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浅谈慢性心衰自我管理雷区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心衰,都是谈“心衰”色变,其实心衰是几乎所有心脏病均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而心衰根据病情的发展速度因而治疗策略不同,故心衰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发作时须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而慢性心衰是病人需要长期面对管理的问题,而管理离不开医生、患者和家人共同的努力。除了保证定时、定量服药之外,生活方式上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作为一名心脏科医生,今天主要和大家谈谈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的一些常见雷区。 ??误区一:?“感冒了要多喝水”、?“每日健康八杯水”、“只要能尿出来,喝多少无所谓”,这些饮水过度的言论对于心衰患者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引起胸闷、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定期监测体重、尿量等指标才是心衰患者应该熟知的小知识点。 ??误区二:患者自身感觉良好,不遵循医嘱将抗心衰药物增至靶剂量,擅自减药乃至停药。心衰患者出院后,医生会要求患者长期口服多种药物,用以去除诱发因素、缓解心衰症状,同时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而有些患者自觉无不舒服的症状长期不来门诊随访,擅自减药、停药,而心衰患者一旦没有了药物的保护就会出现各种诱发因素、症状加重,甚至反复住院,因此遵循医嘱并且门诊定期随访十分必要。 ??误区三:?“我生病了,要用大鱼大肉补补、好好养病”。但是心衰患者的心脏泵功能减低会导致胃肠道淤血,因而营养的摄入及吸收障碍。故而心衰患者应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增加益生菌的摄入,同时还应加强自我的体重监测等管理。 ??误区四:“心脏功能都衰竭了,所以就不能活动了”。许多心衰患者自认为心功能都衰竭了,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动不能动,减轻心脏的负担。其实,慢性心衰患者在自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缓慢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是心脏功能的恢复,比如: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慢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但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道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