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年逾半百的人,我经历了很多很多事情,人生风风雨雨,熙熙攘攘,似乎都见怪不怪了,但是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全世界大流行,使得我人生经历了一次新的洗礼。截止目前,全球200万多人口感染,死亡率高达13万人口。全球13万人口的生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没有人,可比世界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死亡的战争。但是,这仅仅是摆在面上的死亡数字。许多由于医院收治满员,或者由于惧怕感染病毒不敢去医院就医的其他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演进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导致的间接死亡的人数,更是无法估测的。最近门诊见了很多胰腺癌由于疫情耽误治疗的患者,由于最近不敢来医院,肿瘤转移到肝脏、肺部失去了手术时机。胰腺癌在我发病率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0位,号称“癌中之王”,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例如世界男高音帕瓦罗蒂就死于胰腺癌,(这里需要更正许多网上的误传:苹果前总裁乔布斯是死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于传统的胰腺癌),因此胰腺癌是目前世界上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之一。如果不积极治疗,从发现到死亡一般也就是7、8月的生命期,几乎没有超过5年生存病例。而积极有效的手术根治性切除,可以大大延长寿命,其5年存活率可达20%作用。疫情耽误1-2月,往往使得患者失去了长时间存活的机会,这是目前这次疫情导致的副作用。积极引导恶性肿瘤患者及早就医,及早治疗,不要因“恐惧”导致延误病情是目前医疗工作者应该引导的方向。作为医生,也应该客观面对疫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非疫情其医疗工作一样,努力积极为恶性肿瘤患者着想,不怕各种风险,设计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因疫情导致的非感染死亡率增加。新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形势下,恶性肿瘤患者切记延误诊疗!这是一个我作为近30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疗工作者所想呼吁的事情。希望这次疫情早点结束!希望全世界早日度过这至暗时刻!希望我们伟大的祖国继续前行!
良性胆道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管囊状扩张症)以及胆管损伤等。我国是良性胆道疾病的高发地区,肝胆管结石处于世界流行地域,因人口基数较大,发生胆总管囊肿和胆管损伤的人群也较多。而良性胆道疾病貌似手术非常容易,其实陷阱不断,因此手术失败率非常高。而多数患者处于儿童、青少年乃至壮年,由于病程迁延不愈,频繁胆管炎发作,经常寒战、发烧、疼痛,营养不良。部分病人甚至最终发生胆汁性肝硬化,不得不实施肝移植。众多患者需要经常住院输注抗生素等,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工作,青少年儿童严重影响了发育和学习,影响了许多健康人群的命运,非常令人心痛! ? 胆道良性疾病外科手术特征是貌似手术简单,其实非常复杂,需具备胆道外科的专业培训方可成功,单纯的外科医师培训或者依靠阅读专业书籍,不能达到胆道外科专业培训的要求,因为许多手术操作技巧和对相关疾病的理解,其他培训方式无法替代,故此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再发胆管炎的几率非常高, 我国专门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外科医师非常稀缺,即便是国内大的医学中心,也很少专门的医生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针对我国良性胆道疾病发病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域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良性胆道外科医师培训制度,在较大的医学中心如地市级三甲以上的医院有专门从事良性胆道外科疾病的外科医师非常有必要。 ? ?
1. 什么是转移性肝脏癌? 肝脏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性继发生长的肿瘤,其主要包括胃肠道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胰腺癌、胆道肿瘤、鼻咽部肿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 2. 转移性肝脏癌到生命的终点了吗? 大多数转移性肝癌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结直肠癌部部位的转移到肝脏的结肠癌肝转移为例,经过手术等积极治疗,术后5年以上存活率为60%以上,而10年以上的存活率为1/4。因此,转移性肝癌不是生命的终点,病人及家属应当树立起坚定的信心,予以积极治疗。我们团队在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方面,集成国际上最先进的相关技术,积累的大量的临床经验,救治了大量“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肝癌病例。 3.我们在转移性肝癌治疗方面的特色 [1] 弥散性全肝分布转移性肝癌的“序贯式手术治疗”技术; [2]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转移性肝癌; [3] 术前MRI规划的精准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4] 针对化疗后“假消失”和“假缩小”病灶手术切缘确定技术; [5] 弥散性全肝分布转移性肝癌数字肝动脉泵持续化疗技术 4. 解放军总医院转移性肝脏癌的特色门诊: 每周三下午14:30,门诊楼5层肝胆外科诊区专设“肝脏转移性肿瘤门诊”
【诊断】1. 病史 询问发病时间、发病过程、既往检查手段和结果。是否存在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胀痛、不适,有无饮食后饱胀感、反胃和纳差等。有无腹部包块。询问有无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等病史,育龄女性有无口服避孕药史。2. 体检 注意有无腹部包块,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少数病人压迫胆道可出现黄疸。有无紫癜和出血点。注意肝脏大小、形状,触诊有无震颤。听诊少数肿块可听到血管杂音。3. 检验 查血常规、便常规(包括便潜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凝血四项等,查AFP、CA19-9和CEA及乙肝抗原和丙肝抗体等血清学检查,借以排除肝脏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了解是否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机制障碍(Kasabach-Merritt综合症)。4. B超 小的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型高回声团,无声晕,其内可见间隔细小管状或圆点状无回声区,呈筛网状,边界清晰、锐利,呈浮雕状;较大的血管瘤,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混合回声占位。彩色多普勒多不易检测到血流信号。5. CT 平扫呈低密度灶,边缘光滑;增强后早期可见边缘增强,呈结节样或云絮状,由周边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时病灶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充填。平扫中央有低密度区者,多无充填表现。6. MRI T1WI呈圆形或椭圆型的低信号,边界清晰、锐利。T2WI呈明显高信号,成为“亮炮征”。大的病灶往往信号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信号或混杂信号。【治疗】血管瘤多无恶性转化和自发破裂的可能,因此,无症状的血管瘤多勿需处理,可定期安排随访。如果增大迅速或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症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的病例,应当手术切除。巨大血管瘤且有明显的邻近器官压迫症状如腹部胀痛、影响进食等,在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导致的症状情况下,也可手术切除。手术多采用沿着肿瘤边界切除的剜除术。血管瘤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尚不清楚,对瘤体巨大或存在症状的女性患者,可建议停用避孕药。目前尚无证据证实肝动脉栓塞化疗的长期疗效,且该方法需要反复治疗,且有引起胆管损伤和顽固性肝脓肿的可能,因此,多不提倡。也不提倡类固醇激素或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