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经口翼突进路内镜下切除颈鞘内侧高位咽旁间隙肿瘤的安全性和指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2012年5月-2015年12月间11例行经口翼突进路全程内镜下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患者信息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样大小和位置的咽旁间隙肿瘤传统径路切除患者1:1配对作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间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明显缩短,外观满意。。两组均有分块切除患者,观察组一例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后半年复发。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经口翼突径路内镜下切除颈鞘内侧的高位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是可行的,具有视野清楚,损伤小,安全性高和不留外部瘢痕等优点。
评估西妥昔单抗+顺铂+5-FU对比顺铂+5-FU一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头颈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III 期试验一、目标患者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且未做过一线化疗(即为系统性化疗,但诱导化疗、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除外)的患者。二、目标患者分析初诊为转移患者:不经任何治疗可以入组。确诊为复发患者:根治术复发的患者,但注意患者入组前需要接受过放疗(无论是复发前还是复发后)。 根治术包括如下: 1. 根治性放疗或手术 2. 手术+化疗 3. 手术+放疗 4. 手术+放疗+化疗 5. 放疗+化疗 备注:若根治治疗中包含化疗,末次化疗必须距患者入组超过6个月。三、重要入选标准1. 年龄≥18岁。2.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认诊断的头颈鳞癌。3. 不适合接受局部区域治疗的复发和/或转移性头颈鳞癌。备注:换言之,局部区域治疗(手术、放疗)无效或无受益的患者可以入组。4. 多模式治疗的一个环节针对局部晚期疾病进行的化疗是被允许的(但末次化疗必须距患者入组超过 6 个月)。5. 至少具有一个根据 RECIST 版本 1.1 判断为可测量的病灶。6. ECOG 体能状态为 0 分或 1 分。四、重要排除标准1. 接受过系统化疗,即一线化疗。2. 进入试验之前 4 周之内接受过手术(不包括既往诊断性活检)或放疗。备注:换言之,手术或放疗4周后可以入组。3. 既往接受过以 EGFR 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或信号转导抑制剂治疗。4. 鼻咽癌。5. 活动性感染,包括活动性结核、已知和确证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引起肝功能损害或硬化的活动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HCV)。
颈段食管癌或者下咽癌侵犯颈段食道时,修复下咽食道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手段包括:胃代食道,游离空肠,结肠代食道,游离皮瓣或带蒂皮瓣等修复,其中胃代食道临床应用最广。传统的胃代食道采取颈腹两组同步进行,在国内综合性医院,通常由头颈外科与胸外科或者普通外科合作。头颈外科组完成颈部淋巴结清扫和原发灶切除,待腹腔组游离并断离食道下端,通过纱布带上提拔脱食道;再通过牵引线将胃体上提到颈部。这种经典胃代食道遗留三处伤口创面,即腹腔有开放式切口,胸腔食道床拔脱创面和颈部切口,而且食道血供呈阶段性分布,盲目拔脱时容易造成出血、神经和纵膈胸膜损伤等并发症【1】。为最大限度减少这一传统手术的损伤,尤其是减少食道拔脱的盲目性,我们新近完成3腔镜辅助下咽癌合并胸段食道癌患者的手术,由腹腔组和头颈组联合完成,腹腔组由伍冀湘院长完成腔镜辅助下管状胃成型术,头颈组切除转移和原发灶后,从胸廓入口腹腔镜直视下游离食道,直视下完整切除食道,免除了盲目食道拔脱带来的风险,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中年男性,为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在全麻下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患侧侧下咽切除+腹腔下辅助下食道拔脱及管状胃成型术+气管切开术。术中保留喉功能,手术过程顺利,历时3小时,出血200ml。术后5周堵管,双侧声带运动正常,发声功能良好,报告高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术后7周转肿瘤科放疗化疗。2 手术经过。术中头颈外科组和腹腔组同时手术,头颈外科先完成左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和左侧下咽全切除,同时腹腔组在腹腔镜下完成胃体及食道下端游离。腹腔组首先在脐部等4个部位穿刺,充入二氧化碳,建立操作孔,放置腹腔镜、套管针及肝脏拉钩。然后用超声刀结合电凝钳游离大、小网膜,逐一分离并切断胃短动静脉及胃左动静脉。然后改行悬吊腹腹腔镜技术,沿腹正中线切开3cm切口,安放腹部悬吊拉钩。