂养方案首先,高危早产儿:纯母乳喂养:足量强化母乳喂养(334-355KJ/100ml)至校正胎龄38周到40周后,母乳强化调整为半量强化(305KJ/100ml);鼓励部分直接哺乳,部分母乳加上人乳强化剂的方式,为将来停止强化、直接哺乳做准备。 部分母乳喂养:1、宝宝吃母乳量大于宝宝食量的一半时,则足量强化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至校正胎龄38-40周,之后即可转为半量强化,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过度配方;2、宝宝吃母乳量小于宝宝食量的一半时,或缺乏人乳强化剂时,鼓励直接哺乳,加早产配方奶至校正胎龄38-40周,之后转换为直接哺乳加早产儿过度配方。配方奶喂养:应用早产儿配方至校正胎龄38-40周后转换为早产儿过度配方。接着,中危早产儿:纯母乳喂养:足量强化母乳喂养(334-355KJ/100ml)至校正胎龄38周到40周后,母乳强化调整为半量强化(305KJ/100ml);鼓励部分直接哺乳,部分母乳加上人乳强化剂的方式,为将来停止强化、直接哺乳做准备。 部分母乳喂养:1、宝宝吃母乳量大于宝宝食量的一半时,则足量强化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至校正胎龄38-40周,之后即可转为半量强化,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过度配方;2、宝宝吃母乳量小于宝宝食量的一半时,或缺乏人乳强化剂时,鼓励直接哺乳,加早产配方奶至校正胎龄38-40周,之后转换为直接哺乳加早产儿过度配方。配方奶喂养:应用早产儿配方至校正胎龄38-40周后转换为早产儿过度配方。最后,低危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直接哺乳,给予母亲饮食指导和泌乳支持,按需哺乳,不建议按时按顿喂养,包括夜间;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A/D和铁剂。 部分母乳喂养:直接哺乳加普通婴儿配方,促进泌乳量;如生长缓慢(<25g/d)或奶量摄入<150ml/(kg.d),可适当采用部分早产儿过渡配方,直至生长发育正常;配方奶喂养:采用普通婴儿配方,如生长缓慢(<25g/d)奶量摄入<150ml/(kg.d),可适当采用部分早产儿过渡配方,直至生长发育可。注意早产儿强化营养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要根据体格生长各项指标在校正同月龄百分数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强化营养。最好达到P25-P50,小于胎龄儿>P10,再参考个体增长,速率的情况,注意避免/身长>P90。注意其他营养成分的补充:维生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后即应补充VD800-1000U/d,3月龄后改为400U/d,直至2岁。VA摄入量1332-3330U/kg.d,出院后可按下限补充。(此推荐量均为每天总摄入量)矿物质:铁:早产儿生后2-4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钙:推荐摄入量70-120mg/kg.d;(所有矿物质推荐量包括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等的含量)长链多不和脂肪酸:DHA:44-60mg/kg.d;ARA:35-45mg/kg.d,直至胎龄40周。注:本文我已尽量口语化,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尿布皮炎尿布皮炎( diaper dermatitis)发生在婴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属于接触性皮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原因是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使其发炎。粪便中的酶类如蛋白酶和脂酶可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升高,也可引起尿布皮炎发生。(二)临床表现皮损见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隆突处、外阴部、下腹部及腹股沟内侧。皮损开始为轻度潮红、肿胀,逐渐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边界清楚。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出现脓疱或溃疡。(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使用尿布区域发生皮损及有不洁尿布接触史、皮损部位和表现可进行诊断,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擦烂红斑皮损局限于尿布覆盖部位,多见于夏季。2.皮肤念珠菌病往往可见口腔鹅口疮,损害不仅局限于尿布覆盖部位,皮损处取材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四)防治1.勤换尿布,每日用清水清洗臀部、外阴及周围皮肤保持干燥。大便后用清水冲洗肛门及周围皮肤。2.尿布应用清水漂洗干净,尿布不使用塑料布包扎于外部。3.如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应外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4.轻度仅有红斑者可保持干燥,炎症明显糜烂者可用氧化锌软膏。5.当皮肤出现红斑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1日多次。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皮损为鲜红色或红黄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痴皮,常分布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伴不同程度痛痒,新生儿期即可起病。(一)病因可能系新生儿受母体雄性激素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所致。(二)临床表现 出生后2~10周起病,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常见头皮、前额、耳、眉、鼻颊沟及皱折处出现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有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表面附着油腻性黄色痂皮,可有糜烂渗出,炎症明显,对称性,可有轻微瘙痒,一般在3周到2个月可痊愈。