在贲门口离断食管,将游离胃提出体外,腔镜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头颈组完成转移灶和原发灶切除后,腹腔镜辅助下经胸廓入口处分离食道肌层和食道床,内镜下采用超声刀凝断食道节段分布的血管,保留双侧喉返神经,注意避免损伤胸导管,一直向腹腔侧腔分离,和腹腔组分离后的腔隙相通。内镜直视下将完全游离好的食道从胸腔上提到胸廓入口,通过纱布袋将管状胃体上移到颈部,在无张力下进行胃颈段食道吻合,颈部气管切开。腹部、颈部止血,分别放置引流,颈部引流接负压瓶,腹部接引流袋。最后分别逐层缝合颈部和腹部切口。手术历时3小时,患者失血200ml。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地活动。术后5周堵管,发生呼吸正常。术后2月转至肿瘤科进行进一步治疗。3 讨论。经典的胃代食道采取传统的颈部切口和腹部开放式切口,由头颈组和腹腔组分别在颈部和腹部同时进行手术,由于切口多,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传统的颈部食道拔脱时,腹腔组在食道裂孔周围分离食道,头颈组在颈根部游离颈段食道,由于采取不开胸对食道进行直接拔脱,无法直视下完成中间段食道的剥离,通常采取了全凭手感的“盲目”操作——拔脱。由于食道床血供呈现阶段性分布,食道的供应血管在拔脱时断裂,很容易出血,通常在食道拔除牵引线下端跟随一块纱布,靠纱布压迫止血;实际上,食道床周围还有胸导管、胸膜和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盲目拔脱也可能增加这些损伤。shangba【1】报道(2011)在单中心的胃代食道的208患者中,肺炎11.1%, 吻合口瘘9.1%, 胸腔渗出7.2%, 外伤后感染3.9%, 吻合口狭窄3.4%, 心里衰竭1.9%, 乳糜漏1.9%, 胸腔积血1.4%, 腹腔出血1.0%, 和腹腔切口裂开1.0%。从这些统计看出,食道拔脱时胃代食道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高的。仔细分析这些并发症,如肺炎,心功能衰竭等,与胃体较大挤压胸腔及胃酸返流有关,自从实行管状胃的制作以来,该类并发症发生率在下降【2】。本例手术胃代食道术,采用管状胃制作上提。由于腹腔镜下难以完成管状胃的制作,,本组腹腔镜采取的策略是两种腔镜技术结合,即先用注气内镜下完成胃体和食道裂孔周围解离;然后改用悬吊系统操作,采用微创切口将胃体外移,体外行管状胃成形后,再将管状胃回纳腹腔,后续操作在悬吊内镜下完成。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患者腹腔切口减小,术后恢复快。本例患者还有最大一个改进是采用腔镜下进行食道床的分离。以前采取“盲拔”,即采用食道下端内翻上提,这样做的缺点有包括:如果食道有肿瘤,这样操作可能造成食道破裂,肿瘤种植转移;食道供应血管直接拔出后断离,造成出血;损伤食道周围的重要结构,如胸导管、喉返神经,纵隔胸膜,术后发生乳糜瘘,乳糜胸,气胸,血气胸等损伤概率增加。本例采用腔镜下,分离食道肌肉和周围的结构,全程直视下操作,内镜下可以显示喉返神经、胸导管、胸膜、纵隔大血管和异常肿大淋巴结。内镜下即可保护这些重要结构,同时还可以切除重大淋巴结。整个外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微创和功能保护,内镜技术带了外科革命性的变化,很多传统疾病的外科开放式治疗已经逐步让位于内镜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也不例外,这位患者双原发癌的成功保留了喉功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总结其初步临床效果较好的经验,主要有两点:首先借助多学科协作,发挥各自学科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借助普通外科成熟的腔镜技术经验,通过注气腹腔镜和悬吊腹腔镜的交替使用完成管状胃的制作,改变了传统腹腔开放式切口带来较大创伤;其次,利用腔镜技术改变传统的食道剥脱,该“盲目”操作为腔镜下全程直视下分离食道,减少了因“盲目”操作带来的风险,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还没有在下咽颈段食道癌中采取腔镜经颈部全程分离食道和腔镜辅助下管状胃制作的相关报道,在该技术比较好地诠释了内镜外科的微创效果。
229例中国人颈部皮纹分布特征及在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设计中的应用时倩1 陈晓红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通讯作者:trchxh@163.com.本研究受北京市卫生人才"十百千"百层次人选资助和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资助,资助号2013-03-054.【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29例国人颈部皮纹分布特征,并按皮纹设计符合美容要求的颈淋巴结清扫(Ⅱ、Ⅲ、Ⅳ或/和Ⅴ区)术切口。方法:头部端正位时,统计肉眼皮纹的数量和位置。分区方法:环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上为环上区,以下为环锁区。分析颈部皮纹的分布特点以及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身高体重指数关系。根据颈部皮纹分布特点,在喉癌和甲状腺癌患者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时,设计颈部皮纹切口或者平行皮纹切口,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美容效果。结果:颈部皮纹分布与年龄、性别和身高体重指数有相关性(p<0.05)。术后随访12-49月,平均19月;单侧淋巴结清扫平均清扫时间为46±12分钟;经皮纹或平行皮纹设计切口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及副神经损伤;1例出现淋巴瘘,保守处理后痊愈;1例喉癌(T3N2MO)术后6月Ⅴ区出现淋巴结复发。结论:根据颈部皮纹的分布特征设计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并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手术时间稍长是其缺点。【关键词】切口,皮纹,颈部,颈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切口设计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良好的皮瓣血供,便于术中暴露,以及术后良好的美容效果。全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设计几经演变,早期侧重皮瓣安全和术中充分暴露,如垂直切口T型或H型切口,到后期兼顾美容,如U型切口,再到近期的水平切口[1]、多点皮纹切口[2]以及耳后发迹切口[3]等。垂直切口T型或H型切口术后颈部疤痕显著,现在基本淘汰;U型切口颈前正中没有疤痕,但在两侧仍然较明显。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头颈肿瘤术后的颈部外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颈部大范围淋巴结清扫时,设计皮纹内切口或者平行皮纹方向切口,术后虽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但具体选择哪条皮纹,如何结合原发灶切除设计切口,如何在一个皮纹切口的术野中兼顾IIB区和IV区淋巴结清扫等,目前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根据对229例中国人皮纹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据此设计皮纹内或平行皮纹的美容切口,以期达到美容和方便操作的双重优点。1临床资料1.1 颈部皮纹分析。229例患者,男性117例,年龄在7-82岁,平均年龄34岁;女性112例,年龄在5-78岁,平均年龄31岁。以下颌骨下缘、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头下缘两横指围成的范围为目标研究区域。被测试时,患者眼部平视前方,观察者距其0.5m距离,观察目标研究区域内皮纹的数量。分区方法以环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上为环上区,环状软骨上缘距双侧锁骨头上缘连线水平下1横指(以被测试者本人食指指宽为准)范围为环锁区。分别统计男性及女性青少年组(20岁及以下),中年组(21-60岁之间)及老年组(61岁及以上)的皮纹总数及各分区内皮纹数量。各组数值结果如表1。统计学分析显示,目标观察区皮纹总数量与年龄段、性别及体重指数明显相关;男性老年组患者皮纹的总数量最多,男性中年组皮纹数量最少。从皮纹的分布位置分析,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大部分皮纹分布在环上区64.3%(3.94/6.13),中青年女性大部分皮纹分布在环锁区53.9%。1.2 临床应用。喉癌喉裂开喉肿物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20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20例,并评估术后效果。喉癌分期T3-4N0MO5例,T3-4N1MO9例,T3-4N2MO 6例;甲状腺癌分期T1-2N0MO3例,T3-4N1MO12例,T3-4N2MO 5例。切口选择包括:1)单纯皮纹切口,即颈部皮纹位于环锁区,可以设计单一水平切口,切口长度可一直向后平行延长,以确保IIB区和IV区的充分暴露。2)如果环锁区没有皮纹,即做自身皮纹的平行切口,注意切口应与现有皮纹平行,其他步骤同单纯皮纹切口,如图三A。3)如果上述方法暴露IIB区困难时,可设计辅助切口,如图三B。辅助切口设计在颈侧面,沿胸锁乳突肌后缘[4],最上可到腮腺尾叶。统计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淋巴结复发率。1.3 皮纹病理。在全喉切除患者颈部多余的皮肤皮纹中,切取部分做病理检查,观察显微镜下皮肤表现。2结果2.1 皮纹统计结果(见表1)。表1 各年龄段颈部皮纹总数及不同区域皮纹数量统计结果性别*年龄段(人)@体重指数#皮纹数环上区环锁区男性青少年组(20)21.082.841.421.42中年组 (77)24.422.271.420.84老年组 (20)24.163.862.521.33女性青少年组(20)20.392.881.371.51中年组 (72)21.773.261.461.8老年组 (20)23.562.751.411.34*男组和女组比较,p值<0.05;#表示与体重指数比较,p值<0.05;@表示年龄三组之间比较,p值<0.052.2典型环上区,环锁区皮纹图片(见图一)。图一 典型环上区,环锁区皮纹:图中正中的三个标线分别是舌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在体表投影,右侧斜行向下标线为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在体表投影;白箭头指示为环上区皮纹,红箭头指示为环锁区皮纹2.3皮纹病理观察。(见图二)众多研究证实 , 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纤维的融合沉淀是形成瘢痕的重要原因[5]。术中做平行于皮纹切口时,损伤真皮层纤维素少,血管切断频率小,愈合过程中受弹力纤维牵拉影响小[6],可减少对创口牵拉的张力,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纤维的融合沉淀,故瘢痕小。