如持续不愈,常可伴发婴儿异位性皮炎,也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无成人的毛囊损害与皮脂溢出。(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上述表现,出现好发部位的油腻鳞屑样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较易诊断。需要与湿疹鉴别,湿疹好发部位不同,无油腻性鳞屑及油性痂皮,皮疹呈多形性瘙痒明显,常有渗出。此外,要与婴儿异位性皮炎鉴别,后者好发于两颊部,头皮较少发生。(四)治疗全身治疗服用复合维生素B,炎症明显伴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瘙痒明显时可用抗组胺药物,如赛庚啶。 2.局部治疗主要为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常用药物有;头部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可用植物油;面部可用50%乙醇外用,每日1次;伴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婴儿喂养不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摄取要经历三种食物形态,即液体食物、半固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在经过摄取这三种食物形态后,生长发育潜能是否能够得到最大、最佳表达,取决于喂养质量。喂养质量直接影响每个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和此后的生长态势。宫外生长发育没有“追赶式生长”,即由于喂养不良造成的前一个阶段而被压抑的生长潜能不可能在后一个阶段的生长中得到补偿。喂养质量受家长/看护人营养知识和技术多少、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宗教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培训。过去习惯使用的“断奶期喂养”和“辅食添加”应改为换乳期喂养”和“泥糊状食物”等科学、准确的用语。由于喂养不当,而不是由于疾病、贫困原因造成的生长发育偏离,称为喂养不良。长期喂养不当可以造成儿童饮食行为偏差,如偏食、挑食、异食/异嗜某种东西,继而形成行为心理偏差。继而可产生消瘦,生长迟缓,矮个等生长发育方面的症状和营养不良的表现。【喂养的方案及原则】1.液体食物(乳类食物)阶段加强母乳喂养,有条件者可喂至一岁。对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婴儿,选用含DHA(22碳六烯酸)和AA(花生四烯酸)的配方奶(其中DHA和AA不得来自深海鱼油,不宜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而废弃另一种)。当母乳喂养不足时渐进地转换成配方奶喂养,在换乳期喂养应喂以配方奶,同时在生后4~6个月之间,根据儿童消化道生理成熟度及时喂食泥糊状食物。2.泥糊状食物阶段生后4个月起应渐进式规则喂食泥糊状食物,先从蔬菜、水果、谷类开始,继以鱼、肉、禽、肝类。此阶段同时加强乳类喂养,在2岁以前,不宜用原奶(所谓“鲜奶”)喂养,应继续服用配方奶以适应婴儿消化道生理成熟度和婴儿高生长速率对营养密度/营养强度的要求。2岁以后可使用原奶,养成“终生服奶”习惯,坚持每日服奶。3.固体食物阶段坚持“均衡膳食、自然食物”的食谱编制原则,“定时、定点、定量”的进食原则,“安静、平和、宽松、愉快”的进食气氛原则进行喂养。
新生儿毒性红斑新生儿毒性红斑( erythema toxicum neonatorum)又称新生儿荨麻疹( urticaria neonatorum),为新生儿常见皮肤病,在30%-70%的新生儿可发生。(一)病因病因不明,可能是出生后外界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或机体对来自于母体内的某些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肠道吸收物质的毒性反应。(二)临床表现多数在出生4天内起病,少数出生时即发生,最迟约在生后2周发病,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风团和脓疱,随后出现淡黄或白色丘疹,有红晕,散在分布,偶尔有融合,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肩、背、臀部多见,数目不等,可在数小时消退,也可反复发生,不伴全身表现,经1周或10天左右消退。部分患儿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达5%-15%。(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需要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性皮肤感染鉴别,可通过皮疹表现、疱疹液细菌培养鉴别。(四)治疗为自限性,无需治疗。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病或新生儿天疱疮( pemphigus neonatorum),又称新生儿脓疱是发生在新生儿中的一种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葡萄球菌感染。本病发病急骤,传染性强,在婴儿室、哺乳室中常可造成流行,必须特别重视。(一)病原本病病原菌与引起其他年龄组大疱性脓疱疮者相同,通常由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80%为噬菌体Ⅱ组,其中60%为71型。此外,还可由B族链球菌(GBS)感染引起。由于新生儿皮肤解剖、生理的特点和免疫功能低下,细菌特别容易侵入致病。气候湿热及其他促使皮肤易发生浸渍等因素对发生本病也起一定作用。传染途径常通过有皮肤感染的或带菌的医护人员和产妇接触传播。(二)病理为表皮角质层下大疱。疱内含有许多球菌及中性粒细胞,疱底棘层有海绵形成和很多中性粒细胞渗入。真皮上部呈非特异性炎性改变。(三)临床表现多于生后4-10天发病。在面部、躯干和四肢突然发生大疱,由豌豆大到核桃大小不等,或更大,疱液初呈淡黄色而清激,1-2天后,部分疱液变混浊,疱底先有半月形积脓现象,以后脓疱逐渐增多,但整个大疱不全化脓,因而出现水脓疱的特征。疱周红晕不显著,壁薄,易于破裂,破后露出鲜红色湿润的糜烂面,上附薄的黄痴,痴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的棕色斑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病变发展迅速,数小时、1-2天即波及大部分皮面,黏膜亦可受损。初期可无全身症状,随后可有发热,严重者可并发菌血症、肺炎、肾炎或脑膜炎,甚至死亡。(四)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即可确诊。需和下列疾病鉴别。1.遗传性大痕性表皮松解症非感染所致,可有家族史,无传染性,大疱内容清激,皮肤损害常见于易受摩擦的部位,如手足及关节伸侧皮肤。2.新生儿剥脱性皮炎也为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新生儿出生后1-5周发病,皮疹为弥漫性潮红、松弛性大疱,尼科利斯基征( Nikolsky sign)阳性(稍用力摩擦,表皮即大片脱落)迅速扩展,表皮极易剥脱呈烫伤样,全身症状明显,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五)防治1.凡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均不能与新生儿接触,并隔离患儿。2.注意患儿清洁卫生,尿布应勤洗勤换。3.抗感染:及早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4.局部治疗:无菌消毒后可刺破脓疱,用0.05%的依沙吖啶溶液或0.1%呋喃西林溶液湿数或清洗创面。皮损无脓液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涂抹,也可使用金霉素软膏。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锌缺乏症 婴儿是锌缺乏的高发人群,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锌是何方神圣?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为300多个金属酶的辅助因子,对于细胞生长、分化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代谢均起到重要作用。当锌缺乏时,核酸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缓慢,使组织和器官的发育不同步,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出现流产、早产、过期妊娠和官内死胎等“。锌的主要来源为肉、肝、鱼、蛋、谷类、硬壳果和乳制品。母乳和牛乳的锌含量均为4mg/L,初乳为6mg/L。婴儿每日需要量为1~3mg,儿童为6-10mg。对新生儿而言,胎龄越小,锌需求量越高,如胎龄24-28周(出生体重<1000克),需求量为600g/(kg.d);胎龄209~30周(出生体重1000-1500g),需求量为500g(kg.d);胎龄30-32周;(出生体重1500-2000g,需求量为400g(kg·d),胎龄35~40周(出生体重2500~3500g,需求量为200-300ug/-,从而满足新组织的形成及生长追赶需求此外,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完全静脉营养补锌不足,肠道吸收不良如腹泻、肠管部分切除(短肠)均可发生锌缺乏症(zinc deficiency)。(一)临床表现 精神萎靡,食欲缺乏,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皮肤及黏膜损害,如四肢皮肤,尤以肢端指趾甲周围更为明显。口及肛门周围、会阴部、睑缘等处出现红斑、疱疹、糜烂、结痂、脱屑。可有口腔炎、腹泻。常见脱发,创口愈合延迟。锌缺乏可使维生素A利用障碍,出现角膜混浊等维生素A缺乏症状。淋巴细胞转化需要锌,缺乏时可使胸腺萎缩,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二)实验室检查 新生儿生后7天内血清锌为23umo/L(150ug),以后逐降,2个月后为(17±2)moL[(12±12)ugdl发锌为(3±0.3)mo(193±18)gdlb若血清锌<1Oumol/L(65ug/dl)或发锌<1.1umol/g(70μg/g)即可诊断。碱性磷酸酶(为含锌的金属酶)可降低。补锌后症状迅速好转,有助于诊断。(三)治疗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锌摄入。积极查找导致锌缺乏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目前常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每日1~2mgkg(元素锌0.6-10mg/kg),疗程1~2个月。如导致锌缺乏的高危因素长期存在,则建议小剂量长期口服,元素锌5-10mg/d。(四)预防有学者发现胎儿早产可能与孕妇缺锌有关,故建议孕期特别是孕晚期要注意补锌。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往往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表现】1.症状 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而异,与某一部位感染的相应症状一致。如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咳痰、气促等。如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往往有向慢性发展的倾向,如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此时患儿可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贫血等。2.体征 依感染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征。如扁桃体炎时可见扇桃体肿大伴渗出物;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湿啰音等。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其变化由当时感染性质(病毒或细菌等病原)而定。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偏高,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2)免疫功能检查:免疫异常或免疫缺陷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重要的或关键的原因。可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了解体液免疫功能有无异常,以IgG、1gA下降者为多数。