反之,与皮纹直交做切口时,血管损伤机会增加,易形成血肿产生瘢痕,缝合后纤维难以牢固的维持创口,不易吸收周围皮肤牵引的张力,故瘢痕明显。[7] 20X 图二 颈部皮纹观察(20X)病理观察: 皮肤组织,皮肤表面可见不规则褶皱。表皮无明显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上皮较平坦、局部消失。皮纹处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较少,真皮乳头减少或变短。2.4临床应用。喉癌喉裂开喉肿物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20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20例。其中,采取皮纹切口28例,平行于皮纹切口4例,皮纹加辅助切口8例。2.5术后随访。12-49月,平均19月;单侧淋巴结清扫平均手术时间为46±12分钟;经皮纹或平行皮纹设计切口的患者(见图三),4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皮瓣感染或坏死,无一例副神经损伤。切口均I期愈合,瘢痕细微隐蔽,达到较理想的美容效果(见图四)。术后1例出现淋巴瘘,保守处理后痊愈;1例喉癌(T3N2MO)患者术后6月Ⅴ区出现淋巴结复发。A B图三 术中切口的变通设计。A图声门上型喉癌(T3N2MO)拟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由于皮纹位置较高,选择平行于皮纹且位于皮纹下2CM的变通切口,以方便切除Ⅳ的淋巴结清扫;B图为声门型喉癌(T3N1MO),拟行Ⅱ、Ⅲ、Ⅳ区淋巴结清扫,同侧同时为充分暴露IIB区淋巴结,在水平切口基础上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加上辅助切口,术后正前面观看不到纵切口。A BC D图四 术后颈部皮纹外观。A图示环上区皮纹切口术后;B图示环上区皮纹切口暴露IIB区困难后辅助切口术后;C图示环锁区皮纹切口术后;D图示环锁区没有皮纹,采取平行皮纹切口术后。3 讨论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切口设计的三个要素中,安全且有效地切除病变仍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考虑术后切口的美容效果。充分掌握颈部皮瓣血供特征,才可以设计出安全有效且符合美容要求的切口。颈部皮肤的血供位于颈阔肌的浅面,呈随机网络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域:1)颈前上区:由面动脉和颏下动脉分支供应,由下颌骨下缘下方发出进入颈阔肌。2)颈上外侧区:由枕动脉,耳后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的颈阔肌皮支供应。3)颈前中部区:由甲状腺上动脉的颈阔肌皮支供应,出现率约占88%。它于肩胛舌骨肌和胸锁乳突肌交叉点穿出颈深筋膜。4)下颈区:由颈横动脉颈阔肌支和贯通支的分支供应,并其血供优于甲状腺上动脉颈阔肌皮支的终末支在此区域的血供【8】,出现率约为100%[9]。颈外静脉和颏下静脉是主要回流静脉[10]。且皮肤皮下的血管网中多为横行走行[8]。从以上血供分布可以得出结论,颈部的中部水平皮纹切口符合血供要求,颈部中间的横行切口完全可以避开上述血管。除了血供,颈部皮纹的位置对颈淋巴结清扫的安全设计也非常重要。从皮纹的分布位置分析,中老年患者的大部分皮纹分布在环上区,由于喉癌常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在设计全颈淋巴结清扫的皮纹切口时,如何充分暴露Ⅳ区是设计的难点。同样,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甲状腺癌,由于大部分皮纹分布在环锁骨区,如何充分暴露IIB区是设计难点。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可以采取水平向后延长切口的方法,或者采取辅助切口,以便更充分暴露以上区域。辅助切口的设计也要符合美容要求,其适用于单纯皮纹切口暴露欠佳者。为美观考虑,主要设计在颈侧面,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或腮腺尾叶后缘行辅助切口,这样从正面看时,因胸锁乳突肌的遮挡,可以起到隐蔽瘢痕的作用。总之,在切除头颈常见的喉癌和甲状腺癌的原发灶时,采取颈部皮纹切口都能很好暴露;但在进行淋巴结清扫时,在环锁区皮纹切口暴露IIB区和环上区切口暴露Ⅳ区是设计难点。但是可以通过延长切口,平行切口或者辅助切口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本组40例临床病人颈部皮纹切口应用,术中暴露好,操作方便,术后均无皮瓣血供异常出现,且术后瘢痕明显较其他切口隐蔽,不宜被察觉。因此,经皮纹切口行颈部手术,是既暴露好又安全,美容效果又好的理想切口。参考文献[1] Macffe WF.Transverse Incisions for Neck Dissection.Annals of Surgery,1960,151(2):279-284.[2]耿中利,任光辉,阿里比亚提·艾尼,等.颈部3个皮纹切口在甲状腺癌颈清扫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9(5):657-659.[3] Jong-Lyel Roh. The retroauricular hairline incision (RAHI) approach for head and neck surgery.Operative Techniques in Otolaryngology, 2007,18(4):310-314.