细胞免疫的指标有E玫瑰花试验(检验的一种方法)下降;T细胞亚群改变;CD3、CD4下降及CD4/CD8比例下降或倒置;B细胞计数部分病人有改变。(3)X线检查:无特异性,由当时下呼吸道感染性质而定。【诊断要点】根据1987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订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每年感染的次数决定。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年龄(岁) 上呼吸道感染(次/年) 下呼吸道感染(次/年)0-2 7 33-5 6 26-14 5 2-------------------------------------------------------------------------------------------------------------【治疗】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患儿的体质为治病及预防之本。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户外活动;对患儿注意生活护理,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流通,合理安排膳食等2.根治隐藏的病灶与病因,反复化脓灶应给予根除。3.在急性发作期,应积极治疗相应的急性感染,并控制症状,要防止滥用抗生素。4.对症可以根据病情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一些考虑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如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槐杞黄颗粒、玉屏风散、中药黄芪等。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热性惊厥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又称为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本症不包括由颅内疾病引起的发热惊厥。40%以上的本病患儿近亲中有惊厥史。绝大多数热性惊质的发生呈多基因遗传、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等多种遗传方式。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多认为基因位点包括:19p13.1;5q14-15;2q23-24和8q13-21。【临床表现】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典型)和复杂型(不典型)两种类型,临床以单纯型最多见,预后良好。40%的小儿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可有再次发作,但大多于3岁后发作减少,6岁后不再发作。复杂型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严重发作导致惊厥性脑损伤。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的主要区别热性惊厥继发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①复杂型热性惊厥;②一级亲属(父母或同胞兄妹)中有癫痫病史;③首次热性惊厥前已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异常或发后。【诊断要点】好发年龄6个月~6岁。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状和体征。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4.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更支持本病诊断。【治疗】当出现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时,当家长的当然是心急如焚,下面我们赶紧来看看怎么治疗吧!!!1.惊厥发作的抢救以地西泮( diazepam)静脉推注,每次0.1~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mg)。最好稀释,静推速度要慢。必要时30分钟后可再用一次。极个别患儿可因特异体质反应在用药初发生呼吸骤停,故推注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节律,做好人工呼吸的抢救准备当静脉注射有困难时,可按0.5~1.0mg/kg地西泮原液直接直肠注入,5分钟后即可达有效血浓度,吸收速率比肌注及口服快,且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除地西泮外,其他如氯硝西泮( clonazepam),劳拉西洋( lorazepam),苯巴比妥钠等也用于惊厥发作的抢救。2.预防复发(1)间歇性短程给药:平时不用药,一且有发热立即经直肠或口服地西泮0.6~0.8mg/(kg·d),首剂可用负荷量o.5mg/kg。维持用药至体温稳定,恢复正常。用药指征:①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发作史者;②有癫疴危险因素;③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者(2)长期连续预防用药:即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常用的有效药物是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和托吡酯。(建议在专业儿童神经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指征:①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发作史;②有超过15~20分钟的长程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患儿,经采用间歇短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如从发热到惊厥出现的间期太短)者;③有4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者。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下面再配个图,直观了解热惊时的误区吧。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