[4] Mustoe TA,Rawlani V,Zimmerman H. Modified Deep Plane Rhytidectomy with a Lateral Approach to the Neck: An Alternative to Submental Incision and Dissection. Plast.Reconstr.Surg.2011,127(1):357-370.[5] 惠俐,徐士亮,陈元良等.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新医学,2010,41(6):388-390.[6]段毅勇,杨承宗.顺皮纹切口阑尾切除术200例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1,1(5):92-93.[7]刘维贤,王石池,管宇,等.真皮内血管排列状态与Langer氏皮纹走向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8(1):11-13.[8] RABSON JA, HURWlTZ DJ and FUTRELL JW.The cutaneous blood supply of the neck: relevance to incision planning and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1985,38,208-219.[9]张圃,李建虎,孙沫逸,等.颈阔肌肌皮瓣局部转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714-1717.[10] Olasz L,Szalma J,Lempel E,et al.Application of platysma-basedtranspositional flap for through-and-through facial defect when thefacial artery circulation is blocked or compromised [J].J OralMaxillofac Surg,2011,69(4):1242-1247.
现招募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侵犯眼眶的临床试验患者,本研究目的:采取新的综合治疗模式,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眼功能。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晓红招募条件:1 晚期鼻腔、鼻窦、鼻咽或原发眼眶周围的恶性肿瘤患者;2 肿瘤侵犯眼眶;3 性别、年龄不限;4 北京市或者外地患者皆可(外地患者可以提供治疗方案);5 同意我组制定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如果入组,患者将享受部分免费的相关医学检查。希望大家转告。联系人: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晓红 (010-58269134) 刘护士长(010-58269531) 商护士长(010-58269532) 田护士长(010-5826953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侵犯眼睛的处理策略——保留眼球的新举措(附案例)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 陈晓红联系方式:电子邮件:trchxh@163.com;一般情况: 患者,女,9岁主 诉:“左侧鼻堵伴间断头痛6个月,左眼球突出并进行性加重20天”治疗经过:2012年1月 左侧鼻堵伴间断头痛起病5月前在外院行“鼻窦功能开放术”,术后鼻塞2012年3月 在某医科大学某医院急诊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术后病理诊断:鼻粘膜息肉样增生,伴淋巴细胞增生活跃,和部分炎性坏死,建议上级医院做免疫组化确诊。术后患儿出现左眼球突出,并进行性加重。2012年4月 住进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科,小儿科 入院查体:左眼球明显突出,眼睑无法张开,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左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无视力,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射 消失。右眼球运动无受限,粗测视力正常 。左侧上颌窦、筛窦压痛阳性,双侧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左侧最大直径约3cm,质硬。病理诊断: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病理诊断:(左侧上颌窦、筛窦)高度恶性肿瘤,HE及免 疫组化结果支持原始神经来源肿瘤,结合临床部 位,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III-IV级)可能性大,伴广泛出血及坏死,并在黏膜表面见到大量牛真 菌丝破坏黏膜。免疫组化瘤细胞:CK-,Vimentin +,EMA -,CD56+,CD99-/+,ki-67index70% 。NSE灶+,LcA-,S100-,Cga-,syn-。入院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D期化疗;鼻窦功能开放术后;治疗经过:2012年4月给予卡铂、紫杉醇和长春新碱,一共四个疗程 2012年8月先后两次鼻腔活检,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2012年9月开始放疗在同仁医院治疗前 在同仁医院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